关于李清照清明的诗句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李清照清明的诗句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李清照清明的诗句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李清照清明的诗句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描写秋天的诗句 古诗李清照
李清照描写秋天的诗句是《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一剪梅
作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词语注释
①玉簟(diàn)秋:意谓时至深秋,精美的竹*已嫌清冷。
②兰舟:《述异记》卷下谓:木质坚硬而有香味的木兰树是制作舟船的好材料,诗家遂以木兰舟或兰舟为舟之美称。一说“兰舟”特指睡眠的床榻。
③锦书:对书信的一种美称。《晋书·窦滔妻苏氏传》云:苏蕙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其被徙流沙的丈夫窦滔。这种用锦织成的字称锦字,又称锦书。
④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白话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鉴赏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一些词评家或称此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或赞赏其“精秀特绝”(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说明这是“已凉天气未寒时”(韩偓《已凉》诗)。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这一兼写户内外景物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一开头就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它的感情色彩。
上阕共六句,接下来的五句按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思念。词人独上兰舟,本想排遣离愁;而怅望云天,偏起怀远之思。这一句,钩连上下。它既与上句紧相衔接,写的是舟中所望、所思;而下两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则又由此生发。可以想见,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无论在舟上或楼中,都是萦绕于词人心头的。
这首词上阕的后三句,使人想起另外一些词句,如“日边消息空沉沉,画眉楼上愁登临”(郑文妻孙氏《忆秦娥》),“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晏殊《诉衷情》),“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减字木兰花》),以及“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玉楼明月长相忆”(温庭筠《菩萨蛮》),“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冯延巳《三台令》),其所抒写的情景,极其相似。如果联系这首词的起句,还令人想到李益的一首题作《写情》的七绝:“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词与诗都写了竹*,写了月光,写了西楼,同样表达了刻骨的相思,对照之下,更觉非常相似。
词的过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以及“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之恨。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这两句也是上阕“云中”句的补充和引申,说明尽管天长水远,锦书未来,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前人作品中也时有写两地相思的句子,如罗邺的《雁二首》之二“江南江北多离别,忍报年年两地愁”,韩偓的《青春》诗“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这两句词可能即自这些诗句化出,而一经熔铸、裁剪为两个句式整齐、词意鲜明的四字句,就取得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的效果。这两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来看,从“一种相思”到“两处闲愁”,是两情的分合与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则诉说此情已由“思”而化为“愁”。下句“此情无计可消除”,紧接这两句。正因人已分在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
这首诗的结拍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名句。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指出,这三句从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脱胎而来,而明人俞彦《长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两句,又是善于盗用李清照的词句。这说明,诗词创作虽忌模拟,但可以点化前人语句,使之呈现新貌,融人自己的作品之中。成功的点化总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变化原句,而且高过原句。李清照的这一点化,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王士禛也认为范句虽为李句所自出,而李句“特工”。两相对比,范句比较*实板直,不能收醒人眼目的艺术效果;李句则别出巧思,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两句来代替“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铺直叙,给人以眼目一新之感。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因而就在艺术上有更大的吸引力。当然,句离不开篇,这两个四字句只是整首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非一枝独秀。它有赖于全篇的烘托,特别因与前面另两个同样工巧的四字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前后衬映,而相得益彰。同时,篇也离不开句,全篇正因这些醒人眼目的句子而振起。李廷机的《草堂诗余评林》称此词“语意超逸,令人醒目”,读者之所以特别易于为它的艺术魅力所吸引,其原因在此。
提起李清照,你的印象是什么?
婉约词人?千古第一才女?……
你知道吗,李清照还有一嗜好——
饮酒,她是个不折不扣的“酒鬼”
李清照生于1084年3月13日
今天是她诞辰935周年的日子
尽管可能不会有人在今天想起她
读读这16首饮酒诗词
就当是 向易安居士 献上一杯酒
出阁前,少女心气:醉了三回
1、酒醉程度:★★★☆☆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喝得无法辨别回家的路,误入荷花池中,险在没掉水里,这酒吃得该是“半酣”。
2、酒醉程度:★★★★☆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看见风雨起就喝上了,待日头一出,丫鬟来卷帘子时惊醒,这酒吃得不算太醉,否则得睡到大中午了。还不忘关心院里的海棠,向丫鬟打听雨打花落的情形。
3、酒醉程度:★★★☆☆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
疏钟已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又醉了,妆未卸,钗未脱,便倒头睡下,直至发髻已松。醒来一看,杯中还有残酒,倒跟琥珀一个颜色,熏香酒气让人整个晕晕沉沉的,都怪这深闺寂寞,此酒喝得是四个字:待字闺中。
嫁人后,聚少离多:微醉两回、大醉五回
4、酒醉程度:★★★☆☆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更挼残蕊,更捻馀香,更得些时。
嫁给赵明诚后,头几年,赵明诚求学中,两人聚少离多,无限相思情唯有寄托给酒,酒后夜太深,妆又忘了卸,清早又被梅花香薰醒过来,根据经验,此酒也是半酣。
5、酒醉程度:★☆☆☆☆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黄昏时喝酒一般是喝不大的,因为时辰不对。赏菊,赏着赏着觉得自己倍加委屈,这是酒劲儿刚上头,刚上头时,第一件事大多是自怨自艾,孤芳自赏。
6、酒醉程度:★★☆☆☆
《念奴娇·春情》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
有关李清照大雪的古诗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阅读过古诗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李清照大雪的古诗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分享,希望有帮助到大家。
一、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译文
大雁南归,声声鸣叫,使人断肠的鸣声消失在布着丝丝残云的碧空中。窗外飘下了纷纷扬扬的雪花,室内垂直地升起了一缕炉烟。在微微烛光的映照下她头上插戴着明亮的凤钗,凤钗上所装饰的人胜首饰那么轻巧。
一夜凄凄角声把晓色催来,看晓漏已是黎明时分,斗转星横,天将破晓。转眼天光大亮,报春的花儿想是开放了吧。但是时在早春,西风还余威阵阵,花儿仍然受到料峭春寒的威胁,那有心思出来争春!
二、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译文
白雪皑皑,满眼银色世界。就在这银色的世界里,一树寒梅点缀其间。然后那覆雪悬冰的梅枝,晶莹剔透,别在枝头的梅花,丰润姣洁。就是从这傲雪而放的梅花,人们才知道了春天就要到来的消息。梅花含苞初绽,娇美可怜,芳气袭人,就像庭院里刚刚出浴,换了新妆的美人。
大自然可能也有偏爱,她怜爱这娇艳的梅花,作为陪衬,才让月光这样皎洁清澈,玲珑剔透,洒满大地。让我们举杯开怀畅饮吧,值此花好月圆雪白的良宵,品酒赏梅,一醉方休。要知道,群花竞艳,谁也逊色于梅花呀。
三、永遇乐·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熔金一作:镕金)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译文
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暮云色彩波蓝,仿佛碧玉一样晶莹鲜艳。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哪边?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
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然后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四、好事*·风定落花深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译文
风停了,庭花尽凋零。看珠帘之外,雪瓣成堆,红蕊层层。须牢记海棠花开过后,正是伤春时节。
歌声歇,玉杯空,酒兴尽。唯有青灯闪烁,豆荧之光渐熄灭。然后梦中的愁怨自难消受,更传来鹈鴂一声送春鸣。
五、满庭芳·小阁藏春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译文
在阁楼中好似春天一般,*常不用的窗子将白昼都隔在了外面,走在画廊里,发现这里非常深幽。篆香烧尽了,日影移上帘箔了,才发现黄昏将*。然后我喜爱梅花,自己种的江梅渐已长好,为什么一定要再临水登楼赏玩风月而荒废了时光呢。没有人来找我谈话聊天,如今在这样的寂寥环境里独自面对梅花,就好像当年何逊在扬州对花彷徨。
梅花色泽美艳,它虽不像别的花那么畏惧霜雪,但毕竟娇弱,难以禁受寒风冷雨的摧残。又是谁吹起横笛曲《梅花落》,吹动了我的愁绪。不要怨恨暗香消失,落花似雪,要相信,虽然梅花踪迹难寻而它情意长留。我很难说出我的家世,多想有一个美好的夜晚,然后淡淡的月光投下梅枝横斜优美的姿影,从这姿影里还能显示出梅花的俊俏风流。
繁华中的卷帘佳人,无人灿烂过李清照;
乱世中的薄命红颜,无人静美如李清照。
千年红尘中,论女子,婉约无人能及,刚烈无人无人能及。
她是一个美女,一个才女,一枝傲梅,一缕香魂。
她的人生,如波澜起伏;她的才气,如流水清丽;
她的作品,如天上的星辰,光耀千古。
她有过美丽的人生,有过娇羞的哀怨,有过家国之恨,有过离乱之苦。
她豪迈:“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她婉约:“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她忧伤:“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
她痛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年少不懂李清照,读懂已是伤心人!
人生如梦,伤心如昨。
真正爱过的人,才知道失去的痛;真正失过的人,才知道痛得有多深。
让我们从李清照悲欢离合中去体会她的诗词,亦从她的诗词中去体会她的悲欢离合,那些至今还令人感动和忧伤的千古诗词: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的诗,此首最有名。此诗作于“靖康之乱”、北宋灭亡不久,高宗赵构作为南宋皇帝,在金人的追击下忙忙似丧家之犬,不但全无斗志和气节,连国家和人民也弃之不顾,李清照身罹国难,家破人亡之际,更是对统治者的行为感到卑劣可耻,故通过思念项羽来发泄心中不满。
历代以来,以项羽事迹咏史者不少,但取向各有不同,如唐代杜牧《题乌江亭》:“卷土重来未可知”,认为倘若项羽勇过乌江,可能东山再起;如北宋王安石《乌江亭》“肯为君王卷土来?”认为项羽失政失心,即便重来,但老百姓也不一定愿意。只有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从项羽的精神价值上挖掘,生为“人杰”,死也要做“鬼雄”,生要有为,死亦壮烈,项羽不是不能、不肯过江东,但过了江东的项羽就不是项羽了,写出了项羽这位失败英雄的可敬不佩之处,发出了国家灭亡、人民遭难时共同呐喊!
此诗出自一位以婉约著称的女诗人之手,让人不禁生出“巾帼远胜须眉”之慨!
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
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
谁令妃子天上来,虢秦韩国皆天才。
苑桑羯鼓玉方响,春风不敢生尘埃。
姓名谁复知安史?健儿猛将安眠死。
去天尺五抱甕峰,峰头凿出开元字。
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
西蜀万里尚能反,南内一闭何时开?
可怜孝德如天大,反使将军称好在。
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尊,
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
李清照在词域乃婉约派,但诗歌翅文采风流,不同凡响,字字有惊雷之势。
开元天宝之事,咏叹者多矣,有歌咏,有哀叹,李清照却能眼睛睿智,笔力遒劲,酣畅淋漓地批评了唐玄宗的荒淫奢侈,内有乱国之妃后,外有擅权之奸臣,国家焉能不衰、不乱、不亡?
李清照不仅是一位诗词大家,更是一位识见卓越的史论家。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的诗,常以豪放纵恣的笔调写激情悲怆之怀,但她的词,大多却是以舒缓之笔写生活细节,写寂寞、凄美、伤感、哀惋之情,划归婉约一派,代表了她大多数词作的风格,是名副其实的。
这首《如梦令》是她特年轻时写的,据说当年她还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女,此词一出,李清照立刻震惊文坛,名动朝野,也让此时在太学读书的赵明诚茶饭不思,夜夜失眠,因这首小令而耽于相思,后来,这首小令不经意竟成了二人喜结连理的“媒人”。
这首小令才短短六句,读去恍如现代人看电影,有场景、有人物、有情节、有对话,哈哈,这简直就是千年前一个绝世才女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电影,而且最后还成为了永世不衰的经典。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也是李清照年轻时所作。据史料记载,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不久,赵明诚负笈远游,李清照独守深闺,思念丈夫,伤别离之际,写下这首《一剪梅》寄给赵明诚,表达相思之情。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句脱胎于范仲淹《御街行》:“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句,但李清照的之句不但更工整,而且效果更佳,对应巧妙,构思奇特,让人耳目一新。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攲,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李清照写思念的词,其情常常浓得化不开。
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感情不是彼时一般夫妻的感情,古书说李清照“诸书皆曰与夫同志,故相亲相爱之极”,可见情极洽、爱极深,而那种心心相印之感又非寻常语言所能表达,故常常在词中诉说,此词即是其中之一。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 ,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也有济南章丘人一说) ,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冢下。”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一说宰相王珪长女),很有文学修养。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说,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说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录》称她“才高学博,*代鲜伦”。朱彧《萍洲可谈》别本卷中称扬她的“诗文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
李清照的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除了作诗之外,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尧山堂外纪》卷五十四)。
李清照读了著名的《读中兴颂碑》诗后,当即写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和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 两首。此诗笔势纵横地评议兴废,总结了唐代“安史之乱” 前后兴败盛衰的历史教训,借嘲讽唐明皇,告诫宋朝统治者“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对国家社稷能表达出如此深刻的关注和忧虑,不能不令世人刮目相看。因此,宋代周煇的《清波杂志》认为,这两首和诗“以妇人而厕众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明代陈宏绪的《寒夜录》评此两诗:“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已知为驼峰、麟脯矣。”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古诗 婉约 闺怨 孤独 怀人 最美 声声慢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思念 闺怨 离情 一剪梅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代: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厨 通:橱;销金兽 一作:消金兽)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比 一作:人似)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初中古诗 重阳节 怀人 思念 醉花阴
武陵春·春晚
宋代: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初中古诗 女子 闺怨 感伤 武陵春
夏日绝句
宋代: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古诗三百首 地名 咏史怀古 爱国 忧愤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代: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初中古诗 纪游 最美 闲适 如梦令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惜花 伤春 闲适 如梦令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宋代: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豪放 理想 追求 言志 渔家傲
永遇乐·落日熔金
宋代: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熔金 一作:镕金)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古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伤今追昔 元宵节 情怀 永遇乐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宋代: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宋词精选 婉约 寒食节 写景 惜春 浣溪沙
行香子·天与秋光
宋代: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重阳节 思念 伤怀 行香子
李清照描写雪的诗句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句吧,诗句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清照描写雪的'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1、云鬟雪鬓
《永遇乐·落日熔金》
2、雪里已知春信至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3、雪清玉瘦
《多丽·小楼寒》
4、帘外拥红堆雪
《好事*·风定落花深》
5、背窗雪落炉烟直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6、年年雪里
《清*乐·年年雪里》
7、檀深雪散
《殢人娇》
8、年年雪里
《清*乐·年年雪里》
9、雪中谁寄锦书来
《一剪梅/一翦梅》
扩展阅读:描写雪的诗句
1、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3、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云《别诗》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
6、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7、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8、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雪梅·其二》
9、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10、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11、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2、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1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14、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关汉卿《大德歌·冬》
15、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1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7、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二首》
18、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佚名《采薇》
19、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20、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21、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青松》
22、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23、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24、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25、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26、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27、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其一》
2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9、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
30、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李清照形容雪的诗句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李清照形容雪的诗句,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一、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译文
大雁南归,声声鸣叫,使人断肠的鸣声消失在布着丝丝残云的碧空中。窗外飘下了纷纷扬扬的雪花,室内垂直地升起了一缕炉烟。在微微烛光的映照下她头上插戴着明亮的凤钗,凤钗上所装饰的人胜首饰那么轻巧。
一夜凄凄角声把晓色催来,看晓漏已是黎明时分,斗转星横,天将破晓。转眼天光大亮,报春的花儿想是开放了吧。但是时在早春,西风还余威阵阵,花儿仍然受到料峭春寒的威胁,那有心思出来争春!
二、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译文
白雪皑皑,满眼银色世界。就在这银色的世界里,一树寒梅点缀其间。那覆雪悬冰的梅枝,晶莹剔透,别在枝头的梅花,丰润姣洁。就是从这傲雪而放的梅花,人们才知道了春天就要到来的消息。梅花含苞初绽,娇美可怜,芳气袭人,就像庭院里刚刚出浴,换了新妆的美人。
大自然可能也有偏爱,她怜爱这娇艳的梅花,作为陪衬,才让月光这样皎洁清澈,玲珑剔透,洒满大地。让我们举杯开怀畅饮吧,值此花好月圆雪白的良宵,品酒赏梅,一醉方休。要知道,群花竞艳,谁也逊色于梅花呀。
三、永遇乐·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熔金 一作:镕金)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译文
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暮云色彩波蓝,仿佛碧玉一样晶莹鲜艳。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哪边?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
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四、好事*·风定落花深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译文
风停了,庭花尽凋零。看珠帘之外,雪瓣成堆,红蕊层层。须牢记海棠花开过后,正是伤春时节。
歌声歇,玉杯空,酒兴尽。唯有青灯闪烁,豆荧之光渐熄灭。梦中的愁怨自难消受,更传来鹈鴂一声送春鸣。
五、满庭芳·小阁藏春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译文
在阁楼中好似春天一般,*常不用的窗子将白昼都隔在了外面,走在画廊里,发现这里非常深幽。篆香烧尽了,日影移上帘箔了,才发现黄昏将*。我喜爱梅花,自己种的江梅渐已长好,为什么一定要再临水登楼赏玩风月而荒废了时光呢。没有人来找我谈话聊天,如今在这样的寂寥环境里独自面对梅花,就好像当年何逊在扬州对花彷徨。
梅花色泽美艳,它虽不像别的花那么畏惧霜雪,但毕竟娇弱,难以禁受寒风冷雨的摧残。又是谁吹起横笛曲《梅花落》,吹动了我的愁绪。不要怨恨暗香消失,落花似雪,要相信,虽然梅花踪迹难寻而它情意长留。我很难说出我的家世,多想有一个美好的夜晚,淡淡的月光投下梅枝横斜优美的姿影,从这姿影里还能显示出梅花的俊俏风流。
背窗雪落炉烟直 —— 宋 · 李清照《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 宋 · 李清照《好事*·风定落花深》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 宋 ·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雪里已知春信至 —— 宋 ·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 宋 · 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年年雪里 —— 宋 · 李清照《清*乐·年年雪里》
关于雪的诗句:
1、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刘方*《春雪》
2、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崔道融《梅花》
3、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李白《王昭君二首》
4、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5、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欧阳修《戏答元珍》
6、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刘基《北风行》
7、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8、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9、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11、一声画角谯门,丰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白朴《天净沙·冬》
12、罗襟湿未干,又是凄凉雪。——张淑芳《满路花·冬》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清照经典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1、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3、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4、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5、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6、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7、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8、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9、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0、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11、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1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13、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14、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1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1、《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2、《咏史》
两汉本继绍,
新室台赘疣。
所以嵇中散,
至死薄殷周。
3、《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4、《清*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5、《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旧时天气旧时衣。
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6、《玉楼春》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未。
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7、《蝶恋花》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8、《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9、《念奴娇》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李清照清明的诗句古诗
李清照的清明清明古诗
李清照写清明的诗句
李清照所写的清明古诗
李清照诗句
李清照的诗句
李清照愁的诗句
李清照清酿的古诗
李清照的诗句古诗
李清照古诗的有
李清照有云的古诗句
秋的诗句古诗李清照
李清照关于黎明的古诗
李清照写的古诗句
有名的古诗句李清照
李清照的千古诗句
李清照的诗古诗
绝句李清照的诗句
李清照的古诗四
清代李清照的古诗
仿李清照的古诗
李清照带花的诗句
李清照的爱国诗句
李清照优美诗句
李清照经典诗句
赞美李清照的诗句
李清照关于愁的诗句
李清照爱国诗句
桂花诗句李清照
李清照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