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关凌霄花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关凌霄花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关凌霄花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关凌霄花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人生何曾都如意,弱质未必不凌天。
白居易诗《咏凌霄花》,以悟其意,正确立身做人.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
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
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
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
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
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苍虬劲,蔚霞蒸,蝶衣腾。
艳丽新姿惊老燕,胜桃英。
紫玉翡翠娉婷,随风颤,暗香漫盈。
那片绿绿的植物,铺在学校东边的墙上,把窗口打扮得像一面的镜子。
这就是凌霄花。
凌霄花的嫩叶是嫩绿色的,长大后慢慢变成草绿色、深绿色。
它们的叶子旁边有两排锯齿,叶子如果不靠墙,便微微耷拉下脑袋,好像犯了错误的孩子。
靠墙的,趴在墙上,在看那一望无际的蓝天。
别看凌霄花的叶子不大,却是遮阳的好帮手。
凌霄花的脚长在茎上,叶柄旁边一点。
起初,那些脚悄悄地探出头来,冒出几根既矮又黄,直径约一毫米的脚趾头,不用过几天,那些脚趾头长大,慢慢变长变粗,好似一个小圆盘。
想变长、变粗,还少不了靠墙,不靠墙的慢慢缩小,过几天越来越黄,便枯萎了。
靠墙的,会逐渐牢固,吸住墙,你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扯下一根茎。
它长好一只脚,茎慢慢往上长,再长出一只脚吸住,它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往墙上爬的。
凌霄花是一种会爬墙的植物。
它有脚,它的脚比吸盘更加牢固。
夏日杂题 宋代 陆游眈眈丑石罴当道,矫矫长松龙上天。
满地凌霄花不扫,我来六月听鸣蝉。
历史上,凌霄花一直被喻为志存高远。
宋代贾昌期赋诗赞曰:“披云似有凌云志,向日宁无捧日心。
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地起千寻”。
唐代欧阳炯诗云:“凌霄多半绕棕榈,深染栀黄色不如。
满对微风吹细叶,一条龙甲入清虚。
”描绘了凌霄具龙之姿,花、叶在微风下的动势。
还有很多文人墨客对凌霄花赞赏有加。
清人李笠翁评价凌霄花说:“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
” 把它比喻成“天际真人”,不能想看就看得到的,想看此花,必须准备好奇石古木,否则它无所依附就不会长,即使能长也长不高。
李渔说,自己年纪都一大把了,要我到哪里去找奇石古木呢,要买又没有这个闲钱,非要看凌霄,那只能徒步到深山老林里去了。
宋人杨绘有诗赞日:“直绕枝干凌霄去,犹有根源与地*。
不道花依他树发,强攀红日斗修明。
”敢与太阳比鲜妍的花,必是血性之花了。
她宁愿停止生长,也不愿匍匐在地,这也是凌霄花的执拗与血性吧。
所以在西方,凌霄花的花语是“声誉”。
不过,对凌霄花的品格象征历来是褒贬不一。
20年前,女诗人舒婷风靡大江南北的一首《致像树》里写道“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一时间让“攀援的凌霄花”,成为攀附高枝的代名词。
贬低凌霄花的舒婷并非第一人。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咏凌霄花》:“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
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劝说世上之人切勿学凌霄,自己没有本事,却背靠大树好乘凉。
树有多高,藤有多高;树倒藤也倒。
描写凌霄花的古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凌霄花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首)
根苗着土干柔纖,依附青松度岁年。
彤蕊有时承雨露,苍藤无赖拂云烟。
艳欹偷醉斜阳里,体弱愁缠立石颠。
翠飐红英高百尺,藏春坞上忆坡仙。
(第二首)
有木名凌霄,戳秀非孤标。
偶依一棵树,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
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飘。
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
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
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白居易《咏凌霄花》
(第三首)
天生耿直向云霄,仲夏争辉显艳娇。
俯首谢恩依托者,太阳月亮一肩挑。
(第四首)
有木叫凌霄,凌云入九霄。
朝天吹锁呐,倚壁竞风骚。
沐雨汲甘露,披虹裹绛袍。
攀援争向上,傲世隐孤标。
(第五首)
生自山坡埋玉色,金钟反挂也凌苕。
花随松立追星冷,志任藤罗影月消。
落日一轮留雨远?轻风八面唱秋遙。
紫英香中盈慈泪,倒水红莲更傲娇。
(第六首)
凌霄一树竟开花,灿烂明丽放喇叭。
姹紫嫣红珠泪湛,光鲜艳媚眼球扎。
暑前饱赏华英秀,秋后欣观绿豆荚。
专好攀枝援大木,年年日日往高爬。
(第七首)
绿瀑挂墙垣,霞影池中看。
飒飒迎风十丈藤,直向云霄绾。
草木有高情,何倩流莺管。
惟有天公识我心,露滴金杯满。
(第八首)
妾本山野无名草,自由自在自妖娆。
一朝被君掠入府,深宅大院锁柔娇。
攀援附势非妾愿,蜂追蝶舞烦宵小。
丽质还遭百花妒,群芳眠后始敢笑。
(第九首)
偏爱嘤其绿荫浓,草根笑塑展熙雍。
长枝犹绽春秋趣,小雅可添华翰丰。
落落情怀浑不悔,依依心气亦从容。
挥毫一抹乾坤壁,径自逍遥五爪龙。
(第十首)
人生何曾都如意,弱质未必不凌天。
白居易诗《咏凌霄花》,以悟其意,正确立身做人.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
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
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
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
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
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苍虬劲,蔚霞蒸,蝶衣腾。
艳丽新姿惊老燕,胜桃英。
紫玉翡翠娉婷,随风颤,暗香漫盈。
那片绿绿的植物,铺在学校东边的墙上,把窗口打扮得像一面的镜子。
这就是凌霄花。
凌霄花的嫩叶是嫩绿色的,长大后慢慢变成草绿色、深绿色。
它们的叶子旁边有两排锯齿,叶子如果不靠墙,便微微耷拉下脑袋,好像犯了错误的孩子。
靠墙的,趴在墙上,在看那一望无际的蓝天。
别看凌霄花的叶子不大,却是遮阳的好帮手。
凌霄花的脚长在茎上,叶柄旁边一点。
起初,那些脚悄悄地探出头来,冒出几根既矮又黄,直径约一毫米的脚趾头,不用过几天,那些脚趾头长大,慢慢变长变粗,好似一个小圆盘。
想变长、变粗,还少不了靠墙,不靠墙的慢慢缩小,过几天越来越黄,便枯萎了。
靠墙的,会逐渐牢固,吸住墙,你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扯下一根茎。
它长好一只脚,茎慢慢往上长,再长出一只脚吸住,它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往墙上爬的。
凌霄花是一种会爬墙的植物。
它有脚,它的脚比吸盘更加牢固。
夏日杂题 宋代 陆游眈眈丑石罴当道,矫矫长松龙上天。
满地凌霄花不扫,我来六月听鸣蝉。
历史上,凌霄花一直被喻为志存高远。
宋代贾昌期赋诗赞曰:“披云似有凌云志,向日宁无捧日心。
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地起千寻”。
唐代欧阳炯诗云:“凌霄多半绕棕榈,深染栀电影不如。
满对微风吹细叶,一条龙甲入清虚。
”描绘了凌霄具龙之姿,花、叶在微风下的动势。
还有很多文人墨客对凌霄花赞赏有加。
清人李笠翁评价凌霄花说:“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
” 把它比喻成“天际真人”,不能想看就看得到的,想看此花,必须准备好奇石古木,否则它无所依附就不会长,即使能长也长不高。
李渔说,自己年纪都一大把了,要我到哪里去找奇石古木呢,要买又没有这个闲钱,非要看凌霄,那只能徒步到深山老林里去了。
宋人杨绘有诗赞日:“直绕枝干凌霄去,犹有根源与地*。
不道花依他树发,强攀红日斗修明。
”敢与太阳比鲜妍的花,必是血性之花了。
她宁愿停止生长,也不愿匍匐在地,这也是凌霄花的执拗与血性吧。
所以在西方,凌霄花的花语是“声誉”。
不过,对凌霄花的品格象征历来是褒贬不一。
20年前,女诗人舒婷风靡大江南北的一首《致像树》里写道“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一时间让“攀援的凌霄花”,成为攀附高枝的代名词。
贬低凌霄花的舒婷并非第一人。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咏凌霄花》:“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
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劝说世上之人切勿学凌霄,自己没有本事,却背靠大树好乘凉。
树有多高,藤有多高;树倒藤也倒。
凌霄和月季的阅读答案
在学*、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知识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凌霄和月季的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凌霄和月季一起从地里探出头来。
月季开花了,红艳艳的,大伙赞美她。月季花只是微笑着摇头,默默地散(sǎn sàn)发着芳香。
凌霄也开花了,一朵朵橙红色的花,像一只只喇叭。它攀上一棵大树,顺着树干(gàn gǎn)往上攀,一直攀到树顶。凌霄花感到自己上天了,往下看看,花儿草儿多么矮小啊。她嘲笑着伙伴们:“哈哈哈,你们都在我的下面。”
花儿草儿们羡慕地看着这高耸入云的凌霄花,都说:“凌霄花真了不起。”唯独月季一声不响。
凌霄花听着声声赞美,越加得(dédě)意,她高傲地对月季花说:“喂!朋友,你怎么一句赞美的'话都没有,不想让我采朵云给你吗?”
月季淡淡地说:“我长得虽矮,却是靠自己的根立在地上。你凭借了大树的高,炫耀自己,没啥稀奇。”
凌霄花哼了一声,没有理睬月季。
一天,伐木队选了这棵大树,电锯沙沙沙,大树倒了,凌霄花一下跌(dié diē)落地面。那些为她唱赞歌的花儿草儿都讥笑她。月季却安慰她说:“朋友,应该学会自立。”凌霄花惭愧地低下了头。
1.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在文中找出“讥笑”的*义词和反义词。
*义词( ) 反义词( )
3.给加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月季淡淡地说:“我长得虽矮,却是靠自己的根立在地上。”( )
A.(味道)不浓、不成
B.(颜色)浅
C.冷淡,不热心
D.没有意味的;无关紧要的
4.读句子、选品格。
A.谦虚 B.目中无人 C.骄傲 D.自私自利 E.热心助人 F.无私奉献
(1)月季花开了,红艳艳的,大伙赞美她。月季花只是微笑着摇头,默默地散发着芳香。( )( )
(2)凌霄花感到自己上天了,往下看看,花儿草儿多么矮小呀。( )( )
5.用“___________”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参考答案:
1.sàn gàn dé diē
2.嘲笑赞美
3.C
4.(1)AF(2)CB
5.朋友,应该学会自立。
《凌虚台记》诗词鉴赏
《凌虚台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在记叙土台修建的经过,联系到古往今来的废兴成毁的历史,感叹人事万物的变化无常,指出不能稍有所得就“夸世而自足”,而应该去探求真正可以永久依靠的东西。反映了苏轼思想中对生活积极乐观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一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凌虚台记》诗词鉴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凌虚台记》原文: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于扶风。以至*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凌虚台记》注释:
1、国:指都市,城邑。这里用如动词,建城。
2、南山:终南山的简称。主峰在今陕西西安市南。
3、起居:起来和休息。
4、丽:附着,靠*。
5、于:比。
6、扶风:宋称凤翔府,治所在今陕西凤翔县。这里沿用旧称。
7、太守:官名。宋称知州或知府,这里沿用旧称。
8、所为筑:所以要建筑的原因。所为,同“所以”。
9、陈公:当时的知府陈希亮,字公弼,青神今四川青神县人。宋仁宗赵祯天圣年间进士。公,对人的尊称。
10、杖履:指老人出游。
11、累(léi)累:多而重叠貌,连贯成串的样子。
12、旅行:成群结队地行走。
13、髻(jì):挽束在头顶上的发。
14、恍然:仿佛,好像。
15、知:事先知道,预知。
16、从事:宋以前的官名,这里指属员。作者当时在凤翔府任签书判官,是陈希亮的下属。
17、昔者:以往,过去。者,起凑足一个音节的作用。
18、蒙翳(yì):掩蔽,遮盖。
19、虺(huǐ):毒虫,毒蛇。
20、窜伏:潜藏,伏匿。
21、岂:怎么,难道。
22、相寻:相互循环。寻,通“循”。
23、秦穆: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的君主,曾称霸西戎。
24、祈年、橐泉:据《汉书·地理志·雍》颜师古注,祈年宫是秦惠公所建,橐泉宫是秦孝公所建,与此文不同。传说秦穆公墓在橐泉宫下。
25、汉武:即汉武帝刘彻。
26、长杨、五柞(zuò):长杨宫,旧址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本秦旧官,汉时修葺。宫中有垂杨数亩,故名。五柞宫,旧址也在周至县东南。汉朝的离宫,有五柞树,故名。
27、仁寿:宫名。隋文帝杨坚开皇十三年建。故址在今陕西麟游县境内。
28、九成:宫名。本隋仁寿宫。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五年重修,为避署之所,因山有九重,改名九成。
29、特:止,仅。
30、既已:已经。
31、而况于:何况,更何况。
32、犹:还,尚且。
33、而:如果,假如。
34、或者:有的人,有人。
35、以:凭借,依靠。后边省去代凌应台的“之”。
36、夸世:即“夸于世”。
37、过矣:错了。
38、不在:是说“台”和“足恃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凌虚台记》译文:
居住在南山脚下,自然饮食起居都与山接*。四面的山,没有比终南山更高的。而城市当中靠*山的,没有比扶风城更*的了。在离山最*的地方要看到最高的`山即终南山,应该是必然能做到的事。但太守的住处,开始还不知道附*有山。虽然这对事情的好坏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按事物的常理却不该这样的,这就是凌虚台修筑的原因用以观山。
就在它还没有修建之前,陈太守杵着拐杖穿着布鞋在山下闲游,见到山峰高出树林之上,山峰重重叠叠的样子正如有人在墙外行走而看见的那人发髻的形状一样。陈太守说:“这必然有不同之处。”于是派工匠在山前开凿出一个方池,用挖出的土建造一个高台。台子修到高出屋檐才停。这之后有人到了台上的,都恍恍忽忽不知道台的高度,而以为是山突然活动起伏冒出来的。陈公说:这台叫凌虚台很合适。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下属苏轼,让我写篇文章来记叙这件事。
苏轼回复陈公说:“事物的兴盛和衰败,是无法预料的。这里从前是长满荒草的野地,被霜露覆盖的地方,狐狸和毒蛇出没的所在。在那时,哪里知道今天这里会有凌虚台呢?兴盛和衰败交替无穷无尽,那么高台会不会又变成长满荒草的野地,都是不能预料的。我曾试着和陈公一起登台而望,看到其东面就是当年秦穆公的祈年、橐泉两座宫殿遗址,其南面就是汉武帝的长杨、五柞两座宫殿遗址,其北面就是隋朝的仁寿宫也就是唐朝的九成宫遗址。回想它们一时的兴盛,宏伟奇丽,坚固而不可动摇,何止百倍于区区一座高台而已呢?然而几百年之后,想要寻找它们的样子,却连破瓦断墙都不复存在,已经变成了种庄稼的田亩和长满荆棘的废墟了。相比之下这座高台又怎样呢?一座高台尚且不足以长久依靠,更何况人世的得失,本就来去匆匆岂不更难持久?如果有人想要以高台夸耀于世而自我满足,那就错了。世上确实有足以依凭的东西,但是与台的存在与否是没有关系的。”
我将这些话告诉陈公后,下来为他写了这篇记。
《凌虚台记》创作背景:
1、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李商隐《日日》
2、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储光羲《钓鱼湾》
3、石梁度空旷,茅屋临清洄。俯窥娇娆杏,未觉身胜影。嫣如景阳妃,含笑堕宫井。怊怅有微波,残妆坏难整。——王安石《杏花》
4、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5、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晏几道《临江仙》
6、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
7、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寇准《江南春》
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9、杏花未肯无情思,何事行人最断肠。——温庭筠《杨柳枝》
10、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韩元吉《好事*》
11、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雾落五更钟。——明·陈子龙《山花子》
12、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欧阳修《田家》
13、*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声韵启蒙·一东》
14、白□春衫杨柳鞭,碧蹄骄马杏花鞯。——晏几道《浣溪沙》
15、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7、恻恻轻寒剪剪风,杏花飘雪小桃红。——韩偓《寒食夜》
18、歌声春草露,门掩杏花丛。(m.ju.51tietu.net)——李贺《恼公》
19、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南范成大《忆秦娥》
20、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沙。——寇准《柳》
21、裙垂竹叶带,鬓湿杏花烟。——李贺《冯小怜》
22、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范成大《忆秦娥》
23、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王维《春中田园作》
24、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李清照《临江仙·梅》
25、桃花烂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为。——陆游《剑南诗稿·山园杂咏五首》
26、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秦观《画堂春》
咏花的诗词大全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咏花的诗词大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自选咏花诗词三十四首》自序
因爱成痴故写花,春风酬我几芳华?
何时笔蘸云林色,涂就人间一抹霞!
——魏艳鸣
一、咏金陵梅花山梅花
六代气为神,冰心不染尘。
雪融先得发,引领一城春。
二、咏雪中腊梅花
天女纤纤捻蜡妆,人间偶得一枝香。
含情不忍冬寥落,先自娉婷破雪霜。
三、小雪有感寄梅
纷纷飏下解相思,独感花飞一片痴。
寄语寒消今夜雪,明朝春色漾梅枝。
四、观案头瓶插蜡梅落瓣
银瓶出水一枝春,品逸香寒谁识君?
遽尔红尘开又落,飘然犹自抱清芬。
五、金陵梅花山重晤梅花
共花能做几清谈?淡淡香侵薄薄衫。
为报倾心赴前约,春风一诺到江南。
六、南京挹江门小桃园观桃花
挹江门外小桃园,晓日花开娇欲言。
似绾春风凭水问,沧桑兴废几城垣?
七、咏莫愁湖海棠花
浓宜佳日淡宜风,春景倩谁妆玉容?
应是莫愁纤手素,清波浣出女儿红。
八、题东南大学六朝松畔琼花
夜餐月露晓餐霞,独出红尘别样花。
隔断隋宫两千载,六朝松气养清嘉。
九、咏兰花
幽情欲诉倩谁知?羞问春风迟不迟!
不着锦裳偏着淡,心香一缕寄清辞。
十、咏凤仙花(指甲草花)
*地山尖谁复怜?婷婷待月笑尘寰。
东风吻上纤纤指,一片春心付蔻丹。
十一、题咏合欢花
绯云飞上美人腮,暮合晨舒淡淡怀。
绾尽东风分付与,几时花下笛箫来?
十二、徐州吕梁湖看杏花
波清如玉韵玲珑,水起彭城潋滟风。
湖上春光凭一望,杏花十里浅深红。
十三、雨中买得栀子花
雨巷幽长逢卖花,翠波香雪怯风斜。
携归对问前尘事,瓶里春光梦里家。
十四、咏寿县八公山梨花
万亩晴春君试看,清芬骀荡尽驱寒。
花因长得英雄气,恣肆铺排雪满山。
十五、咏白绣球花
穿丝几度结成球?中有深深浅浅愁。
绣缕春风偕月下,相思飞雪漫枝头。
与花有关的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与花有关的诗词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卜算子咏梅》
3、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4、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三首》
5、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6、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7、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8、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9、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王冕《墨梅》
10、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11、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
1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13、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1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5、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崔护《题都城南庄》
1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17、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崔道融《梅花》
18、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19、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2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
2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2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24、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陆游《卜算子咏梅》
2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6、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
2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8、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 》
29、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其一》
30、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31、*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32、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杜耒《寒夜》
33、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4、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卢梅坡《雪梅其一》
35、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
36、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37、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38、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39、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卜算子咏梅》
40、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
1).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宋米友仁《临江山》
2).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出净兹寺送林子方》
3).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4).五月万枝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唐韩愈《榴花》
5).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荫长。----唐李欣《送陈章甫》
6).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宋司马光《客中初夏》
7).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唐宋之问《灵隐寺》
8).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9).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齐已《早梅》
含有花字的诗词
花卉,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是用来欣赏的.植物的统称,喜阳且耐寒,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许多种类。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瓣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以下关于含有花字的诗词是小编为各位读者们整理收集的,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欢迎阅读与借鉴。
1、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
2、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____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____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
5、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____郑思肖《画菊》
6、桃之夭夭,灼灼其华。____佚名《桃夭》
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____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8、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____刘方*《春怨》
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10、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____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1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
12、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____黄巢《不第后赋菊》
13、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____刘彻《秋风辞》
14、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____黄巢《题菊花》
1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1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____杨万里《小池》
1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____王安石《梅花 / 梅》
1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9、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____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20、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____卢仝《有所思》
21、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____朱庭玉《天净沙·秋》
2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____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23、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____陆凯《赠范晔诗》
24、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____王冕《白梅》
25、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____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26、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____卢梅坡《雪梅·其二》
27、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____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28、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____李商隐《菊花》
29、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____元稹《菊花》
30、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31、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____晏殊《破阵子·春景》
32、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____杜耒《寒夜》
33、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____苏轼《江神子·江景》
3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35、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____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36、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____陈亮《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37、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____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 白头吟 / 有所思》
38、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39、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____吴文英《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
40、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____周朴《桃花》
41、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____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42、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____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43、柳絮风轻,梨花雨细。____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44、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____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45、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46、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____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47、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____曹组《蓦山溪·梅》
48、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____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写杨花的诗词
古代诗词中“杨柳”意象不是指杨树和柳树,而是指柳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写杨花的诗词,欢迎大家的阅读。
写杨花的诗词
瀹瀹
作者:王令
渰渰轻云弄落晖,坏檐巢满燕来归。
小园桃李东风后,却看杨花自在飞。
春怀引
作者:李贺
芳蹊密影成花洞,柳结浓烟花带重。
蟾蜍碾玉挂明弓,捍拔装金打仙凤。
宝枕垂云选春梦,钿合碧寒龙脑冻。
阿侯系锦觅周郎,凭仗东风好相送。
杨柳枝词九首
作者: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
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凤阙轻遮翡翠帏,龙池遥望麹尘丝。
御沟春水相辉映,狂杀长安年少儿。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
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肢。
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向谁。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枝杨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
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
春尽絮花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杨花诗词的意境
杨花的轻柔多情,使得自己成为古往今来情愫满怀的迁客骚人、浪迹天涯的异乡游子们寄托感情和哀思的信物。早在北魏时,就有传为胡太后(宣武帝皇后)所作的杨花词,词曰:“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巢里。”以杨花隐喻逃往南方的情人杨华,巧妙双关,哀婉动人。词人们把自己的理想抱负、与红粉佳人的缠绵哀思、与亲朋好友的离愁别绪以及自身的抑郁不得志寄予温柔多情的杨花,希冀从中寻求自己的归宿。
“飞絮淡淡舞起,轻裳浅浅妆成。去时散漫住何曾?总付流光一梦。素心原无管束,岂为牵惹东风。旧时烟柳又满城,惆怅青衫犹冷。”一曲《西江月·杨花》把作者内心的孤寂、失意、怅然和抑郁表现得淋漓尽致。可是那如蒙蒙细雨般的'杨花又怎能解尽词人的愁绪呢?杨花是多情的,“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她想要抚*人生的伤痕,但是也许她只会增加词人的无奈、感慨。杨花又是无情的,“无情雪舞杨絮,离复聚、几番寻觅”,杨花真的懂得什么是离愁吗,但是她不知道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不知道游子们的深深眷恋。杨花目睹了“多情自古伤离别”的世间爱情纠葛,“百尺章台撩乱飞,重重帘幕弄春晖。怜他漂泊奈他飞。澹日滚残花影下,软风吹送玉楼西。天涯心事少人知。”
这是对分手之初的内心复杂难言之苦涩的自我咀嚼。词人在此小词中表述了相思、阻隔、无望之哀,更浓重的是对“他”的怜爱怜惜。倘若没有一种心音相通的理解的露水姻缘,分手不会有太难磨灭的痛苦。既是红粉知己,又是两情投合,却无力永成连理;更何况明知所爱者际遇哀苦,飘泊不能自主,此去将会落得怎样的命运安排?真难预料亦不堪想象时,其心底之失落和歉疚感交杂摩荡,最无法言语以传。“怜他”句的动人处,正在于从“理还乱”的情思里抽理出最凝重的一层,传述了难以尽传的心灵悸动。也许此时的杨花最易于表达作者的感情,“天涯心事少人知”,唯有将哀思寄予杨花。不过历史上,最为有名的还是苏轼的那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使杨花的“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的生动神态跃然纸上,而最末一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更成为千古名句。这首词将杨花的精魂描写的淋漓尽致,把杨花与思妇的形象处理的不即不离、若即若离,表现出极其缠绵悱恻的情思,达到了物与神游的境界,堪称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