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名言

关于李清照的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李清照的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李清照的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李清照的名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74) 语录(64) 说说(3) 名言(183) 诗词(269) 祝福(932) 心语(565)

  • 李清照的名言名句

  • 李清照,名言,诗人
  • 李清照的名言名句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说到名言,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名言是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究竟什么样的名言才是优秀经典的名言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清照的名言名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4、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5、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6、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7、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8、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9、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10、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1)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3)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4)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6)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7)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8)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9)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0)花开花落花无悔,缘来缘去缘如水。

      11)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12)红藕香残玉簟秋!花自飘零水自流!

      13)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14)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15)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16)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17)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18)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9)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20)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21)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22)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23)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24)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25)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26)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27)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28)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

      29)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藉藉,木犀花。

      30)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关于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生*

      家世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 显示全部

      创作风格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 显示全部

      主要作品

      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黄升《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都久已不传。现存的诗文及词集是后人所辑。四印斋本有《漱玉词》1卷,李文编的《漱玉集》5卷,辑录的作品最多。但其中所收词多有赝品... 显示全部

      相关纪念

    [阅读全文]...

2022-04-20 09:31:17
  • 李清照名言

  • 李清照,名言,名人名言
  • 1.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3.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4.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6.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7.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8.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9.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10.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11.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12.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1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4.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15.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16.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17.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18.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19.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20.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21.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22.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23.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24.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25.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26.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27.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28.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29.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30.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31.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32.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33.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34.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35.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36.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37.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38.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39.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40.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41.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42.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43.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44.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45.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46.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47.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48.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49.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50.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51.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阅读全文]...

2022-06-29 23:26:29
  • 李清照名言

  • 名言,李清照,名人名言
  • 李清照名言

    1、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

    2、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李清照

    3、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李清照

    4、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李清照

    5、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李清照

    6、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李清照

    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李清照

    9、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李清照

    10、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李清照

    11、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李清照

    12、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李清照

    13、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李清照

    14、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李清照

    15、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李清照

    16、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李清照

    1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清照

    18、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李清照

    19、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李清照

    20、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李清照

    21、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22、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李清照

    23、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24、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

    25、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李清照

    26、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李清照

    27、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李清照

    28、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李清照

    29、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30、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李清照

    31、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李清照

    32、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李清照

    3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

    34、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

    35、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李清照

    36、酒栏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李清照

    37、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

    38、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李清照

    39、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李清照

    40、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

    4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42、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李清照

    43、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李清照

    [阅读全文]...

2022-03-07 21:38:19
  • 李清照的诗

  • 李清照
  •   1、《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4、《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5、《蝶恋花》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6、《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

      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7、《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8、《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9、《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

      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

      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

      着意过今春。

    [阅读全文]...

2022-06-17 15:52:14
  • 李清照最有名的词

  • 李清照,优美,诗歌
  • 导语:李清照最有名的词:1《如梦令》《武陵春》3《醉花阴》4《临江仙 梅》5《一剪梅》6《声声慢》……李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

    李清照最有名的词

    1《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临江仙 梅》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5《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6《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你美目如当年,流转我心间 李清照的10首绝美诗词,果断收藏!

    李清照,是我国古代为数不多的才女之一,婉约词的代表,其诗词经常入选中学教材,如《醉花阴》《声声慢》等。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越,从小打下良好的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她的词映照了其传奇的一生,从甜蜜的新婚生活,到伤心的夫妻别离相思,再到晚年生活的凄苦、国破家亡的伤感,所有这些,造就了李清照这一“千古第一才女”。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其中有十首词深得后世传咏,惊为天人。现在与大家共同鉴赏,附译文。

    此外,如果家长有关于孩子学*方法上的问题,或者是需要其他学*资料,都可以通过文末的微信与我交流,我会一一为大家解答。

    李清照词全集(49首)

    如梦令 如梦令 点绛唇 点绛唇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菩萨蛮

    菩萨蛮 诉衷情 好事* 清*乐 忆秦娥 摊破浣溪沙 摊破浣溪沙 添字采桑子 武陵春 醉花阴

    南歌子 怨王孙 鹧鸪天 鹧鸪天 玉楼春 小重山 一剪梅 临江仙 临江仙 蝶恋花

    蝶恋花 蝶恋花 渔家傲 渔家傲 〔歹带〕人娇 行香子 行香子 孤雁儿 满庭芳 满庭芳

    凤凰台上忆吹箫 声声慢 庆清朝慢 念奴娇 永遇乐 多丽 长寿乐 减字木兰花 瑞鹧鸪

    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

    [阅读全文]...

2022-01-05 03:57:01
  • 李清照名言名句

  • 名言,李清照,名人名言
  • 李清照名言名句

    1、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2、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5、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6、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7、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8、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9、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10、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1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12、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13、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14、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15、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16、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7、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18、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19、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20、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2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2、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23、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24、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25、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26、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27、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28、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29、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30、酒栏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31、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32、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3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34、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35、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36、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37、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38、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9、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40、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41、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42、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4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44、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45、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46、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47、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48、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49、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50、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阅读全文]...

2022-03-05 16:47:02
  • 李清照的争渡

  • 李清照,诗人
  • 李清照的争渡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出自宋代大词人李清照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下面是相关的知识,我们一起阅读学*。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代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

      曾记得一次溪亭饮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着了道路。

      兴尽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却不小心进入了荷花深处。

      怎么渡,怎么渡?(最终)惊起水边满滩鸥鹭。

      注释

      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

      溪亭:临水的亭台。

      日暮:黄昏时候。

      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

      兴尽:尽了兴致。

      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回舟:乘船而回。

      误入:不小心进入。

      藕花:荷花。

      争渡:怎渡,怎么才能划出去。争(zen),怎样才能

      惊:惊动。

      起:飞起来。

      一滩:一群。

      鸥鹭:这里泛指水鸟。

      创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这段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那些场景在她的脑海中一再出现,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赏析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常记”两句起笔*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宴以后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简评

      这首词在南宋人黄升的《花庵词选》中题为“酒兴”。玩词意,似为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而作。词人命舟备酒,畅游于清溪,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沉沉暮霭中,回舟误入曲港横塘,藕花深处。这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缤纷的,幽杳而神秘的世界。它给词人带来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花香、酒气,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显现出她贪玩活泼天性。于是有争渡之举。当轻舟穿行于荷花之中,看着栖息在花汀渔浦的鸥鹭惊飞,她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生命的活力。这种活力就从词短促的节奏和响亮的韵脚中洋溢而出。 这首词杨金本《65+草堂诗余》误作苏轼词,《词林万选》误作无名氏词,《古今词话》、《唐词纪》误作吕洞宾词。从“误作”之多,也可看出此词之放逸已超出了“闺秀词”的范围,所以有人把它列入男性作者的名下。但南宋人黄升的《花庵词选》、曾慥的《乐府雅词》都把它作李清照词,应当是可信的。

      李清照《如梦令》中“争渡”一词的理解问题

      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在“争渡”一词的理解上,在语文教学以及古典诗词领域仍然存在着不和谐的声音。广为流传的错误解释有两种。第一种,将“争渡”一词解释为相互比赛划船渡过;第二种,将“争渡”一词解释为奋力划船渡过。

      我们常说,诗无达诂。也就是说,对一首诗、一首词的理解可以没有固定的解读,每个读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对之进行独立的阐释。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诗无达诂”就其本质而言,是对诗的主旨、意境、情绪、感悟和哲思的整体理解和把握,而不是指对诗中字词所要表达的基本概念的初始解读。这一点,不仅对诗如此,对词曲也是适用的。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首小词所描述的情景。词人描写了自己到溪亭游玩,玩得十分尽兴,由于喝了不少美酒,以致醉醺醺地忘记了回家的水路了。作者划着一叶孤舟,在沉醉迷离中,误入了荷花深处。这该怎么办呢?词人在荷花丛中焦急地寻找着归家的路径。忽然,河滩上栖息的一群鸥鹭被桨声惊吓得扑剌剌飞上了天空。

      细揣词意,我们不难看出,词人是一个人驾船而去,然后又驾船而归的`。她既没有带着女伴也没有带着丫鬟婢女。不然的话,就不会说“沉醉不知归路”了。因为在这种主人出去赴宴的场合下,丫鬟婢女是不可能被允许喝得酩酊大醉的。既然如此,就绝不可能存在着比赛划船的情形了。因为比赛的话,总是要有一个竞争的对手的。再说,词人本已沉醉了,又来得哪门子力气和兴致,要和一个莫须有的人比赛划船呢?这可不是端午节,要搞什么龙舟竞赛!即使真的是龙舟竞赛,在*古代社会,也断无女子参赛的道理。

      那么,将“争渡”解释为“奋力划船渡过”又有什么不妥呢?我要说,这种解释之所以是不准确、不恰当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两点:

      第一,作者本已沉醉,身体自然是软咍咍绵软无力的,怎么可能奋力划船呢?作者虽已沉醉,但绝没有到烂醉如泥的境地。她误入藕花深处以后,仍然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但是在那种“态恹恹轻云软四肢,影蒙蒙空花乱双眼,娇怯怯柳腰扶难起,困沉沉强抬娇腕”的情况下,她能够做的只能是东划几下,西划几下,尝试着尽快驶出这藕花深处的。因此,这种情景下,将“争渡”一词翻译成奋力划船是不符合词人当时的实际情况以及我们的人生经验的。

      第二,“争”这个字的本意是“引也。凡言爭者,皆謂引之使歸於己。"”《廣韻》競也。"也就是竞争、争夺的意思。“争”字没有“奋力”的意思。就治学而言,我们应该严肃认真地对待祖国的文字,绝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好恶随心所欲地加以解释阐发。如果将“争渡”一词中的“争”字解释为“奋力”,若要使这种说法成立的话,你必须能够从古代典籍中找出相同的例证作为支撑,否则,就是毫无根据的妄言。

      那么,“争渡”中的“争”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可以明确地说,这里的“争”字,是“怎么、如何”的意思,对应的英文就是how,因此“争渡”就是“怎么渡、如何渡”的意思。词人连着用两个“争渡”,便将少女在醉意朦胧中因迷路而产生的那种迷茫惶恐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真切动人。北京大学教授吴小如在《诗词札丛》中曾经说过下面一段话,我以为是至理名言。

      我以为“争”应作另一种解释,即“怎”的同义字。这在宋词中是屡见不鲜的。“争渡”即“怎渡”,这一叠句乃形容泛舟人心情焦灼,千方百计想着怎样才能把船从荷花丛中划出来,正如我们*时遇到棘手的事情辄呼“怎么办”、“怎么办”的口吻。不料左右盘旋,船却总是走不脱。这样一折腾,那些己经眠宿滩边的水鸟自然会受到惊扰,扑拉拉地群起而飞了。检*人王延梯《漱玉集注》,“争”正作“怎”解,可谓先得我心。

      那有人一定会质问了,你刚才说,”争“字的本意是”竞争、争夺“,怎么这里却解释成“怎么、如何”呢?这个不难理解。我刚才说过,“争”字的本意的确是竞争、争夺。除了对物化产品存在着竞争以外,我们的思想中、内心深处,不是也经常存在着不同的情绪、不同的选择的对抗和胶着么?在“知”与“不知”之间,在何去何从之间,这种思考就是一种“争”的状态。只要争的结果没有水落石出,争的状态就会延续。

      应当指出的是,将“争”字解释为“怎么、如何”,我们可以在古代的诗词曲赋中,找到大量的例证。例如:

      柳永《八声甘州》:“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柳永《采莲令》:“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

      欧阳修《青玉案》:“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

      晁端礼《绿头鸭》:“料得来宵,清光未减,阴晴天气又争知?”

    [阅读全文]...

2022-03-17 22:02:25
  • 李清照 争渡

  • 李清照,诗人
  • 李清照 争渡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词作。此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清照争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 向前划啊,向前划,桨声惊起沙滩上的一片鸥鹭鸟。

      [出典] 李清照 《如梦令》

      注:

      1、《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 注释:

      ①溪亭:临水的亭台。

      ②沈:同“沉”。沉(chén)醉:陶醉。

      ③兴尽:游兴得到了满足。

      ④藕花:莲花。

      ⑤争渡: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争:怎。

      3、译文1:

      还时常记得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黑天暮,深深地沉醉,而忘记归路。

      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却迷途进入藕花的深处。

      大家争着划呀,船儿抢着渡, 惊起了满滩的鸥鹭。

      译文2:

      那是一个多么快乐的日子!醉意未消,暮色苍茫,泛舟误入莲花深处,惊动了水鸟,扑哧哧全飞起来了。置身于这样优美的情景中,词人怎不满心欢快呢?

      4、李清照生*可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和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这首词在南宋人黄昇的《花庵词选》中题为“酒兴”。

      玩词意,似为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而作。词人命舟备酒,畅游于清溪,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沉沉暮霭中,回舟误入曲港横塘,藕花深处。这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缤纷的,幽杳而神秘的世界。它给词人带来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

      花香、酒气,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显现出她开朗、活泼,好奇、争强要胜的少女的天性。于是有争渡之举。当轻舟穿行于荷花之中,看着栖息在花汀渔浦的鸥鹭惊飞,她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生命的活力。这种活力就从词短促的节奏和响亮的韵脚中洋溢而出。

      这首词杨金本《草堂诗余》误作苏轼词,《词林万选》误作无名氏词,《古今词话》、《唐词纪》误作吕洞宾词。从“误作”之多,也可看出此词之放逸已超出了“闺秀词”的范围,所以有人把它列入男性作者的名下。但南宋人黄昇的《花庵词选》、曾慥的《乐府雅词》都把它作李清照词,应当是可信的。(侯孝琼)

      6、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常记”两句起笔*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

      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

      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低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7、 这是女词人李清照对在山东原籍一次野游所作的小令。关于它的写作背景,说法不一,有的人认为,六岁之前女词人是居住在原籍(六岁那年女词人随父亲居住卞京),所以有可能是孩提时代的一次野游的记录;也有人认为,从“沉醉”二字看,是因为喝酒而忘记回家的路,而六岁那么小的年龄不可能有“沉醉”的机会,所以推断这里记录的因该十五岁束发之后的某一次野游,而且是女词人在十六七岁至二十三四岁这段时间,或者是在朋友的唱和中,或者是与丈夫呢喃时追忆往日的趣事,乘兴而做的。

      “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尝记”是“曾经记得”或者是“记得曾经”,这说明是一首追忆往事的小令。“溪亭”是泉名,在山东济南,也就是易安的原籍。“日暮”指天色已经很晚。“沉醉”二字,许多读本认为是指女词人喝醉了,所以误了回家的时间,甚至有的朋友认为这里的“沉醉”二字与后面的“惊起”句,是一种男性的豪放,是女词人与“须眉”匹敌的作词风格的体现,更有的朋友认为这就是曾经有人误将词词归在苏轼笔下和误传是吕洞宾所作的原因所在。

      可是,我更愿意以自己的设想来理解这曲小令,我觉得,女词人的“沉醉”根本不是什么喝酒而醉,其实就是“因景而醉”的意思而已。试想想:不管是她五、六岁时的经历,还是十五、六时的经历,这两个年龄段都还是属于“孩子”的范畴,因为贪玩而忘记回家是这个年龄段的特点。何况女词人生性就对美的东西有一份特别的敏感,看见景色的迷人忘了回家的时间,“沉醉不知归路”是意料之中的。作者仅仅是以这样一种语气,把读者,或者是当时脱口吟出这些词句时,用这样的起笔引起“听众”对自己追忆的故乡美景的兴趣,让大家更深刻地了解那景色的迷人,也是女词人对家乡景色的爱恋与怀想。也为了加重语气对“年轻时期”或者说是“孩提时期”那一次难得的出游的描述,为下文的误入荷丛做伏笔。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一个古代的女子,要出游一次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到有舟可摇,有荷可赏的美丽的湖中游玩,那更是难得的机会。看到蔚蓝的天,碧绿的湖水,还有一湖的摇曳多姿、婀娜娉婷的荷……如此美丽的景色,是在闺门中无法体味的,于是女词人“沉醉”,被景色沉醉,也没自己快乐的心情沉醉了。这里我们做一下想象:女词人在荷丛中摇着小舟,东看看西瞧瞧,眼睛里有好奇更有惊喜,或者还带者几分淘气……当她不经意地发觉太阳快要下山了,才感觉自己似乎是在荷丛中迷路了,这时又多了几分焦急,于是,就有了后面的“争渡”一句。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回家晚了自然是不好,也许因为这次的晚归而被断绝以后出游的任何机会呢。心里一着急,手便加快了动作,浆划得快了,“争渡”一词自然而形象,恰倒好处地写出了女词人当时的焦急心情与她动作的紧张模样。岂知,紧张中又来了惊喜,作者用“沉醉”“误入”已经告诉读者,溪亭这个地方的迷人了。接着,“争渡”惊起的一群水鸟,把整首词的意境和气氛都推到了顶点。那一群在荷花丛中突然惊飞四散的水鸟,给急着回家的“迷路游人”带来突然的“惊悸”,惊悸之余又是欣喜与欢畅。读到这里,我仿佛听到女词人“啊”的一声惊叫,接着,又大声欢叫:“哇!好多水鸟啊!”

      少女的淘气、贪玩、好奇以及词人在追忆中流露出来爱自然,爱家乡的情感在小令的寥寥几笔中层层递进,到最后的顶峰嘎然收笔,表现得如此的酣畅淋漓,叫读者不得不拍案叫绝!

      8、一次郊游之后的黄昏,太阳已经落山了,河面上,一女子划着船,带着醉意而归,却不知道回家的路了,直到荷塘深处才发觉。尽管周围景色迷人,还是急着在荷花从中找到正确的路径。她快速地划动小船,惊动了已经栖息的水鸟。此时,人声,鸟声,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情趣横生的画面。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惊起的鸥鹭飞上了碧蓝碧蓝的天空打破了夜的宁静。这些如诗如画的镜头浓重地抹上了易安的记忆之幕。

      李清照的少女时光是一条欢悦的溪,充满着粉嫩光阴里的不可思议。少女游荡在水泊之上,看着惊起的满滩水鸟。那时候的她,心里是极为干净的:清澈透明,未经世事的一尘不染。易安的人生还只是一面尚未盛放的旌帜。只是摇曳出多丽的微微生姿,带着最朴素的生活理想。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李清照《临江仙》

      在这首《临江仙》的词里边,她表达了一种不*的'鸣声,她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很独特。这个声音,和以前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那个李清照有多么大的差别,而这个差别正是由于国家和社会的变故而造成的。

      9、第11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演出上,李清照的经典之作《 如梦令》被一位声音极具魅力的女声演唱,她的浅唱低吟,还原了李清照词的千回百转的情愫,打动全场更让电视观众陶醉其间。这个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歌者是台湾最具魅力之一的歌手蔡琴。

      蔡琴的这首歌为何美得醉人,还是古典诗词和意境和当代流行歌曲元素的结合非常成功。蔡琴演唱《如梦令》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说明,流行歌曲唱响“*风”,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时尚元素是可以实现古今对接,打通古今情愫密码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夜色中,绚丽的灯光特效把奥体中心场地变成一池湖水,水波旖旎,鲤鱼穿行其间。荷花灯亮起,九曲桥相连,白鸟飞过,舞者衣袂飘飘。《漱玉古韵》节目中,济南女词人李清照经典词作《 如梦令》被重新编曲,再现古典意境。

      唯美古典诗词元素的恰当运用可以极大提升流行音乐的文化品位和美感意境。

      10、在商业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本能合围下,青年人首先摆脱传统束缚,在玫瑰花、巧克力的浪漫中竞相追逐,一时之间,“情人节”等洋节坐着商业的列车,煊赫一时。其实,用李清照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似乎更能体现诸多社会成员的狂热、浮躁和浮华———一掷千金、比富斗阔、天价玫瑰,令人目不暇接。而“情人节”的真谛———有情人一起踏实地呵护滋润情愫,或爱情,或亲情,或友情———却在浮华中若隐若现,影影绰绰。

    [阅读全文]...

2022-01-08 16:57:01
  • 李清照的格言警句

  • 李清照,格言,励志
  •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花舞花落泪,花哭花瓣飞,花开为谁谢,花谢为谁悲。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淡荡春光寒食天。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宠柳娇花寒食*,种种恼人天气。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常插梅花醉。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眼波才动被人猜。

    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

    髻子伤春慵更梳。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故教明月玲珑地。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意。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天接云涛连晓雾。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黄昏疏雨湿秋千。

    雁自回时,月满西楼。

    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多少点催花雨。

    此花不与群花比。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今年海角天涯。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花开花落花无悔,缘来缘去缘如水。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惜别伤离方寸乱。

    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落日溶金,暮云合碧,人在何处。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阅读全文]...

2022-03-03 16:17:28
  • 李清照:小重山

  • 李清照
  •   《小重山》

      作者:李清照

      原文: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着意过今春。

      注释:

      1、长门:长门宫,汉代宫名。汉武帝的陈皇后因妒失宠,打入长门宫。这里以“长门”意指女主人公冷寂孤独的住所。

      2、些子:少许。破:绽开、吐艳。

      3、碧云:指茶团。宋代的茶叶大都制成团状,饮用时要碾碎再煮。碧:形容茶的颜色。笼碾:两种碾茶用具,这里作为动词用,指把茶团放在各种器皿中碾碎。玉成尘:把茶团碾得细如粉尘。这里“玉”字呼应“碧”字。

      4、留晓梦:还留恋和陶醉在拂晓时分做的好梦中。

      5、一瓯春:指一盂茶。瓯:盆、盂等盛器。以春字暗喻茶水,含蕴变得丰富。春茶,春醪,春水,春花,春情,春天的一切美好之物,均含在面前这一瓯浓液之中。

      6、二年三度:指第一年的春天到第三年的初春,就时间而言是两年或两年多,就逢春次数而言则是三次。东君:原指太阳,后演变为春神。词中指美好的春光。

      翻译:

      春天已到长门宫,春草青青,梅花才绽开,一点点,未开匀。取出笼中碧云茶,碾碎的末儿玉一样晶莹,想留住消晨的好梦,咂一口,惊破了一杯碧绿的春景。

      层层花影掩映着重重门,疏疏帘幕透进淡淡月影,多么好的黄昏。两年第三次辜负了春神,归来吧,说什么也要好好品味今春的温馨。

      赏析:

      这首词,以惜春为抒情线索。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塑造了一个感情丰富而专注的女主人公形象。

      作品的开头描绘出初春好景象:“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词人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派新春景象,显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为全词定下了基调。

      开头的几句耐人寻味:第一,首句是借用五代薛昭蕴《小重山》词之一的成句,劈头传出了春的消息。长门,原汉宫名。它是汉武帝陈皇后阿娇失宠后居住的地方,后来多以它代指“冷宫”。李清照以“长门”入词,则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暗示自己有一种难言的幽伤,借用上述薛昭蕴宫怨词的意境,为下文表达这种幽伤作了情绪上的铺垫。二是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特有声息。“春到长门春草青”,一句连用两个“春”字,描摹出春天一到,春草即刻舒展身姿的情态,给人以春风拂面的快感。不仅写出了春的神奇,还借春草在经历了寒冬之后对春天的渴盼,暗示女词人回到丈夫身边的无限快感。

      第二,宛如一幅斑斓的绘画,起拍以下三句有着迷人的色彩和构图。看那江梅花朵和蓓蕾相间,梅枝与新蕊互衬,愈发显得错落有致,相映成趣。这些共同组成了一幅娇妍的春意图,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希望。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碧云笼碾,即碾茶。宋人吃茶都是先碾后煮。碧云是形容茶色。春天的景色如此美好,它使女词人为之陶醉。她兴致勃勃地取出名贵的“碧云”茶团,碾碎煎煮。词人本想一边品茗,一边回味早晨的梦境。哪知一经重温“晓梦”,惊破了品尝茶香的雅兴。“惊破一瓯春”的“春”字,语意双关,不仅形容出茶色的纯正,香气的馥郁,更暗示了词人的“晓梦”是与一种春景春情有关。

      词的下片承“晓梦”而转入对“黄昏”景象的描绘,侧重表现春日黄昏的美好:“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疏帘,有雕饰的帏帘。作者轻轻两笔,勾勒出一幅清幽的黄昏景色。它如一幅水墨写意画,虽无明丽的色彩,但却能在黑白中见精神,在清淡中显神采,愈发给庭院增添了几分恬静与优雅。两句里“压”“铺”二字精策而传神。“压”字,委婉地描绘出了花儿的繁盛。因为花儿稀疏零星,花影就不会重重叠叠,给人以浓重如“压”来之感。(m.ju.51tietu.net)同时,它又体现了花儿的蓬勃生机。“铺”字。首先,形象地显示了月光朦胧和清淡。因为此时,夕阳才落,月亮刚刚升起,月是淡月,光是微光,若有若无,像是薄如蝉翼的轻纱一般,铺蒙在疏帘之上,显得是那样轻灵,那样柔美。其次,“铺”字又写出了月亮“多情”的神态。它就像是在含情脉脉地关注着女主人,表现出深深的依恋,类似于“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境界。“铺”又与“压”在用墨的浓淡、轻重、明暗、虚实上相互辉映,使得整个画面体现出朦胧和谐之美。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着意过今春。”在李清照的笔下,有许多着名的春景情词,《如梦令》“昨夜雨风骤”、《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等都是熟知的咏春名篇。对每一个春天,她都不肯虚度。此处特意提出“今春”,表明今年一定要特别地经意,这就将惜春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将感情推向了*。

      统观全词,上下两片,一早一晚,布局精严。虽然每一片都是由景及人,但通篇读来词意层层递进,情感节节发展。上一片如花含苞,味之无穷;下一片如百花竞放,感情浓烈。两相映照,足见她对丈夫的爱之深,思之切。在语言的运用方面,这首词也很有特点。既有“江梅些子破,未开匀”、“归来也,着意过今春”等浅白直露的口语,显示了易安词淡笔点染,自然隽永的风韵;也有“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等精炼的对句,显示了易安词的炼句炼意之功。特别是“压”与“铺”两个字锻炼精妙,感到仿佛那诱人的花影不是映在门上,而是压在作者的心上;那迷人的淡月也不是照在帘上,而是直接铺到了词人的心里。它承上启下,把作者此时此地的心灵感受形象,委婉地传达出来。

    [阅读全文]...

2021-12-16 06:28:46
李清照的名言 - 句子
李清照的名言 - 语录
李清照的名言 - 说说
李清照的名言 - 名言
李清照的名言 - 诗词
李清照的名言 - 祝福
李清照的名言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