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说过的有关学*的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孔子说过的有关学*的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孔子说过的有关学*的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孔子说过的有关学*的名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孔子关于学*的名言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名言吧,名言主要是指人们普遍熟悉的成语、俗语、谚语、格言、诗词等。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名言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子关于学*的名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8年4月11日) ,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属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 *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关于孔子学*的名言一:
学*孔子的名言就是要去净化心灵,培植善念。学*以“修身、齐家、治国、*天下”为核心的入世哲学;有以“仁、义、礼、智、信”为标准的道德观念;有以“天、地、君、亲、师”为次序的伦理观念;有以“允执其中”为规范的中庸哲学。他们共同构成并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民族性格。孔日成仁、孟说取义、老子讲无为,庄子求逍遥。他们的思想共同铸就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
【翻译】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做到: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
【翻译】孔子说:“如能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去学*《周易》,便可以不再有大的.过错了。”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翻译】孔子说:“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翻译】 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更多孔子名言敬请关注古典文学网的相关文章。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雍也》
【翻译】孔子说:“孟之反这个人不夸耀自己,他在队伍败退时留在最后作掩护,将要退进城门时,他鞭打着马匹说:‘不是我敢于断后,是马不肯走哇。”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
【翻译】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通过学*才知道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也不学*,这种人是最下等的了。”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翻译】孔子说:“人能够问心无愧地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宪问》
【翻译】孔子说:“读书人如果留恋安逸的生活,就不配做读书人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翻译】孔子说:“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看作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看到他们的缺点就检查自己,加以改正。”
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翻译】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据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游乐来陶冶身心。”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
【翻译】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容易长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翻译】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曰:“对于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而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从中深感快乐的人。”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翻译】孔子说:“古时的人学*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是为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孔子关于学*的名言二:
1、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 朝闻道,夕死可矣。
7. .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关于学*的名言孔子关于学*的名言。
9.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0.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1.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关于学*的名言。
1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14.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孔子说过的名言句子(精选80句)
名言一般多指很出名的`说法,著名的话,一般指名人说的话。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孔子说过的名言句子(精选80句),欢迎阅读。
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3、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4、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5、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
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10、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11、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12、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13、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1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5、放于利而行,多怨。
16、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17、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0、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1、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22、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3、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4、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25、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6、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7、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28、道不同,不相为谋。
29、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2、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33、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34、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3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6、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7、刚、毅、木、讷*仁。
38、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3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40、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4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46、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4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8、礼之用,和为贵。
4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
孔子作为我国千万文化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自然少不了出自于他关于学*的名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子关于学*名言精选,希望大家喜欢。
1、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7、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放于利而行,多怨。
9、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0、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1、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2、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13、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4、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5、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孔子的'名言,欢迎大家的阅读。
1、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孔子 《论语》
2、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孔丘 《论语》
3、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丘
4、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 《论语》
5、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论语》
6、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 欲不逾 矩。 ——孔子 《论语》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论语》
8、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 《论语》
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论语》
10、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 在斗 ;及其 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丘 《论语.季氏》
1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论语》
1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 《论语》
13、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 《论语》
14、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 《论语》
1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 《论语》
16、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论语》
17、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论语》
18、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孔子 《论语》
19、 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 《论语》
2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丘 《论语·卫灵公》
21、 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22、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 子 《论语 》
2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论语》
24、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 《论语》
25、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26、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丘 《论语》
27、 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孔子
28、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 《论语》
29、 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 《论语》
30、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 《论语》
31、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 《论语》
3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孔丘
3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论语·里仁》
34、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 《 论语》
35、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 《论语》
36、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孔子 《论语》
37、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 《论语》
38、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
39、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孔丘
40、 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 《论语》
41、 知耻*乎勇。 ——孔子
42、 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 《论语》
43、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丘 《论语》
44、 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 《论语》
45、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 《论语》
46、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 《 论语 》
47、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 友 便辟( 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 ——孔子 《论语》
48、 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孔丘
49、 “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孔子 《论语》
孔子的学说成为中国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有很多的名言名句流传深远,那么你知道孔子的名言有哪些吗?下面小编为你分享的是孔子名言名句大全解释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
孔子名言解释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孔子《论语》
(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摘孔子《论语》
(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摘孔子《论语》
(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摘孔子《论语》
(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摘孔子《论语》
(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摘孔子《论语》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论语》
(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孔子《论语》
(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摘孔子《论语》
(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摘孔子《论语》
(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如果他的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孔子《论语》
(君子能够协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会盲从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摘孔子《论语》
(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讨得他的喜欢则很难。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他在用人上,却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难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讨他喜欢,他是会喜欢的;但当他用人时,则会求全责备。)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论语》
(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孔子《论语》
(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孔子《论语》
(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
(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
(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
(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
(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孔子《论语》
(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一、孔子劝学名言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9、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2、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4、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15、有教无类。
1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8、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19、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0、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21、不学诗,无以言。
22、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23、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24、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二、孔子做人名言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人无远虑,必有*忧。——孔子
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乎?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7、道不同,不相为谋。
8、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9、不学礼,无以立。
10、礼之用,和为贵。
11、听其言而观其行。
12、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3、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5、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6、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1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9、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1、过,则匆惮改。
22、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5、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曰:“因材施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孔子关于教学的名言警句,希望大家喜欢。
1、孔子曰:“有教无类。”
2、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3、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4、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孔子曰:“*相*也,性相远也。”
6、孔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7、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8、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乎?”
9、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0、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11、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2、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3、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4、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5、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名言名句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不学礼,无以立。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7、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8、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小不忍则乱大谋。
11、匹夫不可夺志也。
12、道不同,不相为谋。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7、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0、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2、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2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6、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27、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8、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不如喜欢学*,喜欢学*不如以学*为快乐。”
31、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经典语录 )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32、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3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36、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7、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38、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9、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1、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4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孔子的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老子的 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孔: 礼立 所欲勿施于 欲立立欲达达 躬自厚薄责于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贤内自省 三行必我师焉择其善者其善者改 居处恭执事敬与忠 君敬失与恭礼四海内皆兄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邦行矣言忠信行笃敬虽州行乎哉 行耻使于四辱君命谓士矣 孔曰:能行五者于仁矣请问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侮宽则众信则任焉敏则功惠则足使 君义质礼行孙信君哉 改谓矣 则匆惮改 迁怒二 三军夺帅匹夫夺志 远虑必*忧 欲速见利欲速则达;见利则事 执德弘信道笃焉能焉能亡 与朋友交言信 文友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欲讷于言敏于行 君食求饱居求安敏于事慎于言道焉谓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仁 德者必育言言者必育德 听其言观其行 君于言举,废言 古者言,耻躬逮 君名必言言必行君于其言所苟已矣 与言与言失;与言与言失言知者失亦失言 言未及言谓躁言及言谓隐未见颜色言谓瞽 仁其蔽愚;知其蔽荡;信其蔽贼;直其蔽绞;勇其蔽乱;刚其蔽狂 恭礼则劳慎礼则葸勇礼则乱直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其食 礼用贵 放于利行怨 患知,患知 三千弟七十二贤 *亦乐乎朋自远亦乐乎知愠亦君乎 岁寒知松柏凋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忍孰忍 士志于道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 发愤忘食乐忘忧、知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枕乐亦其矣义富且贵于我浮云 贤哉箪食瓢饮陋巷堪其忧改其乐 贤哉 富与贵所欲;其道处贫与贱所恶; 其道 富求虽执鞭士吾亦求吾所 朋自远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敬修安…修安百姓 托六尺孤寄百命临节夺 志士仁求害仁杀身仁 君于疾没世名称焉 夫达者质直义察言观色虑 君泰骄骄泰 君易事难说(悦)说(悦)道说(悦) 君仕行其义 谓于产君道四焉:其行恭其事敬其养民惠 其使民义 君同同 君矜争群党 君周比比周 君坦荡荡戚戚 仁者忧知者惑勇者惧 放于利行怨 求仁仁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君 君谋道谋食君忧道忧贫 语言能乎改贵提手与言能说 乎绎贵说绎改吾末何已矣 见善及见善探汤 君尊贤容众嘉善矜能 士怀居足士矣 :知者智自知者明.胜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志.失其所者久死亡者寿. 圣百姓.善者吾善善者吾亦善善.信者吾信信者吾亦信信.圣怵怵;浑其.百姓皆注其耳目圣皆孩. 知知;知知病.圣病.其病病病. 孔哲理名言 发愤忘食乐忘忧、知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枕乐亦其矣义富且贵于我浮云 贤哉箪食瓢饮陋巷堪其忧改其乐贤哉 士志于道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 富与贵所欲;其道处贫与贱所恶;其道 富求虽执鞭士吾亦求吾所 朋自远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敬……修安…修安百姓 托六尺孤寄百命临节夺 志士仁求害仁杀身仁 君于疾没世名称焉 夫达者质直义察言观色虑 君泰骄骄泰 君易事难说(悦)说(悦)道说(悦) 君仕行其义 谓于产君道四焉:其行恭其事敬其养民惠其使民义 君同同 君矜争群党 君周比比周 君坦荡荡戚戚 仁者忧知者惑勇者惧 放于利行怨 求仁仁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君
孔子名 (1)学而时*之,说乎
(2)巧言令色,鲜矣仁
(3千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0)朝闻道,夕死可矣。
(1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1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1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7)笃信好学,死守善道。
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1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0)寝不尸,居不容。
(21)过犹不及。
(22)克己复礼,为仁。
(2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6)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27)听讼,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
(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9)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0)刚、毅、木讷,*仁。
(31)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人无远虑,必有*忧。
(34)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5)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6)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名人孔子的名言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名言吧,名言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你知道都有哪些类型的名言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名人孔子的名言,欢迎大家分享。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孔子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
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孔子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
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孔子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孔子
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未知生,焉知死?——孔子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朽木不可雕也。 ——孔子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孔子
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孔子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孔子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
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子曰:刚、毅、木、讷*仁。 ——孔子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孔子
少成若天性,*惯如自然。 ——孔子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
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孔子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孔子
夫子莞尔而笑。 ——孔子
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
子曰:不迁怒,不二过。 ——孔子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乎?——孔子
学而不思则惘。 ——孔子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
孔子曰:因材施教。 ——孔子
孔子名言学*
孔子学*的名言
孔子学*名言
孔子的学*名言
孔子说过的有关学*的名言
孔子对学*的名言
孔子关于学*的名言
孔子有关学*的名言
孔子说的关于学*的名言
孔子说过的名言
孔子学与思的名言
学孔子名言有感
孔子好学的名言
孔子的治学名言
孔子劝学名言
孔子的名言还
名言孔子
孔子还名言
孔子名言
孔子的名言中学是指
孔子的名言有
孔子的名言
孔子名言中学是指
孔子仁的名言
孔子德的名言
孔子谦虚好学的名言
孔子对学与思的思考的名言
孔子的名言都
孔子说的名言
孔子写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