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因素混合设计范文1100字

关于两因素混合设计范文1100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两因素混合设计范文1100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两因素混合设计范文1100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两因素混合设计范文1100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
  •   【单元教材分析】

      关于混合运算,《标准》在1~3年级学段内容标准中没有提出具体要求,4~6年级学段内容标准阐述为: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但考虑到1~3年级学段,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计算公式时,要用到两级混合运算,同时,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三年级的学生也能够解决一些需要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所以在本册安排混合运算,主要内容是两级两步运算。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以单元形式独立编排混合运算。主要内容包括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和简单的三步(可以两步解答)混合运算等。结合单元内容,还安排了“探索乐园”。

      另外五年级以上还要再安排一次,主要学*三步计算问题和运算顺序。本套教材关于混合运算内容的安排有以下特点:第一,同级混合运算结合有关计算单元安排。如,加、减混合运算(包括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都是结合加、减法的计算学*的。第二,在知识内容构建上,打破“先学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再解决应用问题”的传统教材体系,而是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在混合运算的编排和活动设计上,都采取“呈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自主尝试解决——试着写成一个算式”的过程来学*的。需要说明的是,学完相应的'运算顺序后,再解决简单问题时,不要求学生必须列出综合算式。

      【学情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小括号、掌握了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的。此时的学生已经能够解决一些需要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了。这里主要是让学生经历将分步计算改写成混合运算的过程,使其体悟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了解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算与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单元教学重点】

      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

      【单元教学难点】

      了解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办法,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1课时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P56~P57)

      【课时教材分析】

      第1课时(P56~P57),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教材编排了两个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活动一,教材呈现了饮料瓶的情境图和一共有多少瓶饮料的问题,让学生用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解决,在交流个性化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蓝灵鼠的“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的问题,指导学生将分步计算的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了解两级混合运算和分步计算的关系。再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说一说改成后的算式怎样计算,理解含有乘、加的混合运算要先算乘法的道理。活动二,教材安排了常见的鞋子价钱问题,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鼓励学生通过将含有减、除的算式改成一个算式,并自己确定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然后,通过上面的两个活动,引导学生归纳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过程。

      2、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

      3、在自主解决问题、改写算式等活动中,初步感受混合运算顺序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性。

      【教学重难点】

      正确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

      【课堂实录】

      一、出示练*,检查铺垫。

      1、教师投影出示下列练*,学生独立完成。

      把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

      236+254=490490-370=120——————

      550-330=220120+220=440——————

      2、学生汇报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教师卡片出示下列题目,指名说说先算哪一步。

      227-291+126119+208-303227-(560-410)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课件出示课本56页的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景图,说说从图上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生交流,师板书:有3箱饮料,每箱有24瓶,箱外有8瓶。

      3、那谁能算一算一共有多少瓶饮料?(师边提问边板书问题: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4、生自己试着解决问题。

      5、指名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请学生到前面板演。

      6、(教师提出蓝灵鼠的问题):谁能试着将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

      7、生试着在练*本上进行改写,教师巡视并进行相应指导。

      8、指名汇报改写后的算式并板演。

      9、现在谁来说一说改写后的算式该怎样进行计算?当学生回答出先算乘法后教师要追问:为什么?这一步运算求的是什么?下面该算什么?这里又求的是什么?

      10、(教师出示课后练一练第1题的第2道小题40×5-162)同桌讨论一下,如果遇到这道题,你会怎样解决?

      11、同桌讨论运算顺序并交流汇报。

      12、(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个算式):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在运算顺序方面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13、生小结: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我们应先算乘法。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教师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从这幅图上你又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2、生交流汇报。

      3、你能用你所学会的知识,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

      4、生独立在练*本上解决。

    [阅读全文]...

2022-10-28 00:00:00
  • 教学设计:小数混合运算

  • 教学设计
  •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版

      教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P76例3。

      主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能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学*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3.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通过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运算要数位对齐的道理,通过迁移旧知来正确运用定律进行小数的简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掌握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惯。

      评价任务

      任务一: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任务二: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惯。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检查:

      1、口算:

      0.2+0.33.5+2.48.7-4.51-0.6

      0.9-0.52.3+5.44.9+18.6-5.5

      0.7+0.86.7+1.15+6.59.7-7

      回顾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提问:我们已经学*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你认为整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之间有联系吗?有什么样的联系?

      环节二

      明确目标,自主探究

      1、出示例3(1)

      (1)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计算?

      竖式:7.45+5.8+4.69=17.94

      7.45

      5.8

      +4.69

      17.94

      2、出示例3(2)

      (1)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计算?

      20-*5-8.3

      =13.55-8.3

      =5.25

      20-(*5+8.3)

      =20-14.75=5.25

    [阅读全文]...

2022-10-28 00:00:00
  •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5篇

  • 教学设计
  •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版

      教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P76例3。

      主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能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学*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3.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通过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运算要数位对齐的道理,通过迁移旧知来正确运用定律进行小数的简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掌握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惯。

      评价任务

      任务一: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任务二: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惯。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检查:

      1、口算:

      0.2+0.33.5+2.48.7-4.51-0.6

      0.9-0.52.3+5.44.9+18.6-5.5

      0.7+0.86.7+1.15+6.59.7-7

      回顾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提问:我们已经学*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你认为整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之间有联系吗?有什么样的联系?

      环节二

      明确目标,自主探究

      1、出示例3(1)

      (1)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计算?

      竖式:7.45+5.8+4.69=17.94

      7.45

      5.8

      +4.69

      17.94

      2、出示例3(2)

      (1)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计算?

      20-*5-8.3

      =13.55-8.3

      =5.25

      20-(*5+8.3)

      =20-14.75=5.25

    [阅读全文]...

2022-04-07 09:03:27
  •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0篇

  • 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使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学*的经验。

      教学重点: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灵活使用运算律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重温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板演:5/8×18 1—3/4 4/5÷3/4 2/3+4/7

      说说分数四则运算的方法。

      2、谈话:*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制作,元旦时我们班将用它来装扮教室。出示场景图:小的*结每个用4分米彩绳,大的*结每个用6分米彩绳。两种*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

      3、学生口头列式,说说运算顺序。

      4、提问: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4、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还可以使用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

      二、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将数据改为例1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2/5×18+3/5×18 (2/5+3/5)×18

      2、交流两种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4、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1)提问:根据以往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使学生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尝试:这两道算式你能试一试吗?

      学生分别计算,指名板演。

      5、交流算法,理解顺序

      让学生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说说运算顺序。说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算中体验,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1、讨论:这两个算式,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计算哪一个?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第二个算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数,所以计算比较简便。

      2、观察:这两种算式有什么联系?

      得出:两种方法从算式来看,其实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3、引导:两个不同的算式,求的都是“一共用彩绳多少米”。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4、小结: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恰当地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四、练*巩固,正确计算。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反馈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第1题的除法和乘法你是怎么处理的?

      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通常是一次计算出一个得数,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乘除法连在一起时可以同时运算。

      提问:你是怎么检查结果是否正确的?

      使学生重温检查的方法,养成*惯:

      (1)数字、符号有没有抄错;

      (2)每一步的计算是否正确;

      (3)书写格式是否规范。

      2、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

    [阅读全文]...

2022-06-27 20:53:48
  •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0篇

  • 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使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学*的经验。

      教学重点: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灵活使用运算律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重温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板演:5/8×18 1—3/4 4/5÷3/4 2/3+4/7

      说说分数四则运算的方法。

      2、谈话:*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制作,元旦时我们班将用它来装扮教室。出示场景图:小的*结每个用4分米彩绳,大的*结每个用6分米彩绳。两种*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

      3、学生口头列式,说说运算顺序。

      4、提问: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4、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还可以使用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

      二、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将数据改为例1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2/5×18+3/5×18 (2/5+3/5)×18

      2、交流两种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4、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1)提问:根据以往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使学生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尝试:这两道算式你能试一试吗?

      学生分别计算,指名板演。

      5、交流算法,理解顺序

      让学生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说说运算顺序。说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算中体验,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1、讨论:这两个算式,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计算哪一个?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第二个算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数,所以计算比较简便。

      2、观察:这两种算式有什么联系?

      得出:两种方法从算式来看,其实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3、引导:两个不同的算式,求的都是“一共用彩绳多少米”。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4、小结: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恰当地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四、练*巩固,正确计算。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反馈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第1题的除法和乘法你是怎么处理的?

      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通常是一次计算出一个得数,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乘除法连在一起时可以同时运算。

      提问:你是怎么检查结果是否正确的?

      使学生重温检查的方法,养成*惯:

      (1)数字、符号有没有抄错;

      (2)每一步的计算是否正确;

      (3)书写格式是否规范。

      2、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

    [阅读全文]...

2022-07-11 02:39:52
  •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0篇

  • 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

      ⑵使学生在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以及应用运算定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⑶使学生在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的经验,体会到数学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流程:

      一、基本训练。

      直接写出得数。

      5/8÷5/12= 1÷3/7= 1/8×2= 4/5÷3/5=

      11/4×2/11= 4/9÷3/5= 0÷2/3= 12×3/8=

      独立完成,矫正答案。

      二、提供情境,完成知识迁移。

      ⑴提供情境,呈现例题。

      先出示图片的左面部分,教师示意图片上画的是“*结”,示意学生理解做一个小的“*结”要2/5米彩绳,大的“*结”要3/5米彩绳;再呈现图片的右面部分,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⑵学生自主解答,教师巡视。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可能会呈现下面两种解法:

      2/5×18+3/5×18 (2/5+3/5)×18

      =36/5+54/5 =1×18

      =18(米) =18(米)

      发现有不同解答方法和不同书写形式的学生板书到黑板上。

      ⑵班级交流,揭示课题。

      让学生交流算式中每一步的意思,体会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考方法;观察算式,揭示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⑶小组合作,整理运算顺序。

      学生介绍计算上面两题的计算方法,体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以学*小组为单位,整理四则运算顺序;交流运算顺序:(板书)

      ①同一级的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

      ②含有二级的运算,先乘除,再加减。

      ③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⑷练*: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3/14÷15/28×5/8+1/4 2/3+5/9×3/2+3/2

      让学生先说说运算顺序和这样算的理由,再计算,两名学生板演;矫正反馈,注意书写格式,养成即时检查的良好*惯,即做好一步马上检查一遍,然后再做下一步。

      ⑸两种方法比较,整理运算定律。

      比较2/5×18+3/5×18和(2/5+3/5)×18两个算式,理解隐含了乘法分配律,体会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比较两个算式计算哪个简单,体会适当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运算定律;班级交流,教师板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三、巩固练*,内化知识。

      ⑴计算下面各题,注意使计算简便。

      6/5×6/7-1/5÷7/6 12/7-(1/3÷7/15+4/5)

      独立计算;再介绍可以怎样计算:可以用运算顺序完成计算,也可以运用运算律计算,感受何种方法简便,提醒能简便计算一般要用简便计算。

      ⑵完成练*十五第3题。

      观察哪些题目可以简便计算,并说出理由。

      ⑶课堂作业。

      完成练*十五2、4~5。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版

      教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P76例3。

      主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能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学*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阅读全文]...

2022-04-01 11:07:39
推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