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茶*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茶*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茶*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茶*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咏茶古诗词
在我国,茶文化是源远流长。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咏茶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咏茶古诗词
001.题朱丹《逸竹壶》
霞染云裁逸竹壶,新篁一撇醉相扶。[注]
紫烟撩破知三昧,山径迷僧问有无。
注:逸竹壶为宜兴龙溪女朱丹所制。
002.
闻言有木似佳人,隐在蓬莱待玉轮。
一赋风流思鲍女,暮吟朝醉惹芳唇。[注]
注:鲍女,南朝著名女诗人鲍令晖(即鲍照之妹),作《香茗赋》而有时名。
003.
细浪百壶鱼眼生,春风在手茗如婴。
赵州茶客来相见,恨断红尘念佛名。[注]
注:赵州茶客,即是唐代赵州临济禅院的.从谂禅师,以“吃茶去”口头禅而名于世,时称之为“赵州茶”。
004.
独依山舍爱烟霞,醒睡行时忘绿芽。
紫笋缘无三片叶,化来一片种僧家。[注]
注:事见钱易《南部新书》。其文曰:“陆鸿渐《与杨祭酒书》云:顾渚山中紫笋茶两片,此物但恨帝未得尝,实所叹息。一片上太夫人,一片充昆弟同啜。”鸿渐者陆羽也。
005.
社寒梦醒在天涯,只道少陵诗少些。[注]
便与清风同一住,梅花带雨探春芽。
注:少陵淡茶之诗仅四首而已,可谓少之又少矣。
006.兼答天涯游子吟、雨岚、听雨轩主、轩辕令主四诗友
推窗听雨和琵琶,最笑陈抟不识茶。
三昧来时关不住,报知此兴满天涯。[注]
注:《宋史·隐逸传·陈抟》记云:抟隐于武当山九室岩辟谷二十余年日仅饮酒数杯。
007.
一衣一水一壶遐,人道扶桑此物佳。
钵破浑然终未解,带将梦里问樱花。
注:曾得扶桑茶,其味甚异。
008.
白石垂杨处处家,云间二月绿鹰芽。[1]
山中莫道无佳味,待客潇然七碗茶。[2]
注[1]:茶似鹰嘴故称为鹰嘴芽。[2]:七碗茶典出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009.
世事沉浮似日斜,凭窗闲坐对烟霞。
独邀草木人来去,也学苍生唤翠花。[注]
注:草木人者茶也。翠花,市间俗语耳,借此一用。
010.
九嶷岚翠锁嶙峋,天地何生草木人。
春月春风春水远,潇湘托梦寄芳唇。
注:客从湘来,持茶以赠,虽非极茗,然云间滋味亦蓦然在口也。
咏茶古诗词
001.《一字至七字诗·茶》(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在我国,茶文化是源远流长。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咏茶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咏茶古诗词
001.题朱丹《逸竹壶》
霞染云裁逸竹壶,新篁一撇醉相扶。[注]
紫烟撩破知三昧,山径迷僧问有无。
注:逸竹壶为宜兴龙溪女朱丹所制。
002.
闻言有木似佳人,隐在蓬莱待玉轮。
一赋风流思鲍女,暮吟朝醉惹芳唇。[注]
注:鲍女,南朝著名女诗人鲍令晖(即鲍照之妹),作《香茗赋》而有时名。
003.
细浪百壶鱼眼生,春风在手茗如婴。
赵州茶客来相见,恨断红尘念佛名。[注]
注:赵州茶客,即是唐代赵州临济禅院的.从谂禅师,以“吃茶去”口头禅而名于世,时称之为“赵州茶”。
004.
独依山舍爱烟霞,醒睡行时忘绿芽。
紫笋缘无三片叶,化来一片种僧家。[注]
注:事见钱易《南部新书》。其文曰:“陆鸿渐《与杨祭酒书》云:顾渚山中紫笋茶两片,此物但恨帝未得尝,实所叹息。一片上太夫人,一片充昆弟同啜。”鸿渐者陆羽也。
005.
社寒梦醒在天涯,只道少陵诗少些。[注]
便与清风同一住,梅花带雨探春芽。
注:少陵淡茶之诗仅四首而已,可谓少之又少矣。
006.兼答天涯游子吟、雨岚、听雨轩主、轩辕令主四诗友
推窗听雨和琵琶,最笑陈抟不识茶。
三昧来时关不住,报知此兴满天涯。[注]
注:《宋史·隐逸传·陈抟》记云:抟隐于武当山九室岩辟谷二十余年日仅饮酒数杯。
007.
一衣一水一壶遐,人道扶桑此物佳。
钵破浑然终未解,带将梦里问樱花。
注:曾得扶桑茶,其味甚异。
008.
白石垂杨处处家,云间二月绿鹰芽。[1]
山中莫道无佳味,待客潇然七碗茶。[2]
注[1]:茶似鹰嘴故称为鹰嘴芽。[2]:七碗茶典出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009.
世事沉浮似日斜,凭窗闲坐对烟霞。
独邀草木人来去,也学苍生唤翠花。[注]
注:草木人者茶也。翠花,市间俗语耳,借此一用。
010.
九嶷岚翠锁嶙峋,天地何生草木人。
春月春风春水远,潇湘托梦寄芳唇。
注:客从湘来,持茶以赠,虽非极茗,然云间滋味亦蓦然在口也。
咏茶古诗词
001.《一字至七字诗·茶》(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琴茶古诗词
古诗原文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今无往还?
诗文赏析
白居易晚年辞去刑部侍郎的官职,赋闲东都,做《琴茶》一诗,表达了诗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观点。
首联写自己天性开朗,旷达洒脱,与官场中的风气相悖,故寄身官场屡受排挤。
“抛官”即辞官,退隐之后无早朝之扰,尽可春眠;年事已高,再无为搏功名而读诗书之累,更觉逍遥自在。次联极写赋闲后的惬意之状。
三联起句写琴,《渌水》古琴曲,为诗人之所爱。诗人精通音律,曾有《听弹古渌水》诗云:“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欲识漫流意,为听疏泛声。西窗竹阳下,竟日有余清。”可知诗人提此曲是为了表明*和心境;次句写茶,“故旧”老朋友、旧相识。“蒙山”指蒙山茶,产于雅州名山县(今属四川),蒙顶山区,相传西汉年间,吴理真禅师亲手在蒙顶上清峰甘露寺植仙茶七株,饮之可成地仙。诗人举此茶,以表明自己超然的思想。
但诗人毕竟是标准的儒家子弟,他的辞官亦并非完全出自本心,看到唐王朝日益加剧的矛盾,各种弊端的呈现,他的'忠君爱国之心无法掩饰,故此在尾联他仍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感叹和欲展宏图的期望。“穷通行止”,这里的“穷”指报国无路,“通”指才华得施,“行”指政见得用,“止”指壮志难酬。乐天的《江南谪居十韵》“壮志徒许国,薄命不如人。才展凌云志,俄成出水鳞。葵枝犹向日,蓬断即辞春……行藏与通塞,一切任陶均”正是这句诗的最好注释。末句表达了诗人想返回长安为国效力的愿望,但诗人至终亦未能再进西京,令人感叹。
茶中杂咏。茶鼎
皮日休〔唐代〕
龙舒有良匠,铸此佳样成。立作菌蠢势,煎为潺湲声。
草堂暮云阴,松窗残雪明。此时勺复茗,野语知逾清。
茶中杂咏。茶瓯
皮日休〔唐代〕
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枣花势旋眼,蘋沫香沾齿。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
茶瓶儿 病中谢闺友赠茶
顾太清〔清代〕
病里闲愁如织。落花残、小庭人寂。倦梳慵裹浑无力。
恰寄到、雨前新叶。慰消渴情何极。泛清芬、者般颜色。
绿尘飞盏,碧香生颊。风定处、竹垆烟直。
茶中杂咏。茶坞
皮日休〔唐代〕
闲寻尧氏山,遂入深深坞。种荈已成园,栽葭宁记亩。
石洼泉似掬,岩罅云如缕。好是夏初时,白花满烟雨。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灶(《经》云茶灶无突)
陆龟蒙〔唐代〕
无突抱轻岚,有烟映初旭。盈锅玉泉沸,满甑云芽熟。
奇香袭春桂,嫩色凌秋菊。炀者若吾徒,年年看不足。
壶中天 题高茶庵《茶梦庵词》
赵我佩〔清代〕
苔痕晕碧,悄无人院落,帘垂风静。竹榻茶烟凉似水,曲曲瓶笙徐听。
丽句敲金,新词漱玉,眷属神仙并。清闲赌战,一瓯同试香茗。
争羡画壁旗亭,双鬟妍唱,妙谱红牙订。半枕梨云幽梦熟,谁把诗魂唤醒。
消渴文园,伤春杜牧,不赐头纲饼。归来倦鹤,雪衣飞破花影。
茶中杂咏。茶舍
皮日休〔唐代〕
阳崖枕白屋,几口嬉嬉活。棚上汲红泉,焙前蒸紫蕨。
乃翁研茗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
【越调】天净沙_嘲歌者茶茶
周德清〔元代〕
嘲歌者茶茶
根窠生长灵芽,旗枪搠立烟花,不许冯魁串瓦。休抬高价,小舟来贩茶茶。
舟阻女儿港
庐山面已难寻,孤山鞋不曾沉,掩面留鞋意深。不知因甚,女儿港到如今。
谢许判官惠茶图茶诗
文同〔宋代〕
成图画茶器,满幅写茶诗。会说工全妙,深谙句特奇。尽将为远赠,留与作闲资。便觉新来癖,浑如陆季疵。
茶中杂咏·茶笋
皮日休〔唐代〕
褎然三五寸,生必依岩洞。寒恐结红铅,暖疑销紫汞。圆如玉轴光,脆似琼英冻。每为遇之疏,南山挂幽梦。
关于茶的诗句1、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新烟,呼儿劈寒木。
——《焙茶坞》 2、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
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皮日休《茶中杂咏·煮茶》 3、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灵一《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4、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陆羽《六羡歌》 5、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6、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郑谷《雪中偶题》 7、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白居易《两碗茶》 8、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
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张籍《夏日闲居》 9、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
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李咸用《访友人不遇》 10、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着南塘移树时。
——李商隐《即目》 11、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郑愚《茶诗》 12、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郑谷《峡中尝茶》 13、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
着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
——王维《酬黎居士淅川作》 14、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白居易《琴茶》 15、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元稹 《自述》 16、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曹邺《题山居》 17、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曹邺《故人寄茶》 18、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早梅古诗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早梅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原文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译文翻译
梅花要迎接春天的来临,所以它早先开放。尽管冬天的天气是多么寒冷,但它还是傲然独立,毫不畏惧。
它只是怕开花落在群芳之后,到那时,人们游春的意兴索然,再也没有人特别注意地观赏它了。
注释解释
发:开花。
疑:畏惧,害怕。
别意:格外注意,特别注意。
诗文赏析
在咏梅诗中仅以早梅为题的就为数不少。这类诗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突出一个“早”字。这首《早梅》诗,用极富表现心理状态的手法,写出了梅花的坚强性格。
诗题是《早梅》,却并没有具体描写早梅的形象、姿韵,而是在议论早梅“早发”的原因。“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为了迎接美好的春天的来临,梅花不畏严寒,不惧风霜而早于众花开放。“迎春”二字,回答了“早发”的原因。“不疑寒”,化入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这些均从诗人口中说出,倍感亲切。同时,在诗人观赏早梅生发出来的感叹中,隐隐寄寓着诗人的情怀。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承上联,继续抒写早梅的原因。唯怕百花开在先头,自己落了后,没有人再来观赏,所以,争先恐后,早早放出了芳香。“畏”字引出的意义深远。原来,梅花独自早早开放,是有着一种追求的,不能落在“众花后”,而要开在“百花前”。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梅花人的个性,用“疑”“畏”等极富于表现心理状态的字眼,生动描写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而且,巧妙地寄寓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孤芳自赏的情怀。
诗里没有直接出现梅的画面,也没有任何对梅的形象描绘,但读后,早梅的形象却鲜明可触。这是因为诗人的议论,紧紧扣住了一个“早”字,突出了早梅的性格。
原文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赏析
梅花傲霜雪斗严寒,历来是诗人歌咏的对象,且多以梅自喻,表达作者的情趣。
全诗分前后两层意思,前四句咏物,后四句抒怀。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起笔不凡,笔势突兀。早梅与别的花卉不同,在万物沉寂的寒冬绽开了花蕾,众花摇落独暄妍(林逋《山园小梅》)。一个发字把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其背景高远广阔的碧蓝的天空,不仅映衬着梅花的色泽,更突出了它的雅洁,不同凡俗。而发高树的高字借实写虚,暗寓诗人不苟合流俗行高于时人。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紧承开头两句写梅花开放的恶劣环境,表现梅花不同凡花的风骨。这两句诗与陆游《落梅》绝句里的`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意同,都赞颂了梅花傲视霜雪的不屈品格。早梅所处环境的朔吹、繁霜实际上正是柳宗元遭遇的政治环境的缩影。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到边远落后的南荒之地,过着囚徒般的日子,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面对腐朽势力连连不断的打击,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怀抱坚定的自信,他表示:苟守先圣之道,由大中以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
作者目睹可歌可敬的梅花想起了远方的亲友,于是借物抒怀: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前两句由陆凯赠范晔诗 折梅逢驿吏,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翻出,但意致不同。陆诗洒脱,柳诗沉郁,这是因为柳宗元作诗的情境与陆凯不同。柳宗元被贬永州后, 罪谤交织,群疑当道,故旧大臣已不敢和他通音讯,在寂寞和孤独中艰难度日的柳宗元是多么思念亲友们啊!
于是想到折梅相送,可亲友们远在万里之外,是根本无法送到的。这里除了地理上的原因外,还有政治上的原因,他作为一个羁囚不能连累了亲友,更何况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柳宗元从梅的早开早落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自己的境遇,怎么不忧,怎么不心急如焚呢?正因为忧其早开早落,所以柳宗元也是在自我勉励,自我鞭策。
事实上在永州虽然被迫离开了政治舞台,但他自强不息,把闲居的时间用在访求图书,认真研读和对自己前半生实践的总结上,奋笔疾书,在理论上做出了重大建树,在文学上取得了光辉成就。这就是他对亲友的告慰。欲为万里赠四句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很复杂的,既有对亲友的思念,也有对自身遭遇的不*和辅时及物的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
柳宗元是一个用世之心极强、不甘寂寞的人,但他在永州过的是远离政治活动而浪迹山水的生活,贬谪所造成的痛苦时时激荡在内心,反映在他的诗歌里,正如孙昌武先生所说是表现上的简淡清爽与内在感情上的深沉炽烈的统一。这首诗就是这样,用简朴、疏淡的文辞刻画早梅傲立风霜昂首开放的形象,抒写诗人的情志,状难写之物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的风骨与作者的人格融为一体,含蓄蕴藉,感情深挚委曲,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
本文是头条号“小陈茶事”原创文章,首发头条号,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文/小陈茶事
《01》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是孔子对诗歌社会作用最高度的赞颂,而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已经深入人心。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热局面便可知晓,诗歌对我们的影响是多么深刻。
诗,总能精炼概括情与景。如现在最应景的一首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的很精炼了,就是4月的景致。
小陈有一个茶友,是已过古稀之年的爷爷,每次小陈写文章,这位忠实粉丝必会与小陈和诗相对。可见,诗歌影响的远不止小陈一人。
再说到诗与茶,不论是苏轼还是李白,都写下了许多与茶有关的诗句。
今儿,小陈就与茶友们一起分享,在那些诗词歌赋流行的时候,文人骚客们都留下了哪些诗歌来描绘武夷岩茶。
《02》
说到诗歌,那七碗茶必定是要提的。
碧云引风吹不断,
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
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生不*事,
尽可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惟觉两腋**清风生,
蓬莱山,
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这个情境可不是将喝岩茶时的变化都描绘的很清楚了吗。第一碗喉吻润,第二碗帮人赶走孤闷;第三碗就开始反复思索,心中只有道了; 第四碗,*生不*的事都能抛到九霄云外,表达了茶人超凡脱俗的宽大胸怀;喝到第七碗时,已两腋生风,欲乘清风归去,到人间仙境蓬莱山上。
说实话,喝到一泡好岩茶的时候确实会有这种感觉。虽说我们现在不会到动辄就写诗称赞岩茶,但这些岩茶给我们的感受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比如喝到那泡马头岩桃树窠肉桂的时候,便是这样欣喜的感受。第一杯只觉得桂皮香直击鼻腔;第二杯桂皮香之外竟有花香浮动;第三杯花香竟胜过桂皮香;第四杯桂皮香又盖过花香。就是这样一前一后,暗自较劲,却给我们的口腔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感受,虽然没有两腋**生风,但喝完之后也是口齿生香。
《03》
除了七碗茶,还有这些诗句也描绘了武夷岩茶。
朱熹的《咏武夷茶》一直流传至今。其诗曰:
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取灵芽于自栽。
地僻芳菲镇长在,谷寒彩蝶未全来。
红裳似欲留人醉,锦幛何妨为客开。
咀罢醒心何处所,*山重叠翠成堆。
朱熹对于武夷山有特别的情感,都说了“武夷高出是蓬莱”,要知道在古代,蓬莱可是一个仙岛,是诗人心中的圣地呢,可见这武夷山的生态环境堪比仙岛了。
除了朱熹,还有唐代的徐夤也曾写诗赞美了武夷岩茶。诗中是这么写的: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由此可见,在唐朝的时候,武夷山就已经有采茶的盛况,但唐朝时期的喝茶方式并不是我们现在的喝茶方式,而是用点茶的方法喝茶。所以就有了“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是情景,而现在,喝武夷茶多用功夫茶泡茶。
《04》
从明代以后,团茶淡出历史舞台,散茶登上历史的舞台。而岩茶的焙茶工艺也随着散茶的出现而盛行。除此之外,人们也意识到了岩茶陈茶的好处。
清初周亮工《闽茶曲》 中这样写到: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未除莫接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
也可不,在古代交通不便利的时候,隔年茶可是好茶呢,算是奇货可居,比新年茶要贵上3倍呢。
描绘武夷岩茶诗句还有不少,由此可见诗人们对岩茶的喜爱程度不减。
除了岩茶,还有很多描绘与茶有关的诗句。
据不完全统计,唐代有茶诗620首,之后历朝历代茶诗不断涌现,到了宋朝达到顶峰,光宋代就有茶诗5600首,加上金、元、明、清及*现代,中国古诗词中有茶诗12600余首,十分壮观。
你们都接触过哪些与茶有关的诗句呢,赶紧给小陈留言吧!
励志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伤感的句子、优美的句子,这些短句语录都是意蕴深长,适宜于在朋友圈,QQ空间传播。希望这些经典语录能让您的人生更加美满。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立秋古诗词五首!
《立秋》
[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瑟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立秋后自京归家》
[唐] 李郢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立秋日怀方员外》
[明] 杨基
几日西清昼掩屏,绿尘幽藓遍闲厅。
病中事少翻嫌健,醉里愁多只愿醒。
误响閤铃飞夜鹊,偶摊书卷落秋萤。
萍踪已办东南别,风雨长更各自听。
“立秋古诗词五首”中的语句,常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也希望您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短句,发发朋友圈,保持好心情。更多好内容请阅读古诗词,希望的人生美满而幸福!
定风波·*上送范廓之游建康古诗词
古诗原文
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无奈别离何。但使情亲千里*,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
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而今浑不怕风波。借使未如鸥鸟伴;经惯,也应学得老渔蓑。
译文翻译
请听听我在酒杯前说的这番话,离别本是人生中无可奈何的事情,如果感情好的话,即使相隔千里,也会感觉很*,只是大江对岸的河山太无情了。
告诉建康的山和水,再也没有政治上的风波来纠缠我了。即使不能称为鸥鸟的同伴,但是*惯了以后也能像老渔翁一样,身穿蓑衣,在江上垂钓。
注释解释
定风波:词牌名,又名卷春空、定风波令、醉琼枝、定风流等。双调六十二字,前段五句三*韵两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两*韵。另有双调六十三字,前段五句三*韵两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两*韵;双调六十字,前段五句三*韵两仄韵,后段五句两*韵两仄韵;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两*韵两仄韵等变体。
范廓之:即范开,据稼轩同时所作《醉翁操》题序,知范廓之将去临安应试。“游建康”,当是预拟之行。建康:即今江苏南京市。
“听我”两句:谓人生离别本属无可奈何之事。尊:同樽,酒杯。尊,《说文》:“尊,酒器也。”
“寄语”三句:寄语建康山水,我已再无风波之虞。石头城:《元和郡县志》:“石头城在上元县西四里,即楚之金陵城也。吴改为石头。”居士: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此处稼轩自称。淳熙八年辛丑(1181),稼轩四十二岁,带湖新居落成,始以稼名轩,自号稼轩居士。浑:全。风波:此指政治上的风波。
借使:即使。鸥鸟伴:以鸥鸟为伴。黄庭坚《登快阁》诗:“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稼轩《水调歌头·盟鸥》:“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
经惯:意指经历一段自我修养,已经*惯于隐居生活。
老渔蓑(suō):张志和《渔歌子》:“青篛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渔蓑:指渔夫。蓑:蓑衣。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时作者闲居带湖(今江西省上饶市城外),友人范廓之将游建康,建康在长江边上,是抗金前线,作者感慨万端,在*间作此词送别。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
此词的上片便写情感,写送别。开头三句,“人生无奈别离何”,此是自然之事,亦是情深语,所以无奈者,是人世间终将有别离也,不能不为别离,别离而又无能为,是虽无,亦真不可不为无奈也。即人生中离别是无可奈何的,也是无法改变的。只要亲情真挚,使在千里之外,也觉得很*。正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一种旷达。“无情对面是山河”一句写出作者深沉的感慨,因为建康是当时的抗金前线,词人也多次登建康赏心亭向北眺望中原山河,这次范廓之又要去建康游览,于是引起家国之恨。“但使”二语隽永之甚,“无情”两字,正是词人壮志未酬的忧怨。此处三句语意尤为拓展,既情深意厚,又胸次开阔。对面无情,咫尺天涯,固是路人姿态,若其衷不同,所谋所想为异,理想志意不相侔,根于现实世界之利益关系,则岂仅无情对面是山河而已,所谓无所不用其极以达其目的,世人岂吝为之者邪。
下片作见惯世面语,“而今”一句,仍可见作者之英雄豪气。由于投降派屈辱求和的政策,石头城下的江水也没有了那种怒涛。自己被排挤、受打击,已经闲居山林,假使不与鸥鸟为伴,也和披着蓑衣的渔父差不多。闲适旷达的背后,是志不得伸的愤懑、牢骚。寄语建康故人,而今归退田园,当无宦海风波之虞。
此词写送行而不流于感伤。明快爽朗,开人心胸。一起点明离宴,似悲实旷。上下两片,浑然相融,以此短篇而写寻常事,而能见出作者之性情、思想,而有特出之“神味”。
描写茶*的古诗词
关于茶*设计的古诗词
关于古诗的茶*
以宴*为题的古诗词
*慕蓉的古诗词
表亦*或床的古诗词
关于宴*的古诗词
一*布衣的古诗词
形容酒*的古诗词
古诗词夸奖宴*的
茶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最贵的宴*
以茶为题的古诗词
含茶古诗词的
禅茶的古诗词
茶与书的古诗词
闻茶的古诗词
茶居的古诗词
茶语的古诗词
茶的古诗词语
茶具的古诗词
春茶的古诗词
有关的茶的古诗词
茶的古诗词句
吃茶的古诗词
有关茶的古诗词
写茶与竹的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普茶
写花与茶的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茶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