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刮大风的古诗词

关于描写刮大风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刮大风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刮大风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刮大风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62) 说说(165) 名言(3k+) 诗词(8k+) 祝福(54) 心语(2)

  • 《大风歌》古诗词赏析

  • 《大风歌》古诗词赏析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风歌》古诗词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翻译」

      大风劲吹啊浮云飞扬。

      我统一了天下啊衣锦还乡。

      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

      古诗简介

      《大风歌》是汉高祖刘邦创作的一首诗歌,是他*黥布还,过沛县,邀集故人饮酒。酒酣时刘邦击筑,同时唱的这首歌。

      这首诗前两句直抒胸臆,雄豪自放。全诗充满着一种王霸之气,最后一句却也抒发了作者内心表现出对国家尚不安定的浓郁的担心,惆怅。

      注释

      ⑴大风歌:这是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在击破英布军以后,回长安时,途径故乡(沛县)时,邀集父老乡亲饮酒。酒酣,刘邦击筑(一种打击乐器)高歌,唱了这首《大风歌》。表达了他维护天下统一的豪情壮志。

      ⑵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助词“啊”。

      ⑶威:威望,权威。

      ⑷加:施加。

      ⑸海内:四海之内,即“天下”。我国古人认为天下是一片大陆,四周大海环绕,海外则荒不可知。

      ⑹安得:怎样得到。安,哪里,怎样。

      ⑺守:守护,保卫。

      ⑻四方:指代国家。

      赏析1

      《大风歌》是一首刘邦*定英布叛乱后凯旋而归故里,击筑而歌的歌词。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十一年),淮南王英布。秦末汉初名将。六县(今安徽六安)人,因受秦律被黥,又称黥布。起兵反汉,刘邦抱病御驾亲征。公元前195年,刘邦凯旋而归,途经故乡沛县,乃置酒沛宫,邀家乡父老子弟欢宴,把酒话旧,感慨万千,酒酣兴起,击筑(按:一种古乐器)而歌。当时,刘邦且歌且舞,由120 名少年儿童伴唱,群情为之激昂,刘邦歌毕,流下行行热泪。《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令儿皆和*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高祖驾崩之后,又令沛邑按四季在他的宗庙里歌唱舞蹈。惠帝、景帝、武帝三朝,都把它作为在乐府里经常练*的旧乐章。故汉朝人称之为《三侯之章》,后人题为《大风歌》(始于《艺文类聚》),并纪其盛,曰“歌风台”,后汉蔡邕以大篆书歌勒石,至今二千年。

      这首诗歌只有三句,23字,却字字金石,掷地有声,其奋发有为之志,悲壮豪放;建功立业之心,气势磅礴;安邦忧国之虑,凝重深切。可谓壮怀激烈,感人肺腑!

      第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表意为: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唐代的李善曾解释说:“风起云飞,以喻群雄竞逐,而天下乱也。”(汲古阁本李善注《文选》卷二十八))“群雄竞逐而天下乱”,显然是指秦末群雄纷起、争夺天下的情状。(按:“群雄竞逐”的“雄”,在《文选》有些版本中作为“凶”,则当指汉初英布等人的叛乱,有误。)

      第二句: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意思是说,这是我*定天下后,威震四海,而荣归故乡啊!威:威力;威武。加:凌驾。海内:四海之内,就是“天下”的意思。我国古人认为天下是一片大陆,四周大海环绕,海外则荒不可知。兮:表示语气的词,类似现在的“啊”。

      从这两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刘邦坦率承认:他之所以“威加海内”,首先有赖于“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局面。但是,风云并非人力所能支配,这种局面并不是由刘邦造成的,而是他的运气好,偶然碰上了这种局面。后来,他终于登上了帝位,这是他抓住机遇,努力奋斗,充分施展才智的结果。

      这两句,刘邦以自然界的风云变化,意为把他推上皇帝宝座的客观条件,显示了刘邦的踌躇满志。

      第三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意思是:怎样得到猛士去守卫国家的边疆啊!安得:怎样得到。身为皇帝的刘邦认为,要保住天下,必须有猛士为之守卫四方,但世上有没有这样的猛士?如果有,能否找到他们并使之为自己服务呢?从*定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叛乱事件后刘邦的心态分析,可见此时的刘邦不但毫无把握,而且深感忧虑和不安,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思考。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楚汉战争,是刘邦与项羽的智慧较量。在这场战争中,刘邦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主要是萧何、韩信、张良等人聚于刘邦麾下,而刘邦又善于用人之长,适才量力谋图大计。

      相传刘邦与韩信曾经有过一段对话,从这段对话中就可以看出刘邦在用人方面的过人之处。刘邦问韩信:“寡人能带多少兵?”韩信说:“不过十万。”刘邦又问:“你又能带多少兵呢?”韩信回答:“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刘邦甚为不悦。韩信接着又说:“皇上不善将兵,而善将将。”刘邦悦。

      由此可见,用人之道,自古帝王无不重视。但真正能用对人才,用好人才,并取得成功的并不多见,而刘邦就是这样一位集大成者。有一次,刘邦在洛阳南宫开庆功宴,他坦然地说:“夫运筹策帷帐(运筹帷幄)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按: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供给粮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统率)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

      当然,在楚汉战争中,刘邦之所以能取得胜利,还与依靠许多支军队的协同作战分不开。这些军队,有的是刘邦的盟军,本无统属关系;有的虽然原是他的部属,由于在战争中实力迅速增强,已成尾大不掉之势。但是,这些军队也会成为刘邦的一大隐患。项羽失败后,如果这些军队联合起来反对刘邦,刘邦是无法应付的。所以,刘邦在登上帝位的同时,他不得不把几支主要军队的首领封为王,让他们各自统治一片相当大的地区。可是,这些诸侯绝不可能永远效忠于刘邦。刘邦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当发现他们一旦有叛乱的迹象,刘邦就会以各个击破的策略,把他们消灭,以巩固自己的*。

      《大风歌》是一首即兴而作的歌辞,寓意深刻。使我们既能看出刘邦是一位当取天下的英雄,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也能看出他在战胜西楚霸王项羽,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后,他那兴奋、欢乐、踌躇满志的情态;更能看出他*定叛乱后内心深处隐藏着的恐惧、忧虑、悲哀的矛盾心理。

      如果说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表现了失败者的`悲哀,那么《大风歌》就显示了胜利者的悲哀。而作为这两种悲哀的纽带的,则是个人力量的渺小和安邦定国艰难的伤感。不是吗?此时酒酣歌舞的刘邦,想起过去自己怎样战胜项羽,后来又怎样*定韩信、彭越叛乱,这次又怎样讨伐英布叛乱,又想到以后怎样治理好国家,再上哪儿去找拥戴、效忠于他的猛士来帮他守卫疆土呢?这就难怪他借酒当歌“慷慨伤怀,泣数行下”了。

      古人云:诗言志。从《大风歌》可以看出,刘邦决非草莽之辈,而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远见卓识的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剑而取得天下,建立大汉基业的英雄;是一个百折不挠,“能斗智时决不斗力”, 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有高超的用人、驭人能力的帝王。

      有一次,项羽、刘邦见到秦始皇的车驾,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回答:“大丈夫当如是!”可见,不以成败论英雄。刘邦也好,项羽也罢,都是英雄。因为他们都有英雄的生活。故唐代诗人陈陶《歌风台》诗曰:

      “蒿棘空存百尺基,酒酣曾唱大风词。

      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

      《大风歌》是一首并无文饰的口语化的楚辞体歌谣,宋代陈岩肖说:“汉高帝(祖)《大风歌》不事华藻,而气概远大,真英主也。”(《康溪诗话》卷上)南宋朱熹道:“汉高祖的《大风歌》是自千载以来,人主之词,亦未有若是其壮丽而奇伟也。呜呼,雄哉!”(《楚辞集注》卷一)明代的胡应麟更称誉《大风歌》是“千秋气概之祖”。(《诗蔽》内编卷三)清代袁枚评价刘邦“马上归来句亦工”,意思是说刘邦驰骋疆场归来,诗也写得很好。清代王夫之认为《大风歌》其神韵所不待论。(《古诗评选》)由此可见,历代文人、学者对《大风歌》评价之高,推崇之至。

      因刘邦是*历史上创作短歌的皇帝,所以他的《大风歌》被誉为“千古人主第一词。”

      鉴赏2

      《大风歌》整首诗仅有三句构成,这在*历代诗歌史上是极其罕见的,三句诗中每一句都代表一个广大的不同的场景与心境,而且作者对这三句诗真可谓惜墨如金、高度凝炼。其中第一句的大风起兮云飞扬,是最令古今拍案叫绝的诗句。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他与他的麾下在恢宏的战场上是如何歼剿重创叛乱的敌军,而是非常高明巧妙地运用大风和飞扬狂卷的乌云来暗喻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画面。假如说项羽的《垓下歌》表现了失败者的悲哀,那么《大风歌》就显示了胜利者的悲哀。而作为这两种悲哀的纽带的,则是对于人的渺小的感伤。同样的,对第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唐代的李善曾解释说:“风起云飞,以喻群雄竞逐,而天下乱也。”这是对的。“群雄竞逐而天下乱”,显然是指秦末群雄纷起、争夺天下的情状。“群雄竞逐”的“雄”,有些本子作“凶”。倘原文如此,则当指汉初英布等人的反乱。但一则这些反乱乃是陆续发动的,并非同时并起,不应说“群凶竞逐”;再则那都是局部地区的反乱,并未蔓延到全国,不应说“天下乱”。故当以作“雄”为是。第二句,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只一个“威”字就是那样生动贴切地阐明了各路诸侯臣服于大汉天子刘邦的脚下,一个“威”字也直抒了刘邦的威风凛凛、所向披糜,天下无人能与之匹敌的那种巨无霸的冲天豪迈气概。这样的荣归故里,刘邦的心情是何等的荣耀与八面威风!刘邦是在说自己在这样的形势下夺得了帝位,因而能够衣锦荣归。所以,在这两句中,刘邦无异坦率承认:他之得以“威加海内”,首先有赖于“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局面。但是,正如风云并非人力所能支配,这种局面也不是刘邦所造成的,他只不过运道好,碰上了这种局面而已。从这一点来说,他之得以登上帝位,实属偶然。尽管他的同时代人在这方面都具有跟他同样的幸运,而他之终于获得成功乃是靠了他的努力与才智;但对于刘邦这样出身于低微的人来说,若不是碰上如此的时代,他的努力与才智又有多少用处呢?所以,无论怎么说,他之得以当皇帝,首先是靠机运,其次才是自己的努力与才智。他以当进的人对之根本无能为力的自然界的风云变化,来比喻把他推上皇帝宝座的客观条件,至少是不自觉地显示了他的某种心理活动吧!

      姑且不论刘邦把他的这种机运看作是上天的安排抑或是一种纯粹的偶然性,但那都不是他自己所能决定的。换言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智;但这一切到底有多大效果,还得看机运。作为皇帝,要保住天下,必须有猛士为他守卫四方,但世上有没有这样的猛士?如果有,他能否找到他们并使之为自己服务?这就并非完全取决于他自己了。第三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最后一句比照上一句,都是直抒胸臆,写他的心情与思想,但这最后一句,刘邦关没有继续沉浸在胜利后的巨大喜悦与光环之中,而且是笔峰一转,写出内心又将面临的另一种巨大的压力。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居安思危,如何让自己与将士们辛劳打下的江山基业,不在日后他人觊觎中得而复失,回到故里后,去哪里挑选出更加精良的勇士来巩固自己的大好河山?使之大汉江山固若金汤!所以,第三句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既是希冀,又是疑问。他是希望做到这一点的,但真的做得到吗?他自己却无从回答。可以说,他对于是否找得到捍卫四方的猛士,也即自己的天下是否守得住,不但毫无把握,而且深感忧虑和不安。也正因此,这首歌的前二句虽显得踌躇满志,第三句却突然透露出前途未卜的焦灼和恐惧。假如说,作为失败者的项羽曾经悲慨于人定无法胜天,那么,在胜利者刘邦的这首歌中也响彻着类似的悲音,这就难怪他在配合着歌唱而舞蹈时,要“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大风歌》创作背景

      公元前一九六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刘邦亲自出征。他很快击败了英布并将其杀死。在得胜还军途中,刘邦顺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乡——沛县(今属江苏省),把昔日的朋友、尊长、晚辈都召来,共同欢饮十数日。一天酒酣,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着这一首自己即兴创作的《大风歌》。

      《大风歌》作者介绍

      刘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徐州丰县中阳里街道)人。*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公元前195年,讨伐英布叛乱时,伤重不起。制定“白马之盟”后,驾崩于长安,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长陵 。

    [阅读全文]...

2022-05-28 09:10:20
  • 描写大风的古诗词

  • 大风,文学
  • 描写大风的古诗词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大风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块噫气,其名为风。《庄子·齐物论》

      风者,天地之使。《河图》

      隂阳怒而为风。 《元命包》

      絺兮綌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诗·邶风》

      大风起兮云飞扬。西汉·刘邦《大风歌》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间。 宋玉《风赋》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邱为《左掖梨花》)

      满地梨花白,风吹碎月明。(崔道融《寒食夜》)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李白《长干行》 )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 《长恨歌》)

      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岑参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行路难》)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刘邦《大风歌》)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李峤《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刘禹锡《浪淘沙》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阅读全文]...

2021-12-20 19:20:11
  • 含有刮字的古诗词 带刮字的诗词名句

  •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佚名《醉太*·讥贪小利者》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八》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司马光 撰《孙权劝学》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苏舜钦《过苏州》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柳永《鬻海歌》

    比得古鉴,皆刮磨令*,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沈括《古人铸鉴》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岑参《冬夕》

    屡犯通中,频遭刮骨。——庾信《哀江南赋》

    非义之财汤泼雪,筋骨之财刀刮铁。

    岸上不刮风,河里不起浪。

    爬罗剔抉,刮垢磨光。——韩愈《进学解》

    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铺吹不起。——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

    [阅读全文]...

2022-01-15 00:25:01
  • 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大全

  • 田园风光,写作
  • 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大全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以下是(唐)王维的: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终南山

      太乙*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阅读全文]...

2021-11-24 13:29:21
  • 诗名含有刮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刮字的诗词

  • 【黄钟】刮地风 别思

    赵显宏〔元代〕

    莫唱阳关且住者,怕听三叠。雕鞍去后早来些,争忍离别?舞台歌榭,好天

    良夜。美满恩情,等闲抛撇。鸳鸯简再摺,*安字怎写?即渐里瘦了人也。春日

    凝妆上翠楼,满目离愁。悔教夫婿觅封侯,蹙损眉头。园林春到,物华依旧。并

    枕双歌,几时能够?团圆日是有,相思病怎休?都道我减了风流。慵整云鬟懒画

    眉,此恨争知!有情何怕隔年期,总是呆痴。清明天气,女流闲戏。斗蹴秋斗,

    有情无意。杨花正乱飞,莺声不住啼,睡梦里过了寒食。人比前春瘦几分,掩过

    唐裙。思君一度一销魂,生怕黄昏。银挑尽,绣帏孤闷。切切悲悲,有谁亻秋

    问口儿里怨恨,心儿里自忖:谁教你待做夫人? 叹世

      昨日街头唤小哥,早两鬓婆娑。云间乌兔似撺梭,老了人呵。琴堂难坐,林

    泉堪卧,山鸟山花,尽供吟和。清闲怎似他,功名不恋我,因此上落落魄魄。安

    乐窝中且避乖,倒大优哉。寒梅不顾栋梁材,别样清怀。小庵茅盖,主人常在。

    缄口藏舌,坐观成败。韩元帅阵开,楚重瞳命衰,汉高皇拆了坛台。


    刮鼓社

    王哲〔金朝〕

    刮鼓社,这刮鼓本是仙家乐。见个灵童,於中傻俏,自然能做作。长长把玉绳辉霍。金花一朵头边烁。便按定五方跳跃。早展起踏云脚。会戏谑。正洽真欢乐。显现玲珑,玎铛了了。遍体缨络。遂引下、满空鸾鹤。迎来接去同盘礴。共舞出、九光丹药。蓬莱路有期约。蓬莱路有期约。

    刮釜

    周南〔宋代〕

    刮釜嗟邻母,经旬值湿薪。煎磨知物性,丰大转民贫。康食心知愧,哀嚣听颇亲。稻花伤昼雨,愁杀看书人。

    友人元敏示以三题乃赓而和之 其二 刮字刀

    释智圆〔宋代〕

    质本精刚化,锋铓岂易群。未曾伤正典,长为铲讹文。

    类与铅刀异,名将彩笔分。删书及定礼,曾忝立奇勋。

    刮板

    王祯〔元代〕

    广舌横短柄,双环系长纼。却行作敛踪,前排如拥盾。

    起偃作陂塘,分田立畦畛。人间不*地,所到略能尽。

    题陈迦陵填词图,为张养如作 其四 刮地风

    易顺鼎〔清代〕

    因甚的趁秋风换了南柯。因甚的寻春梦误了东坡。

    莽风流自古受多磨。写生时已曾经过。他拥越被朱颜婀娜。

    他倚胡床绿鬓婆娑。到底来镜中花水中月,几曾真个。

    空则是展鸾绡挥象管,费他年醉眼摩挲。便新词尽向旗亭播。

    怕再世雏鬟发也皤。

    家蒲圻明府宗尧公墓失多年偶得之榛莽中刮石题此

    韩上桂〔明代〕

    凫舄风流怅往年,路迷何处觅荒阡。霜深绝壑松花落,月照空山鹤影还。

    牧竖烧残馀断碣,卧麟苔积莽幽烟。凭崖更洒雍门泪,玉树凋伤事可怜。

    [阅读全文]...

2022-07-08 13:22:11
  • 大风歌刘邦古诗(诗词原文及赏析)

  • 由于秦始皇的残暴统治,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声势最为浩大的起义主要有陈胜吴广和项羽刘邦。项羽刘邦推翻秦朝的统治,楚汉战争相持了四年。

    最后还是项羽不及刘邦,他在垓下被汉军包围,四面楚歌,自知大势已去,不得不与心爱的虞姬告别。江山与美人即将化为云烟,他心情十分沉重悲痛,于是写下了绝命诗《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这首诗表现了英雄末路时复杂的思想感情。他回顾自己的过去,那时自己力量大到能够拔起巍峨的大山,豪气也是世上无人能敌。可是到如今却是时运不济,连坐骑宝马也无力奔驰向前。

    自己的乌骓马不能奔驰了,叫人如何是好。更令人担心的是虞姬的命运。虞姬跟随自己辗转沙场,南征北战,现在落到如此的结局,这多么令人感伤。

    楚霸王项羽本是行伍出身,但情之所至,也能写出如此惊天动地的《垓下歌》来。此诗既是项羽在进行殊死战斗前夕的绝命词,也表现了项羽对虞姬的恋恋不舍。

    看来项羽身为楚霸王,也是一个重感情意气用事的人,他对虞姬、对自己的事业都是这样。即使是对自己的对手刘邦,我们看鸿门宴就知道,他也是手下留情。

    项羽本来可以东山再起,但他不肯包羞忍辱。难怪后来的诗人杜牧说“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难怪李清照要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相比老实人项羽来说,刘邦就要幸运得多。他打败项羽,建立了我国第二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西汉。刘邦原来只是沛县的一个亭长,也没有什么文化。

    但是他在一次征讨异姓王英布班师回朝时,途径故乡沛县,大宴家乡父老兄弟。这可是衣锦还乡,刘邦意气风发,突然来了灵感,也创作了一首诗词《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虽然文化水*不高,但是现在是汉朝的开国皇帝,衣锦还乡,该有多么威风。真是春风得意,虽然此诗是宴*上的即兴之作,却体现出了很高的水*。

    第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看起来是在写自然现象,写大风呼啸云彩飞扬。但实际上是写秦末汉初的动荡时局,写天下逐鹿,群雄并起。言外之意他刘邦也就是这样的时势造就的英雄。

    诗的第二句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既是写皇恩浩荡,威风恩泽遍及四海之内,体现一国之主的威严荣耀;又是在写衣锦还乡,回报故乡的桑梓之情与养育之恩。

    但是到了第三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意思就为之一转,从前两句的踌躇满志、兴致盎然,一下子就变为焦虑哀伤和惶恐不安。诗意就是,这么大好的河山,又怎样能够找到好的勇士来守卫呢?

    如果边疆没有猛士坚守,疆土就会流失,国破家亡,人民就会蒙受苦难。这绝不是一个有所作为的国君所要看到的,这些正是刘邦宴请家乡父老时乐极生悲的原因。

    同时这里也反映出了刘邦对待猛士的矛盾心情。他一方面渴望猛士,一方面又对猛士怀有戒心,不断地杀戮和清剿,担心他们拥兵自重,造反生变。

    正因为如此,刘邦对异姓王逐个进行了讨伐,先后*定了燕王臧荼、韩王信、陈豨和淮南王英布等的叛乱。而此时北面的匈奴对汉王朝仍旧是虎视眈眈。正是这些让刘邦对猛士感到绝望又渴望,心里充满了矛盾。

    总的来说,刘邦这首《大风歌》与项羽的《垓下歌》不同。项羽是英雄末路时的慷慨悲歌,而刘邦的却是一个开国皇帝的得意之作,充满了对帝业和故土的深厚感情。从这点出发,诗中那种对猛士的担忧哀伤也应是固有之义。

    [阅读全文]...

2022-02-28 23:38:33
  • 描写风沙的古诗词

  • 文学
  • 描写风沙的古诗词

      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体诗又称今体诗。下面是描写风沙的古诗词,请参考。

      秋日送河北从事

      北风沙漠地,吾子远从军。

      官路虽非远,诗名要且闻。

      蝉悲欲落日,雕下拟阴云。

      此去难相恋,前山掺袂分。

      横吹曲辞·雨雪曲

      边声四合殷河流,雨雪飞来遍陇头。

      铁岭探人迷鸟道,阴山飞将湿貂裘。

      斜飘旌旆过戎帐,半杂风沙入戍楼。

      一自塞垣无李蔡,何人为解北门忧。

      杂曲歌辞·长干行二首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尚不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

      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在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别离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北客真王公,朱衣满江中。

      日暮来投宿,数朝不肯东。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馀,颜色桃李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出自蓟北门行

      虏阵横北荒,胡星耀精芒。

      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

      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

      明主不安*,按剑心飞扬。

      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

      兵威冲绝幕,杀气凌穹苍。

      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

      孟冬风沙紧,旌旗飒凋伤。

    [阅读全文]...

2021-12-20 23:16:23
  • 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 山水,风光
  •   1、《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7、《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

      10、《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2、《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3、《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阅读全文]...

2022-05-09 07:34:37
  • 大雪古诗词

  • 大雪
  • 大雪古诗词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雪古诗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

      (唐 李隆基)

      弧矢威天下,旌旗游*县。一面施鸟罗,三驱教人战。

      暮云成积雪,晓色开行殿。皓然原隰同,不觉林野变。

      北风勇士马,东日华组练。触地银獐出,连山缟鹿见。

      月兔落高矰,星狼下急箭。既欣盈尺兆,复忆磻溪便。

      岁丰将遇贤,俱荷皇天眷。

      《保大五年元日大雪,同太弟景遂汪王景逖齐王》

      (唐 李璟)

      珠帘高卷莫轻遮,往往相逢隔岁华。

      春气昨宵飘律管,东风今日放梅花。

      素姿好把芳姿掩,落热还同舞势斜。

      坐有宾朋尊有酒,可怜清味属侬家。

      《元次山居武昌之樊山,新春大雪,以诗问之》

      (唐 孟彦深)

      江山十日雪,雪深江雾浓。起来望樊山,但见群玉峰。

      林莺却不语,野兽翻有踪。山中应大寒,短褐何以完。

      皓气凝书帐,清著钓鱼竿。怀君欲进谒,谿滑渡舟难。

      《阮郎归 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宋 向子諲)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

      频闻遣使问*安。几时鸾辂还。

      《病中大雪数日未尝起观虢令赵荐以诗相属戏用》

      (宋 苏轼)

      经旬卧斋阁,终日亲剂和。不知雪已深,但觉寒无奈。飘萧窗纸鸣,堆压檐板堕。(关中皆以板为檐。风飙助凝冽,帏幔困轩簸。惟思*醇醲,未敢窥璨瑳。何时反炎赫,却欲躬臼磨。谁云坐无毡,尚有裘充货。西邻歌吹发,促*寒威挫。崩腾踏成径,缭绕飞入座。人欢瓦先融,饮俊瓶屡卧。嗟余独愁寂,空室自困坷。

      《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

      (宋 苏轼)

      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东风吹宿酒,瘦马兀残梦。葱昽晓光开,旋转余花弄。下马成野酌,佳哉谁与共。须臾晚云合,乱洒无缺空。鹅毛垂马骏,自怪骑白凤。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欹栋。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春雪虽云晚,春麦犹可种。敢怨行役劳,助尔歌饭瓮。

      《北风行》

      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大雪》

      陆游

      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阅读全文]...

2022-04-17 09:47:06
  • 描与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 山水,风光
  •   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亦可有其他的辅助内容,但是呈现耳目所及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则必须为诗人创作的主要目的。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阅读全文]...

2022-06-07 14:05:32
描写刮大风的古诗词 - 句子
描写刮大风的古诗词 - 语录
描写刮大风的古诗词 - 说说
描写刮大风的古诗词 - 名言
描写刮大风的古诗词 - 诗词
描写刮大风的古诗词 - 祝福
描写刮大风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