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关风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关风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关风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关风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绝句古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时时温*,好句摘抄网为您收集《有关风的古诗》,整理经典的古诗绝句。
有关风的古诗
1、《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2、《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3、《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4、《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5、《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6、《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唐孟浩然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7、《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8、《赠花卿》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10、《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宋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11、《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12、《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3、《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4、《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15、《早寒江上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16、《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17、《天末怀李白》
1、《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
3、《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4、《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5、《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6、《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关于风的古诗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风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1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1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13、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4、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
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6、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17、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1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9、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杜甫:《赠花卿》)
2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2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食》)
2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浪淘沙》)
关于写风的古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写风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一:《登高》】
杜甫(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篇二:《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李颀(唐)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松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珠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边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篇三:《塞下曲》】
卢纶(唐)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篇四:《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李颖(唐)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飚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篇五:《村居苦寒》】
白居易(唐)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絁被,坐卧有余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有关风的古诗
风常常伴随着雨写入诗人词人的作品中,却比雨寄予的感情更加复杂,更得诗人词人的喜欢,因此关于风的.诗句数量不在少数。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篇一:《登高》】
杜甫(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篇二:《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李颀(唐)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松窃 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珠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边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篇三:《塞下曲》】
卢纶(唐)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篇四:《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李颖(唐)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飚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篇五:《村居苦寒》】
白居易(唐)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絁被,坐卧有余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1、《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2、《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4、《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唐·孟浩然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7、《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8、《赠花卿》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0、《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宋·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11、《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风
唐代: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写风,全诗除诗名外,却不见风字。每一句都表达了风的作用,如果将四句诗连续起来,反映了世间的欢乐和悲伤,表达了“世风”和“人风”,风是善变的,有柔弱,又有彪悍,风是多情的,姿态丰盈,万竹起舞,短短的四句诗,以动态的描述诠释了风的性格。
绝句
宋代: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首诗写春天美景,没有一般地描绘花开鸟鸣,主要写了春天的风雨。春风春雨也本是人们常见的现象,作者却写得有色有味,真切切感人。表现了作者体察的细腻和笔下的功夫。看得出,看似浅显的词句是经过精心锤炼的,因而韵味十足。他重点从感觉入手,写自己春游的喜悦心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也为读者展现出春天无限美好的世界。
秋风引
唐代: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这首诗借景抒情,主要表达的其实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随处存在,风吹树动,萧萧木叶,那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在庭院、来到耳边了。
大风歌
两汉: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一诗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他对国事忧虑的复杂心情。
天末怀李白
唐代: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此诗以凉风起兴,对景相思,设想李白于深秋时节在流放途中,从长江经过洞庭湖一带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李白深切的牵挂、怀念和同情,并为他的悲惨遭遇愤慨不*。全诗情感真切深挚,风格婉转沉郁,为历代广为传诵的抒情名篇。
绝句漫兴九首·其二
唐代:杜甫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诗人寓情于景,造成情与景的对立气氛。在诗人眼中,春风折花,便是有意欺主。在诗人笔下,春风与桃李都人格化了。明明是诗人恼春,却写成春风欺人。
咏风
唐代: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诗人以风喻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以风况人,有为之士正当如此。
野步
清代: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诗人此处将自己的感情外化为原本无辜的秋风,以蓄意悖理的手法,让衰凉之感直达读者心灵深处,仿佛读者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步履蹒跚的老者,在秋风中不禁洒泪。
新晴
宋代: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诗中描述了新晴之后颇为清静、悠闲的环境和心情,语言通畅易晓而又情趣十足。最后两句诙谐而有创意,用拟人的手法,把“南风”当作老朋友看待,而在这“无人”来访之时,对于“南风”的造访便产生了一种情切之感,因而“南风”也无所顾忌,可以随便翻书,成了诗人的知音,于是,就在“无人”的境况中*添了不少引人遐想的情趣。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 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 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 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 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 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 垂衣贵*。
群才属休明, 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 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 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 绝笔于获麟。
宋朝程颢曾把《论语》的文章比做玉,《孟子》的文章比做水晶,认为前者温润,而后者明锐。一般说来,的诗偏于明锐而有锋芒的一路,但这首诗却气息温润,节奏和缓,真正做到了“大雅”的风度。
开首二句“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是全诗的纲领,第一句统摄“王风委蔓草”到“绮丽不足珍”,第二句统摄“圣代复元古”到最后“绝笔于获麟”。这样开门见山,分写两扇,完全是堂堂正正的笔仗。这两句虽则只有十个字,可是感慨无穷。这里的“大雅”并不是指中的《大雅》,而是泛指雅正之声。雅声久矣不起,这是正面的意思,是一层。然则谁能兴起呢?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落出“吾”字,表出诗人的抱负,这是第二层。可是诗人这时候,已非少壮,而是如孔子自叹一样“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即使能施展抱负,也已来日无多了,这是第三层。何况茫茫天壤,知我者谁?这一腔抱负,究竟向谁展示、呈献呢?这是第四层。这四层转折,一层深一层,一唱三叹,感慨苍凉,而语气却又浑然闲雅,不露郁勃牢骚,确是五言的正统风度。
首两句点明正意以后,第三句起,就抒写“大雅久不作”了。春秋而后,以关雎麟趾王者之风为代表的诗三百篇已委弃于草莽之中,到了战国,蔓草更发展为遍地荆棘。三家分晋,七雄争强,虎斗龙争直到狂秦。四句一路顺叙下来,托出首句的“久”字,但如再顺叙下去,文气就未免*衍了,所以“正声何微茫”一句,用顿宕的问叹,转一口气。“正声”即是“大雅”,“何微茫”即是“久不作”,一面回应上文,一面反跌下句的”哀怨起骚人”。《诗经》本有“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说法,这里把屈原宋玉,归之于哀怨,言外之意,还是留正声于微茫一脉之中。屈宋都是七雄中楚国的诗人,论时代在秦以前,这里逆插一句,作为补叙,文势不*。于是再用顺叙谈到汉朝,“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说明扬雄、司马相如,继楚辞之后,在文风颓靡之中,激起中流,可是流弊所及,正如班固《汉书·艺文志·诗赋略》中所说:“竞为侈靡闳衍之辞,没其风喻之义”,和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篇》所说“扬马沿波而得奇”一样,荡而不返,开出无边的末流。诗人写到这里,不能象帐册一般一笔一笔开列下去了。于是概括性地总束一下,“废兴虽万变,亦已沦”,说明以后的变化虽多,但文章法度,总已沦丧。尤其“自从建安来”,三曹七子之后,更是“绮丽不足珍”,这与《文心雕龙·明诗篇》所说:“晋世群才,稍入轻绮”,“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大意相*。诗人反对绮丽侈靡,崇尚*自然的文艺主张是显而易见的。诗写到这里,自从春秋战国直到陈隋,去古不可谓不远,写足了“大雅久不作”句中的“久”字,于是掉转笔来,发挥“吾衰竟谁陈”了。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这六句铺叙唐代的文运,诗人故弄狡狯,其实半是假话。唐代是*体律绝诗新兴的时代,何尝有所谓“复元古”?唐太宗以马上得天下,高宗、中、睿之间,历经武后、韦后之变,又何尝有所谓垂衣裳无为而治天下?王、杨、卢、骆、沈、宋的诗,虽各有胜处,但用“*”两字,也只是李白个人的说法,而不足以代表初盛唐的风格。文才处休明之世,乘时运而飞跃,有如鲤鱼踊跃于龙门,繁星罗布于秋天。这里写唐代的进士科,比较真实,但唐代主要以诗赋取士,文胜于质,又何尝有所谓“文质相炳焕”?这些还是枝节的问题,如果唐朝统治者真能如李白这六句诗所写的那样,李白应该早就复兴“大雅”,重振“正声”,何至于“吾衰竟谁陈”呢?这六句与“吾衰竟谁陈”之间的矛盾,说明了诗人这六句是故布疑局,故意地正反相形的。所以下文从“众星”中跃出“吾”来,用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话,申说自己已无创作之意,只有把“废兴万变”之中的那些作品,象孔子删诗一般,把它整理一下,去芜存菁罢了,这样庶几还可以“垂辉映千春”。可是孔子毕竟不是仅仅删述而已,赞周易、删诗书、定礼乐之外,最后还是作了流传千载的《春秋》,直到哀公十四年猎获麒麟时才绝笔。诗人的抱负,亦正是如此。最后两句,从“吾衰竟谁陈”,“我志在删述”的较消沉的想法,又一跃而起,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的斩截之辞,来反振全诗,表示愿意尽有生之年,努力在上有所建树。诗人以开创一代诗风为己任,自比孔子,正说明他对自己期许很高。这一“立”字又遥遥与起句的“作”字呼应,气足神完,于是乎“大雅”又“作”了。
由于这首诗的主意在复振大雅之声,所以诗人在写作时,其胸襟风度,也一味的大雅君子之风,不能骏发飘逸,也不能郁勃牢骚,完全用中锋正笔。因此,即使在“吾衰竟谁陈”的慨叹之中,对当代有所不满,而只能以“圣代复元古”等六句正面颂扬之辞,来微露矛盾之意,这并非诗人故作违心之论,而是写这首诗的立场使然。千古以来,对此诗都是顺口随便读过,未尝抉出其矛盾之处的用心所在,未免辜负了诗人当时以此诗冠全集卷首的苦心了。
全诗一韵到底,音节安雅中和。最后两句,由于立意的坚决,音调也不自觉地紧急起来,“立”、“绝”、“笔”三个入声字,凑巧排列在一起,无意中声意相配,构成了斩钉截铁的压轴。
[关于李白古诗-古风]
与风有关的古诗句
导语:风是那么温柔,那么慈祥,给人感觉是母亲在给就要出嫁的女儿梳妆。下面是与风有关的古诗句,欢迎阅读:
1、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风》
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观沧海》
3、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观猎》
4、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思》
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
6、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塞下曲》
7、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临江仙》
8、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观刈麦》
9、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蝶恋花》
10、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汾上惊秋》
11、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旅夜书怀》
12、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村居苦寒》
1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14、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清*乐》
15、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
16、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
17、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18、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
1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20、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送春》
21、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七律》
2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
2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
24、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琴歌》
25、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春思》
2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27、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28、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赠花卿》
29、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
3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3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3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望洞庭》
3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34、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飚风中自来往。——《听安万善》
3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6、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大风歌》
37、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浪淘沙》
38、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39、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秋暮遣怀》
4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41、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送陈章甫》
42、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4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秋兴.其一》
44、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
45、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
46、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贾探春》
47、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听董大弹胡》
48、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江畔独步寻》
49、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白雪歌送武》
1、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风》
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观沧海》
3、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观猎》
4、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思》
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
6、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塞下曲》
7、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临江仙》
8、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观刈麦》
9、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蝶恋花》
10、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汾上惊秋》
11、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旅夜书怀》
12、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村居苦寒》
1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14、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清*乐》
15、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
16、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
17、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18、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
1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20、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送春》
21、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七律》
2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
2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
24、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琴歌》
25、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春思》
2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27、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28、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赠花卿》
29、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
3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3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3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望洞庭》
3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34、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飚风中自来往。——《听安万善》
3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6、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大风歌》
37、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浪淘沙》
38、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39、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秋暮遣怀》
4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41、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送陈章甫》
42、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4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秋兴.其一》
44、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
45、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
46、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贾探春》
47、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听董大弹胡》
48、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江畔独步寻》
49、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白雪歌送武》
50、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鄂州南楼书》
51、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石鱼湖上醉》
风的古诗有关风的古诗
风的古诗关于风的古诗
古诗关于风的
关于风的古诗
有关风的诗古诗
有关冢风的古诗
有关风清的古诗
关于牧风的古诗
关于风天的古诗
关于船的有风的古诗
与风字有关的古诗
关于风仙的古诗
有关风古诗的画
与夏的风有关的古诗
关于带风的古诗
关系风的古诗
与风有关的故古诗
找有关风的古诗
关风的古诗大全
关于花风的古诗
关于予风的古诗
和与风有关的古诗
有关咏风的古诗
有关风的古诗丶
有关风争的古诗
关天风的古诗
关于风的故事关于风的古诗
关于风的古诗全诗
有关风的古诗全诗
关于清风风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