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声秋色秋思的古诗

关于描写秋声秋色秋思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秋声秋色秋思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秋声秋色秋思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秋声秋色秋思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86) 语录(23) 说说(130) 名言(2) 诗词(8k+) 祝福(132) 心语(4)

  • 写秋色的诗句有哪些(写秋声秋色秋思的诗句)

  •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多姿多彩,充满了诗情画意,金黄的稻谷,殷红的石榴,似火的枫叶,天高云淡,瓜果飘香。

    十首关于野望的诗词,让我们欣赏秋天野外的美景,一起去看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野望

    隋-杨广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秋原野望

    唐-杨凌

    客雁秋来次第逢,家书频寄两三封。

    夕阳天外云归尽,乱见青山无数峰。

    秋晚野望

    唐-廖凝

    倚筇聊一望,何处是秦川。

    草色初晴路,鸿声欲暮天。

    野望

    宋-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野望

    宋-苏泂

    盈盈一水宛秋蛇,鸡犬无声野客家。

    雨后绿添沿径草,风回红谢隔墙花。

    野望

    宋-吴惟信

    闲与芦花立水边,归心客思两茫然。

    夕阳收尽天风急,一树寒鸦落野田。

    江馆野望

    宋-陈允*

    江边雁过秋,江上暮云愁。

    岭曲山横转,潮回水逆流。

    乱莎行石蟹,残荻卧沙鸥。

    黯淡三更月,何人独倚楼。

    野望

    宋-刘敞

    江水不可越,扁舟浮夕阳。

    高秋露寥落,远树出毫芒。

    涧水清兼浊,山苗绿映黄。

    渔翁岂招隐,何待唱沧浪。

    秋日野望

    明-宋登春

    听鸟中林性,看云故国心。

    地卑湘汉阔,天远洞庭深。

    老马空知道,穷猿岂择林。

    十年书剑客,寂寞到如今。

    野望

    清-崔华

    淡月明空林,寒云隐危堞。

    墟落寂无人,萧萧下黄叶。

    野望

    清-吴伟业

    京江流自急,客思竟何依。

    [阅读全文]...

2022-03-18 19:45:29
  • 秋思古诗张籍诗翻译(秋思古诗的意思翻译)

  • 中唐诗人张籍,是韩愈门下高足,以一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而天下闻名。

    张籍四十岁的时候在宫中任太常太祝,掌管神主版位和焚香祝祷。一干就是十年。除了写诗,张籍还喜欢把杜甫的诗焚烧成灰,和蜜一起吞。

    如此“瞎搞一通”,十年之后,张籍终于铸就了被王安石称为“看似寻常最奇崛”的独特诗风。下面将要提到的一首七绝《秋思》,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拆封。

    诗歌意译:洛阳城里吹起了秋风,今年我还是不能回家。想给家人写一封信,心中有万千情意,但是一时之间,哪里说得完。信使说他马上就要出发,可是我又把写好的信,重新拆了封。

    张籍所处的时代,正是唐诗主流风格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的时期,因此这首诗是典型的以赋为诗。第一句“洛阳城里见秋风”,简直是大白话加*铺直叙。但是细细咀嚼,却是有意思的。

    中*诗从《楚辞》开始,“秋风”在古诗中自带凄凉意象。晋代张翰见秋风起,就思念家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于是辞官回到自己的家乡。所以诗中说“见秋风”,就是想家了。

    但是,张籍千里迢迢来到长安,才谋得一个小官,贫穷让他不可能像张翰一般潇洒,辞官归乡。他想给家人写信,可写什么呢?一提笔心中就涌起万语千言,有说不完的话,表达不完的情绪。

    什么都想写,就怕什么都没说透彻。他匆匆写好信,又担心有什么遗漏。这时送信的人又在门外催促。他咬着笔杆子在心里说:别催啦,别催啦!你再催,我又把信拆了。让我看看,还有什么可以说……

    这送信的人怕是要被他给急死!但是这也不能怪他呀,谁叫那个时候没有微信和电话呢。这一首七言绝句,把写信人的那种心情,描摹得细致入微,颇有一点“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意思。

    王安石赞他:“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因为张籍的这一份功力并不是凭空得来,而是耗费了他十余年心血,以差一点双目失明的代价换来的。

    这首《秋思》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八个字,却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场景。并且还自带戏剧冲突。作者在这厢唯恐太匆忙说不清,绞尽脑汁想多写两个字,而信使在那厢随时准备要出发。

    古代没邮政系统,送信全靠两条腿往来奔走。距离很远,一趟要几个月。早点出发,也好早一点回来。结果作者一直磨叽,你不催他,只怕他要写到天荒地老,“一胎生出七十五亿宝”什么的。

    结果你一催,他不但不把信递过来,反而把刚封好的信又给拆了!你以为他是想起什么,要提笔补充吗?其实才不是呢。他就是觉得有说不完的话,想对亲人表达。

    这就是一个很富有戏剧性的场景,人物的感情,矛盾冲突,全都齐备了。但是并没有很明确地告诉你,作者是在给谁写家书,内容是什么。只是从生活原型中提炼出来一个经典的意象,自然让人读来,回味无穷。

    张籍发迹得比较晚,他大概在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二十六岁时才第一次到长安谋求出仕。但是因为京中并无亲友,最后落泊而归。

    不过幸运的是,他在长安遇到了后来的至交好友孟郊。后来孟郊三试及第,又把他推荐给了韩愈当门生。说是门生,其实二人的年龄差不多。因此韩愈非常喜欢张籍,他多次写诗、写文章表达他对张籍的喜爱之情。

    他在《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说:我原来不知道你有这个人,孟郊说你文章写得好,我就对你日思夜想。奈何我在朝为官,不能亲自去找你。现在你来了,我下了班马上派车来接你到我家。

    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韩愈主持汴州的省考,张籍就跑到他那边去考试,写了一首叫《反舌无声》的诗。

    然后顺利通过考试不算,当老师的韩愈,居然写诗吹自己的学生,“驰辞对我策,章句何炜煌”。后来参加会试时,遇到一个非常严肃的官员,但是张籍依然凭借自己的真本事,一举考中。

    再后来张籍去地方上当推官,路过徐州去看老师。韩愈对这个学生日思夜想,他说:我每一天都在盼着你来,你不知道我心里想你是多么痛苦。每一次和你聊天,我都会忘记吃饭,也不觉得困。我们连续聊了三十天,每一天都通宵达旦。现在你走了,我又要枯坐在家中想你了。

    不久之后,张籍的母亲去世了,他就回家去守丧。韩愈听说他在家里过得很不好,立即就给孟郊写信去说:张籍在家里丁忧,穷得不行,我怕你不知道,你赶紧去看一看他。

    后来,张籍丁忧期满之后,终于可以去长安当官了,但是只被任命为唐宫中一个管神主牌位的九品官。薪水微薄,可他还不能辞官,因为他家里太穷了。

    张籍在这个叫太常太祝的官位上,一坐就是十年,连白居易都写诗为他打抱不*。但是韩愈当时也颇不顺利,根本没有办法帮助他。推测《秋思》一诗,大概就是他在这一段时间所写。

    想念家乡的亲人,可是他没有办法回到家乡。这位古代大诗人,屈才当了一个皇家“庙祝”。每天搞些焚香化灰的事情。所以没事干了,就把偶像杜甫的诗也化成符水喝一喝。

    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加上苦读诗书,张籍患上了严重的眼疾,差一点就失明了。韩愈写信四处托人替他找工作。过了三年,张籍的眼疾才治好。

    后来再度回到任上,一路升迁,从太常太祝升到了国子监博士,最后官至主客郎中(从五品)。沉寂十年,五十岁才得升迁。张籍升官的时候,白居易、刘禹锡、裴度等人都去祝贺他。

    张继有大才,不过他一生的起起落落,的确也和恩师韩愈提携,有割不断的联系。只是韩愈一直没有把他当成自己的学生,而是当成了人生中的挚友。

    从前提起《秋思》,首先想到的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而不是张籍的这一首《秋思》。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一幅又一幅的风景画,而张籍的《秋思》则是一个连贯的动作场景。张籍《秋思》大巧不工,表面上看,仿佛不及前者意像丰富,却在句末奇峰突起。

    信使临行,诗人却拆开信封。只因心中有太多太多的话,还没有讲完。这一举动看似违背常理,却显得非常真实,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全文]...

2022-03-11 03:57:34
  • 秋思古诗

  •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释:

      1、意万重:形容表达的思念很多。

      2、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3、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4、复恐:怕这封信的内容不够多,说不尽。

      译文:

      洛阳城里吹起了萧瑟秋风,要写家信禁不住心绪万重。

      又恐匆忙倾述诉不尽情思,捎书人临行又打开我信封。

      赏析: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异常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添了欲归不得的惆怅,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无法下笔的神情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当然,并非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值得写讲诗里。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这首诗,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摹写。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此评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三昧”。这首极本色、极*淡,像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其实印证了王安石精到的评论。

    [阅读全文]...

2022-06-08 11:39:37
  • 秋思古诗词赏析

  • 秋思,写作
  • 秋思古诗词赏析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秋思古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张籍《秋思》原文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文

      一阵阵秋风吹进了凉州城,丝丝凉意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们:秋天来了!中秋之日,看着隔壁邻家团团围坐、热热闹闹的场景,诗人张籍的心瞬间被那浓浓的思乡之情所占据。喜庆的氛围中,藏着一丝若隐若现的孤寂。

      回到家中,张籍的心里顿时翻江倒海,五味杂陈。半晌,他决定给家中修书一封。这封家书的内容是这样的:爹、娘,孩儿不孝,已好久没给您们来信了。爹、娘,您们的身子骨可还硬朗?渐已入秋,可得记得多加件衣服。娘子可好?宝儿多高了?他上学了没?认识几个字了?

      张籍把信交给信差,想了想又要回来,补充到:爹,娘,儿子一切安好,日子过得很快乐,勿需挂念!信差要走了,临行前张籍又匆匆读了一遍,把信交给信差,目送着他离开。

      这封信,带走了张籍的思亲之情,也带走了他那深爱故乡的心..........

      秋思原文

      黄落梧桐覆井床,莎根日夜泣寒螿。

      老生窥镜鬓成雪,俊鹘掣韝天欲霜。

      破虏谁持白羽扇?从军曾拥绿沈枪。

      壮心自笑何时豁,梦遶祁连古战场。

      秋思注释

      【白羽扇】

      1.特指古代军中主将用来指挥作战的白色羽毛扇。《太*御览》卷七○二引晋裴启《语林》:“诸葛武侯与宣王(司马懿)在渭滨将战,武侯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挥三军,三军皆随其进止。”《晋书·陈敏传》:“敏率万餘人将与卓(甘卓)战,未获济,荣(顾荣)以白羽扇麾之,敏众溃散。”南朝梁简文帝《赋得白羽扇》诗:“可怜白羽扇,却暑復来氛;终无顾庶子(顾荣),谁为一挥军。”宋陆游《秋思》诗:“破虏谁持白羽扇,从军曾拥緑沉枪。”

      2.泛指白色的羽毛扇。唐李白《夏日山中》诗:“嬾摇白羽扇,躶袒青林中。”唐孟郊《塘下行》:“徒将白羽扇,调妾木兰花。”

      《秋思赠远二首》

      唐朝:王涯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厌攀杨柳临清阁,闲采芙蕖傍碧潭。

      走马台边人不见,拂云堆畔战初酣。

      《秋思赠远二首》古诗简介

      《秋思赠远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涯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主要通过描写梦幻关山、对月怀人等情事来表现诗人对妻子的`思念;第二首诗通过厌攀杨柳、闲采芙蕖以及国事缠身无暇相思来反衬诗人对妻子一往情深的挚爱真情。全诗文笔洗炼,意境明朗,亲切感人,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秋思赠远二首》翻译/译文

      当年心甘情愿地独守空帷,睡梦中关山迢递始觉别离。

      不见飞过的大雁捎来书信,只见一轮新月又吐现蛾眉。

      憎恶那清阁外的折柳送别,闲暇时采摘荷花身临碧潭。

      闺房之中不见了张敞画眉,边关塞外将士们正在鏖战。

      《秋思赠远二首》注释

      ⑴只自:徒自,徒然。唐杜甫《忆郑南》诗:“万里苍茫外,龙蛇只自深。”空帷(wéi):空屋。晋张华《情诗》之二:“幽人守静夜,回身入空帷。”帷,一作“闺”。

      ⑵关山:关隘山岭。《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一》:“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⑶乡书:家信。唐王湾《次北固山下》诗:“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雁足:语出《汉书·苏武传》:“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唐权德舆《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衡阳雁足书。”

      ⑷蛾眉:蚕蛾触须细长而弯曲,因以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诗经·卫风·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⑸攀:攀折。清阁:指官署。

      ⑹芙蕖(qú):荷花的别名。《尔雅·释草》:“荷,芙渠。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郭璞注:“(芙渠)别名芙蓉,江东呼荷。”傍:临*。

      ⑺走马台:即章台,汉长安街名。这里用以借指长安。《汉书·张敞传》:“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史驱,自以便面拊马。”

      ⑻拂云堆:古地名,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唐时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堆神祠,突厥如用兵,必先往祠祭酹求福。张仁愿既定漠北,于河北筑中、东、西三受降城以固守。中受降城即在拂云堆,故拂云堆又为中受降城的别称。唐李益《拂云堆》诗:“汉将新从虏地来,旌旗半上拂云堆。”这里指作者戍守的边防前线。

      《秋思赠远二首》作者简介

      王涯(764~835)字广津,山西太原人。唐代大臣,诗人。约生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卒于文宗太和九年,年约七十余岁。博学工文。梁肃异其才,荐于陆贽。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擢进士,又举宏辞。再调蓝田尉。久之,以左拾遗为翰林学士,进起居舍人。元和时,累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章事。穆宗立,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文宗时,以吏部尚书代王播总盐铁,为政刻急,始变法,益其税以济用度,民生益困。“甘露之变”发生,王涯被禁军抓获,腰斩于子城西南隅独柳树下。

      渔家傲·秋思原文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翻译:

      译文一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就全都不同了,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随着军营的号角声响起,四面传来战马嘶鸣的声音。像千里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烟雾弥漫中,落日朦胧,只见四野荒漠,一座孤城紧紧关闭着。空对愁酒一杯,离家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羌笛的声音悠扬,寒霜洒满大地。将军和征人们不能入寐,他们都愁白了头发,流下伤心眼泪。

    [阅读全文]...

2022-07-13 02:12:47
  • 写秋色的诗句有哪些(含有秋声的诗句)

  • 人间已暮,山河已秋。

    又是一年暮秋至,满山都是火红的枫叶,满街又是清新的桂花。

    在深秋的凉风中,桂花的香味显得格外清冽芬芳,夜晚的有氧快走成为一种享受。在那么一瞬间,秋色璀璨,令人惊艳。

    30个温柔且干净的深秋诗句,最适合今天发朋友圈!

    1.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

    2.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白居易《秋雨夜眠》

    3.秋风萧萧愁*,出亦愁,入亦愁。——佚名《古歌》

    4.青楼君去后,明月为谁圆。——罗邺《秋别》

    5.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李煜《谢新恩》

    6.朝来行药向秋池,池上秋深病不知。一树木犀供夜雨,清香移在菊花枝。——赵师透《池上》

    7.人间何苦又悲秋,正是伤春罢。却向春风亭畔,数梧桐叶下。——王国维《好事*》

    8.湖水清,江湖漾,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贯云石《小梁州·秋》

    9.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10.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11.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卢照邻《曲池荷》

    12.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郑板桥《沁园春·恨》

    13.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14.诗成自写红叶,和恨寄东流。——晏几道《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15.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16.对秋深,离恨苦,数夜满庭风雨。——孙光宪《更漏子·对秋深》

    17.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吴西逸《清江引·秋居》

    18.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19.一分秋、一分憔悴。——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20.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曹雪芹《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21.秋寂寞。秋风夜雨伤离索。——孙道绚《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

    22.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尹鹗《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

    23.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曹丕《杂诗二首》

    24.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25.秋风吹到江村,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顾彩《相见欢·秋风吹到江村》

    26.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27.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晏几道《思远人》

    28.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29.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杜甫《秋风二首·其二》

    30.乡国程程远,亲朋处处辞。唯残病与老,一步不相离。——白居易《途中感秋》

    秋水也许并不凄凉,就像萧瑟并不都是怅惘。当人们捡尽最后一枚落叶,当秋水流过冬天的脚步,又一个春天也就来临了。

    [阅读全文]...

2022-06-15 19:41:49
  • 描写秋声的诗句有哪些(描写秋声秋色的诗句)

  • 江流日夜变秋声

    ——咏秋声古诗词赏析

    王传学

    在古诗词中,秋天还有一种意象是秋声。秋声,是秋气作用于大地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声响。反映在古诗词中,它是诗人对于秋天的特殊情感体验。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秋声赋》里,对秋声有着生动的描写:

    初淅沥以潇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把难以捉摸的秋声变得具体可感。作者通过描写秋声由“初”起到“忽”至,再到“触于物”,写出了由远而*、由小到大、凭虚而来的撞击物体的秋声夜至的动态过程,形象地表现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

    在古诗词中,以秋声为意象的诗句有很多: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秋天西风劲吹,草木零落,是一种肃杀的秋声。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在夕阳西下时,万树落叶的沙沙声,是一种萧瑟的秋声。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千家万户的竹林被风摇动的簌簌声,是一种苍莽的秋声。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对秋声体察细微,有独特的感受:

    远壁秋声虫络丝,

    入檐新影月低眉。

    床帷半故帘旌断,

    仍是初寒欲夜时。

    (《旧房》)

    写远处墙壁传来的虫声络绎不断,这是初秋静夜的秋声,有一种闲适清静的感觉。

    再看他的《早秋独夜》:

    井梧凉叶动,邻杵秋声发。

    独向檐下眠,觉来半床月。

    水井旁边种着一棵梧桐树,每当风吹过时,总会发出“沙沙”的响声。天气凉了,邻居在准备过冬的粮食,传来杵臼发出的阵阵秋声。诗人独自在屋檐下睡眠,半夜醒来,只见月光洒满了半边床上。这风吹梧叶及杵臼传来的阵阵秋声,透露出浓郁的初秋气息。

    唐代词人温庭筠对秋声的刻画细致入微: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眼前有炉香袅袅升起,有蜡泪滴滴垂下,一怀秋思托付在*处的两个景物上。“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眉上点翠妆薄,鬓云已乱,不妨睡觉去吧。但是,秋意浸润,漫漫长夜,枕头和锦被都是凄寒彻骨的,长夜无眠。“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一叶叶,一声声,只有愁深似海的人才能一点一点地听见,也只有愁深似海的人才能一声声地数到天明。这雨落梧叶一滴一滴的秋声,成为深秋最典型的意象。

    南宋词人张炎的《清*乐》,也是从梧叶感知到秋声: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此词上片写秋意。候蛩(即蟋蟀)的哀鸣,西风的衰飒,秋月的清冷,秋江的澄净,无雁的芦花,一幅萧杀的秋晓图。从中,人们不难触发出一股悲伤忧愁的共鸣来。词人选景立意颇为新颖:写秋寒,不言西风呼啸,而言候蛩凄断;写秋感,不言愁字,而言芦花盼雁。既含蓄又有美感,表现出词人深厚的功力。

    下片道出无限秋愁。兰成,南朝梁时诗人庾信的小字,后其被北方*所俘。默默愁煞的庾信,可怜夜夜脉脉含离情。只有那一叶梧桐悠悠飘下,不知寄托了多少悲凉秋声!词人言梧叶而写一枝,正是更加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孤苦寥落,刻画人物入木三分。词中借庾信之事道出人间道不尽的悲欢离合,借梧叶之孤表达出人世的孤苦苍凉。最后两句写梧叶秋声,极具概括性和艺术性,成为传世佳句。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雨打梧桐点点愁,不知秋声几多重!这是一种为国破家亡而发出的感慨至深的悲愁的秋声。

    再看元代散曲家徐再思的小令《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梧桐叶摇出的每一声秋风,都让人感到浓浓的秋意;芭蕉叶上的每一滴雨声,都让人感到深深的愁情;夜里做着的归家好梦,一直延续到三更之后。三更不寐,就是因为这样的秋声让人意乱心烦……

    清代诗人王士禛的《江上》写道:

    吴头楚尾路如何,

    烟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

    满林黄叶雁声多。

    吴头楚尾,是春秋时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在今江西省北部。那里,地域辽阔,山水相接,烟雨迷茫,江涛奔涌。

    此诗描写了深秋时节,江上白波涌起,而烟雨飘飘,天色阴暗,江上顿时给人沉沉的感觉。那滚滚的江水挟着深秋的寒气,风寒水冷,吴楚一带,秋意盎然。而*山峦经秋意的感染,树叶也被秋霜染成金黄,那金黄的叶子随风飘起,零落在秋山之坡,飘忽在秋水之上。树林里、天空中,一行行大雁南归,时起的雁声从天宇传来,萦绕在人们的心头。游子在外,听到黄叶飘飞,雁阵声寒,即起思归之意,乘晚渡江归去。这是一种思归的秋声。

    清代诗人宋婉在《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写道:

    塞鸿犹未到芜城,

    [阅读全文]...

2022-06-01 19:51:38
  • 古诗《秋思》的写作背景

  • 写作,秋思,学*
  • 古诗《秋思》的写作背景

      导语:《秋思》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的乡愁诗,秋思写作背景是什么?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古诗《秋思》的写作背景,希望有所帮助!

      写作背景

      张籍原籍吴郡,他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客居洛阳城。当时是秋季,秋风勾起了诗人独在异乡的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古诗原文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文学赏析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第一句交代“作家书”的原因(“见秋风”),说客居洛阳城,又见秋风。**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增添了欲归不得的怅惘,思绪变得更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欲”字紧承“见秋风”。这“欲”字颇可玩味。原来诗人的心情是*静的,像一泓清水。秋风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阵阵涟漪。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行文顺畅自如,一气流贯,然而句末“意万重”三字,忽又来一个逆折,犹如书法上的无垂不缩。因此这里诗人的感情并未顺流而下,而是向更深的地方去开掘。这种手法,看似寻常,实极高超。诗人因见秋风而生乡思,于是欲作家书,可是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写起。“意万重”,乃是以虚带实。刘禹锡《视刀环歌》云:“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万重心”、“万重意”,俱是极言思想感情的复杂。其中究竟有多少心意,每一个有生活经验的读者,都能体会得到。因为是“意万重”,这家书怎么写呢?写了没有?作者没有明言,让读者去想象,这就叫做含蓄不尽,耐人寻味。

      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这“临发又开封”的行动,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开封验看检查的结果也许证明这种担心纯属神经过敏。)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如果真以为诗人记起了什么,又补上了什么,倒把富于诗情和戏剧性的生动细节化为*淡无味的实录了。这个细节之所以富于包孕和耐人咀嚼,正由于它是在“疑”而不是在“必”的`心理基础上产生的。并不是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值得写进诗里。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因此,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模写。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这是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的评论。这首极本色、极*淡,象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似乎可以作为王安石精到评论的一个生动例证。

      全诗一气贯成,明白如话,朴素而又真实地表达游子的心态。在消息传达不便的封建社会,长期客居异地的人常有类似的体验,一经诗人提炼,这件极*常的小事、极普通的题材就具有了代表性的意义。后人每每读到,常有感同身受之叹,所谓人同此心,情同此理。

      作者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祖籍吴郡(今江苏苏州),生长在和州(今安徽和县),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长于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五言诗和*体诗,有些亦不乏深意。著名诗篇有《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

    [阅读全文]...

2022-07-15 15:37:55
  • 写秋色的古诗句

  • 秋色,古诗文
  • 写秋色的古诗句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句吧,诗句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写秋色的古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3、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4、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5、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欧阳修《秋怀》

      6、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高適《送魏八》

      7、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8、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9、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10、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

      11、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王沂孙《扫花游·;秋声》

      12、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李百药《秋晚登古城》

      1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14、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15、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16、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17、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18、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19、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程颢《秋日》

      20、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元稹《菊花》

      2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22、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汪遵《咏北海》

      23、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2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25、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诗》

      26、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27、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28、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怨》

      29、壶中若逐仙翁去,待看年华几许长。——李觏《秋晚悲怀》

      30、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李觏《秋晚悲怀》

      31、渐秋风镜里,暗换年华。——王国维《满庭芳·;水抱孤城》

      32、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诗》

      3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34、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35、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6、独自开门,满庭都是月。——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37、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3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9、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

      40、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41、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4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44、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45、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6、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47、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48、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9、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阅读全文]...

2022-03-17 01:39:19
  • 描写秋色美景的古诗句

  • 美景,秋风,曹操
  •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11、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诗经·小雅·四月》

      1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13、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战国楚·宋玉《九辩》

      14、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汉·刘彻《秋风辞》

      15、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16、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陶渊明《酬刘柴桑》

      17、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18、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南朝齐·萧悫《秋思》

      19、寒城一以眺,*楚正苍然。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20、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21、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南朝梁·范云《别诗》

      22、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2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24、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25、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26、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27、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28、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29、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

      30、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31、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32、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33、秋色无远*,出门尽寒山。唐·李白《赠庐司户》

      34、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35、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6、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37、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38、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唐·杜甫《秋兴八首》

      39、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唐·杜甫《秋兴八首》

      40、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五首》

      41、天上秋期*,人间月影清。唐·杜甫《月》

      42、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3、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44、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45、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46、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47、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48、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唐·白居易《司马宅》

      49、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50、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刘禹锡《秋词二首》

      51、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唐·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52、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

    [阅读全文]...

2022-04-02 08:58:02
描写秋声秋色秋思的古诗 - 句子
描写秋声秋色秋思的古诗 - 语录
描写秋声秋色秋思的古诗 - 说说
描写秋声秋色秋思的古诗 - 名言
描写秋声秋色秋思的古诗 - 诗词
描写秋声秋色秋思的古诗 - 祝福
描写秋声秋色秋思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