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桃杏荷菊梅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桃杏荷菊梅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桃杏荷菊梅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桃杏荷菊梅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关于梅兰竹菊的古诗句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梅兰竹菊的古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七绝·梅兰竹菊】
梅
峻岭崇山白雪歌,千花百蕊尽销磨。
青松翠竹皆良友,笑傲冰天怎奈何?
兰
幽香溢沁满庭芳,素玉迎风翠黛长。
壑谷飘然留碧影,深渊独醉作仙乡。
竹
幽篁误作醉芝兰,高节柔姿画锦看。
四面摇风波浪舞,千峰指处仰雄观。
菊
几驻东篱几醉陶,秋风韵里树丰标。
群芳气节皆堪笑,惟见金英喜弄潮。
【苍梧谣·梅兰竹菊四首】
梅
梅,笑傲严冬看雪飞。花枝俏,挥手送春回。
兰
兰,飘逸芳姿写妙颜。风华敛,香韵满红笺。
竹(新韵)
竹,倔强虚怀伟丈夫。逍遥绿,寒暑亦春初。
菊(新韵)
菊,百媚千娇垄上居。迎风俏,把酒话东篱。
【七绝·也咏梅兰竹菊(宽韵)】
梅
独立冰岩发浩歌,朔风凛凛剑横磨。
可怜万卉昏昏睡,欲斡春回舍我何!
兰
清颜素玉胜浓妆,淡淡幽香逸韵长。
笑彼名花迷市井,何如云壑是仙乡!
竹
怪杰鬼才青眼看,清高谁似玉琅玕!
独怜摩诘琴声杳,且拂流泉入管弦。
菊
一句东篱笑姓陶,濂溪无意点孤标。
山村隐逸留清气,不与黄生去逐潮。
【七律·梅兰竹菊】
梅
琼枝蓓蕾绽桥东,不畏严冬藐朔风。
玉魄凝脂迎雪俏,冰魂铸骨纳春融。
携来秀笔描丹绿,铺就香笺点暗一红。
雅士堂前常醉咏,临寒一笑不言功。
兰
碧草闲居幽谷中,不求浮贵素颜聪。
青新细叶裁新意,淡雅琼枝塑雅蓬。
送去芳一香除浊秽,引来彩蝶唤清风。
君藏深壑终不识,采得桌旁润墨丰。
竹
遒劲昂然向太空,虚心不谄竞春风。
枝繁楚楚五更纵,叶盛沙沙四季葱。
梅兰竹菊号称花中四君子,被无数诗人赞颂。梅花傲雪而开,高洁且幽香,象征诗人的风骨志趣;兰花幽居山谷,不与世俗同流,象征诗人高洁的情操;青青翠竹,中空苍翠,历历有节,象征诗人淡泊的胸怀;菊花秋季绽放,不惧寒霜,并且具有隐逸情怀和战斗精神,象征诗人的品格与操守。
和尚认为,“梅兰竹菊”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图腾,读懂了它们,就能把握文人的思想内核。因此,题咏花中四君子,与花木交谈,与古人神交,能穿越千年,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因而,沧浪诗社题咏花中四君子诗题,应运而生。短短数日,上百诗友踊跃投稿,不少佳作值得细品细赏。王和尚特辑录于此,与诸君共赏。
此为第一篇绝句部分,看那一首诗打动了你?
△ 为花写诗,哪一首打动了你?
残梅 文/小园香径独徘徊
草木复苏又一春,东风吹醒旧时人。
而今且把白云问,老去残梅可复新?
菊 文/吴慕云
烂漫东篱肆意开,西风徒自扫尘来。
天生蒂结凌霜志,只合高秋作笑陪。
早梅 文/步行
一枝谔谔浅红腮,四顾无邻费解猜。
梅蕊不知春尚早,醒来便向世人开。
△ 梅兰竹菊,你最喜欢哪一种?
梅 文/云卷云舒
疏影横斜手自栽,冰绡重叠倩谁裁。
空阶昨夜潇潇雪,一缕香魂梦里来。
腊月游园 文/翟振军
霜裹虬枝雾色深,小园斜径寂无人。
阶前偶见梅花瓣,此地分明已*春。
△ 阶前偶见梅花瓣,此地分明已*春
兰 文/时光笔墨
隅角偏安幽自得,香馨每与素琴和。
懒争春色无人妒,眼底青藤绿又多。
梅 文/时光笔墨
幽香一缕寄山巅,本是孤魂月下眠。
雪裹身时风凛冽,乱红飞过几人怜?
笑竹(新韵) 文/天星
人夸四季同一色,不畏风霜胆气豪。
我笑修竹难大用,无心空有百节高。
△ 竹报*安
兰 文/陆洪寿
性远情疏天与奇,根深叶细矗贞姿。
若无淡韵蓄香发,独绽涧边谁得知?
梅 文/潍潍
遇雪愈香花愈奇,寒潮烈烈竞丹姿。
迎风一抖冰凌碎,笑看春芳第一枝。
梅 文/明明
寂静江村可见花,寒枝冷蕊醉烟霞。
尘间芳事君知意,与雪相随一树斜。
△ 寂静江村可见花
梅 文/骑驴游世界
风过萧萧万木摧,瘦枝寂寞待春雷。
芳华已被冰霜误,又被相思误一回。
绮梅 文/小园香径独徘徊
暗把茵茵绮梦栽,回头新月看红腮。
西风快走莫相问,独倚霜枝待雪来。
醉梅 文/小园香径独徘徊
冬雪西风侵客身,无言素影看行人。
明知醉里斜阳短,偏对斜阳却甚真。
含有梨花桃花杏花桂花菊花的诗句
有关含有梨花、桃花、杏花、桂花以及菊花的诗句,下面就是小编收集的`,欢迎大家阅读!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3.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4.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5.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6.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 别是春(东)风情味。
7.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8.梨花雪压枝,莺啭柳如丝
9.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10.更落尽梨花,飞尽杨花,春也成憔悴
11.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12.红袖织凌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13.启朱唇、金风桂子,唤残梦、微雨梨花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伤昔 韦庄
昔年曾作五陵游,午夜清歌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下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字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惟见水东流。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红粉当垆弱柳垂,金花腊酒解酴醿。
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杀长安轻薄儿。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元和十年自郎州召至京师戏赠 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水流,怕有渔郎来问津。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关于梅兰竹菊的古诗及寓意介绍
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花中四君子的相关素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梅兰竹菊的古诗及寓意介绍
花中四君子,*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兰、竹、菊。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一、梅
*原词《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梅,傲而不俗。其色分红白及绿,另有蜡梅,色黄如蜡,香气浓郁,虽自成科属,其风韵却与梅有异曲同工之妙。梅寿可逾千载,枝干虬曲,身姿苍古,其芳愈寒愈媚,临风寒劲挺傲然铁骨,遇冰雪更添飘然风仪。明代李渔曾论赏梅之无奈:“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吾以为:梅不畏寒乃出自天然,而寒香俱来更是造化奇绝,踏雪寻梅,呵气凝香,满目娇色,风雅至致哉!
对于剪雪裁冰、耐寒傲冷的梅,我只见过一株。深黄的,磬口的,*乎晶莹剔透的,于老干嫩枝之间,开些小花;疏影潇洒,冷香四溢,煞是清韵高洁,让人有脱俗之念,生妻梅之心。此中情趣,自非是追名逐利之人所可深味,更不是那种不甘寂寞者所能领悟的。
二、兰
唐李白《古风》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兰,幽而不病。处深山,厌都市喧嚣,不以境寂而色逊;居幽谷,喜明月清风,不因谷空而貌衰。艺兰之人,跋涉林壑之间,寻采野生之兰,驯其野性,育其良种,配山石衬其隽秀,置曲房显其香幽;兰叶,如挑破凡障睿剑,兰花,如指点群迷佛手,闻其香,瞻其容,如入禅境矣。兰香如檀,置兰之室不宜久坐,久坐而不闻其香,故痴迷呆滞者,实难见识兰之雅趣。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据传孔子称之为王者之香。而兰之幽香我没有领略过,想必其香气自然是沁人心脾的美事。然其孤芳自赏的风喻,应是贤人逸士的高标自况;而“美人香草”之谓,也或多或少地透出有志之士不为世人所知的悲愤抑郁之意。
三、竹
郑板桥《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轻而不佻。其茎有方圆之别,其色有青紫之分;竹无心性随和,山野路旁,庭院庙堂,随遇而安,四季茂然;栉疾风扬其劲节,沐春雨耸其玉笋,披月辉露其窈窕,偎峭石显其轻灵;傍窗而植,赏月投之秀姿;临池而栽,顾波泛之倩影。宋代苏东坡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人爱竹之情,由此可见一斑矣。
而竹,我小时常见。虽处北方凛冽酷寒之地,却也是几株劲节清高,洒风弄月,不无轻筠幽篁之致,至于竹香竹笑之属,我实不大了解。就是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满图皆节,仅数片叶,坚劲挺拔,气势冲霄,很具节操和傲岸,倒让我深谙了竹之坚贞高洁的象征意味。
四、菊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丽而不娇。傲然临霜,怒放于群芳凋零之际;不畏肃杀,尽展其万方娇媚之态。园艺之菊与野生之菊不同矣,野菊婆娑,点缀村舍疏篱,随处而生,毋须人工;而园艺之菊,从春之下种至秋之绽放,其间治地酿土,防燥虑湿,摘头掐叶,接枝捕虫,防雨避霜,使艺菊之人难得闲暇。从古到今,历代艺菊之人倾心培育,使其种类纷繁,姿态万千。是谓:菊之美,三分出自天工,七分来自人力,艺菊之人终年辛劳,以人力助天工,菊之美,实臻天人合一之境也。
说到傲霜的菊花,当然要数陶渊明的偏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哉其乐。然而,我想陶渊明所采的那菊,定不是花钱雇用花匠所植,而是普通的野菊罢了;淡泊清华,凌霜自得,自蕴情致而已,自然是现代的赏菊家所不屑于顾的。
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而四君子之名的来源,我以为大概是出于古代的贤人君子,每每以梅兰竹菊自况,而梅兰竹菊四者也足以被用之来美喻其高风亮节之故吧。基于这种内在的品德之喻,“四君子”之称,也确实恰如其分了。
拓展阅读:梅兰竹菊随笔散文
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四君子的梅兰竹菊深得文人喜爱。对梅兰竹菊的诗一般的感受,是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为背景的。
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文人以其为四君子,正表现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襟抱的象征和隐喻。
大凡生命和艺术的境界,都是将有限的内在的精神品性,升华为永恒无限之美。梅、兰、竹、菊成为*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
一、梅
咏物诗中,很少有以百首的篇幅来咏一种事物的,而对梅花完成百咏的诗人最多。梅花最令诗人倾倒的气质,是一种寂寞中的自足,一种凌寒独自开的孤傲。它不屑与凡桃俗李在春光中争艳,而是在天寒地冻、万木不禁寒风时,独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开出繁花满树,幽幽冷香,随风袭人。
从梅花的这一品性中,*诗人们看到了自己的理想人格模式,就是那样一种冲寂自妍,不求识赏的孤清,所以诗人常用清逸来写梅花的神韵,如宋代梅妻鹤子的林和靖那著名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清逸不仅是古代隐士的品格,而且是士大夫的传统文化性格。梅花所表现的正是诗人共有的一种品质,因而诗人倍加珍爱。
梅花以清癯见长,象征隐逸淡泊,坚贞自守。那高标独秀的气质,倜傥超拔的形象,使诗人带着无限企慕的心情,以一往情深的想象,盼望与梅花在一起深心相契的欢晤: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梅花的冷香色,含蕴着道德精神与人格*守的价值,因而深为诗人所珍视。
二、兰
空谷生幽兰,兰最令人倾倒之处是幽,因其生长在深山野谷,才能洗净那种绮丽香泽的姿态,以清婉素淡的香气长葆本性之美。这种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幽,不只是属于林泉隐士的气质,更是一种文化通性,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风格,一种不求仕途通达、不沽名钓誉、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荡胸襟,象征着疏远污浊政治、保全自己美好人格的品质。兰花从不取媚于人,也不愿移植于繁华都市,一旦离开清幽净土,则不免为尘垢玷污。因此,兰花只适宜于开在人迹罕至的幽深所在,只适宜于开在诗人们的理想境界中。
宋人郑思肖在南宋灭亡之后,隐居吴中(今苏州),为表示自己不忘故国,坐卧都朝南方。常画露根兰,笔墨纯净,枝叶萧疏,兰花的根茎园艺,不着泥土,隐喻大好河山为异族践踏,表现自己不愿生活在元朝的土地上。
寥寥数笔,却笔笔血泪。倪瓒曾为其题诗: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所以,诗人爱兰咏兰画兰,是透过兰花来展现自己的`人格襟抱,在兰花孤芳自赏的贞洁幽美之中,认同自己的一份精神品性。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凉爽的闲庭中,翠竹依阶低吟,挺拔劲节,清翠欲滴,婆娑可爱,既有梅凌寒傲雪的铁骨,又有兰翠色长存的高洁,并以它那劲节、虚空、萧疏的个性,使诗人在其中充分玩味自己的君子之风。它的劲节,代表不屈的节*;它的虚空,代表谦逊的胸怀,它的萧疏,代表诗人超群脱俗。
三、竹
竹在清风中簌簌的声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都让诗人深深感动,而竹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俨然的品格,更让诗人引为同道,因而*文人的居室住宅中大多植有竹子。王子酞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朴实直白的语言,显示出那悠久的文化精神已深入士人骨髓。
四、菊
如果说,冬梅斗霜冒雪,是一种烈士不屈不挠的人格,春兰空谷自适,是一种高士遗世独立的情怀,那么,秋菊财兼有烈士与高士的两种品格。晚秋时节,斜阳下,矮篱畔,一丛黄菊傲然开放,不畏严霜,不辞寂寞,无论出处进退,都显示出可贵的品质。
两千多年以来,儒道两种人格精神一直影响着*的士大夫,文人多怀有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尽管世事维艰,文人心中也有隐退的志愿,但是,那种达观乐天的胸襟,开朗进取的气质,使他们始终不肯放弃高远的目标,而菊花最足以体现这种人文性格。咏菊的诗人可以上溯到战国时代的屈原,而当晋代陶渊明深情地吟咏过菊花之后,千载以下,菊花更作为士人双重人格的象征而出现在诗中画里,那种冲和恬淡的疏散气质,与诗人经历了苦闷彷徨之后而获得的精神上的安详宁静相契合。因而对菊花的欣赏,俨然成为君子自得自乐、儒道双修的精神象证。
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也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号称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它们各有特色 :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
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
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
其实我们也可以有主题地去整理一些古诗词作为例子,并且把这些诗赏析理解了,在写作文应用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
80句咏梅兰竹菊的诗句,写进中作文里,一定是亮点!
【梅】
1、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2、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王冕《墨梅》
3、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4、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卜算子·咏梅》
5、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6、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卜算子·咏梅》
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
8、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9、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10、*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11、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12、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张谓《早梅》
13、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14、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15、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崔道融《梅花》
16、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17、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其一》
18、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
19、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卜算子·咏梅》
20、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早梅》
【兰】
1、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着新妆。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明·李日华《兰花二首》
2、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清·钱谦益《咏同心兰四绝句》
3、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韩愈《幽兰操》
4、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明·刘伯温《兰花》
5、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咏兰》
6、破除百卉发孤芳,造化工夫有抑扬。*易堂中无个事,一枝相对吐清香。——宋·刘宰《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一
7、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兰芳人未捋,花发蝶先知。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宋·释文兆《幽兰》
8、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酒阑展卷山窗下,**香从纸上来。——明·董其昌《兰》
9、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清·郑燮《题画兰》
10、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唐·唐彦谦《兰》
11、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唐·唐彦谦《兰》
12、鶗鴃潜消百草芳,清芬散逐楚风扬。洛阳姚魏空增价,愧死喦隈有国香。——宋·刘宰《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三
13、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唐·崔涂《幽兰》
14、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明·陈继儒《王楚玉画兰》
15、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白居易《题令狐家木兰花》
16、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清·郑板桥《高山幽兰》
17、绿水唯应漾白苹,胭脂只念点朱唇。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人。——明·徐渭《水墨兰花》
18、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英浮汉家酒,雪丽楚王琴。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唐·李峤《兰》
19、石言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宋·梅尧臣《石兰》
20、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明·薛网《兰花》
【竹】
1、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古代的诗人寥若晨星,古代的绝句古诗如汪洋大海。这些经典,永久流传,启迪我们的前先之路。好句摘抄网为您收集《有关菊的诗句》,推荐这些经典的古诗绝句。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
2、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感遇》
3、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秋菊》
4、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晚菊》
5、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饮酒》
6、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赏菊》
7、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和郭主簿》
8、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宿赞公房》
9、唯有数丛菊,新开篱落间。《东园玩菊》
10、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赠李征君大寿》
11、夭桃枉自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菊》
12、雪菊金英两断肠,蝶翎蜂鼻带清香。《菊》
13、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菊梦》
14、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赠李征君大寿》
15、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咏菊》
16、且聆和*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赏菊》
17、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菊花》
18、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一落索》
19、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
20、九月西风霜气清,舍南园圃紫云晴。《紫菊》
21、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菊韵》
22、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寒菊》
23、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菊花》
24、依稀白雁江天幕,得眼篱边箬帽斜。《题菊》
25、*种篱边菊,秋来未着花。《寻陆鸿渐不遇》
26、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
27、粲粲菊花何似好,阶前惟见束枯枝。《枯菊》
28、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题菊花》
29、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九日与陆羽饮茶》
30、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题菊花》
31、最爱东篱闲把酒,此中容得澹人看。《题画菊》
32、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湘滞未容回。《亿白菊》
33、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菊城吟》
34、陶令篱边菊,秋来色转佳。《赋得秋菊有佳色》
35、地荒老圃苔三径,节过重阳雨一篱。《晚香轩》
36、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题菊花图》
37、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赵昌寒菊》
38、东篱黄菊为谁香,不学群葩附艳阳。《咏翻集句》
39、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感遇四首(之二)》
40、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长安晚秋》
41、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重阳后菊花》
42、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临江驿潇湘秋雨杂剧》
43、东篱采菊望南冈。一从陶令后,人更爱花黄。《咏菊》
44、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飗竞鼓声。《九月十日偶书》
45、紫菊披风散晚霞,年年霜晚赏奇葩。《和崔象之紫菊》
46、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对菊枕霞旧友》
47、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叹庭前甘菊花》
4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二十首(其中两首)》
49、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50、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重阳后菊花三首》
有关杏花的古诗句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杏花的古诗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乱点碎红山杏发,*铺新绿水蘋生
唐·白居易《南湖早春》
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
憔悴去。零落不堪。两句写杏园零落不堪,是因为折花插头的人太多。
唐·杜牧《杏园》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李商隐《日日》
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
唐·温庭筠《经李徵君故居》(又作王建诗)
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唐·温庭筠《菩萨蛮》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玉楼春》
风吹梅蕊闹,雨红杏花香
宋·晏殊《临江仙》
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
淡红褪白:淡红的花色褪成了浅白色。涴:为泥所沾污。
宋·苏轼《蝶恋花》
疏疏晴雨弄斜阳,凭栏久,墙外杏花香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
宋·张良臣《偶题》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释志南《绝句》
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
宋·刘彤《临江仙》
1、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刘彤《临江仙》
2、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晏几道《临江仙》
3、独照影时临水畔,最含情处出墙头。吴融《杏花》
4、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韩元吉《好事*》
6、刘超游召郄诜陪,为忆池亭旧赏来。红杏花旁见山色,诗成因触鼓声回。黄滔《和陈先辈陪陆舍人春日游曲江》
7、秋风里许杏花开,杏树傍边醉客来。共待夜深听一曲,醒人骑马断肠回。戴叔伦《听歌回马上赠崔法曹》
8、扬子澄江映晚霞,柳条垂岸一千家。主人留客江边宿,十月繁霜见杏花。刘商《白沙宿窦常宅观妓》
9、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李清照《临江仙梅》
10、月帔飘飖摘杏花,相邀洞口劝流霞。半酣乍奏云和曲,疑是龟山阿母家。权德舆《戏赠张炼师》
11、溪头一径入青崖,处处仙居隔杏花。更见峰西幽客说,云中犹有两三家。张籍《寻仙》
12、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韩偓《夜深》
13、江头数顷杏花开,车马争先尽此来。欲待无人连夜看,黄昏树树满尘埃。姚合《杏园》
14、活色生香第一流,手中移得*青楼。谁知艳性终相负,乱向春风笑不休。薛能《杏花》
15、云晴春鸟满江村,还似长安旧日闻。红杏花前应笑我,我今憔悴亦羞君。韦庄《闻春鸟》
16、红杏花时辞汉苑,黄梅雨里上淮船。雨迎花送长如此,辜负东风十四年。吴融《渡淮作》
17、细雨蒙蒙入绛纱,湖亭寒食孟珠家。南朝漫自称流品,宫体何曾为杏花。温庭筠《春日雨》
18、云色鲛绡拭泪颜,一帘春雨杏花寒。几时重会鸳鸯侣,月下吹笙和彩鸾。唐彦谦《无题十首》
19、萋萋麦陇杏花风,好是行春野望中。日暮不辞停五马,鸳鸯飞去绿江空。羊士谔《野望二首》
20、忽忆芳时频酩酊,却寻醉处重裴回。杏花结子春深后,谁解多情又独来。白居易《重寻杏园》
在陶渊明爱菊,菊花在他的心中成了隐逸世外的象征。
惊蛰时节,徜徉在田间小道,忽然发现,星星点点的杏花已经开放,虽然还不是那么的浓密,却足以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南宋诗人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写的那首诗: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虽然园中的主人没有开门,但是一枝粉红色的杏花却伸出了墙外,煞是鲜艳动人,可以想象,园中应该是多么的繁花似锦,让足以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而美好的春色,从来都是关不住的。
这首小诗既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春意,反复阅之,却发现无穷的意趣和哲理。
在描写杏花的诗中,还有一首诗特别令人喜爱,这便是南宋僧人志南写的《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在阳春三月,杏花如约而至,竞相开放,绵柔的细雨仿佛是在和人们开玩笑,故意淋湿人们的衣服,雨水打在杏花上,杏花愈加含翠欲滴,娇艳无比。
虽然杏花开放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在这短暂的春色中绽放自己,这便足够了。
罗隐是笔者很喜欢的诗人,他的仕途之路并不顺遂,但却为*留下了很多经典的诗词,这首《杏花》便是其中的一首。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春天一到,风也变得愈发轻柔而温暖,此时,寒冬时节开放的腊梅花已经凋谢,但是杏花却一朵朵的开放。
一半梅花凋零在院子中,一半杏花在树上竞相开放。有的时候,杏花与梅花的宿命正如每个人的人生,得意与失意都是一瞬之间。
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在属于自己的季节,努力绽放自己的美丽,在不属于自己的季节,默默地汲取营养,等待属于自己的那一刻。
最后品读一首关于杏花的词,这是宋祁写的《玉楼春·春景》。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大步走在东城,满眼都是无限的春光,绿柳在霞光和晨雾中轻轻摇摆,而粉红色的杏花开满枝头,让春意更加浓厚。词中一个“闹”字,写尽了一派盎然的杏花,让人感受到世界是多么的生机蓬勃。
人们总是抱怨人生的短暂,欢乐的时间太少,为了名利和金钱而错失了生活中很多乐趣,这样的生活有何意义?
不妨抽出点时间,同家人和朋友来到户外,欣赏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春景,触摸大自然的美好。
九库说说包括名人名言、唯美句子、标语口号、经典台词、祝福语等等,经过众口相传和时间淘洗,留下的都非常意蕴深长,发人深省,或开心一乐,或顿生感悟。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含有杏花的诗句 有关杏花的古诗句,希望于您有所收获。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张良臣《偶题》
曲江院里题名处,十九人中最少年。今日春光君不见,杏花零落寺门前。张籍《哭孟寂》
和烟和雨遮敷水,映竹映村连灞桥。撩乱春风耐寒令,到头赢得杏花娇。郑谷《小桃》
江头数顷杏花开,车马争先尽此来。欲待无人连夜看,黄昏树树满尘埃。姚合《杏园》
只去长安六日期,多应及得杏花时。春明门外谁相待,不梦闲人梦酒卮。元稹《西归绝句十二首》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韩元吉《好事*》
忽忆芳时频酩酊,却寻醉处重裴回。杏花结子春深后,谁解多情又独来。白居易《重寻杏园》
风吹梅蕊闹,雨红杏花香。晏殊《临江仙》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北宋欧阳修《田家》)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北宋李清照《临江仙梅》)
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沙。(北宋寇准《柳》)
萋萋麦陇杏花风,好是行春野望中。日暮不辞停五马,鸳鸯飞去绿江空。羊士谔《野望二首》
云晴春鸟满江村,还似长安旧日闻。红杏花前应笑我,我今憔悴亦羞君。韦庄《闻春鸟》
谁家旧宅春无主,深院帘垂杏花雨。香飞绿琐人未归,巢燕承尘默无语。潘佑《失题》
一去潇湘头欲白,今朝始见杏花春。从来迁客应无数,重到花前有几人。张籍《同白侍郎杏园赠刘郎中》
细雨蒙蒙入绛纱,湖亭寒食孟珠家。南朝漫自称流品,宫体何曾为杏花。温庭筠《春日雨》
*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声韵启蒙一东》
月帔飘?摘杏花,相邀洞口劝流霞。半酣乍奏云和曲,疑是龟山阿母家。权德舆《戏赠张炼师》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储光羲《钓鱼湾》
暖风迟日柳初含,顾影看身又自惭。何事明朝独惆怅,杏花时节在江南。杜牧《寓言》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李清照《临江仙梅》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罗隐《杏花》
春光深处曲江西,八座风流信马蹄。鹤发杏花相映好,羡君终日醉如泥。权德舆《酬赵尚书杏园花下醉后见寄》
去年涧水今亦流,去年杏花今又拆。山人归来问是谁,还是去年行春客。韦应物《因省风俗,访道士侄不见,题壁》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北宋寇准《江南春》)
*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声韵启蒙一东》)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宋范成大《忆秦娥》)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唐王维《春中田园作》)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唐储光羲《钓鱼湾》)
裙垂竹叶带,鬓湿杏花烟。(唐李贺《冯小怜》)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南范成大《忆秦娥》
秋风里许杏花开,杏树傍边醉客来。共待夜深听一曲,醒人骑马断肠回。戴叔伦《听歌回马上赠崔法曹》
桃花烂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为。陆游《剑南诗稿山园杂咏五首》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王维《春中田园作》
歌声春草露,门掩杏花丛。李贺《恼公》
流水君恩共不回,杏花争忍扫成堆。残春未必多烟雨,泪滴闲阶长绿苔。郑谷《长门怨二首》
恻恻轻寒剪剪风,杏花飘雪小桃红。韩偓《寒食夜》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衡门一别梦难稀,人欲归时不得归。长忆去年寒食夜,杏花零落雨霏霏。吴融《忆街西所居》
刘超游召郄诜陪,为忆池亭旧赏来。红杏花旁见山色,诗成因触鼓声回。黄滔《和陈先辈陪陆舍人春日游曲江》
《曲江红杏》
唐郑谷
遮莫江头柳色遮,日浓莺睡一枝斜。
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
《游赵村杏花》
桃杏梨荷菊梅的古诗
描写桃杏荷菊梅的古诗
桃杏荷菊的古诗
带有桃荷菊梅的古诗
春桃夏荷秋菊冬梅的古诗
春桃夏荷秋菊冬梅的古诗诗
梅花荷花桃花杏花的古诗
写梅花荷花杏花桃花的古诗
描写桃花杏花梅花荷花的古诗
关于荷梅菊竹的古诗
关于荷桃竹菊的古诗句
关于梅兰菊荷的古诗
描写梅杏竹荷的古诗句
荷兰菊梅的古诗词
关于杏花菊花梅花的古诗句
有关桃花梅花荷花的古诗
菊花梅花荷花的诗句古诗
菊花梅花荷花的古诗两句
桃杏柳的古诗
关于桃杏的古诗
桃杏梨樱的古诗
桃杏梨花的古诗
描写杏桃的古诗
桃梨红杏的古诗
有关桃杏梨的古诗
桃花梅花荷花的诗句古诗词
带有桃杏的古诗句
有关桃杏李的古诗
描写杏梅的古诗
关于桃杏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