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的说明文

关于蚂蚁的说明文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蚂蚁的说明文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蚂蚁的说明文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蚂蚁的说明文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蚂蚁说明文 (菁选5篇)

  • 说明文
  •   蚂蚁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小动物,但我以前了解得不多,上了科学课有关蚂蚁的`知识后,我产生了进一步研究的浓厚兴趣。

      上周六的下午,我来到小区草地上寻找,一会儿就发现了一群忙碌的小蚂蚁,它们正四处奔走、觅食。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从旁边一棵树上抓来一只小虫子,把它震晕后放在蚁群必经之处。一只小工蚁偶然路过,发现后大感兴趣,围着小虫子转了好几圈,然后突然离开了。我疑惑之极,难道它要放弃这到嘴的美食吗?幸好,它碰到了另一只小工蚁,用触角接触一下,然后又和那只发现小虫的小工蚁如何将信息传给大家的?它们如何不迷失方向?它们又是为什么会这么团结?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就回家请教家长。妈妈说她也不知道,爸爸让我通过网络查找答案。我打开了“百度搜索”,并反复看了里面许多的介绍,终于有了准确的答案。原来,蚂蚁是用触角来传递相互之间的信息,在行走时留下了蚂蚁特有的气味来辨别方向,蚂蚁只有团结才能生存下去。原来是这样的啊,我恍然大悟,并且想到自己今后要多观察、多思考并勤于查找资料,这样才会得到虽然蚂蚁蚂蚁们这次会把沙子全搬完,可他们还会搬第二次、三次、四次……吗?我带着疑问又将沙子填入了蚁洞。之后我又看到蚂蚁们在努力的奋斗着,重建着它们的家园。我反复重新填了几次。可是蚂蚁们仍然凭着自己的毅力、恒心重建了蚁洞。啊!它们真是一群有恒心、毅力的小生灵啊!它们的恒心与毅力鼓舞着它们干什么事只要没干好,就决不罢休。我想:如果连着小小的蚂蚁都有如此毅力与恒心。那我们人类不也应该有恒心与毅力吗?

      我们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具有像蚂蚁这样的恒心与毅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大发明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失败了一千多次吗?他失败了那么多次,不还是靠着恒心与毅力撑了下来走向成功了吗?让我们想一想如果爱迪生半途而废了,那他就不可能成功发明电灯,之前做的都是徒劳。我们只要干事有恒心、毅力,无论干什么事都能干好的。这就是我的启示。

      从小就喜欢观察蚂蚁,看蚂蚁努力工作。我喜欢看他们用触角传递信息。

      在我的记忆中,我见过很多颜色的蚂蚁:黑色、棕色、赤褐色……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棕色。

      记得有一天,天阴的时候,我来到我家的墙角观察蚂蚁。

      我看见所有的蚂蚁都离开了,嗯?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搬家?看到他们匆匆忙忙的样子,心里升起一团疑惑。

      那一次,雨下得很大,我家的墙角都泡在水里了。此时此刻,我不禁钦佩蚂蚁和它们的远见。

      还有一次,我故意从家里拿了一些面包屑扔在我家的角落里。

      等了很久,蚂蚁以为没人了,就偷偷溜出去背食物。

      为了逗他们开心,我又把面包搬了回来,“蚂蚁军团”也不意外,继续搬运食物。

      看着他们那么努力,想让他们动脑,做脑力劳动。

      想着想着,我把手放在蚂蚁的运输线上,不一会儿,蚂蚁军团就聚集到了我的手上。

      这时,一个“指挥官”正拿着纸,用触角对着旁边的蚂蚁窃窃私语,仿佛在说:“现在路被堵死了,我们得再开一条路。”

      过了一段时间,“蚂蚁军团”开辟了一条新的运输路线:从我手里绕过去。

      这一刻,我不禁为他们的聪明欢呼!

      我喜欢蚂蚁。他们的勤劳精神值得学*!

      蚂蚁是一个社会性极强的动物,它们大致分为四种阶级: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这个在大自然中几乎无处不在的小生物本领可不小呢。

      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从蚂蚁窝里出来觅食的工蚁们,似乎走到哪里都不会迷路。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蚂蚁会在它走过的路上留下一种信息素,蚂蚁们就是靠这种物质确定方向的。

      什么,蚂蚁是大力士?没错,虽然蚂蚁小,但力气可是不容小觑。一只蚂蚁可以举起自身体重*100倍的物体,能拖走超过自身体重400倍的物体,而同等体重大小的大象却也只能拖动自身体重4-5倍的物体,因此蚂蚁是当之无愧的大力士。

      蚂蚁是杂食性动物,它们可以杀死比自己体型大50倍的猎物。那么蚂蚁是怎么捕食的呢?正所谓人多力量大,蚂蚁找到猎物后不会单打独斗,它们会跑回到自己的巢里叫来其他同伴,然后跟随着信息素回到猎物旁边,它们会先在猎物旁边不停移动,然后突然出击围剿猎物,蚂蚁会用自己强有力的大颚钳制住猎物,对于一些多足的猎物蚂蚁会将其“五马**”——用颚咬住每一只腿然后将其扯下。有些带有蚁酸的蚂蚁还会使用蚁酸麻痹猎物使其无法自由活动。猎物死后工蚁们会齐心协力将猎物搬到自己的洞穴里日后慢慢享用。

      很多动物都有对天气变化的预知本领,蚂蚁也不例外。古人发现,在大雨来临之前,蚂蚁会在附*搬来泥土堵住洞口以免雨水把蚂蚁窝淹了,或者在前一天集体举行搬迁,因而古人根据经验总结出一句谚语: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在秋天里,蚂蚁越往高处爬,说明今年的冬天越寒冷,许多地方的农民还常常念叨“蚂蚁上树,满天风雨。蚂蚁下山,必有干旱”之类的农谚。

      说到这,你也许会惊叹不已,真没想到小小的蚂蚁竟有这么多的奥秘。其实蚂蚁身上还藏着许多未知数呢,这将有待于我们去探索、发现,利用蚂蚁为人类服务。

      有一天,我和同学在一起玩耍,看到了一个蚂蚁窝,有一群蚂蚁正扛着重重的东西往家里赶去。有一个朋友看见了,说:“看它们背上的东西,它们这么小,怎么能背起这么重的东西呢?”我也很疑惑,想去问别人,老爸肯定不会,我还是去问度娘吧!

      资料显示:蚂蚁腿部肌肉的肌肉蛋白就像是一台高效率“发动机”,这个肌肉“发动机”又由几十亿台微小的“小发动机”组成,所以,蚂蚁能产生如此非凡的力量。蚂蚁的“肌肉发动机”使用的是一种特殊的“燃料”,是一种结构非常复杂的含磷化合物,称之为三磷酸腺苷,即ATP,在许多场合下,只要肌肉在活动时产生一点儿酸性物质,就可以引起这种“燃料”的剧烈变化,这种变化会使肌肉蛋白的长形分子在霎时间收缩起来,产生巨大的力量。这种“燃料”不经过燃烧就能把潜藏的力量直接释放出来,转化为机械能,加之不存在摩擦。所以几乎没有能量的损失,正因为如此,蚂蚁的“肌肉发动机”效率极高,可达80%以上,这就是蚂蚁大力士的奥秘。

      噢,原来这么神奇,这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嘿嘿,我又可以去同学面前显摆显摆了,“度娘”真棒!

      若是问你世界上力气最大动物是什么时,有人可能会想到体积庞大的大象,有人可能会想到身手敏捷的老虎,或许还有人会提到沙漠中的骆驼。但想必很少人会想起渺小、不起眼的蚂蚁吧。说出来,恐怕没多少人会轻易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

      美国哈佛大学的昆虫学家马克莫费特,是一位对亚洲蚁颇有研究的学者。根据他的观察,10多只团结一致的蚂蚁,能够搬走超过它们自身体重5000倍的蛆或者别的食物,这相当于10个*均体重70公斤的彪形大汉搬运3500吨的重物,即*均每人搬运350吨,从相对力气这个角度来看,蚂蚁是当之无愧的大力士。所以,一些十分沉重的食物没多久就会被浩浩荡荡的蚂蚁大军搬运完。

      我曾经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当一只蚂蚁发现食物时,没多久就会有一大群蚂蚁前来接应?我也试图寻找着这个问题的答案,但因为那时还小,没太大的毅力,所以不是那么的成功,唯一能做安慰自己的答案也无非是蚂蚁能发出一种气味,这种气味使得蚂蚁与蚂蚁之间似乎变为“心灵相通”,所以一只蚂蚁找到食物后,不久,就会跑来援军。

      一般的,蚂蚁可以分为四类:蚁后、雄蚁、工蚁和兵蚁。四类蚂蚁系系相关:蚁后与雄蚁进行交配,“新郎”寿命不长,不久便会死去,蚁后脱掉翅膀找到合适的地方繁殖后代。发育成熟的蚂蚁又根据形态特征分为工蚁和兵蚁。工蚁主要是伺养幼蚁和蚁后,兵蚁是为保卫群体的一种“武器”。又有谁能想到小小蚂蚁竟分工如此精密。把生活处理的井然有序,有条有理。

      说完了蚂蚁的分类,该讲讲它们的生活*性了。

      蚂蚁在15℃~40℃之间可正常生长,但最佳温度为25℃~35℃之间。冬季低于10℃就会进入冬眠。蚂蚁的土壤湿度应控制在10℃~20℃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90%之间。可见蚁后当初选洞穴的用心之深。

      蚂蚁,一种微不足道的小动物,却不知蕴藏了多少秘密。它的身世可谓是个谜,可这个谜不知何时能解完。或许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万年。

    [阅读全文]...

2022-10-07 00:00:00
  • 介绍蚂蚁的说明文3篇

  •   我们在大树下没,墙角边经常看到蚂蚁忙碌的身影,它们是那么勤劳、快乐。

      蚂蚁的外表十分有趣。他极小极小,像一粒芝麻!褐色的身子,圆圆的脑袋上有一双小眼睛。头上有一对发丝般的触角,身子下面有六只纤细的脚。

      别看蚂蚁身子细小,它却有着惊人的力量。有一次,我去上学,看见一群正在搬运半个馒头呢!它们有的推,有的拉,有的咬,怎么也搬不动。这时我看见一只大蚂蚁向一边爬去,到了洞口它不停地摆动着触角没,不一会儿许多蚂蚁出现了,跟着这只大蚂蚁向馒头爬去。这么多的蚂蚁,一只跟着一只,像一条长龙呢!这下可好了,蚂蚁终于把馒头搬动了。我不由自主地喊了起来:“加油!加油!……”最后蚂蚁总算把馒头搬到了洞口。没想到这些不起眼的小蚂蚁,竟有这么大的力量,它们还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多么可爱的小蚂蚁啊!

      蚂蚁,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你可不要小瞧它们哟!

      周末,我跟着爸爸去工厂。我带了一点肉,因为我是专程来看蚂蚁的,所以,这点肉算是一点“见面礼”吧!

      来到工厂,一下车,我就在地面上找起蚂蚁来。突然,我发现了两个黑乎乎的小圆点。仔细一看,是两只小蚂蚁正在找食物呢!我把事先准备好的肉分成大、中、小三份放在那儿。果然,蚂蚁们嗅到了肉香,来到那块中等大小的肉上,好像正在“验货”。“验货”完毕后,一只蚂蚁兴匆匆地爬回窝,大概是去叫兄弟们一起来享受这顿“美味佳肴”吧!我这才注意到蚂蚁的窝。它们的窝在墙边的小角落,有一个不大起眼的小洞,蚂蚁就是从这里出来的。窝的右边有一条蚂蚁大军专用道,这条道一边挨着墙,另一边则是向上倾斜的。这条道的前面又有一个小洞,蚂蚁的大部队应该就是从这里出来的`。

      过了一会儿,那条道上果然来了蚂蚁大军。它们一个跟着一个,排着整齐的队伍。它们不走斜坡。这条道的宽度明明可以容纳三只蚂蚁,可它们只排成一排,整整齐齐,也没有“超车”的现象,我不禁想:真是一群团结的小蚂蚁呀!蚂蚁大军很快来到食物区,它们绝大部分爬上中等大小的肉上,只有小部分的蚂蚁来到大,小块的肉上。这里的蚂蚁已经够多的了,可是,“专用道”里还在源源不断地“涌”着蚂蚁,一场属于蚂蚁的“家族宴会”开始了。

      过了好久,蚂蚁们吃得饱饱的,就开始干活了,它们从剩下的肉上咬下一点,运回窝里,然后又来……这样来来往往,不知疲倦。小块的肉,蚂蚁们干脆把它运回窝里,六七只蚂蚁有条不紊,齐心协力,好一副热闹的场景!

      吃完午饭,我便回家了。坐在车上,脑海里还浮现着蚂蚁们吃肉、搬肉的景象。这群看似柔弱的蚂蚁让我懂得了“团结的力量真伟大”的道理!

      灰灰是一只聪明又可爱的小蚂蚁,自从看过童话《小红帽》以后他总喜欢带上一顶可爱的小红帽。

      这一天,小蚂蚁灰灰在野外发现在一块巨型饼干,(这是一块超级巨大的饼干,虽然被人咬了一半,但相对于灰灰来说这个饼干足够他吃都够他一个人吃上一年的了)。他开心极了,“多么大的一块饼干呀”!他惊奇的叫了出来!我一定要把它带回家给大家吃。

      可是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有把大饼干抬起来一点点(儿)!因为这块饼干实在是太大了!他想了想,连忙往家跑去,他想找自己的小伙伴来一起搬。

      这不一进家门他就叫开了:“我在外面发现了一块大饼干如果你们也想吃的话就一起来搬吧”。听到这话其它的小蚂蚁连忙跟随灰灰一起跑到了那块巨大的饼干旁边。

      听我的口令,大家一起搬吧!灰灰说。

      就这样,灰灰拿着小红旗当起了小指挥。“大家一起使劲,起……!一、二、三,嘿呦!一、二、三,嘿呦……”在灰灰的指挥下大家喊着口号,齐心协力往前走,大饼干一点点地动了起来。最后,在大家的努力下大饼干终于被抬回了家。

      晚上,小伙伴们都开心的吃上了美味的大饼干,大家都夸灰灰是个聪明的小蚂蚁。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蚂蚁的说明文5篇

  •   蚂蚁,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你可不要小瞧它们哟!

      周末,我跟着爸爸去工厂。我带了一点肉,因为我是专程来看蚂蚁的,所以,这点肉算是一点“见面礼”吧!

      来到工厂,一下车,我就在地面上找起蚂蚁来。突然,我发现了两个黑乎乎的小圆点。仔细一看,是两只小蚂蚁正在找食物呢!我把事先准备好的肉分成大、中、小三份放在那儿。果然,蚂蚁们嗅到了肉香,来到那块中等大小的肉上,好像正在“验货”。“验货”完毕后,一只蚂蚁兴匆匆地爬回窝,大概是去叫兄弟们一起来享受这顿“美味佳肴”吧!我这才注意到蚂蚁的窝。它们的窝在墙边的小角落,有一个不大起眼的小洞,蚂蚁就是从这里出来的。窝的右边有一条蚂蚁大军专用道,这条道一边挨着墙,另一边则是向上倾斜的。这条道的前面又有一个小洞,蚂蚁的大部队应该就是从这里出来的。

      过了一会儿,那条道上果然来了蚂蚁大军。它们一个跟着一个,排着整齐的队伍。它们不走斜坡。这条道的宽度明明可以容纳三只蚂蚁,可它们只排成一排,整整齐齐,也没有“超车”的现象,我不禁想:真是一群团结的小蚂蚁呀!蚂蚁大军很快来到食物区,它们绝大部分爬上中等大小的肉上,只有小部分的蚂蚁来到大,小块的肉上。这里的蚂蚁已经够多的了,可是,“专用道”里还在源源不断地“涌”着蚂蚁,一场属于蚂蚁的“家族宴会”开始了。

      过了好久,蚂蚁们吃得饱饱的,就开始干活了,它们从剩下的肉上咬下一点,运回窝里,然后又来……这样来来往往,不知疲倦。小块的肉,蚂蚁们干脆把它运回窝里,六七只蚂蚁有条不紊,齐心协力,好一副热闹的场景!

      吃完午饭,我便回家了。坐在车上,脑海里还浮现着蚂蚁们吃肉、搬肉的景象。这群看似柔弱的蚂蚁让我懂得了“团结的力量真伟大”的道理!

      蚂蚁,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昆虫之一。蚂蚁是“人多力量大”的典型代言人,在碰到自己搬不动的食物时,它会回巢召集一大群蚂蚁和它一起去搬食物。

      可是蚂蚁不会发出声音,就连脚步也不会发出一点儿声音。那么它们是怎么交流,怎么召集队伍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查阅和蚂蚁有关的资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网上查到了资料。原来蚂蚁是通过触角轻轻地触碰对方的头部来交流啊!可是蚂蚁的触角也会断,就和哑巴一样,无法回复别人。那它们怎么交流呢?

      我找到一个蚁穴,抓来几只蚂蚁,放进盒子带回家观察。回到家,我拿起一只蚂蚁把它的触角扯断。“哎呦”我大叫,那蚂蚁狠狠地咬了我手指一口。我明白了,看来蚂蚁是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我把它放进盒子里,仔细观察它的一举一动。

      只见这只蚂蚁呆呆地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它似乎在思考“我在哪里?”“这是什么地方?”“我家在哪里?”……直到另外一只蚂蚁撞到它,它才收回心思,茫然地环视着四面八方,这时,那只蚂蚁怒气冲冲地对着它,好像一场战争就要一触即发。这个场面持续了很久,后来那只蚂蚁慢慢地往前走,似乎在问它:“你是谁?”这只蚂蚁因为触角被扯断无法回答,便把头伸到了另一只蚂蚁的大颚下。啊!我知道了!它是想通过气味来辨别同类!

      在这以后,有趣的事一个接一个。大自然真奇妙,一只小昆虫也有大奥秘。让我们一起去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吧!

      今天,我坐在草地旁的石砖上,漫不经心地拨弄着一根草,突然,一只小蚂蚁进入了我的视线。

      小蚂蚁在这郁郁葱葱的森林里艰难地跋涉,不时被几跟小草挡住去路。我的目光追随着它的脚步,它走着走着,把我带进了它们的村落。它在一个小洞前停住了,又一只小蚂蚁出来迎接它。它们互相碰触着对方的触角,似乎在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随后,它们转过身,回到了自己快乐的天地。

      蚂蚁的村落真是热闹!大大小小的村民都在忙碌着,不时亲热地碰碰触角,好像攀谈得很投机。看啊!它们举着馒头渣儿,面包屑,行色匆匆地赶着路。突然,一只小蚂蚁碰到了一块肉渣渣,足有它身体的十几倍大了。小蚂蚁用触角碰了碰它,转身走了。我想他不会丢下食物不管的。果然,它带着同伴们浩浩荡荡地来了。它们钻到食物底下,我仿佛听到“一二三”的喊声,食物举起来了!它们艰难却坚定地走着,把“战利品”收进粮仓,又分散开来,去寻找新的事物,为自己的生活忙碌着。我迷惑了:它们的心中究竟藏着多少坚定的意志?在它们的身体里蕴含着多少惊人的力量?在它们的脑海中又有多少的智慧?

      我的目光又被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一只大的蚂蚁——蚂蚁王站在队伍的最前端,指挥着。还有很多分别停在树枝上、花儿上、草尖上,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把身下的树叶、花儿、草儿摇晃着。“哒、哒、哒、嚓、唦啦啦”,多么优美,多么欢快的音乐,流进我的耳朵,流进我的心房。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那些蚂蚁音乐家才能演奏出来的!

      咦,那是什么?噢,一只黑甲虫来到了蚂蚁的村落,村民们对它很有礼貌友好地交流着。瞧!一只大的蚂蚁还带着一些村民会见“外宾”呢!它们相处的多么和谐!

      你看:工程师们在忙于建筑设计,搬运工在搬运食物……一派繁荣的景象,村民们生活的井井有序。

      希望我这次奇异的游历,载着你们驶进快乐的天地。

      我在蚂蚁家族中活的可算久的了,可是那些人类都对我们庞大的蚂蚁家族没有什么注意过,因为我们实在太小了。

      先跟你说说我们长啥样吧。我们蚂蚁体形很小,身体呈长形,黑色或褐色。我们的头很大,头上长着一对复眼和很长的触角,我们的腹部呈卵圆形,在春天的时候,蚁后和雄蚁还会长翅膀哩!

      像我们这个年代还真不好说,还是给你说说我们家族的历史吧。

      先问问你几个问题。请问现在已经发现的蚂蚁有多少种?它们的数量又有多少呢?哈!答不上来了吧。我告诉你吧,现在已经发现的蚂蚁有11000种,大约有1后面加上15个0个。

      我们蚂蚁化石很少,因为我们太小,不容易形成化石。不过我们蚂蚁可是有史以来进化的最成功的动物了。已经发现最好的化石,是在琥珀里,琥珀是透明的,蚂蚁被封存在里面,往往非常完整,而且是立体的,可以看到蚂蚁的全貌。实不相瞒,下面介绍的这个被封存在琥珀里的蚂蚁,是最早发现的,形成于13800~500万年的白垩纪。说实话,当科学家们发现那个琥珀时,我很兴奋,因为琥珀里是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而我却因为这个发现向别的蚂蚁炫耀了好一阵子。

      我再向你透露个消息,当我们蚂蚁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是恐龙兴旺发达的时期。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先是恐龙灭绝的见证者,它们知道恐龙是怎样从地球上消失的。只可惜我的祖先已经被封存在琥珀里了。我想你们可以想像到,巨大的恐龙纷纷倒下,小小的蚂蚁却安然无恙,钻进了地洞里。

      好了,就说到这里了,相信你已经对蚂蚁的历史了解了一些。但是我没讲的还有许多许多,但那还是有你们自己去探索吧!

      (一)

      我很喜欢昆虫,地上爬的,空中飞的,水里游的,无一不是我的观察对象。我很小的时候,就经常逮蝴蝶,捉蜻蜓,时间一长,我对它们的*性也了如指掌。

      昆虫的奇闻趣事很多,不说别的,单说蚂蚁吧。世界上几乎每个角落都有它的踪迹。草地上,瓦片下,花盆中,有时候,把砖翻开,还会看到蚂蚁窝呢!看到蚂蚁窝里成千上万的蚂蚁,你一定会想:奇怪,蚂蚁怎么会有这么多呢?原来在蚁窝的深处,有一处“皇宫”,在这里住着“蚁后”。“蚁后”特别肥大,足足有一般蚂蚁的十倍,大腹便便。虽然整天一动不动,却享受着最精美的食品。你一定会问:“它难道是白吃饭的吗?”其实不是,它的任务只有一个——产卵。蚁后不停地产卵,一天往往产几千甚至几万个,一个月下来,就要产几十万个。你想想,蚂蚁家族能不繁荣昌盛吗?

      (二)

      蚂蚁特别好战,往往会为了一小块面包而大动干戈,成千上万只蚂蚁厮杀在一起,打得难分难解。战后往往是尸横遍野。如果你使用放大镜还可以看到,蚂蚁打起架来,不像别的昆虫打不过就逃,而是咬住后紧紧不放,一直到这两只蚂蚁中有一只死去。这样,经常是双方同归于尽,所以蚂蚁尸体经常是两个连在一起的。一次大战,也不像别的动物会打个*手,而是一定要分出胜负,不然绝不罢休。一旦决出胜负,赢的一方就立刻冲到对方的巢穴里去,把剩下的蚂蚁捉住,让它们做自己的“奴隶”,而“奴隶”也不反抗,而是甘心为它们的主子服务。至于“蚁后”,那可就成了赢方的一顿美餐了。

      你也许会问:“蚂蚁部是一模一样黑乎乎的,它们怎样分清敌友呢?”其实,这并不复杂。蚂蚁辨别敌友完全是凭着嗅觉,因为同一巢穴里蚂蚁的气味是一样的,绝对不会和另一巢穴蚂蚁的气味混同。因此,蚂蚁在战场上凭着灵敏的触角很容易分辨敌和友。

      (三)

      没有人把蚂蚁称做工程师、建筑师,然而,“蚁巢”构造的复杂却使许许多多工匠都无地自容。如果你游览过故宫的话,一定会为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而倾倒。如果你参观一下“蚁巢”这特殊的“地下宫殿”,那么,你也一定会为这小小的“蚁巢”而感慨万分。

      “蚁巢”几乎到处都有,可在外面根本看不清它的真面目,那么就让我

      们变“小”,去“蚁巢”做一次假想的旅行吧!

      由洞口进了“蚁巢”,首先映人眼帘的是一条条曲曲折折的小径,工蚁们忙忙碌碌地进进出出,一分钟也不肯耽误。任选一条小径进去,走了一会儿便见到巨大的一栋“房屋”——贮粮室。当然,这里的“巨大”是相对蚂蚁而言的。贮粮室中堆着小山似的粮食,几只兵蚁威风凛凛地守在那里,谁也莫想偷走半粒粮食。贮粮室前面还有一道土墙,以防止雨水把粮食冲走。继续往前走,便会看到“托儿所”。“托儿所”的占地面积不大,但四周修得很牢固,墙壁上有许许多多小孔,每个小孔里安静地躺着一个小蚂蚁。“保姆”们隔一段时间就喂一次食,一点也不敢马虎大意。我们再弯弯曲曲地往前走一段路,通过一些“岗哨”便到了“正殿”。“正殿”中间是张床,床上躺着“蚁后”。“正殿”虽不能说是“金碧辉煌”,可也非同一般,高高的屋顶,**的地面,坚固的墙壁。“正殿”后面还有一座小小的屋子,专门饲养蚜虫。你也许会奇怪:“养蚜虫干码?”这是个秘密,下面再写。至此,“蚁巢”已游览完毕。

      你可能会说:“这有什么了不起!”可是,别忘了,蚂蚁毕竟是一种小小的爬虫呀!如果你用爬虫的眼光去看它,你一定会说:“啊,多么精美的蚁巢!真是一个奇迹!”

      (四)

      蚂蚁的种类极其繁多,各有各的特点。

      有一种蚂蚁,叫做“蜜罐蚁”,肚子很大,胀鼓鼓的,像个大皮球,闪着琥珀色的光芒,里面充满了蜜糖。闹“灾荒”的时候,就靠着蜜糖充饥。这有点类似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身上驼峰的作用。还有一种“大盗蚁”,又称“强盗蚁”,每个都有指甲盖那么大,牙齿锐利,从不单独出动,一出动便有几十万只,黑压压一大群,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去“扫荡”,所过之地,不留下一个活口。有人亲眼看见,一条刚吃完一只美洲狐的大蟒蛇漱洋洋地躺在尼罗河边,把身子摆成“S”形,舒服地晒着太阳,这时,一群大盗蚁冲了上来,可蛇对这些小东西毫不在意,显出不屑一顾的样子,一直到大盗蚁把它重重包围,这才慌了,可为时已晚,冲上来的大盗蚁紧紧地咬住它,死不松口。蛇疼得不停地翻滚,可翻到哪里都有密密麻麻的大盗蚁,根本逃不出去。最后,蛇拼尽全身力气,窜到河边,跳人水中,想洗掉身上的蚁群,可还是不行。大盗蚁一边紧紧地叮住蛇的皮肉,一边给蛇注射特别麻醉剂——“蚁酸”。不久,蛇就昏死了过去,大盗蚁使劲把它拖上岸吃了。由此可见这种蚂蚁的凶残。另外还有两种奇特的蚂蚁:缝叶蚁和塞头蚁。缝叶蚁住在树上的叶子中间,它们很“聪明”。可以把两枚相邻的叶片拉在一起,用它们的幼虫做针,用幼虫分泌出来的粘汁做线,一针一线地把叶子缝起来,自己就住在这特殊的家中。塞头蚁的头很像一个木塞子,和它所住洞口的大小差不多,遇到紧急情况,就用自己的头堵住人口。我觉得这方法似乎不怎么高明,蚂蚁的敌人主要是x山甲和食蚁兽,不论是谁,塞头蚁这个法子恐怕都抵不住。这使我想起了鸵鸟对付敌人的办法。我至今都没弄明白塞头蚁这个方法到底是对付谁的。

      (五)

      前面曾经提过,在壮观的蚁巢里还有专门的房间饲养蚜虫,为什么呢?原来,蚂蚁爱吃甜食,可又不能直接从植物中得到糖,只好借用蚜虫。蚂蚁每天早上赶着蚜虫去树顶“放牧”,等到蚜虫吃饱喝足,蚂蚁便抓住它们使劲挤压,可怜的蚜虫便开始大量地分泌出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含糖量很高,这正是蚂蚁所需要的。蚂蚁得到这些东西后,便赶着蚜虫回窝了,第二天一早,又出来放牧,如此周而复始,便可以不断吃到甜食。还有一种昆虫,也是蚂蚁的好伙伴,叫“隐翅虫”。这种虫子能挥发出一种类似“乙醇”的东西!而蚂蚁一闻到这种味道立刻浑身飘飘忽忽的,就像喝醉了酒,得到极大的满足。因此,蚂蚁对这种虫子倍加爱护,把它接到蚁洞中,请它大吃大喝,而“隐翅虫”呢,则分泌出更多的“乙醇”来报答蚂蚁的关怀。

      在自然界里,像蚂蚁和蚜虫,蚂蚁和隐翅虫这样的好伙伴还不少呢,你能想得出来吗?

    [阅读全文]...

2022-01-27 00:23:49
  • 观蚂蚁日记

  • 日记
  •   今天我观察了一群蚂蚁,大致如下。

      一只蛾子从天上坠了下来,像是被树枝刮了翅膀,其连滚带爬走了一会后就只剩下一口气了。一只,蚂蚁发现了他,便叫住了随行的同伴。竟然两只蚂蚁将一只大蛾子给抬到了蚂蚁洞的口,随即便出来了几只小蚂蚁。

      这几只蚂蚁将蛾子分成三份进了蚁穴,用了很长的时间。过了会儿我不小心将几只小蚂蚁给一巴掌拍死了,但是尸体没什么事。一只小蚂蚁将死去的同伴的拿着的食物拿起来,又把死去的同伴给扛了起来,远远望去,像是一团黑球。

      我把刚要放进嘴里的糖沾了很对水,弄得外面一圈黏黏糊糊的。几只蚂蚁跑了过来,又叫了一堆同伴,一起抬糖。一只蚂蚁要爬上去一探究竟,正好来到了最黏的地方了,双脚被黏住了,过了一会儿全身都黏在上面。

      后来蚂蚁们就吃糖,把糖给吃了很多,这样就不会黏到自己了,然后他们把那个同伴脚下的糖给吃了,那个同伴也就下来了。后来这群蚂蚁再抬糖时,由于都吃的快撑破了肚皮,还有一个累得半死,都抬不动了。

      他们抬不动了,糖跟山一样压了下来,全都被压死了,蚂蚁全都死了(当时的猜测)。我翻开糖一看,只有一只活的,后来发现还有一只奄奄一息的,有几只上下分离,全都是黏在了糖的上面,悲也,悲也。哎,为救一人,全死也。

    [阅读全文]...

2022-10-29 00:00:00
  • 蚂蚁的*性

  • 蚂蚁的*性 我自小就非常喜欢昆虫,特别是蚂蚁,经常蹲在蚂蚁窝边,一玩就是半个多小时。这几天,我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对蚂蚁做了一点研究。蚂蚁有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头、胸、腹,有6只脚,2只触角。蚂蚁一般以窝为一个家庭,家庭成员有工蚁、兵蚁、蚁王和蚁后,它们分工明确,还非常团结呢。蚂蚁爱吃什么呢?这是我做的第一个实验。根据我*时的观察,我猜它爱吃蜂蜜和果汁,而不是方便面和点心。我把这四种食物放在蚂蚁窝前,实验证明,只有少数蚂蚁吃点心和果汁,大部分吃蜂蜜。围着蜂蜜一片黑压压的全是蚂蚁,看起来蚂蚁还真是爱吃甜食。蚂蚁被捉住后是先逃生还是先吃美味?这是我做的第二个实验。我猜它会先逃生。我把上次用蜂蜜引出来的蚂蚁先扫进一个袋子,过了一段时间,再把它们放出来。在放出来之前,我在放生的地方抹了一些蜂蜜。实验证明,只有少数蚂蚁逃生,而大部分蚂蚁都是先吃美味。难道它们都不怕吗?蚂蚁被水淹后会怎么样呢?这是我做的第三个实验。我猜它们一定会九死一生。我轻轻的将水倒在我用蜂蜜引来的蚂蚁堆上,结果一部分蚂蚁死去,一部分蚂蚁拼命挣扎,众于冲出了水的包围。一只小小的蚂蚁都这样勇敢,真值的我们学*呢。实验证明,死的蚂蚁比我想象的要少的.多。通过观察和实验,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光靠想象,要靠事实。我想,同学们一定也都有这种感受吧!

    [阅读全文]...

2022-10-29 00:00:00
  • 以蚂蚁为话题的说明文3篇

  •   一次,我在外婆家,发现一群蚂蚁。这些弱小而不起眼的生物,却引起了我的注意。

      蚂蚁这种弱小的生物为什么能存活那么久呢?因为它们都互相扶持、照顾,食物也一起分享。就是因为这团结友爱的精神,才让它们繁衍至今。

      在电视中,我看见蚂蚁们都是团队的力量取胜,我想去看个真假。

      蚁群黑压压一片,犹如一大片乌云袭卷而来。我跟着蚁群来到一片比较稀疏的小树,它们是来捕食的。小蚂蚁们蜂拥而上,瞬间将一只小甲虫给压盖,用自己那强有力的巨钳去攻击小甲虫,现场惨不忍睹。小甲虫想竭力逃之夭夭,可还是经不起蚂蚁们的疯狂打击,最终还是倒下了。蚂蚁们的勇往直前、乘风破浪、团结合作,可真令人敬仰啊!我的心中又产生了疑问:甲虫非常笨重,而蚂蚁小巧玲珑,是不是这个因素影响了蚂蚁捕食?如果碰到灵活型的又会怎样?一连串问题从我脑中产生。我又捉了只蝗虫,想检验检验我的猜测。这时蚁群已把甲虫大八块,准备凯旋而归。我将蝗虫放置在蚁群中,蚁群刚开始有点慌乱,接着又沉着应战。蝗虫在一大片无边无际的“蚁海”穿越,想逃出这危险区域。虽然蝗虫一次能跳40厘米高,几米远,可还是逃脱不了蚂蚁的大部队。蝗虫每一落地,力量极强的后腿总能压倒几只蚂蚁,可其它士兵却不退后,依然不屈不挠,坚决要将这“世兽”征服。蝗虫已经跳出格斗圈,可身上却已经布满烜可怕的蚂蚁,它们拼命地撕咬蝗虫的肉体,情况依然不比原先差。蝗虫终于倒下了,蚂蚁们也气喘吁吁。再次把蝗虫一分为二,搬回了巢穴。

      每一个生物都是一个不朽的传奇,每一个传奇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蚂蚁的风雨同舟、同甘共苦,让我懂得要信任别人,齐心协力,就没有完不成的事情!

      一年级的我总是喜欢蹲在地上看那些东奔西走、忙忙碌碌的'小蚂蚁。

      记得有一天中午吃完饭,我又到楼下那个熟悉的蚂蚁洞前,一边盯着地上跑来跑去的蚂蚁,一边在想蚂蚁们吃过了吗,它们午饭吃什么呀。不知道是哪儿来的灵感,我一下子想到了白砂糖和饼干。于是,说时迟那时快,我马上冲上楼去翻箱倒柜拿了些白砂糖和饼干屑就立即跑下来。蚂蚁们正在四处游荡,东瞧瞧、西望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该不会午饭还没得着落吧?”于是我往洞口丢了少许饼干屑,想看看它们的反应。果然,一只小家伙发现了饼干屑,只见它凑上前去,嗅了嗅眼前香喷喷的美食,然后摆动着头上“天线宝宝”似的触角,不一会儿蚂蚁大队一齐向饼干屑涌来,搬的搬,运的运,原来它们是靠触角来传递着什么信息。你瞧这边,一只身强力壮的蚂蚁把大一点的饼干屑用两“手”一举,快速地“跑”进洞里。你看那边,一只瘦小一点的蚂蚁搬不动了,其它两只蚂蚁前来帮忙了,它们齐心协力共同把饼干屑搬进洞。蚂蚁们团结合作,干得热火朝天,总算把所有的饼干屑全部运完了。

      该放白砂糖了,我撒了好多白砂糖,小家伙们往白砂糖奔来。我觉得它们搬得太慢了,于是我拿起好多白砂糖就往蚂蚁洞里塞,本来我以为它们会高兴一些,可不料蚂蚁们却想把它搬出来,仿佛在喊:“兄弟们快,快啊!”我定晴一瞧,才发现原来白砂糖堵住了洞口。

      我在蚂蚁洞前整整蹲了一小时,还是不厌烦,妈妈走过来问我:“你在干什么呢?”,“我在喂蚂蚁”我回答。妈妈见我喂的是饼干和糖,忍不住哈哈大笑:“这些是你自己喜欢吃的吧?”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喂蚂蚁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饼干和糖了。

      啊,天真而又无邪的童年,已四级的我但是还是喜欢蹲在地上看各种昆虫,不过,我会更多地按照它们的*性去喂它们了。

      今天,我在长凳上休息,被一群蚂蚁所吸引。

      我的目光凝聚在那几只匆忙爬行的`蚂蚁身上,它似乎在搬运着什么食物。仔细一看,它竟然在搬运我刚才丢掉的那半颗糖果。哇!半颗糖果对于小蚂蚁来说是庞然大物啊!四个蚂蚁小伙齐心协力地顶住那块糖果,兴高采烈地前行!他们的速度可真快,我一眨眼的工夫,他们就可以挪走一毫米。朝着他们搬运的方向看,我发现了他们的家——一个小小的坑。

      糖果搬进了他们的家园。四位搬运工一边舔着糖果一边招呼着家人来品尝。不一会,糖果周围就围满了黑压压的蚂蚁。我可是第一次看见蚂蚁吃东西,这些小家伙真是太可爱啦!

      我的脑袋左偏一点,目光落在一群身形略大的蚂蚁身上。他们是在举办一场婚礼吗?一只娇小的蚂蚁公主,和一只身材强壮的蚂蚁王子,并排向一个硬币一样大小的圆形台柱走去,台柱周围是五颜六色的花瓣末,十分喜庆。新郎是练了肌肉吗?为何如此强壮?伴随着我的疑问,一群嘉宾围在健壮的“新郎”身旁,另一群嘉宾涌到娇小的“新娘”的身旁,他们是在叽叽喳喳说些祝福的话吗?可惜我听不懂它们的语言。簇拥完毕,新娘新郎在众蚁睽睽中走上台柱,证婚的蚂蚁王宣布婚礼正式开始。台下的的蚂蚁群骚动了,是欢呼,是舞蹈?是歌唱?场面热闹极力!这场蚂蚁婚礼可是让我大饱眼福啊!

      我把视线转向到附*一块宽阔的地面上。地面虽然不是很*整,但小蚂蚁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只只精神抖擞,这是要干嘛呢?我很好奇的看着这群队伍,原来他们是在准备迎面接力跑。总共有两只队伍,前面领头的蚂蚁已经做好准备,待“预备!开始!”一声令下,领头的两只蚂蚁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小腿拼命往前移动,这分明就是一场马拉松赛事嘛!后面的队员们一个个紧跟上,生怕拖了后腿。远远看去,他们一会形成一个“一”字;一会形成一个“S”型。场面真是壮观啊!

      小小的蚂蚁世界趣味无限啊!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小蚂蚁作文

  • 作文,动物作文,话题作文
  • 小蚂蚁作文【推荐】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蚂蚁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蚂蚁,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动物,个子虽小,但做起事来力量大,这使我对蚂蚁感兴趣了。

      一天,我发现了一个蚂蚁洞。我想:蚂蚁现在一定很饿了,但它是怎么吃东西的呢?

      于是,我千辛万苦的捉来了一只蚂蚁们爱吃的小虫子,残忍的把虫子弄死,分成两半,放在离蚂蚁洞不远的地方,然后就在那等待着蚂蚁们来收拾这恶心的是“尸体”。

      等了许久,终于有一只瘦小的蚂蚁从洞里慢慢地爬出来,它似乎闻到了“香喷喷”的小虫子。慢慢第爬到小虫子旁边,了一个圈,发现小虫子死掉了,便“蹦蹦跳跳”爬回洞里。接着,一只只蚂蚁又从洞里爬了出来,有胖的,有瘦的,有黑色的,有黄色的……真想不到那一只瘦小的蚂蚁浩动里这么大,能浩动这么多的蚂友。开始工作了,它们有的开始咬身子,有个抬尾巴,有的拖头……没过多久,小虫子被撕开若干份。接着,它们把一块块碎肉抬进了洞里,看来,这是一顿丰富的大餐。

      蚂蚁真聪明,可爱!

      “当当当,当当当”放学了!我大摇大摆地走出校门口,在大树底下发现了一条死掉的青虫。

      忽然,有一只小蚂蚁走了过来围绕着那条青虫走了一圈便离开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它认为那条青宠不好吃?还是它没胃口?过了一会儿那只小蚂蚁带着一群蚂蚁走了过来。哦!原来那只小蚂蚁是一名“小侦察兵”呀!我想看清楚它们是怎么搬运食物的,就从书包里掏出科学科要用的放大镜。

      它们先用自己的大钳子咬出一块块的肉,然后,用强有力的触角把肉运进自己的“家”里面。青虫比蚂蚁大那么多,它们一小块,一小块地搬,而且它们来来*的走来走去,它们不觉得累吗?不过不管他们累不累我都会觉得它们是世界上最勤劳的小昆虫!如果,我们中华人民也像小蚂蚁一样那么勤劳,这该多好啊!

      几天前,我在草坪里发现了一只小蚂蚁。

      拿起蚂蚁就跑回家,我童心大起,仔细地观察起来。蚂蚁由三粒“黑芝麻”组成的,头和肚子是黑色的。头上有两条触角,还有六条细细长长的腿,所以跑得很快。我拿起尺子一量,蚂蚁的身体大约0.5厘米,就像涂上黑油漆一样。

      我拿了一小块肉片放在蚂蚁洞前,把手上的蚂蚁放下去。蚂蚁迅速爬进了洞里,召集了它的蚂蚁军团,不过一会儿,它们浩浩荡荡地爬出来了。在庞然大物面前,它们也毫不示弱。一只蚂蚁抬一边,一起抬进了洞里,共同分享。

      经过这次观察,我觉得小蚂蚁是团结、勤奋、不怕困难的动物。

      从前有一只小蚂蚁大学生,英语四级没考好,它决定旅行,散散心。

      小蚂蚁挑着沉重的行李往前走,它走着走着,突然它看见前面有一条河流,河流的水很急,小蚂蚁总想着躲避,它想着绕远路去,它在绕远路的时候,有一只大青蛙拦住了小蚂蚁的去路,小蚂蚁见大青蛙赶紧说:“青蛙大王,求求您放我有一马。”青蛙根本不理它,就直接过去追小蚂蚁,小蚂蚁转身就跑,跑到河流旁边的土地上钻进了一个小洞,青蛙跳的太远,一下子就跳到了河流里被河水冲走了。小蚂蚁躲过了一劫。

      过了几天,小蚂蚁见河流的水*缓定了下来,小蚂蚁拿了一片树叶扔到河的中间,小蚂蚁从树叶上过了河,小蚂蚁一过河就看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小蚂蚁想到,遇到困难不能逃避,而要自己解决。于是小蚂蚁就原路返回,它一回家就抓紧时间复*,经过小蚂蚁的刻苦努力,最后终于考了一个好成绩。

      有一种常见的小动物,是由三个圆溜溜的球组成,活像一串糖葫芦。它长着尖尖的嘴和细细的触角,瘦小腰上长着又细又长的腿,这就是黑乎乎、小巧玲珑的蚂蚁。

      有一次,我悄悄地把一条毛毛虫放在蚂蚁洞旁边。一只蚂蚁发现了,它欣喜若狂,围着毛毛虫团团转。连忙回去报信,走了不久,它碰上了一群同伴,它们碰了碰触角,好像在传递信息。

      不一会儿,蚂蚁们成群结队地跑出来,有一只蚂蚁猛地咬住毛毛虫,毛毛虫疼得满地打滚,拼命挣扎。蚂蚁毫不松口。不一会儿,毛毛虫就失去了抵抗能力,奄奄一息了。蚂蚁们齐心协力地把毛毛虫抬进洞里。

      这就是团结友爱的蚂蚁。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蚂蚁丁丁出来玩耍。突然,一个白色的闪亮的长棍在远处发光,这闪闪发亮的光,吸引了蚂蚁丁丁的视线。蚂蚁丁丁离开跑了过去,一看,原来是根白色的大骨头。蚂蚁丁丁乐乐,离开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到家里,通知兄弟姐妹一起去搬大骨头,为了那根可口的大骨头,蚂蚁丁丁着急地说:“快点,快点!再不快点,大骨头就要消失了!

      蚂蚁丁丁说完,它就带着兄弟姐妹们一起去搬骨头了。当小蚂蚁们看到这根可口的大骨头后,口水就开始吧嗒吧嗒地流。蚂蚁丁丁对兄弟姐妹说:”别发呆了,快动手吧!“随后,蚂蚁丁丁和兄弟姐妹就开始搬骨头了。他们一边搬,一边喊口令,不一会了,骨头就搬到家了,蚂蚁丁丁和兄弟姐妹们快乐地尝起了大骨头。

      从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时需要好几个人做的事,我们需要齐心协力,如果我们不齐心协力,我们不仅不能把这件事完成,还会打起架来,不能成为好朋友。所以,我们要齐心协力,万众一心。

      星期天,我和妈妈在院子里观察勤劳的小蚂蚁。

      首先,我们找了一个土壤很多的地方,当然也有小树。再拿出准备好的糖果,放在地上,没过多久,小蚂蚁闻到气味,就陆陆续续地走出了洞。我把各种食物都摆在它的旁边,看它会选哪样,可它好像刚吃过东西一样,纹丝不动,等了好久,终于有了动静,它选择了一些甜甜的食物。

      小蚂蚁的身体很特别,由3个结构组成,分别是头、胸、腹。它是用触角交流的。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看见了一行蚂蚁,排着整齐的队伍,我用手指从空隙中划了过去,看见前面一队毫无动静,后面的一队却好像迷路了一样,分散开来,我很好奇,就查了下书,原来,它们排成一队,触角散发出一种信息素,用来交流。我用手指一划,后面的蚂蚁就中断了吸收信息素,乱作一团。

      看,这些小蚂蚁是不是很有趣?

      我最喜欢小蚂蚁了,它有六条腿,有时候它们会往高处搬家,就告诉人们,天上要下雨了。

      可是蚂蚁是怎能样搬运食物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就做了这个实验。我来到校园的花坛里,把一粒糖块放在离一个蚂蚁洞不远的地方,不一会儿,一只蚂蚁爬出来,可能是蚂蚁寻食的“侦察兵”。谁知,它只爬到糖块前用触角碰了碰,就爬进洞里了。我想:蚂蚁真胆小,一粒糖块就把它吓跑了。正当我这么想着,突然,浩浩荡荡一大群蚂蚁向糖块爬去,把糖块扛在背上,慢慢地向蚂蚁洞爬去。我想,蚂蚁力气真小,比狮子,大象差远哩!不过,蚂蚁能举起是自己体重五十倍的东西。我上网查资料,知道蚂蚁不能直接吃食,必须先让饲养的'蚜虫饱餐一顿扣,再使劲挤压蚜虫,蚜虫一受挤压,就会分泌一些高糖分的物质,蚂蚁就吃这些。

      我还知道,蚂蚁是最勤奋、最团结的动物,而且有着群居的*惯。

      今天下午,我坐在院子里的一棵树下做作业。刚做完作业,我想站起来伸伸腿,踢踢腿,突然看到树下有一群黑蚂蚁在忙碌。

      好奇心驱使我蹲下来,仔细观察:只蚂蚁围着面包屑打转,上下左右移动,抓着、推着、拉着。看来他们已经尽了全力。没有人是懒惰的。不一会儿,他们都把面包屑搬进了洞里。

      回头看,另一群蚂蚁拖着一只死苍蝇向洞口走去。尽管死苍蝇很大,他们还是推死苍蝇,把它卷在一起。很快他们到达了洞穴的入口。洞穴的入口太小,他们无法推拉死苍蝇。有一些有趣的东西可以看。我正在看一个笑话,这时我看到一些蚂蚁爬在死苍蝇的头上,一些在两边的翅膀上,一些在尾巴上。他们停止推拉,但他们用他们的低嘴咬苍蝇。奇迹发生了,这只又肥又大的死苍蝇被一群小蚂蚁咬成了几块,然后被一只一只地拖进了洞穴。

      我很震惊小蚂蚁如此聪明!

      10月27日 星期三 晴

      小蚂蚁是一种勤劳的昆虫,今天就让我们来观察一下蚂蚁吧。

      蚂蚁长的非常小,它由三部分组成:头、胸、腹。它的头圆圆的,在那头上有一队弯弯的触角,触角的下方有一双黑溜溜的眼睛,眼睛的下方有一个象镰刀一样的嘴巴。它的胸比头大了一点儿,胸的两旁长着三对象线一样的足。它的腹比胸大,是橄榄形的。在它的腹上还长着一个**。

      蚂蚁最喜欢甜食。有糖果,有面包渣、还有饼干。这些是蚂蚁们最喜爱吃的东西。蚂蚁也爱吸取别的昆虫的汁,或吃它们的尸体,来补充它们的体力。

      蚂蚁非常怕水。你可以把蚂蚁放在一个瓶盖上,再把瓶盖放在水上,你会发现蚂蚁迫不及待地想爬出来,它先用触角探探路,一感觉到水就爬回来,它一连碰到水好几次都爬回来了。它没有办法,只能在这个“孤岛”上看看,等着这座“孤岛”漂到岸上。

      蚂蚁虽小,但能拉动比自己身体重50倍的东西。蚂蚁既小又可爱,我喜欢蚂蚁。

      今天,我在地上看见了几只小蚂蚁。它们的身体只有芝麻粒大小,它的腰细细的,肚子大大的,头上有一对触角,身子下面有六条细细的小腿。

      我在地上放了些面包屑,马上就有一大群蚂蚁围了过来。有的搬、有的拉、还有的推。遇到大块的面包屑,蚂蚁们就会咬碎后再搬到洞里。经过一阵忙碌,终于将面包屑全部搬进了洞里。

      过了一会儿,一只蚂蚁看到了一只死苍蝇,它头也不回的向洞里跑去。我看见了心想:“咦?蚂蚁不是爱吃苍蝇吗?……”我正在想着,那只蚂蚁就带着一群身强力壮的雄蚂蚁跑了过来,一起把死苍蝇拖到了洞门口。可是,无论蚂蚁们怎么努力,也无法将死苍蝇拖进洞里。蚂蚁们急中生智,一起来咬死苍蝇。不一会儿,死苍蝇就被分成了好多块,顺利的被抬进了蚂蚁洞里。

      虽然蚂蚁个头小,但是蚂蚁有聪明的大脑,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它总能想尽办法去解决。在生活中,蚂蚁的生存能力是非常强的,小朋友你说是不是呢?

      秋天的傍晚,我在梧桐树下做作业。

      做好了作业,我就坐在梧桐树下仔细的观察蚂蚁觅食来。蚂蚁来回忙碌着。我把面包屑撒在地上,一会儿,十几只蚂蚁闻到了气味,就围了过来,它们用触角碰碰面包屑,然后,就都爬到面包屑上,有的驮,有的推,有的拉。

      面包屑太多,一时拉不完,于是,一只蚂蚁跑回去搬救兵。不一会儿,一大群蚂蚁从洞穴里出来了,他们把面包屑全部搬到洞里去了。过了一会儿,我看见有一群蚂蚁拖着一只死苍蝇来到洞口。那苍蝇太大,洞口太小,怎么拖得进去呢?瞧,有的蚂蚁爬到苍蝇的头部去了,有的咬住了翅膀,还有的在苍蝇的尾部咬来咬去……过了一会儿,奇迹出现了,原本又肥又大的苍蝇被小小的蚂蚁咬成数段,拖进了洞里。蚂蚁身体很小,力气也很小,但是他们志气不小,能把一只肥大的苍蝇搬进洞穴。

      小蚂蚁真聪明啊!

      我叫马乙一。我的名字的谐音十分像“蚂蚁”,又因为个子矮小,所以同学们送了我一个绰号:“小蚂蚁”。

      人人都知道小蚂蚁是十分勤劳的,这一点我倒还真有点像。我是班中的劳动积极分子,包干区的卫生绝对保证清洁,在老师和同学的心目中,我的值日工作绝对属于“信得过产品”。

    [阅读全文]...

2022-11-01 11:06:38
2022-10-29 00:00:00
  • 蚂蚁看图作文

  • 作文
  •   吃完晚饭,胖胖来到自家院子里乘凉,正在他高兴的时候,他忽然发现地上有一只死去的蟑螂,吓得尖叫一声:妈呀!,就想往家跑。猛一转身,一个小黑点进入了他的视线,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小蚂蚁。他顾不上害怕,好奇地蹲下身子,观察了起来。

      胖胖发现小蚂蚁只在蟑螂身旁转了一圈,然后就又按原路返回了。胖胖觉得更奇怪了:这只小蚂蚁到底在干啥呀?

      不一会儿,一大群人蚂出现了,它们迅速地集中在一起绕着蟑螂转了一圈,就开始开工了。

      小蚂蚁们先把蟑螂团团围住,刚才那只蚂蚁在旁边煞有介事地指手画脚,像是在指挥。蟑螂慢慢地被抬起来了,还轻轻地往前移动了一小步。紧接着,它们的步伐就开始整齐起来,一二一、一二一像极了一支队伍正在操练。真有趣!胖胖不由得笑了起来,还忍不住轻轻地给小蚂蚁们喊起了口令。这是他也恍然大悟:对小蚂蚁来说,要挪动蟑螂这样的庞然大物,个人的力量实在太小了,刚才那只蚂蚁返回洞去就是召集它的.同伴来搬到嘴的美食呀!现在胖胖瞧见了团结力量大,这个道理真不假!

    [阅读全文]...

2022-10-29 00:00:00
  • 有趣的蚂蚁_

  •   大家都很熟悉蚂蚁。它长着六条腿,身上有很多小刺,别小看这些小刺,它的作用可大呢!

      小刺可以用来爬墙行走,也可以用来建造坚固的家园,还可以剁食物,以及分割小动物的身体。蚂蚁的身子分为两部分,一半是肚子,一半是屁股。最主要的是那对触角,它可以用来向四面八方传递讯息。蚂蚁全身是黑色,最喜欢吃死去的小动物。

      我觉得蚂蚁很有趣,所以最*观察起它们来了。

      我跟着一只蚂蚁,它东窜西窜,不知要到哪里去,它到了一个洞口里,不一会儿,又从那个洞口出来。这次,不是一只,而是一群,它们又朝来的方向走去。咦,前面有一只死掉的苍蝇,还有几只蚂蚁正在抬呢!可是,它们抬一下停一下,可能是太重的缘故吧!我恍然大悟了。原来是那一只蚂蚁叫它们来帮忙的,那些蚂蚁真是同心协力呀!它们一步一步地抬着,从不散开。不久,到了洞口,有几只蚂蚁先到洞里面去了。

      原来,它们是到洞门里面去接,可它们怎么也不能把苍蝇抬进去。噢,因为洞门太小了,怎么办呢我看着都着急。没想到,这些小家伙还挺机灵的嘛,它们叫其中的一只蚂蚁到洞里叫所有的蚂蚁出来。这下可有看头了,一定非常精彩!

      我急忙用放大镜一瞧,哇!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它们用锋利的小刺一割,就出现一道痕迹,多割几次,肉就掉下来了。它们把肉割得和门洞差不多大,然后把肉叉在小刺里,一个一个按顺序搬回洞里。不一会儿,苍蝇就被分割完了。小蚂蚁们就有美味的食物了。

      看,小小的蚂蚁是多么勤劳多么有趣啊!

    [阅读全文]...

2022-10-28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