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有歧义的古诗

关于内容有歧义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内容有歧义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内容有歧义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内容有歧义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21) 说说(61) 名言(8) 诗词(476) 祝福(39) 心语(140)

  • 歧义句辨析

  • 歧义句辨析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歧义句吧。你知道歧义句辨析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歧义句辨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歧义句是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可能的句子,换句话说,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要辨析歧义句首先得弄明白产生歧义句的原因。产生歧义句的原因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多义词造成的歧义,一种是句子结构的不同停顿组合造成的歧义。 先说多义词造成的歧义,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有两种以上的理解,用在句子中就可能造成歧义。比如:

      1、我叫他去。“叫”可理解为让、使、派,这个句子的`意思就是“我派他去”;“叫”也可以理解为“喊、唤、招”等意思,这个句子就是“我去叫他”或“我去喊他”。

      2、开刀的是他父亲。“开刀的”可以是主刀做手术的大夫,也可以理解为“被做手术的患者”。

      3、学校领导对他的批评是有充分思想准备的。“对他的批评”可以理解为学校领导批评他,也可以理解为他批评学校领导。 从以上三个例子来看,由于一词多义,造成了歧义句。因此阅读时,遇到一词多义的词或短语,要根据上下文认真分析其在此语境中的意义,看是否有歧义。在写作和说话时,也要谨慎地使用一词多义的词,要在上下文中使此词在这儿的意义固定,明确起来。 其次说说句子结构的不同停顿组合造成的歧义。看下面例子:

      1、消灭了敌人的士兵。在“的”后面停顿,此句的意思就是“士兵消灭了敌人”;在“了”后面停顿,此句的意思就是“士兵被消灭了”。这的关键是“敌人的”这个词语是随下与“士兵”组成偏正短语,还随上与“消灭了”组成动宾短语。

      2、东风牌汽车、**牌汽车的换代产品得到博览会上专家的一致好评。在“的”后面停顿,让“东风牌汽车与**牌汽车”构成并列短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两种汽车的“换代产品”得到好评。若在“东风牌汽车”后停顿,就成了“东风牌汽车”与“**牌汽车的换代产品”得到了好评。

      3、三个学校的学生积极参加了这次活动。若在“的”后停顿,就是三个学校的众多学生参加了活动,若在“三个”后停顿,这样“三个”与“学校的”共同做“学生”的定语,此句就成了“三个来自学校的学生参加了这次活动。” 对于这种不同的停顿造成的不同结构组织而形成的歧义句,要仔细分析辨认,可以试着在不同的地方停顿一下,句子结构形式变了,句子意思是否改变,来判断是否歧义句。在说话作文时恰当安排句子结构,避免歧义句产生。

    [阅读全文]...

2022-04-22 06:25:57
  • 春节内容的古诗

  • 春节
  • 春节内容的古诗

      春节内容的古诗(精选41首)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内容的古诗(精选41首),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拜年》

      文徵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2、《元日观潮》

      唐.厉元

      玉座临新岁,朝盈万国人;

      火连双阙晓,仗列五门春。

      瑞雪销鸳瓦,祥光在日轮:

      天颜不敢视,称贺拜空频.

      3、《元旦试笔》

      明.陈宏章

      天上风云庆会朝,庙漠争遣茅草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好有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4、《田园元日》

      唐代.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惟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5、《元日寄诸弟兼呈崔都水》

      唐代.韦应

      一从守兹郡,两鬓生素发;

      新正加我年,故岁去超忽。

      淮滨益时候,了似中秋月;

      川谷风景温,城池草木发。

      高斋属多暇,惆怅临芳物;

      日月昧还期,念君何时歇。

      6、《岁旦》

      宋.宋伯仁

      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

      校板随人换,梅花隔岁香。

      春风回笑语,云气卜丰壤;

      柏酒何劳劝,心*寿自长。

      7、《拜年》

      文徵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8、贺新年

      烟雨寻春迹,大地纳灵气,

      百花相争艳,盛世看今时!

      9、《迎春歌》

      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阅读全文]...

2021-12-22 20:17:06
  • 元宵内容古诗

  • 元宵
  • 元宵内容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宵内容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隋炀帝

      *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斤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缝,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也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折桂令元宵

      (元)佚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阅读全文]...

2022-04-14 16:35:28
  • 一年级的古诗内容

  • 一年级
  • 一年级的古诗内容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的古诗内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骆宾王·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无名氏·画》

      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唐寅·画鸡》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4《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李绅·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高鼎·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袁枚·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杨万里·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范成大·田园杂兴》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2《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高骈·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4《来鹏·云》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1《白居易·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汉乐府·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骆宾王·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阅读全文]...

2022-04-22 13:22:49
  • 垓下歌古诗朗读及解释(垓下歌诗文内容及释义)

  • 解释
  •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评析]

    《垓下歌》是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决一死战的前夕所做的绝命词,这首诗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涵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

    [阅读全文]...

2021-12-10 17:51:35
  • 古诗元日的中心内容

  • 古诗元日的中心内容

      元日这首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古诗元日的中心内容: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这首诗《元日》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最后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作为政治家与诗人,王安石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元日》这首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意思就是抒写自己执*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阅读全文]...

2022-03-29 04:52:00
  • 望驿台古诗带翻译(望驿台原文内容及诗意)

  • 诗意
  • 唐代: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靖安宅里,天天面对着窗前碧柳;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落红满地。

    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此时,家里人思念着出门在外的亲人,出门在外的人一样也思念着家中的亲人。

    注释 望驿台:在今四川广元。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

    当窗柳:意即怀人。唐人风俗,爱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

    扑地:遍地。

    春光:一作“春风”。

    居人:家中的人。诗中指元稹的妻子。

    客:出门在外的人。指元稹。

    赏析

    这是白居易应和好友元稹的诗。首句“靖安宅里当窗柳”,元稹住宅在长安靖安里,他的夫人韦丛当时就住在那里,诗人写元稹的住宅,诗句就自然联系到元稹的妻子。“当窗柳”意即怀人。唐人风俗,爱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这是取柳丝柔长不断,以寓彼此情愫不绝之意。这诗句里,表现出韦丛天天守着窗前碧柳、凝眸念远的情景,她对丈夫的怀念之情很深。

    次句“望驿台前扑地花”是写元稹。元稹当时在四川广元,春意阑珊,落红满地。元稹一人独处驿邸,见落花而念家中如花之人。这一句巧用比喻,富于联想,也饶有诗情。

    三句“两处春光同日尽”,更是好句。“尽”字如利刀割水,效果强烈,它含有春光尽矣、人在天涯的感伤情绪。“春光”不单指春天,而兼有美好的时光、美好的希望的意思。“春光同日尽”,也就是两人预期的欢聚落空了。

    这样,就自然导出了“居人思客客思家”。本来,思念决不只是限在这一天,但这一日既是春尽日,这种思念之情便更加重了。一种相思,两处离愁,感情的暗线把千里之外的两颗心紧紧联系起来了。

    诗的中心是一个“思”字。全诗紧扣思字,含蓄地、层层深入地展开。首句“当窗柳”,传出闺中绮思,次用“扑地花”,写出驿旅苦思。这两句都通过形象以传情,不言思而思字灼然可见。三句推进一层,写出了三月三十日这个特定时日由希望转入失望的刻骨相思。但仍然没有直接点出,只用“春光尽”三字来写,很有含蓄之妙。四句更推进一层,含蓄变成了爆发,直点“思”字,而且迭用两个思字,将前三句都绾合起来,点明诗旨,收束得很有力量。此诗诗格与原作一样,采用“*起仄收”式,但又与原诗不同,开篇便用对句,而且对仗工稳,不仅具有形式整饬之美,也加强了表达力量。因为,在内容上,这两句同时写双方,用了对句,就表现出双方感情同等深挚,相思同样缠绵,形式与内容和谐一致,相得益彰。又由于用对局开篇,用散句收尾,章法于严谨中有变化,也就增加了诗的声情之美。

    [阅读全文]...

2022-04-22 10:12:45
  • 凉州词古诗王之涣赏析(凉州词全文内容及释义)

  •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诗状凉州之险恶、荒寒,一言不及征人,而征人苦情可想;虽是一篇怨词,但画面雄壮阔大,神气不落凄切。历来被誉为唐代边塞诗中的名篇。《唐诗别裁》引王渔洋的话说 :“必求压卷,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奉帚*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绝句亦无出四章之右者矣。”

    关于这首诗,唐人薛用弱的《集异记》曾记载着这么一桩趣事:开元中,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齐名。一天,天寒微雪,三人一起到旗亭小饮。适逢梨园伶官十多人会宴;*间,有四名美貌歌妓演唱,唱词都是当时著名诗人的作品。三人私下相约说:我们三人的诗名常常分不出高低,现在且看这些歌妓讴歌,“若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结果,第一人唱的是王昌龄的诗,第二人唱的是高适的诗,第三人唱的还是王昌龄的诗。王之涣不服气,“自以得名已久”,就指着“诸妓之中最佳者 ”说:“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四人中之“最佳者”结果果然唱了一首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大家于是大笑。四歌妓问明情况后竞拜。并请“俯就筵*”,“三人从之,饮醉竟日”。后明清戏剧家将此事编成剧本,其中以《旗亭记》为名的就有多本。

    [阅读全文]...

2022-01-17 06:42:24
  •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古诗大全

  • 清明节,手抄报
  • 1、清明时节雨声哗。——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2、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温庭筠《清明日》

    3、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孟浩然《清明即事》

    4、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杨万里《寒食上冢》

    5、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6、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7、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孟浩然《清明即事》

    8、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王安石《壬辰寒食》

    9、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10、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杨万里《寒食上冢》

    11、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王安石《壬辰寒食》

    1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3、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14、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1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6、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韩偓《夜深》

    17、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18、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9、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20、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21、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22、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寒食》

    23、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2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25、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26、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27、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28、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白居易《清明夜》

    29、西园日日扫林亭。——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30、黄昏疏雨湿秋千。——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31、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32、绿柳朱轮走钿车。——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33、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34、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35、听风听雨过清明。——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36、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37、梦回山枕隐花钿。——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38、淡荡春光寒食天。——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39、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40、啼红正恨清明雨。——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41、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42、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43、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44、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45、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46、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47、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48、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49、宠柳娇花寒食*,种种恼人天气。——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50、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阅读全文]...

2022-04-27 00:08:11
内容有歧义的古诗 - 句子
内容有歧义的古诗 - 语录
内容有歧义的古诗 - 说说
内容有歧义的古诗 - 名言
内容有歧义的古诗 - 诗词
内容有歧义的古诗 - 祝福
内容有歧义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