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菊展的说说

关于关于菊展的说说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菊展的说说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菊展的说说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菊展的说说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71) 说说(156) 名言(13) 诗词(993) 祝福(80) 心语(1)

  • 黄巢《不第后赋菊》扩展阅读

  • 阅读
  • 《不第后赋菊》 - 作品信息

      【名称】《不第后赋菊》

      【别名】《菊花》

      【年代】晚唐

      【作者】黄巢

      【体裁】七言绝句

      《不第后赋菊》 - 诗词正文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1],

      我花开后百花杀[2]。

      冲天香阵[3]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4]。

      《不第后赋菊》 - 词语注释

      《不第后赋菊》

      (1)、九月八:古代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风俗。说“九月八”是为了押韵。

      (2)、杀:凋谢。

      (3)、香阵:阵阵香气。

      (4)、黄金甲:金*的铠甲,此指菊花的颜色。

      《不第后赋菊》 - 诗词译文

      只等呵,直等到秋高气爽,人们迎来了重阳佳节,菊花(我的种族)啊,要盛开怒放,看百花凋谢,消散了芬芳。菊(我种族)的香气向云天直冲,弥漫在整个长安城中。秋菊(我的种族)在这里栽遍;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一队队黄金铠甲的战士,都是京城胜利的英雄)!

      《不第后赋菊》 - 诗词讲解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点明菊花开放的季节是在秋季。尤其是农历九月九日,这是中国古代传统的重阳佳节,这一天亲友聚会、登高饮酒、欣赏菊花,正是菊花大展风姿、引人赞赏的日子。这种风俗在唐代特别盛行,比黄巢早140多年的孟浩然不是曾经与朋友约定“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吗?黄巢在这里特别强调了“九月八”这一天。用了“待到”二字,表示了坚定的信心:九月八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的。人们对重阳节也是盼望的,“待到”二字也起到了促使人们迎接这个佳节到来的作用,向人们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诗的第二句写菊花的威力:“我花开后百花杀”。百花的凋零与菊花的开放本没有必然的联系,在诗里却写成菊花一开百花就枯萎了,变成了因果关系,这正是强调了菊花的威力。唐代是崇尚牡丹的,把牡丹视为国花。据唐人李肇《国史补》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黄巢一反传统的观念,对菊花大加赞扬,你看,“我花开”与“百花杀”恰成为鲜明的对照,更显出菊花精神抖擞、威力极大。重阳,是菊花的节日。

      诗的三、四两句描写重阳节的景象。第三句写味,“冲天香阵透长安”,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冲天香阵”。天,在封建社会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它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就连作为人间最高统治者的封建帝王,也只能称为“天子”。他父天母地,是奉上天之命来管理万民的。但菊花的香气却可以“冲天”;不仅“冲天”,还能充塞京城长安。一个“冲”、一个“透”,表现了菊花、从而也体现了诗人那种藐视天地的雄伟气魄。

      第四句写色。如果第三句是传菊花的“神”,那么,第四句则是写菊花的“形”。“满城尽带黄金甲”,“满城”是说菊花无处不有,遍满京都;“尽带”是说这遍满长安的菊花,无一例外地全都披上了黄金甲。身披黄金铠甲,屹立在飒飒西风之中,抗霜半寒,傲然怒放,这形象是何等英武!何等俊伟!况且,“满”城“尽”是,如同云霞,映照着天空;如同烈火,燃遍了长安!这里所歌咏、所塑造的,不是单独某一株菊花,而是菊花的“英雄群像”。

      《不第后赋菊》 - 诗词赏析

      《不第后赋菊》

      这首诗是以菊喻志,借物抒怀,通过刻划菊花的形象、歌颂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现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当农民起义的“重阳佳节”到来之日,那些封建统治阶级威风扫地,不是如同那些“百花”一样凋零了吗?当浩浩荡荡的义军开进长安之后,那身着戎装的义军战士,不是象这满城菊花一样,金烂烂辉光耀目、威凛凛豪气冲天吗?这首菊花诗是封建社会农民起义英雄的颂歌。

      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既写了菊花的精神,也写了菊花的外形,形神兼备;既写了菊花的香气冲天,又写了菊花的金甲满城,色味俱全,形象十分鲜明。语言朴素,气魄宏伟,充满了使人振奋的鼓舞力量。唐末诗人林宽有诗云:“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此话不假。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这样一个马上打天下,笔下写壮志的“解诗”英雄。他的两首咏菊诗作脍炙人口,千古流传,骨子里蕴含一种改天换地、再造乾坤的豪情壮志,是典型的借菊抒情,托菊言志的“造反诗”。下面稍作剖析。

      第一首《题菊花》这样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此诗咏菊,一反文人笔下菊花孤高绝俗、落落寡合之传统,赋予菊花以顶风傲寒,战天斗地之精神,读来感人肺腑,动人心魄。秋风瑟瑟,万木凋零,满院菊花沐寒挺立,迎风怒放,其香幽冷,其艳生辉。尽管开不逢时,缺蜂少蝶,颇有几分冷落凄清,可是菊花幽香冷艳不减分毫,铮铮傲骨不少分寸。也许百花逢春是大鸣大放,浓香竞发,蜂飞蝶舞,满眼春光,可是菊花却高昂头颅,笑傲风霜,清香劲发,冷艳逼人,表现出一股坚如磐石,硬如钢铁的不屈精神。实际上这是隐喻农民起义军意志坚定,作风顽强,信念不倒,具有一种挑战*,敢做敢为的战斗精神。

      三、四两句是作者的浪漫幻想,颇能见出诗人的豪情壮志。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开放,共享春光。这种激情想象集中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诗中的菊花,实际上是千千万万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农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寒而放的顽强生命力,又为他们的环境命运鸣抱不*,立志要战天斗地,改变劳苦大众的悲苦命运,让他们翻身*,共享美好生活。值得注意的是,“报与桃花一处开”还体现了作者朴素的*等观念。因为在作者看来,菊花和桃花同为百花之一,桃花可以沐浴春光,吐艳争辉,菊花却独立寒秋,蕊寒香冷,这实在是上天极大的不公*。另外,“他年我若为青帝”尽管是一种假设,一种想象,一种幻想,可是却表现出诗人不屈从命运的摆布,不甘心当牛做马,发誓要当家作主,主宰自我的豪情;实际上也是农发起义领袖要推翻旧*,为大众谋幸福的理想写照。当然其间也可看出诗人一往无前,抗争到底,乃至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战斗精神。全诗出语豪壮,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不第后赋菊》菊花

      第二首是《菊花》,又题《不第后赋菊》,大概是黄巢科举落第后的泄愤之作。全诗这样写:“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痛快杀敌,喜迎胜利的激情。首句“待”字力重千钧,意味深长,诗人热烈等待的是一个天翻地覆、扭转乾坤的特殊日子,而且这个日子的到来如同春去秋来,时序更迁一样指日可待,并非虚无缥缈,遥不可及。次句“杀”字,极富暗示性,容易使人生发联想。诗人将“我花”之含苞怒放与“百花”之凋零破败并置对比,显示人民力量战胜统治王朝的辉煌前景。“杀”字提醒我们,“我花”(人民力量)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百花”(统治集团)弃甲拽兵,落荒而逃。这场新旧力量的较量“杀”得敌人丧魂落魄,一败涂地,极大地助长了“我花”穷追猛打,克敌制胜的信心和威力。

      诗歌三、四两句写菊花盛开的壮丽情景。京都长安,菊花满地,金光闪闪;浓香四溢,直冲云天;花团锦簇,彩绣辉煌。这简直就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国,也是菊花的盛大节日。诗人这样写,一改菊花幽独淡雅的高士风采,显现出一种豪迈粗犷,战天斗地的动态美。用“冲”字写香气,有迎寒而上、香远溢清之韵致;用“阵”字写香气,有浓香阵阵,浸透长安之氛围;用黄金盔甲喻菊花,有色香兼备,神韵活现的风姿。而且,这些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农民起义军攻志略地,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实际上,诗人也正是借开满京城,占尽秋光的菊花来渲染起义军大获全胜,笑逐颜开的喜悦。全诗表达的应该是一种对起义必胜的坚定信念和美好憧憬。

      两首咏菊诗,尽管写作切入的角度及表现手法各有侧重,但充盈诗中的豪情壮志和意气风神却是相同的。黄巢要造反,要推翻旧*,要做命运的大英雄,时代的弄潮儿,他没有直抒胸臆,直诉心声,而是通过写菊状花来传情言志,这种言此意彼,含蓄蕴藉的笔法的确是这两首诗歌被推为上乘之作的主要原因。当然,黄巢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他的胸襟气度和政治抱负,注定与一般封建文人不一样,这也是他笔下的菊花如此生机勃发,富于斗争精神的原因之一。诗的第一句点明菊花开放的季节是在秋季。尤其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正是人们登高饮酒、欣赏菊花的大好日子。第二句描写了菊花的威力。“杀”的意思是凋谢。菊花一开百花就凋谢了,形成鲜明的对照。第三句表现了菊花藐视天地的雄伟气魄。天在封建社会里是至高无上的,就连封建帝王也只能称为“天子”,但菊花的香气却可以“冲天”,而且充满长安。第四句描写了满城菊花怒放的壮丽场景,菊花就像都披上了黄金铠甲,烈火一般燃遍了长安。这首菊花诗是封建社会农民起义英雄的颂歌。当农民起义到来之日,那些封建统治阶级威风扫地,就如同“百花”一样凋零;当浩浩荡荡的义军开进长安之后,那身着戎装的义军战士,正像这满城菊花一样,金光闪耀、豪气冲天。

      《不第后赋菊》 - 作者简介

      黄巢

      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西南)人,出生于盐商家庭,富有财产,本人也从事贩卖私盐的活动。他长于骑射,爱扶危救急;也爱读书,参加过进士考试,不中。黄巢不满于唐王朝的腐朽政治,875年响应王仙芝的起义,在冤句率众起义。王仙芝被杀后,黄巢继续战斗,号冲天大将军,深得人民群众拥护,880年攻陷长安,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起义失败后,黄巢为叛徒所杀。

      黄巢除了精通武艺外,也爱读书,能诗能文。他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考中。不过,科场的失利却使他有了另外的收获:那就是看到了考场的黑暗和吏制的腐败,使他对李唐王朝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考试不第后,却豪情倍增,借咏菊花来抒写自己的怀抱。[1]

    整理:zhl201607

    [阅读全文]...

2022-05-06 03:17:21
  • 杯中菊

  •   那天  我路过茶坊  瞥见了角落里的你  金色的身躯皱成纸团  静静地蜷缩在塑料盒里  可怜兮兮    你是秋的孩子  诞生在千菊茶庄  我能想象得到你曾经  一片素心向着天空  笑傲在秋风里    入夜  点一盏明灯  攫几个花朵至于杯中  小小的杯子里  便氤氲出流传千年的浩然之气  一如陶先生的人品  轻呷一口  心清神怡    我问杯中的菊  为何呀为何  曾经自由于天地间  不屈于世俗的你  情愿千锤百炼  委身一隅    柔柔的灯光下  你倔强地沉入杯底  悄然无语  空气中只留下  缠绵不绝的香气

      编辑点评:

      唐朝诗人元稹写过一首《菊花》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之美,难有匹敌者。因为菊花品性高洁,所以国人对之偏爱有加。于是,人们制作出菊花茶、菊花酒、菊花枕、菊花馒头等等,创造出更多的机会与菊花亲*。菊花,是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之一。据记载,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对口干、火旺、目涩,或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主治感冒风热,头痛病等;对眩晕、头痛、耳鸣有防治作用。本品咏物以寄情,写自己路过茶坊,瞥见了角落里的菊花,那金色的身躯皱成纸团模样,静静地蜷缩在塑料盒里。在千菊茶庄,菊花一片素心向着天空,笑傲在秋风里。夜灯下,攫几枚花朵于杯中,小小的杯子里,便氤氲出流传千年的浩然之气,一如陶先生的人品……我问杯中的菊,不屈于世俗的你,为何情愿千锤百炼而委身一隅?你倔强地沉入杯底,悄然无语,空气中留下缠绵不绝的香气……诗品从菊之形,菊之香,菊之品等角度入手,表达了对默默奉献者的歌颂,对美好生活的品尝,对纯正灵魂的称赞,耐读耐品!真诚感谢老师赐稿晓荷!期待老师更多佳作!献菊花茶!

    [阅读全文]...

2022-02-25 08:30:51
  • 《菊》赏析

  •   作者: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菊【诗文解释】

      暗淡的紫色,鲜艳的电影。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菊花不怕露水的沾湿,可是害怕夕阳的来临。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上。

      菊【词语注释】

      陶令:指陶渊明。

      菊【诗文赏析】

      瑟瑟秋风吹谢了百花,此时孤芳自赏的只有秋菊。正因其孤傲高洁,所以才深得陶渊明等名公雅士的喜爱。诗人用*实无华的语言,描绘出了菊花的可人姿态。

    整理:zhl201612

    [阅读全文]...

2022-04-16 07:35:30
  • 郑思肖:画菊

  •   《画菊》

      作者: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翻译:

      菊花开放的时候,百花已经凋谢。

      只有她独自开在稀疏的篱笆旁边,

      让人心生喜悦,觉得与众不同。

      更不同的是菊花宁愿保留芬芳枯死枝头,

      也决不被北风吹落。

      赏析:

      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深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以自喻,这首《画菊》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它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宋代诗人对菊花枯死枝头的咏叹,已成不解的情结,这当然与南宋偏安的隐痛有关。陆游在《枯菊》中有“空余残蕊抱枝干”的诗句,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从形象审美的完整程度和政治指向的分明来看,都略逊郑思肖的这两句诗。

      “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字带来了些许佻达的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更重要的是,前者点出“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

      当然,陆游、朱淑贞的诗都是好诗,但三诗并立,郑思肖这两句诗的忧愤,则更为深广。

      这首诗句用于表达“民族气节、忠贞爱国”时显得分外贴切。

    [阅读全文]...

2022-01-08 15:24:13
  • 菊梦组诗

  • 菊梦组诗

      曾是一个傍晚

      打从一个菊园走过

      微风轻轻

      脚步轻轻

      在暖暖的夕阳下走过

      夕阳里

      菊花丛中

      伊人似仙子

      歌舞不息

      衣袂飘飘又笑脸盈盈

      今日又从此地走过

      菊花依然开放

      伊人却早已不在

      微风轻轻

      脚步轻轻

      在暖暖的夕阳里走过

      梦回那个傍晚

      夕阳里

      菊花丛中

      伊人似仙子

      歌舞不息

      衣袂飘飘又笑脸盈盈

      思

      无声无息

      你已离开一个年头

      村庄在你离开的日子里

      也为你沉默

      思来想去

      你该追寻幸福远去

      村庄只能回忆你的昨日

      无法让你幸福

      兰花

      歌声远去了

      那该是多么遥远的日子

      兰花芬芳

      已是某个人的期盼

      我是你水中流过的一块沙石

      也是你身边飘过的一阵轻风

      当我从你身边走过

      匆忙的.日子让我不曾停留

      但我也必有过眷恋

      虽然我已不在

      记忆也已沉入我的心海

      但曾经的曾经

      依然在我的心海里回响

      村庄

      村庄不改沉默的本性

      村庄还沉睡在菊梦之中

      菊梦已是三百年前的故事

      故事中人已成化石

    [阅读全文]...

2022-07-12 02:15:20
  • 菊花诗句

  • 菊花
  • 菊花诗句

      引导语:陶渊明的《饮酒》中写到‘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那么大家还知道哪些菊花的诗句呢?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寒菊》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陶渊明《饮酒》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杜甫《宿赞公房》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赵嘏《长安晚秋》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陶渊明《和郭主簿》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曹雪芹《咏菊》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白居易《咏菊》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李商隐《菊花》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苏轼《赵昌寒菊》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曹雪芹《残菊》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唐寅《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上赋》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绮*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苏轼《送顿起》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 长安九日诗》

      几度白衣虚令节,致疑黄菊是孤芳。《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黄鹂啭处谁同听,白菊开时且剩过。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阅读全文]...

2022-04-29 22:14:22
  • 有关菊的诗句

  • 写景
  •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

      2、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感遇》

      3、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秋菊》

      4、少年饮酒时,踊跃见**。——《晚菊》

      5、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饮酒》

      6、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赏菊》

      7、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和郭主簿》

      8、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宿赞公房》

      9、唯有数丛菊,新开篱落间。——《东园玩菊》

      10、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赠李征君大寿》

      11、夭桃枉自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菊》

      12、雪菊金英两断肠,蝶翎蜂鼻带清香。——《菊》

      13、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菊梦》

      14、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赠李征君大寿》

      15、**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咏菊》

      16、且聆和*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赏菊》

      17、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18、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一落索》

      19、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20、九月西风霜气清,舍南园圃紫云晴。——《紫菊》

      21、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菊韵》

      22、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寒菊》

      23、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24、依稀白雁江天幕,得眼篱边箬帽斜。——《题菊》

      25、*种篱边菊,秋来未着花。——《寻陆鸿渐不遇》

      26、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

      27、粲粲**何似好,阶前惟见束枯枝。——《枯菊》

      28、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题**》

      29、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九日与陆羽饮茶》

      30、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题**》

      31、最爱东篱闲把酒,此中容得澹人看。——《题画菊》

      32、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湘滞未容回。——《亿白菊》

      33、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肥。——《菊城吟》

      34、陶令篱边菊,秋来色转佳。——《赋得秋菊有佳色》

      35、地荒老圃苔三径,节过重阳雨一篱。——《晚香轩》

      36、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题**图》

      37、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赵昌寒菊》

      38、东篱黄菊为谁香,不学群葩附艳阳。——《咏翻集句》

      39、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感遇四首(之二)》

      40、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长安晚秋》

      41、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重阳后**》

      42、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临江驿潇湘秋雨杂剧》

      43、东篱采菊望南冈。一从陶令后,人更爱花黄。——《咏菊》

      44、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飗竞鼓声。——《九月十日偶书》

      45、紫菊披风散晚霞,年年霜晚赏奇葩。——《和崔象之紫菊》

      46、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对菊枕霞旧友》

      47、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叹庭前甘**》

      4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二十首(其中两首)》

      49、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50、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重阳后**三首》

      51、**开,**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长相思》

    [阅读全文]...

2022-07-22 01:29:43
  • 菊花的诗句

  • 菊花,经典
  • 菊花的诗句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句吧,不同的诗句,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菊花的.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菊花的诗句 1

      1、小院菊残烟雨细。天气_凉,恼得人憔悴。被暖橙香羞早起。玉钗一任慵云坠。——程垓《蝶恋花》

      2、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灼灼尚繁英,美人无消息。——贾岛《对菊》

      3、今春闰好。怪重阳菊早。满槛煌煌看霜晓。唤金钱翠雨,不称标容,潇洒意陶潜中能道。——晁补之《洞仙歌·菊》

      4、菊花低色过重阳,似忆王孙白玉觞。今日王孙好收采,高天已下两回霜。——鲍溶《暮秋与裴居晦宴因见采菊花之作》

      5、赐酒盈杯谁共持,宫花满把独相思。相思只傍花边立,尽日吟君咏菊诗。——白居易《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

      6、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7、风雨过中秋,愁对画帘银烛。那更气迟节晚,负重阳金菊。——晁补之《好事*》

      8、东篱黄菊。细捻香枝人事熟。少缓芳尊。且醉侬家麹米春。——陈三聘《减字木兰花》

      9、簇簇竟相鲜,一枝开几番。味甘资麹糵,香好胜兰荪。古道风摇远,荒篱露压繁。盈筐时采得,服饵*知门。——李建勋《采菊》

      10、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杜甫《叹庭前甘菊花》

      11、浅色千重柔叶,深心一点娇黄。只消可意更须香。好个风流模样。——陈师道《西江月·咏丁香菊》

      12、三径芳根自不群。每于霜后播清芬。枝头蛱蝶如羞见,篱外征鸿不可闻。——陈德武《鹧鸪天·咏菊》

      13、寒轻菊未残,春小梅初破。兽炉闲拨尽,松明火。青毡锦幄,四壁新妆里。重暖香篝,绣被拥银屏,彩鸾空伴云卧。——陈允*《满路花》

      14、袅风惊未定,溪影晚来寒。不得重阳节,虚将满把看。神仙谁采掇,烟雨惜凋残。牧竖樵童看,应教爱尔难。——崔橹《村路菊花》

      15、时菊凝晓露,露华滴秋湾。仙人酿酒熟,醉里飞空山。——顾况《黄菊湾》

      16、陶菊手自种,楚兰心有期。遥知渡江日,正是撷芳时。——杜牧《将赴湖州留题亭菊》

      17、虽被风霜竞欲催,皎然颜色不低摧。已疑素手能妆出,又似金钱未染来。香散自宜飘渌酒,叶交仍得荫香苔。寻思闭户中宵见,应认寒窗雪一堆。——罗隐《咏白菊》

      18、*从年长来,渐觉取乐难。常恐更衰老,强饮亦无欢。顾谓尔菊花,后时何独鲜。诚知不为我,借尔暂开颜。——白居易《东园玩菊》

      19、阶兰凝曙霜,岸菊照晨光。露浓曦晚笑,风劲浅残香。细叶凋轻翠,圆花飞碎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李世民《赋得残菊》

      20、玉律三秋暮,金精九日开。荣舒洛媛浦,香泛野人杯。靃靡寒潭侧,丰茸晓岸隈。黄花今日晚,无复白衣来。——李峤《菊》

      21、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22、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今来不复饮,每见恒咨嗟。伫立摘满手,行行把归家。此时无与语,弃置奈悲何。——韩愈《晚菊》

      23、清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司空图《华下对菊》

      24、丛幽一笑东篱晓,霜华又随香冷。晕色黄娇,低枝翠婉,来趁登高佳景。谁偏管领。是彭泽归来,未荒三径。最惬清觞,道家标致自风韵。——高观国《齐天乐·菊》

      25、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庭前菊》韦庄

      26、怎奈花残又莺老。槛里青梅数枝小。新荷长池沼。当晴昼燕子声闹。亭栏花绽颜色好。风雨催催等闲开了。酒醒暗思量,无个事甚刚烦恼。——杜安世《菊花新》

      27、乱蕊压枝繁。堆积金钱闹作团。晚起涂黄仍带酒,看看。衣剩腰肢故着单。薄瘦却禁寒。牵引人心不放阑。拟折一枝遮老眼,难难。蝶横蜂争只倚阑。——陈师道《南乡子·咏棣棠菊》

      28、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相滞未容回。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陆龟蒙《忆白菊》

      29、黄花过也。月酒何曾把。寒蝶多情爱潇洒。晴日双双飞下。沈吟独倚朱栏。采芳贻向□边。枕上醉排金靥。幽香付与谁怜。——晁补之《清*乐·对晚菊作》

      30、霜间开紫蒂,露下发金英。但令逢采摘,宁辞独晚荣。——陈叔达《咏菊》

      1、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唐·杜甫《云安九日》

      2、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3、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4、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宋·吕渭老《一落索》

      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赠刘景文》

      6、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晋·陶渊明《饮酒首》

      7、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袁崧《菊》

      8、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

      9、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明·沈周《菊》

      10、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宋·杨万里《咏菊》

      1、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2、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陶渊明《饮酒其四》

      3、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苏轼《赵昌寒菊》

      4、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斗万花样巧,深染蜂黄。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6、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李世民《度秋》

      7、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杜甫《九日寄岑参》

      8、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9、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阅读全文]...

2022-06-05 11:26:06
  • 秋菊古诗

  • 经典
  • 关于秋菊古诗(精选55句)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秋菊古诗(精选55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秋菊古诗1

      1、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2、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

      3、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明·沈周《菊》

      4、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王如亭《菊城吟》

      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赠刘景文》

      6、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

      7、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刘克庄《菊》

      8、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9、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10、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白居易《咏菊》

      11、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唐·杜甫《云安九日》

      12、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晋·陶渊明《饮酒首》

      1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陶渊明。——《过故人庄》

      14、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15、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16、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宋·杨万里《咏菊》

      17、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袁崧《菊》

      1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19、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明·唐寅《菊花》

      20、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21、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红楼梦》

      22、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23、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24、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25、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26、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宋·苏轼《赵昌寒菊》

      27、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28、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菊花》

      29、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郑思肖《画菊》

      30、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唐·赵嘏《长安晚秋》

      31、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唐·杜甫《宿赞公房》

      32、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宋·梅尧臣《残菊》

      33、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李师广《菊韵》

      34、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唐·太宗《赋得残菊》

      35、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郑思肖《寒菊》

      36、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宋·吕渭老《一落索》

      37、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38、直视苍天傲暑寒,青枝绿叶簇高竿。

      39、上皇朝罢酒初酣,写出梅花蕊半含。 惆怅汴*去后,一枝流落到江南。

      40、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1、质洁馨纯芳净雅,清芬一世落尘埃。

      2、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3、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4、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5、雨余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 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

      6、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7、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8、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

      9、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阅读全文]...

2022-07-05 17:08:21
关于菊展的说说 - 句子
关于菊展的说说 - 语录
关于菊展的说说 - 说说
关于菊展的说说 - 名言
关于菊展的说说 - 诗词
关于菊展的说说 - 祝福
关于菊展的说说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