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松树借物抒情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松树借物抒情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松树借物抒情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松树借物抒情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描写松树的古诗
一棵棵松树,褐色的树干,足有碗口粗,笔直笔直的,满树的松叶绿得可爱,活像一把张开的绿绒大伞,风一吹,轻轻摇曳。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描写松树的古诗,希望能帮到你!
1、《小松》一一唐代文学家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翻译】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2、《竹石》一一清代文学家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翻译】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3、《答人》一一唐朝文学家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翻译】
偶然来到松树底下,找块石头安稳的睡上一觉。因为山中没有日历,只晓得冬去春来,但却不知道现在是何年何月。
4、《题小松》一一唐朝文学家李商隐。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
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翻译】
我喜爱你独秀挺立在庭园中的小松,那细叶轻阴带来满座清风。桃李盛开的季节,你虽然寂寞,但进入霜雪繁多的严冬,就显得郁郁葱葱。一年之内桃李等花卉几经枯荣,而你长大后,则具栋梁之功。请告诉那些去西园观花的人们:在雪飞霜落的园中,他们定会为枝叶光秃秃的桃李等花卉而悲伤动容。
5、《山居秋暝》一一唐朝文学家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翻译】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6、《夜归鹿门歌》一一唐朝文学家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翻译】
山寺里的钟声响起,天色已经昏暗,渔梁渡口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乘着小舟返回鹿门。鹿门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胧的树影,不觉中忽然来到庞公隐居的地方。岩穴的山门及松间的小路静悄悄的,只有我这个隐者独自来来去去。
6、《西斋小松二首》一一唐朝诗人、文学家元稹。
松树短于我,清风亦已多。
况乃枝上雪,动摇微月波。
幽姿得闲地,讵感岁蹉跎。
但恐厦终构,藉君当奈何。
簇簇枝新黄,纤纤攒素指。
柔苙渐依条,短莎还半委。
清风日夜高,凌云意何已。
千岁盘老龙,修鳞自兹始。
8、《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一一宋代文学家施肩吾。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前言】
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贾岛《寻隐者不遇》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板桥《竹石》
4.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亭亭山上松》
5.植物惟松柏,苍苍贯四时。——刘克庄《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植物惟松柏》
6.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杜荀鹤《小松》
7.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8.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李群玉《书院二小松》
9.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刘桢《赠从弟·亭亭山上松》
10.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亭亭山上松》
11.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亭亭山上松》
12.松柏虽寒苦,羞逐桃李春。——李白《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
13.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白居易《谪居》
14.日映西陵松柏枝,下台相顾一相思。 ——刘禹锡《魏宫词二首》
15.列嶂有心争峻秀,古松无语兀龙钟;——恽代英《游黄山·久闻人说黄山好》
16.松树倒生临涧影,竹根斜挂过墙鞭。——王镃《山居即事·选定唐诗手自编》
17.横琴倚高松,把酒望远山。——李白《春日独酌二首》
18.大山小山松树齐,千声万声子规啼。——汪广洋《江上·大山小山松树齐》
19.一峰初上晓松哀,瀑布声闻客绪开。——郭之奇《憩庐山东林寺和王阳明先生壁间韵》
20.带雪松枝翘膝胫,放花菱片缀毛衣。——白居易《池鹤二首》
21.石潭倒献莲花水,塔院空闻松柏风。——钱起《夜宿灵台寺寄郎士元》
22.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岑参《范公丛竹歌》
23.幽兰泣露新香死,画图浅缥松溪水。——李商隐《河阳诗》
24.瀑布悬崖泻,松笙入夜鸣。——李颙《忆罗浮》
25.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刘长卿《送少微上人游天台》
26.手种老松树,苍然霜雪颜。——吴莱《和陶渊明咏贫士·其二》
27.尚想读书声,犹在松树间。——陈淳祖《劝农二首奉呈同官诸丈·劝农事云毕》
28.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元稹《南秦雪》
29.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李商隐《高松》
30.山间偃仰无不至,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高适《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31.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生松树枝。——卢仝《风中琴》
32.摇落见松柏,岁寒比忠贞。——皎然《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亲故》
33.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刘义庆《世说新语》
34.晒药竹斋暖,捣茶松院深。——皇甫冉《寻戴处士》
35.南山石上双松树,莫更动摇仙鹤巢。——蓝仁《和云松雪中十绝·其二》
36.松柏与龟鹤,其寿皆千年。——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37.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38.长江靡迤山坡陀,旅竹荒松蒙茑萝。——贺铸《三鸟咏之三子规行》
39.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诗经》
40.怪石奇松诗意里,溪头吟罢饮丹砂。——老舍《咏黄山》
41.竹园笋出穿龙角,松树年深长鹤孙。——萨都剌《题元符宫东秀轩又名日观》
42.青松来风吹古道,绿萝飞花覆烟草。——李白《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
43.松树倒影半溪寒,数个沙鸥似水安。——陈师道《诗一首·松树倒影半溪寒》
44.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45.闻有三山未知处,茂陵松柏满西风。——许浑《学仙二首》
46.朱门青松树,万叶承清露。——卢纶《孤松吟酬浑赞善》
47.西陵松柏青如故。翦烟花、幽兰啼露。——张先《山亭宴·碧波落日寒烟聚》
48.庭连翠岛松篁暗,沼接清流瀑布新。——乌允卿《宁国院》
49.风起松花散,琴鸣鹤翅回。——朱庆馀《赠道者》
50.门前有个长松树,莫遣黄鹂来上鸣。——罗伦《无题二首·其二》
51.长松入霄汉,远望不盈尺。——李白《游泰山六首》
1、松间石上定僧寒,夜半犹溪水声急。
2、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3、寸寸凌霜长劲条,路人犹笑未干霄。
4、自种双松费几钱,顿令院落似秋天。能藏此地新晴雨。
5、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6、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7、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
8、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9、恍惚诚有之。泽中生乔松。
10、名华非典实,翦弃徒纤茸。刻削大雅文,所以不敢慵。
11、松风吹茵露,翠湿香袅袅。
12、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
13、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毕竟共虚空,何须夸岁月。
14、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15、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16、烟叶葱茏苍麈尾,霜皮剥落紫龙鳞。欲知松老看尘壁,死却题诗几许人。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8、阴阴清禁里,苍翠满春松。雨露恩偏*,阳和色更浓。
19、笔写形难似,琴偷韵易迷。暑天风槭槭,晴夜露凄凄。
20、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21、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22、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23、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24、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
25、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26、势轧枝偏根已危,高情一见与扶持。忽从憔悴有生意。
27、虽小天然别,难将众木同。侵僧半窗月,向客满襟风。
28、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9、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30、几年苍翠在仙家,一旦枝枯类海槎。
31、翛然此外更何事,笑向闲云似我闲。
32、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
33、古甲磨云拆,孤根捉地坚。何当抛一干,作盖道场前。
34、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35、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36、客吟晚景停孤棹,僧踏清阴彻上方。
37、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38、一阵雨声归岳峤,两条寒色下潇湘。
39、木韵弥全,秋霄学瑟弦。空知百馀尺,未定几多年。
40、枝拂行苔鹤,声分叫砌虫。如今未堪看,须是雪霜中。
41、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42、愿符千载寿,不羡五株封。倘得回天眷,全胜老碧峰。
43、却为离披无俗姿。影入岩廊行乐处,韵含天籁宿斋时。
44、震泽*芜岸,松江落叶波。在官常梦想,为客始经过。
45、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尽日,寒尽不知年。
46、虽过老人宅,不解老人心。何事斜阳里,栽松欲待阴。
47、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48、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49、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
50、移来有何得,但得烦襟开。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
51、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借景抒情的古诗
当我们的心情发生很大的变化时,常常容易借助景物抒**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借景抒情的古诗 ,供大家参考。
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借景抒情的古诗赏析:
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本诗也许还有别的寓意,但作为爱情诗却是几无异议。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注解
1、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径建德的一段。
2、移舟:靠岸。
3、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
译文
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
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
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
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赏析
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赏析:
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著名之作。全诗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这二句既描写了秋夜江边之景,又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阗寂之时,却闻乌啼钟鸣。如此明灭对照,无声与有声的衬托,使景皆为情中之景,声皆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错落,浑融幽远。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隽永,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为那里的一桥一水,一寺一城*添了千古风情,吸引着古往今来的寻梦者。《唐诗三集合编》“全篇诗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说出。”《碛砂唐诗》:“‘对愁眠’三字为全章关目。明逗一‘愁’字,虚写竟夕光景,辗转反侧之意自见。”《古唐诗合解》:“此诗装句法最妙,似连而断,似断而连。”
诗人运思细密,短短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其名句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
小结: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孟薰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上片写登楼伫望情景。以细风、草色、烟光、残阳几个关合着相思离愁的意象,组成一幅黄昏春望图。上片以“春愁”为核心多层次地描摹春愁之景,春愁之态,笔意婉约。下片抒情,直抒胸臆,写词人情深志坚。“拟把”、“强乐”三句辞意顿折,写词人欲借疏狂之歌呼,陶然之酣醉,谋求醉而忘忧,歌而暂欢,以摆脱春愁之压抑和纠缠,却落得个“还无味”的无聊和空虚,可见其春愁之浓深、刻骨,竟无法排遣。最后揭明词人对待“春愁”的果决态度:“终不悔”。“为伊”,方始画龙点晴地道破春愁难遣,为春愁憔悴无悔的隐秘:为了她——那“盈盈仙子”(《曲玉管》)的坚贞情爱,我亦值得憔悴、瘦损,以生命相托!语直情切,挟带着市民式的激情,真是荡气回肠。全词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志诚男子的形象,描写心理充分细腻,尤其是词的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画龙点睛般地揭示出主人公的精神境界,被王国维称为“专作情语而绝妙者”。
借景抒情的古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借景抒情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1、《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6、《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7、《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苏轼《送杭州进士诗叙》
2、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白居易《庭松》
3、虽过老人宅,不解老人心。何事斜阳里,栽松欲待阴。——耿湋《观邻老栽松》
4、几年苍翠在仙家,一旦枝枯类海槎。不如酸涩棠梨树,却占高城独放花。——李涉《题苏仙宅枯松》
5、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白居易《栽松二首》
6、手栽两树松,聊以当嘉宾。乘春日一溉,生意渐欣欣。——白居易《寄题盩厔厅前双松》
7、列植成均里,分行古庙前。阴森非一日,苍翠自何年。寒影烟霜暗,晨光枝叶妍。*檐阴更静,临砌色相鲜。——李胄《文宣王庙古松》
8、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静将流水对,高共远峰齐。翠盖烟笼密,花幢雪压低。与僧清影坐,借鹤稳枝栖。——白居易《题遗爱寺前溪松》
9、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李白《南轩松》
10、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客散初晴候,僧来不语时。——李商隐《高松》
11、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尽日,寒尽不知年。——贾岛《松下偶成》
12、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白居易《松树》
13、烟叶葱茏苍麈尾,霜皮剥落紫龙鳞。欲知松老看尘壁,死却题诗几许人。——白居易《题流沟寺古松》
14、寸寸凌霜长劲条,路人犹笑未干霄。南园桃李虽堪羡,争奈春残又寂寥。——崔涂《涧松》
15、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古柏行》
16、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皇甫松《古松感兴》
17、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杜甫《四松》
18、青苍初得地,华省植来新。尚带山中色,犹含洞里春。*楼依北户,隐砌净游尘。鹤寿应成盖,龙形未有鳞。——李正封《贡院楼北新栽小松》
19、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王安石《孤桐》
20、为爱松声听不足,每逢松树遂忘还。翛然此外更何事,笑向闲云似我闲。——皎然《戏题松树》
21、曾于西晋封中散,又向东吴作大夫。浓翠自知千古在,清声谁道四时无。枝柯偃后龙蛇老,根脚盘来爪距粗。——廖匡图《松》
22、一阵雨声归岳峤,两条寒色下潇湘。客吟晚景停孤棹,僧踏清阴彻上方。——狄焕《咏南岳径松》
23、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岑参《感遇》
24、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毕竟共虚空,何须夸岁月。——白居易《赠王山人》
25、人生不得为松树,却遇秦封作大夫。——李涉《题五松驿》
26、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白居易《和元八侍御升*新居四绝句·松树》
27、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杜甫《古柏行》
28、终日吟天风,有时天籁止。问渠何旨意,恐落凡人耳。——顾况《千松岭》
29、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青松》
30、此木韵弥全,秋霄学瑟弦。空知百馀尺,未定几多年。古甲磨云拆,孤根捉地坚。何当抛一干,作盖道场前。——曹松《僧院松》
31、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苏辙《服茯苓赋叙》
32、地耸苍龙势抱云,天教青共众材分。孤标百尺雪中见,长啸一声风里闻。——*甫《松》
33、移床避日依松竹,解带当风挂薜萝。——白居易《池上即事》
34、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李群玉《赠元绂》
35、月好好独坐,双松在前轩。西南微风来,潜入枝叶间。——白居易《松声》
36、虽小天然别,难将众木同。侵僧半窗月,向客满襟风。枝拂行苔鹤,声分叫砌虫。如今未堪看,须是雪霜中。——杜荀鹤《题唐兴寺小松》
37、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韩溉《松》
38、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杜甫《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
39、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韩溉《松》
40、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
41、自种双松费几钱,顿令院落似秋天。能藏此地新晴雨,却惹空山旧烧烟。枝压细风过枕上,影笼残月到窗前。——曹唐《题子侄书院双松》
42、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李白《古风》
43、缘岸蒙笼出见天,晴沙沥沥水溅溅。何处羽人长洗药,残花无数逐流泉。——皎然《赤松》
44、弱质岂自负,移根方尔瞻。细声闻玉帐,疏翠*珠帘。未见紫烟集,虚蒙清露沾。何当一百丈,欹盖拥高檐。——《严郑公阶下新松》
45、凄凄百卉病,亭亭双松迥。直上古寺深,横拂秋殿冷。轻响入龟目,片阴栖鹤顶。山中多好树,可怜无比并。——《萧寺偃松》
46、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47、百尺森疏倚梵台,昔人谁见此初栽。故园未有偏堪恋,浮世如闲即合来。天暝岂分苍翠色,岁寒应识栋梁材。——崔涂《题净众寺古松》
48、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白居易《涧底松-念寒俊也》
49、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苏轼《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50、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成彦雄《松》
51、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赞美松树的经典古诗词
松树不与群芳争艳,它朴实无华,默默无闻地长在人迹罕至的山崖上,四季的更迭,山林由繁华转为衰败,都丝毫影响不到它。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赞美松树的经典古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松》
*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尽日,寒尽不知年。
从稚蓬其松,却百带严莅
人生不得为松树,却遇秦封作大夫
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
毕竟共虚空,何须夸岁月
岁冬至唐村坟山扫松
谷鸟正嚘嘤,芬芳尤妩媚。
青青交道杉,森郁互参倚。
谁乎一叱咤,斩艾如草剃。
遂令墟墓间,常抱斧斤耻。
仅存盘涧松,绰有虬龙势。
矫矫千岁姿,昂霄犹舞翠。
我来省松槚,适当谷之昧。
石齿咽残流鸣族,息群喙。
木石缩羽鳞,风霜剪菑翳。
害然眼界清,如至人境外。
意行步崎岖,白云生屐履。
林光渍欲流,冉冉湿衣袂。
曾来入画图,人行绝毡毳。
《扶风歌》
(汉乐府)刘琨
南山石嵬嵬。松柏何离离。
上枝拂青云。中心十数围。
洛阳发中梁。松树窃自悲。
斧锯截是松。松树东西摧。
特作四轮车。载至洛阳宫。
观者莫不叹。问是何山材。
谁能刻镂此。公输与鲁班。
被之用丹漆。熏用苏合香。
本自南山松。今为宫殿梁。
《赠从弟》
(三国)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咏史·其二》
(东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咏怀诗八十二首其五十》
阮籍
步游三衢旁。惆怅念所思。
岂为今朝见。恍惚诚有之。
赞美松树的古诗《青松》赏析
导语:《青松》为*诗作,是《冬夜杂咏》中的首篇。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赞美松树的古诗《青松》赏析,希望有所帮助!
原文
青松
现代:*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译文
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仔细看一看,这青松又高又直。
要想知道这青松有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
赏析
《青松》一题,是《冬夜杂咏》中的首篇。《冬夜杂咏》这一组诗最初发表于《诗刊》1962年第一期上。共12题19首,这里选其中一首。发表时有小序云:一九六〇年冬夜大雪,长夜不寐。起坐写小诗若干段,寄兴无端,几乎零乱。迄今事满一年,不复诠次。(诠次,选择、归类及排列的意思。)送登《诗刊》,以博读者一粲。(粲,形容笑的样子。)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一日仲弘记。(仲弘,是*的字。)诗人借物咏怀,表面写松,其实写人。写人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写那个特定时代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诗人写松是把它放在一个严酷的环境中,一个*乎剑拔弩张的气氛中,我们看到了雪的暴虐,感受到松的抗争。我们似乎像松一样承受压迫,又像松一样挺直起来。那冷峻峭拔的松的形象,因为充溢其中的豪气激荡其中的力量而挺直起来。在压与挺的抗争中,我们似乎同时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涤荡,因为在这种抗争中,展现了那个时代飞扬凌厉的热情,展现了诗人那令人起敬的人格力量。
读这首诗,总使人想起陈总的形象。想起那刚毅的面孔。勃发的神采,光明磊落的胸襟,刚直不阿、任何时候也不肯向恶势力低头的人格。真是文若其人。如果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诗句充溢着一种帝王之气,那么“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诗句也只有刚傲沉毅、满怀将帅气度的*能够写出来!也许诗人在这里的主要目的不是抒写个人。冬夜大雪,诗人辗转难眠。1960年那是全国人民都在经受考验的时期。特大的`自然灾害,党的工作失误,*修正主义集团背信弃义,帝修联合*,正使*内外交困。正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诗人作为国内领导人,胸怀的是祖国的命运,承受的是民族的困厄,他考虑的是决不能丧失民族气节,不能丧失原则和立场,向各种*势力妥协。而这时,全国人民正紧密地团结在*周围,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迎接困难,战胜困难,顶住了世界性的修正主义的逆流。“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正是对我们的党和人民,对雄气勃发的时代精神的盛赞。也许正是诗人人格和时代精神相互融合,内外互动,共同投射在青松这个特定的象喻上,才使这首诗有一股凛然大气,读来令人感动。
描写松树的诗句:
1、
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
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陆惠心《咏松》
2、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
——苏轼《送杭州进士诗叙》
3、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杜甫《古柏行》
4、人生不得为松树,却遇秦封作大夫。
——李涉《题五松驿》
5、
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
6、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杜荀鹤《小松》
7、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
——苏辙《服茯苓赋叙》
8、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张耒《夜坐》
9、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岑参《感遇》
10、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李白《古风》
11、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
–柳宗元《孤松》
12、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尽日,寒尽不知年。
——贾岛《松下偶成》
13、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王安石《孤桐》
14、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
——杜甫《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
15、
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
毕竟共虚空,何须夸岁月。
——白居易《赠王山人》
16、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白居易《松树》
17、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成彦雄《松》
18、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
——杜甫《古柏行》
19、
挺赟惠学该儒释,袖有颜徐真草迹。
赞美松树的古诗句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赞美松树的古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1、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青松》
2、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李白《南轩松》
3、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苏轼《送杭州进士诗叙》
4、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古柏行》
5、人生不得为松树,却遇秦封作大夫。--李涉《题五松驿》
6、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
7、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李白《古风》
8、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杜甫《古柏行》
9、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尽日,寒尽不知年。--贾岛《松下偶成》
10、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苏辙《服茯苓赋叙》
11、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张耒《夜坐》
12、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岑参《感遇》
13、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白居易《松树》
14、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成彦雄《松》
15、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杜甫《古柏行》
16、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王安石《孤桐》
17、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杜甫《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
18、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毕竟共虚空,何须夸岁月。--白居易《赠王山人》
19、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20、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韩溉《松》
21、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皇甫松《古松感兴》
22、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苏轼《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23、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李群玉《赠元绂》
24、松柏何须羡桃李。--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1、答友人新栽松(张碧)
石门新长青龙髯,虬身宛转云光黏。闻君爱我幽崖前,十株五株寒霜天。越溪老僧头削雪,曾云手植当庭月。三十年来遮火云,凉风五月生空门。愿君栽于清涧泉,贞姿莫迓夭桃妍。□□易开还易落,贞姿郁郁长依然。山童懒上孤峰巅,当窗划破屏风烟。
2、再归松溪旧居宿西林(徐凝)
五粒松深溪水清,众山摇落月偏明。西林静夜重来宿,暗记人家犬吠声。
3、思在山居日偶成此咏邀松阳子同作(李德裕)
闲思昔岁事,忽忽念伊川。乘月步秋坂,满山闻石泉。回塘碧潭映,高树绿萝悬。露下叫田鹤,风来嘶晚蝉。怀兹长在梦,归去且无缘。幽谷人未至,兰苕应更鲜。
关于松树借物抒情的古诗
带松的古诗借物抒情
借松抒情的古诗
借物抒情的古诗
借物抒情的古诗有
借物抒情的诗句
借物抒情的古诗10首
借物抒情的古诗全首
借物抒情的古诗5首
借动物抒情的古诗
借物抒情竹石的古诗
古诗中借物抒情的物
关于借物抒情的古诗
用竹石借物抒情的古诗
望岳是借物抒情的古诗吗
借物抒情的句子
有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古诗
古诗词借物抒情的物
借物抒情石灰的古诗
借物抒情的例子古诗
借物抒情的古诗有作者
借物抒情的古诗简单
哪些古诗是借物抒情的
兰花借物抒情的古诗
借物抒情的古诗词
借物抒情的古诗墨梅
写借物抒情的古诗句
借物抒情的一首古诗
古诗借物抒情的例子
借物抒情的古诗红豆
古诗在小学语文的重要性
古诗长歌行的注释
在战疫中成长的古诗
关于乡村风光的古诗还
阳光驱散阴霾的古诗词
文马山公园的古诗
心喜的古诗
运用古诗词的抗疫情标语
长大后不守妇道的古诗
古惑仔中的古诗词
描写霜寒的古诗
七下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言文
解鱼蟹毒的古诗
描写山河湖楼的古诗
古诗关雎的注音版
用物喻理的古诗
日积月累春季的古诗
形容江边的古诗
带裟字的古诗大全
裴迪的华子冈古诗
描写夏至的最经典的古诗
古诗三首寒食的ppt
含有科学古诗的道理
关于快要中考的古诗词
带有娉婷的古诗词
古诗鸟鸣涧带拼音的一首诗
江雪古诗对应的答案
写村的古诗
古诗迢迢迢牵牛星的中心思想
屈原的古诗和图片
抵御异族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