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屏石枕的古诗

关于纸屏石枕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纸屏石枕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纸屏石枕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纸屏石枕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6) 语录(2k+) 说说(1) 名言(502) 诗词(118) 祝福(1k+) 心语(51)

  • 诗名含有枕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枕字的诗词

  • 吴亲寄瓷枕香垆颇佳以诗答之 瓷枕

    李纲〔宋代〕

    远投瓦枕比琼瑜,方暑清凉惬慢肤。莹滑色侵蕲竹簟,玲珑光照博山垆。

    便便何必书为笥,栩栩方将蝶梦吾。枕上片时聊适志,黄粱未熟到东吴。

    王际明以藤枕见贻拈韵答之和坡翁琴枕

    李之世〔明代〕

    七尺匡床置草屋,展开冰簟蕲州竹。副以万州细藤枕,一生閒具亦云足。

    朝来解带倦将迎,重衫脱下汗如漉。凭君相引入华胥,钧天一鼓双门曲。

    念奴娇 其二 徐都官裁枕函实诗,名为诗枕。制词索和,漫次其韵

    毛奇龄〔清代〕

    撚髭无计,唤奚儿、长向水边山麓。蒲簟横陈将偃息,好句吟来断续。

    授册嫌频,开椷已缓,纸片纷零碌。游仙欹处,斲成五色文木。

    试启小篦中空,方襕连衽,大似青油袱。豹首鸡鸣俱不用,但取便便豕腹。

    梦去无论,醒来何事,栩栩相追逐。蝶庵诗就,此时午睡方足。

    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柳永〔宋代〕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虞美人·枕上

    ***〔*现代〕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寂寞 一作:无奈)

    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鬓云松令·枕函香

    纳兰性德〔清代〕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刬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

    温庭筠〔唐代〕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一剪梅·堆枕乌云堕翠翘

    蔡伸〔宋代〕

    堆枕乌云堕翠翘。午梦惊回,满眼春娇。嬛嬛一袅楚宫腰。那更春来,玉减香消。

    柳下朱门傍小桥。几度红窗,误认鸣镳。断肠风月可怜宵。忍使恹恹,两处无聊。

    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

    苏轼〔宋代〕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惜红衣·簟枕邀凉

    姜夔〔宋代〕

    吴兴号水晶宫,荷花盛丽。陈简斋云:“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亦可见矣。丁未之夏,予游千岩,数往来红香中,自度此曲,以无射宫歌之。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余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维舟试望,故国渺天北。可惜渚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阅读全文]...

2022-01-22 14:26:51
  • 含有枕字的古诗词 带枕字的诗词名句

  •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杜牧《齐安郡晚秋》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晏殊《清*乐·金风细细》

    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纳兰性德《鬓云松令·枕函香》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篇》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杜荀鹤《送人游吴》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佚名《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嬛嬛一袅楚宫腰。——蔡伸《一剪梅·堆枕乌云堕翠翘》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筠《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

    绮*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太上隐者《答人》

    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曾允元《点绛唇·一夜东风》

    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项鸿祚《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

    枕中云气千峰*,床底松声万壑哀。——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长记*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白居易《忆江南三首》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白居易《夜雪》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岑参《春梦》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李商隐《无题四首》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鱼玄机《赠邻女 / 寄李亿员外》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李煜《喜迁莺·晓月坠》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三年枕上吴中路。——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刘翰《立秋》

    水榭风微玉枕凉。牙床角簟藕花香。——苏庠《浣溪沙·书虞元翁书》

    枕障薰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

    [阅读全文]...

2022-01-08 09:32:01
  • 关于屏的古诗

  • 关于屏的古诗

      1.《题海图屏风》唐.白居易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鳞介无小大,遂性各沉浮。突兀海底鳌,首冠三神丘。钩网不能制,其来非一秋。或者不量力,谓兹鳌可求。屃赑牵不动,纶绝沉其钩。一鳌既顿颔,诸鳌齐掉头。白涛与黑浪,呼吸绕咽喉。喷风激飞廉,鼓波怒阳侯。鲸鲵得其便,张口欲吞舟。万里无活鳞,百川多倒流。遂使江汉水,朝宗意亦休。苍然屏风上,此画良有由。

      2.《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唐.李白

      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俱飘零落叶,各散洞庭流。中年不相见,蹭蹬游吴越。何处我思君,天台绿萝月。会稽风月好,却绕剡溪回。云山海上出,人物镜中来。一度浙江北,十年醉楚台。荆门倒屈宋,梁苑倾邹枚。苦笑我夸诞,知音安在哉。大盗割鸿沟,如风扫秋叶。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中夜天中望,忆君思见君。明朝拂衣去,永与海鸥群。

      3.《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唐.李白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里。寒松萧瑟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锦衾瑶*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高咫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灿如绮。苍苍远树围荆门,历历行舟泛巴水。水石潺湲万壑分,烟光草色俱氛氲。溪花笑日何年发,江客听猿几岁闻。使人对此心缅邈,疑入嵩丘梦彩云。

      4.《屏风绝句》唐.杜牧

      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斜倚玉窗鸾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

      5.《三谣·素屏谣》唐.白居易

      素屏素屏,胡为乎不文不饰,不丹不青?当世岂无李阳冰之篆字,张旭之笔迹?边鸾之花鸟,张璪之松石?吾不令加一点一画于其上,欲尔保真而全白。吾于香炉峰下置草堂,二屏倚在东西墙。夜如明月入我室,晓如白云围我床。我心久养浩然气,亦欲与尔表里相辉光。尔不见当今甲第与王宫,织成步障银屏风。缀珠陷钿贴云母,五金七宝相玲珑。贵豪待此方悦目,晏然寝卧乎其中。素屏素屏,物各有所宜,用各有所施。尔今木为骨兮纸为面,舍吾草堂欲何之?

      6.《草书屏风》唐.韩偓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7.《岚似屏风》唐.徐夤

      岚似屏风草似茵,草边时脍锦花鳞。山中宰相陶弘景,谷口耕夫郑子真。宦达到头思野逸,才多未必笑清贫。君看东洛*泉宅,只有年年百卉春。

      8.《寒林石屏》唐.无闷

      草堂无物伴身闲,惟有屏风枕簟间。本向他山求得石,却于石上看他山。

      9.《屏迹》宋.陆游

      昔者航涛江,云山迎我东,击楫誓江神,永托冥冥鸿。十年桑榆暖,万事马牛风。迩来愈屏迹,庭户深蒿蓬。就瓮挹新醅,傍畦撷晚菘。邻曲或念我,小鲜亦时供。喟然抚几叹,恨今已龙锺;向使早十年,何愧柴桑翁!

      10.《书枕屏》宋.陆游

      甘菊缝为枕,疏梅画作屏。改诗眠未稳,闻雪醉初醒。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阅读全文]...

2022-07-21 22:32:04
  • 《竹石》古诗全文

  • 《竹石》古诗全文

      《竹石》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竹石》古诗全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词句解释:

      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原本。

      破岩:破裂的岩石。

      磨:折磨,挫折。磨砺、磨难、困难”

      击:打击。

      坚劲:坚”是“坚强不屈、坚韧不拔”。坚劲:坚定强劲。 “劲” 读作“jìng

      任:任凭。

      尔:你。

      古诗大意: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古诗赏析:

      诗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

      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有了前两句的铺垫,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体现了诗里的竹子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在这首诗中同样竹子经受着“东西南北风”一年四季的千磨万击。但是由于它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中而仍岿然不动,坚韧刚劲。什么样的风都对它无可奈何。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根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阅读全文]...

2022-02-19 02:16:45
  • 王安石的古诗

  • 王安石的古诗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王安石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题西太一宫壁》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2、《葛蕴作巫山高爱其飘逸因亦作两篇》

      巫山高,偃薄江水之滔滔。

      水於天下实至险,山亦起伏为波涛。

      其巅冥冥不可见,崖崖斗绝悲猿猱。

      赤枫青栎生满谷,山鬼白日樵人遭。

      窈窕阳台彼神女,朝朝暮暮能云雨。

      以云为衣月为褚,乘光服暗无留阻。

      昆仑曾城道可取,方丈蓬莱多伴侣。

      块独守此嗟何求,况乃低徊梦中语。

      3、《河北民》

      河北民,生*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4、《怀元度四首》

      其一

      秋水才深四五尺,扁舟斗转疾於飞。

      可怜物色阻携手,正是归时君不归。

      其二

      舍南舍北皆春水,恰似蒲萄初拨醅。

      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多病独登台。

      其三

      思君携手安能得,上画重城更上楼。

      时独看云泪横臆,长安不见使人愁。

      其四

      自君之出矣,何其挂怀抱。

      孤坐屡穷辰,山木迹如扫。

      数枝石榴发,岂无一时好。

      不可持寄君,思君令人老。

      5、《寄朱昌叔》

      其一

      清江漫漫绕城流,尚忆城边系小舟。

      射虎未能随李广,割鸡空欲戏言游。

      云埋塞路惊尘合,霜入春风满鬓愁。

      此日君书苦难得,谩多鸿雁起南洲。

      其二

      西安春风花几树,花边饮酒今何处。

      一杯塞上看黄云,万里寄声无雁去。

      世事纷纷洗更新,老来空得满衣尘。

      青山欲买江南宅,归去相招有此身。

      6、《江南》

      江南春起柂,秋至尚波涛。

      问舍才能定,呼舟已复操。

      行歌付浩荡,归梦得萧骚。

    [阅读全文]...

2022-04-22 02:31:38
  • 《石灰吟》古诗

  • 《石灰吟》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石灰吟》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养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乾坤两个字。能正确讲写:焚烧、千磨万击、千锤万凿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课文。

      体会作者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继续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继续发展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重难点

      在了解诗的大意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

      课前准备

      投影图,练*用的文字投影片,配古乐的课文朗诵录音。

      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板书新课并指名读。

      请学生结合以往的学*经验,说说古诗的特点。

      检查预*。

      分别指名读三首诗,检查字音是否准确以及读得是否熟练。

      请学生为生字注音,并书写。

      展示预*资料。

      (1)、作者的生活年代、生*故事。

      (2)、其他的诗。

      讲读《墨梅》

      听配乐课文朗读。

      指名读注释,理解诗句。

      重点讨论学生预*时提出的问题:

      (1)、淡墨痕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梅花开了,和淡墨痕的关系?

      (2)、颜色是指什么的颜色?一般会有什么颜色?

      (3)、清气是什么?

      (4)、为什么作者说只留清气满乾坤?

      指导朗读

      (1)、学生自练。

      (2)、教师指导练*。

      (3)、当堂背诵。

      检查背诵,练*反馈。

      作者用梅花赞美注重_______,而不注重_________的人。

      背诵《墨梅》。

      第二课时:

      课前复*。

      背诵《墨梅》。

      作者用梅花比喻什么样的人?

      回忆方法。

      讲读课文《竹石》、《石灰吟》。

      (一)、讲读《竹石》。

      听配音朗诵。

      指名读注释,理解诗句。

      四人小组讨论仍然没弄懂的质疑。

      (1)、什么咬定了青山不放松?

    [阅读全文]...

2022-05-27 04:50:43
  • 竹石古诗词的意思(古诗竹石意思翻译)

  • 郑板桥作为扬州八怪群体中的一员,其诗歌写作一如其书法,也是有怪异的艺术特征。这种艺术特征,在《竹石》题画诗的第一句中凸显了出来。为讨论方便计,笔者先把全诗转引如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一般认为第一句有“先声夺人”的效果是对的,而且因为形象感强,后来作为名句被人引用在各种场合。问题是,为何这一句可以有“先声夺人”的效果?难道仅仅因为是处在第一句的位置,是最早发出的声音,才有了“夺人”的效果吗?显然不能这样认为。其实,这里的关键还在于这第一句出现得没头没脑,在不交代行为主体时,就突然抛出一个执着坚定的行为动作,从而给人设置了巨大悬念。此外,要把“青山”“咬定”,而与之关联的行为主体居然是竹子,这与青山又是多么不匹配、不相称,所以让人在本来的有关动作的悬念中,添加了一份主体与对象不对称的奇崛感。我们当然可以把“咬定”视为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也因为是拟人而不是比喻,所以只描写一个动作的同时,无需交代行为主体的名称。这样,因为主体的缺*,就暗含了一种召唤结构,将写作者乃至读者召唤进去,进入一种与描写对象共情的体验中。

    相对来说,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是让描写的奇崛回落到*实中,通过更写实的笔法,把第一句的悬念加以消解、加以解释。第一句中,不但“咬定”的拟人修辞用写实的“立根”来代替,让想象中的人回到了写实中的物,而且,既穿越漫漫时间又占据巨大空间的“青山”,也被“破岩”代替了。换言之,开头那种飞扬的想象,那种“咬定”透出的强大意志力,是以第二句写实中“立根”的自然现象为依托的。“破岩”一词中的“破”,既可以理解为形容词,因为根总是生长在岩石开裂的缝隙中,但也可以作动词理解,是立根的巨大力量,从岩石中挤出裂缝,深深插入其中,最终让竹根和岩石,彼此紧紧地缠绕在一起、咬合在一起。

    如果说竹子生根的岩石是其依托的、咬合的、乃至融为一体的对象,那么竹子周边也有对立的与之较量的对象。第三句“千磨万击还坚劲”,就是在写一种恶劣环境中的自我保持和坚韧。一方面说,竹子自身的坚韧品性,可以应付“千磨万击”;另一方面,因为从岩石、从青山中获得的支撑力量,也使得打击并不能让竹子有所屈服或萎靡不振。这里,作者再次引发了读者的一个悬念,让读者陷入迷惑中,因为它与第一句极为相似,在描写“千磨万击”时,同样没有交代行为的主体。

    而在最后一句“任尔东西南北风”中,第三句的悬念得到基本消解,因为在这里,作者交代了,在山上,对竹子“千磨万击”的行为主体,主要就是东西南北风,可能还有风所携带的飞沙走石或者雨雪冰雹等。但这两句,又不仅仅是悬念和释念的简单关系,而且,这里还有对象呈现或者说视角的深刻转变。当竹子经历了风的千磨万击后,有了一个对竹子自身品质的回顾或者自我审视的“还坚劲”,犹如在验看中得到了确证,于是把眼光从竹子自身转向外部世界,转向对方,“任尔”不但极其鄙视对方,而且带有相当的挑战性质,犹如说,既然“我”经历了千磨万击还这么“坚劲”,那么“尔”有什么招数就尽量使出来吧。如果这样的理解大致不误的话,前一句貌似的自我验看,其实更应该是在向对方*。

    总起来看,虽然作者以竹子和岩石为主要描写对象,但恰恰在首句引入青山这一较为高远的名物,结句又带出开阔的东西南北方位,使得这首本可能是比较局促的咏物诗,有了较为开阔的意境。即便东西南北的方位是作为风的存在、作为竹子的对立面出现的,但不仅仅是其依托的青山,也是其对抗的风所在的开阔世界,才把竹子带向了一个广大高远的世界中。

    因为是题画诗,也有人从诗与画的关系来分析其结构特征:

    这首题画诗,前两句交代了画面内容,有整体有局部,展现了画之形。后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画笔无法绘出的内容,而这两句揭示的恰是画之“神”。这个“神”也正是作者之画、之诗都要表达的主旨所在。

    这样的分析虽意在揭示诗画间的相同或者差异所产生的互补性,但仔细推敲,又觉得其结论是有待完善的。

    当初,大画家顾恺之提出“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的著名观点,似乎给绘画表达的“神”,留下了一个有待克服的难题,也启发诗人从文字角度来迂回弥补绘画的可能缺憾。但如果据此认为,绘画只是在表现“神”这方面无能为力,而在表现“形”这方面可以大显身手、没有障碍,其实也是想当然的。

    即以前两句言,说前后有一种整体到局部的关系,仅仅是就诗歌本身而言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与所谓的“画面内容”的整体和局部其实是不对应的。因为就作者所要表现的物象而言,竹子和青山的大小比例实在太不相称。尽管传统国画中的空间透视关系并不像现代写实画那样严格,但大意还是需要体现出来的。所以,如果画面要让人依稀感到青山的整体,就必须无限缩小竹子,而如果要画出竹子的主体物象,则青山的壮观和气势就难以进入画面中,最多也就是画出竹子依托的一片岩石或者青山一角的大概。事实上,郑板桥的画作,就是这么处理的。笔者看到两幅题写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石图,其中一幅,在画面右侧边缘,垂直抹几笔像悬崖的一角就示意了青山,然后从右下角伸展到画面中央的是竹枝和竹叶,占据了整幅画面的主要位置,左侧留下较多的空白,在左上角有题画诗。这样,无论是整体意义上的青山,还是局部意义的与岩石咬合的竹子根部,都没出现在画面中。另一幅,石头从下边往上延伸一部分,也很难看出山的样子。换句话说,单单就物象的形来说,前二句恰恰是通过诗句,补充了在画面很难呈现的内容,因为画面呈现的是物象的“中观”之景象,而诗中第一句力图展现的宏观与第二句深入下去的微观,其实都超越了画面可能呈现的格局。所以,以为诗歌表达了画面已然呈现的物象之“形”,又进一步表达了画面难以形容的物象之“神”,这样的分析判断,是失之简单粗糙的。

    更进一步说,即使画面中表现出了竹对山石的一种依托,但诸如“咬定”这样的拟人化手法,其实也已经把画面中“形”的取向转成了“神”。而“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这样的数量词使用和方位叠加,似乎又让人看到了具体的形。或者说,诗歌表达,是在形的描写中,让人感受了神,而在神的表现中,又让人联想到形。在充分呈现的语言魅力中,也让人清楚看到了对绘画固有艺术特征的超越。

    [阅读全文]...

2022-02-16 22:18:04
  • 王安石的古诗_简单的古诗

  • 简单,经典
  • 七言绝句古诗、五言绝句古诗,这些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惜,也是千百年来,治愈文化创伤的良药!“励志的句子”网站为您整理《王安石的古诗》,摘录经典的古诗绝句,供您参考。

    王安石的古诗

    1、《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2、《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4、《钟山即事》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5、《江上》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6、《春夜》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7、《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8、《北陂杏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9、《残菊》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

    10、《入塞》

    荒云凉雨水悠悠,鞍马东西鼓次休。

    11、《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12、《出塞》

    涿州沙上饮盘桓,看舞《春风小契丹》。

    13、《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4、《浣溪沙》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

    15、《渔家傲》

    *岸小桥千嶂抱,揉兰一水萦花草。

    16、《棋》

    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

    17、《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18、《明妃曲》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19、《雨过偶书》

    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

    20、《商鞅》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是不是觉得王安石的古诗非常经典,非常有意蕴?在此,小编推出了专题简单的古诗,请您阅读。

    [阅读全文]...

2022-07-21 01:52:16
  • 关于王安石的古诗

  • 1、《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钟山即事》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5、《江上》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6、《春夜》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7、《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8、《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9、《残菊》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折得一枝还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10、《入塞》荒云凉雨水悠悠,鞍马东西鼓次休。尚有燕人数行泪,回身却望塞南流!

    11、《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12、《出塞》涿州沙上饮盘桓,看舞《春风小契丹》。塞雨巧催燕泪落,蒙蒙吹湿汉衣冠!

    13、《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4、《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谁零落为谁开?

    15、《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揉兰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午枕觉来闻语鸟,攲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16、《棋》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战罢两奁分白黑,一枰何处有亏成。

    17、《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桌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

    18、《明妃曲》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19、《雨过偶书》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地望岁功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间。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

    20、《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21、《北山》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22、《诉衷情·营巢燕子逞翱翔》营巢燕子逞翱翔。微志在雕梁。碧云举翮千里,其奈有鸾皇。临济处,德山行。果承当。自时降住,一切天魔,扫地焚香。

    23、《春夜》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24、《南乡子》嗟见世间人。但有纤毫即是尘。不住旧时无相貌,沉沦。祗为从来认识神。作么有疏亲。我自降魔*。不是摄心除妄想,求真。幻化空身即法身。

    25、《甘露歌》其一尽日含毫难比兴。都无色可并。万里晴天何处来。真是屑琼瑰。其二天寒日暮山谷里。的砾愁成水。池上渐多枝上稀。唯有故人知。其三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疑是经春雪未消。今日是何朝。

    26、《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27、《孤桐》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28、《诉衷情·练巾藜杖白云间》练巾藜杖白云间。有兴即跻攀。追思往昔如梦,华毂也曾丹。尘自扰,性长闲。更无还。达如周召,究似丘轲,祗个山山。

    29、《诉衷情·茫然不肯住林间》茫然不肯住林间。有处即追攀。将他死语图度,怎得离真丹。浆水价,匹如闲。也须还。何如直截,踢倒军持,赢取沩山。

    30、《兼并》三代子百姓,公私无异财。人主擅操柄,如天持斗魁。赋予皆自我,兼并乃奸回。奸回法有诛,势亦无自来。

    [阅读全文]...

2022-06-20 16:57:45
纸屏石枕的古诗 - 句子
纸屏石枕的古诗 - 语录
纸屏石枕的古诗 - 说说
纸屏石枕的古诗 - 名言
纸屏石枕的古诗 - 诗词
纸屏石枕的古诗 - 祝福
纸屏石枕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