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中有丰富的知识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书中有丰富的知识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书中有丰富的知识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书中有丰富的知识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满腹经纶,文质彬彬,傅古通今,学贯中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博览群书,博大精深,学识渊博,博学多才,泰山北斗。
1、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
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2、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3、才高八斗:才:才华。
比喻人极有才华。
4、见多识广:识:知道。
见过的多,知道的广。
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5、博学多闻:博学:广博。
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6、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形容学问广博,无所不知。
7、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8、才华横溢: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
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9、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德爰礼智,才兼文雅,学比山成,辩同河泻,明经,光朝振野仪许中,声高洛下,含潘度陆,超终迈贾,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诗成惊天地笔落泣鬼神 飘泊流浪多少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来去总在风雨中。
自信天下一支笔文也纵横,武也纵横。
纵横天下论英雄学富五车,财高八斗。
满腹经伦,妙语如珠.
形容一个人特别有才的成语:才高八斗、出类拔萃、卓尔不群、博学多才、博学多识。
1、才高八斗才,指文才、才华。
形容人的文才高,知识丰富。
斗,器具名。
示例:陈国凯《代价》:“往往使人肃然起敬,觉得丘建中确实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2、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
超出同类之上。
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示例:杨朔《迎春词》:而在那海一样的人民当中,到处都有出类拔萃的劳动英雄,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当中开出的鲜艳花朵。
3、卓尔不群卓尔:突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
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示例:作家三盅说:时尚往往肤浅,流行就是瘟疫。
不入羊群你便有机会卓尔不群,远离羊群实际为远离狼群。
4、博学多才博:广博;才:才能。
学问广博精深,有多方面的才能。
示例:清·钱采《说岳全传》第46回:“我久闻你丈夫博学多才,正要请他做个参谋。
5、博学多识博学多识,知道得很多,学识很广,非常有才干。
一般修饰德高望重的人。
示例: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4课《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字主张和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
《围城》中讽刺手法灵活多样,比喻、用典、比较、推理等手法中处处见锋芒,达到*乎完美的讽刺效果。
作为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在《围城》中作者大量采用中外文化、文学的典故。
从*先秦的《诗经》兵法到清代的同光体诗,从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天方夜谈》到美国的轶事,法国的名句。
典故的内容除文学之外,还涉及哲学、宗教、兵法、医学、生物等知识。
如第八章机关上司驾驭下属的技巧,尽学西洋人赶驴子,在驴子眼前,唇吻之上挂一串胡萝卜,引诱驴子向前拼命,这是来自法国《列那孤》中的生花妙笔。
方鸿渐买假文凭时引柏拉图《理想国》、孔子孟子之事为自己辩护,认为买文凭哄骗父母,也是孝子贤婿应有承欢养志这里连用几个中西典故细腻逼真地写出了方鸿渐自我解嘲自欺欺人的心理。
增加了讽刺的力量和批判的力度。
《围城》中的比喻,来源广泛,标新立异,带有深刻的哲理意味,使人在频频发笑的同时认识了深刻的道理。
如一个人的缺点正象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它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给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是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的新标识,这种带有格言味道的比喻对高松年爬上校长地位后就暴露恶劣本性进行彻底的嘲弄与讽刺。
再如方鸿渐一行坐车从宁波到金华,一路颠簸难受,作者把那辆破车写得妙趣横生:这辆车久历风尘,该庆古稀高寿,可是抗战时期,未便退休。
含有丰富物候知识的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含有丰富物候知识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夏天的西湖,忽而阴,忽而晴,忽而风,忽而雨,千姿百态,分外迷人。这首小诗就是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前两句写云、雨:墨汁一般的浓云黑压压汹涌翻腾而来,还没来得及遮住湖边的山峦,就在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脚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入的船舱。“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天气骤然变化时的紧张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一洲青。
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2.“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这是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中的诗句。诗人展现了一幅绝妙的奇景:一夜透雨过后,山间飞泉百道,远远望去,好似悬挂在树梢上一般,充分表现出山势的高峻突兀和山泉的雄奇秀美。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这是赵师秀《约客》中的句子。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4.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作者在《游大林寺序》中,描绘大林寺的风景,曾说:“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地聚落(村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这首小诗即是通过荒野小寺中,桃树开花时节的异常来显示此地春天的'姗姗来迟。人们总是喜爱春天的。春天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给人以美的遐想。可是春光毕竟不能长驻,到四月份时花草都已凋零。这对喜爱春光的诗人来说,不能不说是极其遗憾的事。所以他“长恨春归无觅处”。然而在这大林寺中,诗人竞意外地见到“山寺桃花始盛开”,不仅大喜过望,以为又找到了春天。“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表达了诗人重新发现春光时的欢欣,传达出诗人重新发现美时的喜悦。小诗与游记浑然一体,风格隽永,耐人寻味。
5.边词
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首句中的“五原”,就是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原县。张仁愿一壬朔方总管时为防御突厥而修筑的著名的三受降城之一——西受降城,就在五原西北。这一带地处塞漠,北临大碛,气候严寒,风物荒凉,春色姗姗来迟,所以说“五原春色旧来迟”。着“旧来”二字,不但见此地的荒寒自古迄今如斯,而且表明诗人对此早有所闻。这一句是全篇总冒,以下三句即对春色之来迟进行具体描绘。“二月垂杨未挂丝。”仲春二月,内地已经是桃红柳绿,春光烂漫,这里却连垂杨尚未吐叶挂丝。柳色向来是春天的标志,诗人们总是首先在柳色中发现春意,发现春天的脚步、声音和身影。抓住“垂杨未挂丝”这个典型事物,便非常简括地写出边地春迟的特点,令人宛见在无边荒漠中,几株垂柳在凛烈的寒风中摇曳着光秃秃的空枝,看不到一点绿色的荒寒景象。三四两句仍紧扣“春迟”写边地风物,却又另换一副笔墨。通过五原与长安不同景物的对照,来突出强调北边的春迟。第二句与三四两句之间,包含着一个时间的差距。河畔冰开,长安花落,暗示时令已值暮春。在荒寒的北边,到这时河冰刚刚解冻,春天的脚步声虽已隐约可闻,春天的身影、春天的色彩却仍然未能望见,而皇都长安,这时早已姹紫嫣红开过,春事阑珊了。这个对照,不仅进一步突出了边地春迟,而且寓含了戍守荒寒北边的将士对帝京长安的怀念。
简单些说,物候就是植物的萌发、开花、结果、凋谢和某些动物的迁徙、冬眠等活动,反映了气候和节令的变化。从这个角度讲,我国古诗歌中包容着极其丰富的物候知识。
比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早春天气,鸭子最先感知春江水暖,嬉戏水中。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秦观《还自广陵》)晚冬时节,水鸟相依,一声冰响,群鸟惊飞。鸭子与小鸟同是春天的使者。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水槛遣心》)诗中出现的三种物象,表明了春末夏初梅子黄熟时的节令特点。 黄巢《题菊花》说:“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菊花凋零,蝴蝶敛迹,虽不着一“秋”字,秋令的阵阵凉意却扑面而来。 至于李白的《塞下曲》,则把读者引向另一个世界:“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五月正值仲夏,在内地早已是百花凋谢之日,而地处西北边塞的天山(祁连山)仍旧积雪覆盖,无杨柳与花草,表明在黄河流域海拔超过四千多米的地方,既无夏季又无春秋的特点。 由此不难看出内地跟塞外气候的差异之大。 涉笔物候的古诗中往往会看到前人的农事和军事活动。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这两句写江南晚春乡村的诗,藉蝴蝶入菜花的描述衬托农夫农妇农事忙碌。 再看文同的《早晴至报恩山寺》:“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大麦未收治圃晚,小蚕独卧斫桑稀。”上联描绘了一幅远山高林、野鸟飞翔的生动画图;下联写了春夏农夫农妇收麦、整菜、采桑、喂蚕,忙碌不堪的情景,亲切动人。而卢纶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其三)则是写行军打仗:敌人夜逃,雁群惊飞,由此引起我军大将的警惕,遂率领士兵追赶敌骑,充分表现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
竹枝
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体裁:【七绝】 类别:【】
杨柳青青江水*,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如梦令
年代:【清】 作者:【纳兰性德】 体裁:【词】 类别:【】
木叶纷纷归路,
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沉,
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
秋雨,
一半西风吹去。
秋雨叹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古】 类别:【】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春雷
年代:【现代】 作者:【郭沫若】 体裁:【七律】 类别:【】
春雷动地布昭苏,沧海群龙竞吐珠。
肯定秦皇功百代,判宣孔二有余辜。
十批大错明如火,柳论高瞻灿若朱。
愿与工农齐步伐,涤除污浊绘新图。
1宋代诗人欧阳修《鸟啼》:穷山候到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花深叶暗耀明日,日暖众鸟皆嘤鸣。(幻灯片投影)
学富五车汗牛充栋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斤散尽还复来。
1、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
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2、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3、才高八斗:才:才华。
比喻人极有才华。
4、见多识广:识:知道。
见过的多,知道的广。
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5、博学多闻:博学:广博。
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6、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形容学问广博,无所不知。
7、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8、才华横溢: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
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9、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道友系列1287 2014-09-17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 3、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7、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三国志) 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10、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杜荀鹤) 11、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
(庄子) 1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罗大京) 1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1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15、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红楼梦》) 1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17、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 18、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 19、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20、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左宗棠)
百学须先.(朱熹)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酬柳氏二外甥求笔迹》)
○1.赴汤蹈火容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开水。
蹈,踩。
○2.冲锋陷阵:向冲深入敌人阵地。
形容作战英勇。
○3.视死如归:把死看作像回家一样。
形容不怕死。
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句(精选90条)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诗句很是熟悉吧,诗句是诗的.句子,泛指诗作。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句(精选90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4、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5、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6、年年为客遍天涯。——赵长卿《阮郎归·客中见梅》
7、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李商隐《风雨》
8、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刘长卿《新年作》
9、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旧痕。——黄庭坚《徐孺子祠堂》
10、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11、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2、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李白《战城南》
13、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14、生*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15、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郑板桥《沁园春·恨》
16、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17、幽姿不入少年场。——陆游《朝中措·梅》
18、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
19、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
20、自唱新词送岁华。——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21、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孟浩然《万山潭作》
22、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23、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24、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25、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苏舜钦《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
26、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史达祖《临江仙·闺思》
27、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28、玉露初零,金风未凛,一年无似此佳时。——晁端礼《绿头鸭·咏月》
29、青春元不老,君知否。——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30、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苏轼《念奴娇·中秋》
31、教他珍重护风流。——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32、去年高摘斗轻盈。——纳兰性德《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33、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34、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司马扎《宫怨》
35、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36、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37、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陈与义《咏牡丹·一自胡尘入汉关》
38、浮生岂得长年少。——晏殊《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
39、黄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40、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41、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42、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吴文英《祝英台*·除夜立春》
43、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44、楼台处处迷芳草,风雨年年怨落花。——曾棨《维扬怀古》
45、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46、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高启《吊岳王墓》
47、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李白《渡荆门送别》
48、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49、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李商隐《流莺》
苏轼曾评价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对于画来说,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亮丽的色彩,能够将目光马上吸引过来。
想象一下,如果诗词中出现斑斓的色彩呢?又会是怎样的场景呢?
九首色彩斑斓的诗词,句句都好看!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春天多么美好,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白居易从初日、江花、江水、火焰、蓝叶那里吸取颜料,兼用烘染、映衬手法而交替综错,又济之以贴切的比喻,从而构成了色彩绚丽的阔大图景,令人回味不绝。
《行香子·树绕村庄》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春天的村庄里,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秦观以白描的手法、浅*的语言描写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勾勒出了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
《菩萨蛮·大柏地》
*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天上挂着一条七色的彩虹,像是有人拿着彩色的丝绸在翩翩起舞。阵雨之后又升起了希望的太阳,苍翠的群山又时隐时现。
作者连用七种颜色铺叙,写出了彩虹的绚丽夺目。全词中彩虹的绚丽,斜阳的红,村庄墙壁的白,但以天宇的湛蓝和群山的苍翠为主色。真正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整个画面丰富和谐,生机盎然。
《鹧鸪天·桂花》
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桂花浅黄而清幽,形貌温顺又娇羞。性情萧疏远离尘世,它的浓香却久久存留。无须用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去招摇炫弄,它本来就是花中的第一流。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短短十四字却形神兼备,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词人以“浅碧”、“深红”比喻其他花,与“轻黄”相对应,新颖别致。
《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
唐·李益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诗人举目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红艳夺目的柿林。柿叶经霜一打,都已变红,给秋日的园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接着,抬头仰望,湛蓝湛蓝的天空,像水洗过一般明净,把巍峨的红楼衬托得更加清晰壮丽。
诗人以瑰丽的色调、清新的语言,绘出绚烂秋色,创造出碧天、红楼“气势两相高”的寥廓境界,令人心旷神怡。
满腹经纶,文质彬彬,傅古通今,学贯中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博览群书,博大精深,学识渊博,博学多才,泰山北斗。
1、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
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2、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3、才高八斗:才:才华。
比喻人极有才华。
4、见多识广:识:知道。
见过的多,知道的广。
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5、博学多闻:博学:广博。
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6、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形容学问广博,无所不知。
7、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8、才华横溢: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
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9、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德爰礼智,才兼文雅,学比山成,辩同河泻,明经,光朝振野仪许中,声高洛下,含潘度陆,超终迈贾,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诗成惊天地笔落泣鬼神 飘泊流浪多少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来去总在风雨中。
自信天下一支笔文也纵横,武也纵横。
纵横天下论英雄学富五车,财高八斗。
满腹经伦,妙语如珠.
形容一个人特别有才的成语:才高八斗、出类拔萃、卓尔不群、博学多才、博学多识。
1、才高八斗才,指文才、才华。
形容人的文才高,知识丰富。
斗,器具名。
示例:陈国凯《代价》:“往往使人肃然起敬,觉得丘建中确实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2、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
超出同类之上。
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示例:杨朔《迎春词》:而在那海一样的人民当中,到处都有出类拔萃的劳动英雄,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当中开出的鲜艳花朵。
3、卓尔不群卓尔:突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
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示例:作家三盅说:时尚往往肤浅,流行就是瘟疫。
不入羊群你便有机会卓尔不群,远离羊群实际为远离狼群。
4、博学多才博:广博;才:才能。
学问广博精深,有多方面的才能。
示例:清·钱采《说岳全传》第46回:“我久闻你丈夫博学多才,正要请他做个参谋。
5、博学多识博学多识,知道得很多,学识很广,非常有才干。
一般修饰德高望重的人。
示例: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4课《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字主张和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
《围城》中讽刺手法灵活多样,比喻、用典、比较、推理等手法中处处见锋芒,达到*乎完美的讽刺效果。
作为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在《围城》中作者大量采用中外文化、文学的典故。
从中国先秦的《诗经》兵法到清代的同光体诗,从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天方夜谈》到美国的轶事,法国的名句。
典故的内容除文学之外,还涉及哲学、宗教、兵法、医学、生物等知识。
如第八章机关上司驾驭下属的技巧,尽学西洋人赶驴子,在驴子眼前,唇吻之上挂一串胡萝卜,引诱驴子向前拼命,这是来自法国《列那孤》中的生花妙笔。
方鸿渐买*时引柏拉图《理想国》、孔子孟子之事为自己辩护,认为买文凭哄骗父母,也是孝子贤婿应有承欢养志这里连用几个中西典故细腻逼真地写出了方鸿渐自我解嘲自欺欺人的心理。
增加了讽刺的力量和批判的力度。
《围城》中的比喻,来源广泛,标新立异,带有深刻的哲理意味,使人在频频发笑的同时认识了深刻的道理。
如一个人的缺点正象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它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给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是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的新标识,这种带有格言味道的比喻对高松年爬上校长地位后就暴露恶劣本性进行彻底的嘲弄与讽刺。
有关春晓古诗知识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春晓古诗知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前言】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全诗语言*易浅*,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注释】
⑴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⑵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⑶夜来:昨夜。
⑷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翻译】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赏析】
《春晓》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
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熳春光,这是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这些景物是活泼跳跃的,生机勃勃的。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古诗词知识竞赛题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词知识竞赛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1)悲伤(2)伤悲(3)忧伤
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1)似曾相识鸟归来(2)似曾相识雁归来(3)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七步诗》的作者是()。
(1)曹植(2)曹丕(3)曹操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1)阴山(2)边关(3)燕山
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1)花重绵阳城(2)花重锦州城(3)花重锦官城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1)《游园不值》(2)《春望》(3)《春夜喜雨》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的诗句。
(1)王勃(2)李白(3)白居易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
(1)汉青(2)汗青(3)汗清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
(1)因为(2)坐下(3)座位
1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1)多少楼台烟波中(2)多少楼台风雨中(3)多少楼台烟雨中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的诗句。
(1)王维(2)王之涣(3)王勃
1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
(1)张养浩(2)马致远(3)元好问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2)王昌龄《出塞》
(3)杜牧《江南春》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1)春色(2)梨花(3)雪景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
(1)李贺(2)李清照(3)李商隐
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登高》(3)《蜀相》
1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的词句。
(1)岳飞(2)辛弃疾(3)陆游
18、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
(1)红色(2)花(3)树叶
19、“海上生明月,()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1)天地(2)天下(3)天涯
2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的《别董大》。
(1)高适(2)岑参(3)王昌龄
2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
(1)李延年(2)李龟年(3)崔九
22、“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的诗句。
(1)李煜、柳永(2)柳永、李清照(3)李煜、李商隐
23、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
24、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25、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26、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解读《诗经》中丰富的妇女形象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解读《诗经》中丰富的妇女形象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善良软弱的妇女形象
《邶风·谷风》的叙述语气以女主人公自述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她的勤劳和善良, 但是又是十分的软弱, 使我们一读完就能感受到女主人公的形象特征。
从内容可以看出, 女主人公在夫家最困难的时候,用勤劳善良的本性和丈夫一起同心同德, 共同产业,勤俭持家(“昔育恐育鞠,及尔颠覆”);同邻居之间也保持着良好的邻里关系,热心帮助周围的邻居(“凡民有丧,匍匐救之”);对丈夫一往情深,应该是一个典型的勤劳、善良的妇女形象。但是丈夫却对她冷脸相待,毫无感情可言, 她无怨无悔地承担着丈夫的冷酷无情,即使是丈夫要遗弃她的时候, 她还是对丈夫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明自己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劝说丈夫不要看表面的姿色,要注重内心的心灵之美,不要忘记曾经的誓言,望其能够回心转意。(“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当知道丈夫已经彻底死心时,却没有对丈夫进行当面的指责,只是用责备的口吻说出“不念昔者,伊余来塈”,责备中带有一定的幻想性。这体现了在男权社会中妇女地位的低下,一旦男人把她们遗弃了,她们也只是希望有一天丈夫能够把自己接回去,“不念昔者,伊余来塈”就是真实的写照。 《邶风·谷风》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社会中妇女地位的低下和软弱,她们只能是丈夫生活的附属品,没有自己的追求和自我生存的独立空间。 即使被丈夫遗弃了,也只是希望丈夫能够原谅她们,重新接受她们,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中是具有幻想性的。因此在《邶风·谷风》中,她最终还是被丈夫、被社会抛弃了。即使在今天,《诗经》仍然有巨大的作用。
二、睿智勤劳的妇女形象
与《邶风·谷风》中的女主人公不同的是,《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是刚强而果断的,她能比较冷静地陈述事理,并严厉谴责了男子的负心。 诗中的女主人公以纯洁诚挚的心追求爱情和幸福,如《邶风·谷风》中的女主人公一样善良温柔美丽、勤劳持家。 她没有嫌弃夫家贫寒,承担下所有的家务劳动,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尽心竭力地操持劳作。 《氓》中的女主人公能睿智地看清男子的本质, 对爱情不再抱有任何幻想。
“女也不爽”是她对自我的肯定,她认为自己没做错什么,丈夫遗弃她没有道理。 她对于丈夫的绝情悲伤之极,“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则是她直面斥责丈夫的不义行径。 在她那“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的热情呼喊中,包含着自己血泪的教训。而“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结尾, 更表现了她在诀别时的怨愤情绪和坚决态度。 因此,《卫·氓》中的女主人公虽与《邶·谷风》中的女主人公一样哀婉悲戚,深受我们的同情,但她认清现实,敢于反抗的精神更加可敬可爱。
三、牵肠挂肚的妇女形象
古代的`男子服役远征,这对家中的妻子来说是苦难的开始。这意味着妇女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以及开始无边无际的思念。《诗经》中有不少的思妇诗,反映了兵役、 徭役带给人民的痛苦。 《召南·殷其雷》、《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等生动地再现了思妇的形象。
《召南·殷其雷》,丈夫冒雨外出行役,妻子在家中忧伤惦念。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何斯违斯? 莫敢或遑。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 何斯违斯? 莫敢遑息。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敢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轰隆隆震天响的雷在南山的向阳坡、 南山的旁边、南山的山脚下,为什么此时还要离去?辛勤的丈夫啊,归来吧。我们似乎可以从妻子的反复吟诵“振振君子,归哉归哉”中感受妻子期盼丈夫早归的焦急心情。
《王风·君子于役 》第一章开头以“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开门见山地点出女主人公的丈夫行役在外,杳无音讯。 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愁思焦念, 自然涌上心头。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 ”太阳落山,鸡进窝,养牛归圈,鸡羊牛都有个归宿,他这会儿漂泊在哪里呢? 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能免得了饥渴么?“如之何勿思?”———怎能不令人思念牵挂而柔肠寸断呢? 这种相思之情,不只是源于个人的寂寞, 而更是基于生活的苦难;主要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要求,更多还是担心对方的命运。 所以,这种情感是更深厚更朴实的。
四、情意绵长的思妇形象
《唐·葛生》是一首妇女悼念亡夫的诗。 诗中首先以“葛”之依附于“楚”,暗喻男女爱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极为贴切巧妙。 而“葛生蒙楚”、“蔹蔓于野”,又构成了一种悲凉的意境和凄惨的气氛。 “谁与? 独处! ”
“谁与? 独息! ”“谁与? 独旦! ”这些简洁的问答,把爱人去世后女主人公的孤独与伤痛表现得淋漓尽致。
女主人公用“角枕”、“锦衾”的绚丽生辉、光彩夺目与枕上衾下的一具尸骨作鲜明对照,来表达思妇无限的心酸与哀痛。“夏之日、冬之夜”、“冬之夜夏之日”的反复吟唱,表达了女主人公对死者的思念是何等情重绵长。 最后,以“百岁之後,归於其居”、“百岁之後,归於其室”表达思妇愿百岁之后与丈夫同穴的决心,透出妻子那份对丈夫至死不渝的坚贞。
总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审美特征和社会历史发展情况。在《诗经》的总数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写关于妇女生活和情感的,可以自豪地说《诗经》是我国女性文学史的第一页,是我国文学作品中最早关注女性命运和情感的作品,对女性命运的描写,表现出了那个时代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文化意蕴,对《诗经》中女性形象和命运的关注,不仅能够让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而且对今天女性**、追求自我、追求独立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褚斌杰.*文学史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褚斌杰.《诗经》与楚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沈泽宜.诗经新解[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4] 褚斌杰.诗经全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5] 余冠英.诗经与楚辞精品[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
[6] 余冠英.诗经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7] 游国恩.*古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关于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的《赤壁》)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海上升残夜,江春入旧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书中有丰富的知识的古诗
形容知识丰富的古诗句
形容知识丰富的句子
丰富自己的知识的句子
从书中得到知识的古诗
表现书中知识多的古诗
知识就是财富的古诗
表现学识丰富的古诗
丰富的古诗
关于古诗知识的书
丰富的古诗句
感官丰富的古诗
丰富的边塞古诗
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
丰富的句子
生活丰富的古诗
色彩丰富的古诗
古诗丰富的内容
丰富的情感古诗
古诗中有着丰富的内涵
丰富的诗句古诗
丰富的营养古诗
有丰富意象的古诗
古诗之中的知识
有丰富意义的古诗
意象丰富的古诗
联想丰富的古诗
水产丰富的古诗
情感最丰富的古诗
古诗中的涨知识
带有囊空的古诗词
在大山里睡觉的古诗
古诗词的音乐会名字
关于时间生命的古诗
带何的古诗词100首
关于立秋的古诗完成诗配画
中国发展壮大的古诗
关于红色的的古诗
关于潮水的成语和古诗
和泉相关的古诗词
描写清浅流水黄昏的古诗
古诗赠汪伦的推荐理由
关于立冬的古诗的配画
含有夏的四言古诗
银汉的古诗词
屈原的著名古诗72字
画画的古诗
播放古诗杰克家的
高二上学期要背的古诗
简短的自创古诗秋天
学*短浅的古诗
古诗落难的诗人
古诗杜甫写的度金
古诗词值得收藏的
清明节的古诗词七言
一首没有名著的古诗
春草开头的古诗
关于七夕的表白古诗
枫桥夜泊古诗中的故事
有关于文卓两个字的古诗
抨击当今社会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