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古诗词鉴赏的研究综述

关于小学生古诗词鉴赏的研究综述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小学生古诗词鉴赏的研究综述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小学生古诗词鉴赏的研究综述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小学生古诗词鉴赏的研究综述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k+) 语录(427) 说说(258) 名言(155) 诗词(12k+) 祝福(286) 心语(2)

  • 《示儿》小学生古诗词鉴赏

  • 小学生
  •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1.示儿:给儿子们看。

      2.但:只。

      3.九州同:祖国统一。

      4.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5.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6.乃翁:你的父亲。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南宋家。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简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

      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示儿》小学生古鉴赏]

    [阅读全文]...

2022-01-03 04:48:22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悯农的鉴赏

  • 小学生
  •   悯农(2)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作者背景

      见《悯农》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禾:禾苗。

      盘中餐:碗里的饭食。

      今译

      农民辛勤锄禾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名句赏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的开头就与了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种田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中表达了对农民深深的同情和敬重。诗人用非常粗疏的笔调,勾勒出一幅田间劳动的场景:农民们不避烈日,正挥汗如雨地锄着庄稼地,它提醒人们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这一场景在中非常突出,它也能使我们联想到,还有多少人正在阴凉处避暑消热,并且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农民的劳动成果呢?那些富贵人家丰盛的盘中餐,正是农民风雨之中、烈日之下辛勤劳作流下的汗水换来的呵!这一鲜明的对比,又使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对不*等的现实的不满。

    [小学生必背古悯农的鉴赏]

    [阅读全文]...

2021-11-25 11:30:43
  • 《滁州西涧》小学生古诗词鉴赏

  • 小学生
  • 《滁州西涧》小学生古诗词鉴赏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

      1.滁州:现在安徽省滁县。

      2.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上马河。

      3.怜:

      4.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5.野渡:郊野的渡口。

      [简析1]

      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是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诗里写的虽然是*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本篇为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所作。作者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 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后二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 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

      韦应物先后做过三卫郎和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剌史。他深为中唐政治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 的`心情。

      [赏析2]:这是一首山水诗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得宗建中二年(781年)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 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外。这首诗描写了山涧水边的幽静景象。

      诗的前两句,诗人表示在春天繁荣的景物中,只怜爱涧边自甘寂寞的幽草,而繁茂的树丛中传来黄莺动听的鸣声,诗人却似乎不以为意。后两句写晚雨野 渡所见,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外渡口,此刻更是杳无行人。也许船夫已归家歇息,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漂泊。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篇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 则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 中,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伤的情怀。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情事,而胸襟恬淡,情怀 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

    [阅读全文]...

2022-03-22 16:45:59
  • 有关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商山早行的鉴赏

  • 小学生
  •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

      1.动征铎(音夺):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

      2.槲(音弧):一种落叶乔木。

      3.枳(音只):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驿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4.杜陵:在长安城南,因汉宣帝陵墓所在而得名,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这句说:因而思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

      5.凫(音符):野鸭。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作者简介]温庭筠(音云)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唐代诗人、词人。商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南。

      [解说]

      这是一首抒发个人仕途失意的感慨之作。开头两句写早行引起了对故乡遥念。中间四句写景,处处突现一个早字。末尾二句说虽然途中观赏着景色,但头脑中却在回想着凫雁满回塘的杜陵梦境,表达了对长安的留恋之情和孤独失意之感。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二句,把几个名词排列连缀起来,构成一幅早行的清冷图景,向为传诵的名句。*常引此形容游子早行的景象和心境。

    [有关小学生必背古商山早行的鉴赏]

    [阅读全文]...

2022-05-18 05:20:41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梅花鉴赏

  • 小学生,梅花
  •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1.凌寒:冒着严寒。2.遥:远远的。3.为:因为。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解说]

      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小学生必背古梅花鉴赏]

    [阅读全文]...

2021-12-12 10:30:34
  • 《从军行》小学生古诗词鉴赏

  • 小学生
  • 《从军行》小学生古诗词鉴赏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调曲》旧题,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王昌龄作的《从军行》共七首,这里选入第四首。

      2.青海:即今青海湖。长云:多云,漫天皆云。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3.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这句词序倒装,意思是遥望孤城玉门关。

      4.穿:磨破。金甲: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

      5.破楼兰:借指彻底消灭敌人。楼兰:汉时对西域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

      [今译]

      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

      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

      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

      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

      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

      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

      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

      【赏析】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刘学锴)

    [阅读全文]...

2022-03-11 14:40:40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 小学生,文学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精选100首)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精选100首),欢迎阅读与收藏。

      1.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5. 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 登鹳鹊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 王维

    [阅读全文]...

2022-03-19 03:42:57
  • 个人研究过程综述

  • 过程,实践
  • 个人研究过程综述

      综述,又称文献综述。它是利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为原始素材撰写的论文。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个人研究过程综述,欢迎大家阅读。

      在这个经济腾飞的时代城市建设越来越快人们生活水*也越来越高,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生活垃圾,工业废水这些都影响着我们的生存的环境,为此我们小组于20xx年2月20日至20xx年6月20日展开这次研究性学*活动。

      我们组分为5各小组,李小琴张文锦为第一小组;雷演杨希为第二小组;杨思莹胡蝶为第三小组;杨瑞冲陶婷为第四小组;我和胡天豪为第五小组。每个小组都有各自的任务,我们小组的任务是利用访谈法展开本次研究性学*活动,接到任务后我和胡天豪坐公交车顺着道路大致看了一遍,然后我们做了一个详细的交谈,商量本次活动应该如何开展经过详谈后我们已定好了几个问题,然后利用空间时间我们展开了本次活动。由胡天豪同学向受访者提问,我在一旁记录。

      (普通居民)

      1、您觉得您周围的环境怎么样?

      答:我觉得周围的环境有点糟糕,地上的垃圾随处可见,且一些工业废水,废气也污染着我们的环境。

      2、您觉得是什么导致这种现状呢?对待这种状况我们应该这么做?

      答:我觉得是由于人们不重视环境造成的,可以开展环保宣传活动。让人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要对此提出解决方案。这样我们的环境才能得到改善。

      (清洁工)

      1、您对应城的环境有什么看法?

      答:我觉得很糟糕,每天我总是工作个不停,但是道路上依旧有很多垃圾。且运垃圾的车每周只来一次,根本不够装。当然人们的乱丢是主要因素。

      2、您认为该怎么解决环境问题呢?

      答:我觉得应该在马路上多安置些垃圾桶,多植树。

      (老师)

      1、您认为你周围的环境怎么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环境?

      答:我觉得很差,主要是由于人们的道德素质不高。也有些是因为生活的*性吧,大人没带好头,他们的孩子也学着,形成恶性循环。

      2、您觉得应该如何解决?

      答:应多开展环境保护的活动,号召人们保护环境。也希望*多关心环境。提出解决办法。

      访谈结束后,我们将手上的资料进行整理,最后本组成员开会,将所有人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最后上传至网上。

      我参与的小分队研究活地点在应城二中,于20xx年02月20日开始,参与人员有郭玉琴、彭玉茹、刘文杰、程敬颐,由我们负责的研究内容是中学生的“衣食消费”,其活动计划安排如下:郭玉琴负责打印并分发问卷调查表,彭玉茹做好访谈记录,刘文杰、程敬颐统计结果并总结。选定的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表、访谈法、一般活动记录表、文献法。我们分别在上晚自*前(18:00)到抽取班级分发问卷调查表,待分发完毕后,由郭玉琴与该班班主任协调商量监督同学们填写问卷调查表,并在上晚自*之前收回。与此同时,彭玉茹、刘文杰、程敬颐向鲁燕青老师访谈对中学生衣食消费方面的看法,程敬颐拿录音笔做好记录,待到18:30上课铃声响起后到本班教室集合,在上晚自*课间时讨论研究成果,一直到第三天得出结论。其中我们参考《应城二中中学生守则》及全高二年级花名册,在花名册中我们可以了解班级数及各班班级人数,还有男女生比例(方便研究穿衣);在《中学生守则》中我们可以了解衣着与消费之间的问题,便于设计问题用于问卷调查表。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明白了不应该盲目、无选择、无安排性的消费,特别是针对于衣食消费方面,应有节制的去超市购物、淘宝等。衣着方面,不能过分追求华丽从而使消费额度增加,最重要的是内在涵养。作为本次活动的组长,应引导组员走正确的消费观与消费方向,从而影响身边的人也能有一个消费的好*惯。倡导同学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消费观,树立良好的消费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惯,避免盲目消费及随大众心理。

      研究时间:20xx年9月30日,组内进行第一次会议。确定研究题目完成开题报告。

      参与人:熊礼朋、熊敏、郑梦玲、汤敏、胡佳敏、李骥、宋敖、姚茜、陈嘉财、刘敏、陈龙。

      研究内容:研究电视机所产生的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怎样减轻电器的辐射,对当地居民进行简单的访问,看他们是如何看待辐射造成的危害的

      研究计划:开题一星期后完个人研究综述,老师点评后进行总结。

      我们这次研究的课题是电器辐射对人体产生的危害,组长要我们每个人选一种电器进行研究。我选的是电视机所产生的辐射,小组长写了初步开题报告,完成之后,交给老师审核,审核通过后小组开了一次小会。在这次会中我们确定了我们的研究对象,因为辐射这个东西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所以我们只有上网查询资料,向老师询问,和小伙伴们互相讨论,对于这次研究,我总结了以下步骤:

      1、确定了研究对象。

      2、查阅关于辐射的有关资料和辐射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3、对查阅来的资料进行初步整理。

      4、对当地居民进行访问,看他们是怎么看待辐射的危害的。

      5、根据访问资料、书面资料进行整合。

      6、写出研究报告以及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关于此次的研究性学*,我们小组所选择的课题是*古代四大发明。*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四大发明对*乃至全世界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选择这个课题的原因是为了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文化,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

      课题定下来后,我和吴娇被分配到的任务是,在微机室查阅并保管资料。我和她对这个任务都非常满意。上微机课的时候,她负责查阅,而我负责记录。我们分工合作,不一会儿就将工作完成了。看着*古代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我不禁升起了一股自豪感!正是因为有了它们,*乃至全世界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

      我和吴娇将收集到的资料交给小组长时,我们同组的'同学都非常高兴,这对我们接下去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就我们所收集到的资料,我们小组同学展开了与课题相关的讨论。

      经过讨论,由小组长发表该课题的开题报告,结合资料我们确定了该课题的背景及目的等问题,最后,在小组长的结题报告中结束。

      对于这次的结果,我们非常满意。在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我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入微机室将所整理的资料输入研究性学*中。至此,这次研究性学*基本完成。

      我们此次的研究性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这次的学*,我不禁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人民的智慧在那时便已有完美的体现,而我们作为中华文化的继承人,更应将这种博大精深的智慧发扬光大。让中华民族的未来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阅读全文]...

2022-05-11 23:33:39
  • 小学生古诗词必背75首

  • 小学生
  • 小学生古诗词必背75首

      古诗词应该从小学阶段开始积累,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 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5、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6、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阅读全文]...

2022-01-03 09:53:23
  • 小学生20首必背古诗词

  • 小学生
  • 小学生20首必背古诗词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生20首必背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1、江南(汉乐府)

      【原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理解】青年男女在江边采莲,茂盛的莲叶在江中生长,有些游鱼在莲叶间穿梭往还。鱼儿一会儿游向东,一会儿游向西,一会儿游向南,一会儿游各北,无拘无束,怡然自得。

      2、敕勒歌(北朝民歌)

      【原文】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理解】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3、咏鹅(骆宾王)

      【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理解】“呷哦,呷哦,”——多好看的鹅!曲着脖子仰起头,对着青天唱赞歌。雪白的毛,碧绿的水,一对鲜红的脚掌,轻轻地,拨弄起两行清清的水波。

      4、风(李峤)

      【原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理解】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5、咏柳(贺知章)

      【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理解】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一样。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6、凉州词(王之涣)

      【原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理解】黄河远远流淌直飞上白云端,孤零零一座边城屹立在崇山峻岭间。兵士们何必吹着羌笛奏起衰怨的《折杨柳》,温情的春风难以吹过玉门边关。

      7、登鹳雀楼(王之涣)

      【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理解】太阳贴着山落下去了,黄河水滚滚流向大海。想要看到千里之外更壮观的景色,那就得再登上一层楼。

      8、春晓(孟浩然)

      【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理解】春夜里贪睡眠不知不觉天已破晓,醒来时四处已传来鸟儿的啼叫。忽记起昨夜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谁知道满枝盛开的花朵凋零多少。

      9、凉州词(王翰)

      【原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理解】精美的酒杯中斟满了葡萄酒,战士们正在准备举杯开怀畅饮,琵琶声从远处传来,催促他们上马出发。战士们喝醉了躺在战场上。您可别见笑,自古以来当兵打仗,有几个能从战场上**安安地回来啊!

      10、出塞(王昌龄)

      【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理解】还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远离家乡的瘵士仍未回还。要是现在有象李广那样的统帅,绝不会让匈奴的军队侵扰阴山。

      11、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原文】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理解】冒着深秋冷雨,连夜到润州,第二天清晨客人就要离去。客人走后,独留江南的我就像楚山一样孤单寂寞了。你回到洛阳,若是亲人们问起我,就说我的心像玉壶里的冰块一样晶莹透明,官场得失置之度外。

      12、鹿柴(王维)

      【原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理解】空寂的山中看不见人影,只是偶尔听到来自林中的说话声。落日的余辉返照射入林海深处,又透过密林映照在幽暗的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原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理解】清晨一场细雨使渭城空气格外清闲,旅舍那么明净,柳枝也像梳洗了一番。请您干了这杯酒吧,向西出了阳光,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理解】独自一个人在他乡就是那里的外来人了,每次到了节日的时候更加思念亲人。在那遥远的家乡亲人们登高望远的时候,他们头插茱萸偏偏只少了我一个人吧!

      15、静夜思(李白)

      【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理解】静静的夜晚,床前被明月的光辉照得一片洁白,几乎使人以为是地上铺了一层霜。仰头看看明月,不由得低头深深怀念遥远的家乡。

      16、古朗月行(李白)

      【原文】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理解】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17、望庐山瀑布(李白)

    [阅读全文]...

2022-06-24 14:12:00
小学生古诗词鉴赏的研究综述 - 句子
小学生古诗词鉴赏的研究综述 - 语录
小学生古诗词鉴赏的研究综述 - 说说
小学生古诗词鉴赏的研究综述 - 名言
小学生古诗词鉴赏的研究综述 - 诗词
小学生古诗词鉴赏的研究综述 - 祝福
小学生古诗词鉴赏的研究综述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