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大河的古诗

关于渡过大河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渡过大河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渡过大河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渡过大河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1) 语录(2) 说说(8) 名言(3k+) 诗词(264) 祝福(5) 心语(5k+)

  • 辽宁四大河流

  • 阅读
  • 辽宁四大河流

      辽宁四大河流,河流是大自然的馈赠,*地域宽广,有着十分多的河流。其中辽宁的河流是算比较多的,辽宁省,简称“辽”,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下面来看看辽宁四大河流。

      1、鸭绿江

      鸭绿江发源于吉林*白山南麓,干流从浑江口处进入丹东市,流经宽甸县、丹东市城区,从东港市境内注入黄海,因发源处水的颜色像公鸭头上绿色的羽毛而得名。流向在源头阶段先向南,经长白朝*自治县后转向西北,再经临江市转向西南。全长795千米,流域面积325万*方公里,拥有浑江、虚川江、秃鲁江等多条支流。

      2、辽河

      辽河,*东北地区南部河流。汉代以前称句骊河,汉代称大辽河,五代以后称辽河。辽河发源于河北省*泉县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四省(自治区),全长1345公里,注入渤海,流域面积21.9万*方公里。是*七大河流之一。

      3、浑江

      浑江,汉代称盐滩水,又名沸水,清时称浑江,亦名混江。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和辽宁省东北部。黄海入海河流鸭绿江支流。系辽宁省宽甸县与桓仁县的交界河流,源出吉林省白山市(原:浑江市)北部哈尔雅范山,干流全长445公里,流域面积1.5万*方公里。

      4、大凌河

      大凌河发源于辽宁省与河北省接壤地区,全长447公里,大小支系纵横交错,主脉横贯辽西,东南汇入渤海。大凌河为辽西部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2.33万*方公里,年均径流量17.91亿立方米。

      *七大河流之一,全长1345公里,注入渤海,辽河有两个源头:东辽河和西辽河,其中最长的是西辽河,发源于河北省*泉县的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东辽河发源于吉林省辽源市。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四省(自治区),汉代以前称句骊河,汉代称大辽河,五代以后称辽河。

      辽河流域开发较晚,1949年后建设了一些水利工程,全流域较大蓄水发电工程有:红山水库、二龙山大型水库等。

      辽河有二源,东源称东辽河,出吉林省东南部吉林哈达岭西北麓,北流经辽源市,穿行二龙山水库,在辽宁省昌图县福德店与西源汇合,西源称西辽河。

      然而西辽河流经内蒙古的沙漠地区,河床逐渐干涸,剩下几里宽的沙带,所以现在大部分水量都是来自于东辽河。

      辽河为树枝状水系,东西宽南北窄,由两个水系组成:一为东、西辽河,于福德店汇流后为辽河干流,经双台子河由盘山入海,干流长516km;另一为浑河和太子河,于三岔河汇合后经大辽河由营口入海,大辽河长94km。

      另外,辽河有了两个入海口,接纳了浑河太子河的营口老入海口和新的盘锦入海口。

      一、流域水系情况

      辽宁省共划分为三大流域、七个水系。具体为辽河流域、黑龙江流域、海河流域。辽河水系、鸭绿江水系、辽东湾西部沿渤海诸河水系、辽东湾东部沿渤海诸河水系、辽东湾沿黄海诸河水系属于辽河流域;滦河及冀东沿海诸河水系属于海河流域;松花江水系属于黑龙江流域。

      二、河流总体情况

      流经我省行政区域流域面积10km2以上河流共有3536条。其中山地河流3419条,*原河流117条。山地河流中,流域面积5000km2以上的河流有16条,1000~5000km2的河流有32条,50~1000km2的河流有740条,10~50km2的河流有2631条。

      辽宁省,简称“辽”,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沈阳。

      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南部,介于北纬38°43至43°26,东经118°53至125°46之间,南濒黄海、渤海二海,西南与河北接壤,西北与内蒙古毗连,东北与吉林为邻,东南以鸭绿江为界与朝鲜隔江相望,总面积14.8万*方千米。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11月1日零时辽宁省的常住人口为4259.1407万人。

      辽宁省地势大致为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东西两厢,向中部*原下降,呈马蹄形向渤海倾斜,由山地、丘陵、*原构成;地跨辽河、浑河、大凌河、太子河、绕阳河、鸭绿江六大水系,属温带季风气候。 据史书《禹贡》记载,辽宁建制于上古社会,夏商为幽州、营州之地,周分封属燕国。春秋时期,行政区划开始设郡、县,燕国置辽东、辽西两郡,秦置辽东、辽西、右北*三郡。公孙度置*州。伪*期间,辽宁地区分为奉天、锦州、安东3省及关东州等。新*成立后,辽宁是新*工业的摇篮,为新*贡献“1000多个全国第一”,被誉为“共和国长子”、“辽老大”。

      辽宁省共辖14个地级市(其中两个为副省级市),共有59个市辖区、16个县级市、17个县,8个自治县。2020年,辽宁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15.0亿元,比2019年增长0.6%。

    [阅读全文]...

2022-02-26 12:00:25
  • *最长的三大河流

  • 知识
  • *最长的三大河流

      通常是指陆地河流,由一定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经常或间歇地沿着狭长凹地流动的水流。那么你了解*最长的三大河流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长的三大河流,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最长的三大河流之长江

      长江,古称江、大江,是亚洲第一长河和世界第三长河,也是世界上完全在一国境内的最长河流,全长6397千米,发源于青藏高原东部各*冬峰,穿越*西南、中部、东部,在上海市汇入东海。长江流经*五分之一陆地面积,养育了三分之一*人口。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常被并列为*历史、文明、经济的两大源泉。繁荣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华人民共和国GDP20%。长江流域生态类型多样,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是多种濒危动物如扬子鳄和达氏鲟的栖息地。几千年来,人们利用长江取水、灌溉、排污、运输、发展工业、当作边界、作为战场。建设在长江上的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年来,长江受到了工业污染、农业径流、河沙淤积、湿地和湖泊减少,这加剧了季节性洪水的发生。

      从源头青海各*东到湖北宜昌是为长江的上游流域;从宜昌到江西湖口则是长江的中游流域;湖口到上海的长江入海口,是为长江之下游流域。整个长江水系的流域面积达180万*方公里,*国陆地面积的18.8%,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最长的三大河流之黄河

      黄河,*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第二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生产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原,有利于种植。

      *最长的三大河流之黑龙江

      黑龙江 省,简称 黑,省会 哈尔滨,位于 *最东北部,*国土的北端与东端均位于省境。因省境东北有 黑龙江而得名。

      黑龙江东部和北部以 乌苏里江、黑龙江为界河与俄罗斯为邻,与 俄罗斯的水陆边界长约3045公里;西接 内蒙古自治区,南连 吉林省。介于北纬43°26′~53°33′,东经121°11′~135°05′,南北长约1120公里,东西宽约930公里,面积47.3万*方公里。

      黑龙江辖12个地级市,1个地区。共64个市辖区、18个县级市、45个县、1个 自治县。所辖 哈尔滨为 副省级市, 齐齐哈尔为 较大的市(拥有 地方立法权)。黑龙江西部属 松嫩*原,东北部为 三江*原,北部、东南部为山地,多处*原海拔50~200米。

      黑龙江是* 重工业基地,工业门类以机械、 石油、煤炭、木材和食品工业为主。

    [阅读全文]...

2022-01-30 09:40:32
  • 渡黄河古诗

  • 黄河
  • 渡黄河古诗

      古诗原文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译文翻译

      常听说银河倒泻,这事真假难辨,如今见到的黄河,一下子浊浪掀天。

      人世间的风波,不知比这险恶多少,可人们反说,险途只在这黄河中间。

      注释解释

      倒泻银河:银河里的水倾倒下来。

      须臾:一下子。

      翻说:反而说。

      创作背景

      宋琬曾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因为族人诬告他与起义军首领于七有联系,被满门抄系,槛车押赴北京。三年后才出狱,又放废了八年。在这期间,他对于人情的反复,世途的险恶,有深刻的体会。此诗即写于宋琬释归之后,他晚年遭到人生大挫折,故亦借渡黄河而慷慨悲歌。

      诗文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将黄河的浊浪排天,以天上盼银河倒泻陪衬,极力描写它的险恶。说人们一旦来到那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黄河岸边时,就不免被它那“倒泻银河”的神秘传说吓住。对这种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人,诗人是非常蔑视的。自然,横渡黄河是有一定危险的,但也只不过是承受“须臾”的“掀天浊浪”而已。在永恒的时间和空同里,人的生命也正如激流险峰中的一叶小舟:当生活的巨浪铺天盖地砸下来时,没人能够事先预见,也没人能知道这灾难会延续到何时。宋琬曾是位少有方名的诗人,早年便高中进士,为官时也颇多惠政,深得人民爱戴。却不想被人诬陷,以至于“立逮下狱”,“并系妻子”,在拘囚的.三年中,又险遭不测之祸。这就难怪他会借“渡黄河”之题,发出“人间更有风涛险”的沉重叹息了。

      后两句写黄河汹涌奔腾,古人不知其发源地,认为是天上的银河倒翻下来的,故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之说。它有掀天的浪涛,但是要渡过去也用不了多长时间,惊涛骇浪的风险很短暂,一般都能渡过。真正的风险却是在人间。一般人在险恶的人间,*惯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豺狼横行、暗无天日、伤天害理、良心灭绝的生活,还不曾觉察到它的险恶,反而说黄河的险风恶浪才是最可怕的,不敢渡过。

      宋琬认为诗人处穷困之境,心怀“幽忧”之情,自易“悲歌慷慨”。(《董阆石诗序》)黄河本是自然界之险途,但无论其“倒泻银河”也好,“掀天浊浪”也罢,在诗人眼中,与人生道路之充满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相比,都微不足道。诗人以反衬的手法极写其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十分深刻,含感时伤世之情,发穷愁孤愤之音,诗格老成,笔力劲健,可见其诗风之一个侧面。

    [阅读全文]...

2022-06-19 04:31:57
  • 渡易水古诗

  • 爱国
  • 渡易水古诗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渡易水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渡易水原文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

      易水潺潺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注释

      ①易水:源出河北首易县西,东流至定兴县西南与拒马河汇合。古时是燕国南部的一条大河。

      ②并刀: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产的刀,以锋利著名,后常以之指快刀。指宝刀、宝剑。

      ③匣中鸣:古人形容壮士复仇心切,常说刀剑在匣子里发也叫声。

      ④燕赵:战国时的两个诸侯国,分别在今河北省和山西省地区。古时燕赵出过不少侠客义士,干出了很多悲壮的事情。韩愈《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⑤潺潺:河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⑥荆卿:即荆轲,战国时卫国人。被燕太子拜做上卿。太子丹了去秦国行刺秦王,并亲自送他渡过易水,行刺未成被杀。事见《史记·刺客列传》。

      译文

      昨天夜里,并刀在匣子发出愤懑、郁结的声音,燕赵这一带自古多义士,慷慨悲歌,意气难*。

      易水慢慢地流着,天青草绿,河山依旧,可惜到哪里再去找荆轲那样的壮士,来为他送行呢?

      赏析

      明末的诗人,生逢异族入侵之时,面临国破家亡的严重威胁,凡有点民族感情的,都该有志可抒,有情可表。然而,怎样下笔成诗,如何抒情达意,却也有高下之分。

      怀古诗不同于咏史诗那样歌咏史实或以诗论史,而是重在抒写诗人由古人古事所触发的思想感情,即所谓“言*旨远”。此诗前二句托物言志,以并刀夜鸣写出报国的志向,后二句即景抒倩,从眼中所见易水实景,引出对国事的无限隐忧。全诗运思深沉,情怀激荡,苍凉悲壮,可入司空图《诗品》所言“悲概”一类。

      言志二句:“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志由物显,报国的急切愿望由并刀夜鸣来展现,虽壮怀激烈,但不是架空高论,粗犷叫器。

      并州即今山西太原,战刀以锋利著称于世,人们称为“并刀”。它真的“昨夜”铿然有声作“匣中鸣”么?诗人一开章暗用了一个典故:相传楚国剑工铸成的干将、莫邪雌雄双剑,将要杀敌饮血时常作匣中鸣;《刀剑录》也说,乌孤宝刀“有敌至,必鸣”。*代鉴湖女侠秋瑾也用过这个典故,“昨夜龙泉壁上鸣”。这不明明是借身边佩刀来表达抗敌救国的强烈愿望?“燕赵”是春秋时期的两个诸侯国,包括河北、山西一带地区。诗题中代大文学家韩愈说:“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这里曾出现过荆轲、高渐离这些英雄豪侠!诗人说“悲歌最不*”,意思是:他们热血刚肠,疾恶如仇,面对强敌,敢于拔剑而起,还不是因为心头块垒难*?

      《经世编序》里说,陈子龙“自幼读书,不好章句,喜论当世之故”。年轻时与夏允彝等缔结“畿社”,企图匡救时弊。公元1637年(崇祯十年)中进士,如今正当而立之年,风华正茂。抗敌御侮的决心,匡时济世的夙愿,交织成巨大的精神原动力。今天途经“燕赵”旧地,枨触起荆轲的往事,怎能不使他沸腾起一腔热血,急于投入战斗,效命疆场呢?

      抒情二句:“易水潺潺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情因景生,忧世忧时之情由所见易水景象引出。诗人借易水兴感,显然是为了说明那些统治者醉生梦死,意志消沉,一味宴安享乐,早就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可怜”一词,仿佛是为荆卿惋惜,其实,不正是为了抒发那种知音难觅、报国无门的'愤懑吗?在荆轲活着的年代,对强敌的怒火,可以“指冠”,可以“嗔目”;诗人陈子龙却只能用“可怜”来表达英雄失路的悲哀,这,不正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么?

      诗人出语犹如悲叹,又绝非无病**,庸人自扰。崇祯以来,后金已先后于1629年(崇祯二年)、1634年(崇祯七年)、1636年(崇祯九年)三次入关犯境,进逼北京郊区,诗人《辽事杂诗》之一的“十载三逢敌骑来”即指此国难。时刻关心着国家民族命运的陈子龙,已经预感到不久将会有国破家亡的惨祸了,“可怜”二字下得正好。

      昏庸腐朽的明王朝的覆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根本不值得为它唱挽歌;可是,诗人为之倡导的大敌当前,敢于英勇赴死的荆轲式英雄主义精神非常值得后来者珍视。

    [阅读全文]...

2022-07-24 02:47:32
  • 《大河之舞》踢踏舞赏析

  • 舞蹈
  • 《大河之舞》踢踏舞赏析

      《大河之舞》剧情是诗化般的,神话、传说、历史混合成爱尔兰那最初的朦胧而清晰的印象,如泣如诉的爱情、波澜壮阔的战争和永恒不死的自由,让心灵奔腾不息地穿行在爱尔兰那如诗的旷野 ...一起来看看踢踏舞《大河之舞》的赏析吧!

      《大河之舞》最鲜明地印证了这一点。一个被遗忘的舞蹈因为一群热爱它的爱尔兰人,走向了广阔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突破了现代化和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趋同壁垒,在爱尔兰民族中活了起来。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一种民族舞蹈,会把这个民族紧紧联系在一起,让这个民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可以说,《大河之舞》不仅是世界舞蹈的瑰宝,还是整个爱尔兰民族的骄傲。它为世界其他各国在全球化中挣扎的民族艺术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音乐

      《大河之舞》剧情是诗化般的,神话、传说、历史混合成爱尔兰那最初的朦胧而清晰的印象,如泣如诉的爱情、波澜壮阔的战争和永恒不死的自由,让心灵奔腾不息地穿行在爱尔兰那如诗的旷野上。在这里,艺术渲染了一个极具纵深感的背景。器乐和人声无比完美地结合起来,使爱尔兰的传统音乐旋律诞生出了新的灵魂。悠扬苍凉的爱尔兰风笛延续着古老的情怀,激扬的小提琴挑动着每一根敏感的心弦,就这样又一次被爱尔兰的文化和历史所感动。让人不可抑止地淹没在爱尔兰式的感伤和悸动之中。还有那行云流水般的,如同天籁之音的人声吟唱,就像春寒的清晨那发凉的空气,可以涤清一切尘世的芜杂与烦扰。

      灯光

      《大河之舞》在灯光的处理上别具一格。整场演出中以蓝色的灯光作为基调并具有深浅不同的层次变化,柔和而不失典雅,给观众一种犹如置身于天空或是大海怀抱中的感觉,不仅亲切而且舒适。然后辅之以红、黄、灰等各式灯光,有一种生命气息的跳跃之感。如剧中第一场第七幕的《火舞》,灯光渐亮,舞台处于一片滚滚燃烧的烈火之中,好像无数个生命在跳动一样。正在这时,有一个红的发黑的影子闪了出来,进行着生命的律动。不,那不仅仅是一个影子,那是火的精灵。慢慢地,火的精灵从火海中走了出来,而在这时那团火也慢慢逝去,只留下精灵在极尽妖艳的舞动着。而这种强烈的视觉上的对比和冲击也在观众的心中一悸一动。

      布景

      《大河之舞》的布景更是将其剧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丝丝入扣。全场采用日月星辰、河流山川、村庄等这样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气息的实在物质作为布景。不仅将爱尔兰人民热爱自然、崇尚生命的精神表现得尽善尽美,并且使演员和布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此时的观众更是在布景的提示下,不仅深深地读懂了演员所要表达的理想、内容,并且有一种身临其境、驰骋忘归的深刻的生命体验。

      舞蹈

      如果说剧情和音乐是岸边如画的景致,那舞蹈就真的是在那其间川流不息的“大河”。正是在音乐、剧情的烘托下,踢踏舞如同倾泻的河流汇成了这部优美壮观的《大河之舞》。《大河之舞》里的舞蹈继承了爱尔兰民间舞蹈的精华,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同时也包容了踢踏舞的所有流派,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踢踏舞表演的盛会。上身挺拔的爱尔兰踢踏多了一份庄严与凝重,美国黑人的踢踏舞那种随意不恭的幽默以及同样挥洒着自信和洒脱的百老汇踢踏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而所有的踢踏舞在《大河之舞》中都同样表现了毫不逊色的复杂的打击技巧,整齐划一的大群舞,气势如虹,像潮水一般冲击着你的视线和心灵。应该说,《大河之舞》的舞蹈并不缺乏高超的技艺,但却摆脱了完全炫耀技巧的浅白,融入了爱尔兰厚重的文化之中。它也是舞蹈在欣赏中被感知认识的又一次升华。在这样单纯的舞蹈和节奏中,你会突然像一个返璞归真的孩童,迷失在一种原始而真实的初始情感中。

      舞蹈,它最保守的意思就是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可以表现出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并且一般有音乐伴奏。起初,每当谈起舞蹈,可能让我感到无地自容,就更不用说让我跳舞了,无异是赶鸭子上架。自从这学期选了舞蹈鉴赏,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是仍不会跳舞,但多少对舞蹈有了或多或少的认识,大可不至在别人面前“谈舞色变”了。

      选舞蹈鉴赏这门课,不仅仅使我学到了怎样去认识和欣赏舞蹈,而且使我得到了关于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藏族舞蹈的特点及其分布,从而了解他们的宗教信仰,地区分布。对欧洲国家的一些舞蹈也有了很多了解,比如,起源于意大利,而形成于法国,距今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芭蕾舞;还有形成于19世纪20年代的踢踏舞。在学*踢踏的课上,我们欣赏了著名的爱尔兰踢踏舞《大河之舞》,看完之后,我们的身心深受震撼,用一个字来形容我们的那刻的心情,那就是“帅”,用两个字形容,就是“真帅”,用三个字形容,那叫做“太帅了”。本来自以为是本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现在才知道什么叫江郎才尽,悲哀哪!

      踢踏舞来源自美国百老汇,一种民间风俗的舞蹈,将爱尔兰民间舞和非洲民族的传统音乐和舞蹈结合发展形成。表演者穿着特别的踢踏舞鞋,用脚的各个部位,在地板上摩擦拍击,发出各种踢踏声,加上舞者的各种优美舞姿,形成踢踏舞特有的幽默、诙谐和表现力非常丰富的.艺术魅力。《大河之舞》的开场气势便将我深深震撼了。历史宛如一条长河,滔滔不绝地传颂着智慧、勇气、生命与爱。我没有去现场看过《大河之舞》,只是在舞蹈鉴赏课上听老师介绍开始留意踢踏。

      在舞蹈鉴赏课上,我欣赏到了踢踏舞《大河之舞》。 几年前在电视上就有看过一点,但是因为当时太浮躁,静不下心来,看了一会儿就换台了,并没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上课时,当老师播放她时,突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借这一机会认真看了一遍《大河之舞》,立刻被踢踏舞深深地迷住了。

      我折服于舞者富有激情而不失细腻的表演,惊叹那复杂多变的节奏,明朗的舞步。与此同时,灵魂早已游走在爱尔兰民族的血泪史里,《大河之舞》是一部爱情悲剧,或者,更是一个民族的辛酸史。舞蹈聚合了一个国度深重的苦难和爱尔兰人民执着的企盼,正因为如此,原本单薄的舞蹈才会变的有些厚重,原本轻盈的舞蹈才会带上些历史的沧桑。《大河之舞》让我享受到一种全新的感观体验,也将我的思想带到了比舞蹈更本质深远的层面。

      《大河之舞》以传统爱尔兰民族特色的踢踏舞为主轴,融合热情奔放的西班牙佛朗明哥舞,并吸取古典芭蕾与现代舞蹈的精髓,共同营造出一场气势如虹,剧力万钧的精彩舞作。无论是队列表演还是单人舞、双人舞,整齐划一的舞步踢踏出的节奏,在动感、质感、情感上给人予共鸣,每一位舞者的精湛技艺都让人赞叹不已,每一位舞者的敬业精神亦让人油然起敬。舞蹈中不断变换的形式以及独特的三角队行,快速却毫无杂音的踢踏之声,使舞蹈具有强烈的层次感和穿透力,在视觉和听觉上都给人以空前的震撼力。布景更是将其剧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丝丝入扣,将爱尔兰人民热爱自然、崇尚生命的精神表现得尽善尽美,并且使演员和布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爱尔兰管弦乐团的演奏及合唱团的天籁美声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大河之舞》是一场力感、动感、质感与美感兼具的百老汇音乐歌舞盛宴。

      尤其喜欢男女领舞的精湛技艺与默契配合,两人相视赞美的目光,能让人感受到他们对舞蹈的热爱,对成功的喜悦。女子的侧面像极了妮可儿,优美的面部轮廓如她的舞蹈般动人,男子是荣获九次世界冠军的舞王柯林·唐恩(COLIN DUNNE),舞艺卓越,气质出众,他浑身散发出璀璨耀眼的巨星光芒,以令人震撼慑服的肢体语言,引领您跨越时空,驰骋于眩目神迷的百老汇舞台之上。他所表演的高难度动作将踢踏舞与芭蕾舞糅合在一起并发挥到了极至,真真让人赞叹不已。其中还有两位黑人演员表演的踢踏舞,自由随意,甚至要与舞王一争高下,亦是别具风格。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其中的一位红裙独舞者,虽然她已经四十多岁了,而且身体已经发福臃肿,在外人看来,已不适合跳舞,但她没有放弃,怀着对舞蹈和舞台的热爱坚持了下来,而且跳得异常出色,充满激情,在舞台上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她的独舞是《大河之舞》的一个亮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认为《大河之舞》在灯光的处理上是别具一格的。整场演出中,以蓝色的灯光作为基调并具有深浅不同的层次变化,柔和而不失风趣,给观众一种犹如置身于天空或是大海怀抱中的感觉,不仅亲切而且舒适,然后辅之以红、黄、灰各式灯光,有一种生命气息的跳跃之感。例如剧中第一场第七幕的《火舞》,灯光逐渐变亮,舞台处于一片滚滚燃烧的烈火之中,好像无数个生命在跳动一样。正在这时,有一个红得发黑的影子闪了出来,进行着生命的律动。慢慢的,火的精灵从火海中走了出来,而在这时那团火也慢慢逝去,只留下精灵在极尽妖艳的舞动着,而这种强烈的视觉上的对比和冲击也在我的心中一悸一动。

      很爱舞蹈,喜欢生命中充斥了音乐与舞蹈。静静地欣赏,你会感到此时此刻只有舞蹈是惟一可以毫不掩饰的,心情也随着“踢踢踏踏”荡漾开去,直达内心的空间。一颗躁动不安的心,顿时也会如同在经历舞蹈高潮之后逐渐沉静下来。

      通过本学期的舞蹈鉴赏,我觉得自己对于舞蹈再也不是不知所云的喜欢,而拥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观点。我知道我永远成不了高贵的舞者,但我的心中会永远保留着对舞蹈深深的眷恋,做个内心有舞的舞者,徜徉在舞蹈的世界里……

      当然,*的传统舞蹈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醉鼓》,《秦佣魂》,《秋海棠》等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大河之舞》。

      真的非常喜欢踢踏舞,喜欢那强烈的节奏感,希望有机会可以亲临现场,亲眼看一场大河之舞,更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学跳踢踏舞。

      另外,关于“舞蹈鉴赏”这门课程,谈一些我的看法。老师在课上讲的大部分是*的舞蹈,如汉唐古典舞,古典舞,民间舞,民族舞,我认为很好。*的民族文化一直被忽视,可以借这个机会给大家感受一下,多了解本民族的本国的东西。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此外,应适当增加一些年轻人喜欢的舞蹈,例如街舞,这样能够提高大家听课的兴趣。

    [阅读全文]...

2022-05-06 14:49:53
  • 七律——游大河坝赋作

  •   石林

      

      石林布阵恰如军,待发齐装等令文。

      威武将军传密令,倾听勇士侧拼闻。

      又犹战后稍休歇,方好依然血染云。

      无限风光天造化,千奇百怪自然勋。

      

      三口缸

      

      一路盘行险道穿,巴山深处遇清泉。

      悬崖涧里滩三个,碧色溪漫各一沿。

      缸水莫知千尺底,阴凉升起几青烟。

      人行桥上寒心颤,扶手牵登大路边。

      

      龙池原始森林

      

      龙池原始大森林,一碧千山果树针。

      酷暑骄阳凉气爽,天蓝云显路边阴。

      松香陶得游人醉,硕果漫勾占有心。

      最是一年春木竹,满山笋子任人淫。

      编辑点评:

      游大河坝,三处风景各有千秋,逐一收入诗笺,风景无限美好。石林整齐林立,宛如将军布阵,气势恢宏。三口缸地势险峻,水波清清,深不见底,让游人心惊胆寒。原始森林树木葱茏,硕果飘香,满山竹笋,令人神往。风景如画,尽收笔下。文笔生动,语言凝炼,充满深情,感动读者。内容充实,条理清晰,结构紧密,脉络分明。好作品,推荐共赏,感谢赐稿,问候作者,期待精彩继续。

    [阅读全文]...

2022-01-15 18:56:04
  • 关于黄河的古诗大全

  • 黄河,古诗文
  • 关于黄河的古诗大全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黄河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6、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7、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

      8、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9、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10、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宋琬《渡黄河》

      11、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12、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李梦阳《秋望》

      13、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14、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

      15、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16、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李白《发白马》

      17、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18、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佚名《木兰诗 / 木兰辞》

      19、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北风行》

      20、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张蠙《登单于台》

      21、黄河水,水阔无边深无底,其来不知几千里。——贡泰父《黄河行》

      22、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胡秉正《咏贺兰山》

      23、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温庭筠《拂舞词 / 公无渡河》

      24、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谢榛《渡黄河》

      25、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李流芳《黄河夜泊》

      1、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2、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3、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李白《战城南》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7、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8、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岳珂《祝英台*·北固亭》

      9、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张敬忠《边词》

      10、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宋琬《渡黄河》

      11、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12、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16、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白居易《望月有感》

      17、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王之涣《送别》

      18、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许浑《汴河亭》

      19、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0、先劈昆仑一派流。——许浑《汴河亭》

      21、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范云《渡黄河》

      22、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李益《塞下曲·其一》

      23、夜深月过女墙来,赏心东望淮水。——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24、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李白《公无渡河》

      25、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26、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27、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罗隐《黄河》

    [阅读全文]...

2022-02-22 01:15:08
  • 大寒左河水古诗

  • 大寒,河水
  • 大寒左河水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寒左河水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永乐沽酒

      【宋】方回

      大寒岂可无杯酒,欲致多多恨未能。

      楮币破悭捐一券,瓦壶绝少约三升。

      村沽太薄全如水,冻面微温尚带冰。

      爨仆篙工莫相讶,向来曾有肉如陵。

      曾巩《元沙院》

      升山南下一峰高,上尽层轩未厌劳。

      际海烟云常惨淡,大寒松竹更萧骚。

      经台日永销香篆,谈*风生落麈毛。

      我亦有心从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

      大寒吟

      邵雍(宋)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岁寒知松柏

      黄庭坚(宋)

      松柏天生独,青青贯四时。

      心藏后凋节,岁有大寒知。

      惨淡冰霜晚,轮囷涧壑姿。

      或容蝼蚁穴,未见斧斤迟。

      摇落千秋静,婆娑万籁悲。

      郑公扶贞观,已不见封彝。

      岁寒知松柏(黄庭坚)

      松柏天生独,青青贯四时。

      心藏后凋节,岁有大寒知。

      惨淡冰霜晚,轮囷涧壑姿。

      或容蝼蚁穴,未见斧斤迟。

      摇落千秋静,婆娑万籁悲。

      郑公扶贞观,已不见封彝。

      陆游《大寒》

      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

      可怜切云冠,局此容膝室。

      吾车适已悬,吾驭久罢叱。

      拂麈取一编,相对辄终日。

      亡羊戒多岐,学道当致一,

      信能宗阙里,百氏端可黜。

      为山傥勿休,会见高崒嵂。

      颓龄虽已迫,孺子有美质。

      顾渚行寄裴方舟(皎然)

      我有云泉邻渚山,山中茶事颇相关。鶗鴂鸣时芳草死,

      山家渐欲收茶子。伯劳飞日芳草滋,山僧又是采茶时。

      由来惯采无*远,阴岭长兮阳崖浅。大寒山下叶未生,

      小寒山中叶初卷。吴婉携笼上翠微,蒙蒙香刺罥春衣。

      迷山乍被落花乱,度水时惊啼鸟飞。家园不远乘露摘,

      归时露彩犹滴沥。初看怕出欺玉英,更取煎来胜金液。

      昨夜西峰雨色过,朝寻新茗复如何。女宫露涩青芽老,

    [阅读全文]...

2021-11-26 00:40:14
  • 描写祖国山河的古诗 游览大好河山的古诗

  • 祖国,山河,大好河山
  • 描写祖国山河的古诗

    1、上三峡

    作者: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2、白云泉

    作者:白居易

    天*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3、原州九日

    作者:赵时春

    秋声咽塞笳,边气肃霜华。

    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

    苍蒹仍碧水,绿酒对黄花。

    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

    4、登襄阳城

    作者:杜审言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5、归嵩山作

    作者: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6、兰溪棹歌

    作者: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7、题稚川山水

    作者: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8、暮江吟

    作者: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9、登岳阳楼

    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0、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1、北山

    作者: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阅读全文]...

2022-04-28 01:05:10
  • 黄河的古诗

  • 黄河
  • 黄河的古诗

      1、《过黄河》

      明李东阳

      清口驿前初放船,长淮东下水如弦。

      劲催双橹渡河急,一夜狂风到海边。

      2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3、《渡黄河》

      明谢榛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4 、《咏史诗黄河》

      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古诗原文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

      译文翻译

      不要把阿胶向黄河里倾倒,这里上天的意思难以明了。

      黄河能曲曲弯弯上通银河,刚从昆仑发源便不再清澈。

      高祖*定天下时宣誓好听,严君*占卜张骞乘槎上天。

      三千年后黄河才澄清一次,你又何必着急报告好消息。

      注释解释

      莫把阿胶向此倾:语出庾信《哀江南赋》。阿胶,药名,据说将其投入浊水,可使浊水变清。

      解(jiě):能。

      通银汉:古人说黄河的上游叫通天河,与天上的银河相通连。银汉,银河。

      应须曲:双关语,既是说黄河的曲曲弯弯上通天河,也是说人们只有逢迎拍马不走正道,才能混进朝廷,谋取高位。汉代民谣有“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即是此意。

      出昆仑:先秦人以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山,至张骞上考河源才知不是。这里仍是姑妄言之。

      高祖誓功衣带小:典出《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汉高祖*定天下,分封群臣时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意思是无论今后出现什么事情,你们的领地也将世世代代传下去。与汉乐府中的所谓“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意思相同。

      仙人占斗:意指*把持朝政。占斗,指严君*观测星象。

      客槎(chá):指张骞乘槎上天。槎,木筏。

      三千年:旧说黄河五百年清一次,河清是圣人出现、天下太*的征兆。

      创作背景

      罗隐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中小地主家庭,在讲求出身门第、奥援引托、贿赂趋奉的科举制度下,他摆脱不了“十试不第”的命运,故而其诗歌颇多感时伤事、讽刺怒张之作,《黄河》即为其抒泄心中愤懑不*之气的杰作。

    [阅读全文]...

2022-03-07 12:44:34
渡过大河的古诗 - 句子
渡过大河的古诗 - 语录
渡过大河的古诗 - 说说
渡过大河的古诗 - 名言
渡过大河的古诗 - 诗词
渡过大河的古诗 - 祝福
渡过大河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