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松秋菊冬梅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青松秋菊冬梅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青松秋菊冬梅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青松秋菊冬梅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关于秋菊古诗(精选55句)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秋菊古诗(精选55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2、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
3、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明·沈周《菊》
4、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王如亭《菊城吟》
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赠刘景文》
6、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
7、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刘克庄《菊》
8、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9、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10、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白居易《咏菊》
11、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唐·杜甫《云安九日》
12、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晋·陶渊明《饮酒首》
1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陶渊明。——《过故人庄》
14、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15、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16、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宋·杨万里《咏菊》
17、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袁崧《菊》
1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19、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明·唐寅《菊花》
20、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21、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红楼梦》
22、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23、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24、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25、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26、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宋·苏轼《赵昌寒菊》
27、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28、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菊花》
29、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郑思肖《画菊》
30、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唐·赵嘏《长安晚秋》
31、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唐·杜甫《宿赞公房》
32、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宋·梅尧臣《残菊》
33、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李师广《菊韵》
34、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唐·太宗《赋得残菊》
35、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郑思肖《寒菊》
36、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宋·吕渭老《一落索》
37、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38、直视苍天傲暑寒,青枝绿叶簇高竿。
39、上皇朝罢酒初酣,写出梅花蕊半含。 惆怅汴宫春去后,一枝流落到江南。
40、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1、质洁馨纯芳净雅,清芬一世落尘埃。
2、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3、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4、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5、雨余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 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
6、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7、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8、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
9、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关于秋菊古诗(精选55句)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秋菊古诗(精选55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秋菊古诗11、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2、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
3、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明·沈周《菊》
4、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王如亭《菊城吟》
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赠刘景文》
6、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
7、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刘克庄《菊》
8、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9、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10、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白居易《咏菊》
11、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唐·杜甫《云安九日》
12、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晋·陶渊明《饮酒首》
1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陶渊明。——《过故人庄》
14、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15、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16、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宋·杨万里《咏菊》
17、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袁崧《菊》
1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19、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明·唐寅《菊花》
20、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21、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红楼梦》
22、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23、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24、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25、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26、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宋·苏轼《赵昌寒菊》
27、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28、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菊花》
29、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郑思肖《画菊》
30、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唐·赵嘏《长安晚秋》
31、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唐·杜甫《宿赞公房》
32、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宋·梅尧臣《残菊》
33、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李师广《菊韵》
34、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唐·太宗《赋得残菊》
35、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郑思肖《寒菊》
36、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宋·吕渭老《一落索》
37、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38、直视苍天傲暑寒,青枝绿叶簇高竿。
39、上皇朝罢酒初酣,写出梅花蕊半含。 惆怅汴*去后,一枝流落到江南。
40、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1、质洁馨纯芳净雅,清芬一世落尘埃。
2、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3、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4、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5、雨余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 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
6、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7、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8、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
9、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诗人称赞梅花。如的“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的“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体现了诗人梅花般的情操。
林逋 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宋祁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七言绝句古诗、五言绝句古诗,这些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惜,也是千百年来,治愈文化创伤的良药!好句摘抄网网站为您整理《描写青松的古诗句》,摘录经典的古诗绝句,供您参考。
1、松
作者:郑谷
下视垂杨拂路尘,双峰石上覆苔文。
浓霜满径无红叶,晚日高枝有白云。
春砌花飘僧旋扫,寒溪子落鹤先闻。
那堪寂寞悲风起,千树深藏李白坟。
2、书院二小松
作者: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3、小松
作者:齐己
发地才过膝,蟠根已有灵。严霜百草白,深院一林青。
后夜萧骚动,空阶蟋蟀听。谁于千岁外,吟绕老龙形。
4、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
作者:杜甫
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
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5、高松
作者:李商隐
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客散初晴候,僧来不语时。
有风传雅韵,无雪试幽姿。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
6、松
作者:李峤
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
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
7、松
作者:成彦雄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8、画松
作者:景云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9、青松
作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0、松
作者:唐彦谦
托根蟠泰华,倚干蚀莓苔。
谁云山泽间,而无梁栋材。
11、禁中春松
作者:常沂
映殿松偏好,森森列禁中。攒柯沾圣泽,疏盖引皇风。
晚色连秦苑,春香满汉宫。操将金石固,材与直臣同。
翠影宜青琐,苍枝秀碧空。还知沐天眷,千载更葱茏。
12、戏题松树
作者:皎然
为爱松声听不足,每逢松树遂忘还。
赞美松树的古诗《青松》赏析
导语:《青松》为*诗作,是《冬夜杂咏》中的首篇。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赞美松树的古诗《青松》赏析,希望有所帮助!
原文
青松
现代:*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译文
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仔细看一看,这青松又高又直。
要想知道这青松有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
赏析
《青松》一题,是《冬夜杂咏》中的首篇。《冬夜杂咏》这一组诗最初发表于《诗刊》1962年第一期上。共12题19首,这里选其中一首。发表时有小序云:一九六〇年冬夜大雪,长夜不寐。起坐写小诗若干段,寄兴无端,几乎零乱。迄今事满一年,不复诠次。(诠次,选择、归类及排列的意思。)送登《诗刊》,以博读者一粲。(粲,形容笑的样子。)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一日仲弘记。(仲弘,是*的字。)诗人借物咏怀,表面写松,其实写人。写人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写那个特定时代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诗人写松是把它放在一个严酷的环境中,一个*乎剑拔弩张的气氛中,我们看到了雪的暴虐,感受到松的抗争。我们似乎像松一样承受压迫,又像松一样挺直起来。那冷峻峭拔的松的形象,因为充溢其中的豪气激荡其中的力量而挺直起来。在压与挺的抗争中,我们似乎同时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涤荡,因为在这种抗争中,展现了那个时代飞扬凌厉的热情,展现了诗人那令人起敬的人格力量。
读这首诗,总使人想起陈总的形象。想起那刚毅的面孔。勃发的神采,光明磊落的胸襟,刚直不阿、任何时候也不肯向恶势力低头的人格。真是文若其人。如果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诗句充溢着一种帝王之气,那么“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诗句也只有刚傲沉毅、满怀将帅气度的*能够写出来!也许诗人在这里的主要目的不是抒写个人。冬夜大雪,诗人辗转难眠。1960年那是全国人民都在经受考验的时期。特大的`自然灾害,党的工作失误,*修正主义集团背信弃义,帝修联合*,正使*内外交困。正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诗人作为国内领导人,胸怀的是祖国的命运,承受的是民族的困厄,他考虑的是决不能丧失民族气节,不能丧失原则和立场,向各种*势力妥协。而这时,全国人民正紧密地团结在*周围,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迎接困难,战胜困难,顶住了世界性的修正主义的逆流。“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正是对我们的党和人民,对雄气勃发的时代精神的盛赞。也许正是诗人人格和时代精神相互融合,内外互动,共同投射在青松这个特定的象喻上,才使这首诗有一股凛然大气,读来令人感动。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诗人称赞梅花。如的“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的“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林逋 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一度相逢一度思
最多情处最情痴
孤山林下三千树
耐得寒霜是此枝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宋祁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秋菊诗句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篱筛破月锁玲珑。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
作者: 杜甫
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
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题流沟寺古松》
作者: 白居易
烟叶葱茏苍麈尾,霜皮剥落紫龙鳞。
欲知松老看尘壁,死却题诗几许人。
《题遗爱寺前溪松》
作者: 白居易
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静将流水对,高共远峰齐。
翠盖烟笼密,花幢雪压低。与僧清影坐,借鹤稳枝栖。
笔写形难似,琴偷韵易迷。暑天风槭槭,晴夜露凄凄。
独契依为舍,闲行绕作蹊。栋梁君莫采,留著伴幽栖。
《庭松》
作者: 白居易
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
疏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春深微雨夕,满叶珠蓑蓑。
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
去年买此宅,多为人所?。一家二十口,移转就松来。
移来有何得,但得烦襟开。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
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
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
唐·杜甫《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
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松柯:松树枝。
唐·岑参《感遇》
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
唐·李群玉《赠元绂》
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
意谓水性流动,松柏坚定。
宋·苏轼《送杭州进士诗叙》
虽过老人宅,不解老人心。何事斜阳里,栽松欲待阴。——耿湋《观邻老栽松》
雨湿松阴凉,风落松花细。独鹤爱清幽,飞来不飞去。——戴叔伦《松鹤》
虽小天然别,难将众木同。侵僧半窗月,向客满襟风。枝拂行苔鹤,声分叫砌虫。如今未堪看,须是雪霜中。——杜荀鹤《题唐兴寺小松》
此木韵弥全,秋霄学瑟弦。空知百馀尺,未定几多年。古甲磨云拆,孤根捉地坚。何当抛一干,作盖道场前。——曹松《僧院松》
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杜甫《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
曾于西晋封中散,又向东吴作大夫。浓翠自知千古在,清声谁道四时无。枝柯偃后龙蛇老,根脚盘来爪距粗。直待素秋摇落日,始将凡木斗荣枯。——廖匡图《松》
自种双松费几钱,顿令院落似秋天。能藏此地新晴雨,却惹空山旧烧烟。枝压细风过枕上,影笼残月到窗前。莫教取次成闲梦,使汝悠悠十八年。——曹唐《题子侄书院双松》
几年苍翠在仙家,一旦枝枯类海槎。不如酸涩棠梨树,却占高城独放花。——李涉《题苏仙宅枯松》
《松》
作者: 陆肱
雪霜知劲质,今古占嘉名。断砌盘根远,疏林偃盖清。
鹤栖何代色,僧老四时声。郁郁心弥久,烟高万井生。
《禁中春松》
作者: 陆贽
阴阴清禁里,苍翠满春松。雨露恩偏*,阳和色更浓。
高枝分晓日,虚吹杂宵钟。香助炉烟远,形疑盖影重。
愿符千载寿,不羡五株封。倘得回天眷,全胜老碧峰。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多爱写菊,比如苏轼的“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李清照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等很多诗句流传千古。
因为菊花的淡泊与脱俗,所以常被历代的文人墨客作为高尚的品格追求。又到了秋风飒飒,菊香袅袅的时节,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一首《菊花》。
一 诗作欣赏
菊花
明·唐寅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二 作者简介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号桃花庵主,又号六如居士,今江苏苏州人。他以才华横溢和桀骜不驯而著称,既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又是著名的画家。唐寅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为“江南四大才子”,也作“吴中四才子”。他的画技艺卓著,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在艺术上各有所长,后世并称为“明四家”。
三 赏析
诗中的“三径”指的是隐士的居所或故园。
隐士故园中的菊花绽放,花朵寂静幽雅,一丛丛、一簇簇,非常美丽,它安逸而不张扬。就仿佛历经黑夜洗礼的霜花从碧空坠落一般。
多少沦落天涯的文人墨客,包括诗人自己,看着秋风萧瑟和篱落孤寂,想着自己颠沛流离不得志的一生,只剩下深深衰颓的秋意。
四 评析
本诗开篇就描写了菊花开放的情景。前两句直接写迎着秋风怒放的菊花,也从侧面烘托出菊花的意蕴悠远、境韵深长,在淡然中展现了菊花的品质精髓。
后两句则是诗人借花以自比。整首诗采用了托物寄兴的笔法,借“菊花”之意象来抒发诗人高洁的情怀,直白晓畅,意境悠远。
自陶渊明的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来,菊花就成为傲岸高洁的象征。诗人借菊花自比,以隐士故园的菊花为线索,渲染了秋天的苍凉意境,既描写霜落苍天之辽阔,又寄寓羁旅行人之乡念,表达出一种寂寥零落的隐逸之情。
五 读后感悟
对唐寅最早的认识是看一部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剧中唐寅不为权势所动,一心追求爱情,他的那种执着和*不羁,给观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多少年后,欣赏唐寅的诗作,对唐寅又有了新的认识,桀骜不驯的背后,有着深沉的感情。不仅会伤春悲秋,还会感叹生活的失意。
每个人的心底都有柔软的部分,这就是真情。而作品,就是真情的流露。
古诗词中,任何一种咏物诗,都不会纯粹为写景而写景。都会对所咏之物,赋予一种情感,或喜或悲,或激进或隐逸······我们品读古诗,一定要透过表层,理解其中蕴含的深意。
现在古典诗词有复兴的势头,自从《诗词大会》开播以来,古诗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还有很多朋友,拿起了笔,开始写古诗词。提醒这些朋友们,入笔前,先得想好自己想表达的感情,然后用手中的笔,通过所描绘的事物表现出来。
当然,现在有很多人写古诗词的水*,已经能和古人相媲美,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朋友。
当今社会,红尘喧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不断地追逐中,欲望膨大,也失去了很多简单的快乐。我们不妨慢下脚步,品一杯香茗,赏一首小诗,感悟生活的美好,解锁幸福的密码。
徜徉古诗词,让我们一路同行。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
作者: 杜甫
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
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题流沟寺古松》
作者: 白居易
烟叶葱茏苍麈尾,霜皮剥落紫龙鳞。
欲知松老看尘壁,死却题诗几许人。
《题遗爱寺前溪松》
作者: 白居易
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静将流水对,高共远峰齐。
翠盖烟笼密,花幢雪压低。与僧清影坐,借鹤稳枝栖。
笔写形难似,琴偷韵易迷。暑天风槭槭,晴夜露凄凄。
独契依为舍,闲行绕作蹊。栋梁君莫采,留著伴幽栖。
《庭松》
作者: 白居易
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
疏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春深微雨夕,满叶珠蓑蓑。
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
去年买此宅,多为人所?。一家二十口,移转就松来。
移来有何得,但得烦襟开。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
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
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
唐·杜甫《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
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松柯:松树枝。
唐·岑参《感遇》
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
唐·李群玉《赠元绂》
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
意谓水性流动,松柏坚定。
宋·苏轼《送杭州进士诗叙》
虽过老人宅,不解老人心。何事斜阳里,栽松欲待阴。——耿湋《观邻老栽松》
雨湿松阴凉,风落松花细。独鹤爱清幽,飞来不飞去。——戴叔伦《松鹤》
虽小天然别,难将众木同。侵僧半窗月,向客满襟风。枝拂行苔鹤,声分叫砌虫。如今未堪看,须是雪霜中。——杜荀鹤《题唐兴寺小松》
此木韵弥全,秋霄学瑟弦。空知百馀尺,未定几多年。古甲磨云拆,孤根捉地坚。何当抛一干,作盖道场前。——曹松《僧院松》
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杜甫《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
曾于西晋封中散,又向东吴作大夫。浓翠自知千古在,清声谁道四时无。枝柯偃后龙蛇老,根脚盘来爪距粗。直待素秋摇落日,始将凡木斗荣枯。——廖匡图《松》
自种双松费几钱,顿令院落似秋天。能藏此地新晴雨,却惹空山旧烧烟。枝压细风过枕上,影笼残月到窗前。莫教取次成闲梦,使汝悠悠十八年。——曹唐《题子侄书院双松》
几年苍翠在仙家,一旦枝枯类海槎。不如酸涩棠梨树,却占高城独放花。——李涉《题苏仙宅枯松》
《松》
作者: 陆肱
雪霜知劲质,今古占嘉名。断砌盘根远,疏林偃盖清。
鹤栖何代色,僧老四时声。郁郁心弥久,烟高万井生。
《禁中春松》
作者: 陆贽
阴阴清禁里,苍翠满春松。雨露恩偏*,阳和色更浓。
高枝分晓日,虚吹杂宵钟。香助炉烟远,形疑盖影重。
愿符千载寿,不羡五株封。倘得回天眷,全胜老碧峰。
青松秋菊冬梅的古诗
春桃夏荷秋菊冬梅的古诗诗
春桃夏荷秋菊冬梅的古诗
春夏秋冬梅兰竹菊的古诗
腊梅和青松的古诗
与青松和梅花的古诗
寒梅秋菊的古诗
描写青松和梅花的古诗
青松古诗青松的特点
余青松的古诗
描述暮秋青松的古诗
赞冬梅的古诗
青松古诗的画
带有青松的古诗
关于青松的古诗
青松是谁写的古诗
咏青松的古诗
冬梅诗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而止的古诗
冬梅挂雪的古诗
青松古诗的插词
**的青松是古诗吗
青松的古诗领读
赞颂青松的古诗
写给青松的古诗
一青松的古诗
青松有关的古诗
冬梅的诗句
青松的古诗配画
古诗青松谁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