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古诗与海棠

关于春天的古诗与海棠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春天的古诗与海棠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春天的古诗与海棠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春天的古诗与海棠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10) 语录(48) 说说(33) 名言(4) 诗词(4k+) 祝福(7) 心语(979)

  • 赞美春天海棠花的诗句有哪些(古人吟咏海棠花的8首古诗)

  • 海棠花,赞美,春天
  • 俗话说阳春三月好风光,桃花历乱李花香。这要看是说阳历还是阴历,如果是阳历,那正是百花齐放、春意正浓的时节。如果是到了阴历三月,那就已到了暮春,像李清照所说的,该是绿肥红瘦的时候了。

    如果是暮春,那樱花、桃花、辛夷花等的热闹都过去了,已经到了送春的时节。那么此时就该海棠花登场,它接着来把人们的庭院和远处的原野染成深深的胭脂颜色,直到最后和荼蘼花一起把春天送走。

    海棠花是美丽妖娆的花,它既大方,又羞涩,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诗人最为钟爱的花种。诗人像吟咏梅花、菊花那样来吟咏海棠花,赋予海棠花以美好的品格。

    我们都是爱花的人,同时也是喜欢读诗的人。那么下面就从历来吟咏海棠花的诗歌中选出八首七言绝句,我们一起欣赏,看看古代的诗人们是怎么描写海棠花的。

    【唐】薛能 《海棠》

    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处一城香。

    晴来使府低临槛,雨*家散出墙。

    诗人薛能曾经担任嘉州刺史,他对蜀地的海棠尤其喜爱。在成都、乐山等地,到了海棠花开的时候,东风吹拂,满城透香。

    在风和日丽的大晴天,花朵就争相开放,像垂丝海棠等因为无力支撑,它们都低下头来。如果此时正赶上一场春雨的滋润,它们又会爬上高高的院墙,把芳香向远处扩散。

    【唐】郑谷《蜀中赏海棠》

    浓淡芳春满蜀乡,半随风雨断莺肠。

    浣花溪上堪惆怅,子美无心为发扬。

    每到花开时节,蜀地到处都弥漫着海棠花的香气。此时也正是清明雨季,路上行人欲断魂,黄鹂声声更加使人忧伤。

    大诗人杜甫曾经在浣花溪畔盖了茅屋,也曾经在江畔寻花。他赞赏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但是他终究还是没有为海棠花写过一首诗,这有点可惜吧。

    【唐】何希尧《海棠》

    著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

    谁家更有黄金屋,深锁东风贮阿娇。

    诗人不希望海棠花过早地开放,这样会受到风雨的侵蚀,只有含苞欲放不放最妖娆。

    他真想像汉武帝金屋藏娇那样,锁住东风藏起海棠花。这样它就永远是个蓓蕾,既然不开放,也就不会凋零。诗人想象独到,表现了深深的爱花之情。

    【宋】苏轼 《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东风轻轻地吹拂着海棠花,香气在周围弥漫。月儿转过回廊,也洒下一地的银辉来。

    在这样慵懒的春夜,很担心海棠花一会就睡着了,所以要把蜡烛点得高高的,照着海棠花。让它产生错觉,以为现在还是白天,还没有到睡觉的时间。

    诗中化用了唐玄宗杨贵妃海棠春睡的传说来点题,但又不露痕迹。

    【宋】杨万里《海棠坞》

    细雨初怜湿翠裳,新晴特地试红妆。

    无人会得东风意,春色都将付海棠。

    下过小雨之后,海棠的嫩叶更是青翠欲滴,待到太阳出来,那鲜艳的海棠花就一朵一朵地开放了。

    有谁懂得东风的用意呢?造物主是最公*的,无论是谁都会有在春天的舞台上展露才华的机会。现在百花凋零,就到了海棠花占尽春光的时候了。

    【宋】王淇《 春暮游小园》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这时光过得真快,梅花刚洗去脂粉褪去残妆,东风就把新的春色送给了海棠。结果过不了多久海棠花也褪了,又轮到荼蘼花上场。

    最后这里什么也没有了,只有那些天门冬一样的荆棘刺藤趴在了墙头。作者借写花事感慨时光易逝、人生短暂,所有的繁华,最后只剩一堆荆棘。

    【宋】陈与义《春寒》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初春二月的岳阳城,总是接连不断地刮风下雨,那些花草树木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我这个园主人真的是担心啊。

    但是海棠花它不怕,它带着满身的胭脂颜色,在烟雨蒙蒙中绽放。这里是赞扬海棠花不怕艰难敢于献身的顽强精神。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浅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海棠花的蓓蕾还只有几点红色,它深藏在那些刚刚长出的枝叶里。这样正好,自己的一片芳心不要轻易吐露,还是让那些喜欢热闹的桃花、李花去争夺春光吧。

    这里主要是写了海棠花不随流俗、不求人知、甘于寂寞的品质。

    古今诗人吟咏海棠花的诗词很多,这里只是选了八首七绝,还有五言的,还有律诗,还有词类,限于篇幅,都没有去考虑。这里选入的,也仅仅是个人的意见。

    [阅读全文]...

2022-04-02 02:35:24
  • 春天海棠花的诗句

  • 海棠花,春天,写景
  • 1、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2、夜来风吹春睡醒,海棠绿叶扶粉红。嫣然一笑百媚生,国艳幽姿自然成。

    3、梅花落尽发海棠,五朵六朵散出墙。不惜胭脂妆粉红,天香本是别有恋。蒙蒙细雨无尽期,惟恐错伤花中仙。又见海棠花盛开,留得娇艳在人间。

    4、翠叶轻笼豆颗均,胭脂浓抹蜡痕新。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

    5、露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

    6、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7、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

    8、幽梦锦城西,海棠如旧时。

    9、海棠柔骨香不发,花开丽影不见他。待月寒春风落尽,冷风渐起一地心碎。

    10、海棠一树满庭芳,梨蕊偷来再比香。丹桂秋菊争烂漫,谁赞梅花斗严霜?

    11、椰树芭蕉琼海光,云南大理也徜徉。海棠一树庭芳满,羁旅休闲赋锦章。

    12、走马碧鸡坊里去,市人唤作海棠颠。

    13、细雨初怜湿翠裳,新晴特地试红妆。无人会得东风意,春色都将付海棠。

    14、踏折海棠花一枝,一枝花露湿金衣。

    15、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16、半绽桃苞红杏裳,海棠一树满庭芳。芙蓉出水亭亭立,格桑万朵映朝阳。

    17、留落犹能领物华,名园又作醉生涯。何妨海内功名士,共赏人间富贵花。

    18、苍山似黛曲悠扬,嫩柳娇杨着彩装。疏影日筛犹惬意,海棠一树满庭芳。

    19、海棠带雨湿红妆,乞护重阴昼正长。蛱蝶不知花欲睡,飞来飞去闹春光。

    20、黎明桃花遇春风,红花绿叶笑尘间。

    21、千缕未摇官柳绿,一梢初放海棠红。

    22、东君何事妒花妍,不遣春风一笑嫣。邀动芳心愁万缕,盈盈含恨雨中天。

    23、一树梨花压海棠,苍苍白发对红妆,东翁笑侃今犹盛,各取所需很正常。

    24、海棠花未开,枝上春禽语。东风几何时,满地飞红雨。

    25、粉妆娇嫩新着雨,梨花海棠共芬芳。嫣然一笑粗桃李,谁说梨花压海棠。

    26、海棠娇媚妍丽羣,一片生机盛气冉,祥和美怡曾美艳,花冉嘉园景丽新。

    27、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28、海棠依旧人不倦,灯火阑珊竹曳摇。

    29、我初入蜀鬓未霜,南充樊亭看海棠。当时已谓目未睹,岂知更有碧鸡坊。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蜀姬艳妆肯让人?花前顿觉无颜色。扁舟东下八千里,杨州芍药应羞死。风雨春残杜鹃哭,夜夜寒衾梦还蜀。何从乞得不死方,更看千年未为足。

    30、春至花下人如海,不见海棠应时开。花开花落花千碎,珠红几点君子来。

    31、星星两鬓怯年华,幽馆无人江月斜。惆怅过江迟一夕,晓风吹尽海棠花。

    32、石卫尉家锦步障,移在樊家园馆中。醉到花残呼马去,聊将侠气压春风。

    33、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34、懒无气力仍春醉,睡起精神欲晓妆。举似老夫新句子,看渠桃李敢承当。

    35、入夜海棠初沐雨,春光正好读书时。

    36、垂丝别得一风光,谁道全输蜀海棠。风搅玉皇红世界,日烘青帝紫衣裳。

    [阅读全文]...

2022-02-02 11:47:59
  • 海棠古诗苏轼翻译

  • 苏轼
  • 海棠古诗苏轼翻译

      海棠 苏轼,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前两句写环境,后两句写爱花心事。题为“海棠”,而起笔却对海棠不做描绘,这是一处曲笔。下面是海棠古诗苏轼翻译,欢迎参考阅读!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字词解释:

      海棠:昔明皇召贵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此诗戏之。

      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

      泛:摇动;

      崇光:指高贵华美的光泽;

      故:于是;

      红妆:用美女比海棠;

      夜深花睡去:暗引唐玄宗赞杨贵妃“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

      作品翻译:

      袅袅的东风吹动淡淡的云彩,露出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院中的回廊。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作品赏析:

      本诗第一句写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洁美丽。第二句写夜间的海棠,作者创造一个散发着香味、空空蒙蒙的、带着几分迷幻的境界。略显幽寂,与海棠自甘寂寞的性格相合。后两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为花着想,十分感人,表明作者是一个性情中人。 作者要烧红烛陪伴、呵护海棠,另一方面创造一种气氛,让海棠振作精神,不致睡去。后两句极赋浪漫色彩。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认为此诗“造语之工”“尽古今之变”。

      “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

      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当然你也可从中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

      “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写得痴绝,是全诗的关键句。此句转折一笔,写赏花者的心态。当月华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诗人顿生满心怜意:海棠如此芳华灿烂,怎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呢?这蓄积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儿,居然无人欣赏,岂不让她太伤心失望吗?夜阑人静,孤寂满怀的我,自然无法成眠;花儿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我如何独自打发这漫漫长夜?不成,能够倾听花开的声音的,只有我;能够陪我永夜心灵散步的,只有这寂寞的海棠!

      一个“恐”写出我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惊怯之情,也暗藏我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

      一个“只”字极化爱花人的痴情,现在他满心里只有这花儿璀璨的笑靥,其余的种种不快都可暂且一笔勾销:这是一种“忘我”、“无我”的超然境界。

      末句更进一层,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故”照应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为的意思,表现诗人对海棠的情有独钟。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此句运用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转而以花喻人,点化入咏,浑然无迹。

      “烧高烛”遥承上文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于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那般刻薄寡恩,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那就让我用高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吧!此处隐约可见诗人的侠义与厚道。

      “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烧”“照”两字表面上都写我对花的喜爱与呵护,其实也不禁流露出些许贬居生活的郁郁寡欢。他想在“玩物”(赏花)中获得对痛苦的超脱,哪怕这只是片刻的超脱也好。虽然花儿盛开,就向衰败迈进一步,尽管高蹈的精神之花毕竟远离现实的土壤,但他想过这种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的生活的积极心态,又有谁可以阻挠呢?

      全诗语言浅*而情意深永。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出身于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家庭,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苏轼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擅长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在散文方面,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在书法方面,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他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同为豪放派词人。有《东坡全集》传世。

    [阅读全文]...

2022-01-27 21:35:35
  • 海棠苏轼的古诗

  • 苏轼
  • 海棠苏轼的古诗

      苏轼,苏轼,有人说你的文章似行云流水,是天地奇观,我说你的诗文是开在你心上的璀璨烟花,每一次绽放都惊天动地,留下恒久的惊叹与怀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海棠苏轼的古诗,希望大家喜欢。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

      思想感情

      苏轼由花及人,生发奇想,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

      翻译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赏析

      这首诗开头两句,并不拘限于正面描写。首句“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从中还可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这两句把读者带入一个空濛迷幻的境界,十分美丽,然而略显幽寂。

      后两句,苏轼由花及人,生发奇想,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写得痴绝,是全诗的关键句。此句转折一笔,写赏花者的心态。当月华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苏轼顿生满心怜意:海棠如此芳华灿烂,不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一个“恐”写出了苏轼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惊怯之情,也暗藏了苏轼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一个“只”字极化了爱花人的痴情,此刻他满心里只有这花儿璀璨的笑靥,其余的种种不快都可暂且一笔勾销了:这是一种“忘我”、“无我”的超然境界。

      最后一句更进一层,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故”照应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为的意思,表达了苏轼对海棠的情有独钟。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此句运用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转而以花喻人,点化入咏,浑然无迹。

      “烧高烛”遥承上文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于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那般刻薄寡恩,竟然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于是苏轼用高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此处隐约可见苏轼的侠义与厚道。“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烧”“照”两字表面上都写苏轼对花的喜爱与呵护,其实也不禁流露出些许贬居生活的郁郁寡欢。他想在“玩物”(赏花)中获得对痛苦的超脱,哪怕这只是片刻的超脱也好。虽然花儿盛开了,就向衰败迈进了一步,尽管高蹈的精神之花毕竟远离了现实的土壤,但他想过这种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的生活的积极心态,没有谁可以阻挠。

      全诗语言浅*而情意深永。写这首诗时,苏轼虽已过不惑之年,但这首诗却没有给人以颓唐、萎靡的感觉,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触到苏轼的达观、潇洒的胸襟。

    [阅读全文]...

2022-06-04 01:44:57
  • 赞美春天海棠花的经典诗句(描写海棠花之美的18首古诗)

  • 海棠花,赞美,春天
  • 海棠花素有“国艳”之誉,更有“百花之尊”、“花之贵妃”的美称,人们把它看作是美好春天、美人佳丽和万事吉祥的象征。

    明代的“风流才子”唐伯虎根据“海棠春睡”典故,丰富了想象,画了一幅《海棠美人图》,并题诗云:“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进入*现代以后,海棠花更是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春城昆明圆通公园植有千株西府海棠和百株垂丝海棠,有“花潮”的美誉,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海棠花》

    唐·齐己

    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

    半月暄和留艳态,两时风雨免伤摧。

    人怜格异诗重赋,蝶恋香多夜更来。

    犹得残红向春暮,牡丹相继发池台。

    《斜谷邮亭玩海棠花》

    唐·顾非熊

    忽识海棠花,令人只叹嗟。

    艳繁惟共笑,香*试堪夸。

    驻骑忘山险,持杯任日斜。

    何川是多处,应绕羽人家。

    《海棠花放简冯元咨》

    宋·苏泂

    游丝无赖小庭空,梦想君家合树红。

    曾向西川亲画得,举家终日看屏风。

    《海棠花》

    宋·王安石

    绿娇隐约眉轻扫,红嫩妖饶脸薄妆。

    巧笔写传功未尽,清才吟咏兴何长。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海棠花》

    宋·方回

    锦城春色万人迷,饭颗无心着品题。

    实不如华谩浓艳,秋霜谁觑海棠梨。

    《雨中惜海棠花》

    宋·廖行之

    东君何事妒花妍,不遣春风一笑嫣。

    邀动芳心愁万缕,盈盈含恨雨中天。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春暮游小园》

    宋·王淇

    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一》

    宋·杨万里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春寒》

    [阅读全文]...

2021-12-07 18:58:17
  • 海棠花的诗句

  • 海棠花
  • 海棠花的诗句

      海棠花开在春末夏初天气开始热起来的时节,一根根针头上挑着一个花骨朵,慢慢地盛开,外红内粉,比杏花红,比桃花粉,花蕊嫩黄,浓淡适中,个头小巧玲珑,令人赏心悦目。

      咏白海棠·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庚辰双行夹批:且不说花,且说看花的人,起得突然别致.】碾冰为土玉为盆.【庚辰双行夹批:妙极!料定他自与别人不同.】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庚辰双行夹批:虚敲旁比,真逸才也.且不脱落自己.】

      (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春晴怀故园海棠 宋——杨万里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海棠溪 唐——薛涛

      春教风景驻仙霞,水面鱼身总带花。人世不思灵卉异,竞将红缬染轻沙。

      海棠春 宋——马子严

      柳腰暗怯花风弱。红映秋千院落。归逐燕儿飞,斜撼真珠箔。满林翠叶胭脂萼。不忍频频觑著。护取一庭春,莫弹花间鹊。

      题磁岭海棠花 唐——温庭筠

      幽态竟谁赏,岁华空与期。岛回香尽处,泉照艳浓时。蜀彩淡摇曳,吴妆低怨思。王孙又谁恨,惆怅下山迟。

      海棠 唐——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饶全在欲开时。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海棠花 唐——刘兼

      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烟轻虢国颦歌黛,露重长门敛泪衿。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难寻。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海棠 北宋 ——黄庭坚

      海棠院里寻春色,日炙荐红满院香。不觉风光都过了,东窗浑为读书忙。

      海棠花 北宋——王安石

      绿娇隐约眉轻扫,红嫩妖饶脸薄妆。巧笔写传功未尽,清才吟咏兴何长。

      咏白海棠六首 清——曹雪芹

      第一首——蕉下客(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第二首 ——蘅芜君(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台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第三首——怡红公子(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第四首——潇湘妃子(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第五、六首——枕霞旧友(史湘云)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海棠 清——龚自珍

      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化起海红帘底月,西厢花影怒广潮。

      吴氏园海棠 现代——陈寅恪

      无风无雨送残春,一角园林独怆神。读史早知今日事,看花犹是去年人。梦回锦里愁如海,酒醒黄州雪作尘。闻道通明同换劫,绿章谁省泪沾襟。

    [阅读全文]...

2022-03-13 22:06:11
  • 海棠古诗苏轼阅读答案

  • 阅读,苏轼
  • 海棠古诗苏轼阅读答案

      《海棠》是宋代文学家苏轼诗作,被选入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六年级教科书。这首诗写是作者在花开时节与友人赏花时所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海棠古诗苏轼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释:

      海棠:昔明皇召贵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此诗戏之。

      东风:春风

      袅袅:微风轻轻吹拂样子。

      崇光:指高贵华美光泽。

      红妆:用美女比海棠。

      (1)诗歌开头两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作答(4分)

      (2)古人对于后两句有造语之奇,构思之巧评价,请结合诗句试作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A、烘托渲染了一种空蒙迷离境界和气氛。B、暗示出作者幽寂孤独心理。

      (2)造句之奇奇在诗人以花拟人。在诗人想象里,海棠花也和人一样,会在深夜唾去,因此,特地点燃高烛,使海棠打起精神。构思之巧巧在化用了李商隐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照残酒却又无斧凿之迹。

      阅读练*二:

      (1)一、二两句分别从什么角度写了海棠什么特点?

      (2)诗人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作品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解析:

      (1)东风袅袅形容春风吹拂之态,崇光是指正在增长春光。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这两句是通过视觉和嗅觉来写海棠光彩正艳、香气正浓。

      (2)诗中睡去与红妆使用拟人手法十分明显。只恐夜深花睡去,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为花着想,十分感人,是全诗关键句。照红妆呼应前句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娇艳妩媚。

      参考答案:

      (1)视觉(颜色)、嗅觉(香味)写出了海棠高洁与柔美特点。

      (2)采用拟人手法。以花睡去将花人格化。由写海棠花高洁柔美,引出人花对话,唯恐花睡去,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实际上是慨叹良辰易逝、盛世不再主旨。

      赏析:

      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

      诗人首先刻画微风中海棠,着意表现海棠色彩。东风就是春风,袅袅,微风轻轻吹拂样子,崇光指高贵华美光泽。这句诗意思是:微风轻拂着海棠,海棠泛出华美光泽。一个泛字,写出了在月光照耀下,在微风吹拂中,海棠花朵闪烁不定情景。

      第二句描写月下海棠清香。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意思是说,明月转过了回廊,照不到海棠花。既然这样,海棠花就只能在孤寂黑暗夜幕里,散发幽香了。显然,此时海棠花就如同诗人本人,有才能,有理想,却得不到重用,真是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啊!所以,这里空蒙幽寂夜景描写,暗示是诗人幽寂孤独心理。

      最妙是三四两句。句中恐是担心意思,它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爱花心理活动和依依不舍赏玩情态;故照应上文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为意思,表现了诗人对海棠情有独钟。这两句诗被后人誉为造语之奇,构思之巧。奇在古人常常以人喻花,而作者却以花喻人且兼用移情手法。在诗人想象里,海棠花也和人一样,会在深夜睡去,因此,特地点燃高烛,使海棠打起精神,真是痴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诗人爱花更惜花感情。巧在诗人又以花喻己,海棠如此芳华灿烂,怎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呢?这蓄积了一季努力而悄然盛放花儿,居然无人欣赏,岂不让她太伤心失望了吗?显然,海棠其实就是诗人本人,得不到月光照射而只能屈身于黑暗中海棠遭遇就是诗人自己遭遇写照。只恐夜深花睡去隐含顾影自怜意思。但诗人并不因此而颓唐萎靡,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意象中,我们分明可以感触到诗人豁观、洒脱胸襟。

      综观全诗,前两句点出诗人赏花时间是春天月夜,并描绘了海棠在东风月色中光彩和芬芳,是实写,后两句诗写海棠神态,是虚写。虚实结合,既表现了海棠优雅脱俗美,也抒发了诗人爱花惜花感情,更书写了怀才不遇人生感慨。全诗语言浅*,含而不露,感而不伤,情意深永,耐人寻味。

    [阅读全文]...

2022-05-08 23:02:54
  • 海棠苏轼古诗赏析(海棠花原文及翻译赏析)

  • 苏轼,海棠花
  •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当时诗人因著名的“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这种不得意的状态下,诗人写了这首咏海棠诗,写出了海棠的美丽明艳,还有诗人惜花爱花的心情。

    这首诗的意思是:东风轻轻地吹过来,春光明媚。月亮已经转到回廊的另一头去了,夜雾都染上了海棠花的浓香。我怕夜深了,海棠花也要睡觉了,就高高地点起蜡烛照着它。

    诗的第一句点明时令,表明季节是在春天。和煦的东风微微地吹过来,春光荡漾,一丛海棠花开 得 特别娇艳。第二句暗写海棠花的香气芬芳馥郁。晚上小院里起了一层轻轻的薄雾,海棠花的香气似乎把夜雾也染上了层浓香。夜渐渐深了,月亮也转过了回廊。

    后面两句采用拟人及借喻的手法,写出诗人月夜赏花,久久不愿意离去的心情。夜深了,人们都已经进入梦乡了。海棠花是不是也累了,也要去睡觉呢?为了能继续赏花,诗人就点上了蜡烛,高高地照着花枝,让它不要有睡意。烛光与花色互相映衬,花朵显得更加娇艳迷人。

    这里的”红妆“是诗人用的一个比喻。相传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一起宴饮。杨贵妃宿酒未醒,神态慵懒。唐玄宗开玩笑说:”海棠睡未足耳。”

    诗人不愧是大文豪,用典也不露痕迹,即使是看不懂这一典故的人,也不影响对诗的阅读。反而会觉得十分生动有趣。

    ”只恐夜深花睡去“为*广为传诵,是本诗的点睛之笔。比如说《红楼梦》中,史湘云喝醉了,觉得酒涌心头难受,就躺在一块大石头上,周围的芍药花瓣纷纷飞落下来,落了她一身。一群蜜蜂嗡嗡嗡地围着她飞。那些姑娘们见了,乐不可支,就套用这句诗来取笑她,说”只恐石凉花睡去。”

    [阅读全文]...

2022-04-16 10:36:39
  • 苏轼写海棠的诗句(赞美海棠的千古名诗赏析)

  • 苏轼,赞美,千古
  • 苏轼的很多诗词都是寄情山水,单纯对某一项植物歌颂的诗词不算很多,知名度整体而言也不算很高。之前我们曾经品读过苏轼写梨花的一首诗歌,“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虽然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就写出了词人淡看人生的品格。

    今天我们所分享的这一首宋诗,乃是苏轼歌颂海棠的一首精彩诗歌。写下这首诗歌的时候,苏轼被贬黄州已经是第五个年头。此时的苏轼已经47岁,年*半百的他依然胸襟旷达,而这种情感就体现在古诗之中。

    且看: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首古诗的题目是《海棠》,苏轼所描写的是夜晚看到海棠盛开的美丽画面。古典诗词当中关于海棠描写的不算很多,但是也有元好问“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李清照“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辛弃疾“海棠花下去年逢”等经典词句。

    在这首古诗的一开始,苏轼描写出了当时的环境,“东风袅袅泛崇光”,在这个春意绵绵的夜晚,柔弱的春风轻轻拂过,天上的云彩也逐渐化开,露出了天边的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更加衬托这*静的夜晚。

    正在这个时候,海棠花开放了,海棠的香气和微微的月光两相融合,形成一种雾气蒙蒙的状态。“香雾空蒙月转廊”,苏轼欣赏海棠的香气太久,不觉间月亮已经移过了庭院的走廊。

    但是这海棠花开放实在是太迷人了,苏轼甚至“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他非常害怕错过海棠开放的美丽瞬间,所以决定“烧高烛”,用光亮的烛光映照着鲜艳的海棠花,一下看个够。

    古人都爱花,很多人爱花,是因为这一种花朵代表着诗人本人的气质。陶渊明喜欢菊花,陆游喜欢梅花,到了苏轼这里,对于海棠花也是情有独钟。尤其是此时的苏轼被贬黄州已经五年多,他对于海棠花的偏爱,除了对于海棠花的魅力赞不绝口之外,显然也注入了自得其乐的内心追求。

    [阅读全文]...

2022-04-28 16:34:01
春天的古诗与海棠 - 句子
春天的古诗与海棠 - 语录
春天的古诗与海棠 - 说说
春天的古诗与海棠 - 名言
春天的古诗与海棠 - 诗词
春天的古诗与海棠 - 祝福
春天的古诗与海棠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