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对战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对战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对战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对战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有关战争的古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战争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凉州词》
唐·王翰
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5、《七律·长征》
现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6、《己亥岁》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来长共血争流。
7、《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9、《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群黄金台上意,但携玉龙为君死。
10、《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1、《凉州词》
唐·王翰
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5、《七律·长征》
现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6、《己亥岁》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来长共血争流。
7、《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9、《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群黄金台上意,但携玉龙为君死。
10、《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关于战争的古诗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战争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战争的古诗11、《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4、《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七律·长征》
现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6、《己亥岁》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来长共血争流。
7、《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9、《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群黄金台上意,但携玉龙为君死。
10、《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战争的古诗句
战争的残酷从古代就被人所铭记。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战争的古诗句。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
凉州词 王翰
葡桃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 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
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 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 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士境, 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 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 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 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 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 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 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 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 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 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 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 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 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 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里馀, 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 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 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朴, 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亦有限, 列(一作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 军行入高山。 迳危抱寒石, 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 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 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 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 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 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 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馀, 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 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 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 安可辞固穷?
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并序)
兄卓荦经奇,与予读书罗浮,有扶风、越石之志。以骠骑从袁督师死于边。
边风
地角寒初敛,天歌云乍飞。大旗危欲折,孤将定何依?
送雁侵胡月,惊霜点铁衣。可能吹妾梦,一为达金微?
边月
秦时一片月,万古照边州。白动狼烟塞,寒生驿火楼。
与战争有关的古诗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赞美母亲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渔家傲
作者: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1.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2.塞下:边境险要之地。
3.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指大雁离开这里飞往衡阳。
4.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等声音。
5.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
6.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7.长烟:即荒漠上的直烟,因少风,烟直而高。
8.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9.勒(lè):刻石记功。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10.燕然未勒:此指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
11.羌管:羌笛。
12.霜满地:喻夜深寒重。
译文一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声音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孤单单的城门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远隔万里的家乡,可是燕然还未刻上*胡的功绩,回归之日无法预料。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出征的人不能入睡,将军连头发都白了,战士们流下眼泪。
译文二
一入秋季边塞风光多么奇异,雁行阵阵南飞衡阳不肯停息。
军号和着四面边声一齐响起,崇山峻岭之间,落日将烟雾飘动孤独的城紧闭着。
一杯浊酒暂且慰我故土之思,功业未建男儿无颜回归故里。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哪里能安然入睡,将军士卒白了头发泪流不尽。
译文三
秋季到来,西北边塞的风景多么奇异,大雁南飞避寒,没有半点恋意。
号角连连,马嘶风号,万千层峦叠峰里,云雾弥漫,夕阳西下,天际一片橘黄,孤城紧闭。
斟上一杯浊酒,遥寄远在万里的思乡之情,功名尚未立,又怎么敢盘算回乡的日期呢。
听惯了幽怨的羌笛声,见惯了秋霜满地,远在边塞守边的战士在夜深人静时久久不能睡,辗转反侧,将军和战士们又长了些许白发,热泪满眶,唔呼。
译文四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睡,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作者: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词句注释
⑴破阵子: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出自《破阵乐》,后用为词牌。
⑵陈同甫:陈亮(1143—1194),字同甫,南宋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县)人。与辛弃疾志同道合,结为挚友。其词风格与辛词相似。
⑶挑灯:把灯芯挑亮。看剑:抽出宝剑来细看。
⑷梦回:梦里遇见,说明下面描写的战场场景,不过是作者旧梦重温。吹角连营: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角:军中乐器,长五尺,形如竹筒,用竹、木、皮、铜制成,外加彩绘.名目画角。始仅直吹,后用以横吹。其声哀厉高亢,闻之使人振奋。
⑸八百里:牛名。《世说新语·汰侈》载,晋代王恺有一头珍贵的牛,叫八百里驳。分麾(huī)下炙(zhì):把烤牛肉分赏给部下。麾下:部下。麾:军中大旗。炙:切碎的熟肉⑹五十弦:原指瑟,此处泛指各种乐器。翻:演奏。塞外声:指悲壮粗犷的战歌
⑺沙场:战场。秋:古代点兵用武,多在秋天。点兵:检阅军队。
⑻马作的卢飞快: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作:像……一样。的卢:良马名,一种烈性快马。相传刘备在荆州遇险,前临檀溪,后有追兵,幸亏骑的卢马,一跃三丈,而脱离险境。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⑼霹雳:本是疾雷声,此处比喻弓弦响声之大。
⑽了却:了结,把事情做完。君王天下事:统一国家的大业,此特指恢复中原事。
⑾赢得:博得。身后:死后。
⑿可怜:可惜。
1、《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淮村兵后》 宋·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3、《垂老别》 唐·杜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4、《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木兰诗》 北朝·佚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6、《梅岭三章·其一》 *代·*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8、《满江红·写怀》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0、《新婚别》 唐·杜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8、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李纲《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9、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10、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2、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13、策功行赏不淹留,全军藉智谋。——杨广《纪辽东二首》
14、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范云《效古诗》
15、较量武艺论勋庸,曾发将军箭落鸿。——章孝标《咏弓》
16、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17、前歌后舞振军威,饮至解戎衣。——杨广《纪辽东二首》
18、不堪对酒长亭别。——李弥逊《菩萨蛮·江城烽火连三月》
19、江城烽火连三月。——李弥逊《菩萨蛮·江城烽火连三月》
20、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姚合《庄居野行》
21、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刘商《赠头陀师》
22、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屈大均《鲁连台》
23、迎头便说兵戈事。——张可久《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
24、信陵西反魏,秦人不窥兵。——张华《游侠篇》
25、息徒兰圃,秣马华山。——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26、种得官仓珠颗谷,六十年来兵簇簇,日月食粮车辘辘。——元稹《田家词》
27、从军乐,莫问所从谁。——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28、书角吹杨柳,金山险马当。——张玉娘《从军行》
29、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30、烧痕空极望,鼓角高城上。——纳兰性德《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31、郢人逝矣,谁与尽言?——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32、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3、英雄事,曹刘敌。——辛弃疾《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34、御跸下都门,军麾出塞垣。——郑愔《奉和幸望*送朔方大总管张仁亶》
35、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36、虽是幕府文书,玉关烽火,暂送*安信。——张绍文《酹江月·淮城感兴》
37、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8、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军中高宴,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声自远。——元好问《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
1、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2、烽火然不息,征战无已时。——李白《战城南》
3、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適《塞下曲》
4、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曹操《蒿里行》
5、大汉无兵阻,穷边有客游。——张乔《书边事》
6、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7、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李白《战城南》
8、移戌腰金印,将军度玉关。——王镃《塞上曲》
9、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李白《发白马》
10、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李白《发白马》
11、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虞姬《和项王歌》
12、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李颀《古塞下曲》
13、兵安在?膏锋锷。——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14、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国殇》
15、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李颀《古意》
16、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17、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汪遵《乌江》
18、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19、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20、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21、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22、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然。——李白《战城南》
23、策功行赏不淹留,全军藉智谋。——杨广《纪辽东二首》
24、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杜甫《悲陈陶》
25、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陈羽《从军行》
26、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27、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28、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刘基《北风行》
29、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杜甫《悲青坂》
30、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31、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李白《战城南》
32、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李约《过华清宫》
33、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34、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古从军行》
35、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李颀《古从军行》
36、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杜甫《曲江对雨》
37、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杜荀鹤《山中寡妇》
38、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徐陵《关山月·关山三五月》
39、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40、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41、家随兵尽屋空存,税额宁容减一分。——杜荀鹤《题所居村舍》
42、从军乐,莫问所从谁。——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43、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4、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4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6、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8、伍相鸱夷,钱王羽箭,怒气强于十万兵。——吴伟业《沁园春·观潮》
49、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50、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51、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1、《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凉州词》 唐·王翰 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七律·长征》 现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6、《己亥岁》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来长共血争流。
7、《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群黄金台上意,但携玉龙为君死。
8、《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0、《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战城南》 【作者】: 【年代】:唐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惟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赏析】:
这首诗是抨击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萧士赟说:“开元、天宝中,上好边功,征伐无时,此诗盖以讽也。”所评颇中肯綮。
天宝年间,唐玄宗轻动干戈,逞威边远,而又几经失败,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一宗宗严酷的事实,汇聚到诗人胸中,同他忧国悯民的情怀产生激烈的矛盾。他沉思,悲愤,内心的呼喊倾泻而出,铸成这一名篇。
整首诗大体可分为三段和一个结语。
第一段共八句,先从征伐的频繁和广远方面落笔。前四句写征伐的频繁。以两组对称的句式出现,不仅音韵铿锵,而且复沓的重叠和鲜明的对举,给人以东征西讨、转旆不息的强烈印象,有力地表达了主题。“洗兵”二句写征行的广远。左思《魏都赋》描写曹操讨灭群雄、威震寰宇的气势时说:“洗兵海岛,刷马江洲。”此二句用其意。洗兵,洗去兵器上的污秽;放马,牧放战马,在条支海上洗兵,天山草中牧马,其征行之广远自见。由战伐频繁进至征行广远,境界扩大了,内容更深厚了,是善于铺排点染的笔墨。“万里”二句是本段的结语。“万里长征战”,是征伐频繁和广远的总括,“三军尽衰老”是长年远征的必然结果,广大士兵在无谓的战争中耗尽了青春的年华和壮盛的精力。有了前面的描写,这一声慨叹水到渠成,自然坚实,没有一点矫情的喧呶叫嚣之感。
“匈奴”以下六句是第二段,进一步从历史方面着墨。如果说第一段从横的方面写,那么,这一段便是从纵的方面写。西汉王褒《四子讲德论》说,匈奴“业在攻伐,事在射猎”,“其耒耜则弓矢鞍马,播种则扞弦掌拊,收秋则奔狐驰兔,获刈则颠倒殪仆。”以耕作为喻,生动地刻画出匈奴人的生活与*性。李白将这段妙文熔冶成“匈奴”两句诗。耕作的结果会是禾黍盈畴,杀戮的结果却只能是白骨黄沙。语浅意深,含蓄隽永。并且很自然地引出“秦家”二句。秦筑长城防御胡人的地方,汉时仍然烽火高举。二句背后含有深刻的历史教训和诗人深邃的观察与认识,成为诗中警策之句。没有正确的政策,争斗便不可能停息。“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这深沉的叹息是以丰富的历史事实为背景的。
“野战”以下六句为第三段,集中从战争的残酷性上揭露不义战争的罪恶。“野战”二句着重勾画战场的悲凉气氛,“乌鸢”二句着重描写战场的凄惨景象,二者相互映发,交织成一幅色彩强烈的画面。战马独存犹感不足,加以号鸣思主,更增强物在人亡的悲凄;乌啄人肠犹以不足,又加以衔挂枯枝,更见出情景的惨酷,都是带有夸张色彩的浓重的笔墨。“士卒”二句以感叹结束本段。士卒作了无谓的牺牲,将军呢?也只能一无所获。
《六韬》说:“圣人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全诗以此语意作结,点明主题。这一断语属于理语的范围,而非形象的描写。运用不当,易生抽象之弊。这里不同。有了前三段的具体描写,这个断语是从历史和现实的惨痛中提炼出来,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全诗意旨豁然。有人怀疑这一句是批注语误入正文,可备一说,实际未必然。
这是一首叙事诗,却带有浓厚的抒情性,事与情交织成一片。三段的末尾各以两句感叹语作结,每一段是叙事的一个自然,也是感情旋律的一个自然起伏。事和情配合得如此和谐,使全诗具有鲜明的节奏感,有“一唱三叹”之妙。
《战城南》是汉乐府旧题,属《鼓吹曲辞》,为汉《饶歌》十八曲之一。汉古辞主要是写战争的残酷,相当于李白这首诗的第三段。李白不拘泥于古辞,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表现出很大的创造性。内容上发展出一、二两段,使战争性质一目了然,又以全诗结语表明自己的主张。艺术上则揉合发展的成就,由质朴无华变为逸宕流美。如古辞“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和“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本诗锤炼为两组整齐的对称句,显得更加凝炼精工,更富有歌行奔放的气势,显示出李白的独特风格。
(孙静)
[《战城南》赏析]
战的古诗
鹿战的古诗
免战的古诗
胜战的古诗
战骨的古诗
战争战友的古诗
对战的古诗
与战争的古诗
厌战的古诗
战神的古诗
古诗的战记
战争的古诗
鏖战的古诗
与战场的古诗
决战的古诗
首战的古诗
打战的古诗
战役的古诗
战争的古诗.
带战新的古诗
战士们的古诗
战报的古诗
战乱的古诗
冷战的古诗
挑战有花的古诗
战城南的古诗
崤山之战的古诗
讲战场的古诗
有关内战战争的古诗
描写战士战死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