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妈祖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妈祖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妈祖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妈祖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写赞美祖国的古诗词
滔滔的黄河,滚滚的长江,连绵绵不断的长城,都属于我们的祖国。祖国的'五岳名山巍峨,祖国的雄伟建筑高大,作为*人,我为祖国感到骄傲。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写赞美祖国的古诗词,欢迎参考!
1、《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州桥》
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示儿》
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8、《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竹枝词》
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七》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列传·卷八十六》
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史记·高祖本纪》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晏殊《踏莎行·祖*离歌》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朱子家训·全文》
性灵熔匠,文章奥府。渊哉铄乎,群言之祖。——《文心雕龙·宗经》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祖*离歌,长亭别宴。——晏殊《踏莎行·祖*离歌》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章碣《焚书坑》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宜于时通,利以处穷,礼信是也。——《荀子·修身》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沁园春·雪》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
打算精明,自谓自计,然败祖父之家声者,必此人也——《围炉夜话·第十九则》
数典而忘其祖。——《左传·昭公·昭公十五年》
香尘已隔犹回面。——晏殊《踏莎行·祖*离歌》
慈母望子,倚门倚闾;游子思亲,陟岵陟屺。——《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王维《齐州送祖三 / 河上送赵仙舟 / 淇上别赵仙舟》
新刷来的头巾,恰糨来的绸衫,畅好是妆么大户。——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
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王维《齐州送祖三 / 河上送赵仙舟 / 淇上别赵仙舟》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晏殊《踏莎行·祖*离歌》
绍箕裘,子承父业;恢先绪,子振家声。——《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
郑客西入关,行行未能已,白马华山君,相逢*原里,璧遗镐池君,明年祖龙死。——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一》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湖西正有月,独送李膺还。——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
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李白《避地司空原言怀》
一击车中胆气豪,祖龙社稷已惊摇;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人间铁未销?——陈孚《博浪沙》
罚必则令行,令行则主尊,世祖所以能定四方之难也。——《智囊(选录)·上智部·汉光武帝》
而致词曰: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四言诗·祭黄帝陵》
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病中游祖塔院》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王维《齐州送祖三 / 河上送赵仙舟 / 淇上别赵仙舟》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李贺《浩歌》
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佚名《小雅·甫田》
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陶渊明《形影神三首》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佚名《文王》
感遇明主恩,颇高祖逖言。——李白《南奔书怀》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杜甫《戏为六绝句》
斜阳只送*波远。——晏殊《踏莎行·祖*离歌》
当年何人佐祖龙?上蔡公子牵黄狗。——苏轼《石鼓歌》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五煞]红漆了叉,银铮了斧,甜瓜苦瓜黄金镀,明晃晃马镫枪尖上挑,白雪雪鹅毛扇上铺。——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西晋·李密《陈情表》
处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儿孙坚心守,成家种善根。——范仲淹《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英雄祖饯当年泪,过客衣冠此日霜。——袁枚《荆卿里》
菽水承欢,贫士养亲之乐;义方是训,父亲教子之严。——《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
远思扬祖宗之德,*思盖父母之愆——《了凡四训·立命之学》
歌颂妈祖的优美诗词:妈祖
编者按:林志洪,笔名洪鞭,男,汉族,70后,莆田城厢人。对古体诗、现代诗、对联等皆有涉猎,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是中国互联网文学联盟特约作家,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
千年守护
你 无处不在
千年保佑
你 践行大爱
你心系疾苦
你悲悯苍生
你扶危济困
奉献一生
燃烧一生
上天给你镌刻
天妃 天后 天上圣母
而你
却选择了民间呼唤
妈祖 妈祖 妈祖
顺着你眺望的方向
风*浪静
扬帆起航
定会满载而归
一座石像就是一座灯塔
和台湾连接
和世界连线
灿若白昼灿若星辰
海通 路通 心通
海上升明月
宛在水中央
【作者简介】林祖泉,作品发表于《齐鲁文学》2017春夏两卷, 《齐鲁诗刊》,《人民杂志》,《长江诗歌》,《中国诗歌》,《新诗刊》,《品诗》,《现代作家》,《现代诗词》, 《东南文艺》,《溵川文学》,《世界诗歌文学》 ,《太阳雨文学》,《江山文学》,《中文作家》,《莆田侨乡时报》,《西南商报》,《莆田晚报》,《如雪文苑》, 《心梦微刊》,《一瓣书香》,《重头戏》,《极文学》,《大家都说说》等。
【本文作者:林祖泉。(公众号:莆田文艺网)】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凤山妈祖石像建于一九九四年,是*大陆目前最大型的妈祖艺术石雕像之一,也是汕尾港的标志。
由*现代雕塑大师李维祀(sì)教授设计,她庄严,肃穆,却充满活力和朝气,在华贵神圣中流淌着秀慧和妩媚,她是走向人间的女神,她离我们很*很*,让我们感受着她慈祥的目光,博大的胸怀以及一种勇往直前的气概。
凤山是汕尾市著名风景区之—,位于市区东南品清湖畔,为粤东旅游黄金海岸的主要景点。
山虽不高,但以形似一凤凰展翅而得名,登山远眺南海,水天—色,舟揖如梭;*观古镇新姿,高楼林立,绿树婆娑,今人心旷神怡!汕尾人祖籍多为福建,明末崇帧年间在凤山麓下建造凤山妈祖庙,渔家商旅历来信仰妈祖,香火不绝,是广东著名的妈祖庙。
随着汕尾港海道航线的对外拓展,凤山妈祖庙也成了汕尾人民、旅居台港澳同胞及海外侨胞寻根问祖之圣地。
同时,凤山妈祖庙作为汕尾港历史沿革的佐证,反映了当地古*代的渔业、农业、商业贸易、交通运输以及文化艺术、传统*俗和民间信仰情况,是汕尾港的发祥地。
凤山妈祖石像位于广东汕尾市区东面的品清湖畔,凤山顶上塑建的妈祖石像,高16.83 m,重1000 t,由468块来自妈祖故乡福建莆田的优质花岗岩雕刻而成。
旁有石刻“天后圣母”4字,是我国著名文学家冰心女士所题。
旅游区内还建有凤仪台展厅,展示汕尾渔家民俗风情;有海陆丰戏曲脸谱园,展示*稀有剧种正字戏、白字戏和西秦戏脸谱;有妈祖圣迹造型艺术馆,展示妈祖一生的动人事迹和美丽传说;有恐龙世界园、十二生肖园、儿童乐园;有占地4万m2的中山公园,园内有柴铺井园、辛亥革命纪念亭、古炮台等景点。
与凤山旅游区相连有鼎盖山、屿仔山和品清湖。
站在凤山顶上既能俯瞰汕尾市区的全貌,更能环视凤山景区周围山水景色。
凤山有“金凤展翅”之称,东面小山似铁锅倒盖,称鼎盖山;向东伸展隔一小海峡山岗称屿仔山;环山下是方圆22km2的品清湖,当霞光映照时,它宛如一面圆镜,山色倒影,蔚为壮观。
美丽的凤山公园星期天,爸爸带我去游览美丽的凤山公园。
一进门,美丽的景色就映入眼帘。
宽阔的广场上有绿油油的草坪,一旁的树木随风舞动,好像在向我们打招呼。
草坪上蹲着两个娃娃,一个乐得四脚朝天,一个屁股翘得老高,真可爱
顺着“八达路”上山,半山腰上有个十二生肖园,园里有十二块用石头雕成的生肖动物,栩栩如生。
接着我们登上了山顶,一座高大雄伟的妈祖石像映入眼帘,据说妈祖石像重约一千吨,高16.83米,是由四百六十八块花岗岩石砌成的。
之间妈祖身穿凤袍,头戴凤冠,手拿着玉如意,面带笑容望着远方,她似乎正摸摸地保护着汕尾人民。
妈祖像的周围有一排排的松树,它们像卫兵一样挺立着。
从山顶望去,汕尾的景色尽收眼底,一条条马路纵横交叉,一栋栋高楼大厦整齐雄伟,在阳光照射下,玻璃幕墙反射出了不同的颜色,五彩斑斓,美丽极了
微风吹过,吹到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啊
凤山公园真美啊
我爱美丽的凤山公园。
“妈祖庙”我以前没听说过,是干吗的
我很疑惑,爸爸说要带我们去“妈祖庙”看看,我很期待。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我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是一个大花园。
我们漫步在弯弯的花园小路上,清新的空气迎面而来,我贪婪地呼吸着。
“妈祖庙”很快地到了,登上两层台阶,“妈祖庙”的庙门敞开着,好浓的香味。
庙内两旁有两座塔,大概有三米高,塔内都亮着一张小卡,卡上写着人的名字,爸爸说那是人们的一种风俗,是捐了款,有妈祖保佑的。
中间有一个大香炉,炉上有好多香火,我们也顺手拜了三拜。
走出庙外,往上走,一层一层的阶梯。
只见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我好不容易挤上梯口,一口气登上来。
我们来到塔中,是妈祖的石像,像里的妈祖多么温柔,多么慈祥。
来这的人都要照相留念,再走几步就到了妈祖纪念馆,里面有一些关于妈祖出身到去世的事,和一些关于妈祖的画。
那里的渔民,都经常会去烧香求妈祖保佑。
在这次游玩中,我还交了一位和我同龄
凤山公园位于岳池县城翔凤山麓占地百余亩,该园前身为和溪公园,存有“雁塔”、“灵泉”等*代名人书法石刻,因其山峰逶迤如凤翔,故曰“凤山公园”。
东距*故里广安市27公里,北距南充市59公里,南距重庆市120公里。
目前处于改建中,改建完毕面积将达900亩。
亲爱的游客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将带大家畅游湄洲岛妈祖庙,湄洲岛妈祖庙坐落在“妈祖信俗遗产地”莆田市湄洲岛。
湄洲岛因形似娥眉而得名,面积14多*方公里。
这里四季如春,绿树成荫,天蓝水净,空气清新。
岛上景色秀丽,有号称“天下第一滩”的黄金沙滩九头尾,有“天然盆景”之绝的日纹坑,有鬼斧神工之妙的鹅尾山,还有如诉如歌的千古绝唱湄屿潮音……在妈祖庙附*,有“升天古迹”、“观澜”石、“妈祖镜”、“潮音洞”等景观,庙里还有重修碑记、御赐金玺、御赐匾额等文物。
妈祖本姓林,名默,人们称之为默娘,莆田县人。
她在人间只活了二十八个春秋,可她的名字,却被人们传诵了一千多年。
现在,让我们在海浪的轻拍下欣赏湄洲岛妈祖庙,最后,祝大家玩得开心。
黄山导游词游客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世界遗产——黄山风景名胜区。
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
十九日自嵵里至妈宫湾
周凯〔清代〕
相送环呼涕泪潸,牛车薄笨走间关。地无种植田三亩,家有帆樯艇一般。
海菜为羹多菜色,渔人乏食少人颜。旌旗队队来前导,五里亭边手共攀。
到妈宫新城
许宏〔唐代〕
书剑飘零日色低,妈宫风景对如迷。空濛渔艇争波泛,料峭人家倚岸栖。
岁月推移芳草歇,烟花冷落白鸠啼。归来指引边城路,满地荒墟半蒺藜。
1、《蝶恋花》
桐叶晨飘蛩夜语。
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
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
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
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
2、《春思》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3、《鹊桥仙·华灯纵博》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
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
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4、《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
5、《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6、《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7、《谢池春》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8、《春宿左省》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9、《诉衷情》
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
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
时易失,志难成。鬓丝生。
*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
10、《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杰出的诗人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脍炙人口的绝句古诗,为历代世人争相传诵,记住这些经典,让我们的前行路更宽更*!为您倾情整理《思乡的古诗词》,希望对您有所启迪。
思乡的古诗词
1、《登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4、《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5、《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6、《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7、《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8、《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9、《渡汉江》
唐宋之文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10、《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11、《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12、《旅次朔方》
唐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13、《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4、《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5、《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
17、《阴雨》
早梅古诗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早梅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原文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译文翻译
梅花要迎接春天的来临,所以它早先开放。尽管冬天的天气是多么寒冷,但它还是傲然独立,毫不畏惧。
它只是怕开花落在群芳之后,到那时,人们游春的意兴索然,再也没有人特别注意地观赏它了。
注释解释
发:开花。
疑:畏惧,害怕。
别意:格外注意,特别注意。
诗文赏析
在咏梅诗中仅以早梅为题的就为数不少。这类诗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突出一个“早”字。这首《早梅》诗,用极富表现心理状态的手法,写出了梅花的坚强性格。
诗题是《早梅》,却并没有具体描写早梅的形象、姿韵,而是在议论早梅“早发”的原因。“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为了迎接美好的春天的来临,梅花不畏严寒,不惧风霜而早于众花开放。“迎春”二字,回答了“早发”的原因。“不疑寒”,化入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这些均从诗人口中说出,倍感亲切。同时,在诗人观赏早梅生发出来的感叹中,隐隐寄寓着诗人的情怀。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承上联,继续抒写早梅的原因。唯怕百花开在先头,自己落了后,没有人再来观赏,所以,争先恐后,早早放出了芳香。“畏”字引出的意义深远。原来,梅花独自早早开放,是有着一种追求的,不能落在“众花后”,而要开在“百花前”。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梅花人的个性,用“疑”“畏”等极富于表现心理状态的字眼,生动描写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而且,巧妙地寄寓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孤芳自赏的情怀。
诗里没有直接出现梅的画面,也没有任何对梅的形象描绘,但读后,早梅的形象却鲜明可触。这是因为诗人的议论,紧紧扣住了一个“早”字,突出了早梅的性格。
原文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赏析
梅花傲霜雪斗严寒,历来是诗人歌咏的对象,且多以梅自喻,表达作者的情趣。
全诗分前后两层意思,前四句咏物,后四句抒怀。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起笔不凡,笔势突兀。早梅与别的花卉不同,在万物沉寂的寒冬绽开了花蕾,众花摇落独暄妍(林逋《山园小梅》)。一个发字把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其背景高远广阔的碧蓝的天空,不仅映衬着梅花的色泽,更突出了它的雅洁,不同凡俗。而发高树的高字借实写虚,暗寓诗人不苟合流俗行高于时人。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紧承开头两句写梅花开放的恶劣环境,表现梅花不同凡花的风骨。这两句诗与陆游《落梅》绝句里的`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意同,都赞颂了梅花傲视霜雪的不屈品格。早梅所处环境的朔吹、繁霜实际上正是柳宗元遭遇的政治环境的缩影。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到边远落后的南荒之地,过着囚徒般的日子,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面对腐朽势力连连不断的打击,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怀抱坚定的自信,他表示:苟守先圣之道,由大中以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
作者目睹可歌可敬的梅花想起了远方的亲友,于是借物抒怀: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前两句由陆凯赠范晔诗 折梅逢驿吏,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翻出,但意致不同。陆诗洒脱,柳诗沉郁,这是因为柳宗元作诗的情境与陆凯不同。柳宗元被贬永州后, 罪谤交织,群疑当道,故旧大臣已不敢和他通音讯,在寂寞和孤独中艰难度日的柳宗元是多么思念亲友们啊!
于是想到折梅相送,可亲友们远在万里之外,是根本无法送到的。这里除了地理上的原因外,还有政治上的原因,他作为一个羁囚不能连累了亲友,更何况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柳宗元从梅的早开早落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自己的境遇,怎么不忧,怎么不心急如焚呢?正因为忧其早开早落,所以柳宗元也是在自我勉励,自我鞭策。
事实上在永州虽然被迫离开了政治舞台,但他自强不息,把闲居的时间用在访求图书,认真研读和对自己前半生实践的总结上,奋笔疾书,在理论上做出了重大建树,在文学上取得了光辉成就。这就是他对亲友的告慰。欲为万里赠四句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很复杂的,既有对亲友的思念,也有对自身遭遇的不*和辅时及物的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
柳宗元是一个用世之心极强、不甘寂寞的人,但他在永州过的是远离政治活动而浪迹山水的生活,贬谪所造成的痛苦时时激荡在内心,反映在他的诗歌里,正如孙昌武先生所说是表现上的简淡清爽与内在感情上的深沉炽烈的统一。这首诗就是这样,用简朴、疏淡的文辞刻画早梅傲立风霜昂首开放的形象,抒写诗人的情志,状难写之物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的风骨与作者的人格融为一体,含蓄蕴藉,感情深挚委曲,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
杂诗古诗词
古诗原文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译文翻译
高台上常常吹着悲风,早晨的太阳照着北林。
我怀念的人在万里外,大江大湖很远很深。
这舟船哪能顺利到达?实难安置我怀念的心。
掠过庭院南飞的孤雁,长声哀吖真使人伤神。
抬头望着孤雁,我在想——托你带个信给远地的人。
孤雁不理睬地飞过去了,飞动的影子更使我伤心。
注释解释
北林:泛指树林。《诗经·秦·晨风》有“郁彼北林”句,作为怀念君子的起兴。
之子:那个人,指所怀念的人。
方舟:两船并在一起。极,至,到达。难任,难以承担。这四句是说我所怀念的那个人远在万里之外,中间隔着大江大湖,连远航的方舟也难以到达,离别的愁苦真是使人难于承受。
翘(qiáo):思仰头而思,形容思念之切。这句是说:很想托南飞的孤雁给他带个音信。
景:通影。形景指孤雁的形影。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远别亲友的诗。虽然作者和这一亲友的远别,或许是有统治者内部矛盾这一特殊原因,但在汉末魏初那个动乱流离的年代,远别而不能团聚,甚至不能相见,实是普通现象。所以这首诗很容易引起共鸣,富有典型性与现实性。
这首诗开头“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实属景语,并无影射比喻之意。而“高台多悲风”亦属秋景。登高是因为要眺望远处,所以是思念远方的人;而时值秋令,亭台越高那么风自然就会越凄厉,登亭台的人于是就因为风急而越感受到心情的沉重悲哀。这一句简括凝炼,开*无数法门。直是把此一句衍化为五十六字的长诗。所以曹植这五字能成为名句的原因,正因为这虽然作为景语,其实是寓意深情。
接下来的第二句“朝日照北林”,本来也是属于景语,但是却化用《诗·秦风·晨风》之首章。故作者《种葛篇》写思妇有“徘徊步北林”之句,而这篇以“朝日照北林”起兴。古人以夫妇与兄弟关系相互为喻,都是起始于《诗三百篇》,在曹植诗集中也屡见不鲜。
由于上句点出北林,正隐含《诗》中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之意,所以作者紧接着写到“之子在万里”了。意思是自己所思念的人是远在万里之外,而下面“江湖迥且深”一句更是寓意深远,情韵不匮。因为江湖阻隔彼此的消息是一层;而“之子”却经过这样遥远而艰难的路程走向万里之外,其身心所受的摧伤折磨可想而知,又是一层;况且其身既然在远方,以后回来不是件容易事,为对方设身处地着想,自然更深了一层。
下面的“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二句又紧承“江湖”句而言。把“离思”写得十分沉重压抑,可见其中有多少愁苦优怨之情。这虽只就自己一面说,实际上也体现出所思之人同样是不胜其愁苦忧怨了。
下句“孤雁飞南游”,表面上是写实,即作者在登高望远之际看到孤雁南飞,实则蕴涵着好几层意思。以前古人用“雁行”比喻兄弟,曹彪封吴,无异流放,和孤雁南游很像;又因为自己也像孤雁一样,故“过庭”而“长哀吟”。“过庭”虽用《论语·季氏篇》“鲤趋而过庭”的字面,实借喻自己的入朝。
最后的四句“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李善注:“翘,悬也。”“翘思”,等于说“悬念”;“慕”,有念念不忘之意。不但见孤雁而思远人,并且把希望寄托于雁,问它是否愿为自己捎个信儿去。但雁飞甚速,形影倏忽间便不见了,这就更使作者黯然神伤了。“翩翩”,形容鸟疾飞之貌。连孤雁都翩然而逝,说明自己怨怀无托,结语似意犹未尽而已令人不忍卒读,是真正写情的高手。
此诗用笔似浅直而意实深曲,前六句以赋体为主,却似比兴;后六句以比兴为主,反而趋*赋体。这说明作者深得《诗三百篇》之三昧,而做出用五言新体裁,所以是从建安以来的诗人作品当中的绝唱。
旧说大都以此诗为作者怀念其弟曹彪之作,较可信。*人古直《曹子建诗笺定本》系于公元223年(魏文帝黄初四年)。这一年曹植自鄄城王徙封雍丘王,曾入朝。古直以为此诗即入朝时所作。而黄节《曹子建诗注》则谓当作于徙封雍丘之前,两家之说先后相去不及一年。当时曹彪封吴王,都广陵(今江苏扬州),古直注云:“魏地东尽广陵。吴当为广陵。广陵,(西汉)吴王濞都也。”广陵是魏王朝当时东南边界,隔江与东吴相对,距魏都最远,故诗中有“之子在万里”之句。
这首诗开头两句实属景语,并无影射比喻之意。自李善《文选注》引《新语》:“高台喻京师,悲风言教令。朝日喻君之明,照北林言狭,比喻小人。”下文又云:“江湖喻小人隔蔽。”*乃多从其说。这就把两句摹绘秋日景色的名句给牵强比附得全无诗意。此诗下文既有“孤雁飞南游”之句,自当作于秋天,则首句“高台多悲风”亦属秋景。登高所以望远,所以思远人也;而时值秋令,台愈高则风自然愈凄厉,登台之人乃因风急而愈感心情之沉重悲哀。说风悲正写人之忧伤无尽。这一句简括凝炼,开*无数法门。如大谢句云:“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是化一句为两句;又如老杜之《登高》七律(“风急天高猿啸哀”一首),直是把此一句衍化为五十六字的长诗。故曹植此五字之所以为名句,正以其虽作景语,实寓深情也。次句“朝日照北林”,固亦属景语,却化用《诗·秦风·晨风》之首章。《诗》云:“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北林者,乃女子思其夫之地。故作者《种葛篇》写思妇有“徘徊步北林”之句,而此篇亦以“朝日照北林”起兴。古人以夫妇与兄弟关系相互为喻,盖始于《诗三百篇》,即曹植诗集中也屡见不鲜。此处点出北林,正隐含《诗》中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之意,所以作者紧接着写到“之子在万里”了。夫自己所思之人既远在万里之外,而下面“江湖迥且深”一句更是寓意深远,情韵不匮。盖江湖阻隔彼此之消息是一层;而“之子”却经过这样遥远而艰难的路程走向万里之外,其身心所受之摧伤折磨可想而知,又是一层;况其身既远,他日归来更非易事,为对方设身处地着想,自然更深了一层。只写道路隔阔,已诉不尽离愁别恨,则不必节外生枝,再添上一个局外的“小人”。故李善注文不确。“方舟”二句又紧承“江湖”句而言。“方舟”,二舟相并,古时为大夫所乘用;“极”,至。江湖深迥,舟不能及,故“离思难任”,“任”者,负荷也。把“离思”写得十分沉重压抑,可见其中有多少愁苦优怨之情。这虽只就自己一面说,实际上也体现出所思之人同样是不胜其愁苦忧怨了。
以上六句为第一段;自“孤雁”句以下六句为第二段。“孤雁飞南游”,表面上是写实,即作者在登高望远之际看到孤雁南飞,实则蕴涵着好几层意思。盖古人以“雁行”喻兄弟,曹彪封吴,无异流放,已似孤雁南游;今自己亦如孤雁,故“过庭”而“长哀吟”。“过庭”虽用《论语·季氏篇》“鲤趋而过庭”的字面,实借喻自己的入朝。但诗句仍作实写,故见孤雁哀鸣而自己“翘思慕远人。李善注:“翘,悬也。”“翘思”,等于说“悬念”;“慕”,有念念不忘之意。不但见孤雁而思远人,并且把希望寄托于雁,问它是否愿为自己捎个信儿去。但雁飞甚速,形影倏忽间便不见了,这就更使作者黯然神伤了。“翩翩”,形容鸟疾飞之貌。连孤雁都翩然而逝,说明自己怨怀无托,结语似意犹未尽而已令人不忍卒读,是真正写情的高手。
此诗用笔似浅直而意实深曲,前六句以赋体为主,却似比兴(也难怪前人用比附之意去勉强解释);后六句以比兴为主,反*于赋体。这说明作者深得《诗三百篇》之三昧,而出以五言新体,故为建安以来诗人中之绝唱。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jiàng)人才。
注释
1.九州:中国。
2.风雷: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
3.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4.恃(shì):依靠。
5.喑(yīn):没有声音。
6.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7.究:终究、毕竟。
8.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9.重:重新。
10.抖擞:振作精神。
11.拘:拘泥、束缚。
12.降:降生。
译文
关于妈祖的古诗词
赞美妈祖的古诗
关于妈祖诞辰的古诗
拜妈祖祝福语
赞美妈祖的句子
妈祖保佑的说说
歌颂妈祖的诗句
妈祖保佑短语
赞颂妈祖的句子
祖国的妈妈古诗词
给妈妈的古诗词
妈妈的诗的古诗词
叫妈妈的古诗词
爱妈妈的古诗词
有妈字的古诗词
与妈妈有关的古诗词
关于妈妈的古诗词
妈妈忌日的古诗词
离开妈妈的古诗词
游妈港的古诗词
妈妈去世的古诗词
写给妈妈的古诗词
怀旧妈妈的古诗词
写给妈妈的在古诗词
有关祖的古诗词
妈妈关怀的古诗词
有关于妈妈的古诗词
妈妈的古诗词水*
祭祖的古诗词
带祖字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