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传递的古诗词

关于书信传递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书信传递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书信传递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书信传递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74) 说说(142) 名言(9) 诗词(8k+) 祝福(63) 心语(7)

  • 诗名含有递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递字的诗词

  • 浣溪沙·风递残香出绣帘

    孙光宪〔五代〕

    风递残香出绣帘,团窠金凤舞襜襜,落花微雨恨相兼。

    何处去来狂太甚,空推宿酒睡无厌,怎教人不别猜嫌?

    观范阳递俘

    储光羲〔唐代〕

    北河旄星陨,鬼方獮林胡。群师舞弓矢,电发归燕墟。

    皇皇轩辕君,赞赞皋陶谟。方思壮军实,远*递生俘。

    车马践大逵,合沓成深渠。牧人过橐驼,校正引騊駼.

    烈风朝送寒,云雪霭天隅。草木同一色,谁能辨荣枯。

    四履封元戎,百金酬勇夫。大邦武功爵,固与炎皇殊。

    空闲二公递以禅律相鄙因而解之

    杜荀鹤〔唐代〕

    一教谁云辟二途,律禅禅律智归愚。念珠在手隳禅衲,

    禅衲披肩坏念珠。象外空分空外象,无中有作有中无。

    有无无有师穷取,山到*来海亦枯。

    和钱穆父送别并求顿递酒(次韵)

    苏轼〔宋代〕

    联镳接武两长身,鹓鹭行中语笑亲。九子羡君门户壮,八州怜我往来频。伫闻东府开宾阁,便乞西湖洗塞尘。更向青齐觅消息,要知従事是何人。

    送韩十四被鲁王推递往济南府

    崔国辅〔唐代〕

    西候情何极,南冠怨有馀。梁王虽好事,不察狱中书。

    转轮八花诗 枝间八字递相为韵

    项安世〔宋代〕

    渚明沙霁,雨晴霞丽。

    转轮八花诗 花心八字递相为韵

    项安世〔宋代〕

    酒佳人好,柳华春早。

    夏景 行云递崇高

    刘辰翁〔宋代〕

    自不容无雨,行云尽日劳。来来方汗漫,递递看崇高。

    一气埋飞鸟,层阴压戴鳌。前驱淝水阵,后至浙江涛。

    羊角天帆*,龙身海桔槔。鸿蒙惊久别,握手重相遭。

    拟洛下分题 递诗筒

    释智圆〔宋代〕

    元白旧裁制,规模传至今。凌霜重高节,容物贵虚心。

    岂倦关河远,宁辩雨雪深。雅言如见托,终为报知音。

    颐斋诗筒急递次韵奉酬

    胡仲弓〔宋代〕

    一日怀人三阅秋,白鸥冰去水悠悠。江山磨尽古今事,风雨送来天地愁。蜗处自沿商隐壁,燕归错认仲宣楼。笛声只在栏干曲,须各西邻高处求。

    [阅读全文]...

2022-03-03 00:44:06
  • 含有递字的古诗词 带递字的诗词名句

  •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李商隐《安定城楼》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王维《归嵩山作》

    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方干《送从兄郜 / 韦郜 / 途中别孙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李商隐《辛未七夕》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崔涂《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齐己《早梅》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李商隐《落花》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周邦彦《兰陵王·柳》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卢思道《从军行》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杜甫《戏为六绝句》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罗邺《早发》

    四时递来而卒岁兮,阴阳不可与俪偕。——宋玉《九辩》

    千门万户递鱼钥,宫中城上飞乌鹊。——佚名《鸡鸣歌》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吴锡畴《春日》

    尽日无人帘幕挂,更风递、游丝时过墙。——秦观《沁园春·宿霭迷空》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白居易《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恹弹吹声逦迤。——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柳永《戚氏·晚秋天》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亲懿莫从,羇孤递进。——谢庄《月赋》

    二八侍宿,射递代些。——屈原《招魂》

    数里,鬼言:步行太亟,可共递相担,何如?——干宝《宋定伯捉鬼》

    兰台金马,递宿迭居。——张衡《西京赋》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刘禹锡《踏歌词四首·其三》

    问君何所思,迢递艳阳时。——温庭筠《春日》

    众山迢递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旷瞻迢递,迥眺冥蒙。——左思《三都赋》

    神钲迢递於高峦,灵响时惊於四表。——左思《三都赋》

    迢递归梦阻。——王沂孙《扫花游·秋声》

    金陵故都最好,有朱楼迢递。——汪元量《莺啼序·重过金陵》

    路幕递香,街马冲尘东风细。——吴文英《绛都春·题蓬莱阁灯屏》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周邦彦《兰陵王·柳》

    那堪飘风递冷,故遣度幕穿窗。——周邦彦《红林檎*·高柳春才软》

    叹事逐孤鸿尽去,身与塘蒲共晚,争知向此,征途迢递,伫立尘沙。——周邦彦《西*乐·稚柳苏晴》

    瞻京都迢递。——杜安世《两同心·巍巍剑外》

    正值升*,万几多暇,夜色澄鲜,漏声迢递。——柳永《醉蓬莱·渐亭皋叶下》

    念荡子、终日驱驱,争觉乡关转迢递。——柳永《定风波·伫立长堤》

    四时更代谢,日月递参差。——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云沙自回合,天海空迢递。——高适《赠别王十七管记》

    飘摇劳州县,迢递限言谑。——高适《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

    能含古人曲,递与今人传。——岑参《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李百药《秋晚登古城》

    渔人递往还,网罟相萦藟。——王绩《古意六首》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谢朓《入朝曲》

    空桑琴瑟结信成,四兴递代八风生。——佚名《景星》

    人艳冶、递逢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盼银河迢递,惊入夜,转清商。——纳兰性德《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阅读全文]...

2022-07-03 10:25:52
  • 传递正能量的诗词句

  • 传递,正能量
  • 传递正能量的诗词句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传递正能量的'诗词句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

      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6、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7、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9、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

      10、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mao ze dong

      1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1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1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4、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15、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16、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 *:《题赠〈中学生〉》

      17、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1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19、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0、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2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22、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23、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2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25、君子*之美,不*之恶。——论语

      26、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27、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2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2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3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3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32、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3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3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35、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6、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37、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38、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40、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郑板桥

      4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42、撑天一根担日月,拔地千笋写春秋。——郑板桥

      4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44、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4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46、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47、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48、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49、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阅读全文]...

2022-05-12 17:41:06
  • 端午传统古诗词

  • 传统,端午,文学
  • 端午传统古诗词(精选19首)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传统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1、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2、端午三首

      宋·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3、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4、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5、己酉端午

      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表夏十首(其十)

      唐·元稹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哀哉徇名士,没命求所难。

      3、端午日伏蒙内侍赐晨服

      唐·杨巨源

      彩缕纤仍丽,凌风卷复开。

      方应五日至,应自九天来。

      在笥清光发,当轩暑气回。

      遥知及时节,刀尺火云催。

      4、端午日恩赐百索

      唐·窦叔向

      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事盛蛟龙见,恩深犬马知。

      馀生倘可续,终冀答明时。

    [阅读全文]...

2022-03-02 05:43:23
  • 含有传字的古诗词 带传字的诗词名句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祸不妄至,福不徒来。——《史记·龟策列传》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史记·商君列传》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传·东方朔传》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七十列传·春申君列传》

    得不为喜,去不为恨——《史记·日者列传》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易传·系辞传下·第五章》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史记·货殖列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交浅而言深者,愚也;在贱而望贵者,惑也;未信而纳忠者,谤也。——《后汉书·列传·崔骃列传》

    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史记·苏秦列传》

    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明史·列传·卷四十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象传上·乾》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史记·滑稽列传》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后汉书·列传·张衡列传》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列传·冯岑贾列传》

    凡有血气,皆有争心——《左传·昭公·昭公十年》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史记·商君列传》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黄庭坚《寄黄几复》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列传·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史记·货殖列传》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传·系辞传下·第二章》

    前虑不定,後有大患——《史记·苏秦列传》

    酒极则乱,乐极则悲——《史记·滑稽列传》

    太*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四回》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运筹帷幄之中,制胜於无形——《史记·七十列传·太史公自序》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论语·学而篇》

    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史记·货殖列传》

    顾小而忘大,後必有害;狐疑犹豫,後必有悔。——《史记·七十列传·李斯列传》

    福来有由,祸来有渐——《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易传·象传上·谦》

    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左传·昭公·昭公四年》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列传·桓谭冯衍列传上》

    君子不以冥冥堕行。——《明史·列传·卷三十七》

    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史记·七十列传·鲁仲连邹阳列传》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岑参《逢入京使》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宣公二年》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李商隐《牡丹》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七》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晋书·列传·第六十四章》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宣公·宣公十二年》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象传上·坤》

    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易传·系辞传下·第五章》

    [阅读全文]...

2021-12-09 04:59:25
  • 满庭芳看岳王传古诗词

  • 满庭芳看岳王传古诗词

      古诗原文

      披文握武,建中兴庙宇,载青史图书。功成却被权臣妒,正落奸谋。闪*望旌节中原士夫,误*弃丘陵南渡銮舆。钱塘路,愁风怨雨,长是洒西湖。

      译文翻译

      能文能武的全才,足可以使南宋中兴,名字永垂青史。其功绩遭到权臣的怨恨,误中权臣的奸计。中原父老再也盼不来北进的王师,赵宋王朝丢弃祖宗的陵庙向南逃去。钱塘路上,风雨凄凄,满含愁怨,洒落在西子湖上。

      注释解释

      岳王:即岳飞,宋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故称岳王。

      披文握武:指文武双全。

      建中兴庙宇:岳飞为国竭智尽忠,挫败了金兵的`侵略,使宋朝得以中兴。

      正落奸谋:落入奸臣贼子的阴谋。

      闪*望旌节中原士夫:弄得中原人民只能遥望宋军撤退,而不能恢复祖国的统一。闪杀:抛闪。旌节:指旌旗仪仗。士夫:宋朝的官员。这句指岳飞破金打至朱仙镇被宋廷召回的事。闪*指代中原百姓。

      误*弃丘陵南渡銮舆:奸臣杀害了岳飞,致使大宋皇帝渡江南逃,大片国土沦于金人之手。丘陵:泛指国土。銮舆:天子车驾,代指皇帝,即宋高宗赵构。误*指代皇帝,即宋高宗赵构。

      钱塘:即今杭州,岳飞在此遇害,后迁葬西湖。

      诗文赏析

      这首小令中歌颂的是宋代名将岳飞,前半部分以叙事为主,后半部分将议论与抒情融为一体,整体上是层次分明,一气呵成,动人心魂。开头三句对岳飞作概括性的评价、介绍。“披文握武”,称赞岳飞文武双全;“建中兴庙宇,载青史图书”,指岳飞有再建宋王朝宋庙社稷之功,足以流芳百世。后两句“功成却被权臣妒,正落奸谋”,追述被诬身亡的悲剧,一个“却”字,饱含悲愤、痛惜。“闪*望旌节中原士夫,误*弃丘陵南渡銮舆”两句揭示由此产生的后果:丢弃宗庙南逃,收复失地无望。最后三句“钱塘路,愁风怨雨,长是洒西湖”,落笔于岳坟。那“愁风怨雨”所凝聚的,正是千古不灭的民族正气,为忠臣的冤魂长掬一腔热泪。全曲前半以叙事为主,后半熔议论与抒情于一炉,既层次分明,又一气呵成,动人心魂。 [1] 这支曲子,首句写出岳飞非凡才略。二句接写岳飞的中兴功绩。三句写出岳飞壮烈的一生。四、五句揭露主和派秦桧等陷害岳飞的罪行。六、七句,进写岳飞的英雄业绩,抓住“闪*”、“误*”,这些带有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叙写,把权奸和*误国殃民的罪恶,凝练地表现出来。最后三句抒写了对岳飞不幸遭遇的极度悲愤和惋惜之情,同时也表露出作者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阅读全文]...

2021-12-10 23:37:31
  • 关于热爱读书的古诗词

  • 读书,热爱,古诗文
  • 关于热爱读书的古诗词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热爱读书的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4、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8、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9、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屈原

      1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1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15、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7、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8、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0、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

      21、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朱经

      2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2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25、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26、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7、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窦巩

      2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29、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30、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31、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孟浩然

      3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3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3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40、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1、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4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3、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44、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宋·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4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46、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47、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48、少小多才学,*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49、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阅读全文]...

2022-06-22 22:53:57
  • 关于读书的古诗词锦集

  • 读书
  • 关于读书的古诗词锦集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读书的古诗词锦集,欢迎大家分享。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3、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4、读书勤乃有,不勤腹中虚。——韩愈

      5、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6、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内篇·养生主原文》

      8、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9、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0、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1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2、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

      1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4、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5、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16、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8、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9、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格言联璧·学问类》

      20、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

      到清朝,戴震有:“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东原先生年谱》

      苦读者成才苦学者成名。——世界艺术家协会*:《吴国化名言》。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 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朱熹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清 童铨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明代学者)

      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 徐谓 (明代)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阅读全文]...

2022-03-29 20:59:58
  • 诗名含有传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传字的诗词

  • 传妙道 本名传花枝借柳词韵

    马钰〔金朝〕

    山侗正抚,心琴仙调。蓦然想、道契仇香姓赵。愿吾官,早开悟,事皆颠倒。

    匿智慧,装懵懂,咄去奸俏。便仿效、许氏庞公,全家物外,个个总了了。

    清心净意,通禅明道。逍遥乐、永无忧恼。纵狂歌,任下士,闻之大笑。

    笑则笑,怎知得,内貌忒好。待异日、行满功成,管决有、紫书来到。

    送三传赴长城尉(一作送前辈读三传任长城尉)

    张乔〔唐代〕

    登科精鲁史,为尉及良时。高论穷诸国,长才并几司。

    地倾流水疾,山叠过云迟。暇日琴书畔,何人对手棋。

    示方传琮传珏二子 其一

    释今无〔明代〕

    双璧联翩舞象时,嶷然头角是佳儿。殷勤解出衣珠影,照汝心胸万古奇。

    示方传琮传珏二子 其二

    释今无〔明代〕

    家势文章谁得似,长成功业自然优。福基更比灵台峻,执笏垂鱼心可求。

    沁园春 其二 为卓火传甥题传经堂同曹顾庵学士作

    丁澎〔清代〕

    代易时移,岿哉斯堂,肯搆依然。羡书摊百卷,争如昼锦,庾称万石,宁取三鳣。

    帐里香芸,阶前带草,临水依塘只数椽。君家学,使田何辕固。

    比室摩肩。

    园林梓泽荒烟。惟绿字、丹文信可传。看允宗有角,终惭岳岳,孝先之腹,任尔便便。

    户映缃青,阁销藜火,甥也宁云似舅贤。休如仆,但与书不读,白昼长眠。

    再次韵崧老见和之作时传春秋集传又欲借易说故篇中及之

    李纲〔宋代〕

    胡尘暗中原,河洛皆穹庐。衣冠竞南渡,故国靡复馀。

    襄陵大岳裔,亦尔困征涂。颠沛不忘道,**曳长裾。

    如公巨川舟,岂止清庙瑚。愧我正羁束,未能踵汉疏。

    幸然声气同,鸣凤栖必梧。褰裳思琢磨,道阻不得俱。

    已从借麟经,更欲窥羲书。庶或晚闻道,洗心复其初。

    湘沅骚人乡,兰芷今岂无。回风摇蕙草,叹息空幽居。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魏晋〕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和董传留别

    苏轼〔宋代〕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唐代〕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理 一作:官理)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宋代〕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阅读全文]...

2022-04-04 10:59:16
  • 听雨的诗句古诗(听雨看书的古诗词)

  • 看书
  • “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元·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

    ——题记

    张潮有言:“春雨宜读书,夏雨宜弈棋,秋雨宜剪藏,冬雨宜饮酒。”

    窗前檐下、高楼扁舟,古往今来、四时经年,潇潇雨声都牵动着漫漫长夜中众多孤独却清醒的心灵,装点着仓皇人间中无数温柔或凄恻的梦境,涤荡着古今载籍中泱泱酣畅而情切的文字。

    一、四时好雨

    四时之雨,各有其情态与韵律。不同的诗人,因其不同的性格和人生经历,其下笔也会不同的创作风格。春雨一滴贵如油,诗人盼望这样的春雨,喜爱这样的“好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杜甫《春夜喜雨》一诗中,便将春雨称为“好雨”,赋予其拟人的情态。春雨之所以为“好雨”,因为它在万物最需要滋润的春天悄悄地落了下来,入夜而落,不造声势。春雨之“好”,好在其有意“润物”,无心讨“好”。春雨这一特点也常常被人们用来称颂类似的可贵品质,比如出自《孟子》“有如时雨之化者”的春风化雨,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一场滋润万物的春雨也往往是开启早春美景的序曲。这首小诗是诗人韩愈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诗中描写长安街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造句清新自然。初春小草沾雨后,更显出“春色有无中”的朦胧景象。与初春细雨的柔和朦胧不同,黄梅时节的雨水连绵不绝。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知夏深。

    ——[宋]范成大《喜晴》

    连绵的雨水将景色与心情冲洗得干干净净,在雨后初晴之时,诗人惊喜于季节乃至身边景色的更替。最好的生活,就在当下。

    清新的雨水,不仅能带来夏山如碧,也带来了空山雨后的秋凉。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秋日雨后,如水月色映照着幽静的松林,潺潺清泉在山石上淙淙淌流。任凭富有生命力的春夏之景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连。

    二、凄恻愁雨

    佛曰,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若能沉沉入眠,还能暂且忘却心中的苦楚,而檐下窗前点点滴滴的雨声,似泣似诉,如同一块透镜放大了诗人心中的愁苦。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词人柳永《雨霖铃》一阕词,起首宕开一笔,寒蝉凄切、送别的长亭、骤雨滂沱后的黄昏,可谓无处不凄凉,奠定了“伤离别”的基调。而同是婉约派的词人李清照,更是黄昏细雨、孤雁梧桐、独饮残菊。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被评价为“千古男儿一放翁”的爱国诗人陆游,在六十八岁高龄那年某日的风雨大作之中,忆起幼年时的理想、青年时的挫折,忆起中年时的抱负、老年时的失意,不可谓不唏嘘,可谓意难*。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三、感怀伤雨

    《礼记·乐记》有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雨打芭蕉之声,让古今无数文人墨客为之落寞伤怀、感极而悲。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元]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在一场深夜秋雨中醒来,十年时光如白驹过隙、黄粱一梦,功名未成、父母之忧,都在点滴雨打芭蕉之声中攀上心头。

    寂寥雨声不止落在芭蕉之上,也落在伤怀之人心中。三度听雨,却已是倏忽物是人非,已是人生远行之客。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宋]蒋捷《虞美人·听雨》

    年少的时候在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羁旅途中听雨,孤雁悲鸣,细雨西风;岁月迟暮时独在僧庐下听雨,两鬓斑白,欲说还休。

    [阅读全文]...

2022-01-13 05:03:24
书信传递的古诗词 - 句子
书信传递的古诗词 - 语录
书信传递的古诗词 - 说说
书信传递的古诗词 - 名言
书信传递的古诗词 - 诗词
书信传递的古诗词 - 祝福
书信传递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