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题材的古诗词

关于爱莲题材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爱莲题材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爱莲题材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爱莲题材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53) 说说(116) 名言(3k+) 诗词(8k+) 祝福(55) 心语(1)

  • 有关战争题材的古诗词句子

  • 战争,文学
  • 有关战争题材的古诗词句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句子都不陌生吧,根据语气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那什么样的句子才具有启发意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战争题材的古诗词句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2、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4、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5、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7、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8、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9、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10、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杜牧《题乌江亭》

      11、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虞姬《和项王歌》

      12、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14、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李颀《古从军行》

      15、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李益《塞下曲》

      16、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7、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李约《过华清宫》

      18、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许浑《塞下曲》

      1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20、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21、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李白《塞下曲六首》

      22、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23、传闻一战百神愁,*强兵过未休。——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24、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李梦阳《秋望》

      25、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6、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杨炯《从军行》

      27、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28、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29、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30、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李颀《古意》

      31、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李白《从军行》

      32、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马戴《出塞词》

      33、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34、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

      35、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36、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7、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李白《战城南》

      38、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9、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刘因《观梅有感》

      40、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1、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张玉娘《从军行》

      42、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马戴《出塞词》

      43、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44、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45、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46、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47、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屈原《国殇》

      48、前年伐月支,城上没全师。——张籍《没蕃故人》

      49、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曹操《蒿里行》

    [阅读全文]...

2022-02-24 04:06:09
  • 大寒古诗题材大全

  • 大寒
  • 大寒古诗题材大全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寒古诗题材大全,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唐·耿湋

      章溪与贡水,何事会波澜。万里归人少,孤舟行路难。

      春光浮曲浪,暮色隔连滩。花发从南早,江流向北宽。

      故交参盛府,新角耸危冠。楚剑期终割,隋珠惜未弹。

      酒醒愁转极,别远泪初干。愿保乔松质,青青过大寒。

      《村居苦寒》唐·白居易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__贫。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褐裘覆絁被,坐卧有余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大寒》宋·陆游

      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可怜切云冠,局此容膝室。

      吾车适已悬,吾驭久罢叱。拂麈取一编,相对辄终日。

      亡羊戒多岐,学道当致一,信能宗阙里,百氏端可黜。

      为山傥勿休,会见高崒嵂。颓龄虽已迫,孺子有美质。

      《回次妫川大寒》宋·郑獬

      地风如狂兕,来自黑山旁。坤维欲倾动,冷日青无光。

      飞沙击我面,积雪沾我裳。岂无玉壶酒,饮之冰满肠。

      鸟兽不留迹,我行安可当。云中本汉土,几年非我疆。

      元气遂隳裂,老阴独盛强。东日拂沧海,此地埋寒霜。

      况在穷腊后,堕指乃为常。安得天子泽,浩荡渐穷荒。

      扫去妖氛俗,沐以楚兰汤。东风十万家,画楼春日长。

      草踏锦靴缘,花入罗衣香。行人卷双袖,长歌归故乡。

    [阅读全文]...

2022-04-09 15:36:33
  • 秋莲古诗词

  • 秋莲古诗词

      古诗原文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译文翻译

      盛开在夏季的莲花到了秋天经受不住风霜的侵袭而渐渐凋萎了。

      淡淡的清香也不再引起路人欣赏的兴趣了。在江清月冷中,更不能让人忍受的是秋莲的花叶已经败落了。

      本来还以为莲蓬成长起来可以保持秋莲的晚节,哪里知道白露之时秋风已经刮起。

      大自然的变化和人世的变化一样,盛衰都在我的老眼中历历分明,还是不要让小船上的酒杯空着,珍惜眼前的好时光吧。

      注释解释

      秋莲:宋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有一篇著名的散文《爱莲说》,借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寄托高洁的志趣。这首咏物诗,以秋莲自喻,寄托身世之感,感情真挚沉痛,理趣隽永,从中可以看出宋代理学对刘因的深刻影响。

      亭亭:耸立的样子。

      不自容:形容荷茎细弱不能自持。

      杳杳:深远的样子。此处形容香气飘得很远。

      欲谁通:想同谁人同消息呢?

      不堪:不能忍受。

      翠减红销:指秋天红花凋残,绿叶飘零。

      拟:打算。

      青房:指莲蓬。

      白露:节气名,这里亦可解释为露水。

      盛衰:有双关之意,既可指莲花的盛衰,也可以指世代的盛衰、朝代的更迭。

      老:这里借指阅历多有经验。

      莫放:不要让,不要使得。

      扁舟:小舟。

      创作背景

      这首七律是托物寄意之作。诗人生于蒙古军灭金之后的1249年,其时南宋*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宋亡后他也一度被迫仕元,任赞善大夫之职,虽然不久借口母病辞归.但始终悔恨自己的失节。这首诗就是借咏秋莲来写自己无可奈何的处晓和难全晚节的悔恨。

      诗文赏析

      孟浩然诗有“看取莲税净,应方不染心”之句;周敦颐谓。莲,花之君于者也”,极赞其。出淤泥而不染”。自古以来,莲花便是人们心圆中高洁品性的象征,诗家墨客每每称叹颂美,寄情写意,留下不少名篇佳句。

      然而,刘因这首《秋莲》却独脱旧制,不是正面歌颂莲花之洁美形质,而是以深沉抑郁的笔调伤惋秋后莲花之凋萎衰残。诗旨所在,是对美好事物横遭厄运的悼惜,也是自己坎坷身世、苦闷心绪的写照,别具一番情味,别呈一种意趣。

      首联开笔于“瘦影”二字,写出了“秋莲”枯衰的躯形,虽然仍是“亭亭”竖起,却瘦弱乏力,难以自持。“影”固如此,“香”更微淡,杳杳飘散之时,不知欲与谁相通消息。“不自容”,已见立身极其不易,随时均有倒下的.可能;“欲谁通”,又显寂寞无朋,四周寻不到足以互慰的同伴,自怜、自叹、孤立、怅惘,种种辛酸情绪在两句中流露无遗。

      颔联进一步针对。秋莲’的遭遇与严酷的环境作了具体描述,当日盛开的花朵凋谢了,碧绿的叶子枯萎了,正是不堪忍受的“翠减红销”之际。尤有甚者,眼前的环境,江水清凉,月色冷漠,更增添了寒惨凄苦的气息。如果说前两句写了“秋莲”萎顿落寞的状态,那么,这两句则点明造成此种状态的原因是大自然消长生杀的基本规律所致,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规律。

      颈联笔意转深,谓“秋莲”虽已落尽铅华,却欲留得青青莲房,以保持美好的“晚节”;不料白露寒霜中吹来了凛冽秋风,连这一颗微小的秋实也将被横扫净尽。显然无论往日的花开得何等鲜艳,无论它的本质何等洁美,在严酷的季节,面临无情的风霜,“秋莲”被摧残而衰亡的命运是不可逃脱的。

      至此,这三联六句,字面上是句句写“秋莲”,但实际上却是处处写诗人自己。联系刘因的身世,他是南宋入元的遗民,作为元初的一位有影响的诗人,他在不少诗作中表露了对宋朝的追忆和怀恋、对当代政治与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己坎坷遭遇的感伤。这首诗正是以象征的手法,借咏“秋莲”来寄托感慨,诗中所写“秋莲”的一切情状都暗示着诗人自身的遭遇。因此,尾联两句,便明确点出世道、人生的盛衰变化,在自己眼中依然历历分明,还是聊且逍遥自乐,不要令小船上的酒杯空着。于愁闷之时想到了酒,希望在“醉乡”中逃避现实、自我完善,这是古代历遭磨难的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常常采用的一种“解脱”手段;就诗歌作品中的此类内容而论,所造成的感情韵味,则宛如发出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

      这首律诗以四分之三的笔墨吟咏秋莲,笔触细腻入微,既写了此花在特定环境下的形态、香气、色泽、花实,又写了江、月、风、露等与之同时并存的自然景物。其中以“瘦影亭亭”对“淡香杏杏”、“翠减红销”对“江清月冷”(此为句中对)。“青房全晚节”对“白露已秋风”,均见工巧贴切,独开新意。至于末两句的抒情,可谓真挚沉痛,寓旨幽深,为读者留下了品味回思的余地。

    [阅读全文]...

2022-05-01 14:19:20
  • 采莲曲古诗词

  • 采莲曲古诗词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采莲曲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原文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译文翻译

      菱叶在水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

      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话。便低头羞涩微笑,一不留神,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注释解释

      萦(yíng):萦回,旋转,缭绕;

      飐(zhǎn):摇曳;

      小船通:两只小船相遇;

      搔头:簪之别名;碧玉搔头:即碧玉簪,简称玉搔头。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出任杭州(公元822~824年)之时。此时,诗人远离上层政治集团的勾心斗角,沉醉在旖旎的江南风光和与友人的诗酒酬和之中,生活轻松、舒心。诗人无意间捕捉到一对年轻男女在荷塘上相遇的有趣一幕,随即创作了本诗。

      诗文赏析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子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描写采莲生活的诗歌很早就出现了,汉乐府中就有《采莲曲》《江南可采莲》“江

      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南北朝出现了不少写采莲生活的名作,如《西洲曲》“采莲南唐秋,莲花过人。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头。”到了唐代,写采莲更是成为一种时尚,很多名家如李白、白居易、王昌龄、戎昱、崔国辅、皇甫松等都写过这类诗歌。白居易的《采莲曲》写得尤为细腻动人。

      白居易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采莲姑娘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前两句写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荷花,从荷花的深处有小船悠然划出,画面充满了动感。“菱叶萦波荷飐风”,在碧水荡漾一望无际的水面上,菱叶荷叶一片碧绿,阵阵清风吹来,水波浮动,绿叶随风摇摆,菱叶在绿波荡漾的湖面上飘飘荡荡,荷花在风中摇曳生姿。正因为绿叶的.摇动,才让人们看到了“荷叶深处小船通”。荷花深处,暗示了荷花的茂盛、广阔,而“小船通”,则告诉读者有人有活动。这就像一组电影长镜头,先见一片风光,然后将人物活动呈现在其中,给人以真切感。

      然后诗人用了一个日常*见、颇具情趣的细节:“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采莲少女看见了自己的情郎,正想说话却又突然止住,羞涩得在那里低头微笑,不想一不小心,头上的碧玉簪儿落入了水中。“欲语低头笑”既表现了少女的无限喜悦,又表现了少女初恋时的羞涩难为情。“碧玉搔头落水中”又进一步暗示了少女“低头笑”的激动神态。后两句描写细致,生动逼真。诗人抓住人物的神情和细节精心刻画,一个欲语还休、含羞带笑的姑娘宛然出现在读者眼前。

      《采莲曲》为民歌体裁,同类的作品历来很多。但白居易没有落入俗套,在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中,既写景,又写人,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层层深入,活灵活现。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男女恋情,少女欲语低头的羞涩神态,以及搔头落水的细节描写,都自然逼真,意味无穷。犹如一卷望不尽的画面,使人百读不厌。

    [阅读全文]...

2022-04-13 01:50:25
  • 描写莲花的古诗词

  • 莲花,文学
  • 描写莲花的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莲花的古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荷花·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乘凉设,金羁落晚过。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2 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3 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5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6 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7 莲塘·明·黄琼

      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8 采莲曲·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三五小船撑将去,歌声嘹亮赋采莲。

      9 芙蓉·清·郑板桥

      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10 藕乡随思·现代·暇文

      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异乡落泊伤穷乱,故里重归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来游。

      11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1.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2.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3.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 李商隐《赠荷花》

      4.一江烟水照晴岚,*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 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

      5.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 王昌龄《西宫秋怨》

      6.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 李白《古风·其十九》

      7.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8.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9.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 刘攽《雨后池上》

      10.一年滴尽莲花漏。 —— 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11.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 王维《山居即事》

      12.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 王维《渭川田家》

      13.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 苏轼《江神子·江景》

      14.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 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15.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 李白《渌水曲》

      16.共倒金荷家万里,欢得尊前相属。 —— 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17.手捻香笺忆小莲。 —— 晏几道《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

      18.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 杜甫《为农》

      19.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 张籍《春别曲》

      20.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 白居易《咏菊》

      21.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 白居易《采莲曲》

      22.守得莲开结伴游。 —— 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阅读全文]...

2022-06-23 09:21:34
  • 描写莲花的古诗词

  • 莲花
  •   1、《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2、《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唐·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东林寺白莲》

      唐·白居易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爽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4、《荷花》

      清·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5、《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古风》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7、《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8、《莲花》

      唐·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草。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9、《莲》

      唐·唐彦谦

      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月,寒香映水风。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看着余芳少,无人问的中。

    [阅读全文]...

2022-05-26 03:08:03
  • 古诗词阅读题

  • 阅读
  • 古诗词阅读题(精选7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的身影,阅读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词阅读题(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2题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河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 这首词中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词语是 ,作者感慨物是人非,时光易逝的诗句是 。(3分)

      2、 研读全词,品析“无可奈河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

      答案:

      1、 词语是 徘徊 ,作者感慨物是人非,时光易逝的诗句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3分)

      2、 研读全词,品析“无可奈河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似。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山花子春恨

      陈子龙①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②。寂寞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③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注:①陈子龙:明末清初爱国名士,史家称誉生而文章名世,没而忠义传世。②五更钟:亡国丧音。③蝶化彩衣:《罗浮山志》载有葛洪成仙,遗衣化彩蝶的故事,此处形容明皇族贵胄死后的萧瑟悲凉。

      ⑴词的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4分)

      ⑵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深层寓意?(4分)

      参考答案

      (1)前两句描写了四种意象:弥漫的晓雾、迷离的杨柳、零落的杏花、凄凉的钟声。(2分)这些意象形成了一种残败清冷的氛围,令人凄惶惆怅。(2分)

      (2)这两句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或反衬)的手法,以燕舞东风的乐景反衬皇室衰落惨败的凄凉和物是人非、昔盛今衰之感。(手法1分,寓意3分;若写拟人或衬托的手法亦可得分)

      阅读练*二

      1、词的上阙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这些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2、本词题为春恨,恨的内容是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上阚描绘了一幅悲凄的残春月夜图。暮春时节,杨柳迷离,小雾笼罩,杏花飘零,人未成脶,宫殿冷寂,月光残照。(3分)营造了悲凉衰败、冷清孤寂的艺术氛围,为下阚的抒情做铺垫。(2分)

      2、本词借春色已逝的遗憾抒发了国破家亡的怨恨。(2分)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亡国的惨痛现实;(2分)无情双燕子,舞东风两句,以双燕依然在东风中翩翩飞舞,讽刺投奔新贵门下的原明室官员。(2分)

      赏析

      【《白雨斋词话》卷三】陈廷焯曰:凄丽*南唐二主,词意亦哀以思矣。

      陈子龙,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生有异才,工举子业,兼治诗赋古文,取法魏、晋,骈体尤精妙。这首山花子春恨是首借景表情的怀古词,词意动人,所陈之景冷艳,所表之情凄清,短短四十八字的小令把对惜春春去,恨春不住,的情怀表露的一览无余。但和其他的春词不同,由怨春不留,到怨己凭多闲愁。所有由赋到比兴的过程都是在题内尽述了。就象刘禹锡答白居易的诗,刘、白二人都在格式以内。未出题外之意。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刘)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白)

      陈子龙的恨春有何不同呢?不同在用字达意上。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我画在扩号内的字请提问人注意。本来是盎然春意,奈何作者却如此用字?更有下半句的尽、空、无情、等字。(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燕子居然在作者眼中落得无情二字的评语,更甚者还是双燕子。燕好是*人对有情男女爱情的美化词,这里居然被作者灌上无情两字。这里却是作者大有深意呀。不可脱离历史的看人物,作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写这样的词?

      这里给提问的朋友介绍下陈子龙这个人,他是生在明末死在清初的人,是历史上很有名气的文人,更是个抗清义士,明亡以后多年转战南北追随南明武装反清复明,最后被捕投水而死,死后还被**。

      了解这样的背景在看这首春恨想必提问的朋友多少读出了作者的题外之意了吧。落花春去,杨柳迷离,故国宫院(景阳宫明永乐年修的)月照残红,人去楼空,物是人非,多情燕子哪知我国破神忧,(一点爱国意思没有,所以被作者说成无情双燕。)只知在东风中呢喃。一首写惜春词表诉的是作者情伤故国的忧思。神交南唐的亡国后主,此处想来亦在情理之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一家”指的是 。(2分)

      【答案】①梅花与雪花 ②大自然

      【考点】考查对古典诗词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解析】第一空:根据上片“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可判断出来;第二空:要分析作者为何说雪花和梅花是“一家制作”的,显然是要求归纳二者的共同点。

      【思路分析】应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结合整篇去理解。

      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分)

      【答案】手法:对比(反衬)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考点】考查鉴赏古典诗词的写作手法及作品思想情感,能力层级为E级。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要有整体意识,首先要审读题目、诗句和注释,其次要用相关鉴赏知识对原诗句进行分析,最后按题目要求进行解答。

      【思路分析】第一问: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格式:手法+表达作用;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答题步骤: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二问: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解题格式: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什么感情;概括评价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答题步骤: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

      采桑子

    [阅读全文]...

2022-04-11 07:35:45
  • 诗名含有材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材字的诗词

  • 傅材甫窗前白月桂开材甫索诗戏作

    陈文蔚〔宋代〕

    天然容貌本施朱,喜异羞同世不趋。化得丹砂成玉雪,也知人着半工夫。

    傅材甫窗前白月桂开材甫索诗戏作

    陈文蔚〔宋代〕

    冰姿冷淡不求知,却有同心为赋诗。更红东君同管领,一尊相对晚凉时。

    汝坟蒙从弟楚材见赠,时郊将入秦,楚材适楚

    孟郊〔唐代〕

    朝为主人心,暮为行客吟。汝水忽凄咽,汝风流苦音。

    北阙秦门高,南路楚石深。分泪洒白日,离肠绕青岑。

    何以寄远怀,黄鹤能相寻。

    蹇材望伪态

    佚名〔未知〕

      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银二笏凿窍,并书其上曰:“有人获吾尸者,望为埋葬,仍见祀,题云‘大宋忠臣蹇材望‘。此银所以为埋瘗之费也。”日系牌与银于腰间,只伺北军临城,则自投水中,且遍祝乡人及常所往来者。人皆怜之。

      丙子正月旦日,北军入城,蹇已莫知所之,人皆谓之溺死。既而北装乘骑而归,则知先一日出城迎拜矣,遂得本州同知。乡曲人皆能言之。

    采桑子(奉和秦楚材史君荔枝词)

    张元干〔宋代〕

    华堂清暑榕阴重,梦里江寒。火齐星繁。兴在冰壶玉井栏。风枝露叶谁新采,欲饱防慳。遗恨空盘。留取香红满地看。

    瑰材枕箴

    张纮〔两汉〕

    彧彧其文,馥馥其芬。出自幽阻,升于毡茵。允瑰允丽,惟淑惟珍。

    安安文枕,贰彼弁冠。冠御于昼,枕式于昏。代作充用,荣巳宁身。

    兴寝有节,适性和神。

    重九夜饮梓材处用洛翘韵

    许传霈〔清代〕

    当秋作客独劳劳,山川靳不乐我曹。壮观八月十八潮,曲江涉足欺狂飙。

    九月九日约登高,山城又值雨潇潇。兀坐斋前空寂寥,小窗容膝安书巢。

    人烟缭绕起衡茅,白云相接远山腰。主人为我集宾僚,晚菘早韭充厨庖。

    清酒百壶倒醇醪,重来吴宁兴更豪。插菊采萸快此朝,老少颁白并垂髫。

    况复高会尽良宵,笙箫夜半薄云霄。鼓吹酒肠斗石浇,不须两廊椽烛烧。

    灯明一点焚兰膏,醉后欣然口成谣。不假锤炼与推敲,笑彼刘郎不题糕。

    拘牵字句徒纷淆,程老词源何滔滔。先成珠玉惊挥毫,佐者健将姓属姚。

    独整旗鼓酣曲糟,右手持杯左持螯,拇战千百不曲挠。

    我不如人不复聊,愧如燕石溷琼瑶。愿收诗筒和酒瓢,相从三笠与六桥。

    吟就此篇解客嘲,不殊芥舟覆堂坳。

    踏莎行(和材甫听弹琵琶作)

    曾觌〔宋代〕

    凤翼双双,金泥细细。四弦斜抱拢纤指。紫檀香暖转春雷,嘈嘈切切声相继。弱柳腰肢,轻云情思。曲中多少风流事。红牙拍碎少年心,可怜辜负尊前意。

    咏春雪(一作陈伯材诗)

    陈子良〔唐代〕

    光映妆楼月,花承歌扇风。欲妒梅将柳,故落早春中。

    十月四日,同子文,克信,子潜,子直,材翁

    杨万里〔宋代〕

    诚斋老子不柰静,偶拄乌藤出苔径。独游无伴却成愁,群从同行还起兴。每过一家添一人,须臾保社如烟云。褰裳涉溪溪水浅,著屦度桥桥柱新。蓬莱一点出尘外,南溪里在千花里。芙蓉照波上下红,琅玗绕屋东西翠。槿篱竹户重复重,鸡鸣犬吠青霞中。蓬莱老仙出迎客,朱颜绿发仍方瞳。餐菊为粮露为醑,染雾作巾云作屦。欣然领客到仙家,行尽蓬莱日未斜。更倾仙瓢酌仙酒,酒外瓢边亦何有。偶看小树双团栾,碧琉璃叶黄金丸。主人忍吃不忍摘,笑道未霜犹带酸。小僮随我勇过我,不管仙翁惜仙果。争挽风枝拣霜颗,争献满盘来飣坐。隔水蓬莱看绝奇,蓬莱看水海如池。主人劝客对绝境,不饮令侬怒生瘿。何如寄下未尽瓢,留待早梅赏疏影。

    [阅读全文]...

2021-11-27 18:57:45
  • 爱国主题古诗词摘抄

  •   我们即将迎来党的生日——七一建党节,我们应该铭记历史,更应该展望未来。感谢我们的党带领我们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

      1、《春望》

      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夏日绝句》

      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州桥》

      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爱国主题古摘抄]

    [阅读全文]...

2022-07-08 00:52:17
当前热门
爱莲题材的古诗词 - 句子
爱莲题材的古诗词 - 语录
爱莲题材的古诗词 - 说说
爱莲题材的古诗词 - 名言
爱莲题材的古诗词 - 诗词
爱莲题材的古诗词 - 祝福
爱莲题材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