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代山水胜迹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唐代山水胜迹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唐代山水胜迹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唐代山水胜迹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唐代山水画的特点有哪些
在唐代艺术整体繁荣的局面下,山水画也步入成熟阶段,并且形成风格不同的两大主要流派。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唐代山水画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
唐代早期山水画中的神仙思想仍然存在,但随着社会的富庶、贵族生活的奢华,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兴趣远远超过了魏晋时期的求仙访道、卧游山水,因而这一时期与之相联系的反映琼楼玉宇辉煌壮丽的工细山水画随之而兴,并呈后来居上之势。盛唐以后,虽社会经济仍然繁荣,但随着*封建社会的渐呈下坡之势,社会矛盾日益深刻,一些大夫向往投身自然山水之宁静生活,诗歌中也发展了田园山水诗派,表现在绘画上,是山水画中涌现了大批表现隐逸生活和清幽景像的田园山水及起比德作用的表现士人品格的松石图障,技法上也出现了笔意渲淡的水墨写意画风,山水画的审美内涵在不断地发展和扩大。
应当说,山水画在绘画技艺上经过初唐的探索和创造,至盛唐时已经有了极大提高,完全摆脱了早期的稚拙状态。如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所述“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说明山水画至大小李,已经发展较为完备。其间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山水画家,如李思训父子、吴道子、王维、张璪、毕宏、郑虔、王默、王宰、项容、刘商、朱审等等。具体而言,在表现形式上,唐代山水画主要有二类体格:
一、李思训父子画风
李思训(651-718年),字建,唐朝宗室。开元初封左武卫大将军,故画史上有“大李将军”之称,他的山水画极为时人所重,唐人推崇他的作品为“国朝山水第一”,一家五人并善丹青,其子李昭道,官至太子中舍,人称“小李将军”。在*山水画发展史上,李思训及其子李昭道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历代名画记》中张彦远赞其“画山水树石,笔格遒劲,湍濑潺湲,云霞缥缈,时睹神仙之事,(窑)然岩岭之幽”。《唐朝名画录》亦说李思训:“与子昭道中舍俱得山水之妙,时人号大李、小李。思训格品高奇,山水绝妙”。《唐朝名画录》和《太*广记》等都记载了李思训和吴道子画嘉陵江三百里的故事,明皇云:“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月之迹,皆极其妙也。”可见李思训和吴道子虽画风不同,但异曲同工,成就皆不凡。
李思训在山水画上的成就是发展了青绿山水精妙臻密、繁华富丽的画风,自成一家。李思训的山水画在题材及艺术风格上都带有明显的贵族色彩,在造景立意上尚未摆脱神仙思想,画中时有神仙故事,依然是“云霞缥缈”。在技法上,多以“勾勒成山”,用大青绿著色,并用螺青苦绿复染,所画树叶多用夹笔,以石绿填缀。在描绘山水形象上,打破了单纯的勾描填色,而以遒劲带有变化的勾勒,表现山石结构,再填以浓厚的青绿重彩,设色富丽堂皇,显示了盛唐艺术“焕烂以求备”的辉煌气象,形成金碧辉映的艺术特色。其笔下青绿山水,虽仍带有较强的装饰性,但较之隋及初唐山水则显得更为自然成熟。李思训作品的艺术特色,可以从保存下来的属于他的流派的作品中见到。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有三幅《宫苑图》,与记载中的李画特点相一致。从传为其作的《江帆楼阁图》中,也可以明显看出这种从隋到唐的山水画的发展。也明显可以看出山水画技法到李思训时,确已达到了一种成熟的地步。
李昭道,人称“小李将军”,克承家学,并稍有发展。张彦远评其“变父之势,妙又过之”。然而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说其笔力“不及思训”。《太*广记》、《图绘宝鉴》等典籍也多有此论。但李昭道的山水技法上在李思训基础上确实有所发展,传为李昭道《明皇幸蜀图》现藏台北,画中崇山峻岭,山径迂回。该图本是描绘帝王蒙尘,而画家却巧妙地避讳了这一点,只于画幅前端画诸骑“出飞天岭下,初见*陆,马若皆惊,而帝见小桥,作徘徊不进状”。这个微妙的描绘既出其心境,又不损帝王的威严,可见作画时的独具匠心。全画细笔勾描,无皴法,用石青、石绿、丹粉施以重彩,显得富丽堂皇、描绘精微。这幅画可帮助我们很形象地了解李昭道“变父之势、妙又过之”的艺术特色。
“二李”的这种富丽非凡的勾金染碧的装饰性绘画,后来被当作山水画一种固定图式,不断为后人仿效。如现存题为唐人之作的《宫苑图》、《采莲图》等皆是此类作品。
二、王维与水墨渲淡画风
唐代绘画的另一体格是水墨渲淡的写意画风。在人物和花鸟画中难得一见,而在山水中却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画风的代表画家以王维最为著名,此外,还有张璪、郑虔、毕宏、王默、刘商、韦偃等人,直至五代的山水画家卫贤、董源、巨然、荆浩、关仝等人仍然都是属于水墨渲淡一路。
和李思训父子山水画风面貌不同,王维作品充分体现了水墨绘画在唐代的萌芽和发展,代表了唐代山水画的另一种风格。
王维(701-761年),字摩诘,太原(今山西祁县)人,是开元、天宝年间久负盛名的诗人,在音乐上造诣亦颇高。同时又是才华横溢的画家。王维于开元九年中进士,后因“安史之乱”被迫接受伪职而遭降官,渐渐无心仕途,晚年隐居陕西“蓝田别墅”,以弹琴、赋诗、奉佛为事。王维是盛唐之际“王孟”诗派的领袖,其山水田园诗,恬淡宁静,清新自然,善于用凝练的诗句写出色彩明丽、情景交融的动人境界,具有清鲜而又含蓄的效果。王维曾深依禅宗,有时“谈玄终日以为乐”,因而他的艺术作品中,也就渗透着一定的佛学思想。如他的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等,都包含了一定的禅机,有一种禅定的境界。更主要的是他不仅能诗善画,而且能够把艺术中的诗与画,通过他的创作给以相互交融,诗画相互渗透,把诗一般的意境鲜明凝炼地收入画面,使画面具有深邃静谧的诗境。故苏东坡对他推崇备至,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卷四)
王维工草隶,善山水人物,尤以山水出色。《图绘宝鉴》载其“善画,尤精山水”。《唐国史补》亦有“王维画品妙绝,于山水*远尤工”。朱景玄《唐朝名画录》云其“笔踪措思,参于造化”、“如山水*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他的山水能集众家之妙,“体涉古今”,既有接*李思训青绿山水的一种“笔墨婉丽”、石用小斧辟皴、设色“重深”的作品,亦有“踪似吴生,而风致标格特出”的作品,还有“笔意清润”或笔力劲爽的“破墨山水”。他最为后人称道的便是这一种“破墨山水”。通过单纯的墨色变化表达朴素*淡的景色和心境。以董其昌为代表的一些文人画家更是抓住王维“笔意清润”的特点,说他“一变勾斫之法”而专长“水墨渲淡”,追其为“南宗画之祖”。史载王维作画不拘泥具体物象,画物不问四时,曾把芭蕉画在雪景中,“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谓之“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迥得天意”。这其实是一种浪漫主义倾向在绘画创作中的体现。
王维真迹在唐代就已不多见,张佑在《题王右丞山水障子》中曾经慨叹“右丞今已殁,遗画世间稀”。《宣和画谱》虽载北宋御府藏其作一百二十六幅,除佛像外大多为山庄渔市及雪景山水,但看来真迹亦不会多,能遗传至今的大都不可信。如今有《辋川图》、《江山雪霁图》、《雪溪图》、《江山雪意图》等存世,多为后人摹品或托名之作。《雪溪图》传为王维所作,有宋徽宗题签,可知在宋代曾入藏内府并定为真迹。画面表现为江边雪景,*处有小桥竹篱亭舍,途中有村童赶猎,寒江中有舟船行驶,颇有情致,王维向以雪景山水著称,宋代人多以江南人所画雪意图,只要用笔清秀者便托为王维所作,但此幅《雪溪图》,浑厚古雅,应是一幅早期山水画的佳作,即使不是王维所作,也应当*其画风,可作为研究画史的参考。
而各种风格山水画的建立,标志着唐代山水画的发展已翻开了新篇章。多描写自身生活的环境,表现了恬淡闲居的生活理想,被苏东坡称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这个时期,善于水墨画的画家,尚有韦偃、陈恪、卢鸿家。王维于开元九年中进物中二李,说明山水画至大小、祁岳、朱审、张志和、顾况、项信、陈式等。另外还有各的洒脱和豪放之气在李思训山水物博,他的画发展到他的学生王默种画风的山水画家也名家辈出,山水画风格各派画家,他往往秃笔抹写物谓之此乃得心应手,异彩纷呈。如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所记“又若王右丞之能遗传至今的大都不可信。如今物华重视墨法技巧甚至大泼墨重深,杨仆射之奇赡,朱审之浓秀,王宰之巧墨,抵于绢素”。他早年曾随郑中有了极大提高,完全摆密,刘商之取象,其余作者非一,皆不过之,对于*画的发展起着物博项都是善于用墨的大师,这种百花齐放形势的出现,标志着山水画在唐代已翻开新的一页。
唐代山水画的风格演变
作为*画的一个重要门类,山水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萌芽。这个时期已经形成了专门的理论著作,如第一篇*山水画理论《山水画序》。在这篇理论著述中宗炳明确提出了“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杯味象”、“万物趣融其神思”等理论,形成了山水画理论体系并一直影响至今。在《叙画》中,王维也提出了关于山水画的理论:要使山水画与地图的功能不一样,就需突破“目有所及,固见不周”的生理局限。发展到隋唐时期,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繁荣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山水画的发展。山水画题材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技法和理论在这一时期交相辉映,互相影响。此时山水画在唐代虽然还未处于主体地位,不过晚明唐志契却认为:“画中惟山水最高。虽人物花鸟草虫,未始不可称绝,然终不及山水之气味风流潇洒。”可以看出,此时山水画已经受相当多的重视、评价之高。
在唐代特别是唐中期以前,政治家们励精图治,经济与文化得到空前发展,社会稳定,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山水画获得长足发展。山水画作为背景在唐初多应用在亭台楼阁之上,起装饰作用。唐代初期受前朝遗韵的影响,道家思想特别是隐逸风尚的盛行,对唐代山水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改变了以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许多中下层的读书人有了进入仕途的机会,这样一来,社会尚学之风浓厚。这一时期的唐代文化达到鼎盛,特别是诗歌、书法对绘画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社会各阶层,宫廷画、士大夫画、民间画各成体系,又相互影响。唐中后期,安史之乱后,国势衰微,画风渐转变为以隐逸为主,各种专才全面发展,并且此时社会上鉴藏风气正盛,这一系列的影响促成了山水画在唐代的发展与变革,画风也由延续前人的青绿山水向水墨山水转变,用线方面也由细劲的春蚕吐丝似的线条发展成为气势潇洒、笔迹爽利的带有主观情感的线条。另外审美趣味爱好从精工灿烂、雍容华贵至清简疏远、恬淡放逸的转变也促成了山水画风格的演变。
山水画的起源
山水画,简称“山水”。*画的一种。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 绘画。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作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独立,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作者纷起,如荆浩、关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宽、许道宁、燕*、宋迪、王诜、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赵伯驹、赵伯骕的青绿山水,南北竞辉,达到高峰。从此成为*画中的一大画科;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以虚带实,侧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明清及*代,续有发展,亦出新貌。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传统分法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
山水画:系*画,特有的画种之一。在魏晋南北朝时已逐渐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画料,到唐代已完全成熟。
山水画,是禀爱自然的精华,天地的秀气,所以阴阳、晦冥、晴雨、寒暑、朝昏、昼夜有无穷的妙趣。从六朝到唐山水画家虽然很多,但他们的笔法,位置却很古拙。
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分裂和动荡之后,*再次统一于隋朝(581-618)。
在这短暂的时期内建立的*机构和政治制度,为下一个唐朝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太原留守李渊起兵,灭掉隋朝,建立了唐朝(618-907),唐帝国疆域辽阔,东至安东,西迄安西,北起单于府,南止日南。
王维(传)《江干雪霁图卷》局部之一
唐太宗继位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兴旺局面。
到唐玄宗开元时,国内一片繁荣发达景象,中外文化交流得到空前发展,这个时期被誉为“开元盛世”。
以强大而仁慈的统治、成功的外交关系、经济扩张和世界主义风格的文化开放为标志,唐代*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帝国。
在中世纪的世界里,来自印度、波斯、*、叙利亚、朝鲜和日本的商人、神职人员和使节聚集在首都长安的街道上,外语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部分。
李思训,唐代《唐宫图》
在唐朝最初的几十年里,特别是在唐太宗(626-49年)的统治下,*征服了来自北方和西北的游牧邻国,确保了通往叙利亚和罗马的陆上贸易路线的和*与安全。
七世纪是一个重大的社会变革时期,官方考试制度使没有家庭关系的受过教育的人能够担任*官员。
这些新的社会精英逐渐取代了旧的贵族,从南方招募绅士促进了早在6世纪就开始的文化融合。
李思训,唐代《唐宫图》之后人题字
公元8世纪是唐朝历史上第二个重要的纪元,主要是在唐玄宗(712-56年)统治期间取得的,他是才华横溢、思想开明的君主,被称为明皇。
唐朝,它被当之无愧地列为*文艺的古典时期,因为它为后世文人墨客树立了很高的标准。
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的极盛时期,唐诗在文学之林中一枝独秀。
明朝《仿阎立本锁谏图卷》局部
李白(701年至762年)和杜甫(712年至770年)的诗歌中所包含的表情和意象反映了宫廷浮华的生活和军事行动所产生的相互冲突的情绪。
唐代的雕塑、书法和绘画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山水画对后世影响很大。
唐代绘画名家辈出,涌现出众多的优秀作品。
阎立本,工笔画《步辇图》
初唐最负盛名的是官至宰相的阎立本,他擅长人物故事画,他画的《步辇图》笔力刚健,生动地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情景。
宫廷画家吴道子(6*-755年),他是盛唐杰出的艺术家,他的画笔力雄浑,他对山水画和人物画都有高深的造诣,人称“画圣”。
吴道子,国画《明皇观马图》局部
吴道子娴熟地运用晕染法作画,他在焦墨痕中施加彩色,使画显深浅,富有立体感。
他画的人物衣带飘飘若飞,被人们赞为“吴带当风”。
唐代古诗十九首
唐代是盛产诗人的.朝代,例如李白、王昌龄、高适、柳宗元、杜甫、李商隐、白居易、孟浩然、王之涣、卢纶、刘禹锡等,相信我们读书时代,上课时经常会学到这些著名诗人的写的古诗词。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唐代古诗十九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5、《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6、《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7、《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8、古从军行【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9、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0、《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1、《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曾通: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3、《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4、《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5、《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6、《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7、《塞下曲·其二》【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8、《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代山水诗人有哪些
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在一首山水诗中,并非山和水都得同时出现,有的只写山景,有的却以水景为主。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唐代山水诗人,欢迎大家阅读。
唐代山水诗人有哪些?
王维、孟浩然、范成大、祖咏、储光羲、常建、裴迪、綦毋潜
山水诗特点
“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其实还有一种因果关系,就是“乐水者智,乐山者寿”,这样说似乎可以充分显示山水怡情养性的功能。另外,与山水亲*还可丰富知识,培养和提高审美情趣以及模山范水的能力。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读万卷书”正好可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便可持山水诗集为“卧游”之具,作纸上的观瞻。这间接得到的知识和印象,与亲身所历、亲目所见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
好的山水诗总是包涵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不单是模山范水而已。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以理势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对读者无疑是有力的鞭策和激励。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除生动再现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有启迪智慧、拓展襟怀的作用。其它方面的例子还很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是执简驭繁、化难为易的范例。远水不可视之以目,却能表达得如此气势壮阔。为雨幕所笼罩的山色朦朦胧胧,无法分辨,诗人用“有无中”三字予以示现,精当无比,显示出非凡的观察、体验和表达的功力。”
优秀的山水诗大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征。所谓“诗中有画”,就是用画笔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点染出来,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如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把登高的“怡悦”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其中有诗人自己登山的身影,有想象中北山隐者张五的怡悦之情,还有阔远的视野以及闪烁于其间的种种景物。它的突出特点就是表现在一个“远”字上,用远景烘托远意。“远意”没有明说,只是影影绰绰地表“心随雁飞灭”的描摹上。勾画远景的笔墨也不多,却很有层次,显示出和谐的韵律与虚静阔远的美,像“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清新淡远,与隐者(包括诗人自身)恬淡高远的情趣相表里,几乎达到天然淡泊的完美境界。
唐代山水诗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山居秋瞑》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逢雪宿芙蓉山
年代: 唐 作者: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2.江雪
年代: 唐 作者: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塞下曲六首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年代: 唐 作者: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对雪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事实上,词这种文体萌芽于南唐,隋唐时兴起,到了宋代,则达到巅峰。
在唐代,诗人们就已经开始创作“词”了,虽然很多作品不如经典的宋词那样脍炙人口,但是唐代也有许多优秀的词作。
诗词君今天总结20首唐代优秀的词作品,一起感受唐代诗人的词风词意吧!
《菩萨蛮》
唐·李白
*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这首词相传是李白的作品,与《忆秦娥·箫声咽》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在短短的一首词中,诗人掇取了密集的景物:*林、烟霭、寒山、暝色、高楼、宿鸟、长亭、短亭,借此移情、寓情、传情,手法极为娴熟,展现了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活动,反映了词人在客观现实中找不到人生归宿的无限落拓惆怅的愁绪。
《忆秦娥》
唐·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此词上片描绘了一个女子思念爱人的痛苦心情。下片抛开个人忧愁,开始伤今怀古,气韵沉雄,又带有悲凉之气。“西风”八字,只写境界,兴衰之感都寓其中。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全词五句。一开口即赞颂“江南好!”
在明媚的春光里,从初日、江花、江水、火焰、蓝叶那里吸取颜料,兼用烘染、映衬手法而交替综错,又济之以贴切的比喻,从而构成了阔大的图景。不仅色彩绚丽,耀人眼目;而且层次丰富,耐人联想。
《长相思·汴水流》
唐代: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这是中唐时期比较正规成熟的词作,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
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相思之痛、离别之苦;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味深的特点。
《梦江南·兰烬落》
唐·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这是一首描写旅客思乡之作。
先写旅邸的夜景,然后转入梦境,通过对梦中江南暮春夜景绘声绘色的描写,词人把自己的情绪全部隐藏到具体的景物背后,诗情含而不露,情景交融。落笔之处,尽显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的前两句勾勒出一幅江南风景长卷。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调笑令》
唐·韦应物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这首词写的是草原上的骏马。词的前三句写成群的骏马放牧于燕支山下的大草原上,绵延的群山、无边的草原、奔腾的骏马,构成了一幅雄伟壮丽的图景,气势壮观,境界阔大。
漫步在花园中出现在眼前的是粉色的小花,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哦,夏天是粉色的。
1、《过故人庄》
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6、《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7、《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8、《夏日六言》
宋·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9、《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0、《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关于山水的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山水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泉水》
先秦·诗经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
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饮饯于祢,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
载脂载辖,还车言迈。
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
思须与漕,我心悠悠。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2、《巴水》
唐·白居易
城下巴江水,春来似麴尘。
软沙如渭曲,斜岸忆天津。
影蘸新黄柳,香浮小白苹。
临流搔首坐,惆怅为何人?
3、《大水》
唐·白居易
浔阳郊郭间,大水岁一至。
闾阎半飘荡,城堞多倾坠。
苍茫生海色,渺漫连空翠。
风卷白波翻,日煎红浪沸。
工商彻屋去,牛马登山避。
况当率税时,颇害农桑事。
独有佣舟子,鼓(木世)生意气。
不知万人灾,自觅锥刀利。
吾无奈尔何,尔非久得志。
九月霜降后,水涸为*地。
4、《湖亭晚望残水》
唐·白居易
湖上秋泬寥,湖边晚萧瑟。
登亭望湖水,水缩湖底出。
清渟得早霜,明灭浮残日。
流注随地势,洼坳无定质。
泓澄白龙卧,宛转青蛇屈。
破镜折剑头,光芒又非一。
久为山水客,见尽幽奇物。
及来湖亭望,此状难谈悉。
乃知天地间,胜事殊未毕。
5、《湖亭望水》
唐·白居易
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
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
岸没闾阎少,滩*船舫多。
可怜心赏处,其奈独游何?
唐代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
一本《全唐诗》,二千二百余名诗人,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许多诗人都湮没在历史的尘土中,唯有诗作,永远流传。
诗词君总结100位唐代诗人,一人一句经典唐诗,值得一辈子收藏!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野望》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杳杳寒山道》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长安古意》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在狱咏蝉》
宁为百夫为,胜作一书生。——《从军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悲白头翁》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题大庾岭北驿》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独不见》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汾上惊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白日依山尽,黄江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送魏万之京》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春泛若耶溪》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终南望余雪》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
月暗送湖风,相寻路不通。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小长干曲》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送崔九》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元结《石鱼湖上醉歌》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寒食》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省试湘灵鼓瑟》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早朝大明宫》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郎士元《听邻家吹笙》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喜外弟卢纶见宿》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寻陆鸿渐不遇》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听筝》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垂钓》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丹阳送韦参军》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过山农家》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题红叶》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征人怨》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除夜宿石头驿》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
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池上早夏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初夏且幽庄
卢照邻
伺有高踪客,耿介坐幽庄。
卞哩人事少,风烟鸟路长。
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
苗深全覆陇,荷上半径塘。
钓诸青鬼没,才田白鸳翔。
知君振奇藻,还嗣海隅芳。
初夏
李世民
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
阴阳深浅叶,晓夕重轻烟。
哢莺犹响殿,横丝正网天。
佩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
碧鳞惊棹侧,玄燕舞檐前。
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
诉衷情 初夏偶成
段克己
东风帘幕雨丝丝,梅子半黄时。
玉簪微醒醉梦,开却两三枝。
初睡起,晓莺啼。倦弹棋。
芭蕉新绽,徙湖山,彩笔题诗。
盛夏
夏日山中
懒摇白羽扇,*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夏夜叹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写古代的山水诗
大山黑苍苍没边没沿,刀削斧砍般的崖头顶天立地。有关古代的山水诗,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古代的山水诗
【篇一:《巫峡》】
杨炯(唐)
三峡七百里,惟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自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篇二:《宿建德江》】
孟浩然(唐)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篇三:《登池上楼》】
谢灵运(晋)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篇四:《过故人庄》】
孟浩然(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篇五:《秋登万山寄张五》】
孟浩然(唐)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篇六:《江雪》】
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形容山水的句子
1、露出云层的群山似岛屿般一簇簇一抹抹的悬浮着。
2、山与水的融合,是静和动的搭配,单调与精彩的结合,也就组成了最美的风景。在青山间探索,在绿水间泛舟,多么美妙!
唐代山水胜迹的古诗
唐代写山水的古诗
江山留胜迹的古诗
描写山水风光的唐代古诗
祖祠胜迹的古诗
与名胜迹有关的古诗
带名胜迹的古诗
名胜迹的古诗有那些
山的古诗100首唐代
唐代关于山的古诗
唐代有关于水的古诗
唐诗山水的古诗
有关山的唐代古诗
有树有水有船的唐代古诗
唐代关于水仙的古诗
山水名胜的诗句
关于唐代诗人水的古诗
关于黄山的唐代古诗
唐代王勃山中的古诗
古诗词山水的名胜
唐代的关于水的古诗词
跟水有关的唐代古诗诗句
与山有关的唐代古诗词
代表山水的古诗
唐代古诗杜牧作的山行
的唐代古诗
描写山水的唐诗
有唐代的古诗
山行唐代王维写的古诗
唐代古诗中最高的山
劳动的劳古诗
人关心国家兴亡的古诗
椿木宋代曹豳的古诗
形容男女亲热的古诗
古诗词中画面内容的描述
表达优美意象的古诗
湖南有梅花的古诗
含山名的古诗整首
手写版的古诗词
带拼音的游园不值的古诗
关于考核干部的古诗词
最孤独绝望的古诗词
古诗含古诗竹石的古诗
编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词
带浇肥的古诗
中国古诗的词
古诗里的道理
有关舞姿美妙的古诗词
带柳的古诗词大全
描写西部物产的古诗
关于读书最著名的古诗
知识大全第144页的古诗
古诗对看透是咋写的
七言古诗的情感转换及其自由
描写藤的古诗词
表达基层工作的古诗
李白描写爱情的唯美古诗词
自己编首冬至的古诗
初一有名的古诗
描写上海某地著名的古诗
带紫艳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