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追索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追索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追索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追索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搜索苏轼的古诗大全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搜索苏轼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一:《满庭芳·蜗角虚名》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乾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之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锺美酒,一曲满庭芳。
二:《减字木兰花·玉房金蕊》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玉房金蕊。宜在玉仁纤手里。淡月朦胧。更有微微弄袖风。温香熟美。醉慢云鬟垂两耳。多谢春工。不是花红是玉红。
三:《减字木兰花·郑庄好客》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郑庄好客。容我尊前先堕帻。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高山白早。莹骨冰肤那解老。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
四:《点绛唇·不用悲秋》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江村海甸。总作空花观。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楼船远。白云飞乱。空有年年雁。
五:《点绛唇·红杏飘香》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六:《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回风落景。散乱东墙疏竹影。满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湿衣。梦回酒醒。百尺飞澜鸣碧井。雪洒冰麾。散落佳仁白玉肌。
七:《南乡之·凉簟碧纱厨》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
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仁间一味愚。
八:《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仁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仁泪。
字之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仁,葬于颍昌(今河南省*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仁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拓展:苏轼《水调歌头 苏轼》 赏析
一、 作者简介
诗人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传诵甚广。 题解及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演变为宫廷乐舞的“大曲”。截取大曲《水调》开头的一段,另填新词,因而得名。(参见教材P111注释1)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丙辰年(即1076年)中秋,当时41岁的诗人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诗人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诗人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六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二、注释
1、把酒:端起酒杯。
2、宫阙(qùe):宫殿。
3、归去:回到天上。
4、琼楼玉宇:指想象中的宫殿。
5、不胜(shēng):经不住,承担不了。
6、弄清影:指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7、何似:哪像是,怎比得上。
8、不应:不该。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后汉书·列传·张衡列传》
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格言联璧·学问类》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战国策·魏一·知伯索地于魏桓子》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朱子家训·全文》
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纳兰性德《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尚书·周书·牧誓》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杜甫《百忧集行》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闻贤而不举,殆;闻善而不索,殆;见能而不使,殆——《管子·法法》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眼处心声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十一》
临砌影,寒香乱、冻梅藏韵。——吴文英《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柳永《双声子·晚天萧索》
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却愁拥髻向灯前,说不尽、离人话。——纳兰性德《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秋寂寞。秋风夜雨伤离索。——孙道绚《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韩偓《夜深 / 寒食夜》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佚名《书法家欧阳询》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七律·长征》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柳永《雪梅香·景萧索》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王建《田家行》
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柳永《曲玉管·陇首云飞》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晏殊《油壁香车》
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冯延巳《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为伊判作梦中人,索向画图清夜唤真真。——纳兰性德《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赵佶《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
种花事业无人问,惜花情绪只天知。——辛弃疾《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温庭筠《杨柳枝·织锦机边莺语频》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白居易《长恨歌》
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柳永《雪梅香·景萧索》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也莫向竹边孤负雪。——辛弃疾《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秋瑾《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苏曼殊《本事诗十首·选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周邦彦《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
红颜自古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高明《【商调】金络索挂梧桐 咏别》
追思母亲的古诗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追思母亲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1、《送母回乡》
唐·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2、《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慈乌夜啼》
唐·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4、《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思母》
宋·与恭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6、《母别子》
【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7、《送母回乡》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闲中信笔二首其一追和陈去非韵其一追和王履
陆游〔宋代〕
我看浮名如脱发,誓暮收身老岩穴。座延穷鬼心不疑,炉锺横财渠自别。乐哉今为八十翁,神交园绮商山中。烹葵剥枣及时序,烂醉黍酒歌邠风。
闲中信笔二首其一追和陈去非韵其一追和王履
陆游〔宋代〕
小江之上千峰立,潮回艇子争来集。飘风忽起白浪高,急雨横吹绿蓑湿。岁丰斗酒才百钱,茆店无人惊醉眠。醒来径入乱云去,异日出看东封年。
夏夜追凉
杨万里〔宋代〕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
柳宗元〔唐代〕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
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
都下追感往昔因成二首
晁冲之〔宋代〕
少年使酒走京华,纵步曾游小小家。
看舞霓裳羽衣曲,听歌玉树后庭花。
门侵杨柳垂珠箔,窗对樱桃卷碧纱。
坐客半惊随逝水,主人星散落天涯。
春风踏月过章华,青鸟双邀阿母家。
系马柳低当户叶,迎人桃出隔墙花。
鬓深钗暖云侵脸,臂薄衫寒玉映纱。
莫作一生惆怅事,邻州不在海西涯。
水调歌头·追和
张元干〔宋代〕
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重来吴会,三伏行见五湖秋。耳畔风波摇荡,身外功名飘忽,何路射旄头?孤负男儿志,怅望故园愁。
梦中原,挥老泪,遍南州。元龙湖海豪气,百尺卧高楼。短发霜粘两鬓,清夜盆倾一雨,喜听瓦鸣沟。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
追和柳恽
李贺〔唐代〕
汀洲白蘋草,柳恽乘马归。
江头樝树香,岸上蝴蝶飞。
酒杯箬叶露,玉轸蜀桐虚。
朱楼通水陌,沙暖一双鱼。
季梁谏追楚师
左丘明〔先秦〕
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
斗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请羸师以张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斗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
王毁军而纳少师。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
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楚之羸,其诱我也,君何急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公曰:“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对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谓其不疾瘯蠡也,谓其备腯咸有也。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所谓馨香,无谗慝也。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祀。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
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
韩冬郎即*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
李商隐〔唐代〕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
杜甫〔唐代〕
自古求忠孝,名家信有之。吾贤富才术,此道未磷缁。
玉府标孤映,霜蹄去不疑。激扬音韵彻,籍甚众多推。
潘陆应同调,孙吴亦异时。北辰征事业,南纪赴恩私。
卿月升金掌,王春度玉墀。熏风行应律,湛露即歌诗。
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尊前江汉阔,后会且深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篇》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韩冬郎即*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车遥遥兮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傅玄《车遥遥篇》
却将万字*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日。——《幼学琼林·卷一·天文》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吴伟业《遇旧友》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穷寇不可追也,遁辞不可攻也,贫民不可威也。——《格言联璧·接物类》
一声而非,驷马勿追,一言而急,驷马不及。——《邓析子·转辞》
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上集》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秦观《纳凉》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杨万里《夏夜追凉》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李商隐《韩冬郎即*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七律·人民*占领南京》
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黄庭坚《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来世 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庄子·内篇·人间世》
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
追风赶月莫停留,*芜尽处是春山。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李梦阳《秋望》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国语·越语·越兴师伐吴而弗与战》
离骚痛饮,笑人生佳处,能消何物。——蔡松年《念奴娇·还都后诸公见追和赤壁词用韵者凡六人亦复重赋》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陈师道《春怀示邻里》
来者犹可追。——佚名《楚狂接舆歌》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柳宗元《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
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严武《军城早秋》
梦里青春可得追?——苏轼《和子由四首·送春》
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李商隐《韩冬郎即*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黯乡魂,追旅思。——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而今渐行渐远,渐觉虽悔难追。——柳永《驻马听·凤枕鸾帷》
归师勿掩,穷寇莫追。——《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
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冰雪到时春。——李商隐《韩冬郎即*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
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李白《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苏轼《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纳兰性德《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列御寇《多歧亡羊》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庄子·内篇·人间世》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李白《豫章行》
袛应瘴乡老,难答故人情。——黄庭坚《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渚晓泊汉阳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
新学期开始了
学子们陆续回到了
熟悉的校园
一寸光阴一寸金
珍惜光阴,辛勤播种
才会收获累累果实
如果用一句诗词迎接新学期
你会选哪句呢
宋代: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译文
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
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
鉴赏
“追凉”,即觅凉、取凉。较之“觅”和“取”,“追”更能表现对“凉”的渴求,杜甫“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羌村三首》其二)诗意可见。但这首诗在艺术处理上却有其独到之处:它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其中有皎洁的月光,有浓密的树荫,有婆娑的竹林,有悦耳的虫吟,以及作者悄然伫立的身影。
首句貌似*直,其实也有一层曲折:中午时分,烈日暴晒,是一天中最为酷热的时刻,而今,“夜热”竟然与“午热”相仿佛,则“夜热”之甚,可想而知。唯其如此,才引出次句诗人月下独立的形象。“开门”,点出作者原在室内。或许他本已就寝,而因夜里天热的缘故,辗转反侧难以入梦,迫于无奈才出门纳凉。而“明月”,则点出正值“月华皎洁”的三五之夜。这样,作者“独立”的目的,应该说是“追凉”与“赏月”兼而有之,追凉可得体肤之适,赏月则可得精神之快,难怪他要独立不移、执着若此了。
第三句是对周围环境的点染:竹林深深,树荫密密,虫鸣唧唧。“竹深树密”,见其清幽;“虫鸣”,则见其静谧——唯其静谧,“虫鸣”之声才能清晰入耳。诗人置身其间,凉意顿生,于是又引出结句“时有微凉不是风”,这一真切、细微的体验。“不是风”,点明所谓凉意,不过是夜深气清,静中生凉而已,并非夜风送爽。范成大《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取凉》诗亦云:“风从何处来?殿阁微凉生。桂旗俨不动,藻井森上征。”虽设问风从何来,但既然桂旗不动,可见非真有风,殿阁之“微凉”不过因静而生。人们通常说“心静自凉”,其理相若。因此,范诗实可与这首诗参读。
显然静中生凉正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意趣,但这一意趣并未直接点明。如果没有“不是风”三字,读者很可能将“凉”与“风”联系在一起。陈衍《石遗室诗话》早就指出:“若将末三字掩了,必猜是说甚么风矣,岂知其不是哉。”然而,这首诗的妙处恰恰也就在这里。作者故意直到最后,才将微露其本意的线索交给读者——既然明言“不是风”,善于神会的读者自当想到静与凉之间的因果关系;随即又当想到,前面出现的月光、竹林、树荫、虫鸣,都只是为揭示静中生凉之理所作的铺垫。这样,自然要比直截了当地道出本意更有诗味。大概这就是《石遗室诗话》所称道的“浅意深一层说,直意曲一层说”的旨趣。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志。—王勃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曹植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植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具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李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李清照)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岳飞)
十年磨一剑,双刃未曾试。——《剑客》(贾岛)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沉舟侧伴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罗隐《自遣》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汉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苏轼《柳氏二外甥求笔迹》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望岳》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关于追索的古诗
有追的古诗
索居的古诗
追逝的古诗
想追又不敢追的古诗
带追的古诗
群追的古诗
搜索秋的古诗
搜索见的古诗
索开头的古诗
搜索台的古诗
古诗里的索道
搜索云的古诗
搜索竹的古诗
追捕的古诗
追和若的古诗
带追韵的古诗
铁索横江的古诗
含索的古诗词
搜索桥的古诗
搜索写蝉的古诗
搜索曾几的古诗
追的古诗词
含追肥的古诗
童芽追梦的古诗
承古追魏的古诗
搜索含时的古诗
运用线索的古诗
关于索引的古诗
搜索秋词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