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清晨鸟鸣的古诗

关于春天清晨鸟鸣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春天清晨鸟鸣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春天清晨鸟鸣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春天清晨鸟鸣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147) 说说(256) 名言(4) 诗词(5k+) 祝福(71) 心语(270)

  • 鸟鸣涧中描写春天的诗句

  • 春天
  • 鸟鸣涧中描写春天的诗句

      鸟鸣涧

      作者:王维 年代:唐朝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生长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他是唐朝五言诗的代表,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安史之乱后一度遭贬,后又升至尚书右丞,病逝于官。

      【著作导读】

      王维21岁以进士擢第,中年由于中书令张九龄的推举,官至右拾遗。但是好景不长,时隔一年多,张九龄罢知政事,李林甫等权臣把持朝政,王维便受到排挤和冷落。因此遂兴归隐田园之志,先是隐居终南山,后又经营蓝田辋川别墅。《旧唐书》本传云:“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这正是一个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失意时的一条出路。既然不愿与追逐利禄、鲜廉寡耻之辈同流合污,只有寄情山林,陶醉忘情于自然美之中了。《鸟鸣涧》是王维为他的朋友皇甫岳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中的第一首。“鸟鸣涧”或者就是这云溪别墅中的一处风景点的名称。王维的诗向来是被称为诗中有画的。这首小诗以淡淡的笔墨,清淳的意趣,澹泊的韵味,渲染成春山夜景,宛如一幅水墨小品。

      这首小诗的前后两联是紧密依存、动静相生的'。细按此诗之首联:“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桂花落”是动态,但是,以桂花之细小,能觉察到它的坠落,非得有诗人极敏锐的观察力和闲静、安舒的精神境界不可。此由“闲静”之静,而得动态的“落”,是一动静相生。第二句明点出“夜静”二字,似乎全然是“静”了。其实“春山”是作者点明当时的时间、地点,由此暗喻万物竞发的勃勃生机。这又是第二个“动静相生”了。结尾一联,春涧夜月是“静”,鸟鸣谷应则又是“动”。——这样,处处在描绘动态,却又处处描绘出动静相生的视觉印象,将实化虚,犹如电影中的拉镜头,“人”、“花”、“山”、“鸟”……都是具体的实象,然而在诗人的笔底,这些具体的实象又都被描绘得闲静、空寂、幽美、柔和、空濛,渐渐地淡化、虚化。于是,从视觉和听觉甚至是触觉的感受中,渲染、烘托出意境幽远而淡雅的水墨画一样的诗情。它是对大自然、对人生的美的礼赞,它散发着优美的情致、健康的趣味,使一切庸俗、丑陋的东西黯然失色。

      最后我们还需要说明一点:就通常人们的一般常识而言,桂花是在秋天开的。然而王维此诗中写的却是在春天而见“桂花落”了。这当如何解释呢?据《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卷十九引《群芳谱》云:“岩桂似菌桂而稍异,其叶有锯齿如枇把叶而粗涩者,有无锯齿如栀子叶而光洁者。丛生岩岭间,谓之岩桂,俗呼为木樨。……有秋花者,春花者,四季花者,逐月花者。”这样看来,《鸟鸣涧》诗中所写的桂花,当即为此“岩桂”了。

    [阅读全文]...

2022-03-24 11:45:57
  • 鸟鸣涧中描写春天的诗句

  • 春天
  • 鸟鸣涧中描写春天的诗句

      鸟鸣涧

      作者:王维 年代:唐朝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生长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他是唐朝五言诗的代表,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安史之乱后一度遭贬,后又升至尚书右丞,病逝于官。

      【著作导读】

      王维21岁以进士擢第,中年由于中书令张九龄的推举,官至右拾遗。但是好景不长,时隔一年多,张九龄罢知政事,李林甫等权臣把持朝政,王维便受到排挤和冷落。因此遂兴归隐田园之志,先是隐居终南山,后又经营蓝田辋川别墅。《旧唐书》本传云:“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这正是一个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失意时的一条出路。既然不愿与追逐利禄、鲜廉寡耻之辈同流合污,只有寄情山林,陶醉忘情于自然美之中了。《鸟鸣涧》是王维为他的朋友皇甫岳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中的第一首。“鸟鸣涧”或者就是这云溪别墅中的一处风景点的名称。王维的诗向来是被称为诗中有画的'。这首小诗以淡淡的笔墨,清淳的意趣,澹泊的韵味,渲染成春山夜景,宛如一幅水墨小品。

      这首小诗的前后两联是紧密依存、动静相生的。细按此诗之首联:“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桂花落”是动态,但是,以桂花之细小,能觉察到它的坠落,非得有诗人极敏锐的观察力和闲静、安舒的精神境界不可。此由“闲静”之静,而得动态的“落”,是一动静相生。第二句明点出“夜静”二字,似乎全然是“静”了。其实“春山”是作者点明当时的时间、地点,由此暗喻万物竞发的勃勃生机。这又是第二个“动静相生”了。结尾一联,春涧夜月是“静”,鸟鸣谷应则又是“动”。——这样,处处在描绘动态,却又处处描绘出动静相生的视觉印象,将实化虚,犹如电影中的拉镜头,“人”、“花”、“山”、“鸟”……都是具体的实象,然而在诗人的笔底,这些具体的实象又都被描绘得闲静、空寂、幽美、柔和、空濛,渐渐地淡化、虚化。于是,从视觉和听觉甚至是触觉的感受中,渲染、烘托出意境幽远而淡雅的水墨画一样的诗情。它是对大自然、对人生的美的礼赞,它散发着优美的情致、健康的趣味,使一切庸俗、丑陋的东西黯然失色。

      最后我们还需要说明一点:就通常人们的一般常识而言,桂花是在秋天开的。然而王维此诗中写的却是在春天而见“桂花落”了。这当如何解释呢?据《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卷十九引《群芳谱》云:“岩桂似菌桂而稍异,其叶有锯齿如枇把叶而粗涩者,有无锯齿如栀子叶而光洁者。丛生岩岭间,谓之岩桂,俗呼为木樨。……有秋花者,春花者,四季花者,逐月花者。”这样看来,《鸟鸣涧》诗中所写的桂花,当即为此“岩桂”了。

    [阅读全文]...

2022-05-23 17:36:13
  • 描写春天最动人的鸟鸣的诗句

  • 春天,抒情
  • 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2、独怜幽草涧边属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3、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白朴《天净沙·春》

    4、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5、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6、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7、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辛弃疾《浣溪沙》

    8、留连戏蝶时专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9、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0、月出道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阅读全文]...

2022-05-14 17:24:38
  • 鸟鸣涧王维的古诗

  • 鸟鸣涧王维的古诗

      鸟鸣涧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鸟鸣涧王维的古诗,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鸟鸣涧王维的古诗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王维的古诗意思:

      春天的夜晚十分寂静,听得见桂花掉落的声音。

      月亮出来了,惊动了正在栖息的小鸟,时而在深山里鸣叫。

      鸟鸣涧的鉴赏:

      王维《鸟鸣涧》描绘了一幅夜晚春山寂静幽美的风景画,紧紧为让一个“静”字展开。作者呈现了月出、花落、鸟鸣的动态景象,反而突显了春夜山间的静谧,达到了以动衬静的效果,同时也从侧面看出社会的安定以及作者的禅心和禅趣。

      《鸟鸣涧》中桂花存有异议,不过读者认为诗中的桂花是春天开放的品种,也有说文艺创作允许在写实时进行做艺术处理,也可以理解为山涧确有桂花。起句的“人闲”表明作者悠闲*静,“落”字突显花落的动静很小,连细小的桂花凋落都能发觉,不仅说明了作者的心境,也突出了春夜的寂静。

      在山间,一切事物都处在夜的幽静中,月亮悄悄升起笼罩在山谷,惊动了*惯安静的鸟。此处可以理解为月出刺激了鸟的新鲜感,也许它们并没有飞走,而是在山林间鸣叫。诗通过月亮、花、鸟这几个意象呈现了一幅美景,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安定。

      作者拿活动的月出、花落、鸟鸣展现自然的生机,而非单一的沉寂,并反衬山间的寂静,,用动景衬静景,内含辩证思想。

      王维的山水画中,《鸟鸣涧》是具有代表性的诗作。作为一首五言绝句,王维用精简的语句将月亮、花、鸟三个动态的意象描绘得很生动,并以此来反衬春山在夜晚时的恬静,含有辩证意味。这首诗也反映了盛唐的安宁和王维内心的.安闲*静。

      写作背景:

      王维的《鸟鸣涧》当作于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游历江南之时,其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此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是诗人寓居在今绍兴县东南五云溪(即若耶溪)的作品。

      据《新唐书·王维传》记载,王维于开元初进士及第后授太乐丞,因坐伶人舞黄狮事被贬为济州同仓参军,直到开元二十三年(735)张九龄执政才返京任右拾遗。对于王维的这段履历,绍籍越文化研究者竺岳兵在其《王维在越中事迹考》中认为:“唐开元八年至开元二十一年将*十五年间的王维原来在吴越漫游。……有充分的理由说他的《鸟鸣涧》、《山居秋暝》、《相思》等名篇作于越中。”王维漫游若耶,触景生情,联想到前人描写若耶溪的名句,欲与古人争胜厘毫,“出蓝”而“胜蓝”,于是有了“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一联以动写静的精彩诗句。从《鸟鸣涧》诗体现的风格和意境分析,此诗应作于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期,为王维青年时代的作品。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阅读全文]...

2022-06-07 06:12:44
  • 鸟鸣涧古诗带拼音(鸟鸣涧的意思全解)

  •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它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五绝,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体诗范畴。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成熟定型于唐代。五绝每首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图画,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其最大特色。五绝有仄起、*起二格。

    《鸟鸣涧》一诗是五言绝句,是*起五绝。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创作背景

      这首诗应当是作于713—741年(唐开元)年间游历江南之时,当时正是盛唐时期。此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是诗人寓居在今绍兴县东南五云溪(即若耶溪)的作品。

    格律为:

    **仄*仄

    仄仄***

    仄仄**仄

    ***仄*

    按诗词创作来说,每句第一三五字不论,二四六字分明。分别为,**——仄*——仄*——*仄。

    但是,有时候为了诗歌的灵活性,*仄不是固定的,存在拗救的情况。第一句的第三个字桂(仄)拗了,第四个字花(*)救了回来,这属于拗救中的本句自救。”此外,还有一种说法,“二是这首诗是古绝,并不是律绝,不受*仄限制。”

    整首诗20个字,*声字计12个,那么密集的*声字在古诗中是少见的。

    《鸟鸣涧》中密集的*声字也是传递着:静、闲。第二句“春山空”,三连*,悠远、绵长。第三句“月出”两个连续的入声字,开始打破诗的宁静,“惊”字是吟诵时应该着意的地方,由静而动,复由动而静。

    [阅读全文]...

2022-05-19 11:48:29
  • 春天的鸟诗句古诗

  • 春天
  • 春天的鸟诗句古诗

      春天,微风缓缓地吹过田野,吹过山岭。嫩绿的小草在地里睡了一觉醒来,慢慢地把脑袋伸出地面,小树发芽了,它们随着风儿翩翩起舞。小鸟快活地在天空飞翔,在尽情地歌唱。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6、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7、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8、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9、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1、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

      1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14、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1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16、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7、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1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9、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王维《酬郭给事》

      2、麦饭纸钱,只鸡斗酒,几误林间噪喜鸦。——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3、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4、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5、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6、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7、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8、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杜牧《金谷园》

      9、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李白《春日醉起言志》

      10、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11、雁背夕阳红欲暮。——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1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1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4、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15、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16、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17、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18、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19、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卢祖皋《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2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1、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邓剡《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22、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23、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24、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

      25、君似孤云何处归,我似离群雁。——周紫芝《卜算子·*上送王彦猷》

      26、白日惊飚冬已半,解鞍正值昏鸦乱。——纳兰性德《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27、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28、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29、鸿雁在云鱼在水。——晏殊《清*乐·红笺小字》

      30、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陶渊明《饮酒·其四》

    [阅读全文]...

2022-05-31 09:00:51
  • 鸟鸣涧古诗翻译和注释(鸟鸣涧全诗内容及诗意)

  • 诗意
  • 唐代大诗人王维,一生擅长诗词·绘画·音律。王维曾几度为官,公元721年中进士第,历任监察使·河西节度使判官·吏部郎中·给事中·被授太子中允·唐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存世诗词400余首,山水田园

    诗画美不胜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推崇为南宗山山水画之祖,被人尊称为“诗佛”。

    《鸟鸣涧》是王维在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中的第一首,是诗人 居住在绍兴县东南五云溪(即若耶溪)的作品。这五首诗出自五个风景点,一诗一景。

    《鸟鸣涧》

    作者: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教科书全解:夜晚,人们都安静下来,只觉得桂花在在春风中簌簌飘落,夜静悄悄的,山中显得特别空寂。月亮出来了,惊醒了山里正在栖息的鸟,时而在山涧中鸣叫。

    古诗文网:鸟鸣涧译文及注释,译文:

    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木樨花在无声的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时惊动了山中栖鸟,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的鸣叫。

    注释:

    鸟鸣涧:鸟儿在山涧中鸣叫。

    桂花:指木樨花有春花·秋花等不同品种,这里写的是春天里开花的那种。

    春山:春日的山,也指春日山中。

    时鸣:偶尔(时而)啼叫。

    不少学者质疑:“王维《鸟鸣涧》中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桂花的花期是秋季农历八月十五左右,那么何来春山?”

    此问题是非常符合季节情理的,绝大部分的桂花都是在八月十五左右开花,花期也比较长。

    桂花树的品种十分多样,桂花的花色也五颜六色,黄的·白的·红的。以及似白·似黄·似红,花色美不胜收,花香扑鼻,有的很远就能闻到香气,有的只有淡淡的香味。桂花树的学名比较多: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均属于木樨科。

    “ 月桂”就是“四季桂”,这种桂花树属于稀缺而珍贵品种,它的另外学名是“月月桂”,“佛顶珠”,“日香桂”和“天香台阁”。“四季桂”在每年的一月·四月·八月·十一月开花,花香及淡。而绝不是古译文所囊括一切的”木樨花“。“四季桂”不是原生树种,是派生树种。诗人诗中的桂花树,应该是原生态桂花树,而非“四季桂”。

    这个问题使我想起了陶渊明的一句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始终有人质疑:既然在东篱下采菊,那应该一台头见到的是东山或西山,哪能见到南山?除非你要扭头,哪里会有“悠然”?

    那年,我们有幸来到陶渊明做此诗的地方,它位于湖北和四川交界处,离陶渊明做“桃花园”处不远。当地人指着一座山告诉我们:“这就是陶渊明所说的”南山“,从历史上到今天都叫”大南山“。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南山“,不是南面的山,而是叫”大南山“,还被省去了一个”大“字。如果换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大南山。“那就不是陶渊明的诗了。我们再回到王维的诗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春山“多以春天的山里作解,”春涧“又以春天里的山涧作解,我认为太过强牵。”春山“为什么就不是一座山的名字呢?只有”春山“是一座山的名字,才有后来的”春涧“。如此大名鼎鼎的诗人在20个字的诗词里出现两个”春“字,就不为怪了。

    以上都是本人的杜撰,但是,我认为《鸟鸣涧》作如下诗解比较好些。

    在寂静的夜晚,悠闲自在的在春山中,听到了桂花落地的声音。月亮出来了,惊动了山中的小鸟,时不时的在春山的山涧中鸣叫。

    诗,本身就是一种境界,任你浮想联翩,任你在优美的诗句中驰骋,任你推来敲去,任你遐想涟漪。可就是不要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这首诗的真正意境,是描写了春山之”静“。”人闲”·“人静”·“心静”。还有那静中的“动”,“花落”·“月出”·“鸟鸣”。一静一动,衬托出“春山”之美,诗人之意境。

    今天,如果谁在若耶溪找到王维这首诗的出处,将此地命名为“鸟鸣涧”.又何尝不可?而且一定宾客如云。

    [阅读全文]...

2022-02-17 05:18:52
  • 关于春天清晨的优美句子

  • 清晨,优美,春天
  •   1、春天的清晨,微风不语,花草摇曳,花香凝雾,间隔交错,无声有物。思绪随风飞扬,仿佛继续那未做完的梦!

      2、春天的清晨,校园的微风带着淡淡的花香,吹拂着无数的绿叶,摇晃见滚落滴滴晶莹的露珠,发出轻轻的声响。

      3、春天的清晨,清新的空气中夹杂着泥土的芬芳,芬芳的气息中夹杂着绿色的香味,初升的太阳绽放着金色光芒。

      4、春天的清晨,下着朦朦细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5、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芳香,鸟儿在枝头欢雀着,跳跃着,温润的大地处处蔓延着生命的气息。

      6、春天的清晨,朦朦细雨从天而降,洗去了天空的灰尘,把雾霾和自己一起融入大地里。一起都变的那么清新,那么自然。

      7、晨光落了一地,是谁低垂的眼神?好在能躲在白云下,不至于*裸的暴露,像不能见光的另一面,退缩的躲藏,因为害怕刺穿。

      8、春天的清晨,晨曦中碧蓝的天空中飘动着几缕白云,云朵像丝绸般光滑,轻轻地飘柔在蓝天里,美妙的清晨,尽情的享受心情的放松。

      9、春天的清晨,那翱翔的鸟儿,空中盘旋的飞雁,还有鹅黄的枝桠,准备怒放的花蕾,潺潺流淌的小溪,无不带着生命的怒动和春天的味道。

      10、初春原野的清晨,找一块碧绿的草地,盘腿而坐,闭幕遐想,那蕴藏的生命力、即将喷薄欲出的各种嫣丽,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着实令人陶醉。

      11、春天的清晨,梅绽花香犹在,柳枝正濛青青绿,金眼欲开,风递幽香广,转眼间,阴雨雾霾尽皆散去,天空展现盈盈红日来,融融暖意洒向山河大地。

      12、春天的清晨,打开窗户,嗅着春日温暖的气息,暖风氲郁,此刻只想醉倒在温柔的春梦里,品着岁月如歌似幻的醇酒,梦呓春天的明媚悠远的诗情画意。

      13、春天的清晨,到处都是淡淡乳白色的雾,不久,当白雾散尽时,春天的温暖的阳光早已洒满大地。空气里的缕缕寒气已越来越淡,淡得让人快要感觉不到了。

      14、春天的清晨,红彤彤的太阳,被朝霞托出地*线,一点点的升高,太阳在树梢上行走,远处的原野上,地气象烧热的水锅,向上蒸发,光秃秃的树林整齐地站在那里。

      15、春天的清晨,望着窗外,浓香袭袭花含露,暖风迟日鸟雀欢,窗外风景明媚,花丛中蜂游蝶绕,远处田野上三五行人,笑语嫣然,春天的景绚丽,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16、春天的清晨,推开紧闭着的布满雾水的窗棂,一缕阳光伴着晨露涌进屋里,伸一伸手阳光就安静懒散地躺在手心里。空气清新新、暖融融,飘飘然仿佛置身于魔幻般的童话世界。

      17、春天的清晨,飘渺的绿色,像淡淡的绿雾,绿雾在柳树的枝条间飘荡着,一棵棵柳树是那样的美丽,乳白色、淡绿色的雾轻轻地飘在它们柔软的枝条上,这是一幅美丽的水粉画。

      18、春天的清晨风有些微凉,像是在述说着往事,总是带着淡淡的忧伤浅浅的兴奋,远处,三两鸟儿枝头歌唱,清脆的声音悦耳动听,像是在对着大家宣告,黑夜已经过去,白天已然到来。

      19、春天的清晨,经过昨夜雨水的洗礼后,小路两旁那些不知名的小草,也竞相钻出了地面,一堆堆,一层层,一片片,在喝足了雨水之后,绿油油的,他们的叶片是也布满了亮晶晶的水珠。

    [阅读全文]...

2021-12-19 21:21:16
  • 鸟鸣涧王维的诗(鸟鸣涧的意思全解赏析)

  •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岀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是一首小诗,属于《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一首,是王维去皇甫岳的云溪别墅做客时的作品,也是组诗中最出名的一首。

    时值开元盛世,政通人和,社会安定,岁月静好。王维的这首小诗正是一首闲适、静谧的写景作品,没有大的思想寓意,没有所谓志气高昂,只有对山水和自然的入微观察和静心体会。

    相对于李白的诗“处处有我”,“字字皆我”的“有我境界”,王维的诗就是“无我”之境。作为一个山水画家,王维深刻地懂得如何构建一幅“诗中画”,或者说如何写一首“画中诗”,他是他作品之外的画家,写作品的时候就凌驾于作品之上,作品完成后则把笔一丢,人已不见。我们读李白的诗代入感极强,会随着诗仙的感情波动起伏,但我们读王维的诗,代入的是画外观者的身份,只会跟随着诗佛的眼光去感触他要表达的一切,至于领悟到什么程度,全凭自己。

    《鸟鸣涧》在格式上是一首古体诗。王维的诗基本上都不按*仄关系来,读起来却通顺清朗,抑扬顿挫,毫无发音滞塞的问题。在格律刚刚形成的盛唐,这非常正常。因为*仄格律是一套不完全归纳法,多的是四声标注*仄搭配合理的发音组合未被收入*仄四套基本格律中去的情况。

    我们从作品可以看出来,王维基本上是不甩格律的,而杜甫是格律的重要旗手,至于李白,他可能自己也搞不大清楚,反正有没有格律对他写诗毫无影响,写七绝他是高手,写歌行他更是高高手。这三位大诗人正是盛唐诗坛乱象中诗人们的三种态度代表。最终是杜甫一锤定音,决定了中国诗坛的走向。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赏析王维的诗,讲究的是用心体会。

    “人闲桂花落”,这一句一直以来有歧义,因为下一句是“夜静春山空”,那么春天里哪来的桂花呢?这里有几个说法,一说是“春桂”,也就是山矾,这种解释是最务实的。另有一说就是文艺修辞了,认为艺术高于生活,金桂飘香,唯美至极,有何不可?但是这里还真不可。因为这是组诗,在内容上是写实的,不能全凭想象造成逻辑混乱。你要这要说的话,我还认为“春山空”也就是因为觉得这山太美了,就用“春”字来形容呢?

    所以我们这里应该理解为“春桂”,文学想象在意识层面上可以汪洋恣肆、纵横九天,但是在世俗事物和自然景观上面必须要务实、细致,建立起基础的逻辑可信,才能说高于生活。李白的天姥山之文神鬼莫测、虚无缥缈,可他不也要在标题《梦游天姥吟留别 》中写清楚只是一场梦嘛,文艺创作高于生活,但绝不能脱离生活。

    不过不管是什么“桂”,王维都没看见。因为这是深夜,他这两句诗实际上是在用声音写景色。他是听到的。此时的诗人应该是进入了冥想的阶段,因为实在太安静了,落花这种无声的变化都被他感知到了,从侧面描写山里的寂静。同时,用“春山空”这种春喧的意境反衬出“空”了之后的静谧。花开花落,都属于天籁之音,唯有心真正闲下来,放下对世俗杂念的挚着迷恋,才能将个人的精神提升到一个“空”的境界。

    这里就很有“禅心”的味道了。

    后两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还是在写安静,只不过换了景色,用的是更能衬托幽静的鸟鸣。这种以动写静的手法用的人很多,如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同样是以动写静,以声写景。月亮出来了,惊醒了山中的鸟儿,偶尔一两声的鸣叫更让山涧增加了空幽的感觉。

    王维的作品,大都喜欢营造一种静谧的感觉,和他的山水画特别契合。这首小诗也就是这样,通过落花、月出、鸟鸣这些细小入微地观察和描写,反衬出大的环境、整座春山的幽静。

    而这些动态的存在,让整个作品安静却不枯寂。

    和*仄格律之类的规则相比,古诗词这种意境营造方法才是我们最应该体会、学*的地方。

    [阅读全文]...

2022-07-22 06:57:20
春天清晨鸟鸣的古诗 - 句子
春天清晨鸟鸣的古诗 - 语录
春天清晨鸟鸣的古诗 - 说说
春天清晨鸟鸣的古诗 - 名言
春天清晨鸟鸣的古诗 - 诗词
春天清晨鸟鸣的古诗 - 祝福
春天清晨鸟鸣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