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枯树逢春的古诗

关于形容枯树逢春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枯树逢春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枯树逢春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枯树逢春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5) 语录(1) 说说(9) 名言(751) 诗词(835) 祝福(3) 心语(97)

  • 《枯树赋》原文及翻译

  • 古诗文
  • 《枯树赋》原文及翻译

      《枯树赋》是南北朝·北朝·北周诗人庾信所作的诗赋。为其暮年所作,感伤遭遇,对当时的社会动乱也有所反映。下面就有小编分享《枯树赋》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学*!

      《枯树赋》原文: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柢盘魄,山崖表里。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声含嶰谷,曲抱《云门》。将雏集凤,比翼巢鸳。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匠石惊视,公输眩目。雕镌始就,剞劂仍加。*鳞铲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若夫松子、古度、*仲、君迁,森梢百顷,槎枿千年。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本垂泪,伤根沥血。火入空心,膏流断节。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乃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枯树赋》翻译:

      殷仲文英俊多才,温文尔雅,声名传遍天下。当晋朝末年世道时局发生变化的时候,把他外放为东阳太守。他因此而感到很不得志,常常怏怏不乐,曾顾视庭前的槐树而叹息说:“这棵树的枝干分散剥落,看来是毫无生机了!"

      譬如白鹿塞坚贞的古松,雍州南山神奇的梓树,根深叶茂,气势磅礴,与山崖内外结成一体。但桂树却枯死了,梧桐也凋败了,这又是因为什么呢?原来它们当初是从很远的地方(三河),从很广阔的园田里移植而来的。它们虽然在汉魏帝王的建始殿前开花,在睢阳梁孝王的东苑里结果。它们虽然能随风发出嶰谷乐器般的声响,枝条拂动而形成《云门》似的舞姿;虽然有凤凰携带幼雏聚集于树上,有鸳鸯围绕左右比翼双飞,不过它们临风怀想,难以忘记故乡的鹤鸣;对月叹息,又好像是听到了三峡的猿啼。

      也有些弯曲结疤,上下缠扭的树木,树干粗短得如同蹲在地上的熊虎,枝条柔弱得好像出没嬉水的鱼龙。然而这样无用的树木却被用来制作山形的斗拱,藻绘的梁柱,使匠石看了大吃一惊,公输见了迷惑不解。初步雕凿成型后,竟还要用刻刀做进一步加工,或雕上有鳞有甲的祥龙,或刻成有角有牙的瑞兽。一层层灿烂如碎锦,一片片娇艳如真花。色彩纷呈的花草树木,散布成一团团的云霞。

      说到松子、古度、*仲、君迁这类树木,茂盛挺拔,动辄有百顷之多,砍倒复生,往往有千年的树龄。有的树在秦朝曾受封过大夫的官职,有的树在汉朝曾与将军的名字连在一起。但不论是哪种树,它们无不受到苔藓和蕈菌的遮压,无不受到鸟雀和害虫的剥啄。在霜露的侵袭下它们不得不低眉垂首,在风烟的围剿中它们又不得不震颤乃至倒仆。东海一带有座神庙前种着白皮松,西河地区有棵枯干的桑树被奉为社神。北方用杨叶作为关塞的名称,南国又用梅根称呼冶铸的场所。淮南小山的辞赋讲过桂枝遭人攀折,刘琨的《扶风歌》也写过在松树下系马。又何止是在细柳设立过城防,在桃林修建过关塞。

      至于山水隔绝,流落在异地他方。被移动的大树流着眼泪,受伤的树根鲜血淋漓。枯死的空心老干时常起火,断裂的节疤处树脂横溢。有的树歪歪斜斜地横卧在山洞口,有的树从中间拦腰折断仰倒在半山坡。纹理偏斜的极粗的树像冰块一样破碎了,纹理端正的极高的树也像瓦片一般断裂了。树身上下长满疙瘩肿瘤,树身内外满是乌窝虫穴。丛林中有树怪出没闪烁,山野里有鬼魅游荡作祟。

      更何况像我这样机运不佳,生逢国难,出使不归,羁旅异朝的人。身居陋巷,荒草掩门。看到草木的凋谢自然会伤心,看到草木的衰老枯死更要哀叹不已。《淮南子》说:“树叶落了说明一年又要过去了,这是使老年人最感伤心的事。”这些话所说的意思正和我现在的心情是一样的啊。于是我作歌唱道:“建章宫的栋梁毁于大火,黄河里的木筏烂在水中。如果不像金谷园中的柏树那样人去园空,也会像河阳县里的桃花那样枯萎不存。”桓大司马听了我的歌恐怕还会大发感慨:“当年栽种的柳树,繁茂可爱。现在看到它们枯败凋零,不能不令人凄伤。在短短的时间里树都老得不成样子了,人又怎么能经受得了年龄的催迫!”

      《枯树赋》创作背景:

      梁武帝末,侯景叛乱,庾信时为建康令,率兵御敌,战败。建康失陷,他被迫逃亡江陵,投奔梁元帝萧绎。元帝承圣三年(554年)他奉命出使西魏,抵达长安不久,西魏攻克江陵,杀萧绎;他被留在长安。

      江陵失陷后,大批江南名士被俘送长安。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王克、沈炯等首批获遣东归。北周武成二年(560年),周、陈南北通好,陈朝即要求北周放还王褒、庾信等十数人,但是别人都陆续遣归了,只有王褒、庾信羁留不遣。

      在此期间,庾信时常感怀自己的身世,于是就写作了一篇荡气回肠名流千古的骈赋《枯树赋》。

      《枯树赋》赏析:

      《枯树赋》是一篇骈赋,通篇骈四俪六,抽黄对白,词藻络绎奔会,语言清新流丽,声律婉谐,虽多次换韵,读之仍然音韵铿锵,琅琅上口。全赋以人喻树,以树喻人,借树木由荣到枯,喻自己由少壮到风烛残年的生活体验和心理感受,苍凉深婉,老练浑成。从而使得“枯树”这一形象成为庾信人北之后内心最为生动的表述。

      《枯树赋》开头一段,借殷仲文之事以发端,兼切赋题,并有两重用意。首先,殷仲文的身世经历与庾信有相似之处,所以虽是历史人物,却是以作者代言人的身份出场。其次,殷仲文对枯树的慨叹,沉痛而隽永,是早已载入《世说新语》的佳话。以此发端,既显得自然*易,又为全篇奠定了悲凉的抒情基调。第一段在全赋起了序文的作用。

      从“至如白鹿贞松”至“散乱烟霞”为第二段。此段写了各种各样的树木,其中有《十三州志》所记的白鹿塞的古松,有《*》所写的“青牛大梓树”等。尽管它们盘根广大,结体山崖,到头来有的消亡了,有的半死不活。本段紧要之处在于“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这一疑问。这里既有同类的`反衬,更有今昔的对比,而关键在于后者。通过北方贞松、文梓的郁勃生机,自然引发出对桂树、梧桐的萧瑟枯萎的惋惜和疑问。当桂树、梧桐从原产地移植到帝王之乡,皇宫苑囿时,可谓备极尊宠:“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但它们又是不幸的,因为它离开了故土。它们发出的声音如上古乐曲,引来凤凰鸳鸯等象征吉祥的禽鸟。尽管备极荣华,在它们的意识中,始终不能忘却故乡,风朝月夕,不免悲吟。心灵的折磨,使嘉树失去了生机。这几句隐寓作者本是梁朝之臣,而今流落北朝,飘零异地,不觉年老,像枯树一样,已失去生意。下文转笔写各种不材之木,其中有弯曲臃肿的,也有节疤横生的,加工这种树木,使能工巧匠也望而生畏;但经过一番雕刻砍削之后,居然能雕出诸如“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之类的美丽图案。无材之木偏偏有用,与此相反,便出现了“材大难为用”的反常现象。

      “若夫松子古度”以下至“塞落桃林之下”为第三段。此段写了名目繁多的树木,如松子、古度,*仲、君迁,还有在人事上,秦始皇曾封松树为五大夫,后汉冯异有“大树将军”之号;传说中,有白木之庙,枯桑之社;地理图标出了杨叶、梅根的字样;文学领域更有淮南小山丛桂留人的深情、两晋之交刘琨长松系马的豪迈,以及由于战争而著称的细柳营、桃林塞。但它们的最终结局,终不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枯萎于霜露与风烟之中。惟有以树命名的庙、社、关、冶、塞、营,却能名存后世。这里隐寓着人的年寿有时而尽,荣华止乎其身,惟有名存青史,才可永垂不朽。在洞悉了嘉树与恶木都必然朽落的命运之后,庾信将眼光投向更辽远广阔之处,去书写树木的历史与空间。树木荫蔽着人类,所以人类的历史也留下了树的印痕。

      “若乃山河阻绝”至“山精妖孽”为第四段。此段较明显地引入己身的遭遇。世间万般悲苦,莫过于生离和死别;死别则死者长已矣,生离却是漫延剥蚀,一生无法痊愈的伤口。所以“山河阻绝”一段,血泪纵横,火殛膏流,残毁碎裂,妖孽舞蹈,是庾信笔下最惊心动魄的景象。意象诡怪可怖,写法富于象征性,而一韵到底的文字,也分外予人以激烈却又无比压抑的感受。

      最后一段,由象征回到自身,代言变为自言,是更明显的自身遭际的感叹。这里有羁旅不归的悲哀,有屈节仕北的惭耻。激烈之后渐归于*静,但*静并非淡泊,而是对命运的承受,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忍受。“风云不感”以下六句,对个人经历做了简短的概括后,以“既伤摇落,弥嗟变衰”八字总结了自己的心境,可以看作是全赋的提要。《淮南子》上所说的“木叶落,长年悲”,引起作者的共鸣,引文意有未尽,作者又自作歌四句:“建章三月火,黄河千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这四句歌虽句句用典,却句句暗落己身,昔日的繁华已成过眼云烟,剩下的只有飘泊羁旅的孤独与凄凉和无穷无尽的哀伤而已。最后在桓温的几句哀叹中结束了全篇。“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既与赋首的“此树婆娑,生意尽矣”相呼应,又是全篇以树形人的致意之点,读之令人辄唤“奈何”。

      全篇的“文眼”,即陆机所说的“一篇之警策”,是“生意尽矣”四字。人至暮年,死亡的阴影无时不在,而早年国破身辱,生活流离的经历,更会加剧心灵的折磨,无材补天而只能沦为玩物的恶木,正是庾信的自我写照。所以赋中流露出悲伤到绝望的的情调,不是偶然的。我们可以说这种情调是不理智甚至偏执的,但若设身处地,就能理解,并进而同情、欣赏这种无理而有情的文字境界。传说,天鹅临终时发出的鸣声最美也最凄厉,《枯树赋》就是庾信的天鹅之歌。

      《枯树赋》名为咏树,实为咏怀,赋中的许多艺术描写,与他后半生的经历密不可分。赋末由树及人,将写树与喻己有机地结合起来。该赋将简单的叹喟变成丰富具体的形象,并用了很多艺术手段来写树,写各种各样的树,其中有环境的烘托,也有气氛的渲染,写树的遭遇,也写它们拔本伤根的悲哀,语言形象鲜明。作者使用了很多典故,他的典故汇彼多方,屡变屡新,有些用典使人不觉,多数典故,运用得灵活自如,似出己口。

      从《枯树赋》可以看出,这时的庾信,眼界宽广、思路开阔,把宫廷、山野、水边、山上的树,名贵的、普通的树都写到了,又把和树有关的典故、以树命名的地方,也都写了出来。庾信善用形象、夸张的语言,鲜明的对比,成功地描写出了各种树木原有的勃勃生机与繁茂雄奇的姿态,以及树木受到的种种摧残和因为摧残而摇落变衰的惨状,使人读后很自然地对树木所受到的摧残产生不*,感到惋惜。

      庾信由南入北,在与北朝文化的冲突抵牾中,在江南风气渐去渐远的羁旅之恨中,心中出现了强烈的文化失根之感,而江陵焚书更是一次空前的文化浩劫,在庾信心中留下巨大创痛。“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庾信暮年发出的这一声哀号,也正是其“拔根”、“伤根”之痛的自然反应。

    [阅读全文]...

2022-01-17 08:45:01
  • 庾信枯树赋

  • 庾信枯树赋

      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庾信枯树赋,希望能帮到大家!

      枯树赋

      南北朝:庾信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柢盘魄,山崖表里。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声含嶰谷,曲抱《云门》。将雏集凤,比翼巢鸳。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匠石惊视,公输眩目。雕镌始就,剞劂仍加。*鳞铲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若夫松子、古度、*仲、君迁,森梢百顷,槎枿千年。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本垂泪,伤根沥血。火入空心,膏流断节。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乃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译文

      殷仲文英俊多才,温文尔雅,声名传遍天下。当晋朝末年世道时局发生变化的时候,把他外放为东阳太守。他因此而感到很不得志,常常怏怏不乐,曾顾视庭前的槐树而叹息说:“这棵树的枝干分散剥落,看来是毫无生机了!"

      譬如白鹿塞坚贞的古松,雍州南山神奇的梓树,根深叶茂,气势磅礴,与山崖内外结成一体。但桂树却枯死了,梧桐也凋败了,这又是因为什么呢?原来它们当初是从很远的地方(三河),从很广阔的园田里移植而来的。它们虽然在汉魏帝王的建始殿前开花,在睢阳梁孝王的东苑里结果。它们虽然能随风发出嶰谷乐器般的声响,枝条拂动而形成《云门》似的舞姿;虽然有凤凰携带幼雏聚集于树上,有鸳鸯围绕左右比翼双飞,不过它们临风怀想,难以忘记故乡的鹤鸣;对月叹息,又好像是听到了三峡的猿啼。也有些弯曲结疤,上下缠扭的树木,树干粗短得如同蹲在地上的熊虎,枝条柔弱得好像出没嬉水的鱼龙。然而这样无用的树木却被用来制作山形的斗拱,藻绘的梁柱,使匠石看了大吃一惊,公输见了迷惑不解。初步雕凿成型后,竟还要用刻刀做进一步加工,或雕上有鳞有甲的祥龙,或刻成有角有牙的瑞兽。一层层灿烂如碎锦,一片片娇艳如真花。色彩纷呈的花草树木,散布成一团团的云霞。

      说到松子、古度、*仲、君迁这类树木,茂盛挺拔,动辄有百顷之多,砍倒复生,往往有千年的树龄。有的树在秦朝曾受封过大夫的官职,有的树在汉朝曾与将军的名字连在一起。但不论是哪种树,它们无不受到苔藓和蕈菌的遮压,无不受到鸟雀和害虫的剥啄。在霜露的侵袭下它们不得不低眉垂首,在风烟的围剿中它们又不得不震颤乃至倒仆。东海一带有座神庙前种着白皮松,西河地区有棵枯干的桑树被奉为社神。北方用杨叶作为关塞的名称,南国又用梅根称呼冶铸的场所。淮南小山的辞赋讲过桂枝遭人攀折,刘琨的《扶风歌》也写过在松树下系马。又何止是在细柳设立过城防,在桃林修建过关塞。

      至于山水隔绝,流落在异地他方。被移动的大树流着眼泪,受伤的树根鲜血淋漓。枯死的空心老干时常起火,断裂的节疤处树脂横溢。有的树歪歪斜斜地横卧在山洞口,有的树从中间拦腰折断仰倒在半山坡。纹理偏斜的极粗的树像冰块一样破碎了,纹理端正的极高的树也像瓦片一般断裂了。树身上下长满疙瘩肿瘤,树身内外满是乌窝虫穴。丛林中有树怪出没闪烁,山野里有鬼魅游荡作祟。

      更何况像我这样机运不佳,生逢国难,出使不归,羁旅异朝的人。身居陋巷,荒草掩门。看到草木的凋谢自然会伤心,看到草木的衰老枯死更要哀叹不已。《淮南子》说:“树叶落了说明一年又要过去了,这是使老年人最感伤心的事。”这些话所说的意思正和我现在的心情是一样的啊。于是我作歌唱道:“建章宫的栋梁毁于大火,黄河里的木筏烂在水中。如果不像金谷园中的柏树那样人去园空,也会像河阳县里的桃花那样枯萎不存。”桓大司马听了我的歌恐怕还会大发感慨:“当年栽种的柳树,繁茂可爱。现在看到它们枯败凋零,不能不令人凄伤。在短短的时间里树都老得不成样子了,人又怎么能经受得了年龄的催迫!”

      注释

      1.殷仲文:字仲文,陈郡(今河南淮阳)人。东晋大臣、诗人。少有才藻,美容貌。为新安太守。东晋元兴元年(402年),桓玄入建康(今江苏南京),仲文弃郡投玄,被用为咨议参军。二年(403年),桓玄废晋安帝,立国号楚,仲文以佐命(辅政)亲贵。三年(404年),桓玄败,仲文随玄西走,至巴陵(今湖南岳阳),叛玄,因奉二后(永安皇后何氏、皇后王氏)投义军,而为镇军长史,转尚书。东晋义熙三年(407年),与桓胤、骆球等谋反,被刘裕所杀。《晋书》卷九十九有传。风流:英俊。儒雅:风度温文尔雅。

      2.世异时移:桓玄称帝,以殷仲文为咨议将军。后桓玄为刘裕所败,晋安帝复位,仲文上表请罪。此句指此事。

      3.东阳:郡名,在今浙江金华。

      4.忽忽:恍惚,失意的样子。殷仲文复归晋朝,自认为素有名望,必当朝政,结果只做到大司马咨议,而且和他*日所看不起的谢混等人比肩同列,所以常感到怏怏不得志。后来又出为东阳太守,就更加怨愤。见《晋书》本传。

      5.庭:院子。

      6.婆娑(suō):本指舞蹈时婉转倾侧的样子,引申为人的偃息纵弛之貌,这里用来形容槐树枝干分散剥落。《世说新语·黜免》:”桓玄败后,殷仲文还为大司马咨议,意似二三(反复无定),非复往日。大司马府听(厅)前有一老槐,甚扶疏(繁茂分披)。殷因月朔,与众在听(厅),视槐良久,叹曰:‘槐树婆娑,无复生意!’”

      7.生意:生机。

      8.至如:发语词。下文“乃有”、“若夫”、“若乃”同此。白鹿:指白鹿塞,在今甘肃敦煌。贞松:松历寒不凋,故喻其品格为坚贞。贞,坚。晋黄义仲《十三州记》载:“甘肃敦煌有白鹿塞,多古松,白鹿栖息于下。”

      9.青牛文梓:唐徐坚等辑《初学记》引《录异传》载,春秋时秦文公砍伐雍州南山文梓树,断树,有一青牛从中出来,走入泮(pàn)水中。又古人以为树万岁化为青牛。

      10.柢(dǐ):树木的本根。盘魄:同“磅(páng)礴(bó)”,盛大。

      11.山崖表里:以山崖为表里,形容上句所说根柢的牢固。

      12.桂:桂树。销亡:枯死。《汉书·外戚传》载:“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思念不已,作《悼李夫人赋》说:‘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

      13.桐:梧桐。半死:凋残。汉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其根半生半死,冬则烈风、漂霰、飞雪之所激也,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14.三河:汉时称河东、河内、河南三郡为三河,相当于今河南西北部、山西南部地区。徙植:迁徙移植。

      15.九:虚数,泛指多。畹(wǎn):古代三十亩为一畹。九畹,指大面积移植。《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16.建始:洛阳宫殿名,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为曹操所建。

      17.睢(suī)阳之园:指汉梁孝王刘武所建的梁园,方三百里,在今河南商丘。

      18.声:指树木在风雨中发出的声音。嶰(jiè)谷:传说在昆仑山北,黄帝曾派伶纶至此地取竹制作乐器。这里指乐曲。见《汉书·律历志》。

      19.曲:指似乐曲的树中风声。抱:怀有。《云门》:黄帝时的舞曲。见《周礼·大司乐》。

      20.将:带领。集:群鸟停落在树上。这句是说凤凰携幼鸟停落在树上。《礼瑞命记》云:“黄帝时,凤蔽日而来,止帝园,食常竹实,栖常梧桐,终不去。”乐府古辞《陇西行》:“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

      21.巢:筑巢。鸳:鸳鸯。这句是说鸳鸯在树上筑巢双飞。《列异传》载:“宋康王欲夺韩凭妻,逼死韩凭,妻跳台自杀,分别埋之,两冢各生梓树,根交枝错,合为一体,有鸳鸯雌雄各一栖其上,晨夕不去。”

      22.风亭:指风。唳(lì)鹤:鹤叫。这句是说鹤常立树上对风鸣叫。陆机、陆云兄弟被成都王司马颖杀害,遇害前陆机叹道:“华亭鹤唳(lì),有可复闻乎!”

      23.月峡:明月峡,巴郡三峡(明月峡、广德峡、*峡)之一,在今重庆市东北八十里,峡壁有圆孔,形如满月。这里指月。见《华阳国志》、《益州记》。吟猿:巴东三峡(广溪峡、巫峡、西陵峡)水路艰险,行人至此往往起怀乡之感,有渔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见《水经注·江水》。这里合二事而用之,是说猿猴常立树上对月长鸣。

      24.拳曲:即弯曲。拥肿:同“臃(yōng)肿(zhǒng)”,树木瘿(yǐng)节多而不*。《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chū),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拳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

      25.盘坳(ào):盘曲扭结的样子。反覆:指缠绕交错。

      26.彪:小虎。以上两句形容树木的曲肿盘绕之状。

      27.节:树的枝干交接处。这句是说树节竖立多如山山相连。

      28.文:花纹。蹙(cù):皱。这句是说树木的花纹横生,有如水面波纹。

      29.匠石:古代有名的木匠,名石。《庄子·人间世》载,有个叫石的木匠到齐国去,路上见到一棵被奉为神树的大栎树,连看也不看,因为他知道栎树木质极差,没有大用途。这里反用其意。

      30.公输:春秋时鲁国的能工巧匠,姓公输名班,也称鲁班。眩目:眼光惑乱。

      31.雕镌:雕刻。就:成。

      32.剞(jī)劂(jué):雕刻用的刀子。

      33.*鳞铲甲,落角摧牙:*、铲、落、摧,义同,指砍掉,铲*。鳞、甲,指树皮。角、牙,指树干的疙瘩节杈。

      34.纷披:散乱的样子。

      35.以上八句是形容能工巧匠在木头上雕刻的生动图案。

    [阅读全文]...

2022-05-25 12:26:42
  • 枯树赋原文及译文

  • 古诗文
  • 枯树赋原文及译文

      《枯树赋》是南北朝·北朝·北周诗人庾信所作的诗赋。为其暮年所作,感伤遭遇,对当时的社会动乱也有所反映。下面就有小编分享《枯树赋》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学*!

      原文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柢盘魄,山崖表里。桂[桂树]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声含嶰谷,曲抱《云门》。将雏集凤,比翼巢鸳。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匠石惊视,公输眩目。雕镌始就,剞劂仍加。*鳞铲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若夫松子、古度、*仲、君迁,森梢百顷,槎枿千年。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本垂泪,伤根沥血。火入空心,膏流断节。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乃为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桓大司马闻而叹曰: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译文

      殷仲文气度风流,学识渊博,名声传遍海内。因为世道变异,时代更替,他不得不离开京城改作东阳太守。因此常精神恍惚忧愁不乐,望着院子里的槐树叹息说:“这棵树曾婆娑多姿,现在却没有一点生机了!”

      至于白鹿塞耐寒的松树,藏有树精青牛的文梓,根系庞大,遍布山崖内外。桂树为什么而枯死?梧桐又为什么半生半死?过去从河东、河南、河内这些地方移植,从广大遥远的田地迁徙。虽然花开在建始殿前,在睢阳园中结果。树声中含有嶰谷竹声的情韵,声调合于黄帝“云门”乐曲的律吕之音。带领幼雏的凤凰曾来聚集,比翼双飞的鸳鸯常来巢居。内心深处像陆机那样,渴望在故乡临风的亭上一听鹤鸣,现在却只能飘落异地对着明月峡听猿声长啸。

      有的'树枝卷曲如拳,根部磊块隆起肥大,曲里拐弯,形状有的像熊虎回头顾盼,有的像鱼龙起伏游戏,隆起的树节像群山相连,木纹横看像水池里泛起的波纹。灵巧的木匠惊奇地观看,有名的鲁班也惊讶得目瞪口呆。粗坯雕刻刚就绪,再用曲刀、圆凿精雕细刻:削出鱼、龙密鳞,铲出龟、鼈硬甲,刮出麒麟尖角,挫出虎、豹利牙;层层像彩纹密布的织丝,片片有如真实的花朵。而被砍削的树林,却草木纷披,笼罩在烟霭云霞中,狼籍散乱。

      至于松梓、古度、*仲、君迁这些树木,也曾茂盛劲健,覆盖百亩,斜砍后继续发芽抽枝,千年不死。秦时有泰山松被封五大夫职衔,汉代有将军独坐大树之下。它们现在也无不埋没于青苔,覆盖上寄生菌类,无不被飞鸟剥啄蛀虫蠹穿;有的在霜露中枝叶低垂,有的在风雨中摇撼颠踬。东方大海边有白松庙,西方河源处有枯桑社,北方有用“杨叶”命名的城关,南方有用“梅根”称呼的冶炼场。淮南小山曾有咏桂的辞赋留于后人,晋代刘琨写下“系马长松”的佳句。又何止是见于记载的细柳营、桃林塞呢?

      至于山河险阻,道路隔绝,飘零异地,离别故乡。树被拔出根茎泪水垂落,损伤本根就滴沥鲜血。火烧入朽树的空处,树脂流淌,枝节断裂。横亘在山洞口的斜卧躯干,偃仰在山腰上的躯干中段折曲。纹理斜曲干粗百围者也如坚冰破碎,纹理正直高达千寻的也如屋瓦破裂。背负树瘿如长着赘瘤,被蛀穿的树心成了鸟的巢穴。树怪木精睒眼灼灼,山鬼妖孽暗中出没。

      况且我遭遇国家衰亡,羁居异邦不归。不能吟咏思人深切的“采葛”诗篇,又怎能如伯夷、叔齐的食薇不辱?沉沦在穷街陋巷之中,埋没在荆木院门之内,既伤心树木凋零,更叹息人生易老。《淮南子》说:“树叶飘落,老人生悲。”就是说这个意思呀!

      于是有歌辞说:“建章宫三月大火之后,残骸如筏在黄河上漂流万里。那些灰烬,不是金谷园的树木,就是河阳县的花果。”大司马桓温听后感叹道:“过去在汉水之南种下的柳树,曾经枝条飘拂依依相惜;今天却看到它枝叶摇落凋零,江边一片凄清伤神的景象。树尚且如此,又何况人呢?”

    [阅读全文]...

2022-03-05 21:03:28
  • 描写枯树的句子及图片

  • 1、在枯树灰暗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蠢蠢欲动的嫩芽,呼之欲出。

    2、寒风透骨时,冬天便与银杏树在一起握手了。银杏树此时已经秃得精光,只剩枝干与枯透的树皮了。冬风每晚都来银杏家做客,与银杏摔跤。身为植物界的“活化石”,银杏从来都未认输,尽管有时会摔几根枯枝,但春天的第一缕温暖的阳光仍旧认可了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

    3、秋天,一阵阵秋风吹来,许多树木的树叶都已经枯黄,纷纷飘落下来,一些鲜艳的花都已枯零凋谢。

    4、冬天来了,这里的树木好多都枯萎了,不知道来年春天还会不会生长。

    5、秋风肃起,大雁南飞。银杏开始了一年中最华丽的篇章。银杏的叶片开始了变化。它没有像多数树叶那样变黄、卷曲、枯萎,而是变成了灿灿的金色。从远处看去,就像是天边升起了一抹金色霞光。走*时,你会发现,在这金灿灿的银杏叶丛中,还有着许多若隐若现的小白点。这又是些什么呢?

    6、严冬,经霜的银杏叶渐渐枯黄,一片片黄叶,在北风中簌簌飘落,给地面铺上了一层“金毯”。每当一阵大雪下过之后,它银装素裹,那矫健的身躯在冰天雪地的映衬下,更显得英俊、潇洒、威武。

    7、冬天,银杏树的树掉光了,露出了她那笔直的躯干。她就像个即将要上战场的的勇士,好像在说:“我不怕寒冷!我可以与严冬展开‘殊死搏斗’的!走过这个冬季,我一定会更挺拔,更充满生机!”

    8、藤是枯萎的藤,树是千年老树。刺骨时光就这样匆匆而逝,何时何地,何年同是夕阳。

    [阅读全文]...

2022-03-10 01:25:46
  • 《枯树赋》原文及翻译

  • 《枯树赋》原文及翻译

      《枯树赋》是南北朝·北朝·北周诗人庾信所作的诗赋。为其暮年所作,感伤遭遇,对当时的社会动乱也有所反映。下面就有小编分享《枯树赋》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学*!

      原文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抵盘魄,山崖表里。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声含嶰谷,曲抱《云门》;将雏集凤,比翼巢鸳。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

      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匠石惊视,公输眩目。雕镌始就,剞劂仍加;*鳞铲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若夫松子、古度、*仲、君迁,森梢百顷,搓枿千年。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本垂泪,伤根沥血。火入空心,膏流断节。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

      乃为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翻译

      殷仲文气度风流,学识渊博,名声传遍海内。因为世道变异,时代更替,他不得不离开京城改作东阳太守。因此常精神恍惚忧愁不乐,望着院子里的槐树叹息说:“这棵树曾婆娑多姿,现在却没有一点生机了!”

      至於白鹿塞耐寒的松树,藏有树精青牛的文梓,根系庞大,遍布山崖内外。桂树为什么而枯死?梧桐又为什么半生半死?过去从河东、河南、河内这些地方移植,从广大遥远的田地迁徙。虽然花开在建始殿前,在睢阳园中结果。树声中含有嶰谷竹声的情韵,声调合于黄帝“云门”乐曲的律吕之音。带领幼雏的凤凰曾来聚集,比翼双飞的鸳鸯常来巢居。内心深处像陆机那样,渴望在故乡临风的亭上一听鹤鸣,现在却只能飘落异地对着明月峡听猿声长啸。

      有的树枝卷曲如拳,根部磊块隆起肥大,曲裏拐弯,形状有的像熊虎回头顾盼,有的像鱼龙起伏游戏,隆起的树节像群山相连,木纹横看像水池裏泛起的波纹。灵巧的木匠惊奇地观看,有名的鲁班也惊讶得目瞪口呆。粗坯雕刻刚就绪,再用曲刀、圆凿精雕细刻:削出鱼、龙密鳞,铲出龟、鼈硬甲,刮出麒麟尖角,挫出虎、豹利牙;层层像彩纹密布的织丝,片片有如真实的花朵。而被砍削的`树林,却草木纷披,笼罩在烟霭云霞中,狼籍散乱。

      至於松梓、古度、*仲、君迁这些树木,也曾茂盛劲健,覆盖百亩,斜砍后继续发芽抽枝,千年不死。秦时有泰山松被封五大夫职衔,汉代有将军独坐大树之下。它们现在也无不埋没於青苔,覆盖上寄生菌类,无不被飞鸟剥啄蛀虫蠹穿;有的在霜露中枝叶低垂,有的在风雨中摇撼颠踬。东方大海边有白松庙,西方河源处有枯桑社,北方有用“杨叶”命名的城关,南方有用“梅根”称呼的冶炼场。淮南小山曾有咏桂的辞赋留於后人,晋代刘琨写下“系马长松”的佳句。又何止是见於记载的细柳营、桃林塞呢?

      至於山河险阻,道路隔绝,飘零异地,离别故乡。树被拔出根茎泪水垂落,损伤本根就滴沥鲜血。火烧入朽树的空处,树脂流淌,枝节断裂。横亘在山洞口的斜卧躯干,偃仰在山腰上的躯干中段折曲。纹理斜曲干粗百围者也如坚冰破碎,纹理正直高达千寻的也如屋瓦破裂。背负树瘿如长着赘瘤,被蛀穿的树心成了鸟的巢穴。树怪木精睒眼灼灼,山鬼妖孽暗中出没。

      况且我遭遇国家衰亡,羁居异邦不归。不能吟咏思人深切的“采葛”诗篇,又怎能如伯夷、叔齐的食薇不辱?沈沦在穷街陋巷之中,埋没在荆木院门之内,既伤心树木凋零,更叹息人生易老。《淮南子》说:“树叶飘落,老人生悲。”就是说这个意思呀!

      於是有歌辞说:“建章宫三月大火之后,残骸如筏在黄河上漂流万里。那些灰烬,不是金谷园的树木,就是河阳县的花果。”大司马桓温听后感叹道:“过去在汉水之南种下的柳树,曾经枝条飘拂依依相惜;今天却看到它枝叶摇落凋零,江边一片凄清伤神的景象。树尚且如此,又何况人呢?”

      注释

      [1]殷仲文:东晋人,曾任骠骑将军、咨议参军、征虏长史等职,才貌双全,颇有名望。

      [2]世异时移:桓玄(殷仲文内弟)称帝,以仲文为咨议参军、侍中,领左卫将军。后桓玄为刘裕所败,晋安帝复位,仲文上表请罪。此句即指此。

      [3]东阳:郡名,在今浙江金华一带。

      [4]庭:院子。

      [5]婆娑(音梭suo):联绵词,枝叶纷披貌。《晋书·桓玄传》:“仲文因月朔与众至大司马府,府中有老槐树,顾之良久而叹曰:‘此树婆娑,无复生意。’”

      [6]贞:坚。晋黄义仲《十三州记》载,甘肃敦煌有白鹿塞,多古松,白鹿栖息于下。

      [7]青牛文梓:唐徐坚等辑《初学记》引《录异传》载,春秋时“秦文公伐雍州南山大梓木,有青牛出走丰水矣。”

      [8]根柢:草木的根。盘魄:又作“盘薄”、“盘礴”,通“磅礴”,根深牢固。

      [9]山崖表里:枝叶覆盖山崖之表里。上句言根柢之牢固,下句说占地之广大。

      [10]桂:桂树。销亡:消亡。语出汉武帝《悼李夫人赋》:“秋气潜以凄目兮,桂枝落而销亡。”

      [11]半死:半死不活。语出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其根半死半生。”

      [12]三河:河东、河内、河南,今山西、河南一带。徙:迁。徙植:移植。

      [13]畹:音晚wan,有说十二亩为畹,有说三十亩为畹。此言大面积的移植。

      [14]建始:洛阳宫殿名。

      [15]落实:果实熟落。睢(音虽sui)阳:在今河南商丘,汉为梁国,有梁孝王所建梁园。

      [16]声:指树木在风雨中发出的声音。嶰(音懈xie)谷:指黄帝时的音乐。相传黄帝曾命乐官在昆仑山北的嶰谷取竹制作乐器。

      [17]曲:指树声中含有古代乐曲。抱:怀,有。《云门》;黄帝时的舞乐。

      [18]将:带领。雏:幼鸟。集:群鸟停落在树上。此句言凤凰携幼鸟停落在树上。

      [19]巢:作动词用,筑巢。鸳鸯在树上筑巢双飞。

      [20]临:面对。风亭:指风。唳:音厉li,鹤鸣。此句说鹤常立树上对风鸣叫。

      [21]月峡:指月。此句说猿猴常立树上对月长鸣。

      [22]拳曲:弯曲。拥肿:同“臃肿”。

      [23]盘坳:盘旋于山坳之中。反复:指缠绕交错。

      [24]彪:虎。此与下句是形容树木的曲肿盘绕之状。

      [25]节:树木枝干交接处。此句是说树节竖立之多,有如山山相连。《易·说卦》:“艮为山……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26]文:花纹。水蹙:水面出现波纹。蹙:音促cu,皱。此句是说树木的花纹横生,有如水面波纹。

      [27]匠石:古代有名的木匠,名石,字伯说。

      [28]公输:公输般,即鲁班。眩目:眼花缭乱。

      [29]雕镌(音娟juan):雕刻。就:成。

      [30]剞劂:音基觉ji’jue,雕刻用的刀子。

      [31]鳞、甲:指树皮。

      [32]角、牙:指树干上的疤痕、节杈。落、摧:指砍掉、铲去。

    [阅读全文]...

2022-02-25 06:51:57
  • 枯树赋文言文的翻译

  • 枯树赋文言文的翻译

      文言文是*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枯树赋文言文的翻译,欢迎大家参考!

      原文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柢盘魄,山崖表里。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声含嶰谷,曲抱《云门》。将雏集凤,比翼巢鸳。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匠石惊视,公输眩目。雕镌始就,剞劂仍加。*鳞铲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若夫松子、古度、*仲、君迁,森梢百顷,槎枿千年。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本垂泪,伤根沥血。火入空心,膏流断节。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乃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译文

      殷仲文英俊多才,温文尔雅,声名传遍天下。当晋朝末年世道时局发生变化的时候,把他外放为东阳太守。他因此而感到很不得志,常常怏怏不乐,曾顾视庭前的槐树而叹息说:“这棵树的枝干分散剥落,看来是毫无生机了!"

      譬如白鹿塞坚贞的古松,雍州南山神奇的梓树,根深叶茂,气势磅礴,与山崖内外结成一体。但桂树却枯死了,梧桐也凋败了,这又是因为什么呢?原来它们当初是从很远的地方(三河),从很广阔的园田里移植而来的。它们虽然在汉魏帝王的建始殿前开花,在睢阳梁孝王的东苑里结果。它们虽然能随风发出嶰谷乐器般的声响,枝条拂动而形成《云门》似的舞姿;虽然有凤凰携带幼雏聚集于树上,有鸳鸯围绕左右比翼双飞,不过它们临风怀想,难以忘记故乡的鹤鸣;对月叹息,又好像是听到了三峡的猿啼。也有些弯曲结疤,上下缠扭的树木,树干粗短得如同蹲在地上的熊虎,枝条柔弱得好像出没嬉水的鱼龙。然而这样无用的树木却被用来制作山形的斗拱,藻绘的梁柱,使匠石看了大吃一惊,公输见了迷惑不解。初步雕凿成型后,竟还要用刻刀做进一步加工,或雕上有鳞有甲的祥龙,或刻成有角有牙的瑞兽。一层层灿烂如碎锦,一片片娇艳如真花。色彩纷呈的花草树木,散布成一团团的云霞。

      说到松子、古度、*仲、君迁这类树木,茂盛挺拔,动辄有百顷之多,砍倒复生,往往有千年的树龄。有的树在秦朝曾受封过大夫的官职,有的树在汉朝曾与将军的名字连在一起。但不论是哪种树,它们无不受到苔藓和蕈菌的遮压,无不受到鸟雀和害虫的剥啄。在霜露的侵袭下它们不得不低眉垂首,在风烟的围剿中它们又不得不震颤乃至倒仆。东海一带有座神庙前种着白皮松,西河地区有棵枯干的桑树被奉为社神。北方用杨叶作为关塞的名称,南国又用梅根称呼冶铸的场所。淮南小山的辞赋讲过桂枝遭人攀折,刘琨的《扶风歌》也写过在松树下系马。又何止是在细柳设立过城防,在桃林修建过关塞。

      至于山水隔绝,流落在异地他方。被移动的大树流着眼泪,受伤的树根鲜血淋漓。枯死的空心老干时常起火,断裂的节疤处树脂横溢。有的树歪歪斜斜地横卧在山洞口,有的树从中间拦腰折断仰倒在半山坡。纹理偏斜的极粗的树像冰块一样破碎了,纹理端正的极高的树也像瓦片一般断裂了。树身上下长满疙瘩肿瘤,树身内外满是乌窝虫穴。丛林中有树怪出没闪烁,山野里有鬼魅游荡作祟。

      更何况像我这样机运不佳,生逢国难,出使不归,羁旅异朝的人。身居陋巷,荒草掩门。看到草木的凋谢自然会伤心,看到草木的衰老枯死更要哀叹不已。《淮南子》说:“树叶落了说明一年又要过去了,这是使老年人最感伤心的事。”这些话所说的意思正和我现在的心情是一样的啊。于是我作歌唱道:“建章宫的栋梁毁于大火,黄河里的木筏烂在水中。如果不像金谷园中的柏树那样人去园空,也会像河阳县里的桃花那样枯萎不存。”桓大司马听了我的歌恐怕还会大发感慨:“当年栽种的柳树,繁茂可爱。现在看到它们枯败凋零,不能不令人凄伤。在短短的时间里树都老得不成样子了,人又怎么能经受得了年龄的催迫!”

      赏析

      《枯树赋》是一篇骈赋,通篇骈四俪六,抽黄对白,词藻络绎奔会,语言清新流丽,声律婉谐,虽多次换韵,读之仍然音韵铿锵,琅琅上口。全赋以人喻树,以树喻人,借树木由荣到枯,喻自己由少壮到风烛残年的生活体验和心理感受,苍凉深婉,老练浑成。从而使得“枯树”这一形象成为庾信人北之后内心最为生动的表述。

      《枯树赋》开头一段,借殷仲文之事以发端,兼切赋题,并有两重用意。首先,殷仲文的身世经历与庾信有相似之处,所以虽是历史人物,却是以作者代言人的身份出场。其次,殷仲文对枯树的慨叹,沉痛而隽永,是早已载入《世说新语》的佳话。以此发端,既显得自然*易,又为全篇奠定了悲凉的抒情基调。第一段在全赋起了序文的作用。

      从“至如白鹿贞松”至“散乱烟霞”为第二段。此段写了各种各样的树木,其中有《十三州志》所记的白鹿塞的古松,有《*》所写的“青牛大梓树”等。尽管它们盘根广大,结体山崖,到头来有的消亡了,有的半死不活。本段紧要之处在于“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这一疑问。这里既有同类的反衬,更有今昔的对比,而关键在于后者。通过北方贞松、文梓的郁勃生机,自然引发出对桂树、梧桐的萧瑟枯萎的惋惜和疑问。当桂树、梧桐从原产地移植到帝王之乡,皇宫苑囿时,可谓备极尊宠:“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但它们又是不幸的,因为它离开了故土。它们发出的声音如上古乐曲,引来凤凰鸳鸯等象征吉祥的禽鸟。尽管备极荣华,在它们的意识中,始终不能忘却故乡,风朝月夕,不免悲吟。心灵的折磨,使嘉树失去了生机。这几句隐寓作者本是梁朝之臣,而今流落北朝,飘零异地,不觉年老,像枯树一样,已失去生意。下文转笔写各种不材之木,其中有弯曲臃肿的,也有节疤横生的,加工这种树木,使能工巧匠也望而生畏;但经过一番雕刻砍削之后,居然能雕出诸如“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之类的美丽图案。无材之木偏偏有用,与此相反,便出现了“材大难为用”的反常现象。

      “若夫松子古度”以下至“塞落桃林之下”为第三段。此段写了名目繁多的树木,如松子、古度,*仲、君迁,还有在人事上,秦始皇曾封松树为五大夫,后汉冯异有“大树将军”之号;传说中,有白木之庙,枯桑之社;地理图标出了杨叶、梅根的字样;文学领域更有淮南小山丛桂留人的深情、两晋之交刘琨长松系马的豪迈,以及由于战争而著称的细柳营、桃林塞。但它们的最终结局,终不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枯萎于霜露与风烟之中。惟有以树命名的庙、社、关、冶、塞、营,却能名存后世。这里隐寓着人的年寿有时而尽,荣华止乎其身,惟有名存青史,才可永垂不朽。在洞悉了嘉树与恶木都必然朽落的命运之后,庾信将眼光投向更辽远广阔之处,去书写树木的历史与空间。树木荫蔽着人类,所以人类的历史也留下了树的印痕。

      “若乃山河阻绝”至“山精妖孽”为第四段。此段较明显地引入己身的遭遇。世间万般悲苦,莫过于生离和死别;死别则死者长已矣,生离却是漫延剥蚀,一生无法痊愈的伤口。所以“山河阻绝”一段,血泪纵横,火殛膏流,残毁碎裂,妖孽舞蹈,是庾信笔下最惊心动魄的景象。意象诡怪可怖,写法富于象征性,而一韵到底的文字,也分外予人以激烈却又无比压抑的感受。

      最后一段,由象征回到自身,代言变为自言,是更明显的自身遭际的感叹。这里有羁旅不归的悲哀,有屈节仕北的惭耻。激烈之后渐归于*静,但*静并非淡泊,而是对命运的承受,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忍受。“风云不感”以下六句,对个人经历做了简短的概括后,以“既伤摇落,弥嗟变衰”八字总结了自己的心境,可以看作是全赋的提要。《淮南子》上所说的“木叶落,长年悲”,引起作者的共鸣,引文意有未尽,作者又自作歌四句:“建章三月火,黄河千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这四句歌虽句句用典,却句句暗落己身,昔日的繁华已成过眼云烟,剩下的只有飘泊羁旅的孤独与凄凉和无穷无尽的哀伤而已。最后在桓温的几句哀叹中结束了全篇。“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既与赋首的“此树婆娑,生意尽矣”相呼应,又是全篇以树形人的致意之点,读之令人辄唤“奈何”。

      全篇的“文眼”,即陆机所说的“一篇之警策”,是“生意尽矣”四字。人至暮年,死亡的`阴影无时不在,而早年国破身辱,生活流离的经历,更会加剧心灵的折磨,无材补天而只能沦为玩物的恶木,正是庾信的自我写照。所以赋中流露出悲伤到绝望的的情调,不是偶然的。我们可以说这种情调是不理智甚至偏执的,但若设身处地,就能理解,并进而同情、欣赏这种无理而有情的文字境界。传说,天鹅临终时发出的鸣声最美也最凄厉,《枯树赋》就是庾信的天鹅之歌。

      《枯树赋》名为咏树,实为咏怀,赋中的许多艺术描写,与他后半生的经历密不可分。赋末由树及人,将写树与喻己有机地结合起来。该赋将简单的叹喟变成丰富具体的形象,并用了很多艺术手段来写树,写各种各样的树,其中有环境的烘托,也有气氛的渲染,写树的遭遇,也写它们拔本伤根的悲哀,语言形象鲜明。作者使用了很多典故,他的典故汇彼多方,屡变屡新,有些用典使人不觉,多数典故,运用得灵活自如,似出己口。

      从《枯树赋》可以看出,这时的庾信,眼界宽广、思路开阔,把宫廷、山野、水边、山上的树,名贵的、普通的树都写到了,又把和树有关的典故、以树命名的地方,也都写了出来。庾信善用形象、夸张的语言,鲜明的对比,成功地描写出了各种树木原有的勃勃生机与繁茂雄奇的姿态,以及树木受到的种种摧残和因为摧残而摇落变衰的惨状,使人读后很自然地对树木所受到的摧残产生不*,感到惋惜。

      庾信由南入北,在与北朝文化的冲突抵牾中,在江南风气渐去渐远的羁旅之恨中,心中出现了强烈的文化失根之感,而江陵焚书更是一次空前的文化浩劫,在庾信心中留下巨大创痛。“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庾信暮年发出的这一声哀号,也正是其“拔根”、“伤根”之痛的自然反应。

    [阅读全文]...

2022-01-02 23:14:07
  • 描写春天柳树的诗句古诗

  • 春天,柳树
  • 描写春天柳树的诗句古诗

      明媚的春天到了,冬爷爷带走了大地雪白的地毯,春姑娘轻轻一吹,万物复苏,门前那棵大柳树也吐出了嫩绿的新芽, 随着春风动听的歌儿摇曳着它婀娜多姿的身躯。 下文是一些描写春天柳树的诗句古诗,欢迎大家阅读!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埕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2、折杨柳——施肩吾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3、江边柳——雍裕之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4、柳——罗隐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5、勤政楼西老柳——白居易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6、垂柳——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木兰花》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踏莎行》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清*乐》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水龙吟》

      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

      坠粉飘红,日日香成阵《蝶恋花》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浣溪沙》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

      为*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青门柳》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五月水边柳》

      白扬多悲风,萧萧愁**《古诗十九首》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咏柳》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咏柳》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杨柳枝词》

      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南浦》

      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题柳》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垂柳》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春赋》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阅读全文]...

2022-06-17 21:58:20
  • 枯木逢春的意思和造句_生日逢考试的句子

  • 考试,生日
  • 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唯美的句子、祝福语通通都是简短而优美,发人深省。多读读这些充满智慧,充满人生哲理的短句,会让您对人生有更多感司。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枯木逢春的意思和造句。

    枯木逢春[kū m fng chūn]

    【解释】:逢:遇到。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唐州大乘山和尚问:枯树逢春时如何?师曰:世间希有。

    【语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

    【*义词】:枯树生花、绝处逢生

    【反义词】:暗无天日、生不逢时

    枯木逢春造句:

    1、也许我们更应该关注那些生机尚存的项目,许多项目,只要施点肥料,认真灌溉扶持,很可能枯木逢春,再度开花结果。

    2、正当走投无路之际,突然收到慈善机关送来的救济金,让我们有如枯木逢春,燃起了希望。

    3、*年*重视地方文化的发展,许多沉寂已久的地方戏曲都枯木逢春,渐放异彩。

    4、由于国人越来越重视户外运动,原已衰落的自行车工业,有如枯木逢春,又渐渐复苏了。

    5、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现代新儒学异军突起,顽强地向世人发出儒学枯木逢春的消息。

    6、有效的激励可使死水复活,枯木逢春,充分调动人的潜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7、在等待消息的时候,我去叁观了师父的画展,再度得到启示:有一幅画,师父一边画一棵落叶的枯树,一边画郁郁葱葱的大地,我看后激动得热泪盈眶,觉得师父在对我说,枯木和郁郁葱葱的大地相距虽远却又*,只要迈出一步,枯木逢春又可以新生。

    8、它帮助企业实现多角度推广,很多传统行业在这些*台上枯木逢春。

    9、经过名医的诊治,原本生命垂危的老王,好像枯木逢春,又恢复了健康。

    10、王老先生自从去就读银发族大学后,竟似枯木逢春般,整个人都年轻起来。

    11、枯木逢春,陈花重放,旧作再版,自然是值得高兴的。

    12、这又是一次新社会的重建,而且是颇见成效的重建,一时神州大地如枯木逢春,生机盎然。

    13、以飞动之态破*山远水之静,以枯木逢春之兴替代三冬无暖气之寒。

    14、也许是认识了新女友,原本萎靡不振的他,突似枯木逢春般,重新有了活力。

    精选阅读

    绝处逢生[ju ch fng shēng]

    【解释】:绝处:死路。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出自】:元关汉卿《钱大尹知勘绯衣梦正名》:李庆安绝处幸逢生。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生命攸关

    【*义词】:起死回生、死里逃生、转危为安

    【反义词】:束手就擒、坐以待毙

    绝处逢生造句:

    汶川大地震后,小明绝处逢生地活下来。

    *男篮在亚锦赛决赛中绝处逢生,以一分之差险胜苏丹队,获得冠军!

    他被五个歹徒追杀,后来被警察救了,简直就是绝处逢生

    船运难后,所有的成员都死了,他一个人被海水卷打到一处碓石上.后来被海洋巡逻队救了起来,他真是绝处逢生.

    战机突然间失去了控制,快速地向地面冲去,在离地还有几十米的时候,他开启了弹射器,飞机被撞了个粉碎,这次他绝出逢生,全靠自己的机警。

    大敌当前!燃眉之急!就在这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救兵雪中送炭,迅速赶到,被困城中的将士绝处逢生。

    棋逢对手[q fng du shǒu]

    【解释】:逢:相遇。下棋遇到对手。比喻争斗的双方本领不相上下。

    【出自】:《晋书谢安传》:安常棋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唐杜荀鹤《观棋》诗:有时逢敌手,对局到深更。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指碰到真正的对手

    【*义词】:棋逢对手

    棋逢对手造句:

    今天我打篮球时遇到了一位强者,对于我来说,真是棋逢敌手了。

    我的象棋技术很好,今天别的班的同学来找我来比赛,真是棋逢对手啊!

    武术比赛上,武艺精湛的他连续和对手打成*局,真是棋逢对手了!

    今年的总决赛湖人VS凯尔特人,两队你来我往激战正酣,真是棋逢对手。

    【中文】:着手成春

    【读音】:zhu shǒu chng chūn

    【正音】:着;不能读成zhāo。

    【辨形】:成;不能写成诚。

    【着手成春的意思】:原指写诗清新自然,一动手便有春意。后常用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

    [阅读全文]...

2022-04-18 13:30:48
  • 城南小陌又逢春古诗词原文翻译

  • 文学
  • 城南小陌又逢春古诗词原文翻译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城南小陌又逢春古诗词原文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

      陆游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鏁壁间尘。

      这首诗,写得更为痛切。诗人从梅花写到唐氏,想到当年在沈园相会时的情况,令人痛断心肠,表达了诗人对唐婉的坚贞爱情。首句写“城南小陌”,这是诗人上次去沈园,同唐婉相遇的道路。用“又逢春”三字,写出时间又过一年,并为下一句作了伏笔。二句“只见梅花不见人”,实写“人”,非写“梅花”。三四两句用“久成”、“犹鏁”,作进一步写,深切地写出诗人对唐氏的怀念。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了,“玉骨”也早已变成了“泉下土”,墙壁上的'《钗头凤》的墨痕,也渐渐被尘土遮盖,但对唐婉的情感,却越来越深沉,越来越坚贞。

      扩展: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刘克庄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阅读全文]...

2021-12-05 10:28:33
  • 含有枯字的古诗词 带枯字的诗词名句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己亥岁感事》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增广贤文·上集》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白居易《放言五首·其四》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菜根谭·概论》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德经·第七十六章》

    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格言联璧·学问类》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曹雪芹《好了歌注》

    入门休问荣枯事,且看容颜便得知。——《增广贤文·上集》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自古伴君如伴虎,一将功成万骨枯。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李白《独不见》

    函车之兽,离山必毙;绝波之鳞,宕流则枯。——《宋书·列传·卷七十》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李贺《开愁歌》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苏轼《浣溪沙·咏橘》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老母》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庾信《枯树赋》

    草春荣而冬枯,至于极枯,则又生矣——《围炉夜话·第六九则》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水浒传·第十六回》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李贺《野歌》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荀子·劝学》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渔父》

    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庾信《枯树赋》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留得枯荷,奈他先作离声。——郭麐《高阳台·将反魏塘疏香女子亦以次日归吴下置酒话别离怀惘惘》

    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封神演义·第二十一回》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李白《长歌行》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来鹄《云》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崔珏《哭李商隐》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

    采菱辛苦废犁鉏,血指流丹鬼质枯。——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陈羽《从军行》

    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李白《树中草》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元好问《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黄庭坚《题子瞻枯木》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杜甫《新安吏》

    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梦从海底跨枯桑。——刘辰翁《西江月·新秋写兴》

    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佚名《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

    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卢照邻《行路难》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佚名《枯鱼过河泣》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

    [阅读全文]...

2022-02-25 21:05:35
形容枯树逢春的古诗 - 句子
形容枯树逢春的古诗 - 语录
形容枯树逢春的古诗 - 说说
形容枯树逢春的古诗 - 名言
形容枯树逢春的古诗 - 诗词
形容枯树逢春的古诗 - 祝福
形容枯树逢春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