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寓意的古诗词

关于托物寓意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托物寓意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托物寓意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托物寓意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59) 说说(155) 名言(767) 诗词(9k+) 祝福(73) 心语(1)

  • 生活寓意美好的古诗词

  • 美好,生活,古诗文
  • 生活寓意美好的古诗词

      换了个环境,就换了种心情。觉得天那么蓝,树那么绿,生活是那么的安宁和美丽。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活寓意美好的`古诗词,欢迎阅读!

      遍地铁牛跑,人人都欢笑, 甜从苦中来,岁岁红花开。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

      坟头岭修个发电站,家家都把电灯安。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红旗渠水进田间,禾苗长的绿艳艳。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太阳一落电门开,广播筒子唱起来。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希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

      腰系绳索把钎打,炮震山河水自来。

      樱桃好吃把树栽,想享幸福把渠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2、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4、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

      5、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8、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1、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卜居》

      1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13、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14、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15、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1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17、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

      18、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1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20、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2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2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2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2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

      25、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扬子江》

      2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

      27、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28、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29、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30、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

      3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3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阅读全文]...

2022-03-25 08:37:02
  • 古诗词中“杜鹃”“鹧鸪”有什么寓意

  • 文学
  • 古诗词中“杜鹃”“鹧鸪”有什么寓意

      杜鹃 【含义】 杜鹃,又称布谷,子规,它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 多用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词中“杜鹃”“鹧鸪”有什么寓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杜鹃

      【含义】

      杜鹃,又称布谷,子规,它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多用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例句】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

      ——辛弃疾《定风波·杜鹃花》

      “杜鹃”“鹧鸪”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2004年全国卷Ⅱ诗词鉴赏题考察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题目问道: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此问的解答就应从杜鹃的叫声入手,词中也提到了“声声只道不如归”,表达的是作者漂泊之外的思归之情。

      古诗词中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扩展资料:

      生活*性

      喜欢单独或成对活动,像其他鸡类那样善于结群。飞行的速度很快,常作直线飞行。它们的警惕性极高,总是隐藏在草丛或灌木丛里,极难发现。受惊后大多飞往高处,这一点与其他鸡类不同。

      鹧鸪为杂食性,主要以蚱蜢、蝗虫、蟋蟀、蚂蚁等昆虫为食,也吃各种草本植物,以及灌木的嫩芽、叶、浆果和种子,还有农田中散落的谷粒、稻粒、花生、黄粟等粮食颗粒和甘薯、半夏、槐树果、油菜花等。

      雄鸟还有着美妙的歌喉。每当春暖花开之时,在晨曦照耀下,雄鸟们飞落在高高的岩石上或树枝上,放声歌唱,往往是一鸟高唱,群鸟响应,此起彼落,遍及山野,给春天带来了勃勃生机。

      都具有十分善斗的性格,也是一个为了保护巢区而表现得很强悍的种类,所以鹧鸪的产地有“一个山头一只鹧鸪,越界比斗”的说法。这种对巢区的保护,使营巢的鸟类有较均匀的分布,保证了繁殖期中的成鸟和雏鸟都有充足的食物供应。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鹧鸪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鹧鸪的叫声嘶哑,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它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所以,鹧鸪也就成了一种哀怨的象征。唐代诗人郑谷因为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鹧鸪》诗,被人们称为“郑鹧鸪”。

      李白写过“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李商隐写过“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苏轼写过“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唯有落花知”;张籍写过“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秦观写过“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

      古代交通不发达,那些出行的游子,客居他乡,不知自己的归期,不知自己的未来,他们思乡恋亲,于是,他们把浓浓的长长的情思寄托给了林中飞翔的这只小鸟——鹧鸪。在夕阳古道中,在衰柳长堤下,断肠人听到了断肠声:行不得也哥哥。它们在哀求,不能去啊,哥哥,前方有荆棘,有险滩,有狂风,有暴雨,有无边无际的相思……。在古人眼中,鹧鸪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它已经是古人灵魂的一种写照,是古人情思的一种寄托。

      *文化中与鹧鸪相关的古诗词著名的当属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词情词境喻江晚山深,此一暮色苍茫又具封闭式意味之境界,无异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写照,而暗应合上阕开头之郁孤台意象。

      鹧鸪 ,在古典诗词里有什么特殊的文化含义或象征 - …… 鹧鸪在诗词中代表离愁、悲情、爱情、相思.鹧鸪属禽,与杜鹃、鸳鸯、燕子、鸿雁等齐名,皆为诗词之所宠爱.多产于南方,其形如母鸡,鸣曰:“哥哥,哥哥”,鸣声悲婉凄切,喜雌雄对鸣.一为离别.唐朝张籍《湘江曲》:“湘水无潮秋...

      鹧鸪是一种什么样的鸟?古诗里常提到,有何象征意义? - …… 鹧鸪主要分布在*的南方,并且数量较多(古代应该更多),鹧鸪是鸟类的一种,一般为中华鹧鸪,属省级保护动物.体形似鸡而比鸡小,羽毛大多黑白相杂,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状白斑更为显著.成年的鹧鸪全长约30厘米,体重约...

      在古代鹧鸪鸟象征什么 - …… 古代鹧鸪鸟象征思乡之情.鹧鸪是一种鸟,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各省.据说鹧鸪的叫声嘶哑,但也有认为其叫声婉转悠扬,不管怎样,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哥哥,哥哥,你别走)”,它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故在...

      鹧鸪一般在诗词里代表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 …… 离愁,伤感,呼唤哥哥,引发思念,声音凄清,引发惆怅,多雌雄对鸣,一唱一和,借此常喻夫唱妇随,男欢女爱. 鹧鸪属禽,与杜鹃,鸳鸯,燕子,鸿雁等齐名,皆为诗词之所宠爱.多产于南方,其形如母鸡,鸣曰:“哥哥,哥哥”,鸣声悲婉凄切,喜雌雄对鸣.迁客骚人寓鹧鸪以深情,表已之意也

      古诗“鹧鸪”的赏析

      鹧鸪 朝代:唐代 作者:郑谷 原文: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赏析: 鹧鸪,产于我国南部,形似雌雉,体大如鸠.其鸣为...

      鹧鸪在诗词里有什么别称么? -

      花豸,怀南,首南鸟,越雉,蛮禽,遂隐.不一定是诗词里的.,但以上都是鹧鸪的别称. 杜鹃和鹧鸪不是同一种鸟,当然不是啦……

      鹧鸪代表什么,有什么寓意,有什么深厚含义? -

      鹧鸪的叫声嘶哑,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它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所以,鹧鸪也就成了一种哀怨的象征.唐代诗人郑谷因为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鹧鸪》诗,被人们称为“郑鹧鸪”.李白写过“宫女如花满春殿...

      “鹧鸪”是什么东东?是鸳鸯吗?为什么古代的诗词经常出现?什么“鹧鸪飞”、“鹧鸪天”

      鹧鸪是一种鸟,但在代的诗词经常出现是有这特殊意义的!鹧鸪是诗歌中常见意象.鹧鸪鸟.凄凉哀怨.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非常特别,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鹧鸪天”是词牌.“鹧鸪飞”是江南笛曲的主要代表曲目之一.这回明白了吗?希望可以帮得到你!Catch you leter!

      什么叫鹧鸪诗?

      《鹧鸪》是唐代诗人郑谷创作的一首咏物诗.此诗描绘了鹧鸪的外形和声音,表达游子的凄苦和强烈思归之情.诗人紧紧把握住人和鹧鸪在感情上的联系,咏鹧鸪而重在传神韵,使人和鹧鸪融为一体,构思精妙缜密,深得读者好评,作者也因此诗而时誉远播,人称“郑鹧鸪”.郑谷(约851—约910),唐末诗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唐僖宗光启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诗歌中鹧鹄的意象是啥?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阅读全文]...

2022-04-02 01:36:03
  • 托物言志梅花的古诗词

  • 梅花,阅读,文学
  • 托物言志梅花的古诗词(精选50句)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托物言志梅花的古诗词(精选50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李世民《元日》

      2、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毛滂《踏莎行·元夕》

      3、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何逊《咏早梅》

      4、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

      5、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6、云锁嫩黄烟柳细,风吹红蒂雪梅残。——阎选《八拍蛮·云锁嫩黄烟柳细》

      7、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8、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白居易《春风》

      9、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10、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11、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王冕《白梅》

      12、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唐寅《把酒对月歌》

      13、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14、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谢枋得《武夷山中》

      15、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杜甫《江梅》

      16、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

      17、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李邴《汉宫春·梅》

      18、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梅花绝句》

      19、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王安石《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20、菊径重阳酒,梅花雪后天。——方岳《山居十首·其六》

      21、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陆游《落梅》

      22、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23、雪花梅萼两婆娑,梅雪相催柰老荷。——苏泂《简铦朴翁兼简敬叟二首·雪花梅萼两婆娑》

      24、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25、一朵江梅春带雪。玉软云娇,姑射肌肤洁。——赵鼎《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26、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27、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组《蓦山溪·梅》

      28、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29、无事不寻梅,得梅归去来。雪深春尚浅,一半到家开。——普荷《题画诗册页》

      30、却忆西湖湖上寺,梅花如雪竹如云。——杨万里《过京口以南见竹林》

      31、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32、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33、蟾蜍窟冷手自探,西湖一鹤梅花仙。——林景熙《送横舟真士游茅山》

      34、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落梅》

      35、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36、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37、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崔道融《梅花》

      38、冉冉年华过上元,梅花如雪照江村。——陆游《春寒·冉冉年华过上元》

      39、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40、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1、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42、春*寒虽转,梅舒雪尚飘。——阴铿《雪里梅花诗》

      43、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44、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46、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辛弃疾《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

      47、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郑板桥《山中雪后》

      48、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49、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杜甫《小至》

    [阅读全文]...

2022-03-18 20:12:04
  • 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寓意的区别

  • 写作,方法
  • 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寓意的区别

      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寓意的区别你们知道吗?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寓意的区别的内容,欢迎阅读!

      象征

      【释义一】象征指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修辞方式叫象征。象征的修辞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释义二】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

      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

      另外,根据传统*惯和一定的社会*俗,选择人民群众熟知的象征物作为本体,也可表达一种特定的意蕴。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鸳鸯象征爱情等。

      象征不同于比喻,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的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象征”这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文中,意为“一剖为二,各执一半的木制信物”,但随着词意的不断衍生,如今的“象征”的意义渐渐的演变为以一种形式代表一种抽象事物。

      象征修辞来源

      这种手法,来源于《诗经》中的“比”、“兴”。《楚辞.橘颂》就是通篇运用比兴手法的古代名作。此后在诗歌、散文中成为常见的手法之一。它一般用来赞颂美好的事物,体现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但有时也可用来讽刺丑恶的事物,抨击不合理的现象,它既可以通篇运用,作者并不点明,而由读者自己去体会象征的含义,也可以只用于某些章节片段,由作者直接点明象征的含义。

      象征手法示例

      礁石

      艾青《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读了这首小诗,你联想到的肯定不是“礁石”。那在风浪狂涛中巍然屹立的礁石,让你想到的会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百折不挠、万难不屈的斗争精神。

      在这里,我们读的是“礁石”,但它让我们“跳跃”式地联想到一种精神风貌。

      简单地说,这种寓意深刻的思想内涵于*凡的事物中,好像是写“此”、实际上让人感受到是在写“彼”的方法,就叫做“象征”。

      “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有人说,象征,是变*凡为深刻的催化剂。

      “象征”手法有什么样的艺术性呢?可以说,象征,是一种深入浅出、寄意深远的构思方式。

      原来,生活中有些事情比较复杂但又有深刻意义,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讲得清楚,有时则又是不便明说的。此时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某一形象表现出深远的含义,让人既能体会到事物的意义,又能体味到文章语言的深刻与美好。

      白杨礼赞

      茅盾《白杨礼赞》片断: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凡的树。

      作者在这里描写的是普通而又*凡的白杨,其笔力集中在白杨的神采、姿态、精神、品格之上,其情感的基调是激情的讴歌,这让我们极为鲜明地感觉到作者是用白杨在象征着一种人,象征着一种精神。果然,作者又以不可压抑的激情告诉我们,他的目的'决不是只写树: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走过,看见*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一般来讲,象征的手法有两种表达形式。一种是像《礁石》那样,让读者在诗与文的不言之中去意会其象征之意,一种是像《白杨礼赞》那样,直抒胸臆地点示出象征之意。相比之下,前者更为含蓄蕴藉,意味隽永。我们可以《咏松》为题,试用第一种方法去进行构思。

      海燕

      所谓象征手法,就是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换言之,象征就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释义】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

      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区别:

      象征侧重物所具有的性格、品质,托物言志侧重作者的主观感情。另:象征存在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如“海燕”,你说象征“无产阶级战士”可以,说“春的使者”也可,而托物言志则含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如“梅”“兰”“竹”“菊”意义比较明显。

      托物寓意

      【释义】是指在构思文章时,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展开联想和想象,见景生情,托物寄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深入挖掘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意蕴,揭示事物寓偶然于必然的主题。

      一般指借物表意、言外蕴旨的古文诗作的表达方法,往往令人读之如嚼橄榄,回味无穷,较之直抒胸臆者则别有一番韵致。这可能基于两个原因:一是自然界某些事物秉性特殊,容易触发诗人对某些意念的联想;二是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使他们不能直抒胸臆,故而用托物寓意之法。清代冯煦《剑州闻蝉》欧阳修的《画眉鸟》*《卜算子·咏梅》

      托物言志和托物寓意的区别

      “托物言志”是把自己的志趣、志向寄托在对某种物的记叙、描写之中。比如“爱莲说”。“托物寓意”是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都是托物,不同在于“寓意”和“言志”。“托物寓意”包括了“托物言志”。也就是说,“托物言志”可以说成是“托物寓意”,而“托物寓意”却不可以说成是“托物言志”。当诗文中所托之物表达作者某种情怀、某种志向时,用“托物言志”是恰当的。如果所托之物表达的是其他意思,如赞美、批判之类,而没有涉及作者的志向时,用“托物寓意”好一些。

    [阅读全文]...

2021-12-05 23:51:03
  • 春节古诗词寓意好的(关于过年的唐诗宋词)

  • 春节,过年
  • 今日除夕。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也是大年初一的前夜。除夕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阖家团圆的日子。除夕,字面意思上理解,是指岁末的最后一个夜晚,也称作“岁除”。除夕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年里最重要的一个日子,爆竹声声辞旧岁,烟花朵朵迎新春。远方的游子在这一天回家,和家人团聚一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除旧迎新、清扫庭舍、拜祭祖先,忙忙碌碌过春节。

    关于除夕的民间故事,想必在我们小时候,应该都听过,也许版本不全然一样,但大体上剧情应该都是差不多的。那只叫“夕”(或者“年”)的猛兽,让我们又恐惧又好奇,听老人讲故事时,一直在脑海里脑补夕的样子。

    说是在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猛兽,他的名字叫做“夕”,因为冬季天寒地冻,很难找到食物,所以夕总是到附*的村庄找食物,因为他体积庞大、脾气暴躁,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所以每到腊月底,人们就收拾包袱、扶老携幼到附*的山里躲着夕。

    又到了一年年底,村民去山里躲避,途中遇到一个饿昏在路边的孩子,善良的村民救了孩子,孩子醒来后问他们去哪里,他们将夕的事情告诉了孩子,孩子说,不用怕,我有办法。孩子走进一片竹林,让村民们砍一些竹子拿回去。村民们将信将疑听从了孩子的话,但内心还是非常恐惧。

    孩子还说,晚上你们在各家门前挂一块红布,等到明天天亮以后,夕肯定再也不会来了。村民们纷纷回家了。到了夜里,人们不敢睡觉,在门外悬挂了红布条,又来到村子中间的空地,燃起了火堆,他们把竹子扔进火里,竹子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这时候夕来了,听见响声抱头鼠窜,路过村民的家里时,看见门口红色布条,也怕得要命,不敢进门,夕逃跑了,但村民为了防止夕以后再来,每年腊月三十还是保持了这些*惯,逐渐演变成贴春联、放鞭炮,大家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守岁,邻里亲戚之间走动,说着吉祥和睦的话,这便是“除夕”的传说。

    现存文献中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另据《吕氏春秋·季冬记》中说,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每年将尽的时候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据说这也是当时“除夕”节令的*俗之一。

    吃年夜饭,是年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俗俗名”熬年”。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

    今日除夕,分享十首与除夕有关的古代诗词,让我们在这些诗词中感受古人在除夕这一天的心绪和氛围。

    除夕感怀

    [清] 谭嗣同

    断送古今惟岁月,昏昏腊酒又迎年。

    谁知羲仲寅宾日,已是共工缺陷天。

    桐待凤鸣心不死,泽因龙起腹难坚。

    寒灰自分终消歇,赖有诗兵斗火田。

    鹊桥仙·立春除夕

    [宋] 郭应祥

    立春除夕,并为一日,

    此事今年创见。

    *间三世共团栾,

    随分有、笙歌满院。

    一名喜雪,二名饯岁,

    三则是名春宴。

    从教一岁大家添,

    但只要、明年强健。

    除夕

    [宋] 陆游

    炽炭炉中百药香,屠苏煎酒代椒觞。

    明朝赖是无来客,雪後泥深一尺强。

    除夕

    [宋] 陆游

    六圣涵濡作幸民,明朝七十八年身。

    门前西走都城道,卧看无穷来往人。

    癸巳除夕偶成

    [清] 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

    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

    一星如月看多时。

    除夕

    [宋] 方岳

    生菜春盘草八珍,灯前殊未觉家贫。

    几从荼垒中间事,第一屠苏最*。

    衰病不图今夕健,须臾又是隔年春。

    东风自此无閒暇,万里乾坤一夜新。

    除夕

    [宋] 刘克庄

    除夕阴寒怕卷帘,雨声断续下疏檐。

    壁穿自和乾泥补,窗损教寻废纸粘。

    只有青灯相守定,纵无白发亦生添。

    更残自算明年事,不就君*卦肆占。

    除夕

    [阅读全文]...

2022-02-04 14:53:29
  • 有关鹤寓意好的诗词

  • 写景
  • 1、闲步神州阅世明,云游四海壮诗情。野原风景百千态,鹤眼观来心更灵。

    2、喜看柳絮白雪飞,又见*湖野鸭回;远处孤舟残阳去,跟前老鹤日霞旧。

    3、灵妃不降三清驾,仙鹤空成万古愁。

    4、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5、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6、黄鹤远联翩,从鸾下紫烟。

    7、情怀高远,岂与鸥鹭争飞;凤心孤洁,不同鸡鸭竟食;两羽清风,难为呦呦之哺。一身忠贞,无奈生离死别;梦绕苇塘,曾经曲颈高歌;魂牵湖泊,未忘双舞婆娑。

    8、瘦鹤云霄志,相从伴独清。

    9、青松傲雪立崖巅,白鹤枝头乐自然。锦绣山河添瑞气,人间景物美延年。

    10、应吹天上律,不使尘中寻。

    11、黄鹤信稀烟树老,碧云魂乱晚风清。

    12、白鹤唳空晴眇眇,丹砂流涧暮潺潺。

    13、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14、谢公知处木瓜花,激烈宫商雨雪多。越祥放心烟雨晓,履端鹤骨竟虚无。寻春晚照孤灯梦,绝岛君来半夜收。鹤立松枝今夜月,遂安不恶清辉收。

    15、双鹄俱遨游,相失东海傍。雄飞窜北朔,雌惊赴南湘。弃我交颈欢,离别各异方。不惜万里道,但恐天网张。

    16、西州华屋那可见,黄鹤台前堪断肠。

    17、独鹤来有年,置彼三径曲。

    18、邻家亦有雏堪待,丹顶轻轻振薄翎。

    19、四海明月五湖风,飞冲直上凌虚空。

    20、嬉嫩水,赏芦莲,一展雄姿唱九天。头顶丹砂迎日月,倾闻浪语赋华篇。

    21、潇洒云中鹤,容与水边鸥。

    22、闲时亦爱忆畴昔,云聚心中多话题。野趣当年人少壮,鹤虽老矣志难移。

    23、鹤林古竹院,马素旧松关。

    24、何人骑鹤来,仿佛吹笙侣。

    25、仙鹤翘首望云天,翠羽轻摇舞翩跹,花坛群艳数你秀,叶大花奇美又艳。

    26、白鹤巢其高,皂鹤巢其卑。

    27、薛公少保昔画鹤,毛羽萧条向寥廓。

    28、闲谈今古论奇闻,云汉射雕寻海神。野斩白蛇皇乞丐,鹤为王者胜凡人。

    29、萧闲松下沼池边,红蓼黄芦雪翅妍。妙舞裴回迎晓日,清歌宛转翥云天。压饥不食枯糜鼠,释渴何临脏盗泉。鹤寿千年成画卷,西归羽驾可升仙?

    30、丹顶宜承日,霜翎不染泥。爱池能久立,看月未成栖。

    31、东方日出满天霞,绿野茫茫湿地佳。引领高歌生态美,神州处处好安家。

    32、道士不闻乘白鹤,谪仙今已揜黄泉。

    33、云为梦旅雾为乡,地远天高逐暖床。笃念蓬山无浊扰,魂托阆苑葬茫茫。

    34、黄鹤何年去杳冥,高楼千载倚江城。

    35、闲叉双手望田原,云幻千姿水映天。野荡啾啾听鸟叫,鹤足跃动舞翩跹。

    36、白鹤不栖攀高木,*生只爱水云乡。怜惜雪白凌波羽,一肢婷婷伫流光。

    37、东拼西凑黏纸花,折叠仙鹤到俺家。

    38、丹顶宜承日,霜翎不染泥。

    39、闲倚楼轩望尽山,云空万里艳阳天。野烟惟愿追风去,鹤喜悠游心淡然。

    40、兔自明月窟中出,鹤从群玉峰头下。

    41、旧闻鹤山奇,欲往岁屡穷。

    4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3、海鹤一为别,高程方杳然。

    44、白鹤有奇质,从古巢神仙。

    45、古壁仙人画,丹青尚有文。独舞纷如雪,孤飞暧似云。自矜彩色重,宁忆故池群。江海联翩翼,长鸣谁复闻。

    46、飞来双白鹤,奋翼远凌烟。

    47、昨日看成送鹤诗,高笼提出白云司。朱门乍入应迷路,玉树容栖莫拣枝。双舞庭中花落处,数声池上月明时。三山碧海不归去,且向人间呈羽仪。

    48、千年骑鹤老仙翁,固是山川秀气钟。

    49、白鹤何年去,青松尽日閒。

    50、疏星依乘月,仙鹤驾西天。

    51、五老相携欲上天,玄猿白鹤尽疑仙。

    [阅读全文]...

2022-04-28 10:21:09
  • 关于梅花的诗词和寓意

  • 梅花,阅读,文学
  • 关于梅花的诗词和寓意

      自古文人墨客就喜欢咏梅花、画梅花。在北风凛冽、众芳摇落的时节,那枝枝凌霜傲雪的梅花却正朵朵绽放,给人们送来盎然春意,送来吉祥如意。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关于梅花的诗词和寓意,希望对你有帮助!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这是北宋诗人林逋所写的《山园小梅花》诗二首中的第二首,极写了梅花的姿态和梅花的清幽。特别是诗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句,更是成为写梅花的千古名句,后世文人墨客无不赞叹。

      林逋世称和靖先生。他生性奇俊,超凡脱俗,终生不愿做官,亦未婚配,隐居在杭州西湖孤山,过着以梅花为妻、养鹤为子的清闲优雅的生活(人称“梅花妻鹤子”),受到古代士人的追慕。

      林和靖喜梅花、爱梅花、植梅花、咏梅花,最得梅花之神韵,可以说他已和梅花融为一体,所以,他一生有很多咏梅花佳句传世。因此,林逋也被世人推举为梅花男神。

      梅花属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是*特有的名花,原产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周代,就有了关于梅花的记载。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国风·摽有梅花》中就记有当时男女青年追求爱情的风俗。诗中写:“摞有梅花,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这句诗是说,树上的梅花子纷纷落下,还剩下十分之七;追求我的小伙子啊,不要错过这良辰吉时!这是一位年轻女子借梅花子的成熟期短暂,来告诫追求她的男子要珍惜大好青春时光,抒发了她对爱情的渴望。

      最初植梅花不为观赏,仅为采果作调味品。孔子修订的《书经》中日:“若作和羹,尔唯盐梅花。”当时梅花和食盐同等重要,常作礼品馈赠亲友。汉朝初年,已把梅花作调味品,又作为观赏花卉来栽培。南北朝时,南京就已广植梅花作观赏用,唐代杭州西湖孤山的梅花已驰名。宋代是我国植梅花最繁盛时期,诗人范成大不仅爱梅花、种梅花、咏梅花,写有大量咏梅花诗篇,还写了一部《梅花谱》,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梅花专著。当时《梅花谱》仅记载有9个品种,后来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辛苦培育,现已发展到200多个品种。

      赏梅花也有技巧和标准,重在“三美”“四贵”。“三美”为: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四贵”为: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在梅花的盆景制作上则多取古、奇、枯,注重的是“横斜疏瘦与老杖怪奇”,以求得诗情画意的境界。

      梅花生命力极强,寿命特长,现存有千年古梅花,如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大殿左有一株隋梅花,已有*1500年历史;云南昆明黑龙潭公园有一株唐梅花;杭州超山有一株800多年的宋梅花;云南昆明曹溪寺内有一株元梅花。这些梅花树虽已寿长千岁,仍苍劲挺拔,生机盎然,年年迎霜斗雪开放。

      花即人,人即花。由于梅花的傲霜斗雪、不畏严寒的特性正象征了人的崇高坚贞品格,所以很得历代名人贤士、文人墨客 的崇尚和咏赞。

      宋代为我国植梅花的鼎盛时期,此时的咏梅花诗词最多,苏轼、王安石、欧阳修、秦观、陆游、范成大等诗坛名家,都有咏梅花诗词流传后世,仅陆游一人就写有160多首咏梅花诗词。

      陆游一生十分喜爱梅花,因为梅花在他眼里性格刚毅坚强、不惧冰雪严霜,所以,他赞美梅花是“花中气节最高坚”。

      陆游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乾道二年(1166年),陆游由于反对宋王朝的妥协投降,积极主张抗金,那些主张投降的官员都对他造谣污蔑,给他加上“不拘礼法”、“宴饮颓放”等一些莫须有的罪名,使陆游遭到罢免,仅能领取一点薪俸。

      在一个冬天的黄昏,天色灰暗,细雨迷蒙,雨中还夹着小雪粒,十分寒冷。陆游来到一座已破旧失修的驿站旁边,忽然发现驿站外面的断桥边正盛开着一株孤独的梅花,却没有一个人来欣赏它,显得格外凄凉、冷清。然而这株梅花傲雪迎风,依然独自吐着芬芳,散发出一阵阵幽香。陆游看着这雪中孤零零的梅花,心潮翻滚,久久不能*静。他想这株梅花不正像我一样吗?此情此景,不也正和自己的遭遇和心境相映吗?陆游转身走回自己的住处,在淡淡的`灯光下提笔写下《卜算子》词一首: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 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词写好后,陆游拿起词稿,反复地吟咏着。窗外,风雪依旧;屋内,灯影孤零。陆游越读越感到孤独、悲凉和激愤,想到国破山河碎,自己却“报国欲死无战场”(《陇头水》)。但是无奈和哀怨也难浇熄陆游的爱国激情,他仍然抱着“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的报国壮志,要与梅花一样,“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即使是“零落成泥碾作尘”,也依然要“香如故”,永吐芬芳。

      元代画家、诗人王冕也非常喜爱梅花。他出身农家,幼年贫困,自力苦学,遂有成就。因屡试不中,晚年隐居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因其爱梅花、植梅花、咏梅花、画梅花,自号为“梅花屋主”。他曾画有一幅《墨梅花》图,并在图上题诗一首: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该诗极通俗明白,不仅画出和写出墨梅花的素雅天姿,而且寄寓了诗人沽身自好的操守,可以说是诗人画家的自我写照。

      梅花又称*花,古人认为梅花有“四德”:“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所以*人酷爱梅花,爱她超凡脱俗的风格,爱她清雅宜人的幽香,爱她俏丽动人的身姿,更爱她不畏风雪、坚贞高洁的品格。

      梅花的崇高品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民间还把她作为吉祥物,受到人们的宠爱和敬奉。人们多喜把梅花、松、竹称为“岁寒三友”,把梅花、兰、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辛亥革命后还把梅花定为民国的国花,以她的五枚花瓣来象征*的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的永远团结。古人还把梅花的五瓣说成是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的五福象征,可见,人们早已赋予梅花以深刻寓意和文化内涵。

      梅花在众芳摇落时独占春芳,民间还把梅花作为喜庆、吉祥的象征。所以人们在婚庆大喜的日子,喜用竹梅花和两只喜鹊的“竹梅花双喜”图,以竹喻夫,梅花喻妻,用来祝贺新婚之喜。还有在梅花树梢上画一只喜鹊在鸣唱,为“喜上眉梢”图或“喜报早春”图、“喜报春先”图,把梅花和喜事联系在一起。

      古人还常把梅花比做美女。据《龙城录》载:隋代赵师雄在罗浮山下,遇到一位淡妆素服的美女,言极清丽,芳气袭人,遂与共饮。赵师雄酒醉而眠,晨起一看,正在一株大梅花树下,于是赵师雄方悟所遇美人为梅花神。

      梅花姿态清逸,芳香宜人,古代美女佳人常以梅花为饰物,称为“梅花妆”。《金陵志》载:“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拂之不去,号梅花妆,宫人皆效之。”

      唐玄宗的宠妃江采苹,喜梅花爱梅花,植梅花成林,以梅花为饰,筑亭赏梅花,被称为“梅妃”,她自以为是梅花的化身。因此,梅花后来又成为美女佳人的代称。梅妃也成为梅花神。

      因梅花的吉祥寓意,古人把梅花看做友情、友谊的象征。南朝宋陆凯:有一年早春,在荆州为官时,见寒梅花早开,忽觉春回大地,便触景生情,想;起在长安写《后汉书》的好友范晔,就折了一枝梅花,托邮驿传赠范哗,并附诗一首云:

      折梅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自此,梅花又成为传达友情的桥梁,也成为诗人高雅交往的方式。

      相传广东大庾岭上多梅花,有友至此,便折梅花相赠,已成为一种风俗。南朝民歌也有“忆梅花下西州,折梅花寄江北”。那时男女相别,女子多折梅花相寄,表达对情人的思念,更加深了梅花深情吉祥的内涵。

      在北风凛冽、众芳摇落的时节,那枝枝凌霜傲雪的梅花却正朵朵绽放,给人们送来盎然春意,送来吉祥如意,难怪人们喜梅花、爱梅花、种梅花、咏梅花、画梅花。

    [阅读全文]...

2022-02-01 05:13:10
  • 小满最有寓意的古诗

  • 小满
  • 小满最有寓意的古诗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满最有寓意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欧阳修《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小满(宋 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五律·小满

      小满天逐热,温风沐麦圆。园中桑树壮,棚里菜瓜甜。

      雨下雷声震,莺歌情语传。旱灾能缓解,百姓盼丰年。

      七律·小满

      小满温和夏意浓,麦仁满粒量还轻。稻田追粪催分孽,绵羊剪绒防冷风。

      油菜收割荚角子,蚜虫防治麦杆蝇。联合机械查修备,待战农忙暂放松。

      晨征(宋 巩丰)

      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

      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遣兴(宋 王之道)

      步屧随儿辈,临池得凭栏。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

      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宋 赵蕃)

      一春多雨慧当悭,今岁还防似去年。

      玉历检来知小满,又愁阴久碍蚕眠。

      吴藕汀《诗画》

      白桐落尽破檐牙,

      或恐年年梓树花。

      小满田塍寻草药,

      农闲莫问动三车。

      小满

      夏熟凭小满,籽壮水周全。

      未满充足水,要张酷热天。

      三农收种管,四月雨来寒。

      节令河腾浪,天然物阜年。

      七律·小满

      小满温和夏意浓,麦仁满粒量还轻。

      稻田追粪催分孽,绵羊剪绒防冷风。

      油菜收割荚角子,蚜虫防治麦杆蝇。

      联合机械查修备,待战农忙暂放松。

      西江月·小满

      入夏迎来小满,林中小鸟欣欢。

      池莲青翠柳含烟。

      垄间麦穗饱,院里石榴妍。

      气温渐升雷雨降,水塘蛙叫声喧。

      中耕除草在农田。

      勤劳流热汗,努力获丰年。

      《咏廿四气诗·小满四月中》唐朝·元稹

      小满气全时,如何靡草衰。

      田家私黍稷,方伯问蚕丝。

      杏麦修镰釤,錋爪竖棘篱。

      向来看苦菜,独秀也何為?

      《十九弟生日·西堂旧作春池梦》宋朝·项安世

    [阅读全文]...

2022-02-23 20:05:40
  • 与食物相关的古诗词

  • 食物
  •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古人喝酒,往往能赋予诗篇佳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食物的古诗词。

    1、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____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2、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____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3、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____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____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____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6、松花酿酒,春水煎茶。____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____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8、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____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9、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____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10、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____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11、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____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12、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____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13、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____黄庭坚《寄黄几复》

    1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____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5、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____白居易《问刘十九》

    16、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____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17、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8、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____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9、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____黄庭坚《登快阁》

    20、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____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21、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____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2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3、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____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4、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____朱服《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25、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____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26、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____杜甫《曲江二首》

    27、笑尽一杯酒,*都市中。____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28、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____李白《客中行 / 客中作》

    29、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____白居易《问刘十九》

    30、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____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阅读全文]...

2022-04-26 17:41:33
  • 关于梅花的诗词和寓意

  • 梅花
  • 关于梅花的诗词和寓意

      自古文人墨客就喜欢咏梅花、画梅花。在北风凛冽、众芳摇落的时节,那枝枝凌霜傲雪的梅花却正朵朵绽放,给人们送来盎然春意,送来吉祥如意。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关于梅花的诗词和寓意,希望对你有帮助!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这是北宋诗人林逋所写的《山园小梅花》诗二首中的第二首,极写了梅花的姿态和梅花的清幽。特别是诗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句,更是成为写梅花的千古名句,后世文人墨客无不赞叹。

      林逋世称和靖先生。他生性奇俊,超凡脱俗,终生不愿做官,亦未婚配,隐居在杭州西湖孤山,过着以梅花为妻、养鹤为子的清闲优雅的生活(人称“梅花妻鹤子”),受到古代士人的追慕。

      林和靖喜梅花、爱梅花、植梅花、咏梅花,最得梅花之神韵,可以说他已和梅花融为一体,所以,他一生有很多咏梅花佳句传世。因此,林逋也被世人推举为梅花男神。

      梅花属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是中国特有的名花,原产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周代,就有了关于梅花的记载。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国风·摽有梅花》中就记有当时男女青年追求爱情的风俗。诗中写:“摞有梅花,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这句诗是说,树上的梅花子纷纷落下,还剩下十分之七;追求我的小伙子啊,不要错过这良辰吉时!这是一位年轻女子借梅花子的成熟期短暂,来告诫追求她的男子要珍惜大好青春时光,抒发了她对爱情的渴望。

      最初植梅花不为观赏,仅为采果作调味品。孔子修订的《书经》中日:“若作和羹,尔唯盐梅花。”当时梅花和食盐同等重要,常作礼品馈赠亲友。汉朝初年,已把梅花作调味品,又作为观赏花卉来栽培。南北朝时,南京就已广植梅花作观赏用,唐代杭州西湖孤山的梅花已驰名。宋代是我国植梅花最繁盛时期,诗人范成大不仅爱梅花、种梅花、咏梅花,写有大量咏梅花诗篇,还写了一部《梅花谱》,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梅花专著。当时《梅花谱》仅记载有9个品种,后来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辛苦培育,现已发展到200多个品种。

      赏梅花也有技巧和标准,重在“三美”“四贵”。“三美”为: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四贵”为: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在梅花的盆景制作上则多取古、奇、枯,注重的是“横斜疏瘦与老杖怪奇”,以求得诗情画意的境界。

      梅花生命力极强,寿命特长,现存有千年古梅花,如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大殿左有一株隋梅花,已有*1500年历史;云南昆明黑龙潭公园有一株唐梅花;杭州超山有一株800多年的宋梅花;云南昆明曹溪寺内有一株元梅花。这些梅花树虽已寿长千岁,仍苍劲挺拔,生机盎然,年年迎霜斗雪开放。

      花即人,人即花。由于梅花的傲霜斗雪、不畏严寒的特性正象征了人的崇高坚贞品格,所以很得历代名人贤士、文人墨客 的崇尚和咏赞。

      宋代为我国植梅花的鼎盛时期,此时的咏梅花诗词最多,苏轼、王安石、欧阳修、秦观、陆游、范成大等诗坛名家,都有咏梅花诗词流传后世,仅陆游一人就写有160多首咏梅花诗词。

      陆游一生十分喜爱梅花,因为梅花在他眼里性格刚毅坚强、不惧冰雪严霜,所以,他赞美梅花是“花中气节最高坚”。

      陆游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乾道二年(1166年),陆游由于反对宋王朝的妥协投降,积极主张抗金,那些主张投降的官员都对他造谣污蔑,给他加上“不拘礼法”、“宴饮颓放”等一些莫须有的罪名,使陆游遭到罢免,仅能领取一点薪俸。

      在一个冬天的黄昏,天色灰暗,细雨迷蒙,雨中还夹着小雪粒,十分寒冷。陆游来到一座已破旧失修的驿站旁边,忽然发现驿站外面的断桥边正盛开着一株孤独的梅花,却没有一个人来欣赏它,显得格外凄凉、冷清。然而这株梅花傲雪迎风,依然独自吐着芬芳,散发出一阵阵幽香。陆游看着这雪中孤零零的梅花,心潮翻滚,久久不能*静。他想这株梅花不正像我一样吗?此情此景,不也正和自己的遭遇和心境相映吗?陆游转身走回自己的住处,在淡淡的`灯光下提笔写下《卜算子》词一首: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 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词写好后,陆游拿起词稿,反复地吟咏着。窗外,风雪依旧;屋内,灯影孤零。陆游越读越感到孤独、悲凉和激愤,想到国破山河碎,自己却“报国欲死无战场”(《陇头水》)。但是无奈和哀怨也难浇熄陆游的爱国激情,他仍然抱着“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的报国壮志,要与梅花一样,“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即使是“零落成泥碾作尘”,也依然要“香如故”,永吐芬芳。

      元代画家、诗人王冕也非常喜爱梅花。他出身农家,幼年贫困,自力苦学,遂有成就。因屡试不中,晚年隐居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因其爱梅花、植梅花、咏梅花、画梅花,自号为“梅花屋主”。他曾画有一幅《墨梅花》图,并在图上题诗一首: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该诗极通俗明白,不仅画出和写出墨梅花的素雅天姿,而且寄寓了诗人沽身自好的操守,可以说是诗人画家的自我写照。

      梅花又称中国花,古人认为梅花有“四德”:“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所以中国人酷爱梅花,爱她超凡脱俗的风格,爱她清雅宜人的幽香,爱她俏丽动人的身姿,更爱她不畏风雪、坚贞高洁的品格。

      梅花的崇高品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民间还把她作为吉祥物,受到人们的宠爱和敬奉。人们多喜把梅花、松、竹称为“岁寒三友”,把梅花、兰、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辛亥革命后还把梅花定为民国的国花,以她的五枚花瓣来象征中国的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的永远团结。古人还把梅花的五瓣说成是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的五福象征,可见,人们早已赋予梅花以深刻寓意和文化内涵。

      梅花在众芳摇落时独占春芳,民间还把梅花作为喜庆、吉祥的象征。所以人们在婚庆大喜的日子,喜用竹梅花和两只喜鹊的“竹梅花双喜”图,以竹喻夫,梅花喻妻,用来祝贺新婚之喜。还有在梅花树梢上画一只喜鹊在鸣唱,为“喜上眉梢”图或“喜报早春”图、“喜报春先”图,把梅花和喜事联系在一起。

      古人还常把梅花比做美女。据《龙城录》载:隋代赵师雄在罗浮山下,遇到一位淡妆素服的美女,言极清丽,芳气袭人,遂与共饮。赵师雄酒醉而眠,晨起一看,正在一株大梅花树下,于是赵师雄方悟所遇美人为梅花神。

      梅花姿态清逸,芳香宜人,古代美女佳人常以梅花为饰物,称为“梅花妆”。《金陵志》载:“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拂之不去,号梅花妆,宫人皆效之。”

      唐玄宗的宠妃江采苹,喜梅花爱梅花,植梅花成林,以梅花为饰,筑亭赏梅花,被称为“梅妃”,她自以为是梅花的化身。因此,梅花后来又成为美女佳人的代称。梅妃也成为梅花神。

      因梅花的吉祥寓意,古人把梅花看做友情、友谊的象征。南朝宋陆凯:有一年早春,在荆州为官时,见寒梅花早开,忽觉春回大地,便触景生情,想;起在长安写《后汉书》的好友范晔,就折了一枝梅花,托邮驿传赠范哗,并附诗一首云:

      折梅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自此,梅花又成为传达友情的桥梁,也成为诗人高雅交往的方式。

      相传广东大庾岭上多梅花,有友至此,便折梅花相赠,已成为一种风俗。南朝民歌也有“忆梅花下西州,折梅花寄江北”。那时男女相别,女子多折梅花相寄,表达对情人的思念,更加深了梅花深情吉祥的内涵。

      在北风凛冽、众芳摇落的时节,那枝枝凌霜傲雪的梅花却正朵朵绽放,给人们送来盎然春意,送来吉祥如意,难怪人们喜梅花、爱梅花、种梅花、咏梅花、画梅花。

    [阅读全文]...

2022-04-25 20:39:58
托物寓意的古诗词 - 句子
托物寓意的古诗词 - 语录
托物寓意的古诗词 - 说说
托物寓意的古诗词 - 名言
托物寓意的古诗词 - 诗词
托物寓意的古诗词 - 祝福
托物寓意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