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古诗鉴赏

关于梅花的古诗鉴赏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梅花的古诗鉴赏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梅花的古诗鉴赏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梅花的古诗鉴赏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67) 语录(37) 说说(38) 名言(18) 诗词(5k+) 祝福(2) 心语(71)

  • 《留春令·咏梅花》古诗原文及鉴赏

  • 咏梅
  • 《留春令·咏梅花》古诗原文及鉴赏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留春令·咏梅花》古诗原文及鉴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留春令·咏梅花

      史达祖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

      一涓春月点黄昏,便沿顿、相思处。

      曾把芳心深相许。

      故梦劳诗苦。

      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史达祖词作鉴赏

      咏物词在南宋时已发展成熟,周邦彦人称“缜密典丽”,“富艳精工”,史达祖继承了这种创作风格,而其除了字锻句炼外,又使情景融合无际,更加浑融。

      上片写溪上月下赏梅情景。词人自号梅溪,作词一卷也以梅溪二字命名,爱梅之情可见一直很深。他曾往好友张镃(功甫)南湖园中赏梅,《醉公子·咏梅寄南湖先生》云:“秀骨依依,误向山中,得与相识。溪岸侧。……今后梦魂隔。相思暗惊清吟客。想玉照堂前、树三百。”诉说与梅花溪畔相识,钟爱情深,别后梦魂相隔,相思暗惊,弄得多情鬓白,剪愁不断,沾恨泪新。这首《留春令》在词意和感情上与此极为相似,由词意可知词人是大约在春天的一个傍晚来到梅花溪的。此时太阳落山,月亮升起皓空,但见那梅树在明月清光的映照下,银光素辉,清奇幽绝,分外动人。可是,那梅树梢头却因暮色尚未散尽,而月色又不明朗,朦朦胧胧,看不清梅花的冰姿雪容。

      这情景对一心赏梅,爱之情深的词人来说,自然是很扫兴的,心中不觉浮起难以抑制的怨愁,显出百般无奈的神情,因而以清空骚雅之笔写出两句奇妙的词句:“挂愁无奈,烟梢月树。”前句写情,后句写景,情由景生,妙合交融。其中“挂愁”很是形象,也是词人爱用的字眼。他曾在《八归》中说:“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这“挂愁无奈,烟梢月树”八个字,清辞奇思,深得词家三昧。姜夔说:“邦卿词奇秀清逸,有李长吉之韵,盖能融情景于一家,会句意于两得。”就此而论,实在是恰切之评。过拍两句:“一涓春月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写词人月下徘徊,愁思难释的情景。暮色已浓,明月倒映,把一涓春水照得上下透明,打破了溪上昏暗的`暮色,仿佛一切都无所隐匿,连词人的满怀相思也没有可安顿的地方,真个是“寸心外,安愁无地”,闲婉深曲的细腻感情在低低的诉语中得到全面的吐露。“春月”,一作“春水”。水字不如月字。用月字,既写月光月色,又映带出水光水色,水月相融的清美含蓄意境宛然可见。句中的“点”字形象地写出月光映澈溪水,点破黄昏,消去暮色的明秀清幽景象。而且春月点破黄昏又富有一种动态感,化静为动,饶有情趣。

      下片写月下的回忆和遐想。第一句“曾把芳心深许”,上承“相思”二字,用拟人化手法叙说梅花相爱情深,曾两情相悦,至今犹沉浸在昔日欢爱的回忆中。梅花本来无情,而词人以情观花,故而花着我之色彩而亦有情。但“相思一度,秾愁一度”吧,美好的时光已经逝去了,往事犹记,旧情依然,魂牵梦随,柔情似水,满腹衷肠,急切欲诉,却又思绪纷乱,欲说又不知从何说起,于是悲戚戚地吐出一句:“故梦劳诗苦!”这个“苦”字,是相思之苦、想说而说不出的苦,感情份量很重,着力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相爱之深、相思之切的感情。当他无计可诉相思的时候,蓦然想起东风或能传达相思之苦,是它最先把春的信息带给梅花。所以殷切地盼望这多情的使者能把刻骨的相思带给梅花。可是,听说多情的东风早被那竹外的梅花留住,迷恋着梅花沁人的幽香,难以拿它作使者了。因而词人无限哀怨地说出末结两句:“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写到这里,词人的心头更加沉重了。虽然梅留东风只是“闻说”,未必是真,但在词人想来,疑虑难释。只能失望地将之当真。怨恨、痛苦、失望、悲伤的复杂感情一齐涌了出来。

      从这结尾两句来看,词人咏梅花,似别有怀抱,但词人却未未明,大概是留给有心的读者探寻其心曲的奥妙吧。这首小令不写形而写神,不取事而取意,对所咏之物不露一字,通篇不见梅字而处处梅在,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词意深曲含蓄,词情跌宕低徊,奇思巧语,妥贴轻圆,确为词中俊品。

      留春令·咏梅花

      史达祖〔宋代〕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曾把芳心深相许。故梦劳诗苦。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作为梅花的老朋友,我立在梅花溪上,只见如烟的暮霭笼罩着梅树枝梢,胧的月儿高挂在树梢上空,此刻我牵挂月下雾中的梅花, 油然而生愁思,感到无可奈何。溪中那细长的春水点缀着黄昏的景色,而我对梅花的相思之情就像溪中春水一样悠长,没有停止过

      梅花曾把她的芳心深挚地许给了我,因而我连做梦也在苦苦思索最美好的诗句,来表达我对她的爱意。听说多情的东风早被那竹外的梅花留住,迷恋着梅花沁人的幽香,难以拿它作使者。

      注释

      涓:细小的水流。

      没顿:没有停止。

    [阅读全文]...

2022-05-19 16:12:20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梅花鉴赏

  • 小学生,梅花
  •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1.凌寒:冒着严寒。2.遥:远远的。3.为:因为。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解说]

      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小学生必背古梅花鉴赏]

    [阅读全文]...

2021-12-12 10:30:34
  • 《梅花》诗词鉴赏

  • 梅花
  • 《梅花》诗词鉴赏

      梅花

      唐代:李煜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注释

      殷勤:情意恳切深厚,亦指恳切深厚的情意。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②槛(jiàn):窗户下或长廊旁的栏杆,也指井栏。

      重(chóng):再次。

      妍(yán):美,如“争妍斗艳”。李白《于阗采花》诗:“丹青能令丑者妍。”

      步障:用以遮蔽风尘或视线的一种屏幕。《晋书·石崇传》:“崇与贵戚王恺、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

      溉:灌、浇水。

      花:开花。名词活用为动词。

      蛾眉:女子长而美的眉毛。常作美女代称。这里借指周后。

      简析

      此诗题为《梅花》,却不是一首咏物诗,而是咏叹与梅花相关的人和事。据《全唐诗》载:“后主尝与周后移植梅花于瑶光殿之西,及花时,而后已殂,因成诗见意。”

      此诗首联起句“殷勤移植”语,即指这次移植梅花之事;“移植地”便是“瑶光殿之西”的“曲槛小栏边”。李煜、周后(即昭惠皇后)都是极富雅趣之人,又凭着帝王皇后的特殊条件,便为自己的生活极力营造出优美的氛围。他们以销金红罗罩壁,以绿钿刷丝隔眼,糊以红罗,种梅花其外,兴之所至,便有了移植梅花之事。颔联写道“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意思是记得当时还曾担心,梅花“重芳日”,只恐“不盛妍”。唯其如此,颈联便接着说:“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为了给梅花“阻风”,这两位形影相随的伴侣还特意为梅花牵开了漂漂亮亮、长长宽宽的“步障”;为了给梅花浇水,也还曾不辞“乘月”披星之劳。实指望来年能观赏到夫妻共同移植、一块浇灌的梅花的艳美风姿。可是,又有谁能料到花开前后,这正该供夫妻共赏同乐的美景良辰,而“蛾眉却不前”。尾联的这一慨叹,紧承在语流上逐层推进的前三联而发,于升至极高处的波峰浪尖,忽发哀音,跌入深潭,凄恻动人,给读者心灵以强烈冲击。

      ●花犯·梅花

      周邦彦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

      露痕轻缀。

      ∩净洗铅华,无限佳丽。

      去年胜赏曾孤倚。

      冰盘同燕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

      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

      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空江烟浪里。

      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周邦彦词作鉴赏

      起笔粉墙低,梅花照眼两句,总领全篇,以下对昔日的回忆、对来日的想象,都由此景生发。

      次句中的照眼二字,出自梁武帝《子夜四时歌·春歌四首》之一中的庭中花照眼句。这里,作者没有具体点明梅花的颜色,略过了花色,只写与粉墙相映照的花光,以光之夺目来显示色之明丽。至于其花色之为红为白,抑或为翠绿,这作者是个人的认知,不必拘泥。下面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三句,进一步写出了梅花之所独具的高出于凡花俗艳的格调。它之照眼,并不靠粉施朱,以嫣红姹紫来炫人眼目,而是丽质天成,自然光艳,别有其吸引人视线的风神韵味。这三句本是起二句的延伸和补充,但其间穿插了依然旧风味一句,就使前、后五句所写的既是现时景物又带有旧时色彩,抚今中渗入了思昔的成分,从而二字领起,时间上与前六句明白划界。胜赏曾孤倚,冰盘同燕喜两句是对去年之我的追述,自思去年孤倚寒梅、与花共醉的情事: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两句是对去年之花的追念,更爱去年梅花雪中开放的景象。

      这里写的是:梅花为积雪覆盖,一望皓白,形色难辨,而暗香仍阵阵从雪中传出,有如香篝之熏素被。

      过片领以今年二字,与上片后四句开头的去年二字相对应。上、下片的前半都是写眼前所见的梅花。如此以来上片粉墙低以下六句是写梅花的形态与风韵;下片今年对花以下五句则是写梅花的情态和愁恨;前者写梅花之盛开,后者写到梅花之凋落。如此以来对花最匆匆句就有两重含意:既是自叹,又是叹花;既叹自身去留匆匆,即将远行,又叹梅花开落匆匆。芳景难驻。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两句,则是以我观物,移情于景,化作者的愁恨为梅花的愁恨,把本是无知无情的寒梅写得似若有知、有情。末尾一个悴字已预示花之将落,紧接着承以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二句,则进一步写花的深愁苦恨及其飘零身世。

      接着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空江烟浪里两句,纯从空际落想。上句写梅,但所写的是眼前还不存的事物,是由眼前飞坠的花瓣驰思于青绿脆圆的梅子;下句写人,但所写的是将出现另一时空之内的人,是预计梅子荐新之时,人已远离去年孤倚、今年相逢之地,而正江上的扁舟之中,就这样,作者以出人意料之笔,以今日之感昨日之念跳到了明之思,词境再出新意。结拍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两句,从林逋《山园小梅》诗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化出。词人花开之时,对花之地,把词思时间上跳到梅子已熟时,空间上跳到空江烟浪里,再从彼时、彼地又跳回花开时、花开地。

      此词以多变的结构和纡徐反复和笔调,把自我的身世之感融入对梅花各个时期和方面的描绘。今日、昔日、来日间往复盘旅地展开情思。这种跳跃变换、空灵流转。浑化无迹的词笔与词思,确乎令人赞叹不已。

      古诗原文

      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

      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台。行人断消息,春恨几裴回。

      译文翻译

      庭院中有许许多多的杂树,却偏偏对梅花赞许感叹,请问你为何会如此?是因为它能在寒霜中开花,在寒露中结果实。可是,一旦到了春天,在春风中摇荡,在春日里妩媚的你,却纷纷随风飘落净尽,徒有抗寒霜的外表,却没有抗寒霜的本质。

      注释解释

      ①中庭:庭院中。

      ②咨嗟:叹息声。

      ③君:指上句"偏为梅咨嗟"的诗人。

      ④其:指梅花。作花:开花。作实:结实。其下是诗人的回答。这二句是说梅花能在霜中开花,露中结实,不畏严寒。

      ⑤尔:指梅花。霜华:霜中的花。华,同“花”。这三句是说梅花(纵使在艰难日子显示出抗霜抗露的特质)一旦遇到了春风春日,就赶紧摇荡著腰肢去谄媚它们了。徒有抗寒霜的外表,却没有抗寒霜的本质。

      ⑥霜华:即前句 "霜中能作花" 的简称。

      ⑦霜质:本指梅花的抗寒能力,借喻抵抗艰难恶劣环境的本质。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曾把芳心深相许。故梦劳诗苦。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赏析/鉴赏

    [阅读全文]...

2022-07-12 05:00:11
  • 描写梅花的古诗《白梅》赏析

  • 梅花,文学
  • 描写梅花的古诗《白梅》赏析

      导语:《白梅》是元代王冕创作的七言绝句。作者采取托物言志的手法歌咏了白梅的高洁品格,同时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描写梅花的古诗《白梅》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白梅

      元代: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译文

      白梅生长在有冰有雪的树林之中,并不与桃花李花混在一起,沦落在世俗的尘埃之中。

      忽然间,这一夜清新的香味散发出来,竟散作了天地间的万里新春。

      注释

      ①著:放进,置入。此身:指的是白梅。

      ②混:混杂。芳尘:香尘。

      ③清香发:指的是梅花开放,香气传播。

      ④乾坤:天地。

      赏析

      从诗歌大的构思技巧来看,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作者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在具体表现手法中,诗歌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通过阅读与分析,我们便知这首的主要的艺术手法是:托物言志,对比衬托。

      “冰雪林中著此身”,就色而言,以“冰雪”形“此身”之“白”也;就品性而言,以“冰雪”形“此身”之坚忍耐寒也,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将梅树比作自己。 已经表现白梅的冰清玉洁,接着就拿桃李作反衬。夭桃秾李,花中之艳,香则香矣,可惜争春太苦,未能一尘不染。“不同桃李混芳尘”的“混芳尘”,是说把芳香与尘垢混同,即“和其光,同其尘”、“和光同尘,不能为皎皎之操。”相形之下,梅花则能迥异流俗,所以“清香”二字,只能属梅,而桃李无份。

      下阙两句也许只是作者在灯下画了一枝墨梅而已。而诗句却造成这样的意向:忽然在一夜之中,全世界的白梅齐放,清香四溢,玉宇澄清。这首诗给人以品高兼志大,绝俗而又入世的'矛盾统一的感觉,这又正是王冕人格的写照。

      前两句写梅花冰清玉洁,傲霜斗雪,不与众芳争艳的品格。后两句借梅喻人,写自己的志趣、理想与抱负,讴歌了为广大民众造福的英雄行为及牺牲精神。本文通过对梅花的吟咏描写,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志趣和品格。

    [阅读全文]...

2022-06-24 17:24:08
  • 有关花的古诗词鉴赏

  • 有关花的古诗词鉴赏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做过古诗词鉴赏吧?古诗词鉴赏,很多时候是指从“情”和“景”的角度对古诗词做深入的.赏析。很多人在面对古诗词鉴赏的时候都很头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花的古诗词鉴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猜谜铺垫:

      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

      南宋·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二、姹紫嫣红之春天·桃之夭夭

      桃花

      五代南唐·李中

      只应红杏是知音,灼灼偏宜间竹阴。

      几树半开金谷晓,一溪齐绽武陵深。

      艳舒百叶时皆重,子熟千年事莫寻。

      谁步宋墙明月下,好香和影上衣襟。

      桃花

      唐·吴融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三、万木葱茏之夏天·映日荷花

      (铺垫:婷婷水中伫,六月枝头香。熏风拂面过,阳高颊畔红。)

      荷花

      清·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四、西风落叶之秋天·丹桂飘香

      (铺垫: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咏桂花

      宋·吕声之

      独占三秋压众芳,何须橘绿与橙黄。

      自从分下月中种,果若飘来天际香。

      清影不嫌秋露白,新丛偏带晚烟苍。

      高枝已折却生手,万斛奇芬贮锦囊。

      霜天晓角·桂花

      宋·谢懋

      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 胜绝,君听说。是他来处别。试看仙衣犹带,金庭露、玉阶月。

      五、银装素裹之冬天·梅映红霞

      (铺垫: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阅读全文]...

2021-12-04 09:21:47
  • 梅花春天的诗句鉴赏

  • 梅花,春天
  • 梅花春天的诗句鉴赏

      《梅花》原文

      何处花先放?向南三两村。

      未春天似梦,彻夜月无言。

      且喜昏鸦散,毋嫌翠羽喧。

      众芳久寂寞,赖汝照乾坤。

      《梅花》鉴赏

      诗人对梅花采取一种比较客观的观察、欣赏和描写的态度,是一种欣赏自然美景的态度,物与我基本上是分离的'。这首咏梅诗是写形传神的神来之笔。神似的高妙之处,在于虽然难以确指梅花的色如何艳、香如何郁,但闭目凝想,可得其神韵,拂之不去。

      《梅花》作者简介

      钱澄之,清代诗人。原名秉镫,字幼光(一作饮光),号田间(别号四顽)。桐城(今属安徽)人。明末诸生。南明唐王时(1645),授彰州府推官;桂王时(1646)授礼部仪制司主事。永历三年(1649)授翰林院庶吉士。曾在吴江起兵抗清,又曾因避南明党祸出亡浙闽至粤,削发为僧,改名幻光。后还俗归隐故乡,又改名澄之,不再出仕。

    [阅读全文]...

2022-05-17 22:05:37
  • 梅花谷古诗

  • 梅花
  • 梅花谷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梅花谷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唐诗李白《梅花谷》

      特访梅花信,漫行春谷中。

      朗月升东隅,流辉照苦颜。

      普门在何处,莫向海门寻。

      选任逢明主,休嗟尚散郎。

      举世争趋进,谁能事息机。

      获处从西鄙,胡然瑞物臻。

      胜游不惜屡,余兴尚淋漓。

      关于杜撰的诗歌《梅花谷》

      李白的魂也没有看到过所谓的《梅花谷》,更遑论写作该凑合的诗了。为了不让搞笑(该凑合的`诗每一联的首字组成“特朗普选举获胜”,特朗普为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获胜者)的凑合者误导读者,特将此凑合诗各句的出处列示如下:

      “特访梅花信,漫行春谷中。”出自明代雪山法师的《玄墓看梅花》:“特访梅花信,漫行春谷中。路随云共白,村与树俱空。色浅如萦雾,香寒不递风。虬枝吾欲折,长揖问山翁。”

      “朗月升东隅,流辉照苦颜。” 出自明代皇甫涍 (字子安,长洲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司直。与兄冲、弟汸、濂称四皇甫并有才藻。时以为盛事所著有少玄集)的《代古》:“朗月升东隅,流辉照苦颜。愁思抚清夜,房拢凄以闲。玉墀花稍积,檐鸟双飞还。凝熏空锦衾,游尘集绮弦。驰波岂尽意,浮云难结言。所恨千里遥,所望一水闲。”

      《梅花谷古诗》出自明代杨循吉的《吴中普门长老乞语》:“普门在何处,莫向海门寻。只此吴城中,便有紫竹林。古以水与月,而赞白衣士。举头即见月,掘地即得水。朴哉明长老,今往住普门。济度说已尽,我复将何言。虽然无可言,愿且举水月。月在水中明,此理分明说。”

      “选任逢明主,休嗟尚散郎。” 出自宋代余靖的《酬和苏梦得运使》:“选任逢明主,休嗟尚散郎。远均天雨露,全抚越封疆。早振连城价,尝陪照乘光。宦途更险易,人事变炎凉。遽喜輶轩至,同期远俗康。交情重推致,民意乐舒长。况有江山助,无怀节物伤。罇前且欢醉,一别久相望。”

      “举世争趋进,谁能事息机。” 出自明代陈淳的《东园四首》(嘉靖庚寅夏秋作):“懒拙无能事,独栖聊自存。竹扉低*水,花径曲通园。老婢强供爨,愚儿日应门。今古多尔尔,何处向人言。举世争趋进,谁能事息机。穷来犹不悟,老去渐知非。骨肉贫招弃,交游懒致稀。衰年须却步,自识此心微。运命生多蹇,羁穷老自胜。行藏如逐客,况味一枯僧。久病医难治,长贫盗亦憎。旁人讶长啸,错比是孙登。独酌林皋下,厌厌不计筹。似能添野兴,还可慰羁愁。月色十分好,虫声一片秋。壁间何物在,寒气隐吴钩。”

      “获处从西鄙,胡然瑞物臻。”出自宋代刘克庄的《西狩获麟》:“获处从西鄙,胡然瑞物臻。子因书曰狩,世始识为麟。出匪于*,来常以圣人。皆云麕且角,谁辨兽而仁。已叹吾无位,于嗟汝不辰。茂陵好奇怪,得者惜非真。”

      “胜游不惜屡,余兴尚淋漓。” 出自明代邹迪光(1550~1626,字彦吉,号愚谷。明无锡人。万历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湖广提学副使。万历十七年罢归,在惠山下筑愚公谷。)的《吴门归入惠山寺》:“胜游不惜屡,余兴尚淋漓。竹路青相借,花宫翠乱披。酒阑留月住,曲半受风吹。为问梁溪夜,何如吴苑时。”

    [阅读全文]...

2022-02-03 11:02:00
  • 梅花古诗王安石古诗(梅花颂古诗王安石赏析)

  • 梅花
  • 王安石推行新法,为何被迫两度罢相?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梅花以迎雪吐艳的唯美深受世人喜爱;以严寒傲然独放的内涵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人。从古至今,多少人为之泼洒笔墨,歌以咏志,谱写了一曲曲“梅”的华章。

    在众多咏梅诗词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称经典之作。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与“韩愈、欧阳修”等,并称“唐宋八大家”。提起王安石,大家就会想起历史上熟悉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公元1069年(宋神宗熙宁二年),北宋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为使北宋富国强兵,挽救国家政治危机,宋神宗任王安石为副宰相,支持他进行新法改革。王安石的改革涉及经济、军事、教育等。新法内容主要有:官府低息放贷给农民;改变土地兼并;兴修水利。加强军士训练、重军事管理。改革科考,任用贤才等一系列举措。推行期间,国库收入大增,边境防御加强。但由于新法更大程度触动了贵族和大地主利益,改革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的强烈抵制。推行改革的奸臣也借新法之名大肆敛财,使百姓生活更加困苦,这与他的改革初衷大相径庭。在强大的保守派反对声中,神宗为保住皇权,也不再顶力支持王安石,新法推行变得举步维艰。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宋神宗去世,变法也随之以失败而告终。王安石变法虽然失败,但他的很多改革措施为*提供了借鉴。他迎难而上的大胆改革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

    新法推行,王安石被迫两度罢相。看透官场勾心斗角的他,放弃了改革,退隐乡村。心灰意冷地他写下了《梅花》这首诗:

    梅 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有梅花传来的阵阵的幽香。

    作者以梅喻己,以诗明志,不正是那傲雪芬芳的“绝世之梅”吗?

    [阅读全文]...

2022-06-27 16:55:07
  • 梅花的古诗

  • 梅花,写景
  • 1、《题画梅》

      清·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2、《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唐·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3、《红梅》

      宋·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4、《红梅》

      宋·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5、《次韵中玉早梅》

      宋·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

    6、《初识梅花》

      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7、《杨柳枝词》

      唐·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凑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8、《雪梅》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9、《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宋·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10、《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1、《墨梅》

      金·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12、《墨梅》

      明·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13、《墨梅》

      宋·居简

      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  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

    14、《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15、《梅花绝句》

      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16、《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7、《卜算子·咏梅》

      现代·*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阅读全文]...

2022-01-13 07:57:45
梅花的古诗鉴赏 - 句子
梅花的古诗鉴赏 - 语录
梅花的古诗鉴赏 - 说说
梅花的古诗鉴赏 - 名言
梅花的古诗鉴赏 - 诗词
梅花的古诗鉴赏 - 祝福
梅花的古诗鉴赏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