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特点的古诗歇后语

关于现代特点的古诗歇后语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现代特点的古诗歇后语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现代特点的古诗歇后语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现代特点的古诗歇后语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k+) 语录(91) 说说(131) 名言(34) 诗词(3k+) 祝福(22) 心语(2)

  • 关于汉字特点的歇后语

  • 语文
  • 关于汉字特点的歇后语

      导语:谐音歇后语是歇后语中的一大种类,根据相同或相*的字音达到一语双关的效果。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汉字特点的谐音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2、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3、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4、 精装茅台——好久(酒)

      5、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6、 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7、 和尚的房子 —— 妙(庙)

      8、 和尚的脑壳 —— 没法(发)

      9、 斧子破毛竹 —— 着急(斫节)

      10、 鱼池里下网 —— 多余(鱼)

      11、 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12、 狐狸骑老虎 —— 狐假(驾)虎威

      13、 狗长犄角 —— 洋(羊)气

      14、 狗吃豆腐脑 —— 闲(衔)不着

      15、 狗吃青草 —— 装样(羊)

      16、 狗吃黄瓜 —— 错了时(食)

      17、 小苏他爹——老输(苏)

      18、 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19、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20、 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21、 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

      22、 一丈二加八尺——仰仗(两丈)

      23、 一个墨斗弹出两条线——思(丝)路不对

      24、 一斤面粉摊张饼——落后(烙厚)

      25、 一头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顶

      26、 怀里揣马勺 —— 诚(盛)心

      27、 怀里揣棉花 —— 软(暖)心

      28、 怀里揣蓖子 —— 舒(梳)心

      29、 穷人买米 —— 一声(升)头

      30、 穷木匠开张 —— 只有一句(锯)

      31、 补锅匠栽筋斗 —— 倒贴(铁)

      32、 张天师下海 —— 莫(摸)怪

      33、 张天师跪在泥水里 —— 求情(晴)

      34、 张果老的驴 —— 不见奇(骑)

      35、 公鸡戴帽子 —— 官(冠)上加官(冠)

      36、 鸡脑袋上磕烟灰 —— 几(鸡)头受气

      37、 二两棉花四张弓——细谈(弹)

      38、 二姑娘梳头——不必(蓖)

      39、 二胡琴——扯扯谈谈(弹弹)

      40、 十二个时辰占三个字——身(申)子虚(戌)

      41、 十八岁的宫娥——正享福(想夫)

      42、 十文钱掉了一文——久闻(九文)

      43、 十五的月光——大量(亮)

      44、 十月里的桑叶——谁来睬(采)你

      45、 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46、 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

      47、 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48、 九月初八问重阳——不久(九)

      49、 刀子切元宵——不愿(圆)

    [阅读全文]...

2022-07-11 01:56:55
  • 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

  • 写作
  • 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

      导语:*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有很多,非常具有趣味性。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歇后语,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嘴上抹石灰——白说(刷),精装茅台——好久(酒),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小苏他爹——老输(苏),四两棉花——谈(弹)不上,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一二三五六——没事(四),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八岁的宫娥——正享福(想夫),十文钱掉了一文——久闻(九文)十十五的月光——大量(亮)十月里的桑叶——谁来睬(采)你,(对付硝烟诱饵的最好办法)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九月初八问重阳——不久(九)

      刀子切元宵——不愿(圆),三九天穿单衣——威(畏)风,三更半夜出世——害死(亥时)人

      三十年的纺织娘——老油(蚰)嘴,三个钱买个牛肚子——尽吵(草),(这牛屎铺里肚子不好的大有人在)

      三个菩萨堂——妙妙妙(庙庙庙),三尺长的梯子——搭不上言(檐),(对许多话题深有此感)

      大车拉煎饼——贪(摊)的多,大麦掉在乱麻里——忙(芒)无头绪,土地堂里填窟窿——不妙(补庙)

      土地爷坐秤盘——志诚(自称),土地爷坐班房——劳(牢)神了,土地爷洗脸——失(湿)面子

      土地爷掉井——劳(捞)不起大驾,土地老爷的内脏——实(石)心实(石)肠,土地老爷穿素——白跑(袍)

      土杏儿——苦孩(核)子,土蚕钻进花生壳——假充好人(仁),下雨天不打伞——吝啬(淋湿)

      下雨天出太阳——假情(晴),下雨天不戴帽——临(淋)到头上,丈二宽的褂子——大摇(腰)大摆

      上鸡窝摔筋头——笨(奔)蛋,山上滚石头——实(石)打实(石),山头上吹喇叭——名(鸣)声远扬

      山西的胡桃——瞒人(满仁),山沟里敲鼓——回想(响),千年的'枯庙——没声(僧)

      (据说这里观庙的多,念经的少?)门神里卷灶神——话(画)里有话(画),门神老爷吃甘蔗——指教(纸嚼)

      马背上打掌子——离题(蹄)太远,弓起腰杆淋大雨——背时(湿),小豆做干饭——总闷(焖)着

      小和尚头上拍苍蝇——正大(打)光明,小炉灶翻身——倒霉(煤),小炉匠戴眼镜——找咱(碴)

      冻豆腐——难办(拌)

      冷锅炒热豆子——越吵(炒)越冷淡

      灶神上贴门神——话(画)中有话(画)

      沙石打青石——实(石)打实(石)

      沙滩上行船——搁(起)浅了

      没角的牛——假骂(马)

      没有赶庙会——莫急(挤)

      没有底的棺材——不成(盛)人

      没钱买海螺——省些(吸)

      怀儿婆过独木桥——铤(挺)而(儿)走险

      老奶奶吃稀饭——无耻(齿)下流

      老太婆开了口——一望无涯(牙)

      四两棉花——免谈(弹)

      寺里起火——妙(庙)哉(灾)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下雪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歪嘴讲故事——斜(邪)说

      出太阳下暴雨——假情(晴)

      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

      泥水匠整耗子——敷衍(眼)了事

      泥水匠无灰——专(砖)等着

      泥水匠招手——要你(泥)

      泥水匠的瓦刀——光图(涂)表面

      泥菩萨身上长草——慌(荒)了神

      泥鳅打鼓——乱谈(弹)

      怯木匠——就是一句(锯)

      空中挂灯笼——玄(悬)了

      空梭子补网——没法治(织)

      空棺材出丧——目(木)中无人

      空蒸笼上锅台——争(蒸)气

      肩膀上放烘笼——恼(脑)火

    [阅读全文]...

2022-05-24 06:27:15
  • 有关于现代的歇后语

  • 语文
  • 有关于现代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于现代的歇后语,欢迎大家分享。

      1、土地爷放屁(神气)

      2、城头上的草(两边倒)

      3、倒吃甘蔗(渐入佳境)

      4、石板上摔乌龟(硬碰硬)

      5、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

      6、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7、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8、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9、麻婆子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10、外甥打灯笼(照旧)

      11、死鸭子(嘴硬)

      12、蛇吞象(贪心不足)

      13、生米煮成熟饭(晚了)

      14、胖子触电(肉麻)

      15、公墓上弹吉它(吵死人)

      16、老虎头上拍苍蝇(不想活了)

      17、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

      18、打肿脸来充胖子(死要面子)

      19、公共厕所里扔石头(激起公愤)

      20、猫哭耗子(假慈悲)

      1、做梦娶西施——胡思乱想

      2、做梦讨老婆——想偏心了

      3、做梦跳井——虚惊一场;一场虚惊

      4、做梦招驸马——想偏心了

      5、做泥人的手艺——蹑(捏)手蹑(捏)脚

      6、做烧饼的卖汤圆——多面手

      7、做知县的丢了印——糊涂官

      8、做砖的模,插刀的鞘——框框套套

      9、砸祸卖铁——豁出去了

      10、芭蕉结果——一条心

      11、变戏法的亮手帕——不藏不掖

      12、变戏法的拿块布——掩掩盖盖

      13、宝玉和湘云哭贾母——各有各的眼泪

      14、苞谷秆里的虫——专(钻)心

      15、苞谷面做元霄——难捏合

      16、袍子改汗衫——有余

      17、瘪了的唢呐——看你怎么吹

      18、沸水锅里煮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19、疯姑娘讲笑话——嘻嘻哈哈

      20、请狼来做客——活得不耐烦

      21、瘸子靠着瞎子走——取长补短

      22、染坊的常客——好色之徒

      23、汽车坏了方向盘——横冲直撞

      24、请小姨子做伴——不安好心眼

      25、穷寡妇赶集——要人没人,要钱没钱

      26、耗子掉水缸——时髦(湿毛)

      27、韩湘子吹笛——不同凡响

      28、轿花了看戏———穷开心

      29、轿花了打算盘———穷算

    [阅读全文]...

2022-06-13 05:00:33
  • 很有趣的有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有括号精选

  • 很有趣的有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有括号

    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和尚的房子——庙(妙)

    河边洗黄莲——何苦(河苦)

    盲人戴眼镜——假聪明(假充明)

    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飞飞)

    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精装茅台——好久(好酒)

    蜘蛛拉网——自私(自丝)

    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万岁爷流鼻血——正红(朕红)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公共厕所仍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

    瞎子进烟馆——摩登(摸灯)

    空中布袋——装疯(装风)

    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很有趣的有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有括号

    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

    一丈二加八尺--仰仗(两丈)

    一个墨斗弹出两条线--思(丝)路不对

    一斤面粉摊张饼--落后(烙厚)

    一头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顶

    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

    窦娥喊冤——怨天怨地

    豆腐掉进灰堆里——吹又不好吹,打又不好打

    豆腐饨骨头——不软不硬

    豆腐渣炒耦片——迷(弥)了眼

    豆腐堆里一块铁——算他(它)最硬

    豆腐打地基——根基太软;底子软

    东郭先生救狼——善恶不辨

    东街发货西街卖——不图赚钱只图快(比喻办事洒脱。)

    东郭先生救狼——好心不得好报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东待发货西待卖——不图赚钱只图快

    东家的饭碗——难端

    东扯葫芦西扯瓢——胡拉乱扯

    [阅读全文]...

2022-07-13 23:40:41
  • 汉字谐音特点歇后语

  • 汉字谐音特点歇后语(精选165则)

      歇后语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语文基础内容,掌握了歇后语,生活中许多现象都可以以歇后语作比喻。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汉字谐音特点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妈妈的众姐姐——多疑(姨)

      2、戏台上的垛口——不成(布城)

      3、戏台上的鞭子——加码(假马)

      4、观音堂里着火——妙哉(庙灾)

      5、孙猴子坐金銮殿——不象仁(人)

      6、君寿星打靶——老腔(枪)

      7、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弹)

      8、麦柴秆吹火——小气(器)

      9、弄堂里跑马——题(蹄)

      10、旱魅拜夜叉——尽(精)

      11、见鬼园外竹笋——外甥(生)

      12、男人不打老婆——好福气(夫妻)

      13、秀才做诗——有两手(首)

      14、秃子脱帽子——头名(明)

      15、何家姑娘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16、肚子里撑船——内行(航)

      17、龟盖量米——什么声(升)

      18、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鸣声在外)

      19、扯铃扯到半空中——空想(响)

      20、抓蜂吃蜜——恬(甜)不知耻(刺)

      21、两百钱的花生——有得驳(剥)

      22、两手捧寿桃——有理(礼)

      23、护国寺买骆驼——没那个事(市)

      24、花椒掉进大米里——麻烦(饭)了

      25、老九的兄弟——老实(老十)

      26、三月的`杨柳--分外青(亲)

      27、三更半夜出世--害死(亥时)人

      28、大车拉煎饼--贪(摊)的多

      29、大麦掉在乱麻里--忙(芒)无头绪

      30、土地堂里填窟窿--不妙(补庙)

      31、土地爷坐秤盘--志诚(自称)

      32、土地爷坐班房--劳(牢)神了

      33、土地爷洗脸--失(湿)面子

      34、土地爷掉井--劳(捞)不起大驾

      35、土地老爷的内脏--实(石)心实(石)肠

      36、土地老爷穿素--白跑(袍)

      37、土杏儿--苦孩(核)子

      38、土蚕钻进花生壳--假充好人(仁)

      39、下雨天不打伞--吝啬(淋湿)

      40、下雨天出太阳--假情(晴)

      41、下雨天不戴帽--临(淋)到头上

      42、丈二宽的褂子--大摇(腰)大摆

      43、上鸡窝摔筋头--笨(奔)蛋

      44、山上滚石头--实(石)打实(石)

      45、山头上吹喇叭--名(鸣)声远扬

      46、山西的胡桃--瞒人(满仁)

      47、山沟里敲鼓--回想(响)

      48、空中布袋——装疯(装风)

      49、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阅读全文]...

2022-07-17 02:35:44
  • 汉字特点的谐音歇后语

  • 语文
  • 汉字特点的谐音歇后语

      谐音歇后语是歇后语中的一大种类,根据相同或相*的字音达到一语双关的效果。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汉字特点的谐音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纸做的栏杆——不能依(倚)靠

      2、纸糊的`凳子——不能做(坐)

      3、纸糊的炉子——过(锅)来就不行

      4、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5、驴皮贴墙上——不象话(画)

      6、拐子进医院——自觉(治脚)

      7、三九天穿单衣——威(畏)风

      8、三十年的纺织娘——老油(蚰)嘴

      9、三个钱买个牛肚子——尽吵(草)

      10、三个菩萨堂——妙妙妙(庙庙庙)

      11、鸡啄蚂蚁——正合适(食)

      12、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

      13、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14、九月初八问重阳——不久(九)

      15、刀子切元宵——不愿(圆)

      16、纳鞋底不用锥子——真(针)好

      17、鸡脑袋上磕烟灰——几(鸡)头受气

      18、二两棉花四张弓——细谈(弹)

      19、二姑娘梳头——不必(蓖)

      20、二胡琴——扯扯谈谈(弹弹)

      21、十二个时辰占三个字——身(申)子虚(戌)

      22、十八岁的宫娥——正享福(想夫)

      23、十文钱掉了一文——久闻(九文)

      24、十五的月光——大量(亮)

      25、十月里的桑叶——谁来睬(采)你

      26、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27、补锅匠栽筋斗——倒贴(铁)

      28、张天师下海——莫(摸)怪

      29、张天师跪在泥水里——求情(晴)

      30、张果老的驴——不见奇(骑)

      31、公鸡戴帽子——官(冠)上加官(冠)

      32、一头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顶

      33、怀里揣马勺——诚(盛)心

      34、怀里揣棉花——软(暖)心

      35、怀里揣蓖子——舒(梳)心

      36、穷人买米——一声(升)头

      37、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锯)

      38、小苏他爹——老输(苏)

      39、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40、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41、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42、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

      43、一丈二加八尺——仰仗(两丈)

      44、一个墨斗弹出两条线——思(丝)路不对

      45、一斤面粉摊张饼——落后(烙厚)

      46、斧子破毛竹——着急(斫节)

      47、鱼池里下网——多余(鱼)

      48、狐狸吵架——一派胡(狐)言

      49、狐狸骑老虎——狐假(驾)虎威

    [阅读全文]...

2022-02-24 16:03:39
  • 瞎子点灯歇后语

  • 语文
  • 瞎子点灯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瞎子点灯歇后语,一起来看看吧。

      【注解】

      瞎子点灯——白费蜡:形容做一些没有意义或白费力的事。

      哲理故事:

      1.一位老盲人夜晚拿着一盏灯走在马路上。有个行人感到非常奇怪,便问道:

      “您既然什么都看不见,费那么大劲拿着灯干什么?”

      “正是因为眼瞎我才拿灯呀,免得别人撞到我!”

      2.一个犹太盲人,晚上出门的时候总是会点着一个灯笼,每当人们看到灯笼的时候就知道是他来了。有一个人问他,你看不见,为什么还要点着灯笼呢?他回答说,我虽然看不见,但别人看的见我。

      黑夜里,瞎子走路将会发生三种可能:一是被别人撞倒:二是被障碍物绊倒:三是走进死胡同。如果瞎子在黑夜里“点灯走路”则将会发生另外三种可能:一是照亮了别人,避免被撞倒;二是给别人提醒有障碍物,避免了绊倒;三是别人善意地为瞎子指明通路,从而没有走进死胡同。比起我们这些不盲的人,这位点灯的盲人是何等的睿智啊。

      歇后语解读:

      常言道:瞎子点灯白费蜡。今日却要唱唱反调--瞎子点灯不白费蜡!

      从直观上看,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根本就没有白天黑夜之分,他既看不到蓝天白云,高山流水;也看不到桃红柳绿,白雪皑皑。也许他压根就不知道那灯光究竟是什么样子,在他的世界里上苍赐予他的就是一片漆黑。所以,他根本没有点灯之必要,即使点了也是白费。

      但从深层次看,确很有必要。其一,在屋内掌灯,最起码可以告诉别人,瞎子还活着,并且活在一个“明亮”的世界里。其二,瞎子倘若在漆黑的夜间行路,点着一盏灯不仅可以为他人行路提供便利,更能够起到不被他人碰撞,有效保护自己的作用。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我们虽然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不客气的说我们更象是一个“瞎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虽然看到了许许多多,但充其量也只是看到了世界的一点皮毛;我们虽然能够明确辨认对方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却无法看到对方的内心世界。瞎子看不见,所以也就不会瞎折腾,而我们看得见,却常常会瞎折腾,尽管自己已是满脸的麻子,却可以指责对方脸上不该长出的某个小雀斑;尽管自己已经腐败的“掉了渣”,却可以在大、小会议上要求别人“反腐倡廉”。这样的`看得见,远比看不见更为可怕。面对许多的未知数、不理解、看不懂、认不清,我们又比真正的瞎子好多少呢?

      从“白费”的角度看,现实生活中的“白费蜡”现象要比瞎子点灯式的“白费”有过之而无不及。瞎子“白费”的只是小小的一枝蜡烛,而双目明亮者“白费”的却是无数枝蜡烛。州官沉湎于灯红酒绿、声色犬马之中耗费的是纳税人供奉的“蜡烛”;百姓虽望尘莫及,但自得其乐的搞起四人方桌对阵,“长城”砌到天明,耗费的是自家的“蜡烛”,只要不惊扰四邻自然无人指责。为什么我们搞个不夜城都不认为是“白费”,可怜的瞎子点了一盏小小的灯就是白费呢?确有一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式的“霸道”。

      人无信仰,胸无大志,混世度日,无谓耗费青春者,活于世间与瞎子无异,不妨点亮一枝蜡烛既照亮自己,又照亮别人。有了这盏心灯,也许你会活得更轻松、更潇洒,小日子会过得更滋润。

      【拓展】关于瞎子的歇后语

      瞎子走路 - 早晚一个样

      瞎子的拐杖 - 带路人

      瞎子进学堂 - 不认输(书)

      瞎子抓婆娘 - 死不丢

      瞎子拿报 - 你看

      瞎子跑高 - 凶多吉少

      瞎子理乱麻 - 找不着头绪

      瞎子开锁 - 碰对了

      瞎子进村 - 摸不着门

      瞎子钩鱼 - 只照人家,不照自己

      瞎子打手电 - 只照人家,不照自己

      瞎子上街 - 摸出来的

      瞎子点灯 - 白费蜡

      瞎子唱花脸 - 瞎喊

      瞎子吹蜡烛 - 胡吹一气

      瞎子照镜子 - 不知自己是啥样子

      瞎子跳舞 - 盲目乐观

      瞎子跟着娶媳妇的笑 - 瞎凑热闹

      瞎子拜见丈人 - 有眼不识泰山

      瞎子买日历 - 胡扯

      瞎子帮忙 - 越帮越忙

      瞎子放驴 - 随它去

      瞎子娶老婆 - 不管美丑

      瞎子过索道 - 担心吊胆

      瞎子奔南墙 - 不碰不回头

      瞎子戴眼镜 - 多佘的框框

      瞎子摸鱼 - 碰运气

      瞎子干活 - 靠摸

      瞎子打灯笼 - 白点一支蜡

      瞎子打过独林桥 - 错路一条

      瞎子吃核桃 - 砸了手

      瞎子走路 - 摸过去算数

      瞎子放驴 - 砸了手

    [阅读全文]...

2022-07-01 15:37:16
  • 画龙点睛歇后语

  • 语文
  • 画龙点睛歇后语

      歇后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常被运用。但是你不一定能知道全部歇后语,知道画龙点睛的写一句是什么吗?下面有小编为您揭晓答案吧。

      画龙点睛--功夫到家了

      画龙点睛出处:

      唐朝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二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皆在。

      画龙点睛的释义: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比喻说话写文章,在关键的地方用一二警句点明要旨,使内容更加传神有力。

      例句

      一个好题目,常常对作品有画龙点睛之妙。

      画龙点睛的典故

      传说,有一年,梁武帝要张僧繇为金陵的安东寺作画,在寺庙的墙壁上画四条金龙。他答应下来,仅用三天时间就画好了。这些龙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简直就像真龙一样活灵活现。

      张僧繇画好后,吸引很多人前去观看,都称赞画得好,太逼真了。可是,当人们走*一点看,就会发现美中不足得是四条龙全都没有眼睛。大家纷纷请求他,把龙得眼睛点上。张僧繇解释说:"给龙点点上眼珠并不难,但是点上了眼珠这些龙会破壁飞走的`。"

      大家听后谁都不相信,认为他这样解释很荒唐,墙上的龙怎么会飞走呢?日子长了,很多人都以为他是在说谎。

      张僧繇被逼得没有办法,不得不答应给龙"点睛"。这一天,在寺庙墙壁前有很多人围观,张僧繇当着众人的面,提起画笔,轻轻地给两条龙点上眼睛。奇怪的事情果然发生了,他刚点过第二条龙眼睛,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四起,雷鸣电闪,在雷电之中,人们看见被"点睛"的两条龙震破墙壁凌空而起,张牙舞爪地腾云驾雾飞向天空。

      过了一会,云散天晴,人们被吓得目瞪口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再看看墙上,只剩下了没有被点上眼睛的两条龙,而另外两条被"点睛"的龙不知去向了。

      关于龙的歇后语

      离了水晶宫的龙——寸步难行

      龙背上刮鳞——痴心妄想

      龙嘴上拔胡须——送死;寻死;自己找死

      青龙白虎下界——凶神恶煞(杀)

      未草里头藏龙身——农家出英才

      蚊龙翻大海——四方遭灾;百姓遭难

      蚊龙造反——翻江倒海

      动物歇后语

      猫捉老鼠狗看门——本分事

      夜猫子进屋——准没有好事

      猫鼠交朋友——信不得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老鼠钻进风箱里——两头受气

      老鼠爬称钩——自称自

      老鼠掉进米缸里——一半喜一半忧

      老鼠同猫睡——练练胆子

      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

      耗子的眼睛——只看一寸远

      耗子拿枪——窝里反

      耗子掉到醋缸里—— 一身酸味

      耗子伸腿——小手小脚

      耗子逗猫——没事找事

      耗子嫁女——讲吃不讲穿

      耗子吃砒霜——翻白眼

      耗子滚到面柜里——乐糊涂了

      耗子舔猫鼻子——自己找死

      耗子窟窿(kū long)——填不满

      耗子上吊——猫逼的

      耗子啃木箱——闲磨牙

      耗子钻灰堆——闭着眼混

      耗子进老鼠夹——离死不远

      耗子掉水缸——时髦(湿毛)

      耗子拉木锨——大头在后边

      耗子爬秤钩——自己称自己

      耗子爬竹竿——一节一节来

      耗子偷米汤——勉强糊得着嘴巴

    [阅读全文]...

2021-11-26 12:21:20
  • 韩信点兵的歇后语

  • 韩信点兵的歇后语

      韩信点兵的歇后语,成也萧何败萧何,萧何与韩信是一对好朋友,下面是小编带来的韩信点兵的歇后语,欢迎阅读!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汉高祖刘邦曾问大将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斜了刘邦一眼说:“你顶多能带十万兵吧!”汉高祖心中有三分不悦,心想:你竟敢小看我!“那你呢?”韩信傲气十足地说:“我呀,当然是多多益善啰!”刘邦心中又添了三分不高兴,勉强说:“将军如此大才,我很佩服。现在,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向将军请教,凭将军的大才,答起来一定不费吹灰之力的。”韩信满不在乎地说:“可以可以。”刘邦狡黠地一笑,传令叫来一小队士兵隔墙站队,刘邦发令:“每三人站成一排。”队站好后,小队长进来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刘邦又传令:“每五人站成一排。”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三人。”刘邦再传令:“每七人站成一排。”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刘邦转脸问韩信:“敢问将军,这队士兵有多少人?”韩信脱口而出:“二十三人。”刘邦大惊,心中的不快已增至十分,心想:“此人本事太大,我得想法找个岔子把他杀掉,免生后患。”一面则佯装笑脸夸了几句,并问:“你是怎样算的?”韩信说:“臣幼得黄石公传授《孙子算经》,这孙子乃鬼谷子的弟子,算经中载有此题之算法,口诀是: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开一枝,七子团圆正月半,除百零五便得知。

      刘邦出的这道题,可用现代语言这样表述:

      “一个正整数,被3除时余2,被5除时余3,被7除时余2,如果这数不超过100,求这个数。”

      《孙子算经》中给出这类问题的解法:“三三数之剩二,则置一百四十;五五数之剩三,置六十三;七七数之剩二,置三十;并之得二百三十三,以二百一十减之,即得。凡三三数之剩一,则置七十;五五数之剩一,则置二十一;七七数之剩一,则置十五,一百六以上,以一百五减之,即得。”用现代语言说明这个解法就是:

      首先找出能被5与7整除而被3除余1的数70,被3与7整除而被5除余1的数21,被3与5整除而被7除余1的数15。

      所求数被3除余2,则取数70×2=140,140是被5与7整除而被3除余2的数。

      所求数被5除余3,则取数21×3=63,63是被3与7整除而被5除余3的数。

      所求数被7除余2,则取数15×2=30,30是被3与5整除而被7除余2的数。

      又,140+63+30=233,由于63与30都能被3整除,故233与140这两数被3除的余数相同,都是余2,同理233与63这两数被5除的`余数相同,都是3,233与30被7除的余数相同,都是2。所以233是满足题目要求的一个数。

      而3、5、7的最小公倍数是105,故233加减105的整数倍后被3、5、7除的余数不会变,从而所得的数都能满足题目的要求。由于所求仅是一小队士兵的人数,这意味着人数不超过100,所以用233减去105的2倍得23即是所求。

      这个算法在我国有许多名称,如“韩信点兵”,“鬼谷算”,“隔墙算”,“剪管术”,“神奇妙算”等等,题目与解法都载于我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一般认为这是三国或晋时的著作,比刘邦生活的年代要晚*五百年,算法口诀诗则载于明朝程大位的《算法统宗》,诗中数字隐含的口诀前面已经解释了。宋朝的数学家秦九韶把这个问题推广,并把解法称之为“大衍求一术”,这个解法传到西方后,被称为“孙子定理”或“*剩余定理”。而韩信,则终于被刘邦的妻子吕后诛杀于未央宫。

      1、韩信点兵 - 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2、韩信伐楚 -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3、萧河月下追韩信 - 为国操劳;连夜赶,爱才;谋士识良才

      4、韩湘子出家 - 一去不复返

      5、好斗的公鸡 - 好了不起;肥不了

      6、好斗的山羊 - 顶顶撞撞;又顶又撞

      7、喝敌敌畏跳井 - 必死无疑

      8、喝海水长大的 - 见过风浪

      9、喝酒不拿盅子 - 胡(壶)来

      10、喝开水吃菜 - 各有所爱;各人所爱

      11、喝凉水剔牙缝 - 没事找事;穷要面子

      12、喝老陈醋长大的 - 光说酸话

      13、喝了迷魂汤 - 昏头昏脑;昏了头;神魂颠倒

      14、喝了五味汤 - 啥滋味都有

      15、喝水用筷子 - 捞不着;故作姿态

      16、喝足酒跳太湖 - 罪(醉)该万死

      17、何仙姑要下凡 - 六神无主

      18、河边上逮螃蟹 - 有一个捉一个

      19、河里的木偶 - 随大流

      20、河里的泥鳅 - 老好巨猾

      21、河里赶大车 - 没辙

      22、河里捞不到鱼 - 抓瞎(虾)

      23、河南到河北 - 两省

      24、河滩里盖房子 - 靠不住;不可靠

      25、河水不犯井水 - 互不相干;各不相干

      26、荷包里的东西 - 十拿九稳

      27、荷包里装针 - 锋芒毕露

      28、荷叶包钉子 - 个个想出来

      29、荷叶包鳝鱼 - 溜啦;溜之大吉

      30、荷叶包蟹 - 包不住;露爪了

      31、和尚拜堂 - 外行

      32、和尚别发卡 - 调(挑)皮

      33、和尚不吃豆腐 - 怪哉(斋)

      34、和尚打架 - 抓不到辫子

      35、和尚打阳伞 - 无法(发)无天

      36、和尚戴礼帽 - 与众不同

    [阅读全文]...

2022-07-28 20:47:55
  • 古代英雄人物的歇后语

  • 古代,语文
  • 古代英雄人物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国中英雄人物的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徐庶为曹操献计——自食其言

      草船借箭属孔明——历史误判(实属周瑜)

      周瑜谋杀诸葛亮——忌贤嫉能

      周瑜计除蔡瑁、张允——借刀**

      周瑜杀蔡瑁、张允——曹操代劳

      周瑜招亲——反中诸葛亮算计

      周瑜配小乔——郎才女貌

      周瑜火攻遇东风——天作之合

      周瑜打黄盖——打在黄盖的身上,痛在周瑜的心上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战马超——①棋逢对手②白花脸杀黑花脸

      张飞买刺猥——人又刚强,货又扎手

      张飞当阳桥上一声吼——吓退千军

      张飞发怒——气冲斗牛

      蒋干盗书献曹操——包藏祸心

      陈宫离曹操——反目成仇

      袁绍用兵——优柔寡断

      袁绍待许攸——疑而生妒

      孟获归顺诸葛亮——心服口服

      孙坚回江东——猛虎归巢

      孙权向曹操献关羽——嫁祸于人

      孙策向袁绍献玉玺——借兵兴国

      庞统当县官——大材小用

      刘禅上朝误斗鸡——顾此失彼

      刘禅封安乐公——乐不思蜀

      刘禅遇邓艾——自缚请降

      关羽洛阳赴王直宴——文进武出

      关羽出*鲁肃宴——单刀赴会

      关羽华容道上放曹操——知恩图报

      关羽走麦城——终身悔恨

      关羽门前耍大刀——挑战高手

      吕布为人——见利忘义

      魏延妄喊谁杀我——自取灭亡

      草船借箭——只借不还

      陆逊夷陵败刘备——少年老成

      陆逊入八卦阵——迷途不知返

      关兴杀王番章——报仇雪恨

      王番章向关兴问路——鬼使神差

      黄忠打头阵——宝刀未老

      徐庶投曹操——尽孝不尽忠

      孙策急火攻心——意气丧命

      邓艾率兵过秦岭——九死一生

      刘谌自刎——与国共存亡

      刘谌与刘禅划界线——殊途不同归

      淳于琼守乌巢——小材大用

      刘关张桃园结义情——同生共死

      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林冲雪夜上梁山——逼的

    [阅读全文]...

2022-07-13 02:07:52
现代特点的古诗歇后语 - 句子
现代特点的古诗歇后语 - 语录
现代特点的古诗歇后语 - 说说
现代特点的古诗歇后语 - 名言
现代特点的古诗歇后语 - 诗词
现代特点的古诗歇后语 - 祝福
现代特点的古诗歇后语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