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除二首古诗是谁写的

关于岁除二首古诗是谁写的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岁除二首古诗是谁写的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岁除二首古诗是谁写的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岁除二首古诗是谁写的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4) 语录(3k+) 说说(12) 名言(530) 诗词(417) 祝福(1) 心语(120)

  • 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下一句

  • 唐 来鹄 早春

    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偏憎杨柳难钤辖,又惹东风意绪来。

    宋 王安石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 谢文翘 《教门新年词》

    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

    宝炬银花喧夜半,六街歌管乐升*。

    红楼梦 元春 爆竹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由学区房拍卖提供)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代王安石《元日》

    2、一声震得人方恐,回头相看已化灰。——《红楼梦》第22回元春制的灯谜

    3、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明朝范成大《爆竹行》

    与“爆竹”有关的诗句:

    1、《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

    歌颂春节的诗很多。王安石这首抓住放鞭炮、喝屠苏酒、新桃换旧符三件传统*俗来渲染春节祥和欢乐的气氛。这样写,精炼、典型、概括力强。诗中流露出的欢快气氛,与作者开始推行新法、实行改革、希望获得成功的心情是相一致的。现在贴桃符的人少了,多数人把桃符换成了春联,但过年放鞭炮、喝酒的*俗还在民间广为流传达室。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非常悠久的。这首诗也就具有传统美的品格。当然,现在大城市人太多,从空气的清洁和防火等方面考虑,并不提倡鞭炮。

    2、《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赏析:

    “拜年”,是过年时最隆重、最热烈的一项礼仪活动。投送拜贴这一风俗始于宋代,到了明清越演越烈,交换个“名片”,表示礼数到了。表个心意,既礼貌,又雅致。礼到人不怪,只是略嫌简陋。而拜贴也就相当于今天的送贺年卡。

    3、《爆竹行》

    明朝范成大

    食残豆粥扫尘罢,

    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

    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

    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

    三声四声鬼巢倾。

    十声连百神道宁,

    八方上下皆和*。

    却拾焦头叠床底,

    犹有余威可驱疠。

    赏析:

    大年初一的早上爆竹船又来了,要在苏杭一带停五天。一大早吃完早饭,取来竹竿分截成五尺长短的竹筒放到火中烤烧,当火力足够时,竹节间水分像流汗一样渗透出来,这时卜人急忙取走,孩童们纷纷躲在远处站立一旁。竹筒在门庭的阶梯上撞落,噔时响起雷霆大吼。一声两声百鬼惊怕,三声四声把鬼怪吓的倾巢逃去,十声百声牛鬼蛇神全都吓跑了,八方*都安*下来。从床下拾起的焦碳中还存有可驱赶厉鬼的余威。现在可以把药汤都存放一边改换酒杯了,尽日的游玩终于可安稳睡一觉了。这首诗描绘的是春节的早晨,主人公在家中安排燃烧爆竹的事,表达了诗人新年愉悦欢畅的心情,寄托了诗人对居家*安的美好愿望。

    [阅读全文]...

2022-01-08 10:53:08
  • 三首除夕守岁的古诗

  • 除夕
  • 三首除夕守岁的古诗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首除夕守岁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翻译】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2、《除夜太原寒甚》

      明·于谦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翻译】

      给远离家乡的人们说几句话:天气虽然有些寒冷,但又何必为此而不堪苦闷呢?春天不久就要来到了,春风就在屋子的东头。

      3、《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翻译】

      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除夕

      唐·史青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

      赏析:相传此诗是唐玄宗李隆基命题,史青五步成诗之作。该诗妙就妙在一个“催”字,点出其紧迫感,一语双关,大有画龙点睛之妙。这首五律诗不仅成诗速度惊人,而且内容合题,诗中所咏,切时切景又切情,巧妙地写出了两年交替这个特殊时空环境里的景物和情感,同时对仗工整,韵律和谐,语言明白而又含蓄,充分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诗才,不愧为一首上乘的除夕诗。

      除夜有怀

      唐·孟浩然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赏析:古代五更在寅时,称*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凌晨3点到5点。这个时候,鸡仍在打鸣,而人们也逐渐从睡梦中清醒,开始迎接新的一天。除夕夜过了五更就是新的一年。所以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着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搏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赏析: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

      古人过年时有饮屠苏酒的风俗,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而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都是按自少至长的次序饮之,如晋人董勋所说的“少者得岁,故先酒贺之;老者失时,故后饮酒”。

    [阅读全文]...

2022-04-14 11:39:09
  • 有关二月二的古诗

  • 写作,文学
  • 有关二月二的古诗

      臧月(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有关二月二的古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二月二日即事(方岳)

      春潮昨夜没*滩,一雨催花色半含。

      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

      无欢不必游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

      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二月二日宴中贻同年封先辈渭(黄滔)

      帝尧城里日衔杯,每倚嵇康到玉颓。

      桂苑五更听榜后,蓬山二月看花开。

      垂名入甲成龙去,列姓如丁作鹤来。

      同戴大恩何处报,永言交道契陈雷。

      (二)二月二日(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三)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

      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

      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

      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

      更作风檐夜雨声。

      《二月二日遂宁北郭迎富》

      (宋)魏了翁

      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

      谁为贫躯竟难逐,素为富逼岂容辞。

      贫如易去人所欲,富若可求我亦为。

      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随人意看儿嬉。

      《撑腰糕》

      (清)蔡云

      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啖花糕。

      支持柴火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

      《二月二日》

      (唐)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

      (宋)张耒

      久将菘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

      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

      《二月二日*上赋》

      (宋)贺铸

      仲宣何遽向荆州,谢惠连须更少留。

      二日旧传挑菜节,一樽聊解负薪忧。

      向人草树有佳色,带郭江山皆胜游。

      载酒赋诗从此始,它年耆老话风流。

      《二月二》

    [阅读全文]...

2022-02-11 08:43:06
  • 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下一句是什么

  • 知识,学*,文学
  • 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下一句是什么

      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下一句是什么?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

      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下一句是:春风送暖入屠苏。

      原句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意思是: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这句话出自王安石的《元日》,原文如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词注释】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2、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3、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4、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5、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6、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7、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诗词翻译】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诗词赏析】

      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至今。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挂桃符,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

      诗是人们的心声。不少论诗者注意到,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王安石这首诗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是因为他当时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间,正如眼前人们把新的桃符代替旧的一样,革除旧政,施行新政。王安石对新政充满信心,所以反映到诗中就分外开朗。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曈曈日”照着“千门万户”,这不是*常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始,变法带给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结尾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现了诗人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这首诗虽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更新的*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表现得含而不露。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阅读全文]...

2022-02-06 17:43:32
  • 除夕古诗句

  • 除夕,古诗文
  • 除夕古诗句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除夕古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二首

      唐·姚合

      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旧国当千里,新年隔数更。

      寒犹尽北峭,风渐向东生。谁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傩声方去疫,酒色已迎春。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

      除夜

      唐·卢仝

      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旧国馀千里,新年隔数更。

      寒犹*北峭,风渐向东生。惟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傩声方去病,酒色已迎春。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除夕

      明·文徵明

      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

      莫笑书生太迂腐,一年功事是文词。

      除夕

      清·赵翼

      烛影摇红焰尚明,寒深知己积琼英。

      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

      除夜雪

      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祝英台*·除夜立春

      宋·吴文英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除夜》

      作者:高适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岁除夜》

      作者:罗隐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阅读全文]...

2022-01-08 20:18:54
  • 清明节是谁写的古诗62句

  • 清明节,祝福
  •   1、《清明日对酒》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时节,坟前扫墓,泪雨滂沱;扫墓后,坟头依旧清冷,而归家的儿女们已在灯前嬉戏。珍惜生活、珍惜时光吧,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

      2、《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清明节已至,朋友告诉我晴空下碧绿的原野尽头,是一处绝妙的游玩胜地。穿过杨柳丛,马儿一声嘶鸣,抬头望去,佳人斜倚秋千回眸一笑,灿烂明媚的春光似要将人迷醉。

      3、《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流传最广的一首清明诗。清明时节本该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诗人却独自奔波在漫长的旅途上,又遇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诗人的焦虑和惆怅。

      4、《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间不用火,清明之后本应“处处有新烟”,现在却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芜了,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

      5、《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清明踏青的*俗始于唐,盛于宋。蝴蝶飞舞,桃花郁金花竞相开放,人们结伴踏青。出发时看到露水在各色花瓣上颤颤欲滴,归来时微风穿过柳丝拂面而来。

      6、《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人们的心里自然起了忧思。路上车马嘈杂,郊外杨柳一片青翠,莺飞蝶戏。诗人坐在空荡荡的大堂里以茶代酒,回忆往昔。

      7、《鹊踏枝·清明》

      【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红杏在二月开放,清明节是在三月份,时序在向前推移,春光逐渐消逝。“一霎”二字,透露了对幸福、欢乐消逝得快速的伤感,也是对失去的美好生活的留恋。

      8、《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此词借节日的繁华来赞美西湖的'美,从开始到结束都贯穿着“繁华”、“喧哗”的节日气氛,把读者也卷入这气氛之中,领受节日的欢乐,构成一幅生动壮美的游春图。

      9、《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阅读全文]...

2022-04-28 09:18:53
  • 长歌行 古诗作者是谁

  • 优美,诗歌
  • 导语:长歌行 古诗作者是谁?《长歌行》是北宋文人郭茂倩(1041-1099)编纂的《乐府诗集》中的一首五言古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读这首诗,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段关于人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已逝的年华时,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而奋斗。”引导读者少壮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光阴,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长歌行 古诗作者是谁

    长 歌 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阅读全文]...

2022-07-26 13:53:12
岁除二首古诗是谁写的 - 句子
岁除二首古诗是谁写的 - 语录
岁除二首古诗是谁写的 - 说说
岁除二首古诗是谁写的 - 名言
岁除二首古诗是谁写的 - 诗词
岁除二首古诗是谁写的 - 祝福
岁除二首古诗是谁写的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