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东坡的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苏东坡的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苏东坡的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苏东坡的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苏东坡诗词精选名句(通用65句)
苏东坡是我国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词给我们一种阔达豪迈的'情感,让人敬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苏东坡诗词名句,一起来看看吧!
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6、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7、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8、天涯何处无芳草。
9、多情却被无情恼。
10、似花还似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爱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1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3、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1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5、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16、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7、此心安处是吾乡。
18、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9、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20、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21、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22、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23、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24、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25、归去来兮,我今忘我兼忘世。
26、笔所未到气已吞。
27、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28、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29、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30、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长琴,一壶酒,一溪云。
31、末不可以强于本,指不可以大于臂。
32、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
33、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34、至言不繁。
35、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
36、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37、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药中。
38、夕阳无语燕归愁。
39、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40、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物有深意,故遣幽人在空谷。
41、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
42、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43、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44、君子不重则不威。
45、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46、有酒膛肉多弟兄,急难何见一人。
47、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48、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49、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
苏东坡在凤翔做官时,有一年冬天到山上去赏雪。在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银色世界里,苏东坡清心涤虑,吟诗作赋,好不快活。突然,他看到一棵高大的桧树下,有一
苏东坡在凤翔做官时,有一年冬天到山上去赏雪。在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银色世界里,苏东坡清心涤虑,吟诗作赋,好不快活。
突然,他看到一棵高大的桧树下,有一块约两尺见方的地上,竟然没有一点雪迹,他觉得非常奇怪。不久以后,他又经过这里,看见那块没有雪的地方竟隆起两寸多高。
苏东坡是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就去问普门寺的长老和尚。和尚告诉他,这种现象表明那块地是仙人藏宝的地方,只能显示给有缘的人。别人没发现,你发现了,说明上天有意把宝赐给你,快去挖吧。
苏东坡听了非常兴奋,马上跑回家去拿家什,准备去挖宝。王弗见他慌慌张张的样子,问明了原因,正色对他说:“你还记得先夫人不许发藏的教诲吗?”
东坡一听,羞得满脸通红。原来,苏东坡小时候,住在眉山城西一个叫纱縠行的地方。有一年,仆人在花园里发现一块用石板盖着的地洞。大家都认为下面藏着金银财宝,纷纷提议把宝挖出来。东坡的母亲程夫人知道了,赶来拦住众人,说:“非份之财,谁也不能妄取,这是做人的品德!”让仆人取土来,把洞填了,用夯夯实,还在上面垒了一座假山,下令今后任何人都不准去挖。
经王弗这一提醒,苏东坡扔下家什,再也不提去挖宝的事。
谁知这件事传到一个道士的耳中,他找到苏东坡,对他说:“我有一个祖传的秘术———点金术,准备传授给你。”
苏东坡说:“你知道我不贪财,为什么还要向我传授点金术呢?”
道士道:“贫道的点金术就是要传给像你这样不取非分之财的人。古人说,欲取者不与。如果把点金术传给贪财之辈,他们欲壑难填,有再多的金子也满足不了他们的。”
东坡又问:“既然这样,那你把点金术传给我又有什么用呢?”
道士说:“我把点金术传给忠厚无欲的人,可让此术传之*,不致失传。倘若有一天你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可用此术济穷救困,保其一生清白。”
东坡听了道士的话,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说:“照你这样说来,有困难时就可以去取非分之财了?倘真的如此,又怎能保其一生的清白呢?”道士无言以对。
苏东坡的诗词名句
苏东坡是中国古代文人中少有的全才:他的诗、词、散文成就非常高,而且能书会画。不过他最为人所称道的还是他的胸怀和人生境界——在逆境中的`乐观与豁达。那么苏东坡的诗词名句都有哪些?以下仅供参考!
【凄美型】
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3.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4.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5.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6.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7.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8.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9.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豪放型】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4.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5.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6.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7.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8.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9.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1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洒脱型】
1.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3.一蓑烟雨任*生。
4.此心安处是吾乡。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7.人间有味是清欢。
8.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9.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10.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众所周知,苏轼不但是大文学家,还是著名的美食家,以他的号命名的“东坡肉”至今仍是一道名菜。苏轼喜欢吃肉,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他也曾克制过自己的食欲。
据他自己写的《东坡志林》记载,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八月,苏东坡决定节制饮食,每餐不过“一爵一肉”,即使有贵客临门,也不过三盘肉,可以少但不可以多。而且为了实现节食的目标,如果有人请客,一定要事先告诉人家这个标准,若主人不从,超过了这个标准,他就不去了。其实主人准备的菜再多,东坡先生您少吃点不就行了,何必拒绝人家的盛情呢,恐怕他自己也怕看见一桌子好菜控制不住,前功尽弃。
当然,有好东西不吃是很难受的,因此苏东坡还向大家传授了节食的方法,“夫已饥而食,蔬食有过于八珍;而既饱之余,虽刍豢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也就是说,待饥饿时再吃饭,即使是普通的蔬菜也是美味,等吃饱了,就是有大鱼大肉你也不想吃了。有志于减肥的朋友不妨一试。
苏东坡何等人物,节食当然不是为了身材苗条,他的目的是:“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瞧瞧人家,把节食当作修身养性兼持家的手段。
不过苏东坡节食还有另外一个目的,他患有眼疾,医生说不可食肉,大约肉是上火之物,病人应当吃得清淡一些,因此他谨遵医嘱。当然,苏东坡也是凡人,对于一个美食家来说,不能吃肉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即使他意志再坚定,也要找出一些不吃的理由来。
苏东坡说,由于不能吃肉,他的嘴不干了,提*道:“我与子为口,彼与子为眼,彼何厚,我何薄?以彼患而废我食,不可。”凭什么你眼睛患病让我嘴不能吃肉?苏东坡竟不能决。嘴又对眼说:“他日我痼,汝视物吾不禁也。”日后等我嘴病了,不禁止你眼睛看东西。最后苏东坡只好搬出管仲、《礼》的语录来说服自己的嘴。读罢真让人忍俊不禁,好像马季先生的相声《五官争功》一般。
看来减肥对谁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为宋代大文豪,苏轼现存诗约两千三百余首,存词三百四十余首。但是我们所耳熟能详的诗词只有二三十首。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些苏轼的名句,许多人倒背如流,其实,苏轼还有很多优美的诗词,我们却不知道。诗词君分享给大家苏轼一些鲜为人知的一些好诗词,来看看,你读过几句。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五》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海棠》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眼生花。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
回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怿》
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
——《渔家傲·七夕》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西江月·顷在黄州》
雨过潮*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望海楼晚景五首·其二》
分无纤手裁春胜,况有新诗点蜀酥。
——《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花影》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有美堂暴雨》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沙*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长淮忽迷天远*,青山久与船低昂。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游金山寺》
树暗草深人静处,卷帘欹枕卧看山。
——《三月二十九日二首》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东栏梨花》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新城道中二首》
仙掌月明,石头城下,影摇寒水。
念征衣未捣,佳人拂杵,有盈盈泪。
苏东坡传诗句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3.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4.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5.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长琴,一壶酒,一溪云。
8.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10.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1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2.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13.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14.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15.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16.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17.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18.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9.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20.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2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2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3.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2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5.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2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7.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28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29.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3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1.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32.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
33.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北宋元丰三年农历二月初一,黄州迎来苏轼。
黄州是长江南岸一个境况穷苦的小镇,苏轼是一个仕途失意的贬官,二者相逢,俨然落后与落难交集,竟结出双赢之果——黄州有幸,迎来苏轼,结缘三年,回报丰厚——万古流芳,声名赫赫。而黄州,则幻化出东坡先生。
从乌台诗案中死里逃生后,苏轼丢了太守职位,被贬至黄州,监视居住,安慰性地给个团练副使衔,但是俸禄被夺。这一年,苏轼44岁,上虽无老,下却有小,一大家子人,全等着他的俸禄过活。
收入骤断,日子该如何过呢?苏轼“私甚忧之”。生活陷入困境,自然要穷则思变。在给秦观的信中,苏轼细道窘境及节流之法:日用不过一百五十文,月初取四千五百文,分为三十份,挂屋梁上,每日早晨举画叉挑下一串,节余的用于待客。如此节约,“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估算下来也就两万文左右。
宋代官员俸禄比较丰厚,太守的标准工资是两万五千至三万文。苏轼做官二十多年,两万文称不上存款吧?尚不及他当太守时一个月的俸禄。这说明什么?一是不善于理财,开销较大,正如他书告友人“俸入所得,随手辄尽”;二是为官清廉,不涉贪腐。
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苏轼曾有此意。但身居黄州,不谋食一家人就要喝西北风,所以即便是文坛领袖,他也要为稻粱谋。
到达黄州第二年,苏轼身体力行务农,脱下长衫,换上农夫短衣,耕种黄州城东十多亩荒废坡地,种稻种麦,侍弄菜圃,栽桑树,种茶树。他曾经生出的弃官为农的想法意外实现,自号东坡居士,过上了诸葛亮躬耕陇亩、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般的生活。
逆境,对苏轼而言是一种砥砺,没有谪居黄州三年的盘磨,便不会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这样的文化瑰宝。
四川眉山是个倚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城镇。在眉山城的西边,有个寿昌院。北宋庆历年间,寿昌院是一所著名的乡校,“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小时候就在这里读书。
有一天,乡校的老师刘微之拿出自己创作的一首《鹭鸶诗》,先高声吟诵了两遍,然后让学生们品评。不少学生啧啧赞美,苏东坡却坐在那儿紧锁眉头,一言不发。晚上回家,他翻来覆去推敲老师的诗句,总觉得有不妥之处。
第二天早上,他鼓足勇气找到老师,轻轻地说:“老师,‘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这两句诗中的‘雪片’,是不是指鹭鸶身上落下的羽毛?”
“嗯,没错。”老师不假思索地回答。
“不过,鹭鸶起飞的时候,掉落的羽毛是不会随风斜斜地飘舞的。”苏东坡稍微提高了一下嗓门。
“这……你怎么知道?”老师面露诧异之色。
苏东坡满有把握地回答:“我和哥哥常到河边看鹭鸶玩呢!”
“唔,唔,”老师沉思片刻,忽然亲切地反问一句:“那么,你看这诗句应当如何改呢?”
“以学生愚见,是否可把‘雪片逐风斜’稍动几字,改为‘雪片落蒹葭(芦苇)’?”苏东坡胸有成竹,脱口而出。
“雪片落蒹葭?”老师顿觉眼前出现了一幅清新的画面,“好!一个‘落’字,可与雪片呼应,见出纷纷扬扬之状;而将‘风斜’换作‘蒹葭’,那江畔茂密的芦苇,也就鲜明地呈现在诗中了。”说到这里,他兴奋地拿出纸笔,把《鹭鸶诗》重新工工整整地抄写了一遍。上课后,他又当着全体学生,夸奖了苏东坡一番。
苏东坡名句
苏东坡的名句
苏东坡传名句
苏东坡名言名句
苏东坡诗词名句
苏东坡经典名句
苏东坡关于月亮的名句
苏东坡的名言
苏东坡名句寄蜉蝣于
苏东坡诗句
苏东坡的诗句
苏东坡的诗词
苏东坡东坡肉的诗句
关于苏东坡的诗句
苏东坡咏竹的诗句
苏东坡最有名的诗句
苏东坡说的古诗
苏东坡传摘抄
古诗苏东坡的竹
苏东坡脸长的诗句
苏东坡最有名的诗词
苏东坡写的诗词
苏东坡秋天的诗句
苏东坡茼蒿诗句
苏东坡写的最着名的古诗
苏东坡醉酒的诗句
形容苏东坡的诗句
苏东坡美食诗句
苏东坡带惊的古诗
苏东坡写秋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