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配画的收藏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配画的收藏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配画的收藏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配画的收藏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科,没有量的积累,学生的学*就像是一盘散沙,并不能将学*到的语文常识灵活自如的运用。而小学阶段作为孩子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在小学阶段,只有将基础的知识内容有效的掌握到位,才能够有效的提升语文成绩。
可以这么说,语文在三大主科之中,只最为简单的一门学科。学起来基本上不会存在理解不了的地方,只要能够用心去记忆理解,自然就不会存在很大的问题。俗话说“万丈高楼*地起”,语文的学*也一样的道理,想要学好语文,日常的积累那可少不了。
古诗词是我们语文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小学到高中,不管课本怎么样改,古诗词这一部分永远都没有动。确实,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我们中华民族这么多年传承下来的经典,如果得不到发扬那真是太悲哀了。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份300首适合中小学生诵读的古诗词,家长给孩子收藏,孩子看一看,这样孩子的成绩才能稳步提升,并且稳定下来,张弛有度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下面是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名句分类大全(经典收藏)希望大家喜欢。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1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1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1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1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1、《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2、《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3、《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4、《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5、《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6、《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7、《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8、《题大庾岭北驿》
唐·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9、《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月夜亿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1、《送别》
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12、《十五夜望月》
清明的古诗配画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的古诗配画,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创作背景
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清明》鉴赏: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吗?不是的。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zǎn]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小放牛》里的牧童也说,“我这里,用手儿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几户人家,那杨柳树上挂着一个大招牌”,然后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从这里脱化出来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实际生活中,问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诗里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开展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场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继承的地方吧!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1]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今日是我国传统七夕节,也是中国人自己的情人节,在这美好的日子,祝福有情人终成眷属。同时也精选五首经典七夕古诗词,供大家欣赏。
1、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代:秦观
秦观,生卒于公元1049年-1100年,字太虚。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生坎坷,诗词意义沉重,多寄托身世,感人至深。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大意:天空中轻云纤薄,变幻无常,流星划过天际,是在传递相思的愁怨,银河浩渺,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生凉的七夕节相聚,定会胜过俗世红尘中那些,虽长相厮守,却情淡如水的夫妻。
情意绵绵如流水不断,重逢的那一刻有如梦影般虚幻,分别时又怎忍心去看那孤独的鹊桥路。如果两人有至死不渝的爱,又何必天天处于朝欢暮乐之中呢?
微点:这首词写的自然流畅,通俗易懂,上、下片结构相同,议论与描述相间,从而形成议论与描述的相得益彰。同时秦观这种正确的恋爱观,高尚的精神境界,更是难能可贵,值得我们细细品悟。
2、秋夕
唐代:杜牧
杜牧,生卒于公元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今陕西西安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称“杜樊川”。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大意: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烛光映着一扇扇冷清的画屏,一位孤单的宫女,手执绫罗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皎洁的月光洒在石阶上,给人一种清凉如水的寒意,夜已深,睡无意,临窗做,她痴呆呆凝望着天河两旁的牛郎织女星,心中的孤独、凄凉与谁说。
微点:这首诗构思巧妙,语言流畅,感情婉约。写出了失意宫女的孤独与凄凉。也反映了宫中女子,举目无亲、无依无靠的不幸命运。艺术感染力很强。从形式和结构上看,全诗景物描写与抒情叙事相结合,别具匠心,动人心魄。
3、七夕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生卒于公元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逝于洛阳,葬于香山。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大意:抬头仰望,一弯残月挂在清凉的夜空,显得孤寂凄凉,年年的七夕与秋天一样令人感慨。
每年的这天都苦苦等待有情人的到来,相会欢乐,别时痛,这种离愁别绪只有牛郎与织女来品味。
微点:牛郎与织女每年七夕相会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白居易以此凄婉的故事作诗,抒发了诗人对有情人寄予深深的同情。
4、七夕
唐代:李商隐
李商隐,生卒于公元813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人。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大意:七月七日这天,诗人仰望天空,想象着喜鹊们搭桥已完工,织女也走出凤幄,分开障扇,与牛郎相会。
可是,人世间如何才能将世上的死别,换得每年一次的相逢呢?
微点:全诗想象丰富,从牛郎织女天上的七夕相逢,想到自己地上的爱情生活,语言精美,感情真挚,借景抒怀,充分说明诗人悼念亡妻的悲痛心情。
5、行香子·七夕
宋代:李清照
李清照,生卒于公元1084年-1155年,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南北宋之交时期的著名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大意:草丛中叫个不停的蟋蟀,把梧桐树的叶子惊落了一地。此情此景,使我联想到天上人间的浓愁时节。在云阶月地的星空中,牛郎、织女被阻隔在千重关锁之外,无法相会。只好在短暂的七夕相会,其余时光只能在浩渺星河中游来荡去,不得聚首。喜鹊搭桥,每年一见,牛郎、织女或许还是未能相聚吧,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了吧!
微点:这首词借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写人间的离愁别恨。全词以托事言情的手法,描述牛郎织女的凄苦故事,来表达词人对牛郎织女的同情,并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聚少离多,抒发词人对丈夫的相思之情,形象地表达了词人积于心中的离愁别恨。
祝大家七夕节快乐、开心,有情人终成眷属。
古诗词,是中国的特有文化传承瑰宝,流传几千年的古诗词,用寥寥数字,就表现了诗人的细腻情感。那么,与之春节相关的古诗词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值得收藏的中国春节优美古诗词集锦,欢迎阅读。
2022值得收藏的中国春节优美古诗词集锦(一)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降囊。
3.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4.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5.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6.欲知春色招人醉,须是元宵与踏青。
7.故人对酒且千里,春色惊心又一年。
8.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9.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10.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11.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12.儿童烧爆竹,妇女治椒花。
13.江南留滞归何日,万里逢春思故乡。
14.今夕知何夕,满堂灯烛光。
15.愿家家户户,和和顺顺,乐升*世。
16.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17.爆竹一声春梦晓,沈香亭北牡丹开。
18.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
19.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
20.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21.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2.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23.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24.歌舞留今夕,犹言惜旧年。
25.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26.爆竹无声惊寂寞,梅花有意伴淹留。
27.一朵祥云捧日,万象生辉。
28.烧灯明万户,爆竹响千门。
29.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30.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31.幸无爆竹惊寒梦,休羡椒花颂好春。
32.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33.从教一岁大家添,但只要、明年强健。
34.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
35.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36.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
37.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38.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39.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40.爆竹传声又岁除,流年不驻隙中驹。
41.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42.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43.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44.年年此日遥相忆,鸿雁何时续断行。
4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6.待到了,道一声稳睡,明年相见。
47.问暮鸦:何处阿戎家?
48.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9.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
夏天给树木、小草带来翠绿色,给花朵带来了七彩衣裳。
1、<初夏>
宋·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2、<初夏绝句>
宋·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人。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初夏即事>
宋·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西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6、<>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7、<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8、<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9、<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0、<初夏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1、<夏昼偶作>
唐·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12、<池上早夏>
唐·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古诗配画的收藏
收藏里的古诗
放收藏的古诗
收藏李峤的古诗
收藏格言
我收藏的古诗蝉
有关收藏的古诗
我的我收藏的古诗
古诗收藏的博主
收藏古诗的店名
收藏的句子
我的收藏古诗新唱
晒晒收藏的古诗
听我收藏的古诗
收藏李白的古诗
昨天收藏的古诗
收藏句子
收藏古董的诗句
收藏酒的古诗词
带收藏的古诗词
播放我收藏的的古诗
播放收藏池的古诗
喜欢收藏酒的古诗
关于收藏的名言
收藏界名言
赞美收藏诗句
关于收藏的诗句
收藏的说说在哪看
关于收藏的句子
适合收藏的古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