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轼官场得意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苏轼官场得意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苏轼官场得意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苏轼官场得意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苏轼写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轼写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南歌子·游赏》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
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谁家水调唱歌头。
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拓展延伸】
苏轼的咏茶诗词
东坡写了许多茶诗,有一些提到当时的名茶。
双井茶,产于江西省修水县是当时的贡茶之一,诗见苏轼《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其韵为谢》。“江夏无双种奇茗,汝阴六一夸新书。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明年我欲东南去,画舫何妨宿太湖。”这个茶好的东坡都不敢让书童仆人过手,要他自己亲自沏泡,他要好好欣赏如雪茶汤仿佛生出玑珠美玉。
月兔茶,产于四川省涪州,诗见苏轼《月兔茶》。“环非环,玦非玦,中有迷离玉兔儿。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圆还缺缺还圆,此月一缺圆何年。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小凤团茶像环又不是环,像玦又不是玦。环状的团茶,烹煮由环变成玦就缺了,这与月的阴晴圆缺又同又不同,月团缺了还会圆,团茶缺了就无法再也圆不了。所以爱茶人“不忍斗小团”。
垂云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宝严寺。宋时葛岭宝严院出产“垂云茶”,是形如“雀舌”的散茶,垂云茶当不是普通山茶,而是佛门上品茶。怡然送与东坡,东坡回礼以贡茶“大龙团”。《怡然以垂云新茶见饷,报以大龙团,仍戏作小诗》云:“妙供来香积,珍烹具大官。拣芽分雀舌,赐茗出龙团。晓日云庵暖,春风浴殿寒。聊将试道眼,莫作两般看。”
不断的贬谪生活使东坡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也为东坡提供了品尝天下名茶的机会。因此苏轼一生写下了*百首咏茶的诗词。东坡所作的这些茶诗融茶艺茶趣于笔端,意境幽美,引人入胜。后世人读了仿佛与东坡一道曾神游于山水之间,品茗于松竹之下,何其惬意淋漓痛快。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试院监考后,东坡和二三个监考官打水煎茶。东坡作《试院煎茶》一首,诗曰: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一,未识故人煎水意。(古语云:煎水不煎茶。)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诚斋诗话》还有一则东坡《煎茶》诗云: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杨万里解析这首诗第二句“自临钓石取深清”七字时,说它具有五方面的意思:一是水是清澈的;二是水是深处的清水;三是水是石头下面的水,没有泥土;四是石是钓石,不是一般寻常之石;五是水是东坡自己打上来的,不是让仆人做的这件事。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这句是形容水的状态是清澈甜美之极。“分江”二字,用的.十分绝妙。“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仍作泻时声。”这句是倒语,是诗人的独家行文妙法,尤为诗家妙法。如杜甫对香稻的赞美“红稻吸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语反而意全。“枯肠未易禁三椀,卧听山城长短更。”这句又把卢仝吃茶的公案打翻。仝吃茶吃到七椀,东坡不禁三椀,山城更漏无定。长短二字,有无穷之味。
《游惠山》:“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
《送南屏禅师》:“勿惊午盏兔毛斑,打出春瓮鹅罗酒。”《水调歌头·桃花茶》:“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壑源试焙新茶》:“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白云茶》:“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送刘寺丞赴余姚》:“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邵伯梵行寺山茶》:“山茶相对阿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
《西江月》:“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水调歌头》:“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
《次韵周种惠石铫》:“铜腥铁涩不宜泉,爱此苍然深且宽。蟹眼翻波汤已作,龙头拒火柄犹寒。”
《送南屏谦师》:“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二昧手。”“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下朽。”
《和钱安道寄惠建茶》:“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浣溪沙》:“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寄周安孺茶》这首长达120句的苏拭第一长诗,正是咏茶之作。“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名从姬旦始,渐播《桐君录》。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唐人未知好,论著始于陆。常、李亦清流,当年慕高躅。遂使天下士,嗜此偶于格。”
李白官场得意的诗句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白官场得意的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李白官场得意的诗句
李白《将进酒》: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失意的诗句
行路难三首
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簪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作者: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著名诗句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
饯别校书叔云》
3、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7、*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1、《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2、《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3、《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4、《守岁诗》
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
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
5、《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6、《儋耳》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7、《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生。
8、《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9、《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饮》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1、《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2、《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3、《采桑子》
多情多感仍多病。
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
细捻轻扰,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14、《蝶恋花》
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
学画鸦儿犹未就。眉间已作伤春皱。
扑蝶西园随伴走。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
海棠苏轼的古诗
苏轼,苏轼,有人说你的文章似行云流水,是天地奇观,我说你的诗文是开在你心上的璀璨烟花,每一次绽放都惊天动地,留下恒久的惊叹与怀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海棠苏轼的古诗,希望大家喜欢。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
思想感情
苏轼由花及人,生发奇想,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
翻译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赏析
这首诗开头两句,并不拘限于正面描写。首句“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从中还可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这两句把读者带入一个空濛迷幻的境界,十分美丽,然而略显幽寂。
后两句,苏轼由花及人,生发奇想,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写得痴绝,是全诗的关键句。此句转折一笔,写赏花者的心态。当月华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苏轼顿生满心怜意:海棠如此芳华灿烂,不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一个“恐”写出了苏轼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惊怯之情,也暗藏了苏轼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一个“只”字极化了爱花人的痴情,此刻他满心里只有这花儿璀璨的笑靥,其余的种种不快都可暂且一笔勾销了:这是一种“忘我”、“无我”的超然境界。
最后一句更进一层,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故”照应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为的意思,表达了苏轼对海棠的情有独钟。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此句运用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转而以花喻人,点化入咏,浑然无迹。
“烧高烛”遥承上文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于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那般刻薄寡恩,竟然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于是苏轼用高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此处隐约可见苏轼的侠义与厚道。“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烧”“照”两字表面上都写苏轼对花的喜爱与呵护,其实也不禁流露出些许贬居生活的郁郁寡欢。他想在“玩物”(赏花)中获得对痛苦的超脱,哪怕这只是片刻的超脱也好。虽然花儿盛开了,就向衰败迈进了一步,尽管高蹈的精神之花毕竟远离了现实的土壤,但他想过这种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的生活的积极心态,没有谁可以阻挠。
全诗语言浅*而情意深永。写这首诗时,苏轼虽已过不惑之年,但这首诗却没有给人以颓唐、萎靡的感觉,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触到苏轼的达观、潇洒的胸襟。
苏轼古诗大全
苏轼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本文为苏轼古诗大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
3、《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7、《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
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
夜阑风静欲归时,
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9、《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
凤凰山上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释
①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至元丰七年(1084)之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一说作于元丰三年,苏轼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
②东风:春风。袅袅: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泛:浮动。崇光:春光。③空蒙:一作“空濛”,雾气迷蒙。廊:回廊、走廊。
④“只恐”以下两句:写人与花对话,怕花睡去;燃亮烛火,*赏红妆。这种痴语与顽行写出了苏轼对这株无人观赏的海棠的痴情。只恐,只怕,只是担心。故,因此。红妆,女子盛装,此处喻指海棠。
◎译文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会凋谢,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赏析
本诗前两句写环境,后两句写爱花心事,题为“海棠”,选自《集注分类东坡先生》。全诗语言浅*而情意深永。清代诗人查慎行说:“此诗极为俗口所赏,然非先生老境。”写此诗时,诗人虽已过不惑之年,但此诗却没有给人以颓唐之气,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我们分明可以感触到诗人达观、潇洒的胸襟。
古诗赠刘景文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古诗赠刘景文苏轼,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赠刘景文
作者: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①刘景文:刘季孙(1033~1092),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宋仁宗嘉祐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话》卷下)。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事见《东坡全集》卷六三《乞赙赠刘季孙状》、《东都事略》卷一一○《刘*传》。
刘景文的父亲刘皴是北宋的将军,所以也养成他豪放的个性。因此苏轼称他为“慷慨奇士”。
②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
③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④君:你,指刘景文。
⑤盖:车盖,这里比喻荷叶。
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苏轼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诗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苏轼被贬官的诗句
生活若剥去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轼被贬官的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苏轼被贬官的诗句:《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被贬官的诗句:《浣溪沙》
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苏轼被贬官的诗句:《昭君怨》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苏轼被贬官的诗句:《减字木兰花·春月》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苏轼被贬官的诗句:《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被贬官的诗句:《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苏轼被贬官的诗句:《浣溪沙》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苏轼被贬官的诗句:《浣溪沙》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麦少]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苏轼被贬官的.诗句:《浣溪沙》
软草*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苏轼被贬官的诗句:《浣溪沙》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沙。
苏轼被贬官的诗句:《浣溪沙·寓意》
炙手无人傍屋头。萧萧晚雨脱梧楸。谁怜季子敝貂裘。
愿我已无当世望,似君须向古人求。岁寒松柏肯惊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坡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当时诗人因著名的“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这种不得意的状态下,诗人写了这首咏海棠诗,写出了海棠的美丽明艳,还有诗人惜花爱花的心情。
这首诗的意思是:东风轻轻地吹过来,春光明媚。月亮已经转到回廊的另一头去了,夜雾都染上了海棠花的浓香。我怕夜深了,海棠花也要睡觉了,就高高地点起蜡烛照着它。
诗的第一句点明时令,表明季节是在春天。和煦的东风微微地吹过来,春光荡漾,一丛海棠花开 得 特别娇艳。第二句暗写海棠花的香气芬芳馥郁。晚上小院里起了一层轻轻的薄雾,海棠花的香气似乎把夜雾也染上了层浓香。夜渐渐深了,月亮也转过了回廊。
后面两句采用拟人及借喻的手法,写出诗人月夜赏花,久久不愿意离去的心情。夜深了,人们都已经进入梦乡了。海棠花是不是也累了,也要去睡觉呢?为了能继续赏花,诗人就点上了蜡烛,高高地照着花枝,让它不要有睡意。烛光与花色互相映衬,花朵显得更加娇艳迷人。
这里的”红妆“是诗人用的一个比喻。相传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一起宴饮。杨贵妃宿酒未醒,神态慵懒。唐玄宗开玩笑说:”海棠睡未足耳。”
诗人不愧是大文豪,用典也不露痕迹,即使是看不懂这一典故的人,也不影响对诗的阅读。反而会觉得十分生动有趣。
”只恐夜深花睡去“为*广为传诵,是本诗的点睛之笔。比如说《红楼梦》中,史湘云喝醉了,觉得酒涌心头难受,就躺在一块大石头上,周围的芍药花瓣纷纷飞落下来,落了她一身。一群蜜蜂嗡嗡嗡地围着她飞。那些姑娘们见了,乐不可支,就套用这句诗来取笑她,说”只恐石凉花睡去。”
苏轼著名的古诗诗句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苏轼著名的古诗诗句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1.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2.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生。——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3.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5. 笑渐不闻声渐悄。——苏轼《蝶恋花·春景》
6. 林断山明竹隐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7.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8.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9.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10.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11.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2.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13.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苏轼《江神子·江景》
14.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15.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16. 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蝶恋花·春景》
17.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8.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9.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0.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1.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2.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23.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24.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苏轼《蝶恋花·春景》
25.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6.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27.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28. 一枕初寒梦不成。——苏轼《南乡子·送述古》
29.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0.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31.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3. 夜来幽梦忽还乡。——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34.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5.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苏轼《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36.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苏轼《花影》
37.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8.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39.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40.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1.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2.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43.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44.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春景》
45.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46.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47. 枝上柳绵吹又少。——苏轼《蝶恋花·春景》
48.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49.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
苏轼官场得意的古诗
官场得意的古诗
官场得意的古诗词
形容官场得意的诗句
官场失意的诗句
官场失意情场也失意的古诗
不惧官场的古诗
古诗中的官场
苏轼的古诗及意思
情场得意的诗句
厌恶官场的古诗
官场圆滑的古诗
离开官场的古诗
混官场语录
苏轼的古诗苏轼
官场语录
安慰官场的古诗
官场失意时勉励的诗句
梅(苏轼)的古诗的大意
看透官场的诗句
骂官场的古诗词
体现官场不得志的古诗词
古诗对官场的雅称
苏轼的吃意人生古诗
表达对官场心灰意冷的古诗
批判官场的古诗
关于官场的诗句
官场小说中的古诗
看不惯官场的古诗
关于官场的诗句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