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窗和月的古诗

关于带窗和月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窗和月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窗和月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窗和月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1) 语录(3k+) 说说(1) 名言(501) 诗词(390) 祝福(1) 心语(316)

  • 《窗中列远岫》古诗原文及赏析

  • 《窗中列远岫》古诗原文及赏析

      《窗中列远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前两句总写从谢朓楼的窗户中所看到的自然美景。中间六句详细描写了远山的美丽景色。最后四句写对这些自然景观的感受,还写了登谢朓北楼的感受。这首诗语言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窗中列远岫》古诗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窗中列远岫》(唐·白居易)

      天静秋山好,窗开晓翠通。

      遥怜峰窈窕,不隔竹朦胧。

      万点当虚室,千重叠远峰。

      列檐攒秀气,缘隙助清风。

      碧爱新晴后,明宜反照中。

      宣城郡斋在,望与古时同。

      【前言】

      《窗中列远岫》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排律。全诗从窗中揽景,移远就*,由*知远,内外通流,它像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手法,使深秋时节景致依次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

      【注释】

      ①岫:山。《尔雅》:“山有穴曰岫。”

      ②天静:澄静、宁静的天空。古有“天静宫,老子所妊之地。”(《四库全书》本《江南通志》卷四十八)

      ③遥怜:遥,远远,远望。怜,爱,惜。《史记·陈涉世家》:“楚人怜之。”

      ④当:作动词用,面对着。

      ⑤列檐:列,排成一行。如,排列。檐,房顶伸出墙壁的部分。如,廊檐。列檐,排列的廊檐。

      ⑥碧爱:碧,青绿色。如:碧绿。金碧辉煌。碧爱,碧绿可爱。

      ⑦宣城郡斋:指谢朓北楼。

      【赏析】

      公元799年(唐贞元十五年),白居易在哥哥白幼文和任宣州溧水县令的叔叔白季康的介绍下,参加了宣歙观察使崔衍举行的乡贡考试,应试中正是这首五言排律《窗中列远岫诗》和另一首《宣州试射中正鹄赋》,以横溢的才华赢得了崔衍的赏识,白居易和另一个秀才侯权一起,被推举去长安参加进士考试。白居易在《送侯权秀才序》中云:“贞元十五年秋,予始举进士,与侯生俱为宣城守所贡。明年春,予中春官第。”

      这首诗的题目就是“窗中引远岫”,开头两句,总写从谢朓楼的窗户中所看到的自然美景,并就便点出了季节、地点与方位。登上雄踞陵阳山巅的谢朓北楼,凭栏远眺,青山绿水尽收眼底。“天静秋山好,窗开晓翠通”是说在一个澄静、宁静的秋天,满山翠绿,开窗见景,一览无余。

      紧接着诗人用三副联写了三幅图景。第一幅图景写了山林、竹海。“遥怜峰窈窕,不隔竹朦胧”,遥怜,远望,爱怜。窈窕,山峰幽深。这是说,远远看那山峰,深遂幽静,但山峰虽高,它阻挡不了翠竹的朦胧。朦胧·,这里是指一种朦朦胧胧美的境界。第二幅图景写了树丛、峰峦。“万点当虚室,千重叠远峰”,树丛万点,峰峦叠障,这些在窗户里看得真真切切,清清楚楚。第三幅图景写列檐、缘隙。“列檐攒秀气,缘隙助清风”,这是说,排列的廊檐聚攒着秀气,边缘的裂缝刮着清风,诗人从远眺写到*观。这些诗句,用词生动,对偶工整,很像一幅幅萧疏淡远的水墨画,*淡而又富有思致。

      诗的最后四句,写诗人的感受。一是写对这些自然景观的感受。“碧爱新晴后,明宜反照中”,碧爱,碧绿可爱。明宜,光明适合、适当。说新晴后的碧绿天空是最令人喜爱,反照中的`光明是最明亮的。二写登谢朓北楼的感受。“宣城郡斋在,望与古时同”,宣城郡斋,是谢朓出任宣城太守在于陵阳山顶建造的一座高斋”。唐初,人们为怀念他,在“高斋”旧址新建一楼,取名“谢朓北楼”,后来许多名人雅士登楼凭吊,赋诗抒怀。谢脁也曾有诗云:“窗中列远岫,庭际俯乔林。”(《郡内高斋闲望答吕法曹》)此处白居易不仅是在写景,意诗古境,历历在目,而且是在说事。作者最后说,现在与谢朓那个时候一样宣城的人文多么昌盛。白居易表面借以表达对谢脁重文的怀念,而实际上在歌颂当时的当权者,故赢得崔衍的肯定、赞许与推荐。

      *诗人非常喜欢从窗中揽景。如杜甫的《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苏轼的《南堂五首》:“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等,这种实际上表现了人们的一种空间意识。在这里白居易诗人运用排律的特点,勾画出一幅幅秋天的图景,适时尽传达出自己对古人的爱慕及今人的赞扬,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

    [阅读全文]...

2022-03-05 22:48:59
  • 诗名含有窗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窗字的诗词

  • 琐窗寒 其一 花户油窗

    张慎仪〔清代〕

    茜镛纱轻,碧棂纸脆,不宜冬晚。为翻新样,添换琉璃片片。

    任信风、吹过重翻,总疑遮煮一层绢。只书墙暖日,玲珑透影,砚冰能泮。

    烂漫。供清玩。似云母画屏,花浓目眩。燕寝凝香,最便消寒琼宴。

    纵周遭、掩映如云,仍朗朗隔窗易辨。到春时、窗外桃开,好觑春人面。

    庵东窗雨霁月出梅花影见窗上

    张耒〔宋代〕

    山头冷月出,射我幽窗明。屋东有新梅,寒影交疏棂。暗香不可挹,彷佛认繁英。耿耿终无言,依依如有情。怳疑姑射真,仙驭下我庭。姮娥晓西去,满树晨霜清。

    琐窗寒 风窗

    周之琦〔清代〕

    翠箔收寒,琼钩捲月,一番风紧。疏棂半掩,隔断满阶秋影。

    蘸银笺、油花暗滋,午妆粉指新留印。怕重来燕子,小门深闭,旧巢难认。

    方镜。颇黎衬。更玉坠低悬,兽钚相并。朱绳细绾,比似井栏斜引。

    玳梁深、轻笼篆烟,绣帏窥处还易暝。未愁他、画烛屏前,下帘红袖冷。

    琐窗寒 潇湘绿绮窗

    姚燮〔清代〕

    画箔三楹,冰纱六槅,那边窗户。诗残梦瘦,定有凉云遮絮。

    况濛濛、绿阴未消,悄来一鴂烟心语。可砌篁添种,相邀佳士,**听雨。

    休误。斜阳度。认凝上遥漪,锦篝润许。蜻蛉串羽。几被帘丝碍去。

    漫横琴、迢忆汉妃,凌波翠袜无恙否。剩幽香、入幅梅枝,夕月含微素。

    琐窗寒(旅窗孤寂,雨意垂垂,买舟西渡未能也。赋此为钱塘故人韩竹闲问)

    张炎〔宋代〕

    乱雨敲春,深烟带晚,水窗慵凭。空帘谩卷,数日更无花影。怕依然、旧时燕归,定应未识江南冷。最怜他、树底蔫红,不语背人吹尽。清润。通幽径。待移灯翦韭,试香温鼎。分明醉里,过了几番风信。想竹间、高阁半开,小车未来犹自等。傍新晴、隔柳呼船,待教潮信稳。

    声声慢(题吴梦窗遗笔·别本作题梦窗自度曲霜花腴卷后)

    张炎〔宋代〕

    烟堤小舫,雨屋深灯,春衫惯染京尘。舞柳歌桃,心事暗恼东邻。浑疑夜窗梦蝶,到如今、犹宿花阴。待唤起,甚江蓠摇落,化作秋声。回首曲终人远,黯消魂、忍看朵朵芳云。润墨空题,惆怅醉魄难醒。独怜水楼赋笔,有斜阳、还怕登临。愁未了,听残莺、啼过柳阴。

    西省北院新构小亭种竹开窗东通骑省…隔窗小饮各题四韵

    白居易〔唐代〕

    结托白须伴,因依青竹丛。题诗新壁上,过酒小窗中。

    深院晚无日,虚檐凉有风。金貂醉看好,回首紫垣东。

    子玉种牵牛花于余窗前虽为梧桐蔽日影著花不多而绿阴满窗亦可爱也

    陈曾寿〔清代〕

    凉归高树罢蝉吟,小院蜗居亦静深。积雨扫除三伏事,牵牛成就一窗阴。

    功成欲退疏纨扇,别久相亲展薄衾。节*重阳气清肃,好山何处可登临。

    姚絅庵示读*报及和叶竹窗二首次韵奉答并寄竹窗 其一

    顾清〔明代〕

    十载京尘扑面红,角巾常恐后诸公。陶潜此日方知是,徐邈当年也号通。

    *海溪塘鱼并美,中天楼阁栋俱隆。相期甚愧先生厚,无复郊亭七日龙。

    姚絅庵示读*报及和叶竹窗二首次韵奉答并寄竹窗 其二

    顾清〔明代〕

    隋珠赵璧鲁堂玙,本自遐生又僻居。搜剔果能无逸坠,明扬应不载诗书。

    梅边彩笔流清咏,竹里幽窗想旧庐。襕褐并游今几在,白头相望渺愁予。

    [阅读全文]...

2022-04-17 12:08:20
  • 含有窗字的古诗词 带窗字的诗词名句

  •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留七分正经,以度生;留三分痴呆,以防死。——《小窗幽记·集醒篇》

    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小窗幽记·集醒篇》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红楼梦·第二十八回》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夜月 / 月夜》

    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小窗幽记·集醒篇》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小窗幽记·集醒篇》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多读两句书,少说一句话,读得两行书,说得几句话。——《小窗幽记·集醒篇》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小窗幽记·集醒篇》

    窗外日光弹指过,*间花影坐前移。——《水浒传·第二回》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胸中没些渣滓,才能处世一番。——《小窗幽记·集灵篇》

    不*人情,举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梦境。——《小窗幽记·集醒篇》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小窗幽记·集醒篇》

    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交友道也。——《小窗幽记·集醒篇》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程颢《秋日》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晏殊《清*乐·金风细细》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小窗幽记·集醒篇》

    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小窗幽记·集灵篇》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小窗幽记·集醒篇》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 杂咏三首》

    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刘子翚《绝句送巨山》

    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神人之言微,圣人之言简,贤人之言明,众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小窗幽记·集醒篇》

    守恬淡以养道,处卑下以养德,去嗔怒以养性,薄滋味以养气。——《小窗幽记·集景篇》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从极迷处识迷,则到处醒;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小窗幽记·集醒篇》

    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纳兰性德《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刘方*《春怨》

    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处事最当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小窗幽记·集醒篇》

    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郑板桥《沁园春·恨》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喜传语者,不可与语。好议事者,不可图事。——《小窗幽记·集醒篇》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小窗幽记·集醒篇》

    [阅读全文]...

2022-03-08 20:03:55
  • 窗前木芙蓉古诗翻译及赏析

  • 窗前木芙蓉古诗翻译及赏析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窗前木芙蓉古诗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窗前木芙蓉》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范成大。其古诗全文如下: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前言】

      《窗前木芙蓉》是石湖居士早年的作品,借花抒怀,表示自己虽然漂泊而未逢时,但决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意志。

      【注释】

      ⑴木芙蓉:木本植物,简称芙蓉,秋天开各色大花,甚为艳丽。因与荷花易混,故加木,又称木莲。还有别名拒霜。

      ⑵辛苦:形容其孤寒冷落以及开花之艰难。小寒:天气稍寒,木芙蓉开花于八九月,因此这里的“小寒”,并非指节气的小寒。

      ⑶客:离家在外的人。作者用以自称。

      ⑷更凭:哪怕,就算是。青女:霜神。留连:盘桓勾留。

      ⑸愁红怨绿:花叶残败的样子。

      【翻译】

      冒着秋日的微寒,孤单的木芙蓉努力盛开着,它们心中的酸楚应当与客居他乡的游子是相同的吧。但任凭风霜连续不断地摧残,木芙蓉也决不会像那些凋零败落的花草一般愁怨不已。

      【赏析

      此诗前两句意思是:孤独凄清的木芙蓉,冒着初秋寒意而开,花的心就像作者自己的心一样,凄楚不已。“辛苦”一句语出黄庭坚《送曹子方福建路运判兼简运使张仲祺》诗:“山驿官梅破小寒”。后两句意为:哪怕寒霜常留不去,木芙蓉也不会如春天的那些娇嫩花儿一样,容易凋谢。诗中很好地融物以情,喻己以物,浑成一体,了无痕迹。此诗是作者咏物诗中的佳作。诗句详析:“辛苦孤花破小寒”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木芙蓉冒着秋天的微寒,努力的开放。“辛苦”点出了环境的恶劣,“孤花”写出了其它的花儿都已经凋谢,只有木芙蓉还在坚强的开放。就像“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也”里讲得一样,在恶劣的环境下还能美丽的绽放的木芙蓉,品格有是多么的坚贞不屈。“花心应似客心酸”也是用拟人手法,点出花的心情和人的心情想来应该是一样的.,是那么的艰辛。

      其实这里诗人是以木芙蓉自比,也点出了他正处于比较艰辛的环境里。“更凭青女留连得”,青女就是传说中主管霜雪的女神。青女留连不走,意思就是霜雪不停,继续肆虐。整句话的意思就是任凭霜雪肆虐,我也不怕。就如同《海燕》里说的那样:“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未作愁红怨绿看”中的“愁红怨绿”是指那些残败的花儿,整句的意思就是说木芙蓉不会像一般的花朵一样,经受不起霜雪的摧残,霜雪一来,就残败不堪。而木芙蓉在霜雪中却能开放出美丽的花朵。

    [阅读全文]...

2022-01-07 22:39:08
  • 带月的古诗

  • 带月的古诗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带月的古诗(精选31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

      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7、《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8、《月》

      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9、《望月怀远》

    [阅读全文]...

2022-07-08 07:19:50
  • 古朗月行古诗

  •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注释:

      1、古朗行:《乐府诗集》作“朗月行”,乐府古题。

      2、白玉盘:白玉做成的盘子。

      3、瑶台:传说西王母居住的宫殿。

      4、青云端:青云的顶端。

      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然后,又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然而好景不长,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蟾蜍,俗称癞蛤蟆;大明,指月亮。传说月蚀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使天、人都免除了灾难。诗人为什么在这里引出这样的英雄来呢?也许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吧!也许是希望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下吧!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还有什么可看的呢!不如趁早走开吧。这显然是无可奈何的办法,心中的忧愤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

      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是刺这一昏暗局面。沈德潜说,这是“暗指贵妃能惑主听”。(《唐诗别裁》)。然而诗人的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的感情,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阅读全文]...

2022-02-11 04:26:51
  • 含有月字的古诗

  • 含有月字的古诗句32首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要求对仗、*仄,押韵较自由,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也说古风、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含有月字的古诗(精选32首),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4、《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谁与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6、《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7、《关山月》

    [阅读全文]...

2021-12-14 18:59:17
  • 描写月的古诗

  •   1、《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2、《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4、《中秋夜君山脚下看月》

      明·无可

      汹涌吹苍雾,朦朣吐玉盘。

      雨师清滓秽,川后扫波澜。

      气射繁星灭,光笼八表寒。

      来驱云涨晚,路上碧霄宽。

      熠耀游何在,蟾蜍食渐难。

      棹飞银电碎,林映白虹攒。

      水魄连空合,霜辉压树干。

      夜深高不动,天下仰头看。

      5、《中秋台看月》

      明·无可

      海雨洗烟埃,月从空碧来。

      水光笼草树,练影挂楼台。

      皓耀迷鲸口,晶荧失蚌胎。

      宵分凭栏望,应合见蓬莱。

      6、《中秋夜南楼寄友人》

      明·无可

      海月出白浪,湖光射高楼。

      朗吟无绿酒,贱价买清秋。

      气冷鱼龙寂,轮高星汉幽。

      他乡此夜客,对酌经多愁。

      7、《中秋夜陇州徐常侍座中咏月》

      明·无可

      陇城秋月满,太守待停歌。

      与鹤来松杪,开烟出海波。

      气笼星欲尽,光满露初多。

    [阅读全文]...

2022-01-29 14:56:03
  • 描写月的古诗

  •   月色发白光时,那是一面镜子,透过镜面照射到池塘的水*面上,水的波纹收起月色,象鱼鳞片似的一波一浪的抖动着水*面。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阅读全文]...

2022-02-26 03:57:39
带窗和月的古诗 - 句子
带窗和月的古诗 - 语录
带窗和月的古诗 - 说说
带窗和月的古诗 - 名言
带窗和月的古诗 - 诗词
带窗和月的古诗 - 祝福
带窗和月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