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进的座右铭古诗词苏轼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上进的座右铭古诗词苏轼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上进的座右铭古诗词苏轼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上进的座右铭古诗词苏轼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朗读形式:*音拖长仄音短 二三三四如此停 句靠中间的字重读
·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春宵一刻值千金。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 苏轼名句·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 世事如今辣酒浓,交情自古春云薄。
· 我观人世间,无如醉中真。
—— 苏轼语录·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 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 长输不尽溪,欲满无底窦。
·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 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
1、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4、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5、人生识字忧患始。
6、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7、少年辛苦真食蓼,老景清闲如啖蔗。
8、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9、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10、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1、人间有味是清欢。
1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3、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1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5、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16、人生看得几清明。
17、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18、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19、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2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1、小诗有味似连珠。
22、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2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4、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2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6、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27、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诗: 《古今贤文·篇》韩愈 枯木逢春犹再发,两度再少年。
不患老而无成,只儿不学。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好好学*,天天向上。
坚持不懈,久炼成钢。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
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
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此句意思是指:如果你想要成功到达高耸入云的知识山峰的山顶,勤奋就是那登顶的唯一路径;如果你想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畅游,耐心、尽力、刻苦的学*态度将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够载你驶向成功的彼岸。
在读书、学*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两个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条件,表明了勤奋是学*的主要点。
一般入户门对着墙壁上应该挂一些代表意义好的那种,比如说象征着吉祥的画,不要挂那种力气或者猛兽之类的,比如很多人喜欢挂一些保健啦,老虎啦之类的凶杀气息比较重的那种是不易挂在正对门口的,应该挂一些看上去比较舒服,让人一眼感觉到心里特别明朗的那种,也是非常有利于财气的有好处。
作者: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1)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
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
(2)千寻:极言塔高。
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
(3)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4)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
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缘:因为。
(6)眼:视线。
(7)塔:铁塔。
(8)最高层:最高处。
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
〔9〕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译文: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赏析:这首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
作为中国历史上“不可无一难能有二”(林语堂语)的文化巨人,苏东坡一生跌宕起伏、历经风雨,对人生参得透、悟得深,更善用一支妙笔将人生况味写得妙、描得准,令人回味不已。
这句诗出自《送表弟程六知楚州》。
诗中苏东坡回忆了与表弟共同度过的童年时光:
我时与子皆儿童,狂走从人觅梨栗。
健如黄犊不可恃,隙过白驹那暇惜。
童年是美好的。人生刚刚开始,有的是时间,一切皆有可能;生活无忧无虑,无需承受生命之重。
童年又是混沌的。心智懵懵懂懂,认知模模糊糊,只顾挥洒天性,还不懂得珍惜时间,更没有心力去思考深奥的人生。
从这个意义上讲,“隙过白驹那暇惜”与辛稼轩“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西江月·遣兴》)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句诗出自《和子由渑池怀旧》,系和苏辙《怀渑池寄子瞻诗》而作。
诗中开篇自问自答:“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
青少年时期系人生的探索期。前路充满未知性和不确定性,但也充满无限可能性,只管如飞鸿般怀揣梦想和憧憬去闯荡天下。
青少年时期亦是人生的储备期。“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不经历荆棘载途、跋山涉水的磨砺,怎能迎来前路的一马*川?在该奋斗的年纪,不应贪图安逸。
鸿飞千里,青春无悔。青少年时期留下深深浅浅的足印,都是在为一生探路。
这句词出自《临江仙·夜归临皋》。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一个“恨”字道破中年之无奈。
苏东坡之前,李商隐曾借《无题》慨叹:“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苏东坡之后,张爱玲在《半生缘》里写道:“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不惟男人,中年男女其实都已不再是为一己而活。
无论是家中顶梁,还是为母则刚,中年人肩负了太多责任,承担了更多压力,大多身不由己。
人到中年,不能矫情,不愿诉苦,不可偷懒,甚至不敢生病,只因“此身非我有”。
但不论如何不堪,中年人在自己的沙场上,只能低头前进,负重前行。
这句词出自《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
苏东坡在与友人游赏春山的过程中心境为之涤荡,悟得在生命苦旅中随缘为乐,抵达恬淡自适的超然旷达佳境。
人至暮年,不论曾经居庙堂之高,还是终身处江湖之远;不论钟鸣鼎食之家,还是粗茶淡饭小户;不论志得意满,还是郁郁寡欢,都将归于*淡。
渐至老境,由看透看穿而至看淡看开,可摆脱功名羁绊,远离膏粱厚味,追求精神超脱,心归*和坦然,享受人间清欢。
清淡为欢。酸甜苦辣遍尝后,一个“清”字,当是暮年的底色。
这句词出自《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词的下阙末尾写道:“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似可看作对来路的追溯和一生得失的标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当生命完成、重归自然之时,人生的荣辱悲欢均已化为过眼云烟,胜败两忘,无悲无喜,一切成为过去,再也不必介意萦怀。
世上不可能每个人都能生如夏花之灿烂,但若能活得通透,豁达面对风雨福祸,“一蓑烟雨任*生”,也算不枉此生。
1.题西林—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在此山中。
2.惠江晚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太白山下早横渠镇书崇寿院壁】 马上续,朝日开。
乱山横翠幛,落月淡孤灯。
奔走烦,安闲愧老僧。
再游应眷眷,聊亦记吾曾。
【留题延生观后山上小堂】 溪山愈好意无厌,上到巉第几尖。
深谷野禽毛羽怪,上方仙子鬓眉纤。
不惭弄玉骑丹凤,应逐嫦娥驾老蟾。
涧草岩花自无主,晚来蝴蝶入疏帘。
【留题仙游潭中兴寺寺东有玉女洞洞南有马融读书石室过潭而南山石益奇潭上有桥畏其险不敢渡】 清潭百尺皎无泥,山木阴阴谷鸟啼。
蜀客曾游明月峡,秦人今在武陵溪。
独攀书室窥岩窦,还访仙姝款石闺。
犹有爱山心未至,不将双脚踏飞梯。
【石鼻城】 *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従此送残山。
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磻溪石】 墨突不暇黔,孔*未尝暖。
安知渭上叟,跪石留双骭。
一朝婴世故,辛苦*多难。
亦欲就安眠,旅人讥客懒。
【郿坞】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楼观(秦始皇立老子庙于观南,晋惠始修此观。
)】 门前古碣卧斜阳,阅世如流事可伤。
长有游幽人悲晋惠,强修遗庙学秦皇。
丹砂久窖井水赤,白
题西林壁作者: 横看成岭侧,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面目,身在此山中。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赠刘景文 / 冬景作者: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海棠作者: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花影作者: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春宵作者: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宋朝苏轼的古诗词
苏轼写的诗词有很多,一生当中有许多流传的千古诗词。那么,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一些宋朝苏轼的古诗词,希望大家喜欢。欢迎过来欣赏。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一、《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公元1084年,苏轼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经过九江时,便与好友参寥同游庐山。秀丽的山水触发了苏轼的逸兴壮思,这首诗就是他游览庐山后所作,如诗题可知,这首诗是题在庐山西麓的西林寺内的墙壁上。
二、《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董传曾在凤翔与苏轼交游,这首诗是苏轼写给他的留别诗,当时苏轼要从凤翔回到长安去。在凤翔,董传的生活贫困,衣衫朴素,但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凡的衣着掩盖不住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骨。这首诗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但“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现在大家知道它的出处了。
三、《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是北宋著名的九僧之一,福建建阳人,善画,著名国画史学家郭若虚说他“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江远渚。萧洒虚旷之景,人所难到也”。他的画享誉一时,而《春江晚景》就是他的得意之作,可惜原画已失传。这首诗是苏轼于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其画作而作的题图诗,在苏轼的笔下,无声的、静止的画面,变成了有声的、活动的诗境,使观者见到了、听到了、感受到了从画面上所不能得到的东西。
四、《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苏轼以清新的'笔致描写了春夜里迷人的景色,写花香,写月色,写高楼里传出的幽幽细吟的歌乐声,也写富贵人家为了不让美好的时光白白过去,都在尽情地寻欢作乐,这样的描写也带点讽刺意味地反映了官宦贵族人家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
五、《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公元1071—1074年,苏轼任杭州通判,写有多首与西湖景物的诗词之作,这首诗便是其中之一。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便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
六、《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五》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公元1072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了五首七言绝句,这是其中的第五首。诗的大意是:做不到隐居山林,暂时先做个闲官吧,这样尚可得到长期的悠闲胜过暂时的休闲。我本来就没有家,不安身在这里又能到哪里去呢?何况就算是故乡,也没有像这里这样优美的湖光山色。
七、《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刘景文,即刘季孙,字景文,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公元1090年,苏轼也在杭州任知州,俩人交往甚厚,苏轼视他为国士,并有《乞擢用刘季孙状》予以上表举荐他。还写了这首诗赠以勉励之,当时的刘景文已经58岁了,难免有迟暮之感,所以诗的前两句“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也借以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八、《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解释一下诗题,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渑池是县名,隶属于今河南三门峡市。公元1061年冬,苏辙送苏轼至郑州,分别时作《怀渑池寄子瞻兄》予苏轼,然后苏轼和作了这首诗。之所以说怀旧,是因为苏辙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未到任即中进士。他与苏轼赴京应试路经渑池,同住县中僧舍,同于壁上题诗;如今苏轼赴陕西凤翔做官,又经过渑池。
九、《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公元1077年,苏轼任徐州知府,与相别七年的弟弟苏辙共度了一百多日,并有了难得的共同赏月的机会。这首诗便写于此时,表达与胞弟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快乐,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不得不分别,前途未卜的哀伤与感慨。
十、《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生。
十一、《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十二、《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题西林—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在此山中。
2.惠江晚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太白山下早横渠镇书崇寿院壁】 马上续,朝日开。
乱山横翠幛,落月淡孤灯。
奔走烦,安闲愧老僧。
再游应眷眷,聊亦记吾曾。
【留题延生观后山上小堂】 溪山愈好意无厌,上到巉第几尖。
深谷野禽毛羽怪,上方仙子鬓眉纤。
不惭弄玉骑丹凤,应逐嫦娥驾老蟾。
涧草岩花自无主,晚来蝴蝶入疏帘。
【留题仙游潭中兴寺寺东有玉女洞洞南有马融读书石室过潭而南山石益奇潭上有桥畏其险不敢渡】 清潭百尺皎无泥,山木阴阴谷鸟啼。
蜀客曾游明月峡,秦人今在武陵溪。
独攀书室窥岩窦,还访仙姝款石闺。
犹有爱山心未至,不将双脚踏飞梯。
【石鼻城】 *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従此送残山。
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磻溪石】 墨突不暇黔,孔*未尝暖。
安知渭上叟,跪石留双骭。
一朝婴世故,辛苦*多难。
亦欲就安眠,旅人讥客懒。
【郿坞】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楼观(秦始皇立老子庙于观南,晋惠始修此观。
)】 门前古碣卧斜阳,阅世如流事可伤。
长有游幽人悲晋惠,强修遗庙学秦皇。
丹砂久窖井水赤,白
题西林壁作者: 横看成岭侧,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面目,身在此山中。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赠刘景文 / 冬景作者: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海棠作者: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花影作者: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春宵作者: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激励人上进的古诗词大全
导语:从经典中汲取力量,那些励志的古诗文,总有一句能燃起你的斗志!下面好句摘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激励人上进的古诗词,希望大家喜欢。
1.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2.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3. *朱者赤,*墨者黑。(傅玄)
4.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写怀》
5.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6.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7.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缕。——荀子《劝学》
8.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9.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10.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11.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12.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3.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14.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15.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 神龟虽寿》
16.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7.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18.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_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19.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20.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1.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22.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23.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24.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5.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26.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27.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唐寅《把酒对月歌》
28.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29.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0.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31.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
32.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佚名《十月之交》
3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
34.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35.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36.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37.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陆游《沈园二首》
38. 九万里风鹏正举。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39.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40.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41.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42.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43.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44.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佚名《车舝》
45.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劝学》
46.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47.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48.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49.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苏轼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轼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望江南》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水调歌头》
【年代】:宋
【作者】: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苏轼受到后代文人的普遍热爱,实为历史的必然。
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当时就有许多青年作家众星拱月似的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此外,李格非、李之仪、唐庚、张舜民、孔*仲、贺铸等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苏轼影响。由于苏轼的成就包括各种文学样式,他本人的创作又没有固定不变的规范可循,所以苏门的作家在创作上各具面目。黄庭坚、陈师道长于诗,秦观长于词,李廌以古文名世,张、晁则诗文并擅。同时,他们的艺术风貌也各具个性,例如黄诗生新,陈诗朴拙,风格都不类苏诗,后来黄、陈还另外开宗立派。
苏轼的作品在当时就驰名遐迩,在辽国、高丽等地都广受欢迎。北宋末年,朝廷一度禁止苏轼作品的.流传,但是禁愈严而传愈广。到了南宋党的严禁解弛,苏轼的集子又以多种版本广为流传,以后历代翻刻不绝。
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人们争相从苏轼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在金国和南宋对峙的时代,苏轼在南北两方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诗不但影响有宋一代的诗歌,而且对明代的*派诗人和清初的宋诗派诗人有重要的启迪。苏轼的词体**精神直接为南宋辛派词人所继承,形成了与婉约词*分秋色的豪放词派,其影响一直波及清代陈维崧等人。苏轼的散文,尤其是他的小品文,是明代标举独抒性灵的*派散文的艺术渊源,直到清代袁枚、郑燮的散文中仍可时见苏文的影响。
苏轼还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他在各地的游踪,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苏轼是无与伦比的。
拓展资料:
苏轼思乡的诗句
1、此心安处是吾乡。 —— 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
2、夜来幽梦忽还乡。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3、墙里秋千墙外道。 —— 苏轼《蝶恋花·春景》
4、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 苏轼《蝶恋花·春景》
5、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 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6、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 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7、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 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
8、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 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9、万里归来颜愈少。 —— 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
10、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 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11、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 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12、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 —— 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古诗词名言警句座右铭大全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名言警句吧,名言警句是我国文化悠久,博大精深的`具体体现。你知道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才能算得上是优秀的名言警句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名言警句座右铭大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10、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1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2、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佚名《论语·子罕》
1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15、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高明
1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
1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18、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汉·韩婴
19、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20、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中庸》
2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2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
23、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2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25、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2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8、花经雨后香微淡,松到秋深色尚苍。——袁枚
29、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
3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
3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3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3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36、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37、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38、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9、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4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41、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
4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佚名《孟子·告子下》
43、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4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
45、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46、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
47、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48、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49、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鼓励自己上进的座右铭
1、最简短的回答是行动。
2、最好的救助是自救。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与其咒咒黑暗,不如燃起一支明烛。
5、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6、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
7、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8、我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我们要向大自然索取。
9、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1、十个空谈家抵不上一个实干家。
12、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13、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凡的事情。
14、人前做得出的方可说,人前说得出的`方可做。
15、没有行动的言论是渺小的和空洞的言论。
16、好奇心是强劲的智慧的最永久的特性之一。
17、好咖啡要和朋友一起品尝,好机会也要和朋友一起分享。
18、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经验。
19、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2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上进的座右铭古诗词苏轼
好的座右铭古诗词
能当座右铭的古诗词
做座右铭的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座右铭
座右铭
古诗词座右铭的句子
古诗词类的座右铭
座右铭的古诗
可以作为座右铭的古诗词
有古诗的座右铭
诗句座右铭
座右铭诗句
座右铭的名言
座右铭的句子
名言座右铭
座右铭短句
座右铭名言
学*古诗的座右铭
大气磅礴的古诗词座右铭
古诗中的座右铭
你做座右铭的古诗
有深度的古诗座右铭
可以作为座右铭的惊艳古诗词
我的座右铭名言
怀壮志的古诗座右铭
可以作为座右铭的古诗词学生
座右铭的古诗名句
古诗曾是你的座右铭
韩愈的古诗做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