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本有关衢州的古诗

关于小学课本有关衢州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小学课本有关衢州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小学课本有关衢州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小学课本有关衢州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58) 语录(28) 说说(15) 名言(5) 诗词(1k+) 祝福(13) 心语(295)

  • 小学课本孟浩然的古诗

  • 小学,文学
  • 小学课本孟浩然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课本孟浩然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1、《初春汉中漾舟》

      漾舟逗何处,神女汉皋曲。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2、《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3、《田家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4、《早梅》

      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

      少妇争攀折,将归插镜台。

      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5、《庭橘》

      明发览群物,万木何阴森。

      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

      女伴争攀摘,摘窥碍叶深。

      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

      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

      擎来玉盘里,全胜在幽林。

      6、《秋登兰山寄张五》

      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初春汉中漾舟》

      羊公岘山下,神女汉皋曲。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8、《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一作宿来公山房期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迳。

    [阅读全文]...

2022-03-06 09:14:32
  • 小学课本写元宵的古诗

  • 小学,元宵
  • 小学课本写元宵的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课本写元宵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

      2、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3、群品欣欣增气色,太*依旧独闲身。——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4、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5、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6、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7、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8、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9、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10、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春雨细如尘》

      11、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2、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13、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14、看灯记得年时节。——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15、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16、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7、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8、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19、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20、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21、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23、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24、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25、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26、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27、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8、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0、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31、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32、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33、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34、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阅读全文]...

2022-01-29 09:57:57
  • 小学课本端午的古诗(精选14首)

  • 小学,端午
  • 小学课本端午的古诗(精选14首)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课本端午的古诗(精选14首),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2、端午三首

      宋·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3、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4、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5、己酉端午

      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6、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7、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

      8、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阅读全文]...

2022-07-15 12:27:19
  • 杨万里小学课本的诗

  • 小学,诗人
  • 杨万里小学课本的诗

      杨万里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一些经典的作品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例如《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宿新市徐公店》、《舟过安仁》等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杨万里小学课本的诗,供各位参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舟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鉴赏:

      800多年前的一个傍晚,有一位老人路经新市(今湖南省攸县北),偶然瞥见了下面的画面:

      时令正是清明,经过前两日的雨洗风吹,树上的花儿已经凋落;而新叶闪着嫩绿,还没有长成浓荫。一位赶了一天路的老人,在余热未去的夕阳下驻足。

      稀疏的篱落庭院外面,有一条伸向远方的小径。一个小孩子从小径深处跑来,追逐着一只黄色的蝴蝶。蝴蝶忽上忽下,向着老人翩翩飞来。

      一阵风起,吹动菜花如波浪起伏,蝴蝶就湮没在金黄色的波浪中。追逐正欢的小孩子在篱落前停下,手足无措。是怜惜菜花,是怕老人呵斥,还是仅仅被疏疏篱落挡住?而在菜花深处,蝴蝶又安在……

      飞入菜花无处寻。结语有余情,锁住一篇之意,留下无尽的遐想与回味。有限的七个字,包含着孩子无限的怅惘、老人无限的诗意和油菜花无限的春天。

      老人写作这篇小诗时已经66岁,眼中有景,心中有情。老人眼里的孩子,孩子眼里的菜花,菜花里的蝴蝶,隔了千载,在春风吹过的日子里,依然鲜活。

      飞入菜花无处寻。翻开泛黄的古籍,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却可寻出踪迹。

      按老人诗集编年,本诗前面两首为《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和《寒食日晨炊姜家林初程之次日也》。从“捣蓝作雨两宵倾,生怕难干急放晴”可知,这首诗作于寒食之后,此前两日下了两夜的雨,现在刚刚放晴。

      本诗后一首为《风花》:“海棠桃李雨中空,更着清明两日风。”可见清明前已下过雨,清明时节还刮了两日风。

      老人这几天一直在赶路,偶有所见,即吟诗留住。就在清明这一天宿新市时还作了另一首:

      “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宋《东京梦华录》载:“清明节,寻常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宋《梦粱录》亦载:“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京师人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

      在前后皆风雨的日子里,老人此时独享春日暖阳。途中得片刻闲暇,自然看物入微,捕捉住稍纵即逝的情趣。

      老人叫杨万里,字诚斋,南宋江西吉水人,同陆游、范成大是好朋友。50岁以后诗风由师法前人转为师法自然,形成独具特色的“诚斋体”。杨万里以张浚、胡铨两位爱国名臣为终生效法的榜样,一生力主抗战,曾官至秘书监、宝谟阁学士,担任过吏部右侍郎。

      杨万里满怀报国之志,人老矣,*生抱负未展,虚负凌云万丈才。特别是在清明时节,这种暮春的伤感情绪,于惯看风云、忧国忧民的老人而言,尤为激烈。

      可是,在春天即将逝去的时候,菜花、蝴蝶、孩子,这些灿烂的暮春景象闯入了老人眼中。或许此时,老人已忘记了长路的奔波,忘记了世事的浮沉。

      诗心所在,诗意所在,富有童心的老人,不经意的一瞥,瞥出了一只蝴蝶,瞥出了一片菜花,瞥出了一个儿童,瞥出了一个春天。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鉴赏: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

      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阅读全文]...

2022-04-15 07:03:51
  • 小学课本关于端午的诗句

  • 小学,端午
  • 小学课本关于端午的诗句(精选110句)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诗句很是熟悉吧,诗句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课本关于端午的诗句(精选110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1、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朱翌《朝中措》

      2、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

      3、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

      4、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5、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1、《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2、《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3、《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2、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

      3、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4、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5、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6、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7、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8、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9、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

      10、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1、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已酉端午》

      2、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3、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午日处州禁竞渡》

      4、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5、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浣溪沙·端午》

      6、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7、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午日观竞渡》

      8、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9、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和端午》

      10、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浣溪沙·端午》

      1、《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阅读全文]...

2022-05-18 08:31:18
  • 小学课本诗词佳句

  • 小学
  • 小学课本诗词佳句

      一 常用诗句

      (一)惜时,读书

      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 /长歌行》

      2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等闲:轻易。空:徒然。

      3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清/钱鹤鸿《明日歌》 蹉跎:时间白白过去。

      4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言》

      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6 学而不厌,诲人不卷 《论语 述而》 诲:教导。

      7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宋/ 赵恒《劝学文》

      8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清/ 孙洙《唐诗三百首集》

      (二) 写作 艺术

      1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耽:沈迷。

      2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唐/ 贾岛《题李凝幽居》

      3 笔落惊风,诗成泣鬼神 唐/ 杜甫《寄李白二十韵》 原赞颂诗仙李白

      4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唐/ 白居易《琵琶行》

      5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 赵翼《论诗绝句》风骚:泛指卓越的作品。

      (三) 山川 景物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 / 张九龄《望月怀远》

      2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 王 维《鸟鸣涧》

      3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唐 / 杜牧《山行》

      4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 辛弃疾《西江月》 别枝:斜出的.小枝。

      5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 / 李白,《望庐山瀑布》

      6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 / 王安石《泊船瓜州》

      7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 / 李白《望天门山》

      8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9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 / 王维《山居秋螟》

      10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 / 李白《将进河》

      11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四) 四时 花木

      1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 贺知章《咏柳》

      2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 / 苏 轼《惠崇春江晚景》

      3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 / 朱 熹《春日》

      4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 / 白居易《忆江南》

      5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 / 白居易《钱唐湖春行》

      6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 / 岑 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 / 杜 甫《春夜喜雨》

      8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 / 宋 祁《玉楼春》

      9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 / 志 南《绝句》

      1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 / 杜 牧《清明》

      11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宋 / 陆 游《马上作》

      12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 / 叶绍翁《游园不值》

      13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 / 杨万里《小池》

      14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 / 白居易《钱唐湖春行》

      15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茂盛的样子。

      16 停车坐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 / 杜 牧〈山行〉 坐:因为。

      17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 / 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落花。

      (五)志向 节操

      1 洛阳亲友若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 / 魏 / 曹植《白马篇》

      3 将相本无帅,男儿当自强 宋 / 汪洙《神童诗》

    [阅读全文]...

2021-11-27 20:24:32
  • 小学古诗的评课稿

  • 小学,文学
  • 小学古诗的评课稿

      古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艺术瑰宝,诗章简短,意境深远。本课所选的两首送别组诗,都给人以“相聚时难别亦难”的伤感。由于诗词内容时空跨度太大,而小学生阅历较浅,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因而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诗歌意思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应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读背吟诵,在读中感悟,在比较中体会别情,在比较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借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本节课教学首先通过音乐导入,创设意境,做好感情铺垫。接着通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学*,疏通诗意。然后,通过品读关键语句,展开想象,领悟诗境。最后,通过配乐诵读,升华情感体验。整体环节比较紧凑,衔接较为自然。通过此次学*,学生对送别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基本上完成学*目标。

      不足之处在于:

      1、部分学生不能乐于参与讨论,不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教师对于达到以生为本,实现生本课堂的目标还需要努力,对于农村学生的学情要把握更精准。

      3、上课是对于语言表达训练这块处理有些仓促。

      4、对于“相惜”、“悲壮”品味还不够深入。

      5、课堂总体*缓,无特别亮点和精彩之处。

      6、在学情把握上,“精读一首,带读一组”应该会比两首古诗同时进行比较教学效果会好。 7、应该在古诗重点词句进行深入咀嚼,不能蜻蜓点水。如果还有机会重上,我将着力解决以上几方面问题。

      背诵古诗一直是我部语文教学的一个传统项目,也是我部语文教学的一个亮点。林敏老师向我们展示的《漫游诗林》将孩子们带入了浩瀚、有趣的诗词海洋。陶醉于*古诗歌的神韵之中。课堂上学生们诵诗、对诗、唱诗、画诗、演诗,真可谓生动活泼、动静相宜。孩子们那摇头晃脑,神气活现的神态,充分展示了我们中华5000年的诗词瑰宝,这种吟诵,既是对语言文字的积淀,又是学生思想的启蒙、人格的熏陶。 作为一节*传统文化课,它又体现了以下几个“多”:

      一、 所展示的古诗多。

      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古诗诵读复*学过的古诗,领略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林老师带领孩子们诵古诗,佳言妙语对对碰。各个环节都紧紧围绕学*古诗、展示古诗来进行。整堂课,孩子们始终快乐着、兴奋着、学*着。

      二、 所展示的形式多。

      孩子们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对古诗浓厚的兴趣得益于老师精巧的设计。林老师在展示古诗时,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有小组看图赛背古诗,有对佳言妙语,有和着音乐的旋律吟唱古诗,有根据诗意画出古诗,还有小组合作表演古诗。

      三、 课堂的作用多。

      课堂上,孩子们不仅复*了所背的古诗,在对音乐、绘画、表演方面也有所接触,整堂课诗、书、礼、乐相结合,使人受到美的享受。 一点建议:希望在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时,能指导孩子读出诗的韵味。

      本课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在原有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经历多层次的朗读,逐步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感悟人物内心,发展自己的语言。多种朗读形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读书的兴趣,他们在朗读中感知内容,在朗读中生发疑问,在对读中揣摩品味,在听读中灵感迸发,在表情朗读中入情入境。儿童的学*方式具有参与性、实践性、生活性、情境性和体验性的特点,本课教学遵循儿童学*认知心理,把握其本质和特点,从教学内容出发,选择了适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朗读指导策略,使教学更有利于儿童阅读能力的提高。

      武*县第二实验小学 吴环玉 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人类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陈德凤老师上的”综合性学*课:“轻叩诗歌的大门”,引领学生走进了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激发了学生学*诗歌的兴趣,增长了学生诗歌方面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学*的意识,锻炼了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能力,成效是多样的。

      一、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陈德凤老师执教的《轻扣诗歌的大门》,把综合性学*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组成学*小组,自己选择学*的内容和方法,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再按照制定的计划自行开展活动。并给每组队员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如:梦之队,阳光队,必胜队,雄鹰队,海燕队,春蕾队,奋进队等等。

      二、赋予了学生活动的`自由性。在开展本次综合性活动期间,学生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学生懂得了不同体裁,不同题材的诗歌。认识了不少*代、现代诗人。并且根据自己喜欢的风格收集了不少优美的诗歌,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三、给予了学生展示的舞台。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日益丰富,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在一个相对宽泛的空间发展着自己的个性,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陈老师在本次综性学*中,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在汇报展示时,融入了朗读、默读、快速阅读、思考、讨论引进课堂,在不断的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在不断的朗读中加深学生对诗文的理解,通过学生认真思考和热烈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另外,在这次活到中,我最大的收获是同学们都能参与进来。每个人或多或少地参与了活动,都有自己的收获。正如海燕队的同学在总结中写的那样:我有很多收获,我很高兴参加这次活动,我希望多举办几次这样的的活动……同学们写的诗,虽然稚嫩,

      粗糙,但都发挥了大胆的想象,写出了童真童趣,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我想只要学生勇于创作,乐于抒发即可。他们的能力,他们的水*,一定会随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而不断提高。

      在这次综合性学*活动中,尽管充分体现了语文教材的文学性,但还是满足不了学生文学方面的需求,部分学生搜集的材料有限,应该适当安排阅读欣赏课,把学生带进阅览室,让他们在阅览室里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文学修养。

      古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艺术瑰宝,诗章简短,意境深远。本课所选的两首送别组诗,都给人以“相聚时难别亦难”的伤感。由于诗词内容时空跨度太大,而小学生阅历较浅,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因而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诗歌意思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应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读背吟诵,在读中感悟,在比较中体会别情,在比较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借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本节课教学首先通过音乐导入,创设意境,做好感情铺垫。接着通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学*,疏通诗意。然后,通过品读关键语句,展开想象,领悟诗境。最后,通过配乐诵读,升华情感体验。整体环节比较紧凑,衔接较为自然。通过此次学*,学生对送别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基本上完成学*目标。

      不足之处在于:1、部分学生不能乐于参与讨论,不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2、教师对于达到以生为本,实现生本课堂的目标还需要努力,对于农村学生的学情要把握更精准。3、上课是对于语言表达训练这块处理有些仓促。4、对于“相惜”、“悲壮”品味还不够深入。5、课堂总体*缓,无特别亮点和精彩之处。6、在学情把握上,“精读一首,带读一组”应该会比两首古诗同时进行比较教学效果会好。7、应该在古诗重点词句进行深入咀嚼,不能蜻蜓点水。如果还有机会重上,我将着力解决以上几方面问题。

    [阅读全文]...

2022-04-12 23:57:01
  • 2021年衢州学院最新排名

  • 高考,学校
  • 2021年衢州学院最新排名

      衢州学院简称衢院,浙江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由衢州市人民*举办,坐落于浙江省衢州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科、师范、经管等多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2021年衢州学院最新排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年衢州学院最新排名

      2021衢州学院排名全国第440名浙江第28名。

      衢州学院简介

      其前身是创办于1985年的浙江工学院浙西分校,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衢州学院。2015年7月获批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学校,同年12月获批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由浙江工业大学牵头,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共同参与,对口帮扶衢州学院。

      截止2021年2月,校园占地704亩,校舍总建筑面积22.23万*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602.07万元,馆藏纸质图书75.12万册。设有7个二级学院,本科专业23个,高职(专科)专业9个。拥有教职员工625人,专任教师44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44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2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1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268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100余人,其中本科生5400余人;设有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附属学校1所——衢州市实验学校。

      截止2021年2月,拥有教职员工625人,专任教师44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44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2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1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268人。拥有省“151人才工程”第二、三层次人选16人次,省“之*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人选1人,省“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人选2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2人,省高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省高校优秀教师2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省“钱江人才计划”D类项目择优资助人员1人,市拔尖人才4人,市首届高校名师4人。

      截止2021年2月,拥有以衢州学院为牵头单位建设的省级重大科技创新服务*台1个,以衢州学院为核心单位建设的省级重大科技创新服务*台2个。与*制浆造纸研究院共建“浙江特种纸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共建“衢州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中心”、与中科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共建“古工程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联合研究中心”、与*社科院哲学所共建“*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与浙江省社科院共建“孔氏南宗文化研究中心”等。

      优势专业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推荐指数:4.6(42人推荐)

      2、数学与应用数学推荐指数:4.7(40人推荐)

      3、英语推荐指数:4.5(38人推荐)

      4、汉语言文学推荐指数:4.6(25人推荐)

      5、土木工程推荐指数:4.7(22人推荐)

    [阅读全文]...

2021-12-08 14:47:34
  • 小学生课外古诗

  • 小学生,文学
  • 小学生课外古诗

      小学除了在课本学*的诗句,在课外也应该继续学*古诗句。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学生课外古诗。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塞下曲》

      唐·卢纶

      其一·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其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4、《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6、《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7、《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8、《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9、《赋得古草原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0、《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阅读全文]...

2022-01-21 09:48:44
  • 衢州行之二

  •   衢州行之二(古韵)  1、七绝·古田山(古韵)  林木葱茏可蔽天,东南名胜誉千年。  幽冥深处鸣钟鼓,寺庙悠悠号古田。  2、七绝·龙游石窟(古韵)  停车犹伫凤凰前,千里龙游富洞天。  地下长城何处在,迷离扑朔觅神仙。  3、七绝·石鼓香溪(古韵)  仙谷泉鸣敲石鼓,将军百战誉千秋。  悠然难忘香溪梦,瀑布清流意境幽。  4、七绝·紫微山(古韵)  此处名山号紫微。泉流飞泻石成围。  云光峡影偕相照,不到尘喧欲忘归。  5、七绝·孝子庙(古韵)  古庙幽幽心更哀,堂间尽孝复难来。  何如悲泣灵前死,强似天涯笑靥开。

      编辑点评:

      一组七绝,写衢州行之感怀,游历抒怀之作。古田山的悠悠古庙,龙游石窟,扑朔迷离。石鼓香溪的清幽,紫薇山云光峡影,孝子庙的感人传说。都一一阐述,剖析,极尽内涵和外延。作品写景寄意,情景交融,铺陈有致,手法娴熟。欣赏学*,问好诗人,推荐共赏,遥祝吉祥如意!!

    [阅读全文]...

2022-07-11 14:14:50
小学课本有关衢州的古诗 - 句子
小学课本有关衢州的古诗 - 语录
小学课本有关衢州的古诗 - 说说
小学课本有关衢州的古诗 - 名言
小学课本有关衢州的古诗 - 诗词
小学课本有关衢州的古诗 - 祝福
小学课本有关衢州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