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句伤春悲秋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十句伤春悲秋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十句伤春悲秋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十句伤春悲秋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伤春悲秋的诗句
秋风乍起,落叶归根;静水东流,孤夜月明。秋天给人一种悲凉寂寥的感觉。有的人在这样的季节里会伤春悲秋,会在这样的.季度里感叹生命的无常。
1.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南唐·李璟<浣溪沙>
2.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严武《军城早秋》
3.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4.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章台夜思》
5.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杜牧《紫薇花》
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7.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白居易《空闺怨》
8.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9.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10.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11.秋色无远*,出门尽寒山。——<赠庐司户>
12.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贺铸《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13.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14.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始安秋日>
15.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16.苍生喘未苏,买笔论孤愤,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杨冠卿《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17.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刘禹锡《秋词二首》
18.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19.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
20.苍茫沙嘴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林逋《咏秋江》
21.晓阴无赖似穷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22.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23.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24.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张乔《书边事》
25.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26.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秋夜曲》
27.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晚次鄂州》
28.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29.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30.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31.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赵秉文《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32.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3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唐·刘禹锡《望洞庭》
34.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35.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秋日>
36.三眠未歇,乍到秋时节。——纳兰性德《淡黄柳·咏柳》
37.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望洞庭>
38.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39.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40.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41.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42.黄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43.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4.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张先《青门引·春思》
45.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宋之问《始安秋日》
46.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47.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48.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唐·窦巩《秋夕》
49.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在古典文学中,与悲秋情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就是伤春情结。相关的诗词也有不少。
伤春诗句
1. 寄寓人生感慨: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嫦娥》
2. 描写美人迟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月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菩萨蛮》
3.抒发离别苦情: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李璟《山花子》
4.抒发离别苦情: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5.描写美人迟暮: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悲秋的诗句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出门尽寒山
在古典中,与悲秋情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就是伤春情结。相关的也有不少。
1. 寄寓人生感慨: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
2. 描写美人迟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月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菩萨蛮》
3.抒发离别苦情: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李璟《山花子》
4.抒发离别苦情: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5.描写美人迟暮: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出门尽寒山
唐·《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伤春悲秋的诗句
行走在秋日的'街头,心中*添了几分忧郁和惆怅,抬头望天,残阳如血,低头看地,满是枯黄的落叶,秋天,真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季节。
1.秋壁暗虫通夕响,寒衣未寄莫飞霜。——张仲素《秋夜曲·丁丁漏水夜何长》
2.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弃疾《昭君怨》
3.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4.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5.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7.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8.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9.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赵孟頫《岳鄂王墓》
10.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战国楚·宋玉《九辩》
11.月到东南秋正半。——王国维《蝶恋花·月到东南秋正半》
12.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1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健
14.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15.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16.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17.照影弄妆娇欲语。——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18.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东汉·曹操《观沧海》
19.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
20.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
21.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22.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晏殊《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23.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24.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晚次鄂州》
25.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26.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27.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韦应物《送杨氏女》
28.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29.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30.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31.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32.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阙题二首·山中>
3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唐·刘禹锡《望洞庭》
34.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35.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杜牧《长安秋望》
36.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戴叔伦《过三闾庙》
37.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38.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秋日>
39.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陈与义《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40.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
41.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
4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43.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44.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45.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刘禹锡《秋词二首》
4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47.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48.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念奴娇>
49.与谁同度可怜春。——姜夔《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伤春悲秋的诗句
在古典文学中,与悲秋情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就是伤春情结。相关的诗词也有不少。
1. 寄寓人生感慨: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嫦娥》
2. 描写美人迟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月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菩萨蛮》
3.抒发离别苦情: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李璟《山花子》
4.抒发离别苦情: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5.描写美人迟暮: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于伤春悲秋的诗句
那个秋天,也是秋风起,也是落叶黄,落叶在树的身边随风盘旋,带着一丝的无奈一丝的.落寂一丝的不舍,低低的吟唱着离别的歌。
1.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始安秋日>
2.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陈维崧《醉落魄·咏鹰》
3.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4.黄菊枝头生晓寒。——黄庭坚《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
5.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
6.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7.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纳兰性德《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8.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唐·刘得仁《池上宿》
9.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10.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陆游《秋思·描写秋天的诗句》
1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2.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13.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马戴《灞上秋居》
14.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罗隐《魏城逢故人》
15.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16.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17.悲哉秋兮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九辩>
1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19.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韦应物《送杨氏女》
20.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阿谁。——<虞美人>
21.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元·关汉卿
22.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
24.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元·关汉卿
25.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2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2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28.黄昏疏雨湿秋千。——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29.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晏殊《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30.背西风。——宋·秦观《虞美人》
31.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32.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战国楚·宋玉《九辩》
33.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34.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35.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36.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37.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38.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杜甫《宿府》
39.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杜牧《南陵道中》
40.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王维《秋夜曲》
41.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42.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43.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李商隐《菊花》
44.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
45.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府·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46.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苏轼《赵昌寒菊》
47.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48.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南唐·李璟<浣溪沙>
49.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伤春悲秋的经典诗句
忧伤总是随同秋风和落叶一起飘下,曾经的`承诺与誓言已经变得有些惨淡。
1.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2.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3.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南唐·李璟<浣溪沙>
4.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5.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宋·黄庭坚《念奴娇》
6.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歌行>
7.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8.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南唐·李煜《虞美人》
10.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唐·白居易《司马宅》
12.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13.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14.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温庭筠《苏武庙》
15.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6.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17.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8.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19.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唐·来鹄《偶题二首》
2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2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22.月到东南秋正半。——王国维《蝶恋花·月到东南秋正半》
23.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杜牧《紫薇花》
24.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马戴《灞上秋居》
25.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26.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2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28.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元·关汉卿
29.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韩翃《宿石邑山中》
30.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31.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32.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方岳《水调歌头·*山堂用东坡韵》
33.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34.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
35.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曾几《苏秀道中》
36.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37.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秋夜曲》
38.枕簟溪堂冷欲秋。——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39.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0.与谁同度可怜春。——姜夔《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41.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宋·秦观《秋日》
42.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
43.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张玉娘《从军行》
44.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45.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46.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47.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秋日>
48.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49.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东汉·曹操《观沧海》
伤春悲秋的著名诗句
*古诗文中有太多的伤春悲秋之作,或触景伤怀,或睹物思人。
相见欢 【南唐】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浪淘沙》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登 楼 杜甫
花*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春 夜 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秋 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扩展阅读: *古代文人的悲秋情结
钟嵘《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物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这里钟嵘、陆机和刘勰都阐明了气候、景物的变化与文学情感之发生的关系。四季轮回、气温变化导致万物消长,进而触动人的内心情感。秋天由于季节的原因,万物失去勃勃生机,秋风萧瑟、百花凋零、草木枯萎,这对*古代文人的心灵刺激永远是那么强烈,他们的肉体和心灵在秋天的残败景象所铸就的荒凉与萧瑟的不断磨打下,又进一步升华为伤感凄凉、悲哀失意、生命短暂的人生感悟。“暮蝉不可听,落叶不堪闻”、“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这种感悟不断积淀,代代相承,凝结为一种悲秋情结,一种文学母题。
*古代文人仕途坎坷、倍受压抑和排挤,许多为官文人又被卷入黑暗政治斗争的污泥浊水中,当他们艰难的人生历程与长久积淀的`悲秋情结相碰撞时,一种由外物的自然属性引发的人生感悟并淤积于胸,成为宣泄的对象。于是文人们就借助他们最擅长的文学样式――诗词,来表现自己的心灵感悟。庞大的文人队伍,共同的表现形式,终于在*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一种源远流长的诗词表现传统,进而形成独树一帜的悲秋文学。从《诗经・小雅・四月》的“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屈原《湘夫人》中“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开始,越到后来,悲秋的色彩也就越浓重,到了《全唐诗》,悲秋之诗几乎不可胜数。杜甫就是一个以悲秋出名的诗人,如他的《秋兴八首》、《登高》等都是有名的悲秋之作。但杜甫的悲秋表现为一种对社会人生的深沉思考和伟大的忧患意识。
那个秋天,也是秋风起,也是落叶黄,落叶在树的身边随风盘旋,带着一丝的无奈一丝的`落寂一丝的不舍,低低的吟唱着离别的歌。
1.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始安秋日>
2.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陈维崧《醉落魄·咏鹰》
3.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4.黄菊枝头生晓寒。——黄庭坚《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
5.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
6.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7.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纳兰性德《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8.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唐·刘得仁《池上宿》
9.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10.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陆游《秋思·描写秋天的诗句》
1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2.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13.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马戴《灞上秋居》
14.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罗隐《魏城逢故人》
15.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16.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17.悲哉秋兮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九辩>
1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19.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韦应物《送杨氏女》
20.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阿谁。——<虞美人>
21.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元·关汉卿
22.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
24.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元·关汉卿
25.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2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2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28.黄昏疏雨湿秋千。——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29.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晏殊《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30.背西风。——宋·秦观《虞美人》
31.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32.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战国楚·宋玉《九辩》
33.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34.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35.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36.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37.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38.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杜甫《宿府》
39.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杜牧《南陵道中》
40.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王维《秋夜曲》
41.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42.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43.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李商隐《菊花》
44.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
45.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府·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46.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苏轼《赵昌寒菊》
47.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48.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南唐·李璟<浣溪沙>
49.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50.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十句伤春悲秋的诗句
伤春悲秋的诗句
伤春悲秋的经典诗句
伤春悲秋完整诗句
伤春悲秋的著名诗句
伤春悲秋的句子
伤春悲秋的说说
伤春悲秋的诗词
古诗词里的伤春悲秋
体现伤春悲秋的古诗
主题为伤春悲秋的古诗
有关伤春悲秋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伤春悲秋情感
以伤春悲秋为主题的古诗词
悲春伤秋的诗句
中国古诗多伤春悲秋的原因
写春的诗句十句
十句最好的悲秋的古诗词
悲春伤秋的句子
秋的悲伤诗句
悲风伤秋的诗句
写秋悲伤的诗句
十句描写春天的诗句
十句描写春的古诗句
十句关于中秋的古诗句
春夏秋冬花的古诗各十句
十句写春的古诗
秋天的悲伤的诗句
秋雨悲伤的诗句
秋季悲伤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