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花非雪的古诗

关于非花非雪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非花非雪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非花非雪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非花非雪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33) 语录(7) 说说(3) 名言(623) 诗词(1k+) 祝福(2k+) 心语(98)

  • 花非花古诗带拼音

  • 古诗文
  • 花非花古诗带拼音

      《花非花》全诗由一连串的比喻构成,描述隐晦而又真实,朦胧中又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是情诗的一首佳作。下面是关于花非花古诗带拼音的内容,欢迎阅读!

      花非花

      白居易

      huā fēi huā ,wù fēi wù 。yè bàn lái ,tiān míng qù 。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lái rú chūn mèng bú duō shí ,qù sì cháo yún wú mì chù 。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文

      像花而不是花,似雾而不是雾。

      半夜时分到来,天亮以后离去。

      来时像春梦一样能有多少时间?

      去时又好似朝云散尽没有觅处。

      鉴赏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

      诗取前三字为题,*乎“无题”。首二句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的名句。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而白诗所咏何物未尝显言。但是,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单看“夜半来,天明去”,颇使读者疑心是在说梦。但从下句“来如春梦”四字,可见又不然了。“梦”原来也是一比。这里“来”、“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启下作用,由此生发出两个新鲜比喻。“夜半来”者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于是引出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者朝霞也,云霞虽美却易幻灭,于是引出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

      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这叫博喻。它们环环紧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诗词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但这些博喻都不过是诗词中一个组成部分,象此诗通篇用博喻构成则甚罕见。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斗、牵牛等星象作比,喻在“虚名复何益”;后一例用烟草、风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借问闲悉都几许”,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确的。而此诗只见喻体(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像一个耐人寻思的谜。从而诗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层“朦胧”的色彩了。

      虽说如此,但此诗诗意却并不完全隐晦到不可捉摸。它被作者编在集中“感伤”之部,同部还有情调接*的作品。一是《真娘墓》,诗中写道:“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是《简简吟》,诗中写到:“二月繁霜杀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诗均为悼亡之作,它们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销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与此诗末二句的比喻几乎一模一样,连音情都逼肖的,它们都同样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而《花非花》一诗在集中紧编在《简简吟》之后,更表明了诗人关于此诗旨趣的一个消息。

      此诗运用三字句与七字句轮换的形式(这是当时民间歌谣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极似后来的小令。所以后人竟采此诗句法为词调,而以“花非花”为调名。词对五七言诗在内容上的一大转关,就在于更倾向于人的内在心境的表现。在这点上,此诗也与词相*。这种“诗似小词”的现象,出现在唐代较早从事词体创作的诗人白居易笔下,原是很自然的。

      语意双关,富有朦胧美是这首小诗的最大特点。雾、春梦、朝云,这几个意象都是朦胧、飘渺的,意象之间又故意省略了衔接,显出较大的跳跃性,文字空灵,精炼,使人咀嚼不尽,显示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功力。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阅读全文]...

2022-02-25 16:13:08
  • 白居易古诗《花非花》赏析

  • 白居易古诗《花非花》赏析

      《花非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杂言古诗。这首诗表达对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白居易古诗《花非花》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花非花

      唐代: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文

      说它是花不是花,说它是雾吗不是雾。

      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

      来时仿佛短暂而美好的春梦?

      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无处寻觅。

      注释

      (1)花非花:《花非花》之成为词牌始于这首诗。前四句都是三言,由七言绝句的前两句折腰而成。后两句仍为七言,有明显痕迹,表明是从七言绝句演变而来,用首句“花非花”为调名。

      (2)来如:来时。

      (3)几多时:短暂美好的。

      (4)去似:去了以后,如早晨飘散的云彩,无处寻觅。

      (5)朝(zhāo)云:此借用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之典故。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赏析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

      诗取前三字为题,*乎"无题"。首二句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的名句。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而白诗所咏何物未尝显言。但是,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单看“夜半来,天明去”,颇使读者疑心是在说梦。但是从下句“来如春梦”四字,可见又不然了。“梦”原来也是一比。这里“来”、“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启下作用,由此生发出两个新鲜比喻。“夜半来”者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于是引出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者朝霞也,云霞虽美却易幻灭,于是引出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

      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这叫博喻。它们环环紧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诗词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贺铸《青玉案》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但是这些博喻都不过是诗词中一个组成部分,象这首诗通篇用博喻构成则甚罕见。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斗、牵牛等星象作比,喻在“嘘名复何益”;后一例用烟草、风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借问闲悉都几许”,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确的。而这首诗只见喻体(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象一个耐人寻思的谜。从而诗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层"朦胧"的色彩了。

      虽说如此,但是这首诗诗意却并不完全隐晦到不可捉摸。它被作者编在集中"感伤"之部,同部还有情调接*的作品。一是《真娘墓》,诗中写道:“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是《简简吟》,诗中写到:“二月繁霜杀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诗均为悼亡之作,它们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销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与这首诗末二句的比喻几乎一模一样,连音情都逼肖的,它们都同样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而《花非花》一诗在集中紧编在《简简吟》之后,更告诉读者关于这首诗归趣的一个消息。这首诗大约与《简简吟》同时为同一目的所作吧。

      这首诗运用三字句与七字句轮换的形式(这是当时民间歌谣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极似后来的小令。所以后人竟采这首诗句法为词调,而以“花非花”为调名。词对五七言诗在内容上的一大转关,就在于更倾向于人的内在心境的表现。在这点上,这首诗也与词相*。这种“诗似小词”的现象,出现在唐代较早从事词体创作的诗人白居易笔下,原是很自然的。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1988年,日本*文化显彰会为白园捐立石碑,以纪念白居易,碑文用中、日两种文字书写。1995年,4个日本人于此上书“樱献”。

      创作背景

      《白氏长庆集》中有《真娘墓》以及《简简吟》二诗,且二诗均为悼亡之作。而《花非花》这首诗与以上二诗同卷,编次其后。所以推测《花非花》诗大约与《简简吟》同时为同一目所作。

    [阅读全文]...

2022-03-01 07:11:32
  • 花非花古诗带拼音

  • 花非花古诗带拼音

      《花非花》全诗由一连串的比喻构成,描述隐晦而又真实,朦胧中又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是情诗的一首佳作。下面是关于花非花古诗带拼音的内容,欢迎阅读!

      花非花

      白居易

      huā fēi huā ,wù fēi wù 。yè bàn lái ,tiān míng qù 。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lái rú chūn mèng bú duō shí ,qù sì cháo yún wú mì chù 。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文

      像花而不是花,似雾而不是雾。

      半夜时分到来,天亮以后离去。

      来时像春梦一样能有多少时间?

      去时又好似朝云散尽没有觅处。

      鉴赏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

      诗取前三字为题,*乎“无题”。首二句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的名句。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而白诗所咏何物未尝显言。但是,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单看“夜半来,天明去”,颇使读者疑心是在说梦。但从下句“来如春梦”四字,可见又不然了。“梦”原来也是一比。这里“来”、“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启下作用,由此生发出两个新鲜比喻。“夜半来”者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于是引出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者朝霞也,云霞虽美却易幻灭,于是引出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

      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这叫博喻。它们环环紧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诗词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但这些博喻都不过是诗词中一个组成部分,象此诗通篇用博喻构成则甚罕见。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斗、牵牛等星象作比,喻在“虚名复何益”;后一例用烟草、风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借问闲悉都几许”,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确的。而此诗只见喻体(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像一个耐人寻思的谜。从而诗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层“朦胧”的色彩了。

      虽说如此,但此诗诗意却并不完全隐晦到不可捉摸。它被作者编在集中“感伤”之部,同部还有情调接*的作品。一是《真娘墓》,诗中写道:“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是《简简吟》,诗中写到:“二月繁霜杀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诗均为悼亡之作,它们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销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与此诗末二句的比喻几乎一模一样,连音情都逼肖的,它们都同样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而《花非花》一诗在集中紧编在《简简吟》之后,更表明了诗人关于此诗旨趣的一个消息。

      此诗运用三字句与七字句轮换的形式(这是当时民间歌谣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极似后来的小令。所以*竟采此诗句法为词调,而以“花非花”为调名。词对五七言诗在内容上的一大转关,就在于更倾向于人的内在心境的表现。在这点上,此诗也与词相*。这种“诗似小词”的现象,出现在唐代较早从事词体创作的诗人白居易笔下,原是很自然的。

      语意双关,富有朦胧美是这首小诗的最大特点。雾、春梦、朝云,这几个意象都是朦胧、飘渺的,意象之间又故意省略了衔接,显出较大的跳跃性,文字空灵,精炼,使人咀嚼不尽,显示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功力。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阅读全文]...

2022-03-01 22:13:21
  • 非常经典励志的古诗

  • 经典,励志
  • 非常经典励志的古诗

      励志的古诗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同时也能励志一个人奋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古代经典的.励志古诗,欢迎大家欣赏。

      1、《浪淘沙》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竹石》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赠萧瑀》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4、《西游记》吴承恩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5、《赠梁任父同年》黄遵宪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6、《劝学》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7、《长歌行》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雪梅》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9、《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0、《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1、《金缕衣》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2、《劝学》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13、《春宵》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14、《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苏轼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

      15、《遣兴》袁枚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心始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16、《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阅读全文]...

2022-02-14 19:41:57
  •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古诗词鉴赏

  • 文学
  •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古诗词鉴赏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咏杨柳,上阕主要写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下阕与上阕相呼应,主要是写柳絮的归宿,感情色彩更加浓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古诗词鉴赏,一起来看看吧。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作者: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②。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③。萦损柔肠④,困酣娇眼⑤,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⑥,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⑦。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⑧。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

      ①这首词大约是宋哲宗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苏轼在汴京任翰林学士时所作。次韵:用原作之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章质夫:名楶,(jié),浦城(今福建蒲城县)人。当时正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经常和苏轼诗词酬唱。次韵:依照别人的原韵而且依照其先后次序写诗或词。

      ②从教:任凭。从教坠:任(杨花)坠落。

      ③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这里反用其意。 思:心绪,情思。有思(sì):有情思。

      ④萦:萦绕、牵念。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 白居易《杨柳枝》:“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

      ⑤困酣:困倦之极。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

      ⑥“梦随”三句:化用唐代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⑦落红难缀:落花难于再连接上枝头。缀:连接。落红:落花。缀:连结。

      ⑧萍碎:作者《再和曾仲锡荔枝》诗自注:“飞絮(即杨花)落水中,经宿即化为萍。”

      【赏析】

      苏词向以豪放著称,但也有婉约之作,这首《水龙吟》即为其中之一。它藉暮春之际“抛家傍路”的杨花,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直是言情,非复赋物”,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地抒写了带有普遍性的离愁。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实为显志之笔,千百年来为人们反复吟诵、玩味,堪称神来之笔。

      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出手不凡,耐人寻味。它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准确地把握住了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说它“非花”,它却名为“杨花”,与百花同开同落,共同装点春光,送走春色;说它“似花”,它色淡无香,形态细小,隐身枝头,从不为人注目爱怜。

      次句承以“也无人惜从教坠”。一个“坠”字,赋杨花之飘落;一个“惜”字,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无人惜”,是说天下惜花者虽多,惜杨花者却少。此处用反衬法暗蕴缕缕怜惜杨花的情意,并为下片雨后觅踪伏笔。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三句承上“坠”字写杨花离枝坠地、飘落无归情状。不说“离枝”,而言“抛家”,貌似“无情”,犹如韩愈所谓“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实则“有思”,一似杜甫所称“落絮游丝亦有情”(《白丝行》)。咏物至此,已见拟人端倪,亦为下文花人合一张本。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三句由杨花写到柳树,又以柳树喻指思妇、离人,可谓咏物而不滞于物,匠心独具,想象奇特。

      以下“梦随”数句化用唐人金昌绪《春怨》诗意,借杨花之飘舞以写思妇由怀人不至引发的恼人春梦,咏物生动真切,言情缠绵哀怨,可谓缘物生情,以情映物,情景交融,轻灵飞动。

      下阕开头“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作者在这里以落红陪衬杨花,曲笔传情地抒发了对于杨花的怜惜。继之由“晓来雨过”而问询杨花遗踪,进一步烘托出离人的春恨。“一池萍碎”即是回答“遗踪何在”的问题。

      以下“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这里,数字的妙用传达出作者的一番惜花伤春之情。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和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高潮。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一句,总收上文,既干净利索,又余味无穷。它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妙趣横生。这一情景交融的神来之笔,与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相呼应,画龙点睛地概括、烘托出全词的主旨,达成余音袅袅的效果。

      创作背景

      这首咏物词约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时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居黄州的第二年。章楶,是苏轼的同僚和好友。他作有咏杨花的《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原词曰:“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杨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兰帐玉人睡觉,怪青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黏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苏轼的这一首是次韵之作。依照别人词的原韵,作词答和,连次序也相同的叫“次韵”或“步韵”。苏轼在一封给章质夫的信中说:“《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云,亦告以不示人也。”有人认为这首词作于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时苏轼与章楶同在京城,交往频繁。但信中提到章质夫“正柳花飞时”出任巡按,则与元丰四年(1081年)四月章出为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的经历及季节特征相吻合。故定为元丰四年更为妥当。

      名家点评

      王国维: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人间词话》)

      朱弁:章质夫杨花词,命意用事,潇洒可喜。东坡和之,若豪放不入律吕。徐而视之,声韵谐婉,反觉章词有织绣工夫。(《曲洧旧闻》)

      魏庆之:章质夫咏杨花词,东坡和之,晁叔用以为:“东坡如王嫱、西施,净洗脚面,与天下妇人斗好,质夫岂可比哉!”是则然也。余以为质夫词中所谓“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亦可谓曲尽杨花妙处,东坡所和虽高,恐未能及,诗人议论不公如此。(《诗人玉屑》)

      唐圭璋:此词是和作。咏物拟人,缠绵多态。词中刻画了一个思妇的形象。萦损柔肠,困酣娇眼,随风万里,寻郎去处,是写杨花,亦是写思妇,可说是遗貌而得其神。而杨花飞尽化作“离人泪”,更生动地写出她候人不归所产生的幽怨。能以杨花喻人,在对杨花的描写过程中,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这比章质夫的闺怨词要高一层。(《唐宋词选注》)

    [阅读全文]...

2022-04-14 14:30:17
  • 诗名含有非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非字的诗词

  • 葛通判请益非心非佛因缘以偈示之

    释慧远〔宋代〕

    即心即佛眉拕地,非佛非心双眼横。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采桑子·非花非雾前时见

    晏几道〔宋代〕

    非花非雾前时见,满眼娇春。浅笑微颦,恨隔垂帘看未真。殷勤借问家何处,不在红尘。若是朝云,宜作今宵梦里人。

    非非堂记

    欧阳修〔宋代〕

      权衡之*物,动则轻重差,其于静也,锱铢不失。水之鉴物,动则不能有睹,其于静也,毫发可辨。在乎人,耳司听,目司视,动则乱于聪明,其于静也,闻见必审。处身者不为外物眩晃而动,则其心静,心静则智识明,是是非非,无所施而不中。夫是是*乎谄,非非*乎讪,不幸而过,宁讪无谄。是者,君子之常,是之何加?一以观之,未若非非之为正也。

      予居洛之明年,既新厅事,有文纪于壁末。营其西偏作堂,户北向,植丛竹,辟户于其南,纳日月之光。设一几一榻,架书数百卷,朝夕居其中。以其静也,闭目澄心,览今照古,思虑无所不至焉。故其堂以非非为名云。

    御街行·夭非花艳轻非雾

    张先〔宋代〕

    夭非花艳轻非雾。来夜半、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何处。远鸡栖燕,落星沈月,紞紞城头鼓。参差渐辨西池树。珠阁斜开户。绿苔深径少人行,苔上屐痕无数。余香遗粉,剩衾闲枕,天把多情付。

    进即心即佛非心非佛颂

    释德光〔宋代〕

    即心即佛无蹊径,非佛非心有变通。直下两头俱透脱,新甸不在海门东。

    太常引·非僧非俗不求仙

    姬翼〔元代〕

    非僧非俗不求仙。茅屋两三椽。白石与清泉。更谁问、桃源洞天。一炉香火,一瓯春雪,浇灌净三田。闲想谷神篇。忽不觉、松梢月圆。

    御街行·夭非华艳轻非雾

    欧阳修〔宋代〕

    夭非华艳轻非雾。来夜半、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何处。乳鸡酒燕,落星沈月,紞紞城头鼓。参差渐辨西池树。朱阁斜欹户。绿苔深径少人行,苔上屐痕无数。遗香馀粉,剩衾闲枕,天把多情赋。

    非非引

    弘历〔清代〕

    是是非非非想天,颇有后进非其先。众非一是是岂然,众是一非吁可怜。

    乌黑燕白孰非禽,荆玉曰非卞血殷。纪忆细故非大贤,措薪枕上非安眠。

    非士非农

    赵汸〔元代〕

    岩石萧条井邑墟,名山何处可藏书。神伤乔木高风里,日乱荒榛细雨馀。

    卖药有人知姓字,灌园无力任耕锄。敢逃非士非农诮,会跨琴高赤鲤鱼。

    烧得丹成似日红别来人世领春风谁知非色非空界鼻管掀天便不同

    虞堪〔明代〕

    罗浮梦里玉人遥,湘水春深泣翠绡。喻得空王无上法,诸天随喜作香飘。

    [阅读全文]...

2021-12-26 00:23:11
  • 非常经典励志的古诗词

  • 励志,经典,名言
  •   励志的古诗词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同时也能励志一个人奋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古代经典的励志古诗词,欢迎大家欣赏。

      经典励志的古诗词

      1、《浪淘沙》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竹石》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赠萧瑀》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4、《西游记》吴承恩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5、《赠梁任父同年》黄遵宪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6、《劝学》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7、《长歌行》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雪梅》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9、《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0、《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1、《金缕衣》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2、《劝学》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13、《春宵》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14、《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苏轼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

      15、《遣兴》袁枚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心始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16、《望岳 》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阅读全文]...

2022-01-12 20:03:33
  • 形容物是人非的诗句(感慨物是人非的古诗词)

  • 物是人非,感慨
  • 1.昔年移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枯树赋·庾信

    2.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悲白头翁·刘希夷

    3.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年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浪淘沙 ·欧阳修

    4.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唐多令 ·刘过

    5.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崔护

    6.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江楼感怀·赵瑕

    7.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月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欧阳修

    8.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

    9.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刘禹锡

    10.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水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往阶前点滴到天明。——虞美人 听雨·蒋捷

    1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刘禹锡

    1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1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李清照

    14.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腾王阁·王勃

    1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离思五首 其四·元稹

    16.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浴署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幽幽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长恨歌·白居易

    17.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临江仙·陈与义

    18.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虞美人·纳兰容若

    1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寄黄几复·黄庭坚

    2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晏殊

    21.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木兰词·纳兰性德

    22.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沈园·陆游

    23.人貌非昨日,蝉声似去年。——答梦得闻蝉见寄·白居易

    24.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过永乐文长老已卒·苏轼

    2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小雅 采薇

    26.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古艳歌·乐府

    27.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28.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赠卫八处士·杜甫

    29.甚矣吾衰矣,怅*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贺新郎·辛弃疾

    30.(1)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葬。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2)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3)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红楼梦 葬花词·曹雪芹

    31.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32.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 捷

    3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李商隐

    34.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煜

    35.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36.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钗头凤·陆游

    3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回乡偶书·贺知章

    38.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楸远*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金陵怀古·许浑

    39.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令·李煜

    40.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三十年前次地,父兄持我东西。今年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题西太一宫壁·王安石

    41.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采桑子·辛弃疾

    42.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蝶恋花·王国维

    43.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诉衷情·陆游

    44.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临江仙·晏畿道

    45.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月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欧阳修

    [阅读全文]...

2021-12-26 00:29:34
  • 描写雪花的诗句古诗大全

  • 雪花
  • 描写雪花的诗句古诗大全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雪花的诗句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2、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3、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唐·元稹<南秦雪>

      4、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宋·杨万里<观雪>

      5、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爱情过后

      6、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7、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8、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诛仙名字大全

      9、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

      10、手掌*“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1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12、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1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4、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证明霁色,城中增暮寒。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东。

      15、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宋·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16、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17、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18、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19、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20、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元·华幼武<春雪>

      1.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2.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白头吟》

      3.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杨万里《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

      4.瀑布泻天来,飞雪寒涔涔。——郑獬《送岷山杨道士游庐山》

      5.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李贺《出城》

      6.*上柳飞雪,门前车隐雷。——司马光《二十八日会不疑家*上纪实》

      7.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8.穷冬雪塞空,千里至我门。——欧阳修《送荥阳魏主簿》

      9.欲倾嵩渌扬其清,师自有飞雪千丈挂空白,但有数语一溪藤,相伴瓣香飞入室。——陈著《寿雪窦寺炳同长老》

      10.惊飞雪片万许点,乱落酒船百余斛。——杨万里《再和罗武冈钦岩酴醾长句》

      11.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纳兰容若《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12.梨花飞雪满春山,错认寒梅露玉颜。——史宜之《梨花山》

      13.静夜有窗皆贮月,寒空无树不开花。——方回《大雪出三桥寓桥》

      14.小雪已晴芦叶暗,长波乍急鹤声嘶。——陈羽《夜泊荆溪》

      1.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白居易《杂曲歌辞·杨柳枝》

      2.长城飞雪下,边关地籁吟。——陈叔宝《雨雪曲》

      3.芦花飞雪暗长汀,枫叶栖霞映秋水。——何乔新《送金郎中还南京分韵得韡字》

      4.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薛昂夫《蟾宫曲·雪》

      5.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6.腊雪一尺厚,云冻寒顽痴。——杜牧《雪中书怀》

      7.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9.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10.此是老夫有声画,丹阳道上雪天诗。——方回《丹阳道中大雪》

      11.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董颖《江上》

      12.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13.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庭满白皑皑。——柳宗元《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14.朔雪落吴天,从风渡溟渤。——李白《淮海对雪赠傅霭》

      1.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阅读全文]...

2022-03-17 18:38:18
  • 风花雪月的古诗

  • 写景
  • 1、晴雨云空飞瀑布,春风五叶长人参。——胡俨《题画》

    2、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姜夔《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3、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4、荷挥万朵玉如意,蝉弄一声金错刀。——钱昭度《句》

    5、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陆游《除夜雪》

    6、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春怨》

    7、染红不到枝头上,想是啼鹃血尽时。——王镃《白杜鹃》

    8、种藕百馀根,高荷才四叶。——元稹《高荷》

    9、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陈亮《点绛唇·咏梅月》

    10、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李白《观放白鹰二首》

    11、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李白《落日忆山中》

    12、篱竹又离箨,沼荷还叠钱。——赵蕃《别杨谨仲》

    13、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14、三奏月初上,寂寥寒江深。——权德舆《月夜江行》

    15、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

    16、东风一架蔷薇雪,老尽春风是杜鹃。——柳桂孙《杜鹃花》

    17、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杜甫《宿赞公房》

    18、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19、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李白《丁督护歌》

    20、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21、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宋·黄庶《探春》

    22、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23、露气仍荷气,秋风更晓风。——杨万里《晓登水亭》

    2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25、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汪藻《点绛唇·新月娟娟》

    26、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

    27、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28、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白居易《早冬》

    29、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

    30、寒食青青草,春风瑟瑟波。——白居易《闲游即事》

    31、红蕊染成真血泪,枝头似唤不如归。——林耀亭《杜鹃花》

    32、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33、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34、三月春光老,映山花照林。——许及之《杜鹃花》

    35、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李白《西施》

    3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3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38、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40、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1、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4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43、露荷香自在,风竹冷相敲。——郑谷《池上》

    44、凤言荷深德,微禽安足尚。——王绩《古意六首》

    45、五月荷池未见花,但擎馀盖碧参差。——任希夷《莲》

    46、烟淡山屏青未了,晴曛荷盖翠相挨。——李吕《绝尘轩》

    47、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李白《关山月》

    48、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49、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组《蓦山溪·梅》

    50、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古从军行》

    51、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阅读全文]...

2022-07-23 16:24:10
当前热门
非花非雪的古诗 - 句子
非花非雪的古诗 - 语录
非花非雪的古诗 - 说说
非花非雪的古诗 - 名言
非花非雪的古诗 - 诗词
非花非雪的古诗 - 祝福
非花非雪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