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年过后的古诗

关于己亥年过后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己亥年过后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己亥年过后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己亥年过后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80) 语录(10) 说说(99) 名言(13k+) 诗词(293) 祝福(9) 心语(17k+)

  • 己亥杂诗古诗的赏析

  • 己亥杂诗古诗的赏析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己亥杂诗古诗的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己亥杂诗

      作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这是《己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哑。

      5、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6、究:终究,毕竟。

      7、天公:造物主,这里指天帝。

      8、重:重新。

      9、抖擞:振作精神。

      10、降:降生。

      11、九州:*。

      12、风雷:风、雷一般的样子

      译文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大地发出勃勃生机,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评价

      龚自珍生活在战争的前夕。他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例如《己亥杂诗》中第一二三首,“不论铁盐不愁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妞那不生栽禾。”写出了作者对清朝*不重视筹划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产、税收和水利等问题,一味依赖东南的漕运,对江南人民加重剥削,致使农业生产凋敝,人民困苦不堪,危害国家经济的现实进行了大胆揭露和批评。再如《己亥杂诗》中第八七首,“故人怀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蒇勋。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表达诗人对禁烟斗争的关注,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龚自珍是*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他清醒地看到清王朝已经进入“衰世”,是“日之将夕”;他批判封建统治的腐朽,揭露封建社会没落趋势、呼唤改革风雷的风气。《己亥杂诗》中第一百二十五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此诗揭露社会弊病,抨击官僚制度,表现作者火一样的热情,给人以鼓舞和激发。他们对死气沉沉的社会。砰然一击,惊醒很多世人的沉梦,促使人们向真、向善、向美、向勇。抨击专制统治的同时,还表达了作者追求思想**和个性**。《己亥杂诗》中第一二五首,是作者路过镇江时为道士们所撰写的祭玉皇大帝与风神、风雷的“青词”。作者借题发挥,以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材多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作者**人材,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在诗歌的艺术上,龚自珍自称“庄骚两灵魂,盘踞肝肠深”,其诗歌多使用象征隐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色彩、构思神奇、想象丰富、奇特,文辞魁玮,接受庄子和屈原的影响较大,其中贯穿一种诗人独有的凌厉剽悍之气,谭献的《复堂日记》说其诗:“以霸气行之”,因而其诗晶光外射,飞动郁勃,富有力度。是对古代理想化诗歌艺术的总结与发展。

    [阅读全文]...

2022-06-07 21:28:19
  • 己亥杂诗的古诗意思

  • 写作
  • 己亥杂诗的古诗意思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己亥杂诗的古诗意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释】

      浩荡离愁白日斜(xiá):浩荡,广阔无边的样子,这里形容愁思无穷无尽。离愁,离别的愁思。白日,指太阳。

      吟鞭:诗人的马鞭。

      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古诗今译】

      带着满怀离愁别绪,趁着西下的斜阳,扬鞭催马,远走天涯。纷纷飘零的落花绝不是无情之物,化作春泥还要培育出更美的鲜花。

      【赏析】

      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zuò),字璱(sè)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杰出的思想家、诗人和学者。共有《己亥杂诗》315首,多咏怀和讽刺之作,写于已亥年,即清道光十九年(1839)。

      这首诗是龚自珍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的。这首诗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抒发了诗人离京南返时的愁绪,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虽已辞官赴天涯,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效忠朝廷与国家的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诗的前两句既有抒情,又有叙事的,诗人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了豪放洒脱的气概,感慨的是离别之忧伤;洒脱的是终于逃脱了令人窒息的官场樊笼,可以轻松愉快地到外面的世界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离别愁绪就和回归喜悦交织在一起的,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夕阳斜晖,又有广阔天涯。这是诗人当时复杂心境的真实写照的。

      诗的后两句则笔锋一转,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的心境,用“落红”来比喻自己虽年事已高,告老还乡,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的.,仍要做些于国于民有益的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历来为人们传颂的经典名句,它一方面是诗人的抒怀言志,另一方面也是诗人崇高人格道德境界的真实写照,形象、贴切地展示了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

      诗人以“白日斜”来烘托离愁,以“吟鞭东指即天涯”抒写退出官场事故纷争后的洒脱豪放,以“落红”暗示自己“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进亦忧,退亦忧”的忧国忧民情怀,可见诗人辞官心情是极其复杂的,也是极其痛苦的。全诗寄情于物,形象贴切,浑然一体,感人至深。

    [阅读全文]...

2022-07-26 20:17:47
  • 古诗《己亥杂诗》鉴赏

  • 文学
  • 古诗《己亥杂诗》鉴赏

      《己亥杂诗》这首诗以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着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己亥杂诗》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已亥杂诗》原文: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己亥杂诗》注释:

      1、这是《已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依靠。

      4、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

      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擞:振作精神。

      6、降:降生。

      《己亥杂诗》译文: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己亥杂诗》解说: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己亥杂诗》创作背景:

      龚自珍的时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正是这样的时代,产生了这位*代史上启蒙思想家。他意识到封建的闭关锁国政策行不通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更加暴露出封建主义衰朽没落的本质。他以其才华,起而议政“医国”,宣传变革,终因“动触时忌”,他于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辞官南归,在途中写下三百一十五首《己亥杂诗》。这首诗是他在路过镇江时,应道士之请而写的祭神诗。

      《己亥杂诗》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对死气沉沉、缺乏生机的社会现状,深表痛心,急切地希望巨大的社会变革迅速到来。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这两句以比喻修辞格,表明只有依靠一场急风惊雷,才能打破在清朝统治下,到处呈现着的为时已久的一片死气沉沉的.局面。“风雷”,比喻革命风暴。鲁迅先生“于无声处听惊雷”(《无题》)中“惊霄”、*“一从大地起风雷”(《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中“风雷”,都是这个意思。“风雷”之上冠以“恃”字,表明挽救危亡,振兴国家,急风惊雷而外,别无他途,足以见出诗人的敏锐眼光和斗争梢神。“万马齐喑”,比喻在清朝统治下,人们不敢讲话,到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气氛。这里用了一个典故。苏轼《三马图赞引》:“时(宋元祐初)西域贡马,首高八尺,龙颅而风骨,虎背而豹章,出东华门,入天驷监,振鬣长鸣,万马齐喑。”对于“万马齐喑”的局面,用一“哀”字,表明诗人痛惜之情与爱国之心。诗人于1810年到北京做官,满怀经世之志、治国之略,但是仕途的失意。政治主张的破灭,使他清醒地认识到他处在“*生进退两颠簸”(《十月廿夜大风不寐起而书怀》)的境遇中。像诗人这样先进的思想家、政治家,面对此情此境,必会痛心疾首。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两句,运用移花接木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砸烂黑暗统治,出现一个崭新世界的愿望。“天公”,即玉皇,亦即世俗所谓老天爷。诗人揭露时弊,忽然就劝起老天爷来了,诗末自注云:“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祠数万,道士乞撰青词。”这个自注说明了诗人写这首诗的具体环境,看出了诗人是借“道士乞撰青词”之机,用民间迷信活动来为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服务。“不拘一格”,充分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远大的目光,具有战略性的设想。当时的清*,腐朽无能,内忧外患,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者,虎视耽耽,奴役*民族、瓜分风潮,迫在眉睫,要拯救暴风中破船似的*,非有各方面的大批人才,是无济于事的,所以诗人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而降大批人才,共挽即倒的狂澜,将倾的大厦。“劝”字,颇具积极意义。它是奉劝,而不是乞求,表现了诗人处于踞离临下的地位,也显示出诗人变革的信心。

      整首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是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杰出人才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寓意深刻,气势不凡。

      全诗以一种热情洋溢的战斗姿态,对清朝当政者以讽荐,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具有很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阅读全文]...

2022-03-25 06:36:27
  • 己亥杂诗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 古诗文
  • 己亥杂诗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己亥杂诗》共三百一十五首,或议时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己亥杂诗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己亥杂诗

      清代: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浩浩荡荡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作用。

      注释

      浩荡离愁:离别京都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浩荡:无限。

      吟鞭:诗人马鞭。东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花:比喻国家。即:到。

      鉴赏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第五首,写诗人离京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樊笼,可以回到外面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愁绪就和回归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真实写照。诗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在形象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牙片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幕府,献计献策。可惜诗人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岁),无从实现他社会理想了,令人叹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情感。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他自己创作就是最好证明。

      主旨

      抒发了自己辞官司离京时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全诗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阅读全文]...

2022-04-02 11:39:05
  • 己亥杂诗古诗的意思

  • 己亥杂诗古诗的意思

      《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组诗作品。这是一组自叙诗,写了*生出处、著述、交游等,或议时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己亥杂诗古诗的意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己亥杂诗

      作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这是《己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已被编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第八首)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哑。

      5.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6. 究: 终究,毕竟。

      7.天公:造物主,这里指天帝。

      8. 重:重新。

      9. 抖擞: 振作精神。

      10.降:降生。

      11.九州:*。

      12.风雷:风、雷一般的样子

      译文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大地发出勃勃生机,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解说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赏析

      《己亥杂诗》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这是在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这首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意指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

      《己亥杂诗》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阅读全文]...

2022-02-15 23:16:14
  • 秋雨过后的诗句古诗

  • 秋雨,过后
  • 秋雨过后的诗句古诗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下面是有关秋雨过后的诗句古诗,欢迎大家阅读!

      1、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对坐读书终卷后,自披衣被扫僧房。——王建《秋夜对雨寄石瓮寺二秀才》

      2、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4、肩舁仍挈榼,莫怪就君来。秋雨经三宿,无人劝一杯。——白居易《雨中访崔十八》

      5、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王维《栾家濑》

      6、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7、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8、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9、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10、寒雨连江夜人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1、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13、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15、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白居易<中秋月>

      16、宴罢兰堂肠断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17、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1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19、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20、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叫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李贺<李凭箜篌引>

      2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23、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叫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李贺《李凭箜篌引》

      2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2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26、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27、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28、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29、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30、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西照深秋雨。——纳兰性德《蝶恋花》

      1、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2、地卑多雨润,天暖少秋霜。

      3、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描写秋天雨的诗句。

      4、袅袅秋风动,凄凄烟雨繁。

      5、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6、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

      7、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8、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9、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10、雨中白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描写秋天雨的诗句。

      11、挑银灯,扃珠户,绣被微寒值秋雨。

      12、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13、空庭相和秋雨。()又南城罢柝,西院停杵。

      14、夜云起河汉,朝雨洒高林。

      15、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16、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17、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18、夕阳逢一雨,夜木洗清阴。

      19、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

      [延伸阅读]

    [阅读全文]...

2021-12-27 19:45:50
  • 描写大雪过后的古诗

  • 过后,大雪,文学
  • 描写大雪过后的古诗

      雪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下来。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人间。雪落到大树上,给大树披上了一件“新衣裳”,我们学校里的松树覆盖上了一层雪,好像一颗圣诞树,以下是“描写大雪过后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1、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2、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3、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孟郊《洛桥晚望》

      4、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欧阳修《戏答元珍》

      5、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6、残雪楼台,迟日园林。——韩疁《高阳台·除夜》

      7、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郑觉齐《扬州慢·琼花》

      8、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9、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10、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1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1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14、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15、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曹操《苦寒行》

      16、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罗邺《早发》

      17、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白居易《雪夜小饮赠梦得》

      18、雪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19、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陆游《金错刀行》

      20、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李商隐《对雪二首》

      21、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22、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2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4、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李清照《清*乐·年年雪里》

      25、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26、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卢梅坡《雪梅·其二》

      27、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28、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29、地白风色寒,雪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30、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31、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32、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残照。——时彦《青门饮·寄宠人》

      33、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34、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李白《王昭君二首》

      35、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塞下曲(其三)(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大雪(陆游)

      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大雪(陆游)

      海天黯黯万重云,欲到前村路不分。

      烈风吹雪深一丈,大布缝衫重七斤。

      病思(陆游)

      卖剑还山学老农,不堪衰与病交攻。

      将军闭户方锄菜,处士携家欲赁舂。

      残齿强留终臲卼,病腰扶拜苦龙锺。

    [阅读全文]...

2022-01-16 08:42:04
  • 己亥杂诗的翻译

  • 己亥杂诗的翻译

      己亥杂诗大家都十分熟悉, 它是古代著名作者龚自珍的文学作品,从古传承至今,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给我们带来了无数宝贵文化知识。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己亥杂诗的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己亥杂诗

      作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jiàng)人才。

      注释

      1.九州:中国。

      2.风雷: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

      3.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4.恃(shì):依靠。

      5.喑(yīn):没有声音。

      6.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7.究:终究、毕竟。

      8.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9.重:重新。

      10.抖擞:振作精神。

      11拘:拘泥、束缚。

      12降:降生。

      译文

      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古诗。全古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古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古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作者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古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

      作者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阅读全文]...

2022-06-25 20:49:20
  • 己亥杂诗注释

  • 己亥杂诗注释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是一组自叙诗,写了*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以下是“己亥杂诗注释 ”,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己亥杂诗

      作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jiàng)人才。

      注释

      1.九州:中国。

      2.风雷: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

      3.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4.恃(shì):依靠。

      5.喑(yīn):没有声音。

      6.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7.究:终究、毕竟。

      8.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9.重:重新。

      10.抖擞:振作精神。

      11拘:拘泥、束缚。

      12降:降生。

      译文

      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阅读全文]...

2022-02-12 02:30:44
己亥年过后的古诗 - 句子
己亥年过后的古诗 - 语录
己亥年过后的古诗 - 说说
己亥年过后的古诗 - 名言
己亥年过后的古诗 - 诗词
己亥年过后的古诗 - 祝福
己亥年过后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