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咏德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咏德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咏德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咏德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咏茶古诗词
在我国,茶文化是源远流长。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咏茶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咏茶古诗词
001.题朱丹《逸竹壶》
霞染云裁逸竹壶,新篁一撇醉相扶。[注]
紫烟撩破知三昧,山径迷僧问有无。
注:逸竹壶为宜兴龙溪女朱丹所制。
002.
闻言有木似佳人,隐在蓬莱待玉轮。
一赋风流思鲍女,暮吟朝醉惹芳唇。[注]
注:鲍女,南朝著名女诗人鲍令晖(即鲍照之妹),作《香茗赋》而有时名。
003.
细浪百壶鱼眼生,春风在手茗如婴。
赵州茶客来相见,恨断红尘念佛名。[注]
注:赵州茶客,即是唐代赵州临济禅院的.从谂禅师,以“吃茶去”口头禅而名于世,时称之为“赵州茶”。
004.
独依山舍爱烟霞,醒睡行时忘绿芽。
紫笋缘无三片叶,化来一片种僧家。[注]
注:事见钱易《南部新书》。其文曰:“陆鸿渐《与杨祭酒书》云:顾渚山中紫笋茶两片,此物但恨帝未得尝,实所叹息。一片上太夫人,一片充昆弟同啜。”鸿渐者陆羽也。
005.
社寒梦醒在天涯,只道少陵诗少些。[注]
便与清风同一住,梅花带雨探春芽。
注:少陵淡茶之诗仅四首而已,可谓少之又少矣。
006.兼答天涯游子吟、雨岚、听雨轩主、轩辕令主四诗友
推窗听雨和琵琶,最笑陈抟不识茶。
三昧来时关不住,报知此兴满天涯。[注]
注:《宋史·隐逸传·陈抟》记云:抟隐于武当山九室岩辟谷二十余年日仅饮酒数杯。
007.
一衣一水一壶遐,人道扶桑此物佳。
钵破浑然终未解,带将梦里问樱花。
注:曾得扶桑茶,其味甚异。
008.
白石垂杨处处家,云间二月绿鹰芽。[1]
山中莫道无佳味,待客潇然七碗茶。[2]
注[1]:茶似鹰嘴故称为鹰嘴芽。[2]:七碗茶典出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009.
世事沉浮似日斜,凭窗闲坐对烟霞。
独邀草木人来去,也学苍生唤翠花。[注]
注:草木人者茶也。翠花,市间俗语耳,借此一用。
010.
九嶷岚翠锁嶙峋,天地何生草木人。
春月春风春水远,潇湘托梦寄芳唇。
注:客从湘来,持茶以赠,虽非极茗,然云间滋味亦蓦然在口也。
咏茶古诗词
001.《一字至七字诗·茶》(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在我国,茶文化是源远流长。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咏茶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咏茶古诗词
001.题朱丹《逸竹壶》
霞染云裁逸竹壶,新篁一撇醉相扶。[注]
紫烟撩破知三昧,山径迷僧问有无。
注:逸竹壶为宜兴龙溪女朱丹所制。
002.
闻言有木似佳人,隐在蓬莱待玉轮。
一赋风流思鲍女,暮吟朝醉惹芳唇。[注]
注:鲍女,南朝著名女诗人鲍令晖(即鲍照之妹),作《香茗赋》而有时名。
003.
细浪百壶鱼眼生,春风在手茗如婴。
赵州茶客来相见,恨断红尘念佛名。[注]
注:赵州茶客,即是唐代赵州临济禅院的.从谂禅师,以“吃茶去”口头禅而名于世,时称之为“赵州茶”。
004.
独依山舍爱烟霞,醒睡行时忘绿芽。
紫笋缘无三片叶,化来一片种僧家。[注]
注:事见钱易《南部新书》。其文曰:“陆鸿渐《与杨祭酒书》云:顾渚山中紫笋茶两片,此物但恨帝未得尝,实所叹息。一片上太夫人,一片充昆弟同啜。”鸿渐者陆羽也。
005.
社寒梦醒在天涯,只道少陵诗少些。[注]
便与清风同一住,梅花带雨探春芽。
注:少陵淡茶之诗仅四首而已,可谓少之又少矣。
006.兼答天涯游子吟、雨岚、听雨轩主、轩辕令主四诗友
推窗听雨和琵琶,最笑陈抟不识茶。
三昧来时关不住,报知此兴满天涯。[注]
注:《宋史·隐逸传·陈抟》记云:抟隐于武当山九室岩辟谷二十余年日仅饮酒数杯。
007.
一衣一水一壶遐,人道扶桑此物佳。
钵破浑然终未解,带将梦里问樱花。
注:曾得扶桑茶,其味甚异。
008.
白石垂杨处处家,云间二月绿鹰芽。[1]
山中莫道无佳味,待客潇然七碗茶。[2]
注[1]:茶似鹰嘴故称为鹰嘴芽。[2]:七碗茶典出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009.
世事沉浮似日斜,凭窗闲坐对烟霞。
独邀草木人来去,也学苍生唤翠花。[注]
注:草木人者茶也。翠花,市间俗语耳,借此一用。
010.
九嶷岚翠锁嶙峋,天地何生草木人。
春月春风春水远,潇湘托梦寄芳唇。
注:客从湘来,持茶以赠,虽非极茗,然云间滋味亦蓦然在口也。
咏茶古诗词
001.《一字至七字诗·茶》(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咏雨古诗词
古诗原文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译文翻译
远处的山峦笼罩着一片乌云,大雨倾盆而下,河水上涨。乌云低飞使半山腰一片昏暗,风吹雨斜撒满了山的曲折处。一串串雨滴如珍珠般滴下,又如珍珠般结在树叶上;大雨在如镜的湖面上泛起了一阵阵涟漪。柳丝在雨气中一片迷濛(或说迷濛的雨气使柳丝密密麻麻的分不出个来了),连绵的大雨如帘,风吹雨丝在空中织起了一片片罗幕。
注释解释
“罩”的意思为“覆盖、笼罩”,“罩云”的意思就是笼罩在天空中的乌云。“远岫”是指远处的峰峦。“岭腹”即半山腰;“岩阿”是指山的曲折处。“泫”的本义是“水珠下滴”;“泫丛”的意思是“一串串下滴的水珠”;“缔叶”是说“(雨滴)结在树叶上”。“起溜”是指河水泛起了一阵阵涟漪。“含吹”这两个字是唐代才有的词,见于唐代的诗文中,它的本意就是“风吹”。如唐.李峤的诗句:“青苹含吹转,紫蒂带波流。”(〈萍〉)也许是古人认为风是“风神”从嘴里吹出的一口气吧,所以把“风次”说成为“含吹”。
诗文赏析
通过笔者的'讲解,我想大家可以发现,唐太宗写的这首诗,每一句就如一段动画,而整首诗又构成了一幅远*景色结合的动态的“山雨飘洒图”。各位读者可以看看本文所配的图片,这张图片用“珠缔叶”三个字就说明了,而“泫丛(一串串雨滴如珍珠般滴下)”的动态景象却看不到。换一句话说,笔者所找到的这张图片只是“泫丛珠缔叶”这个动画片中的一个画面。
这首诗还有一个写作特点是每句都包含了一个动词的片语,这些片语是 罩云、喷雨、低飞、斜足、泫从、起溜、濛柳、含吹。这八个词把雨写活了,就好像是施雨龙王、推云童子、布风婆婆等天神在天上操控的那样。现在有些人不相信有神的存在,认为下雨是自然现象,其实就笔者个人在很浅的层次上所见,所谓的“自然”其实是不存在的,神在控制着一切。请各位读者权且相信有施雨龙王、推云童子、布风婆婆等天神的存在,并重新读一下这首诗,可能您会发现对诗的意境的理解和您刚开始读的时候不一样了。也许您会发现,万事万物在唐太宗的笔下都是活的,都是有生命的。也就是把大自然的神韵通过诗的形式描写出来了。
咏荷花的古诗词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咏荷花的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咏荷
清塘引水下藕根,春风带露沾侬身。
待到花开如满月,览胜谁记种莲人。
朱颜笔墨放池畔,舞袖挥毫对玉莲。
尽态极言宛若生,一脉幽香把君看。
花中君子来何方?婷婷玉立展娇容。
暖暖和风香不尽,伸枝展叶碧无穷。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古风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无题·其二》
[唐]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犹胜道傍柳,无事荡春风。孟郊《乐府三首》
2、白莲种山净无尘,千古风流社里人。《东林寺》
3、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郑谷《莲叶》
4、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李珣《南乡子》
5、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白居易《咏菊》
6、晚来妆面胜荷花。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7、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皇甫松《采莲子》
8、莲子已成荷叶老。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9、骤雨过,似琼珠乱撒,打遍新荷。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10、便万里凌空,肯凭莲叶。尹焕《霓裳中序第一茉莉咏》
11、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刘商《咏双开莲花》
12、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陈霆《踏莎行晚景》
13、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扬。顾敻《虞美人触帘风送景阳钟》
14、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1、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宋辛弃疾《卜算子(荷花)》
2 、荷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唐李群玉《北亭》
3、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宋辛弃疾《卜算子(荷花)》
4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咏茶古诗词大全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咏茶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汲江煎茶》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2、《西江月 茶词》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
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
3、《满庭芳 咏茶》
朝代: 宋 作者: 秦观
雅燕飞觞,清谈挥座,使君高会群贤。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窗外炉烟似动,开瓶试、一品香泉。轻淘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
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坐中客翻愁,酒醒歌阑。点上纱笼画烛,花骢弄、月影当轩。频相顾,馀欢未尽,欲去且流连。
4、《踏云行·茶》
朝代: 元 作者: 马钰
绝品堪称,奇名甚当。消磨睡思功无量。
仲尼不复梦周公,山侗大笑陈抟强。
七碗庐仝,赵州和尚。曾知滋味归无上。
宰予若得一杯尝,永无昼寝神清爽。
5、《茶》
朝代: 宋 作者: 秦观
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
芳不愧杜蘅,清堪掩椒菊。
上客集堂葵,圆月探奁盝。
玉鼎注漫流,金碾响丈竹。
侵寻发美鬯,猗狔生乳粟。
经时不销歇,衣袂带纷郁。
幸蒙巾笥藏,苦厌龙兰续。
愿君斥异类,使我全芬馥。
6、《尝茶》
朝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7、《琴茶》
朝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附:历代咏茶的古诗
1、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苏轼
2、得天独厚大红袍,味到岩茶意气豪。——当代·潘主兰
3、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 ——潘允哲
4、武夷黄山一片绿,采茶农夫如蝴蝶。
5、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6、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郑板桥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
7、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 张继《山家》
8、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咏新荷应诏古诗词
古诗原文
勿言草卉贱,幸宅天池中。
微根才出浪,短干未摇风。
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
诗文赏析
荷花是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又名莲、芙蕖,古时也称为芙蓉。它那“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性,素来为诗人墨客们所赞颂,用以自喻和他喻。此诗即是其中的一首。
诗的一、二句以议论入题,针对人们因荷花是草卉而轻贱它的心理而发。天池,本谓神话中的瑶池。此诗是“应诏”之作,故这里“天池”应指皇宫内的荷池。两句意谓荷花虽为草卉之物,但其有幸植根天子之池,自与其他山泽中的草卉身份不同,也更易受人们的注目。
三、四句转入咏物本题,细致而微地描绘荷花的初生水面,应题“新荷,二字。荷的根茎最初细瘦如鞭,俗称莲鞭。莲鞭上有节,能向上抽出叶子和花梗。“微根才出浪”,就是说花梗刚刚伸到水面。这里连用“微”字“才”字,已极言其细小,下面“短干未摇风”,则更形象地体现其细小;梗干之短,甚至风亦不能使它摇动,可见它只是刚刚在水面露头而已。这两句直逼出“新荷”的“新”来,观察之细致,用笔之精到,真堪令人叫绝。在这细微之处,诗人的功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上二句写初出荷茎之至微至小,文势犹如尺蠖之屈,已蓄足了力。于是乎五、六二句,乃一变而由屈转伸,忽出石破天惊之语。“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那荷茎长不满寸,看上去若有若无。然而谁能知道,那短茎里寓含着的花蕾胚芽,却蕴育着万紫千红的将来。只等夏天一到,它就要把那绚丽的色彩,洒满整个池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满眼红绿的壮观景象,正是“新荷”的未来世界。
这首诗,单就咏物而言,也是清新可喜的。再看诗中的“勿言”、“宁知”这些强烈语气,读者就不免会推测:诗人如此用力为新荷抱不*,恐怕不会是无所寄托的吧。据《粱书·沈约传》记载,沈约幼年因父亲被诛,被迫潜窜他地,以后虽然“会赦免”,却“流寓孤贫”。但他“笃志好学、昼夜不倦”,最终“遂博通群籍”,累官至步兵校尉,“管*,直永寿宫,校四部图书”,堂堂皇皇地进入“天池”,成为当世首届一指的大学者、大手笔。诗人看到新荷初出时的'微陋,遥想自己幼小时的辛酸,他不禁深感慨。他不禁充满自信地说:新荷的今天虽然为人们所轻贱,但它在明天,定将是姹紫嫣红的创造者。诗人幸而言中,后来他历仕宋、齐、梁三朝,封侯拜相。他在文学上的“紫”“红”之才,也充分发挥出来了,不仅衣被当世,而且也惠泽*。
所以,沈约的这首诗,既是咏物,亦是抒怀。诗人咏的是荷花,但读者所感觉到的,同时又是诗人的自我形象。
中华传统美德古诗词大全
我们应传承中华美德,使我们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华传统美德古诗词大全,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巧借咏物抒壮志
上小学时就曾经读过黄巢的《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那时只是记住了诗句,还不太懂其中的含义。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就从诗中读出了一种强烈的不*之气。凭什么让菊花在肃杀的秋风中开放啊?花蕊是寒的,花香是冷的,哪有蝴蝶来花间飞舞嬉戏,捉虫授粉啊!凭什么杏花桃花可以在阳春三月春风和暖的季节开放, 而菊花却独战秋风,独享肃杀?这太不公*了。将来有一天如果我能成为掌管百花的青帝,一定向菊花报知,允许她也在阳春三月和桃花一起开放。
花木无知,物性有别。桃花沐春,菊花凛寒,造化所主,物性使然。黄巢当然知道,在此他不过借替菊花鸣不*,表达他的人生抱负:要改变那些生活在社会下层的苦难老百姓的命运,让他们也能过上衣食丰足的幸福生活。用诗句张扬出他要推翻唐朝统治,建立农民革命*的远大志向。这也许是我最早读到的咏物言志诗。吟咏诗句,我常常心生感慨,黄巢的志向是多么雄伟大胆和令人敬佩啊!
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借咏物抒发人生壮志的比比皆是。相传唐宣宗李忱,在当上皇帝之前,为了躲避别人的政治谋害,曾经逃进山中,在香严智闲和尚门下剃度为僧。后随智闲和尚来到江西庐山,一同观赏瀑布。智闲禅师看宣宗貌似闲云野鹤,但眉宇间英气凝聚,表情上似有心思,其气度,其举止,都在隐隐透露出一种不凡之气。于是想通过作诗联句,以判断其来历底细。于是仰望瀑布,先吟出两句诗来:“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宣宗接着吟到:“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智闲禅师一听,便哈哈大笑起来。说到:白居易有诗:“何必奔冲下山去,更添波浪向人间。”你们是一个要留在山上,一个要冲下山去,可见你怀抱宏图,志向远大啊!
在这首诗里,李忱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身份给暴露了。前两句,智闲借瀑布暗示自己对李忱来历的推测;后两句,李忱借瀑布表明自己不会长久留在山上当僧人,一定还会回到朝廷,夺回皇帝的位置,实现自己治理国家、复兴大唐王朝的远大抱负。诗蕴凌云志,壮志隐于诗中啊!
相传朱元璋即位后,为了网络人才,曾经微服出访。一天他走到一个村子,见一个年轻木匠在干活休息之间,拿起经书诵读,便觉得此人志向不凡。与之交谈,言语间透出抱负远大,心在魏阙的勃勃雄心。为了测试一下这个小伙子的才华,朱元璋便让小木匠以《寸木》为题作诗。小木匠稍加思索,口占一绝:“寸木原从斧削成,每于低处立功名。他年若得台端用,敢向人间治不*。”
这首小诗抓住寸木的特征,写出寸木的来历,寸木*时的作用。想那寸木,*时只能在地面不*的时候,支一支家具腿什么的。说它“每于低处立功名”,确实非常生动形象。后两句看似写寸木的志向,用在台面上,敢于整治人间的不公*,实际上是表达这个小木匠自己的志向。可能小木匠看到人间有很多不*之事,郁结胸中,常常有为下层人民打抱不*之意,于是就借对寸木的咏叹,表达出来了。这是非常典型的托物言志诗。据说,朱元璋回京之后,让吏部官员召这个小木匠进京,对他说:你要向人间治不*,我封你监察御史,大胆为百姓治不*吧。小木匠吟诗明志得*,也算一种人生奇迹。
*小时候写过一首《七古. 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此诗作于1909年秋。16岁的*当时在离家乡50里的湘乡县东山书院读书。在那里读书的大多数是那些地主豪绅的纨绔子弟,他们看不起衣着土气,来自穷乡僻壤的*。因为被许多同学疏远,*在精神上有些压抑,一种“知音世所稀”的孤独感不时袭上心头。因此之故,*写了这首题为《咏蛙》的诗。
这首诗通过对青蛙所处的环境和它的形象以及心态的描述,深刻地表现出*少年时期的远大抱负和博大的胸怀。既对那些富豪子弟嘲讽蔑视,又表达了年轻的*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尚还朦胧的领导群伦的英雄意识。
据说,这首诗并不是*的原创,有人考证发现历史上有5个人写过类似的诗。
唐太宗李世民:独坐井边如虎形,柳烟树下养精神。春来唯君先开口,却无鱼鳖敢作声。
明正统考官薛瑄:蛤蟆本是地中生,独卧地上似虎形。春来我不先张嘴,哪个鱼鳖敢吭声。
明嘉靖张璁: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明奸相严嵩:独坐池边似虎形,绿杨树下弹鸣琴。春来我不先开口,谁个虫儿敢出声。
清末名士郑正鹄:小小青蛙似虎形,河边大树好遮荫。明春我不先开口,那个虫儿敢做声。
也许这首诗真的是少年*抄写或者改写别人的,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小小年纪就敢借青蛙的形象,表现出一种雄视天下、睥睨众人、舍我其谁、唯我独尊的霸气。莫非这种霸气正是他成为开国领袖的潜在基因?
1.《锦瑟》唐朝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咏柳》唐朝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石灰吟》明朝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咏鹅》唐朝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卜算子·咏梅》*现代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6.《竹石》清朝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墨梅》元朝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8.《早梅》唐朝
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9.《卜算子·咏梅》宋朝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0.《在狱咏蝉》唐朝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1.《昭君怨·咏荷上雨》宋朝
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12.《古柏行》唐朝
杜甫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塞通雪山白。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13.《梅花》宋朝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4.《点绛唇·咏风兰》清朝
纳兰容若
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忒煞萧疏,争奈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
15.《咏柳》宋朝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6.《金错刀行》宋朝
陆游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17.《蜂》唐朝
罗隐
不论*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咏德的古诗词
德的古诗词
咏咏月的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德
重德的古诗词
政德官德的古诗词
咏砚的古诗词
咏菊的古诗词
咏香的古诗词
美德的古诗词
政德的古诗词
咏情的古诗词
咏鸡的古诗词
咏松的古诗词
咏秋的古诗词
咏月的古诗词
赋咏的古诗词
有德字的古诗词
咏年的古诗词
咏云的古诗词
咏雨的古诗词
咏山的古诗词
咏欣的古诗词
古诗词咏树的
咏鹅的古诗词
咏枣的古诗词
咏风的的古诗词
咏镜的古诗词
咏殇的古诗词
关于德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