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凉添衣的古诗

关于关于秋凉添衣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秋凉添衣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秋凉添衣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秋凉添衣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5) 语录(2) 说说(26) 名言(537) 诗词(964) 祝福(8) 心语(121)

  • 秋凉了提醒朋友加衣服的好句子32条

  • 衣服,朋友,经典
  • 1.秋天,天高云淡,秋凉气爽。秋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过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走过了高原,又来到西宁,来到了我们中间,并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也给人类带来了美好的遐想。

    2.寒露到,飘落的是树叶,留住的是快乐,枯黄的是小草,长青的是友情,逝去的是岁月,收获的幸福,发出的是短信,送上的是真心,祝你幸福安康!

    3.:环境优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春秋凉爽,夏无酷日,冬无严寒,是典型的岩溶地貌,山区植被丰富,四季常青,%的百岁老人居住在石山与土山交界

    4.凋零百花藏暗香,霜降时节树叶黄。一场秋雨一阵凉,好友问候暖心房。短信提醒保健康,多做运动多保暖。饮食润肺要保障,秋凉记得加衣裳。霜降祝愿朋友:开心快乐!幸福安康!

    5.秋凉,菊黄,茱萸叶长,又到重阳;云归,雨飞,千山万水,思念相随;叶落,萧索,关山漠漠,情意如昨;鸿雁,翩跹,划过眼帘,留在心间;登高,远眺,敞开怀抱,驱走烦恼;祝福,幸福,收纳百福,一生有福;朋友,长久,遥送问候,愿你无忧!

    6.北风吹,落叶飞;霜满窗,夜凄凉;风声起,祝福到;勤添衣,多饮水;常锻炼,忌油腻;身体棒,幸福来;天虽冷,心却暖!

    7.寒露时节,天气渐冷,而我的问候依然温暖,我的关心依然滚烫,我的祝福逐渐升温,我的想念日趋炎热,只愿你的心暖暖,你的快乐满满。

    8.寒露到,让思念折成牵挂的小船驶向你,让情感汇成心灵的浪花奔向你,让情谊化作一轮暖阳亲吻你,让友情化作温暖的问候触摸你。愿你安好,幸福永伴!

    9.秋凉预告白露节,注意养生保健康。工作固然很重要,身体健康是基础。白露节气已然到,祝你节日快乐永安康。

    10.今日寒露, 大广东依旧是夏天

    11.季节变更秋分到,秋意渐浓秋凉好,*日开心少烦恼,身体健康最重要,友谊纯真如美酒,经常联系不可少,祝秋分快乐!

    12.天气降温,烈风吹来,季节转换,注意防寒,添加衣裳,时刻保暖,早起锻炼,身体健康。祝降温天气天天快乐,事事顺心!

    13.送走夏日炎炎,迎来金秋凉凉,对你甚是思念,短信问候捎来:金秋丰收连连,葡萄粒粒饱满,相思之意点点,菊花瓣瓣流传。立秋佳节,祝你精彩。

    14.寒露天气凉,祝福绕身旁,轻声来问候,要多添衣裳,好运伴左右,心情更开朗,幸福来庇佑,甜蜜乐心头,吉祥来守护,快乐开心照,愿你乐无忧!

    15.:武汉入秋晚一些,要到月日,上海月日方感秋凉。

    1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捐躯赴国难,视死

    17.:北京西倚太行,背靠燕山,东临渤海,面向华北*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干夏热秋凉冬寒。

    18.有一种无奈叫“感冒”,有一种伤心叫“少穿了件衣服”,有一种关怀叫“天冷记得多穿一点”。朋友,祝你身体健康。

    19.秋来临,温渐低,短信关怀捎给你:处暑过,照样热,健康身体要关注;多加衣,少*,以防秋凉引疾病;勤锻炼,多健身,健康拴牢好身体!

    20.一阵微风知春暖,一场大雨知夏意,一片落叶知秋凉,一层白雪知冬寒,天气多变,冷暖须知,春意料峭,减衣须迟,气象节来到,祝朋友身体健康!

    21.:……秋凉的薄暮,小菜场上收了摊子,满地的鱼腥和青白色的芦粟②的皮与渣。

    22.秋夜无眠,独自漫步在林间,听唧唧的秋蝉鸣叫,它鸣叫的是秋的凄凉吗? 逝去的秋天满载回忆,满目苍夷的我定在冷风中。 生活的光环不也同样丰富多彩吗?人生

    23.“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秋意熟透,记得添衣保暖。

    24.一声问候,精神抖擞;一句关怀,感动心怀;一个拥抱,暖似棉袄;一条短信,十分真心;天冷了,注意身体,祝你安康!

    25.有种神清气爽叫秋凉,有种温柔拂动叫秋风,有种淡雅隐士叫秋菊,有种人间妙季叫秋分,有种牵挂叫想你!

    26.今日寒露了 天气转凉,注意保暖。早安

    27.寒露到,快乐为你织了件开心衣,美好为你买了顶幸福帽,吉祥为你点了幸运火,*安为你订了健康袄,朋友则为你发来了问候电:愿你安好,幸福永远!

    28.“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寒露,早安

    29.:(岛内拾零秋凉蟹正肥“大闸”人最爱

    30.有种诗情画意叫秋雨,有种神清气爽叫秋凉,有种温柔拂动叫秋风,有种淡雅隐士叫秋菊,有种人间妙季叫秋天,有种真心牵挂叫祝愿,秋天天凉,请你注意保暖,愿健康*安,幸福依然!

    31.天冷了,我要送你一件外套:口袋叫温暖,领子叫关怀,袖子叫体贴,扣子叫思念;让这件外套紧紧伴着你渡过每分每秒,一定要幸福哦!

    32.:(记者陈晓东陈斌华秋凉蟹正肥又是把酒品蟹的好时节。

    [阅读全文]...

2022-02-22 23:17:43
  • 描写秋凉的诗句

  • 抒情
  • 1、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陶澹人《秋暮遣怀》

    2、东南秋雨足,泽国水连天。——张耒《别外甥杨克一二首·东南秋雨足》

    3、秋雨疏偏响,秋点夜迸啼。空床取次薄衾携。——朱彝尊《风蝶令·秋雨疏偏响》

    4、似含情态愁秋雨,暗减馨香借菊丛。——徐铉《题殷舍人宅木芙蓉》

    5、秋雨一向不解休,连昏接晨终穷秋。——梅尧臣《诗句秋雨篇》

    6、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杜甫《秋雨叹》其三

    7、萤光寒欲淡,秋雨暮偏多。——杨万里《雨夜》

    8、寒竹秋雨重,凌霄晚花落秋凉。——元稹《解秋十首》

    9、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杜牧《怀吴中冯秀才》

    10、江村秋雨歇,酒尽一帆飞。——李白《送客归吴》

    11、满庭秋雨过,连夜绿苔生。——朱庆馀《闲居即事》

    12、池上茅檐覆水低,早来秋雨尚虹霓。——苏辙《和毛君州宅八咏·方沼亭》

    13、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杜甫《秋雨叹》其二

    14、九月湖上别,北风秋雨寒。——常建《送陆擢》

    15、自是交深难话别,不关秋雨又秋风。——释文珦《别友·十年踪迹与君同》

    16、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白居易《雨后秋凉》

    17、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王维《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18、城郭是非秋雨外,江山形胜暮潮来。——方岳《凤凰台》

    19、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曹雪芹《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2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1、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秋凉—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22、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纳兰容若《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23、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来鹄《偶题二首》

    24、秋阳不能骄,秋雨不能淫。——仇远《和张仲实见寄·古交色不变》

    25、暖风花绕树,秋雨草沿城。——李白《送袁明府任长沙》

    26、萧条已入寒空静,飒沓仍随秋雨飞。——李颀《宿莹公禅房闻梵》

    27、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诗句江遇雨》

    28、晚窗又听萧萧雨,一点昏灯相对愁。——陆游《秋雨》

    29、永夜不可度,蛩吟秋雨滴。——钱起《离居夜雨,奉寄李京兆》

    [阅读全文]...

2022-02-04 20:29:03
  • 杨万里秋凉晚步翻译

  • 诗人
  • 杨万里秋凉晚步翻译

      杨万里《秋凉晚步》翻译是怎样的呢?杨万里《秋凉晚步》是非常重要的一首诗篇,在诗坛上占据一*之位。

      注释

      可人:合人意。

      红蕖(音同“渠”):荷花。

      却:开尽。

      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翻译

      人们以为秋气使人悲哀,其实未必是这样,轻微地有一点寒意不正是气候宜人的季节吗?绿色池塘里的红色荷花虽然都落尽了,但荷叶还有新长出来的如铜钱那么圆的小叶片。

      红蕖,就是红色的荷花。却,在这里是完、尽的意思。

      赏析

      向来诗人容易悲愁,秋风飒飒,秋雨萧萧,一切都显得那么凄凉冷落。而杨万里在《秋凉晚步》诗中却说:“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评:像这样写春天、写秋天,就写出了新意。

      诗人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汉族人。一生力主抗金,与范成大、陆游等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得见谪居在永州的.张浚,多受其勉励与教诲。孝宗即位后,张浚入相,即荐杨万里为临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丧,服满后改知奉新县。乾道六年(1170年)任国子博士,开始作京官,不久迁太常丞,转将作少监。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现改知常州。六年,提举广东常*茶盐,曾镇压沈师起义军,升为广东提点刑狱。不久,遭母丧去任,召还为吏部员外郎,升郎中。十二年(1185年)五月,以地震应诏上书,极论时政十事,劝谏孝宗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坚决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放弃两淮、退保长江的误国建议,主张选用人才,积极备战。次年,任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十四年(1187年),迁秘书少监。高宗崩,万里因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事,指斥洪迈“指鹿为马”,惹恼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绍熙元年(1190年),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官。终因孝宗对他不满,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朝廷欲在江南诸郡行铁钱,杨万里以为不便民,拒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万里见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无实际官职,只领祠禄,等于退休)而归,从此不再出仕,朝命几次召他赴京,均辞而不往。开禧二年(1206年),因痛恨韩侂胄弄权误国,忧愤而死,官终宝谟阁文士,谥“文节”。

    [阅读全文]...

2022-01-02 23:11:02
  • 秋凉晚步杨万里翻译(杨万里秋凉晚步的诗意)

  • 诗意
  • 立秋凉风至,暑热之气渐渐消散。在初秋时节的黄昏,无事时出门散散步,背负着夕阳,感受着晚风,心中惬意无比,自然便觉得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这种感觉是古今相通的,宋代诗人杨万里写了一首《秋凉晚步》,记录了散步时的所见所感,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秋气堪悲未必然”,人们常说秋天的肃杀之气使人悲伤,在我看来不一定是这样的。因为到了秋天,秋风萧瑟,天气转凉,木叶摇落,天地之间一派萧瑟之象,这种景象使人伤感。这种伤秋的意识反应在文学作品中,便形成了“悲秋”的传统。但诗人在一开篇便立场鲜明地点出自己的观点,在秋天里未必悲伤,这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轻寒正是可人天”,微寒的秋天正是令人惬意的天气。诗人一方面承认秋天的天气已经开始转凉了,即便如此,在诗人看来,这依然是使人惬意的天气。诗人认为,悲秋还是不悲秋,原因不在于秋天,而在于个人是以怎样的态度看待它。这种认识,反映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绿池落尽红蕖却”,虽然绿色的池塘里的粉红色的荷花都已经落尽了。在一个秋日的傍晚,诗人在池塘边散步,他看到碧绿的池水之间的荷叶已经凋落已尽,以一个“尽”字和一个“却”字写出荷花凋零已尽,再无消息的状态。本来,花儿的凋零意味着美好事物的逝去,但诗人却没有沉湎于荷花香消玉殒的痛苦之中。

    “荷叶犹开最小钱”,但荷叶还有新长出来的如铜钱那么圆的小叶片。虽然池塘里的荷花已经凋谢,但诗人看到池塘中又有新长出来的小荷叶,它们虽然像小铜钱一般大小,还有可能会在深秋时节枯萎,但在眼下,它们却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它们是新生的生命,由它们,诗人看到生命的顽强与坚韧,这也是诗人不为秋天而悲伤的原因。

    在这首诗中,诗人所流露出来的感情和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有异曲同工之妙。四季轮转,物有盛衰,这是自然之理,本无悲喜,只是人们因物触情,各有悲欢。人们的悲欢,与不同的人生际遇有关,也与看待生活的角度有关。

    [阅读全文]...

2022-05-11 03:00:42
  • 富有的不是惆怅秋凉

  • 惆怅
  •   富有的不是惆怅秋凉

      

      我富有的不是惆怅秋凉,你看,你看:

      枯瘦的梦

      在电脑键盘与屏幕间,问清音清风回转

      听到梦响

      在山林,在流水,在空谷,在鸟之鸣唱

      在时间的寺庙,在疼痛不适呕吐的症状。

      

      五月的风,坐进三尺闲适的清茶

      一轮月,一池荷,一袖风,一扇窗

      它们不问浮生的喧哗

      它们坐在我影子背后,触摸桌前书卷的梦。

      

      我也富有了梦的侵扰

      昏暗的灯下,黑色的盗者嚼啃灵者的魂骨

      飞虫,飞蝇,阴风,*

      它们嗜好血腥的口味,加恩我亡体的标本

      空气是福尔马林

      我的梦是飘浮着的血红色肌肉

      流走了五月风的闲适,摘走了字上的灵音。

      

      我富有的不是惆怅秋凉,你看,你看:

      在一根草上的生命边缘

      寻找一个透明的轻灵,一个孤独的寂静华丽

      它们是晨露的光明,寄居在简单而难存一隅。

      

      听得到梦响,飞吧,飞吧!

      在电脑键盘与屏幕间,问清音清风回转

      在山林,在流水,在空谷,在鸟之鸣唱

      在时间的寺庙,在疼痛不适呕吐的症状。

    [阅读全文]...

2022-04-23 17:02:51
  • 《新添声杨柳枝》古诗词

  • 杨柳,阅读,文学
  • 《新添声杨柳枝》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添声杨柳枝》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原文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译文翻译

      一袭深红色的长裙日子久了便蒙上了淡黄色,自古以来旧的东西就比不得新的东西讨人喜欢。

      你我原本应该像合欢核桃一样坚贞不移,哪里想到你的心里原来已经有了别人,让我对你终究有了恨意。(其一)

      深夜里点亮烛火深深的嘱咐你,此去路途遥远不要忘了归期。

      小巧精致的骰子上嵌入那意喻相思的红豆,相思入骨你是否知道?

      注释解释

      一尺深红:即一块深红色丝绸布。古代妇人之饰;或即女子结婚时盖头的红巾,称“盖头”。曲尘:酒曲上所生菌,因色微黄如尘,亦用以指淡黄色。此处意谓,红绸布蒙上了尘土,呈现出酒曲那样的暗黄色。

      合欢桃核:是夫妇好合恩爱的象征物。桃核,桃为心形,核同合音,可以像喻两心永远相合。

      里许:里面,里头。许,语助词。元来:即“原来”。人:取“仁”的谐音。

      深烛:音谐深嘱,此处用的是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写女子“深嘱”情郎。伊:人称代词,“你”。

      长行:长行局,古代的一种博戏,盛行于唐。这里用此博戏的名称双关长途旅行。围棋:*传统棋种。变化极复杂,棋理极深奥;高手对弈,一局棋常需数个时辰,甚至数日方可分出胜负。此处用“围棋”与“违期”的谐音,劝“郎”莫要误了归期。

      玲珑:精巧貌。骰(tóu)子:博具,相传为三国曹植创制,初为玉制,后演变为骨制,因其点着色,又称色子;为小立方体块状,六个面上分别刻有从一到六不同数目的圆点,其中一、四点数着红色,其余点数皆着黑色。这骰子上的红点,即被喻为相思的红豆。

      “入骨”句:用骨制的骰子上的红点深入骨内,来隐喻入骨的相思。“入骨”是双关隐语。

      诗文赏析

      其一

      “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首二句,感物起兴。眼见一块原来是极鲜亮的红丝绸,却因蒙上了灰尘,颜色变得暗淡了,旧如“曲尘”,而这“一尺深红”的丝绸,好像不是一般的.妇人之饰,很可能它就是女子新婚时用过的方幅红绸“盖头”。这“一尺深红”,应是女子眼中的不寻常之物,她一直把那约一尺宽的红绸作为自己婚姻的象征,看到红绸,就引起对幸福的憧憬。可如今,眼前的红绸却已经蒙上尘土,还有了不少“曲尘”似的霉斑。睹物思人,不由感慨万端。唉,还是俗话说得对,物品天生的都是旧不如新。然而,就爱情而言,则不能“喜新厌旧”,而应是“日久长新”才好,否则情不专而怨恨必生。窦玄妻《古怨歌》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诗人这里正是以“衣不如新”反衬“人不如故”。看来是丈夫又有了新欢,才引起女主人公幽怨的情思。这二句运用了比喻,虽然手法委宛,语言却很直白,就意蕴而论,显然缺乏含蓄之美感。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这二句,仍然运用了比喻,抒发被弃女子的“恨”意。“合欢桃核”,本来那是夫妇好合恩爱的象征物,旧日婚俗在“新人”家中,也常常摆放枣、栗子、桂枝、桃核等果物,预示喜兆。想当初,女主人公在与丈夫两情欢娱的时候,她是那样相信她们用桃核来表示的永远好合的誓言,现在明白,原来那“合欢桃核”里面,已经有了另外一个“人”了。“人”是“仁”的谐音,说“合欢桃核”另有“人”,就是说她的丈夫内心里另有新欢的“人”了。所以,这是借鉴了民歌中常用的谐音双关的手法写桃核内有“仁”以隐喻合欢之人心中原来别有“人”,富有民间的生活气息。既然对方心中已有他人,故第二句曰“旧物不如新”;虽前有“合欢桃核”之约,然“终堪恨”也。这就既巧妙地讽刺了爱情上的喜新厌旧者,又曲折地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所爱者的执着追求,那“恨”字流露出一种难言的幽恨之情。面对负心人,诗人委婉地提出自己的劝戒,言有尽而意无穷,反映了甜蜜爱情生活中的另一个侧面。

      这首词,在艺术方面,采用比兴、暗示、谐音双关的手法,加强了抒情效果。但从词的整体意境看,仍然是“意伤于太尽”(张戒《岁寒堂诗话》),缺乏余韵远致。像“天生旧物不如新”、“里许元来别有人”这样的内心触悟,也过于直浅了些。

      其二

      此篇是以女子口吻,抒写她对情郎的眷恋。首起二句,是叮嘱之辞。“井底点灯深烛伊”,这“井底点灯”四字,谓在井底点上灯。何以偏在井底点灯呢?原来这井底之灯,必是深处之烛。而“深烛”,隐喻“深嘱”。“伊”是人称代词,在此代“你”。“深烛伊”也就是“非常诚恳地嘱咐你。”显然,是作者刻意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叙事。因而使词意隐晦了。

      既云“深嘱”,嘱咐些什么呢?即次句“共郎长行莫围棋”。共,介词,犹同;跟。“共郎”二字,明示女主人公正与郎相聚。而紧跟“长行”二字,又暗示着这是离别的时刻。所以她才对他叮嘱再三、情意绵绵。此“长行”与“围棋”,又作谐音双关。长行,是一种博戏的名称。据唐人笔记记载,用掷骰子来博“长行局”,因简单易行,唐人“颇或耽玩,至有废庆吊、忘寝休、辍饮食者”(《唐国史补》卷下),是一种低俗的赌博。而“围棋”,是*传统的棋艺,棋理高深,可谓文人雅士的游戏。可她为什么“深嘱”将要出门的丈夫,让他记住:我可以与你玩长行,但不同你下围棋呢?原来,她的这番叮嘱中另有深意。她是用“长行”这种博戏的名称来双关“长途旅行”,又用“围棋”来双关“违误归期”。她这是告诉丈夫“远行一定不要误了归期”!在生活中,人们要把某件事情告诉对方,却又不便于明白说出,往往会用这种谐音双关的方式来暗示。这里的“长行”、“围棋”,也是女主人公将她深隐的心曲,婉转托出;虽然可见女子的柔情蜜意,但由于其中的隐语,过于隐晦。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这后两句从“长行”引出“骰子”,说那种制造精巧的骰子上的颗颗红点,有如最为相思的红豆,而且深入骨中,表达着我对你深入骨髓的相思,你知道吗?这样一来,自然又深化了第二句深嘱“长行莫围棋”的用意,原来她“共郎长行”,也是有意要用“长行”这种博戏所用的“骰子”来提醒丈夫:当你玩“长行”使用骰子时,知不知道,那骰子上的红点,颗颗都是入骨的红豆,代表着我对你的入骨相思?所以,你千万不要违误了归期。这一句,非常准确地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惦念,对丈夫的那种难舍难离的强烈的爱!“入骨相思”,一语双关,其中缠绵之意,教人不由魂销。在章法上,则是对前二句“深嘱”早归“莫违期”的对应。诗中,女子“共郎长行”时“深嘱”于前,客子“违期”未归时又“入骨相思”于后,最后以“知不知”设问寄意的口吻轻轻将全诗兜住,然后再表现出这位多情的闺中人亟盼游子早归的焦虑心情。“知不知”三字,把女子离别之久、会合之难、相思之深之苦,乃至欲说无人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可谓收得自然,余味不尽。而读者所感受到的正是女主人公内心深处诚挚而火热的爱情。有女钟情如此,令人读来倍觉感人。“入骨相思知不知”七个字,乃是全篇的点睛之笔!

      这首词最精粹之笔,在于后二句以相思子(红豆)为喻,寄托女子的挚爱深情。全词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虽有助于词境的深婉含蓄;但由于刻意为之,便又流人“谜而不诗”(王夫之《古诗评选》)之地,缺乏“自然天成”之妙。

      此二诗写“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以讽喜新厌旧;写“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以骰子喻己相思之情,就既未见浓艳的辞藻,又未闻有些许脂粉气。其设想新奇,别开生面,在许多的爱情诗中,使人顿觉耳目一新。大量使用谐音双关修辞法,更使诗作独标一格,别有情致。人们表达爱的情感,力避直率明白,本尚朦胧含蓄(当然不是晦涩费解),而双关隐语的运用,却能使人透过字面的意思,通过那些音同或音*的“别字”,去细细品味那双关语中底层的无尽的意蕴。这些谐音词的寓意颇深,不可囫囵读之。它蕴含着诗人人为的特定含义和感情色彩,能使语言在表达上更含蓄、婉转和饶有风趣。用于表达爱情,则言浅意深,更富有感染力。

      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或说801、824)年—约866或说870、882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阅读全文]...

2022-07-13 01:44:23
  • 凉州词古诗

  • 文学
  • 凉州词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凉州词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凉州词》

      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

      王之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薛逢(唐)

      昨夜蕃兵报国仇,沙州都护破凉州。

      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

      《凉州词·其一》

      张籍(唐)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凉州词·其二》

      张籍(唐)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安无使来。

      《凉州词·其三》

      张籍(唐)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凉州词

      王之涣

      huáng hé yuǎn shàng bái yún jiān

      黄 河 远 上 白 云 间 ,

      yī piàn gū chéng wàn rèn shān

      一 片 孤 城 万 仞 山 。

      qiāng dí hé xū yuàn yáng liǔ

      羌 笛 何 须 怨 杨 柳 ,

      chūn fēng bù dù yù mén guān

      春 风 不 度 玉 门 关 。

      注释:

      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5、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6、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7、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赏析1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间,王之涣与高適、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诗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赏析2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阅读全文]...

2022-05-09 03:25:47
  • 诗名含有添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添字的诗词

  • 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

    温庭筠〔唐代〕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胜曲尘 一作:蒙曲尘)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李清照〔宋代〕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清 一作: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范成大〔宋代〕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西江月·添线绣床人倦

    吴文英〔宋代〕

    添线绣床人倦,翻香罗幕烟斜。五更箫鼓贵人家。门外晓寒嘶马。

    帽压半檐朝雪,镜开千靥春霞。小帘沽酒看梅花。梦到林逋山下。

    促拍满路花·露颗添花色

    秦观〔宋代〕

    露颗添花色,月彩投窗隙。春思如中酒,恨无力。洞房咫尺,曾寄青鸾翼。云散无踪迹。罗帐熏残,梦回无处寻觅。

    轻红腻白,步步熏兰泽。约腕金环重,宜装饰。未知安否,一向无消息。不似寻常忆。忆后教人,片时存济不得。


    蝶恋花·窗外绿阴添几许

    王国维〔*现代〕

    窗外绿阴添几许。剩有朱樱,尚系残春住。老尽莺雏无一语。飞来衔得樱桃去。

    坐看画梁双燕乳。燕语呢喃,似惜人迟暮。自是思量渠不与。人间总被思量误。

    雨霖铃·槐阴添绿

    晁端礼〔宋代〕

    槐阴添绿。雨馀花落,酒病相续。闲寻双杏凝伫,池塘暖、鸳鸯浴。却向窗昼卧,正春睡难足。叹好梦、一一无凭,帐掩金花坐凝目。

    当时共赏移红烛。向花间、小饮杯盘促。蔷薇花下曾记,双凤带、索题诗曲。别后厌厌,应是香肌,瘦减罗幅。问燕子、不肯传情,甚入华堂宿。

    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

    李清照〔宋代〕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玉蝴蝶·为甚夜来添病

    佚名〔宋代〕

    为甚夜来添病,强临宝镜,憔悴娇慵。一任钗横鬓乱,永日熏风。恼脂消榴红径里,羞玉减蝶粉丛中。思悠悠,垂帘独坐,传遍熏笼。

    朦胧。玉人不见,罗裁囊寄,锦写笺封。约在春归,夏来依旧各西东。粉墙花影来疑是,罗帐雨梦断成空。最难忘,屏边瞥见,野外相逢。

    添字采桑子

    李清照〔宋代〕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阅读全文]...

2022-01-18 16:22:52
  • 《新添声杨柳枝》古诗词

  • 《新添声杨柳枝》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添声杨柳枝》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原文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译文翻译

      一袭深红色的长裙日子久了便蒙上了淡电影,自古以来旧的东西就比不得新的东西讨人喜欢。

      你我原本应该像合欢核桃一样坚贞不移,哪里想到你的心里原来已经有了别人,让我对你终究有了恨意。(其一)

      深夜里点亮烛火深深的嘱咐你,此去路途遥远不要忘了归期。

      小巧精致的骰子上嵌入那意喻相思的红豆,相思入骨你是否知道?

      注释解释

      一尺深红:即一块深红色丝绸布。古代妇人之饰;或即女子结婚时盖头的红巾,称“盖头”。曲尘:酒曲上所生菌,因色微黄如尘,亦用以指淡电影。此处意谓,红绸布蒙上了尘土,呈现出酒曲那样的暗电影。

      合欢桃核:是夫妇好合恩爱的象征物。桃核,桃为心形,核同合音,可以像喻两心永远相合。

      里许:里面,里头。许,语助词。元来:即“原来”。人:取“仁”的谐音。

      深烛:音谐深嘱,此处用的是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写女子“深嘱”情郎。伊:人称代词,“你”。

      长行:长行局,古代的一种博戏,盛行于唐。这里用此博戏的名称双关长途旅行。围棋:中国传统棋种。变化极复杂,棋理极深奥;高手对弈,一局棋常需数个时辰,甚至数日方可分出胜负。此处用“围棋”与“违期”的谐音,劝“郎”莫要误了归期。

      玲珑:精巧貌。骰(tóu)子:博具,相传为三国曹植创制,初为玉制,后演变为骨制,因其点着色,又称色子;为小立方体块状,六个面上分别刻有从一到六不同数目的圆点,其中一、四点数着红色,其余点数皆着黑色。这骰子上的红点,即被喻为相思的红豆。

      “入骨”句:用骨制的骰子上的红点深入骨内,来隐喻入骨的相思。“入骨”是双关隐语。

      诗文赏析

      其一

      “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首二句,感物起兴。眼见一块原来是极鲜亮的红丝绸,却因蒙上了灰尘,颜色变得暗淡了,旧如“曲尘”,而这“一尺深红”的丝绸,好像不是一般的.妇人之饰,很可能它就是女子新婚时用过的方幅红绸“盖头”。这“一尺深红”,应是女子眼中的不寻常之物,她一直把那约一尺宽的红绸作为自己婚姻的象征,看到红绸,就引起对幸福的憧憬。可如今,眼前的红绸却已经蒙上尘土,还有了不少“曲尘”似的霉斑。睹物思人,不由感慨万端。唉,还是俗话说得对,物品天生的都是旧不如新。然而,就爱情而言,则不能“喜新厌旧”,而应是“日久长新”才好,否则情不专而怨恨必生。窦玄妻《古怨歌》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诗人这里正是以“衣不如新”反衬“人不如故”。看来是丈夫又有了新欢,才引起女主人公幽怨的情思。这二句运用了比喻,虽然手法委宛,语言却很直白,就意蕴而论,显然缺乏含蓄之美感。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这二句,仍然运用了比喻,抒发被弃女子的“恨”意。“合欢桃核”,本来那是夫妇好合恩爱的象征物,旧日婚俗在“新人”家中,也常常摆放枣、栗子、桂枝、桃核等果物,预示喜兆。想当初,女主人公在与丈夫两情欢娱的时候,她是那样相信她们用桃核来表示的永远好合的誓言,现在明白,原来那“合欢桃核”里面,已经有了另外一个“人”了。“人”是“仁”的谐音,说“合欢桃核”另有“人”,就是说她的丈夫内心里另有新欢的“人”了。所以,这是借鉴了民歌中常用的谐音双关的手法写桃核内有“仁”以隐喻合欢之人心中原来别有“人”,富有民间的生活气息。既然对方心中已有他人,故第二句曰“旧物不如新”;虽前有“合欢桃核”之约,然“终堪恨”也。这就既巧妙地讽刺了爱情上的喜新厌旧者,又曲折地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所爱者的执着追求,那“恨”字流露出一种难言的幽恨之情。面对负心人,诗人委婉地提出自己的劝戒,言有尽而意无穷,反映了甜蜜爱情生活中的另一个侧面。

      这首词,在艺术方面,采用比兴、暗示、谐音双关的手法,加强了抒情效果。但从词的整体意境看,仍然是“意伤于太尽”(张戒《岁寒堂诗话》),缺乏余韵远致。像“天生旧物不如新”、“里许元来别有人”这样的内心触悟,也过于直浅了些。

      其二

      此篇是以女子口吻,抒写她对情郎的眷恋。首起二句,是叮嘱之辞。“井底点灯深烛伊”,这“井底点灯”四字,谓在井底点上灯。何以偏在井底点灯呢?原来这井底之灯,必是深处之烛。而“深烛”,隐喻“深嘱”。“伊”是人称代词,在此代“你”。“深烛伊”也就是“非常诚恳地嘱咐你。”显然,是作者刻意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叙事。因而使词意隐晦了。

      既云“深嘱”,嘱咐些什么呢?即次句“共郎长行莫围棋”。共,介词,犹同;跟。“共郎”二字,明示女主人公正与郎相聚。而紧跟“长行”二字,又暗示着这是离别的时刻。所以她才对他叮嘱再三、情意绵绵。此“长行”与“围棋”,又作谐音双关。长行,是一种博戏的名称。据唐人笔记记载,用掷骰子来博“长行局”,因简单易行,唐人“颇或耽玩,至有废庆吊、忘寝休、辍饮食者”(《唐国史补》卷下),是一种低俗的赌博。而“围棋”,是中国传统的棋艺,棋理高深,可谓文人雅士的游戏。可她为什么“深嘱”将要出门的丈夫,让他记住:我可以与你玩长行,但不同你下围棋呢?原来,她的这番叮嘱中另有深意。她是用“长行”这种博戏的名称来双关“长途旅行”,又用“围棋”来双关“违误归期”。她这是告诉丈夫“远行一定不要误了归期”!在生活中,人们要把某件事情告诉对方,却又不便于明白说出,往往会用这种谐音双关的方式来暗示。这里的“长行”、“围棋”,也是女主人公将她深隐的心曲,婉转托出;虽然可见女子的柔情蜜意,但由于其中的隐语,过于隐晦。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这后两句从“长行”引出“骰子”,说那种制造精巧的骰子上的颗颗红点,有如最为相思的红豆,而且深入骨中,表达着我对你深入骨髓的相思,你知道吗?这样一来,自然又深化了第二句深嘱“长行莫围棋”的用意,原来她“共郎长行”,也是有意要用“长行”这种博戏所用的“骰子”来提醒丈夫:当你玩“长行”使用骰子时,知不知道,那骰子上的红点,颗颗都是入骨的红豆,代表着我对你的入骨相思?所以,你千万不要违误了归期。这一句,非常准确地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惦念,对丈夫的那种难舍难离的强烈的爱!“入骨相思”,一语双关,其中缠绵之意,教人不由魂销。在章法上,则是对前二句“深嘱”早归“莫违期”的对应。诗中,女子“共郎长行”时“深嘱”于前,客子“违期”未归时又“入骨相思”于后,最后以“知不知”设问寄意的口吻轻轻将全诗兜住,然后再表现出这位多情的闺中人亟盼游子早归的焦虑心情。“知不知”三字,把女子离别之久、会合之难、相思之深之苦,乃至欲说无人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可谓收得自然,余味不尽。而读者所感受到的正是女主人公内心深处诚挚而火热的爱情。有女钟情如此,令人读来倍觉感人。“入骨相思知不知”七个字,乃是全篇的点睛之笔!

      这首词最精粹之笔,在于后二句以相思子(红豆)为喻,寄托女子的挚爱深情。全词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虽有助于词境的深婉含蓄;但由于刻意为之,便又流人“谜而不诗”(王夫之《古诗评选》)之地,缺乏“自然天成”之妙。

      此二诗写“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以讽喜新厌旧;写“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以骰子喻己相思之情,就既未见浓艳的辞藻,又未闻有些许脂粉气。其设想新奇,别开生面,在许多的爱情诗中,使人顿觉耳目一新。大量使用谐音双关修辞法,更使诗作独标一格,别有情致。人们表达爱的情感,力避直率明白,本尚朦胧含蓄(当然不是晦涩费解),而双关隐语的运用,却能使人透过字面的意思,通过那些音同或音*的“别字”,去细细品味那双关语中底层的无尽的意蕴。这些谐音词的寓意颇深,不可囫囵读之。它蕴含着诗人人为的特定含义和感*彩,能使语言在表达上更含蓄、婉转和饶有风趣。用于表达爱情,则言浅意深,更富有感染力。

      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或说801、824)年—约866或说870、882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阅读全文]...

2022-02-26 04:28:04
关于秋凉添衣的古诗 - 句子
关于秋凉添衣的古诗 - 语录
关于秋凉添衣的古诗 - 说说
关于秋凉添衣的古诗 - 名言
关于秋凉添衣的古诗 - 诗词
关于秋凉添衣的古诗 - 祝福
关于秋凉添衣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