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于语文的古诗

关于有利于语文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利于语文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利于语文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利于语文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 语录(144k+) 说说(1) 名言(1k+) 诗词(428) 祝福(202k+) 心语(20k+)

  • 语文古诗教案(15篇)

  • 语文
  • 语文古诗教案(15篇)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古诗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二、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三、课时划分: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说。

      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

      (二)学*古诗《锄禾》。

      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禾:禾苗。“锄未’是什么意思呢?

      3、讲读诗句第1句。

      (l)自读。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

      (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背诵。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3、指名说。

      4、背诵表演古诗、

      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导写字。

      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1)“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

      (2)“粒”左窄右宽。

      (3)“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

      2、师范写‘禾、粒、辛、苦”

      3、生描红、临写。

      (五)教学后记:学生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学会要爱惜粮食。

      第二课时:

      (一)课前说说。

      我们吃的粮食来之不易,*时要怎么样做?

      (二)指导看图。

      问:这幅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阅读全文]...

2022-06-11 00:44:17
  • 语文古诗教案15篇

  • 语文
  • 语文古诗教案15篇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古诗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会2个生字,练*写好6个汉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通过读这首古诗,感悟边关将士悲苦的生活。

      教学重点与难点 :

      品读悟诗情。

      教学过程:

      一、音画时尚导入:

      1、师:播放两首有特色的乐曲,引导学生想象情境,再根据情境联想诗歌。

      2、生:交流汇报并背诵相关的诗句。

      3、导入新课,板题,解题,读题

      (解题)凉州词:为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二、初读感知

      1、出示合作学*要求:

      (1)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

      2、学生按要求学*

      3、汇报

      (1)指名读文,齐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质颖

      三、品读悟诗情

      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悟情。

      如疑:“欲饮琵琶马上催”什么意思?

      “醉卧沙场君莫笑”(为什么战前还要喝酒呢?)

      引导:“饮”是饮什么?琵琶声听过吗?有什么感觉?“醉”是因什么醉?看看诗中哪些词语与酒有关?

      过渡:以上这些词语都与酒有关,但是不是*上只有酒?

      1、想象:*上除了酒,还有哪些东西?

      2、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而别无他物?

      3、说一说:酒有哪些作用?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说说自己可爱的家乡,抒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想象古人离开故土后如何抒发思乡之情。

      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下这首诗。(课件显示课题——夜书所见)

      二、指导看图,感知图意。

      (多媒体课件放映第二张幻灯片)观察电视中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学*,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放映第三张幻灯片,重点指导生字词)

      3、放映第四张幻灯片,指导古诗朗读: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4、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四、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两句诗的意思。

      (放映第五张幻灯片,画面中出现两个问题。)

      问题一:诗中描写了哪几种事物?

    [阅读全文]...

2022-01-29 16:03:32
  • 语文古诗教案

  • 语文
  • 语文古诗教案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古诗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在感受秋天的诗情画意中认识“刘、菊”等10个生字,会写“于、首”等6个字。

      2初步了解诗歌的意思,想象秋天的美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引导学生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刘、菊”等10个生字,会写“于、首”等6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喜欢背诵古诗。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谈话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谁来背几首给大家听听?

      我国宋朝有个大诗人叫苏轼,一天,他和朋友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学问渊博,诗文写得好,苏轼可欣赏他了。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他提笔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板书:古诗两首学生认读课题。

      初读《赠刘景文》

      1.板书课题《赠刘景文》题目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2.苏轼送给刘景文一首什么诗?请大家读读诗,注意读准字音。圈出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读准字音。

      3.同桌相互认读课文,老师参与同桌学*。

      4.学*生字,重点正音:橙、橘、残。

      5.朗读整首诗。师读、生读、挑战读。

      再读诗歌,初步了解意思,朗读、背诵诗

      诗歌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色?动脑筋试一试,自己能读懂多少?

      小组讨论交流:自己读懂了哪些;读不懂哪些?

      小组汇报学*情况,老师适时指导。重点指导:擎雨盖、傲霜枝。

      激发想象,初步体会诗歌的意境。

      配乐朗读;再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地方,比一比谁读得好。

      看看插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这首诗。

      (四)想一想,议一议

      秋天难道只有橙黄橘绿两种颜色吗?

      学写生字

      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认读记字。

      观察范字,说说怎样书写。

      写得好的孩子在黑板上示范写。其余在书上描红,临写。

      自评写得最好的一个字,总结经验。

      拓展性学*

      你还知道哪些秋天的诗句,背给大家听一听。

      你还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第2课时

      背古诗,引出课题

      背诵《赠刘景文》和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

      板书:山行读课题,说说从诗歌的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生合作,解决疑难

      学生独立阅读诗歌,圈出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读准字音。

      同桌相互认读课文。

      认读生字:枫、径、斜、于。

      指多人读古诗,师参与读,及时纠正。

      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学*这首《山行》?

      小组交流:自己读懂了哪些?读不懂哪些?

    [阅读全文]...

2022-06-13 02:39:15
  • 古诗两首语文教案

  • 古诗两首语文教案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两首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诗句意思,并能用自身的话说说其中一首诗描述的景象。

      3、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歌意境,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歌意境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教师语言:同学们,俺们知道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谁啊?----杜甫。李白、杜甫的诗歌艺术达到了唐代诗歌的顶峰,*赞叹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今天,老师带来了他俩的写景诗各一首,想学吗?有信心学好吗?

      二、初读诗歌,读通读顺

      1、一读,读通读顺

      要求:

      读四遍,前两遍读准四个生字及一个多音字“行”,认清“疑”的字形;后两遍读对停顿。

      检查自读情况。

      ⑴指名读诗,正音

      ⑵指名读诗,指导正确停顿

      2、再读,读懂词意

      ⑴自由读诗,根据注释用自身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出示注释:

      《望庐山瀑布》

      ①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俺国名山之一。

      ②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

      ③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出现出紫色。

      ④银河:又称天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⑤九天:九重天,形容极高的天空。

      《绝句》

      ①.黄鹂:黄莺。

      ②.白鹭:鹭鸶,羽毛纯白,能高飞。

      ③.西岭: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终年不化,故云千秋雪。这是想象之词。

      ④.东吴:指长江下游的江苏一带。成都水路通长江,所以说长江万里船。

      ⑵交流诗意,朗读古诗

      ⑶教师范读,指导方法

      教师语言:读诗词文章,要理解作者,要理解作品,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俺在读书时有一个小窍门,就是把自身当成作者,快乐着作者的快乐,悲伤着作者的悲伤,然后通过诵读的声调、节奏等表达自身的情感。

      三、想象画面,体味意境,品味语言

      (一)三读,想象画面,体味意境

      1、此时此刻,你就是李白,你就是杜甫,轻声读诗,发挥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交流

      3、再读古诗,注意重音,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壮美/秀美)

      (二)四读,品味语言

      1、杜甫有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伟大的诗人都很注意遣词造句,默读古诗,你觉得诗中哪些字用得妙?为什么?

      ⑴品味“生”、“挂”、“飞”、“落”

      ⑵品味“含”。

      ① 你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中“含”的意思吗?

      含就着衔着、镶嵌的意思。

      ②同学们觉得这句诗中的“含”字用得好吗?这样俺们无妨用其他的字来换换,可以用哪些字来换?(有、里、内、前……)

      俺们选两个字换上读读看,比较比较,体会体会。“窗有西岭千秋雪”,你们觉得怎么样?(太一般了)“窗嵌西岭千秋雪”,(嵌字写出西岭雪山像一幅画镶嵌于窗框之中,只是静态的画。)可是,俺们一般说人才含着什么,这儿用了“含”字还好像把窗框写活了,写出画面的动态之美,更有了动感,诗中静动结合,充溢生机。这个“含”字用得真妙。

      ③让俺们一齐读第三句诗,突出“含”字。

    [阅读全文]...

2022-05-01 09:39:05
  • 小考语文必背古诗10首

  • 语文
  •   孩子的教育始终是家长关心的头等大事,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最好的教育,有更好的未来。为此语文网为大家提供小升初语文必背。希望对广大家长和小学生们都有所帮助!

      备战小升初:小升初语文必背古诗10首

      1、 咏鹅

      唐代 骆宾王

      鹅 鹅 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敕勒歌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春晓

      唐代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回乡偶书

      唐代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5、静夜思

      唐代 李 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忆江南

      唐代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7、

      唐代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古朗月行

      唐代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9、元 日

      宋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0、

      唐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们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小升初语文必背古诗,希望大家合理的利用!

    [小考语文必背古诗10首]

    [阅读全文]...

2022-05-05 04:13:59
  • 赞颂语文的古诗句-描写语文的诗句

  • 语文,爱情
  •   求关于逝去的爱情的古诗句!谢谢啦?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无题叶落风过渺无声,寒冬白梅为谁呈;孤鸿只影独悲鸣,长夜难眠待雨停。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无题叶落风过渺无声,寒冬白梅为谁呈;孤鸿只影独悲鸣,长夜难眠待雨停。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采桑子》纳兰性德(清)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摊破浣溪沙》纳兰性德

      错过了爱情遗憾的诗句是什么?

      1 表达对错过的爱情遗憾的诗句 1、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2、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3、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生未展眉。

      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的古诗句有哪些?

      1、《送沈记室夜别》 南北朝:范云 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晓云。 秋风两乡怨,秋月千里分。 寒枝宁共采,霜猿行独闻。 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 译文:秋水漾桂香,晚风多清朗,楚山清幽幽,晓云映晨光。托萧瑟秋风寄去异地的乡愁,在千里之外共对皎洁的月亮。枝头凄冷怎能共折兰菊?猿啼哀号孤旅哪堪悲凉。手抚松萝你当念我曾相依伴,采撷桂花我正思君文才无双。

      2、《上邪》 两汉:佚名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译文:上天呀!我愿与你相爱,让我们的爱情永不衰绝。除非大山失去了棱角,除非滔滔江水干涸断流。除非凛凛寒冬雷阵阵,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纷飞,除非天地相交聚合连接,我才敢将对你的情意抛弃决绝!

      3、《帝台春·芳草碧色》 宋代:李甲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 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 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谩伫立、遍倚危阑,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 拚则而今已拚了,忘则怎生便忘得。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 译文:春草碧绿,郁郁葱葱,长满了南面的大路。暖风中花瓣乱舞,飞絮蒙蒙,也仿佛理解人的心情,满怀愁苦,倦怠慵容。回忆起那可人的伴侣,娇娆美丽,笑靥盈盈。 寒食节里我们曾携手共沐春风,来到京师的郊野,尽兴地游乐娱情,终日里笑语欢声。可到了如今,却来到这天涯海角,再次感受到和煦的春风,可偏偏又孤苦伶仃。 愁情刚刚散去,一会儿又如密网般罩住心胸。溢出的眼泪刚刚偷着擦去,却不知不觉再次溢涌。我焦躁不安,在高楼的栏杆上到处倚凭。过尽了整个黄昏,所见到的也只是暮云合在一起,天边一片昏暝。哪里有一点儿她的影踪。 为了她我宁可舍弃一生,如今已经下了决心。但要忘记她,这辈子却万万不能。我还要痴情地询问鱼雁,试探着询问她的信息和行踪。

      4、《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宋代: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译文:我住在长江源头,君住在长江之尾。天天想念你总是见不到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 悠悠不尽的江水什么时候枯竭,别离的苦恨,什么时候消止。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5、《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代: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阅读全文]...

2022-06-16 05:06:51
  • 小学语文古诗知识点

  • 小学语文古诗知识点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古诗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啊,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呢,却是一去不复返。不抓住今天,永远期盼着明天,幸运会向你招手吗?

      (2)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踏破铁鞋无觅处”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3)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强调*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4)月亮渐渐西沉,星星又悄悄地眨起了眼睛。望着满天星星,我不由得想起了爸爸白天对我说的话,是啊,“有志者事竟成”。爸爸,请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5)我知道的名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俗话说:“当局者迷”。说明这个道理的诗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7)形容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的诗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唐李白与友人送别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与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9)唐王维与友人送别时,写下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与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王士缜)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黄庭坚)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辛弃疾)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

      关于诚信、友爱、尊老爱幼的名句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农业谚语: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蚂蚁搬[有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风雨到。

      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

      【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解】

      1、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俗。

      2、茱萸:一种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译文】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他们佩带茱萸,发觉少我一人。

      【赏析】

      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夜书所见(作者:叶绍翁)】

      【原文】

      萧萧①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⑥客情②。

      知有儿童挑③促织④,夜深篱落⑤一灯明。

      【注释】

      ①萧萧:风声。

      ②动:打动。

      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④挑:捉。

      ⑤促织:俗称蟋蟀,在其他地方又名蛐蛐。

      ⑥篱落:篱笆。

    [阅读全文]...

2022-04-16 02:32:25
  • 《古诗两首》语文教案

  • 《古诗两首》语文教案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两首》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

      部编本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两首》《雾在哪里》《雪孩子》3篇课文。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本单元课文侧重于体现想象之美,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体验”。教学中要循序渐进,体现指导的层次性。《古诗两首》可以利用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环境清幽和草原的苍茫、高远辽阔。教学中宜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与音像资料展开想象,以诵读为主要方式,进行理解积累。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人用极度夸张的笔调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山上的寺院楼非常高。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从视觉感受上写出楼高,后两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从听觉上进一步烘托出楼高。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开头两行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最后两行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全诗风格明朗豪爽,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一直受到历代文论家和文学史论着的一致好评。

      《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指出第一学段古诗教学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温儒敏教师谈到古诗的教学,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不必在主题思想、意义价值、艺术手法等方面讲太多。二年级的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感受力有限,因此教学时力求做到:谈化诗意,精析诵读,多元教学,渲染意境。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每一次朗读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要心中有数。朗读的形式要多样,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的兴趣。遇到不容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

      二、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阶段目标中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基于教材内容、《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认识“宿、寺”等12个生字,会写“危、敢”等8个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重难点:朗读和背诵古诗,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

      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古筝曲有关草原的视频及歌曲。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作者,读懂课题。1.全班交流,知道李白的哪些诗?2.创设情境,理解诗题。

      李白爱到名山大川去游览。有一天,李白来到一座风景秀丽的大山。

      这座山太高了,等他到了山顶,天已经黑了。(板书:山)来不及下山了。可这么晚了住在哪呢?正在为难,他发现眼前有一座寺庙。(板书:寺,学生识记“寺”字)他就住在了这山顶的寺庙里。(板书:夜宿,理解“宿”的意思——住。)李白非常高兴,他站在寺庙的院子里,望着满天的星斗,吟出一首诗,诗题就是《夜宿山寺》。请你说说:“夜宿山寺”的意思。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故事为切入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和倾听的意识。诗歌的题目*、翘舌音结合,读起来有些拗口,在教学“宿、寺”两个生字时,读准字音与理解字义并举,使学生读准诗题,理解题目意思。】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师生合作,读出这首五言诗的独特节奏。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闭目轻声读古诗,想象画面。三、学*古诗,体会诗境。(一)学*第一、二行。1.随文溯源学*“危”

      字,知道“危”的本义是表示人在山巅

      或高崖,站在高处而恐惧。引申为恐惧,又引申为高。从而理解诗中“危”的意思是“高”,“危楼”即“高楼”。

      2.体会“楼高”。

      (1)同桌合作学*,交流诗中哪些词语写了楼之高。

      ①高百尺。这是夸张的写法,形容楼很高。结合李白其他诗句“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等理解并指导朗读,将“高”字读得响亮,突出“楼很高”的感觉。

      ②摘星辰。想象说话。

      ③指导朗读。想象摘星辰的动作,加动作读诗句。

      ④小结: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形象地表现出楼之高。这是多么神奇的想象啊!有感情朗读诗句。

      (二)学*第三、四行。

      1.教师引导:站在这么美妙的地方,李白本来应该高声吟诵一番,可是他却??出示三、四行,学*“惊、恐”,读准后鼻音,理解字意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指导朗读。李白诗歌很浪漫的诗人,他相信九天之上就是天宫,里面住着很多神仙,所以他“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怎么读才不会惊扰到他们呢?

      “高声语”“天上人”读得轻一些、慢一些。

      (三)采用多形式指导朗读、背诵。

      1.师生问答读。

      师:看这寺庙里的高楼,多高啊!生:危楼高百尺。师:甚至高到什么程度?生:手可摘星辰。

      师:安静的夜晚,繁星满天,站在这样的高楼上,诗人有什么感受?

      生:不敢高声语。

      师:为什么?生:恐惊天上人。

      2.师生承接读。

      师:危楼——生:高百尺,师:手可——生:摘星辰。

      师:不敢——生:高声语,师:恐惊——生:天上人。

      3.师生合作,诗意与诗句对读。

      4.学生加动作表演读,学生评价,师相机点评。

    [阅读全文]...

2022-02-21 15:24:31
  • 高中语文古诗师说

  •   古之学者必有师,高中语文必背古: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作文素材《高中语文必背词: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高中语文古诗师说]

    [阅读全文]...

2022-01-14 06:59:35
  • 小升初语文必背古诗大全

  • 语文
  •   1【年代】:汉

      【作者】:两汉乐府

      【作品】:江南

      【内容】: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年代】:南北朝

      【作者】:北朝民歌

      【作品】:敕勒歌

      【内容】: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3【年代】:唐五代

      【作者】:骆宾王

      【作品】:咏鹅

      【内容】: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4【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峤

      【作品】:风

      【内容】: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年代】:唐五代

      【作者】:贺知章

      【作品】:咏柳

      【内容】: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6【年代】:唐五代

      【作者】:

      【作品】:凉州词

      【内容】: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年代】:唐五代

      【作者】:王之涣

      【作品】:

      【内容】: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年代】:唐五代

    [阅读全文]...

2022-04-07 08:55:25
有利于语文的古诗 - 句子
有利于语文的古诗 - 语录
有利于语文的古诗 - 说说
有利于语文的古诗 - 名言
有利于语文的古诗 - 诗词
有利于语文的古诗 - 祝福
有利于语文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