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鼠的古诗整首

关于硕鼠的古诗整首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硕鼠的古诗整首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硕鼠的古诗整首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硕鼠的古诗整首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0) 语录(2k+) 说说(6k+) 名言(485) 诗词(216) 祝福(1k+) 心语(57)

  • 诗经硕鼠赏析

  • 诗经,古诗文
  • 诗经硕鼠赏析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经硕鼠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字词解释:

      硕鼠:鼫鼠,又名田鼠,这里用来比喻剥削无厌的统治者。

      贯:侍奉。“三岁贯女”就是说侍奉你多年。三岁言其久,女,同"汝",你,这里指统治者。

      莫我肯顾:此处为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翻译时可转为”莫肯顾我“,大意是你不顾我的生活。后文中的”莫我肯德“,”莫我肯劳“均属于此类情况。

      顾:顾念,照顾。

      逝:读为“誓”。

      去:离开。

      女:同“汝”。是“你”的意思。

      适:到……去。

      乐土:可以安居乐业的地方。下两章‘乐国’‘乐郊‘等也是同样的意思。

      按:这种地方只是世人的理想,在当时实际是不存在的。

      爰(yuán):于是,在这里。

      所:指可以安居之处。

      德:表示感谢。用如动词,加惠。

      直:同“值”。“得我直”就是说使我的劳动得到相应的代价。

      劳:慰问。

      “之”:犹其,表诘问语气。“永号”犹长叹。末二句言既到乐郊,就再不会有悲愤,谁还长吁短叹呢?

      号:快活,逍遥。

      在上古汉语里,“麦”念mie,“德”念die,“国”念gue,“直”念tie。

      莫我肯顾(德/劳):句式均为宾语前置。

      原文翻译: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的粮食!多年辛苦养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顾。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土。新乐土呀新乐土,才是安居好去处!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的麦粒!多年辛苦养活你,拼死拼活谁感激。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安乐地。安乐地呀安乐地,劳动价值归自己!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插的苗!多年辛苦养活你,流血流汗谁慰劳。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郊。新乐郊呀新乐郊,自由自在乐逍遥!

      硕鼠赏析:

      硕鼠全诗分为三章,意思相同。

      头两句直呼剥削者为“硕鼠”,并以命令的语气发出警告:“无食我黍(麦、苗)!”老鼠形象丑陋又狡黠,性喜窃食,借来比拟贪婪的剥削者十分恰当,也表现诗人对其愤恨之情。三四句进一步揭露剥削者贪得无厌而寡恩:“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德、劳)。”诗中以汝、我对照:我多年养活汝,汝却不肯给我照顾,给予恩惠,甚至连一点安慰也没有,从中揭示了汝、我关系的对立。这里所说的汝、我,都不是单个的人,应扩大为你们、我们,所代表的是一个群体或一个阶层,提出的是谁养活谁的大问题。

      后四句更以雷霆万钧之力喊出了他们的心声:“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人既认识到汝我关系的对立,便公开宣布“逝将去女”,决计采取反抗,不再养活汝!一个“逝”字表现了诗人决断的态度和坚定决心。尽管他们要寻找的安居乐业、不受剥削的人间乐土,只是一种幻想,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但却代表着他们美好的生活憧憬,也是他们在长期生活和斗争中所产生的社会理想,更标志着他们新的觉醒。正是这一美好的生活理想,启发和鼓舞着后世劳动人民为挣脱压迫和剥削不断斗争。

      这首诗纯用比体,本篇以硕鼠喻剥削者虽与以鸱鸮喻恶人相同;而本篇后半则是人控诉鼠,寓意较直,喻体与喻指基本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诗序》认为老鼠“贪而畏人”,重敛者“蚕食于民……若大鼠也”,对寓意的理解与两千年后的今人非常相*,其理就在此。

      三章都以“硕鼠硕鼠”开端,“硕”是大、肥的意思,直呼奴隶主剥削阶级为贪婪可憎的大老鼠、肥老鼠,不但形象地刻划了剥削者的丑恶面目,而且让人联想到“老鼠”之所以“硕”大的原因,正是贪婪、剥削的程度太大了,从而激起对剥削者的憎恨。从“无食我黍”“我麦”到“我苗”,反映了奴隶们捍卫劳动成果的正义要求,同时也说明了奴隶主的贪得无厌,奴隶们被剥削的深重,举凡一切劳动果实,都被奴隶主所吞没。从“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肯德”到“肯劳”,揭露了奴隶主忘恩负义的本性。奴隶们长年的劳动,用自己的血汗养活了奴隶主,而奴隶主却没有丝毫的同情和怜悯,残忍无情,得寸进尺,剥削的程度愈来愈强。“贯”,侍奉。汝,指奴隶主。“三岁”言其时间之长久,并非确指。“莫我肯顾”,一点也不肯感念我们。从“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国”到“乐郊”,则集中表现了奴隶们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他们幻想着能找到一块理想的国土,摆脱奴隶主的压榨和剥削。“逝”,同誓,表示坚决之意。“适”,到也。“爰得我所”,犹言“乃得到了我们安居的处所”。“直”与“所”意同。

      全诗最后说,在这块幸福的国土上,“谁之永号”,谁还会再过啼饥号寒的生活呢?人人*等,人人幸福,再也不用哀伤叹息地过日子了。很有点象后世的《桃花源记》所设想的蓝图。

      关联阅读: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诗经》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陕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诗同乐不能分。

    [阅读全文]...

2022-04-15 02:11:54
  • 诗经:硕鼠

  • 诗经
  •   《诗经: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注释:

      1、三岁:‘泛指多年。贯:事,侍奉。女:同“汝”,你。

      2、顾:顾怜。 莫我肯顾:莫肯顾我。

      3、逝:用作“誓”。去:离开。

      4、德:这里的意思是感激。

      5、爱:乃。直:同“值”,代价。

      6、劳:慰劳。

      7、 号:感激。

      译文:

      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偷吃我的黍。

      多年一直侍奉你,你却从不顾怜我。

      我发誓要离开你,去那安逸的乐土。

      乐土乐土真安逸,是我理想栖身处。

      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偷吃我的黍。

      多年一直侍奉你,你却从不顾怜我。

      我发誓要离开你,去那安逸的乐土。

      乐土乐土真安逸,是我理想栖身处。

      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偷吃我禾苗。

      多年一直侍奉你,你却从不犒劳我。

      我发誓要离开你,去那安逸的乐郊。

      乐郊乐郊真安逸,谁会长叹加哭号!

      赏析:

      人和老鼠从来都是好朋友,尽管人们想出了许多难听的词来咒骂鼠辈,它们依然同人类形影不离。科学家们已经向我们证明,有人的地方必有鼠,有鼠的地方多半也有人。这世界上生存能力最强的两种动物就是人和老鼠,同时也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两种动物。这表明,鼠离不开人,人总有鼠伴随着。它们虽然是冤家对头,可是不是冤家又怎能搅在一起?为什么无数动物之中唯有老鼠同人攀亲?科学家们能否回答这个人鼠之间的社会学问题? 认真想来,人鼠之间总有些不公*。人无需向鼠索取什么,也不是离开了鼠就无法生存,更不会把鼠当作珍稀动物倍加爱护,充其量拿鼠开开玩笑,逗逗乐,编出“老鼠嫁女”一类的故事和生肖属相聊以解闷。这已算很看得起鼠辈了。要真正喊打过街老鼠,未必会像打落水狗那样下得了狠心。这又足见在看得起之外再加上了恻隐之心。

      反过来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老鼠表面上似乎很懂得领人类的情,从不在光天化日之下出来偷鸡摸狗,似乎也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丑陋得鼠头鼠脑,从不在大街上招摇过市。它们*惯于生活在黑暗的地洞之中,过看隐居的生活,但从来不愁吃穿住行。 有吃没有穿就去人类那儿拿,只要有人在,就不愁生活没来源,并且应有尽有。它们唯一的恐惧是某一天地球上的人全风光,那就真正断绝了生活的来源。可是,至少在可以看得见的将来,老鼠的恐惧都只在理论上能够成立,在实际上却不会发生。所以,大可以放大胆地靠着人类过着舒适惬意的好日子。

      人类不要小看鼠辈。跑是跑不掉的。人走到哪里,鼠就会跟到哪里。不需要对天指日的海誓山盟,绝对不必怀疑鼠辈的忠诚,它们会跟人类走遍海角天涯,决不反悔。

      我们完全可以像先知一样地预言,人类的乐上在哪里,鼠辈的乐上也就在哪里。

    [阅读全文]...

2022-05-12 11:49:12
  • 诗经硕鼠赏析

  • 诗经
  • 诗经硕鼠赏析

      《诗经》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其中有不少的爱情诗歌,看看下面的诗经硕鼠赏析吧!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赏析:

      《硕鼠》抒写农民不堪忍受重税,对不讲仁义恩德,残酷无情的剥削者的愤恨和*,表达了他们发誓离开剥削者,而去追求美好快乐生活的愿望。诗用硕鼠比喻剥削者,贴切生动,既辛辣又含蓄,其中重章叠句式的表达,正是一主题的反复申诉,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末尾一句“谁之永号”的反问。更把农民脱离剥削者的心中的向往表现淋漓尽致,而给读者却留下了深长的回味。

    [阅读全文]...

2022-02-24 17:31:17
  • 《硕鼠》赏析与翻译

  • 《硕鼠》赏析与翻译

      硕鼠,《诗经》中的一篇,收于《诗经·国风·魏风》,是魏国的民歌,人民用硕鼠讽刺当政者,表达了奴隶的反抗和对理想国度的向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硕鼠》赏析与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注释

      ①三岁:‘泛指多年。贯:事,侍奉。女:同“汝”,你。②顾:顾怜。 莫我肯顾:莫肯顾我。

      ③逝:用作“誓”。去:离开。④德:这里的意思是感激。

      ⑤爱:乃。直:同“值”,代价。③劳:慰劳。① 号:感激

      译文

      大老鼠啊大老鼠,

      不要偷吃我的黍。

      多年一直侍奉你,

      你却从不顾怜我。

      我发誓要离开你,

      去那安逸的乐土。

      乐土乐土真安逸,

      是我理想栖身处。

      大老鼠啊大老鼠,

      不要偷吃我的黍。

      多年一直侍奉你,

      你却从不顾怜我。

      我发誓要离开你,

      去那安逸的乐土。

      乐土乐土真安逸,

      是我理想栖身处。

      大老鼠啊大老鼠,

      不要偷吃我禾苗。

      多年一直侍奉你,

      你却从不犒劳我。

      我发誓要离开你,

      去那安逸的乐郊。

      乐郊乐郊真安逸,

      谁会长叹加哭号!

      现代翻译: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种的黍!多年辛苦养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顾。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土。新乐土呀新乐土,才是安居好去处!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的麦粒!多年辛苦养活你,拼死拼活谁感激。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安乐地。安乐地呀安乐地,劳动价值归自己!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插的苗!多年辛苦养活你,流血流汗谁慰劳。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郊。新乐郊呀新乐郊,自由自在乐逍遥!

      赏析

      这首诗选自《诗经·魏风》,是《伐檀》一诗的姊妹篇。《伐檀》写的是一群觉醒了的奴隶们,在伐檀运木、砍辐斫轮造车的时候,因不堪忍受剥削压迫,对奴隶主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反抗情绪;而《硕鼠》则是由思想上对剥削阶级的不满发展到行动上进行反抗了。

      这首诗是《诗经》中少有的几篇纯乎比体诗之一。比体诗的特点是全诗“以彼物比此物”,诗中描绘的事物,不是诗人真正要歌咏的对象,描绘的形象没有独立的意义,而是以打比方来表意说理,通过“咏物”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与观点。这首诗着重描述令人憎恶的'偷食老鼠,但一望而知,是比喻不劳而食的剥削者。通过这个比喻,把剥削阶级贪婪、残忍、寄生的本性,以及人民的反抗意识,作了集中、形象的表现。

      这首诗共分三章,每章八行。采用重叠递进式的咏唱,表现了十分强烈的抒情性。第一章,首二句是对“硕鼠”的希求,希求它“无食我黍”。再下两句,指责“硕鼠”的刻薄。三岁,指多年。多年来我用粮食养活你,你却只管自己不顾我的死活。下四句,表示不能再忍受下去了,我发誓要离开你,到那安乐的地方去,寻找自己的安身之处。感情有三次变化,一次比一次强烈!各节之间,由“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到“硕鼠硕鼠,无食我麦!”再到“硕鼠硕鼠,无食我苗!”象征奴隶主的硕鼠,由食黍、食麦到食苗,一层比一层残酷,因而,奴隶们反抗奴隶主的思想感情也一层比一层递进,一章比一章更为强烈!各章均重叠“硕鼠”,对剥削阶级贪婪、残酷的本性揭露无余,也强烈地抒发了被剥削者切齿痛恨的仇视情绪与反抗行动。令后世读者为之叹息掉泪。它的思想性、战斗性都是十分强烈的。

      这首诗的主要价值和意义,还在于它表达了一种向往、追求没有剥削、压迫的人间“乐土”的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的提出,在我国思想发展史上起到了振聋发聩的巨大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硕鼠》的“适彼乐土,爰得我所”,“适彼乐国,爰得我直”的社会幻想,到后来儒家在《礼记·礼运》篇中提出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弃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理想,再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提出的“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源理想,再到康有为《大同书》提出的“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等”的社会理想,在我国二千多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一种否定阶级压迫和剥削、追求幸福生活和美好社会的思想传统。“尽管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条件下不可能实现,但它启迪了劳动人民的思想,诱导了劳动人民的追求,鼓舞了劳动人民的斗争,其价值和意义是无论如何不能低估的”(张树波《名作欣赏》)。*在高度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时,曾称颂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三位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是“属于一切时代伟大的智士之列的”(《〈德国农民战争〉序》)。应当说,《硕鼠》一诗的作者、我们的这位先辈诗人,也是理应列入“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

      这首流传千古的比体诗,在艺术上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它的喻体(硕鼠)选择得好。一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熟知的。二是贴切、生动。所谓贴切,就是认真地概括喻体——老鼠和本体——奴隶主的共同点,抓住了二者的共同特征。因此,一提到老鼠,人们便自然会联想到剥削人民的奴隶主,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同时,作者又加以夸张,突出了“硕鼠”由于贪吃而体态肥硕,借以突出了剥削阶级的贪得无厌,使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三是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用老鼠比喻剥削者,与作者的爱憎感情相一致。因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千百年来在一辈辈的读者群中,引起强烈的共鸣。这一成功的艺术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鉴赏

      这首诗出自《国风·魏风》,是一首劳动者之歌。

      老鼠偷吃庄稼,因此除掉老鼠是古代先民经常的活动。《礼记·郊特牲》记载,岁末腊祭,“迎猫,为其食田鼠也”。人们呼唤猫的到来,以便把田鼠都吃掉。

      这首诗把不劳而获的贵族比作大老鼠,它吞食农奴的劳动果实,对农奴的生活却漠不关心,根本没有感恩之意。在这种情况下,农奴们幻想离开这些吸血鬼,到没有剥削的乐土生活。

      老鼠作为负面形象出现,这篇作品首开其例。后来出现的文学作品,大多沿袭《硕鼠》的传统,把老鼠作为揭露鞭挞的对象。《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把依托君主做坏事的奸臣比作社鼠。当然,也有羡慕老鼠那种寄生方式的人,李斯就是其例。《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李斯有感于厕鼠和仓鼠悬殊的生存状态,决心做一只仓鼠,这说明其人格之低下,最终落得身死家破的下场。

      《硕鼠》的作者幻想逃离现实的社会,前往没有剥削的乐土。这种幻想在《山海经·大荒西经》已经初见端倪:“有沃之国,沃民是处。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甘露是饮。凡其所欲,其味尽存。”这是人间理想在神话中的呈现。到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则描绘出一幅男耕女织、没有剥削的乐土。不过这片乐土却最终没有被找到。

    [阅读全文]...

2022-06-08 11:21:44
  • 硕鼠诗经和翻译赏析(硕鼠诗经解释和启示)

  • 诗经,解释,启示
  •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原典故事】

    全诗将贪婪的剥削者比作丑陋又狡黠的硕鼠,控诉硕鼠的偷盗,质问硕鼠是谁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并发出了宣言,自己将摆脱贪得无厌的硕鼠,寻找一片干净的乐土。

    【译文】

    大肥鼠呀大肥鼠,不许再吃我的黍!多年辛苦伺候你,你却从不照顾我,发誓我将摆脱你,寻找一方乐土,乐土啊乐土,那才是我该去的地方。

    大肥鼠呀大肥鼠,不许再吃我的麦!多年辛苦伺候你,你却从不优待我,发誓我将摆脱你,寻找一方乐国,乐国啊乐国,那才是我该去的地方。

    大肥鼠呀大肥鼠,不许再吃我的苗!多年辛苦伺候你,你却从不慰劳我,发誓我将摆脱你,寻找一方乐郊,乐郊啊乐郊,我将不再悲叹长呼号。

    大家都见过大老鼠吗?它们什么事情也不干,靠偷吃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把自己吃得胖胖的。这样不劳而获的老鼠着实让人讨厌。

    而有一些人,就同这样的硕鼠一样,他们专靠剥夺别人的劳动成果生活。这样的人,总有一天会得到惩罚。

    周朝的周厉王就是一个例子。

    周厉王是西周的第十位天子。他成为天子后,周王室的力量已经十分薄弱了,外面有敌人,里面诸侯国也不服从指挥,国库也非常空虚。

    国库里没有东西怎么办?

    周厉王想了一个办法。他宣布,天下所有的山林河川都属于国君,任何人不得私自进入,如果谁想到山上砍柴,丛林里打猎,或者到河里打渔,就必须交纳高额的税收。

    这个消息出来之后,老百姓都慌了,他们就是依靠这些生活的,现在不让他们进入,他们以后怎么活下来啊。

    大夫芮伯听说后,觉得这样搞下去,天下一定会大乱,赶紧跑过来劝谏厉王。

    芮伯说:“天下万物的存在,是为了让天下所有人生存的。没有人能够一个人独占它,如果有人这样做,那危险就大啦。一定就会触怒天下人,等天怒人怨时,君王的位子还能长久吗?”

    芮伯又苦心劝道:“做君王的,应该把天下的财物分给天下的百姓,让每个人都得到应有的一份。就算是这样,还要小心翼翼,担心分配不均,导致有的人产生怨恨呢。现在君王你要独占天下的财物,这怎么行呢?普通人独占财物,这些人我们叫他强盗,如果您也这么做,别人怎么称呼您我不知道,但只怕没有多少人归顺你了。”

    芮伯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独当天下的财物,后果是很严重的。可是,周厉公就像那只肥硕的大老鼠,他自己没有生产任何财富,却想着把天下所有的财富归到自己一个人的手中。

    那会有什么后果呢?诗里也说了: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百姓就要背叛国君,就要离开国君,寻找一方乐士。

    在周厉王的盘剥下,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苦了,他们砍不到柴,捕不到野兽,也抓不到鱼,开始流离失所。

    这一下,国内的百姓再也无法忍受了。他们聚集在一起议议纷纷,咒骂周厉王的暴行。

    大夫召公听到了百姓们的议论,非常的担忧,跑去告诉周厉王,提醒他说:“百姓们很不满意,他们已经无法忍受您颁布的命令了。”

    周厉王如果能够自我反省,改过自新,变得不那么贪婪,事情或许还可以挽救。但是,我们能相信一只老鼠会改掉自己贪婪的毛病吗?

    当然不会,不但不会,周厉王还大发雷霆,派出手下监视老百姓,发现有谁说他的坏话,就把他抓来处死。

    这样一来,国人再也不敢说周厉王的坏话了,甚至朋友之间都不敢交谈,在街上碰到了,只是你朝我挤挤眼,我朝你眨眨眼,相互传递一个眼神。

    周厉王很得意,把召公叫过来,得意洋洋地说道:“怎么样?我已经让老百姓不敢议论我了!”

    召公摇了摇头,叹息道:“你只是把老百姓心里的话堵住罢了。不让老百姓说话,就像堵住河道不让水流一样,这是不可能成功的事情。而且等水蓄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决口,到时就会引起更大的伤害。对老百姓的议论也是这样。治水的方法是疏通河流,使流水畅通。治理百姓也应该放开言论,让百姓敢说话,这样天子才能知道自己的得失。如果堵住百姓的嘴,以后还会有谁赞同您,跟随您呢?”

    召公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时候如果周厉王能够知错就改,还有希望。但是,我们能相信一只老鼠会改掉自己贪婪的毛病吗?能相信一只老鼠会体恤百姓吗?

    当然不能,周厉公依然我行我素,搜刮着天下的财富,控制着百姓的言论。

    终于,召公的担心变成了现实,国人再也不愿忍受周厉公了。

    他们集结起来,拿着棍棒农具攻打周厉王,就像击打一只老鼠。而周厉王也只能像只过街老鼠般狼狈逃走,最后病死在国都之外。

    所以,贪婪就是所有罪恶的源头。

    [阅读全文]...

2022-01-05 18:51:52
  • 诗经硕鼠课件

  • 诗经
  • 诗经硕鼠课件

      硕鼠,《诗经》中的一篇,收于《诗经·国风·魏风》,是魏国的民歌,人民用硕鼠讽刺当政者,表达了奴隶的反抗和对理想国度的向往。

      一、教学目标:

      1、简要了解《诗经》在中国文学诗上的地位、写作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2、根据译文了解《硕鼠》表达的含义。

      3、阅读并背诵《硕鼠》,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喜欢诗歌吗?你都知道有哪些诗歌?

      2、介绍《诗经》:(多媒体出示相关资料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因此又称“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

      《诗经》存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

      “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

      3、多媒体播放《硕鼠》朗读示范,学生跟读。

      4、(大屏幕出示译文)根据译文,欣赏《硕鼠》,小组交流,了解这篇文章含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背诵《硕鼠》。

      6、课下搜集《诗经》的其它作品来欣赏。

      7、小结:有什么收获?

      三、效果与反思

      运用网络资源学生对《诗经》有一些了解,也初步了解了“赋”“比”“兴”的写作手法。这有助于学生对诗的内涵的理解和对诗歌感情的把握。跟着网络音频朗读,学生能流利准确朗读并熟读成诵。

      硕鼠原文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硕鼠赏析

      这首诗选自《诗经?魏风》,是《伐檀》一诗的姊妹篇。《伐檀》写的是一群觉醒了的奴隶们,在伐檀运木、砍辐斫轮造车的时候,因不堪忍受剥削压迫,对奴隶主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反抗情绪;而《硕鼠》则是由思想上对剥削阶级的不满发展到行动上进行反抗了。

      这首诗是《诗经》中少有的几篇纯乎比体诗之一。比体诗的特点是全诗“以彼物比此物”,诗中描绘的事物,不是诗人真正要歌咏的对象,描绘的形象没有独立的意义,而是以打比方来表意说理,通过“咏物”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与观点。这首诗着重描述令人憎恶的偷食老鼠,但一望而知,是比喻不劳而食的剥削者。通过这个比喻,把剥削阶级贪婪、残忍、寄生的本性,以及人民的反抗意识,作了集中、形象的表现。

      这首诗共分三章,每章八行。采用重叠递进式的咏唱,表现了十分强烈的抒情性。第一章,首二句是对“硕鼠”的希求,希求它“无食我黍”。再下两句,指责“硕鼠”的刻薄。三岁,指多年。多年来我用粮食养活你,你却只管自己不顾我的死活。下四句,表示不能再忍受下去了,我发誓要离开你,到那安乐的地方去,寻找自己的安身之处。感情有三次变化,一次比一次强烈!各节之间,由“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到“硕鼠硕鼠,无食我麦!”再到“硕鼠硕鼠,无食我苗!”象征奴隶主的硕鼠,由食黍、食麦到食苗,一层比一层残酷,因而,奴隶们反抗奴隶主的思想感情也一层比一层递进,一章比一章更为强烈!各章均重叠“硕鼠”,对剥削阶级贪婪、残酷的本性揭露无余,也强烈地抒发了被剥削者切齿痛恨的仇视情绪与反抗行动。令后世读者为之叹息掉泪。它的思想性、战斗性都是十分强烈的。

      这首诗的主要价值和意义,还在于它表达了一种向往、追求没有剥削、压迫的人间“乐土”的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的提出,在我国思想发展史上起到了振聋发聩的巨大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硕鼠》的“适彼乐土,爰得我所”,“适彼乐国,爰得我直”的社会幻想,到后来儒家在《礼记?礼运》篇中提出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弃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理想,再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提出的“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源理想,再到康有为《大同书》提出的“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等”的社会理想,在我国二千多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一种否定阶级压迫和剥削、追求幸福生活和美好社会的思想传统。“尽管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条件下不可能实现,但它启迪了劳动人民的思想,诱导了劳动人民的追求,鼓舞了劳动人民的斗争,其价值和意义是无论如何不能低估的”(张树波《名作欣赏》)。*在高度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时,曾称颂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三位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是“属于一切时代伟大的智士之列的”(《〈德国农民战争〉序》)。应当说,《硕鼠》一诗的作者、我们的这位先辈诗人,也是理应列入“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

      这首流传千古的比体诗,在艺术上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它的喻体(硕鼠)选择得好。一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熟知的。二是贴切、生动。所谓贴切,就是认真地概括喻体——老鼠和本体——奴隶主的共同点,抓住了二者的共同特征。因此,一提到老鼠,人们便自然会联想到剥削人民的奴隶主,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同时,作者又加以夸张,突出了“硕鼠”由于贪吃而体态肥硕,借以突出了剥削阶级的贪得无厌,使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三是具有鲜明的感*彩。用老鼠比喻剥削者,与作者的爱憎感情相一致。因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千百年来在一辈辈的读者群中,引起强烈的共鸣。这一成功的艺术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阅读全文]...

2022-03-21 09:56:48
  • 冬天的古诗整首

  • 冬天
  • 冬天的古诗整首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冬天的.古诗整首,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江雪》

      柳宗元【唐代】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梅花》

      王安石【宋代】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对雪》【唐】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译文战场上哭泣的大多是新死去兵士的鬼魂,只有老人一个人忧愁地吟诗。乱云低低的在黄昏的地方,急下的雪花在风中飘舞回旋。葫芦丢弃了,酒器中没有酒,火炉中的余火,好似照得眼前一片通红。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忧愁坐着用手在空中划着字。注释⑴战哭:指在战场上哭泣的士兵。新鬼:新死去士兵的鬼魂。

      《苦寒吟》【唐】孟郊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都中冬日》

      脱却裘付酒家,忍寒图得醉京华。

      一冬天气如春暖,昨日街头卖杏花。

      《墨梅》

      朝代:元代

      作者: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早梅》

      朝代:唐代

      作者: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雪梅》

      朝代:宋代

      作者: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阅读全文]...

2021-12-31 13:53:37
  • 含有鼠字的古诗词 带鼠字的诗词名句

  •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李商隐《安定城楼》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佚名《相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佚名《硕鼠》

    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墨子·49章 鲁问》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辛弃疾《清*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佚名《国风·鄘风·相鼠》

    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荀子·劝学》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佚名《国风·鄘风·相鼠》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曹邺《官仓鼠》

    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刘基《北风行》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刘基《乞猫》

    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龙亦鼠虎亦鼠。——王象春《书项王庙壁》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差人见钱,猫鼠同眠。

    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汉书·传·东方朔传》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佚名《硕鼠》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佚名《硕鼠》

    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苏轼《黠鼠赋》

    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刘基《乞猫》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嗥雨啸,昏见晨趋。——鲍照《芜城赋》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秦观《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佚名《国风·鄘风·相鼠》

    墉集欺猫鼠,林藏逐雀鹯。——徐威《中秋咏怀借杜子美秋日述怀一百韵和寄柳州假鸣桑先生》

    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佚名《惠子相梁》

    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岑参《赵将军歌》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苏轼《黠鼠赋》

    鹪鹩巢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幼学琼林·卷四·鸟兽》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佚名《国风·鄘风·相鼠》

    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李商隐《正月崇让宅》

    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崔颢《古游侠呈军中诸将 / 游侠篇》

    胡不遄死?——佚名《国风·鄘风·相鼠》

    岩际窟中藏鼹鼠,潭边竹里隐鸬鹚。——高适《寄宿田家》

    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纳兰性德《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

    鼠思泣血,无言不疾。——佚名《雨无正》

    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李白《远别离》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佚名《硕鼠》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佚名《硕鼠》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曹邺《官仓鼠》

    鼠摇暗壁,萤度破窗,偷入书帏。——周邦彦《四园竹·浮云护月》

    鼠*于器,尚惮不投,恐伤其器,况于贵臣之*主乎!——贾谊《治安策》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佚名《硕鼠》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佚名《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佚名《硕鼠》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佚名《七月》

    三岁贯女,莫我肯劳。——佚名《硕鼠》

    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皮皴似龟手,叶小如鼠耳。——白居易《杏园中枣树》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班固《苏武传(节选)》

    某恶鼠,破家求良猫。——乐钧《世无良猫》

    [阅读全文]...

2022-01-12 07:06:03
  • 官仓鼠古诗带拼音(官仓鼠的诗句带拼音古诗朗诵)

  • 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讽刺诗以嘲讽、讽刺的手法,描述对人、对事、对*事物的憎恨和批判,来表达文人或百姓的不满。

    这种题材的诗歌形式,多以短小精湛,富于幽默的手法,来塑造讽刺的对象。如:清代 文映江《咏针》

    诗曰:百炼千锤一根针,一颠一倒布上行,眼晴长在*上,只认衣冠不认人。

    此诗语言通俗易懂,只要认识几个大字的人,都会一眼看明白这首诗所讽刺的是哪类人,这就是此诗的绝美之处。

    又如:魏 曹植《七步诗》

    诗曰: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把皇帝兄长的“亲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讽刺了骨肉相屠的悲哀。

    而在唐代,曹邺一首极具讽刺意味的《官仓鼠》,将贪官污吏描写的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绝。

    曹邺,唐咸通年间,约公元860年前*士。曾在今陕西洋县,出任洋州刺史。在职期间,看到吏治腐败,官员、士绅相互勾结,致使黎民百姓,贫苦难当,心中悲愤,遂写下这首讽刺诗《官仓鼠》

    诗曰: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此诗是曹邺的名篇,也是史上最有名的讽刺诗之一。

    首联,“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写出了国家粮仓里老鼠的肥大,如量米的斗,大的让人害怕,即使有人来,它都不会逃走,是何等的胆大妄为,目中无人。

    鼠,本来是以小著称,但是诗人将鼠描写的如此之大,还不怕人,说明它们吃的官粮,是百姓的血汗,才会与贪官污吏一样肥头大耳,而且横行霸道,即便有人看见他们也不怕,是因为有更大的上司,在纵容包庇它们。

    尾联,“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写贪官污吏相互勾连,各个吃的头大脖子粗,而戍边卫国的边疆将士,和百姓却因没有粮食而饿着肚子。造成这样的局面,又是谁让这些鼠天天有得吃呢?一语中的,耐人寻味。

    这里诗人的对比十分强烈,将尊处优的官仓鼠,与戍边将士、百姓的悲惨生活说的明明白白,令人触目惊心。更耐人寻味的是,造成这一不合理现象的根源是谁?其实就是最高统治者,诗人点题鲜明,令人佩服。

    读完此诗,从字面上看,只是揭露官府治理能力的不足,或管理不善,实际上却是诗人,在诛伐那些贪官污吏,甚至最高统治者。

    同时写出了戍边军人的悲苦,及百姓沉重徭役下的惨状。诗人用词质朴,多采用民间口语,且笔锋锐利,讽刺到位,将贪官污吏描写的惟妙惟肖,怎不令人拍案叫绝。

    [阅读全文]...

2021-12-28 16:42:00
  • 读书的完整古诗

  • 读书
  •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作者: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作者: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作者: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作者: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

      作者:

      楚国有狂夫,茫然无心想。

      散发不冠带,行歌南陌上。

      孔丘与之言,仁义莫能奖。

      未尝肯问天,何事须击壤。

      复笑人,胡为乃长往。

      田舍有老翁,垂白衡门里。

      有时农事闲,斗酒呼邻里。

      喧聒茅檐下,或坐或复起。

      短褐不为薄,园葵固足美。

    [阅读全文]...

2022-04-03 20:04:33
硕鼠的古诗整首 - 句子
硕鼠的古诗整首 - 语录
硕鼠的古诗整首 - 说说
硕鼠的古诗整首 - 名言
硕鼠的古诗整首 - 诗词
硕鼠的古诗整首 - 祝福
硕鼠的古诗整首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