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丙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丙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丙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丙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满庭芳 丙戍立春,是日除夕
徐灿〔清代〕
银烛有情,今宵无限,难留一霎黄昏。频催玉漏,街鼓促香尘。
旧恨肯随腊尽,新烦恼、休更重增。鸳枕梦,时惊爆竹,春逐晓云生。
当年娇小日,屠苏争饮,肯让它人。紫钗花胜子,镜里宜春。
转眼韶华偷换,回头念、往事浮云。而今瘦,梅花堪并,罗绮也难胜。
水龙吟(丙戊清明和章质夫韵)
刘镇〔宋代〕
弄晴台馆收烟候,时有燕泥香坠。宿酲未解,单衣初试,腾腾春思。前度桃花,去年人面,重门深闭。记彩鸾别后,青驄归去,长亭路、芳尘起。十二屏山遍倚。任苍苔、点红如缀。黄昏人静,暖香吹月,一帘花碎。芳意婆娑,绿阴风雨,画桥烟水。笑多情司马,留春无计,湿青衫泪。
咏史上·丙吉
陈普〔宋代〕
污茵驭吏*边方,阿保宫人畏霍光。丞相马前人蹀血,病牛何足累阴阳。
丙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
徐端〔清代〕
出门归隐计无成,舟泊菰来膠断冰。记取东湖风雪夜,青荧一点隔林灯。
会李择之其父名丙字南仲著丁未录丙申录
戴复古〔宋代〕
吟边逢李白,谈笑亦风流。相对各青眼,安知有白头。两家穷活计,四海老交游。不负云山约,同登百尺楼。
尔止以《丙丁龟鉴》相示因口占一绝
何〔未知〕
读罢传书涕欲零,愁看三月柳条青。甲申无限伤心事,何须频频语丙丁。
丙戍上元後和昌英叔李花
杨万里〔宋代〕
春暖何缘雪压山,香来初认李花繁。露酣月药苍茫外,梅与山礬伯仲间。剩雨残风底无赖,明朝後日不堪看。泥深小忍春游脚,犹遣青童去一攀。
丙戍南还赠别故侯家妓人冬哥二首 其一
钱谦益〔清代〕
绣岭灰飞金谷残,内人红袖泪阑干。临歧莫怅青娥老,两见仙人泣露盘。
丙戍南还赠别故侯家妓人冬哥二首 其二
钱谦益〔清代〕
天乐荒凉禁苑倾,教坊凄断旧歌声。临岐只合懵腾去,不忍听他唱《渭城》。
丙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
徐端〔清代〕
隔岸重门笑语微,摇摇烟影飐帘衣。翠环玉指箜篌梦,尚识轻舟天际归。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苏堤尽日风和雨。——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好花不与殢香人。——姜夔《鬲溪梅令·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姜夔《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姜夔《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姜夔《鬲溪梅令·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姜夔《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容小过者,以一长酬;释大仇者,以死力报。——《智囊(选录)·上智部·丙吉 郭进》
但箭雁沈边,梁燕无主。——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姜夔《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木兰双桨梦中云。——姜夔《鬲溪梅令·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姜夔《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陶渊明《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瓦瓯篷底送年华。——张雨《喜春来·泰定三年丙寅岁除夜玉山舟中赋》
江梅的的依茅舍,石漱溅溅漱玉沙。——张雨《喜春来·泰定三年丙寅岁除夜玉山舟中赋》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姜夔《鬲溪梅令·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姜夔《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淳熙丙午冬,武昌安远楼成,与刘去非诸友落之,度曲见志。——姜夔《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天涯情味。——姜夔《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春去人间无路。——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陶渊明《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姜夔《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姜夔《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何妨小驻听吾语。——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闲客不须烧破眼,好花皆属富家郎。——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马骄风疾玉鞭长,过去唯留一阵香。——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层楼高峙。——姜夔《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斜日未能度。——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顾贞观《金缕曲二首》
翠禽啼一春。——姜夔《鬲溪梅令·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新旧岁之交,即除夕。——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空馀故址,总是黄尘。——乔吉《折桂令·丙子游越怀古》
至靖康丙午岁,侯守淄川,闻金寇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陶渊明《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陶渊明《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扬楫越*湖,泛随清壑回。——陶渊明《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天下奇观,江浮两山,地雄一州。——李曾伯《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
雨丝烟柳欲清明,金屋人闲暖凤笙。——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可惜数株红艳好,不知今夜落谁家。——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开元坡下日初斜,拜扫归来走钿车。——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齐天乐·丙辰岁》诗词鉴赏
《齐天乐·丙辰岁》
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回茉莉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 ,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
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幽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宣政间有士大夫制蟋蟀吟。
赏析/鉴赏
【注释】:
庾郎:南北朝时北周文人庾信写哀愁出名。杜甫有诗云,「庾信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铜铺:铜的饰件,装在门上挂门环用。
思妇:思念离人的女子。蟋蟀又名促织,它的叫声使睡不着的女人又起来织布了。
豳(bin1)诗:《诗经·豳风·七月》讲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写入琴丝:姜夔自注,“宜政间,有士大夫制《蟋蟀吟》。”
姜夔此词,前有小序云 :“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回茉莉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 ,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丙辰是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张功父即张鎡 。他先赋《满庭芳·促织儿》,写景状物“心细如丝发”,曲尽形容之妙 ;姜夔则另辟蹊径,别创新意。
词先从听蟋蟀者写入 。“庾郎先自吟愁赋 。”庾郎 ,即庾信,曾作《愁赋》,今已不传,此似指《哀江南赋》、《伤心赋》、《枯树赋》一类哀愁之作。杜甫诗云:“庾信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次句写蟋蟀声,凄切细碎而以“私语”比拟,生动贴切,并带有浓厚的感*彩,因而和上句的吟赋声自然融合。“更闻”与“先自”相呼应,将词意推进一层。骚人夜吟 ,已自愁情满怀,更那堪又听到如窃窃“私语”的蟋蟀悲吟呢!从中寄寓了词人深沉的身世之感、家国之痛。
“露湿”三句是空间的展开,目的是藉以触发更广泛的人事。铜铺,铜做的铺首 ,装在门上衔门环;此指门外。石井,此指井栏边。说蟋蟀鸣声在大门外;井栏边,到处可闻 。“哀音似诉 ”,承上“私语”而来,这如泣似诉的声声哀鸣,使一位本来就转侧无眠的思妇更加无法入梦了,只有起床以织布来消解烦忧(蟋蟀一名促织 ,正与词意符合)。于是蟋蟀声又和机杼声融成一片。这几句遗貌取神,离影得似,妙在如“野云孤云 ,去留无迹”(《张炎《词论》》)。词中的蟋蟀的鸣声为线索 ,把诗人、思妇、客子、帝王、儿童等不同的人事巧妙地组织到一篇中来。其中,不仅有词人自伤身世的喟叹,而且还曲折地揭示出北宋王朝的灭亡与南宋王朝苟且偷安,醉心于暂时安乐的可悲现实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思妇怀念远人的心情。面对屏风上的远水遥山,不由神驰万里。秋色已深,什么时候才能将亲手织就的冬衣送到远方征人的手中?秋夜露寒,什么时候征人才能回到自己的身边 ?远人遥隔,如今只余一人对影自怜,又有什么情绪来寻欢作乐呢?几句言简意远,委婉尽情。
下片首句岭断云连,最得换头妙谛,被*奉为典范。岭断,言其空间和人事的更换——由室内而窗外,由织妇而捣衣女。云连,指其着一“又”字承上而做到境换意连 ,脉络暗通。寒窗孤灯,秋风吹雨,那蟋蟀究竟为谁时断时续地凄凄悲吟呢?伴随着它的是远处时隐时显的阵阵捣衣声 。“为谁”二字,以有情向无情境界引向空灵深远之处。
以下“候馆”三句,继续写蟋蟀鸣声的转移,将空间和人事推得更远更广。客馆,可以包举谪臣迁客、士人游子各色人等;离宫,可以包括不幸的帝王后妃、宫娥彩女。这些飘泊者、失意者,不论尊卑长幼,都要悲秋吊月,闻虫鸣而伤心无限在国怀乡愁绪袭扰心以上极写蟋蟀的声音处处可闻,使人有欲避不能之感 。它似私语,似悲诉,时断时续;它与孤吟声、机杼声、砧杵声交织成一片。仿佛让人听到一组凄婉哀愁的交响乐。“豳诗漫与”,词人说自己受到蟋蟀声的感染而率意为诗了。语出《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可是,下面突然插入“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两句,写小儿女呼灯捕捉蟋蟀的`乐趣,声情骤变,似与整首乐章的主旋律不相协调。而与友人张鎡《满庭芳》词中“八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意境相若。然细加品味,正如陈延焯所说:“以无知儿女之乐 ,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的确,这是这阕大型交响乐中的一支小小插曲,其妙用在于以乐写苦,所以当这种天真儿女所特具的乐趣被谱入乐章之后,并不与主旋律相悖逆,反倒使原本就无限幽怨凄楚的琴音,变得“一声声更苦”了。以乐笔写愁然,正是白石词的匠心妙用。
这首词看似咏物,实则抒情,通过写听蟋蟀鸣声,寄托家国之恨。这首词的妙处在于分辟蹊径,别开生面,用空间的不断转换和人事的广泛触发,层层夹写,步步烘托,达到一种凄迷深远的艺术造境。
雨的古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雨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2、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4、忽闻疏雨打新荷,有梦都惊破。———(元·盍西村《越调小桃红·临川八景·荷塘雨声》)
5、宋李清照的《声声慢》下阙:……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6、宋贺铸《青玉案》下阙:……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7、月胧胧,一树梨花细雨中。———(宋·陈克《豆叶黄》)
8、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晋.张协《杂诗十首》)
9、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11、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
12、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
13、宋王灼《减字木兰花》:飞霞半缕,收尽天风和雨。
14、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15、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五代前蜀·韦庄《谒金门》)
16、宋吕渭老《一落索》: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
17、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刘长卿《别严士元》)
18、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唐.张谓《郡南亭子宴》)
19、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
20、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21、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唐.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22、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元.虞集《听雨》)
23、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南朝陈.张正见《后湖泛舟》》
2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5、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宋.陈与义《春寒》)
26、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明.李攀龙《广阳山道中》)
2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8、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呤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2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30、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3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
32、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枚《秋思》)
33、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清·郑燮《浪淘沙·暮春》)
34、元人贯云石的《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35、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宋·秦观《好事*·梦中作》)
36、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宋.欧阳修《田家》)
3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38、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清.查慎行《登宝婺楼》)
3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宋.赵师秀《有约》)
40、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宋.徐俯《春游湖》)
41、五代南唐李璟的《浣溪沙》下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接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莫,接天流。
42、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宋.陆游《大风雨中作》)
43、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唐.僧志南《绝句》)
44、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5、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46、宋李重元《忆王孙·春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4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48、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唐.戴叔伦《宿灵岩寺》)
49、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1.我很怕我过于说独立,你不再依赖另一半了。但是你的心已经很强硬了之后,很坚韧了之后,你让它柔软下来很艰难。
2.你带我来到这个世界,教会我所有的生存之道~~可是你忘了告诉我,诀别之后该如何从悲伤中脱逃~~如果离去是你最后的教导,妈妈,我,真的做不到~~
3.结或离只是一道手续,分或合只是一种表象,其目的是为了让爱的人能更快乐。所以,为了爱人,我们要快乐,无论是聚或是散。
4.冷,把什么冰封在心口。香,把什么点燃在指间。烛,让什么融化在眼帘。什么,让我决堤在佛前......什么,是悲伤...
5.秋雨涟涟打湿了心中某一个不自知的角落,如果不在现场,如果没有了角色的爱恨悲愁…我…还剩什么…何时…才能抵御秋的悲。
6.朝圣的路看似*坦无阻,稍一闪神竟走错了方向。然~错有错的风景,错有错美丽,只需把美丽留在心底,掉头转身,继续前行。亦如~心存美好,何惧对错。
7.把一个苹果切成了两半,你是这一半,那一半不知道在哪儿,他是半个橘子不行,半个梨不行,他就是半个苹果不是你那一半也不行,他说你在找那个唯一。
8.如果时间是良药,治愈悲伤需要多少分多少秒。如果风雨是你的怀抱,我又该如何在你怀中撒娇~~
9.如果能重来,我还是会选择爱你,虽然明知道会伤筋断骨,虽然明知道会肝肠寸断,虽然明知道会得不偿失,虽然明知道会烟消云散......然而,每一滴眼泪和汗水都默默的留下了我曾是一个舞者的印迹。敢爱你,就不怕被你抛弃,且,更深爱......如果能重来,我还是会选择爱你。
10.我对演员这个职业的感觉是,希望它是细水长流的感觉,对那个大风大浪我其实不是很期待,你也准备好了机遇也到了,它不是目标理想,那是惊喜。
11.爱情理性不了,这个人他再好,他再怎么样,我没有感觉的时候,你让他拉一下我的手,我会委屈得想哭,就是可能这个人很好,但是我也会委屈得不行。
12.一个人怕孤独,两个人怕辜负。情是一把双刃剑,爱与不爱都是心质的磨炼。活着,怎能无情,怎能无爱!
《兰陵王·丙子送春》
刘辰翁
送春去,
春去人间无路。
秋千外,
芳草连天,
谁遣风沙暗南浦。
依依甚意绪?
漫忆海门飞絮。
乱鸦过、斗转城荒,
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谁最苦?
但箭雁沉边,
梁燕无主,
杜鹃声里长门暮。
想玉树凋土,
泪盘如露。
咸阳送客屡回顾,
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
正江令恨别,
庾信愁赋,
苏堤尽日风和雨。
叹神游故国,
花记前度。
人生流落,
顾孺子,
共夜语。
赏析:
本词题为送春,实写亡国之痛。德佑二年正月,元兵已兵迫临安,太皇太后谢道清遣监察御史杨应奎上“传国玺”,奉表请降。三月,元挟宋帝、太后等北行。至此,南宋实已亡国。全词分为三片,每片均以送春发端,但三处各有不同。上片写临安城陷后的残败景象。“送春去”是主题,“无路”预示王朝面临山穷水尽,宋亡已成现实,不可逆挽。“风沙”暗指敌军凶猛。“飞絮”,形容幼帝君臣命运飘摇。“乱鸦”、“斗转”、“城荒”,伤臣民离散,王朝陨落,京邑繁华,顿化云烟。中片写破国离家的凄苦。“最谁苦”?痛心一问,从六宫被掳北上,亡国臣民无依,宫禁一派凄凉三方面回答。“想”字以下,写去国离家、依依难舍苦况。下片宣发亡国哀思。“尚来否”,预想前景,仅以“恨别”、“愁赋”为答,且以苏堤风雨,渲染凄迷气氛,绾合风沙南浦,暗示回春无望、国势难为。末折回自身,故国只能“神游”,人生归于“流落”,一派天涯沦丧、前路茫茫之感。以送春象征亡国,借自然景象写人世苍桑,意象凄迷,寄托遥深。正如《白雨斋词话》所云:“题是送春,词是悲宋,曲折说来,有多少眼泪”。
1、《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2、《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4、《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5、《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芝劳梦想。
6、《始夏南园思旧里》
唐·韦应物
夏首云物变,雨余草木繁。
池荷初帖水,林花已扫园。
萦丛蝶尚乱,依阁鸟犹喧。
对此残芳月,忆在汉陵原。
7、《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花开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8、《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9、《鹧鸪天》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10、《幽居初夏》
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初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谁共午瓯茶?
1、《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感遇》
唐·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5、《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6、《大风》
唐·黄庭坚
霜重天高日色微,颠狂红叶上阶飞。
北风不惜江南客,更入破窗吹客衣。
7、《大雷口阻风》
唐·黄庭坚
号橹下沧江,避风大雷口。
天与水馍糊,不复知地厚。
谁家上江船,狂追雪山走。
孤村无十室,旅饭困三韭。
黄芦麋鹿场,此地广千肘。
得禽多文章,肯顾鱼贯柳。
莽苍天物悲,雕弓故在手。
鹿鸣犹念群,雉媒竟卖友。
商人万斛船,挂*上牛斗。
横笛倚柁楼,波深苍龙吼。
失水不能神,伐葭作城守。
欲寄大雷书,往问长干妇。
1、《卖骆马》
唐·白居易
五年花下醉骑行,临卖回头嘶一声。
项籍顾骓犹解叹,乐天别骆岂无情。
2、《归马华山》
唐·白行简
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
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
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
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
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
3、《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
4、《马》
唐·陈凝
未明龙骨骏,幸得到神州。
自有千金价,宁忘伯乐酬。
虽知殊款段,莫敢比骅骝。
若遇追风便,当轩一举头。
5、《白马》
唐·杜甫
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6、《咏马》
唐·韩琮
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
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
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
7、《骢马》
唐·霍总
青骊八尺高,侠客倚雄豪。
踏雪生珠汗,障泥护锦袍。
路傍看骤影,鞍底卷旋毛。
岂独连钱贵,酬恩更代劳。
8、《白马》
唐·贾至
白马紫连钱,嘶鸣丹阙前。
闻珂自蹀躞,不要下金鞭。
9、《紫骝马》
唐·李白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
1、《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竹枝词》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3、《玩止水》
唐·白居易
动者乐流水,静者乐止水。
利物不如流,鉴形不如止。
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
中面红叶开,四隅绿萍委。
广狭八九丈,湾环有涯涘。
浅深三四尺,洞彻无表里。
净分鹤翘足,澄见鱼掉尾。
迎眸洗眼尘,隔胸荡心滓。
定将禅不别,明与诚相似。
清能律贪夫,淡可交君子。
岂唯空狎玩,亦取相伦拟。
欲识静者心,心源只如此。
4、《望海潮》
宋·秦观
星分斗牛,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
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
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
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追思故国繁雄。
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
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
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
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
5、《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6、《水调歌头》
宋·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7、《如鱼水》
宋·柳永
轻霭浮空,乱峰倒影,潋滟十里银塘。
绕岸垂杨。红楼朱阁相望。
芰荷香。双双戏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