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1课古诗词三首的词语组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21课古诗词三首的词语组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21课古诗词三首的词语组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21课古诗词三首的词语组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三年级必背课外古诗词
三年级必背课外古诗词(精选40首)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必背课外古诗词(精选40首),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2、《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3、《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5、《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赠范晔》
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7、《入朝洛堤步月》
唐·上官仪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8、《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9、《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0、《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1、《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1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天际疏星趁马,帘昼隙、冰弦三叠。——吴文英《暗香·送魏句滨宰吴县解组分韵得阖字》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柳宗元《溪居》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正雁水夜清,卧虹*帖。——吴文英《暗香·送魏句滨宰吴县解组分韵得阖字》
执辔如组,两骖如舞。——佚名《大叔于田》
涂粉闱深早催入。——吴文英《暗香·送魏句滨宰吴县解组分韵得阖字》
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辛弃疾《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更问讯、湖上柳,两堤翠匝。——吴文英《暗香·送魏句滨宰吴县解组分韵得阖字》
高踪已自杂渔钓,大隐何曾弃簪组。——苏轼《寄刘孝叔》
风雪直斋坛,墨组贯铜绶。——李贺《赠陈商》
至于顾眄增其倍价,剪拂使其长鸣,彯组云台者摩肩,趍走丹墀者叠迹。——刘峻《广绝交论》
至夫组织仁义,琢磨道德,驩其愉乐,恤其陵夷。——刘峻《广绝交论》
黼帐祛而结组兮,铺首炳以焜煌。——傅毅《舞赋》
雹布余米,星离沙镜;青纶竞纠,缛组争映。——郭璞《江赋》
忠何罪组遇罚兮,亦非余心之所志。——屈原《惜诵》
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行当投劾谢簪组,为我佳处留茅庵。——苏轼《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故挟金玉,垂文组,享尊位,取茅土。——阮籍《大人先生传》
冠通天,佩玉玺,纡皇组,要干将。——张衡《东京赋》
张罗绮之幔帷兮,垂楚组之连纲。——司马相如《长门赋·并序》
红罗飒纚,绮组缤纷。——班固《西都赋》
乃即持其手,解脱其玺组,奉上太后,扶王下殿,出金马门,群臣随送。——班固《霍光传(节选)》
执组者不能制兮,必折轭而摧辕。——刘向《九叹》
放敶组缨,班其相纷些。——屈原《招魂》
纂组绮缟,结琦璜些。——屈原《招魂》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刘启《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野竖旌旗,川回组练。——李华《吊古战场文》
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软红路接。——吴文英《暗香·送魏句滨宰吴县解组分韵得阖字》
县花谁葺。——吴文英《暗香·送魏句滨宰吴县解组分韵得阖字》
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临组不肯绁,对珪宁肯分。——左思《咏史八首》
张组帏,构流苏。——左思《三都赋》
坐组甲,建祀姑。——左思《三都赋》
纶组紫绛,食葛香茅。——左思《三都赋》
婴罥组于轵涂,投素车而肉袒。——潘安《西征赋》
肮脏不能就珪组,至今空扬高蹈名。——李白《答杜秀才五松见赠》
虽将簪组狎,若与烟霞亲。——李白《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
将军获圭组。——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怀暖天香宴果,花队簇、轻轩银蜡。——吴文英《暗香·送魏句滨宰吴县解组分韵得阖字》
君过春来纡组绶,我应归去耽泉石。——苏轼《满江红·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国还朝》
尽换却、吴水吴烟,桃李靓春靥。——吴文英《暗香·送魏句滨宰吴县解组分韵得阖字》
妙手作新,公馆青红晓云湿。——吴文英《暗香·送魏句滨宰吴县解组分韵得阖字》
记满庭燕麦,朱扉斜阖。——吴文英《暗香·送魏句滨宰吴县解组分韵得阖字》
比著儿曹,累累却有,金印光垂组。——辛弃疾《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会有圭组恋,遂贻山林嘲。——柳宗元《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
组练照楚国,旌旗连海门。——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弦歌咏唐尧,脱落隐簪组。——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
素丝组之,良马五之。——佚名《干旄》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的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诗词大意,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背诵三首古诗词,
教学重点:明诗意,背诗词,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品味诗句
教学方法:边学边练,实时反馈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1、教师导入。
学生齐读课题“古诗词三首”,把这个课题和以往的同类课题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不同吗?
2、学生表述,教师相机训练学生规范的表述:……是诗,……是词。
3、教师过渡。
诗盛于唐,词盛于宋,所以在文学史上有唐诗宋词之说。什么意思呢?通俗一点儿说,就是唐朝的诗写得最好,宋朝的词写得最好。诗和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些我们先不谈,咱们一首一首地学,慢慢地就明白了。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第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4、学生朗读,教师相机评点。
是否读正确了?注意“相”字的读音。
5、运用反复手法,训练几个学生朗读全诗,教师横向评价。
诗味读得最浓的是谁?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全诗。
6、教师过渡。
诗和词,最大的作用就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李白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感受呢?我们先来听一段小故事:……在被迫离开长安十年后的一天,李白在游完安徽宣州郊区的敬亭山之时,写下了这首诗。一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首诗,你体会到一种怎样的感受?
7、学生表述,教师相机。
(1)这种感受在诗题里边有没有表现?
(2)在诗句里有没有表现?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遍,着重注意“闲”和“厌”的解释。
8、教师小结诗中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只有”一词的深意。
能陪伴李白的,只有一座无言的敬亭山。这句话当中的“只有”什么意思?只有,就是除了敬亭山,什么都没有!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有的只是眼前的青山,身边的孤独!
9、教师过渡。
学了这么久,也不知道同学们学明白了没有,听老师说一段话,看老师说的是哪一句诗?教师引读:天上的鸟儿都结伴飞走了,不见了踪影;那一片白云,它也飘走了,只留下孤孤单单的我。这世界上能陪伴我的,恐怕只有眼前的这座敬亭山了。
10.训练学生看着课件反复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11.教师组织学生在朗齐诵诗歌,笔记,背诵、默写。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孤独
只有
第二课时
《望洞庭》
1、教师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说过,《忆江南》是一首词,《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是两首诗。合在一块儿,我们就把他们称作“古诗词三首”,这节课,我们继续学*第二首诗《望洞庭》。首先跟老师读一读这首诗。
2、教师教读两遍,请两位学生读。
(1)教学生正确地朗读“和、磨”;
(2)叫学生正确地书写“庭、潭、螺”。
3、学生齐读,教师训练学生说话,用三种方式介绍诗人“刘禹锡”。
诗人
唐刘禹锡
4、教师过渡。
刘禹锡在这首诗里边,写了很多美景。听老师读一读,你仔细听,看你从诗中看到了几处美景?
5、教师朗读,学生表述,教师要求学生逐一标画后,连起来说。
6、诗中写了如下美景,分别是湖光、秋月、潭面、洞庭山水。
7、学生齐读,要求读出画面的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所描绘的美好景象。
三月三的古诗词
在古时候三月三是一个很传统而且很有意思的节日。流畅曲水好不热闹,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节日已经被清明节合并了,现在已经没有这个节日了,只有西南部分少数民族保留了下来。下面是关于三月三的`古诗词的内容,欢迎阅读!
梦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
宋代:贺铸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丽人行
唐代: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前丞相嗔!
三月三日
唐代:白居易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
莲子数杯尝冷酒, 柘枝一曲试春衫。
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下帘。
指点楼南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
唐代:元稹
当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前病里销。
独倚破帘闲怅望,可怜虚度好春朝。
三月三日怀微之
唐代:白居易
良时光景长虚掷,壮岁风情已暗销。
忽忆同为校书日,每年同醉是今朝。
三月三十日作
唐代:白居易
今朝三月尽,寂寞春事毕。黄鸟渐无声,朱樱新结实。
临风独长叹,此叹意非一。半百过九年,艳阳残一日。
随年减欢笑,逐日添衰疾。且遣花下歌,送此杯中物。
浣溪沙(三月三日)
宋代:刘辰翁
高卧何须说打乖。小篱过雨翠长街。缃桃定有踏青鞋。
晴日又思花处所,东风绝似柳情怀。人间安得酒如淮。
三月三日祓禊洛滨
唐代:白居易
三月草萋萋,黄莺歇又啼。柳桥晴有絮,沙路润无泥。
禊事修初半,游人到欲齐。金钿耀桃李,丝管骇凫鹥。
转岸回船尾,临流簇马蹄。闹翻扬子渡,蹋破魏王堤。
妓接谢公宴,诗陪荀令题。舟同李膺泛,醴为穆生携。
水引春心荡,花牵醉眼迷。尘街从鼓动,烟树任鸦栖。
经典古诗词语录(精选120句)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经典古诗词语录(精选120句),欢迎大家分享。
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5、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9、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2、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1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14、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6、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18、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19、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2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21、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
2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2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25、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26、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27、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2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
2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30、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31、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3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3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34、不可同日而语。——《汉书》
35、百闻不如一见。——《汉书》
3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37、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38、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39、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汉·韩婴
4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41、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4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4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4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4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4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4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4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陆游《读书》
课子课孙先课己,成仙成佛且**。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其六桑干河上白云横,惟冀双亲旅舍*;回首昔曾勤课读,负心今尚未成名。——李鸿章《入都》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秦观《秋日三首》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白居易《杜陵叟》
琴歌既断,酒赋无续,常绸缪于结课,每纷纶于折狱,笼张赵于往图,架卓鲁于前箓,希踪三辅豪,驰声九州牧。——孔稚珪《北山移文》
花径不无新点缀,沙鸥颇有闲功课。——郑燮《满江红·思家》
桃胶迎夏香琥珀,自课越佣能种瓜。——李贺《南园十三首》
凭君料理花间课,莫负当初我。——纳兰性德《虞美人·为梁汾赋》
而学之士,群居、族处,为师弟子之位者,讲章句、课文字而已。——王安石《慈溪县学记》
堤边几人魂乍醒,只愁征课促残生。——吴嘉纪《海潮叹》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官课九分办;厮追攀,渡头买得新鱼雁。——盍西村《小桃红·客船晚烟》
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柳永《鬻海歌》
试课阳坡,春后添栽,多少杉松。——程必《沁园春·读史记有感》
收罟课获,引缴举效。——潘安《西征赋》
收禽举胔,数课众寡。——张衡《西京赋》
与王趋梦兮,课后先。——屈原《招魂》
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屈原《天问》
七年级上册课内:
1.《》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七年级上册课外:
1.《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7.《》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9.《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0.《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七年级下册课内:
《》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七年级下册课外:
杂诗三首·其三古诗词
古诗原文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译文翻译
早就听说黄龙城有战争,连续多年不见双方撤兵。
可怜闺中寂寞独自看月,她们思念之心长在汉营。
今晚上少妇的相思情意,正是昨夜征夫想家之情。
何时高举战旗擂鼓进军,但愿一鼓作气取龙城。
注释解释
闻道:听说。黄龙戍:即黄龙,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此指边地。解兵:放下兵器。
良人: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龙城:在今蒙古境内,这里借指敌方要地。
诗文赏析
自汉魏以来,诗人常以“杂诗”为题写诗,类似“无题”诗,内容多是慨叹人生或离别相思的。沈佺期写有《杂诗三首》,都写闺中怨情,流露出明显的反战情绪。这里选的是第三首, 首联“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语言*易似娓娓道来,给人以鲜明突出的印象。黄龙戍战火连年,可以想见征人久戍之苦,强烈的怨战之情溢于字里行间,“不解”与“频年”连用,增强语势,引起人们的联想与深思。
颔联“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是借月抒怀。说今夜闺中和营中同在这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有多少对征夫思妇两地对月相思。在征夫眼里,这个昔日和妻子在闺*同赏玩的明月,不断地到营里照着他,好像怀着无限深情;而在闺中思妇眼里,似乎这眼前明月,再不如往昔美好,因为那象征着昔日夫妻美好生活的圆月,早已离开深闺,随着良人远去汉家营了。这一联明明是写情,却偏要处处说月;字字是写月,却又笔笔见人。短短十个字,内涵极为丰富,既写出了夫妇分离的现在,也触及到了夫妇团聚的过去;既轮廓鲜明地画出了异地同视一轮明月的一幅月下相思图,也使人联想起夫妇相处时的月下双照的动人景象。通过暗寓着对比的画面,诗人不露声色地写出闺中人和征夫相互思念的绵邈深情。见月怀人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表现手法,而这里只写月不写人,意象反而更丰富生动。这“闺里月”既是思妇的眼中月,又是征人的眼中月,既有千里共婵娟之意,又有思妇心神飞度,想见征人之意。诗意双关,征夫、思妇相思之情之景俱在其中,显得清新别致。
颈联“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紧承上联进一步抒写离人相思。“春”而又“今”,“夜”而又“昨”,分别写出少妇“意”和良人“情”,其妙无比。四季之中最撩人情思的无过于春,而今春的大好光阴虚度,少妇不禁倍觉惆怅。万籁无声的长夜最为牵愁惹恨,那昨夜夫妻惜别的情景,仿佛此刻仍在征夫面前浮现。“今春意”与“昨夜情”虽是互文对举,却可以作为“夜夜”来读。可是细味“今春意”却有着独特的.表现力。“昨夜情”,也对得十分工巧,不仅表现出良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而且还表现出思念之切。他回忆往日夫妻的恩爱,觉得恍如昨夜事一般,不因经久分离而淡薄。可见他们的情意是多么美好、真挚、深厚而动人。
尾联“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抒写出了征夫、思妇的愿望。他们希望能有良将出马,克敌致胜,结束他们长期分离的痛苦。但诗以问句的形式,倍增感慨深沉的意味。这里照应首联回答了“频年不解兵”的问题,表明是将领无能,指挥不得力以致连年征战,这是写透夫妇别离的痛苦以后自然生出的意思。
这首诗构思新颖精巧,特别是中间四句,在“情”、“意”二字上着力,翻出新意,更为前人所未道。诗中所抒之情与所传之意彼此关联,由情生意,由意足情,势若转圜,极为自然。从文气上看,一二联都是十字句,自然浑成,一气贯通,语势较和缓;第三联是对偶工巧的两个短句,有如急管繁弦,显得气势促迫;末联采用散行的句子,文气重新变得和缓起来。
脯组词:
遗脯 燕脯 杏脯 修脯 榛脯 枣脯 鱼脯 鲊脯 脯氨酸 脯糒 脯燔 脯羹 脯醢 脯酱 脯酒 脯脍 脯腊 脯糗 脯肉 脯田 脯脡 脯饩 脯鮝 脯修 脯羞 脯掾 脯枣
胸脯、果脯、脯子、栮脯、萐脯、肉脯、脯脩、鱼脯、脯肉、脯糒、脩脯、瓠脯、福脯、脯燔、胃脯、脯脍、麟脯、肥脯、脯掾、脯斮、朊脯、脯田、醢脯
芗脯、杏脯、乾脯、火脯、鹿脯、干脯、螟脯、豆脯、榛脯、脯脡、獾脯、束脯、遗脯、笋脯、进脯、市脯、锻脯
中文解释
1. 脯 [fǔ]2. 脯 [pú]
脯 [fǔ]
〈名〉
(形声。从肉,甫声。本义:干肉)
同本义 [dried meat]
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谓加姜桂锻治者谓之,不加姜桂以盐干之者谓之脯。——《周礼·天官》注
又如:肉脯;牛脯;脯饩(干肉和生肉);脯糗(干肉和干粮);脯腊(干肉);脯枣(干肉和枣类果品)
干燥脱水的瓜果 [preserved fruit]。如:桃脯;杏脯
熟肉 [meat]。如:脯羹(肉汁);脯酒(酒肉);脯肉(肉食);脯酱(肉酱)
〈动〉
制干肉 [make dried-meat]
辜谏者,脯诸侯,俎方伯,剖人心,破人胫。——《抱朴子》
又如:脯醢(古代把人做成肉干或剁成肉酱的酷刑)
〈形〉
枯干的 [dried up]。如:脯田(专指严冬天寒地冻,土地缺乏养料时所耕之田)
另见 pú
脯 [pú]
〈名〉
胸脯 [chest;breast]。如:脯子
另见 fǔ
21课古诗词三首的词语组词
21课古诗三首的词语组词
21课古诗三首的生字和组词
21课古诗三首的生字组词
21课古诗三首的词语
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的组词
23古诗词三首的组词
21课的古诗三首的词语和拼音
组词可以组古诗中的词语名
25课古诗三首所有字的组词
古诗的诗组词三个组词
二十课古诗三首的组词
古诗词三首课后生字的组词和拼音
第21课古诗词三首的ppt
古诗词三首的拼音和组词
21古诗三首的词语
古诗词三首的部首和组词
古诗词三首的所有字组词
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括号里的字组词
21课古诗词三首的板书
21课古诗词三首的总结
古诗词楼的组词
第12课古诗三首的生字组词
第四课古诗三首的字的组词
古诗中的词语可以用来组词吗
21古诗三首的词语表
第21课古诗词三首的生字
第21课古诗词三首的注音
第21课古诗词三首的笔记
17古诗三首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