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岁寒三友的全部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岁寒三友的全部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岁寒三友的全部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岁寒三友的全部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岁寒三友的诗句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高度凝练的句子。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岁寒三友的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松的诗句:
1、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唐·杜荀鹤《小松》
2、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唐·寒山子
3、萧萧琴瑟鸣,洒洒霜露下。愿期素心人,同游明月夜。——宋·胡仲弓《咏松》
4、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唐·成彦雄《松》
5、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宋·夏竦
6、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7、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今日若能增种植,会看百世长青阴。——宋·吴芾《咏松》
8、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南朝·范云《咏寒松诗》
9、高风过岩麓,林杪撼潮海。满地落松花,杖履袭清霭。——宋·胡仲弓《咏松》
10、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唐·柳宗元《孤松》
11、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清·陆惠心《咏松》
12、凉飚起深谷,清影摇空山。醉眠石上人,梦中度百滩。——宋·胡仲弓《咏松》
13、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唐·韩溉《松》
14、老枝髯鬣动,古干鳞甲翻。积阴生润气,芳菲翳兰荪。——宋·胡仲弓《咏松》
15、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唐·白居易
竹的诗句:
1、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2、不须日报*安,高节清风曾见。——郑板桥《竹石》
3、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吴昌硕《咏竹》
4、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范成大衡《阳道中二绝》
5、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杜甫《咏春笋》
6、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戴熙《题画竹》
7、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郑板桥《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8、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郑板桥《题墨竹图》
9、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徐渭《风竹》
10、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杜甫《竹》
11、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白居易《食笋诗》
12、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范成大《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13、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杜甫《堂成》
14、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陈陶《长竹》
1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板桥《竹石》
柏的诗句:
1、何命之薄彼载柏,岂无生处生于石。——曾丰《豫章上游生米市前江中洲上至德观侧柏树甚老》
2、翠柏童然杂蘤间,簿书馀暇独来看。——宋祁《柏树》
3、人问西来指庭柏,却令天下动干戈。——释重顯《庭前柏树子》
4、庭前柏树子,不是祖师心。——释梵言《颂古九首·柏树》
5、棐柏移皆活,风霜不变青。——梅尧臣《去腊隐静山僧寄榧树子十二本柏树子十四本种》
6、干耸一条青玉直,叶铺千叠绿云低。——骆浚《题度支杂事典庭中柏树》
7、爱尔青青色,移根此地来。不曾台上种,留向碛中栽。——岑参《使院中新栽柏树子,呈李十五栖筠》
岁寒三友的诗句
诗句,就是组成诗词的句子。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岁寒三友的诗句,一起来看看吧。
1、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清*乐》
2、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唐·黄蘖禅师
3、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唐·寒山子
4、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王禹《官舍竹》
5、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晋太康·左思
6、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王安石《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7、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8、修竹万竿松影乱,山风吹作满窗云。——元·萨都拉
9、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唐·李涉
10、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11、何方化作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宋·陆游
12、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青松》
13、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林逋《山园小梅》
1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
15、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宋·欧阳修
16、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17、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唐·皇甫曾
1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19、爆竹声中一岁除。——宋·王安石
20、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宋·卢梅坡
21、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五代·李煜
22、微吟海月生岩桂,长笑无风起涧松。——宋·何孙
23、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宋·周邦彦
24、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杜耒
25、应有山神长守护。松风时为扫埃尘。——宋·史太章
26、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宋·苏东坡
27、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秦观《满庭芳》
28、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唐·李嘉佑
2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30、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唐·杜甫
31、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唐·许浑
32、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宋·夏竦
33、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宋·某尼悟道诗
34、松风吹茵露,翠湿香袅袅。——宋·苏轼
35、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36、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李商隐《忆梅》
37、溪回谷转愁无路,忽有梅花一两枝。——宋·杨万里
38、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39、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陶渊明《饮酒》
40、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宋·苏轼
4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4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孟浩然
4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宋
44、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
45、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宋·贺铸
46、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唐·李白
47、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白居易《松树》
48、结根岂殊众,修柯独出林。孤高不可恃,岁晚霜风侵。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元佑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同景文义伯圣途次元伯固蒙仲游七宝寺题竹上》
49、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唐·白居易
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3、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王禹《官舍竹》
4、结根岂殊众,修柯独出林。孤高不可恃,岁晚霜风侵。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元佑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同景文义伯圣途次元伯固蒙仲游七宝寺题竹上》
5、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林逋《山园小梅》
6、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7、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8、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9、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清*乐》
10、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秦观《满庭芳》
11、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陶渊明《饮酒》
12、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m.ju.51tietu.net)——*《青松》
13、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
14、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王安石《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15、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李商隐《忆梅》
16、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白居易《松树》
17、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岁寒三友介绍
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钱钟书《围城》:“这东西跟蚊子臭虫算得小饭店里的岁寒三友,现在刚是深秋天气,还显不出它们的后凋劲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岁寒三友介绍,欢迎参考阅读!
松
一般为常绿乔木,很少为灌木,树皮多为鳞片状,叶子针形,花单性,雌雄同株,结球果,卵圆形或圆锥形,有木质的鳞片,木材和树脂都可利用。又如:松塔;松涛;松针;松脂;松亭(旁边有松树的亭子);松活(以松柏的枝叶扎**、鹤、鹿、亭等形状,作为冥器,叫做松活);松肪(松脂);松扇(用柔嫩松皮制成的一种古扇);松钗(松树的枝叶);松腴(松脂);松花绿(亦作“松花”、“松绿”。偏黑的深绿色,墨绿);松篁(松树与竹子)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叶密生而有层云簇拥之势,欹斜层叠,不啻马远、刘松年笔意。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松树的品格是*人最为崇拜的。
竹
主要分布在南方,北方也有一些。北京有个紫竹院公园,里面就有竹子。北大校园里也有不少。竹子是重要的物质材料:盖房子、做家具都有它的用武之地。竹笋还是*上的美味佳肴。也可以经常进入“寻常百姓家”。竹子可以做成笙箫琴笛,发出丝竹之乐的“清音”。因此竹比松树更得文人青睐。竹子更是坚强,有着清新之美,没有名花的娇贵。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生存。
早熟禾科竹亚科高大乔木状禾草类植物的通称。植物学文献中记载有75属以上,1.000多种,但其中许多是同物异名。竹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也最多。青篱竹属(Arundinaria)的少数几个种原产于美国南部,在该处沿河岸生长或生长于沼泽地区,形成浓密的竹丛。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周天侯的《颂竹》:苦节凭自珍,雨过更无尘。岁寒论君子,碧绿织新春。便是它的写照。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古往今来,“不可一日无此君”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竹子是森林资源之一。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70多属1.2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少数竹类分布在温带和寒带。
竹子是常绿(少数竹种在旱季落叶)浅根性植物,对水热条件要求高,而且非常敏感,地球表面的.水热分布支配着竹子的地理分布。东南亚位于热带和南亚热带,又受太*洋和印度洋季风汇集的影响,雨量充沛,热量稳定,是竹子生长理想的生态环境,也是世界竹子分布的中心。竹子常和其他树种一起组成混交林,而且处于主林层之下,过去很少受人重视。当上层林木砍伐后,竹子以生长快、繁殖力强的特点很快恢复成次生竹林。竹子用途不断扩大,经济价值高,人们植竹造林,形**工林。次生竹林和人工竹林,又以它强大的地下茎向四周蔓延扩大。因此,*几十年来,地球表面森林面积逐年减少(据统计,1988年以来,热带森林*均每年消失 2.425万公顷,每分钟消失46.14公顷),而竹林面积却日益扩大。目前全世界竹林面积约2.200万公顷。世界的竹子地理分布可分为3大竹区,即亚太竹区、美洲竹区和非洲竹区,有些学者还单列“欧洲、北美引种区”。
梅
梅花,虽然没有遍布全国,甚至许多北方人没有亲眼见过。但由于历代文人的描绘,已经深入人心。为什么梅花如今会“位压群芳”呢?这是由于民族历史形成的集体潜意识所决定的。许多国画家在画梅花时,突出地表现在积雪的乾枯曲折的老树之上,绽出了朵朵鲜花。梅花为*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韵俱佳。宋人林和靖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梅花的姿容、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漫天飞雪之际,独有梅花笑傲严寒,破蕊怒放,象征着人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品格。
1、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秦观《满庭芳》
2、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青松》
3、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李商隐《忆梅》
4、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陶渊明《饮酒》
5、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清*乐》
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7、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9、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白居易《松树》
10、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
11、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王安石《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1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13、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14、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15、结根岂殊众,修柯独出林。孤高不可恃,岁晚霜风侵。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元佑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同景文义伯圣途次元伯固蒙仲游七宝寺题竹上》
16、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王禹《官舍竹》
17、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林逋《山园小梅》
岁寒三友的诗篇
篇一:《春日山中竹》
裴说(唐)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篇二:《松树》
白居易(唐)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篇三:《忆梅》
李商隐(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篇四:《古松感兴》
皇甫松(唐)
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
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
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
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
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
篇五:《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篇六:《梅》
王安石(北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岁寒三友文言文翻译
导语:*传统寓意指松、竹、梅经冬不衰,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岁寒三友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岁寒三友》
松、竹、梅向称“三友”.或怎竹于松、梅曰:“此中空空,安能与君友?”松、梅怒曰:“惟空空,故能为我友,所谓此中空洞常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也!”
呜呼!为君子者能如松梅之无信谗言,而为小人者自知其谗言之无益,而不入于君子之耳,则交道庶乎其有终矣!
译文:
松竹梅一向称为“三友”,有人以竹对松和梅说:“我内里空空,怎么能配合你们为友”松和梅怒道:“只有内心空空的,才能成为我们的朋友,这就是所谓的这其中空洞没有凡世之物,何止容纳几百你这种小人!”
哎,作为君子能像松梅这样不相信谗言,而作小人知道自己的谗言没有什么益处,不能进入君子的耳朵,那相交只有终结啊
《岁寒三友》译文:
松竹梅一直被叫做“三友”,有人以竹对松和梅说:“我的里面是空洞的,怎么可以配得上和你们当朋友。”松和梅生气的说道:“只有内心是空洞的,才能成为我们的朋友,这就是所谓的这其中空洞没有凡世之物,何止容纳几百个你这种小人!”
唉,作为君子能像松梅这样不听信谗言,而作小人知道自己的谗言没有什么好处,不能进入君子的耳朵,那相交只有结束啊。
岁寒三友译文:
梅竹松以前被称为“三友”,有人对松梅说竹的坏话:“他里面空空,怎么能和你们做朋友呢?”梅松很生气的说:“只有空,空所以有所说的里面空,没有其它东西,才能容纳不只几百人。”
唉!如果君子能做到像松树和梅花那样不相信奸佞的言语,而小人明知道自己的谗言没有什么好处,因而不进君子的耳朵,那么交友之道或许能有结束了。
岁寒三友原文:
松、竹、梅向称“三友”。或诬陷竹于松、梅曰:“此中空空,安能与君友?”松、梅怒曰:“维空 空故能有所谓此中空洞常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
呜呼!为君子者能如松、梅之无信谗言,而为小人者自知其谗言之无益,而不入于君子之耳,则交道或许其有终矣!
扩展资料:
岁寒三友由来: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遭权臣迫害,被捕入狱。经过王安石等人的营救,苏轼最终从轻定罪,安置黄州管制。苏轼初到黄州时,心情苦闷。稍后,家眷来依,朋友来访,苏轼的'心绪慢慢好转,但生活上又发生了困难,便向黄州府讨要了数十亩荒地开垦种植,借以改善生活。
这块地,被当地人称为“东坡”,苏轼便自取别号为“东坡居士”。后来苏轼在东坡栽了稻、麦等农作物,又筑园围墙,造起房屋来。房子取名“雪堂”,并在四壁都画上雪花。园子里,则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有一年春天,黄州知州徐君猷来雪堂看望他,打趣道:“这房间起居睡卧,环顾侧看处处是雪。
当真天寒飘雪时,人迹难至,不觉得太冷清吗?”苏轼手指院内花木,爽朗大笑:“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意为风声和泉声就是可解寂寞的两部乐章,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冬不凋的竹子和傲霜开放的梅花,就是可伴冬寒的三位益友。
徐君猷闻言,对苏轼以“三友”自励,保持凌寒留香的高尚情操,肃然起敬,从此更留意对他的照顾了。
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陈子昂《修竹篇》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山间瘦竹映枯松,岁寒相对凛君子。——邓肃《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游山三首·高岩去天尺五耳》
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
摇落见松柏,岁寒比忠贞。——皎然《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亲故》
山中亦有长松树,待尔青青共岁寒。——林鸿《赋得独树边淮送人之京》
杏花春早日边开,松树岁寒雪中老。——郭钰《送王葬师》
春夏交承红与绿,岁寒三友松与竹。——陈著《次韵和岳醵饮西峰寺分韵成诗十四首见寄·春夏交承红与绿》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张九龄《感遇·其二》
草木有所托,岁寒尚不移。——李白《古风其四十四·绿萝纷葳蕤》
岁寒事、无人共省,破丹雾、应有鹤归时。——王沂孙《一萼红·红梅》
多为势利朋,少有岁寒操。——李咸用《古意论交》
天与清高孰我过,岁寒只合老岩阿。——苏泂《红梅·天与清高孰我过》
把岁寒、五出工夫,别妆点薰风,尽成清致。——赵崇嶓《金明池·桂海云蒸》
笠泽西头,碧山东畔,又与梅花共岁寒。——谢应芳《沁园春·壬寅岁旦,枕上述怀》
共君结新婚,岁寒心未卜。——乔知之《杂曲歌辞·定情篇》
嵇松领岁寒,庄剑无砻淬。——贯休《上孙使君》
当年宝匣中,什袭几岁寒。——刘宰《跋赵宪唐率更千字文迹》
满箧新风雅,何人旧岁寒。——齐己《赠卢明府闲居》
琴樽风月闲生计,金玉松筠旧岁寒。——谭用之《寄友人》
梦想幽芳无处寻,相逢依旧岁寒心。——仇远《梅花》
故人若有岁寒约,为我载酒寻梅花。——王冕《送欧阳彦珍归杭》
梅有岁寒姿,桃李非其偶。——释文珦《梅友》
交友岁寒何所忆,水仙王庙竹林边。——苏泂《梦中作》
主人不在花长在,更胜青松守岁寒。——钱起《故王维右丞堂前芍药花开,凄然感怀》
自守岁寒性,不肯随春华。——释文珦《古意·老梅何偃蹇》
坚守岁寒操,亦当慎修凭。——释文珦《南山松柏章》
身如冬岭松,独立守岁寒。——释文珦《生年》
长明灯下石栏干,长共松杉守岁寒。——苏轼《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开元寺山茶旧无花》
多君岁寒意,裁作秋兴诗。——元稹《酬乐天》
岁寒叔旧节,况又高春秋。——黄庭坚《都下喜见八叔父》
东风作意开桃杏,且閟清芗待岁寒。——刘克庄《送林知录观》
一味真慵为伴侣,养浩然、岁寒清节。——宋无名氏《无愁可解·返照人间》
不知起胡越,相知风岁寒。——汪莘《访孟守》
六花比似琼花巧,一岁翻成两岁寒。——方岳《除日雪甚约客不至乃拥貂骤马于郊外独饮摘星》
叹息青青长不改,岁寒霜雪贞松枝。——皇甫冉《寄刘方*》
愿坚松柏心,岁寒青挺挺。——五迈《与友人饮分等字韵》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汪洙《神童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汪洙《神童诗》
君指松柏枝,岁寒永相许。——孙蕡《白头吟》
举眼看浮世,何人耐岁寒。——仇远《和子野四首·穷冬霜霰集》
应为歧路多,不知岁寒在。——魏万《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
飞瀑声中战岁寒,红霞影里擎萧索。——齐己《灵松歌》
梅花依旧,岁寒松竹三益。——朱淑真《念奴娇·鹅毛细翦》
高悬古月看时变,相与春风到岁寒。——陈著《次韵单君范行李中诸诗前数章自道后二章为单·欲言心事鼻先酸》
可怜老楮岁寒心,用舍在吾难自荐。——陈泰《纸帐歌》
二宗性*,俱抱岁寒节。——黄庭坚《次韵斌老冬至书怀示子舟篇末见及之作因以赠》
至於树木亦豪伟,岁寒动足光林丘。——林宪《梁源异松图行为台州赵别驾作》
幻尽岁寒姿者天,吾宗所幻天相似。——曾丰《曾德礼墨梅竹篆隶皆精岁在己未示似墨梅酬价》
轮囷写出岁寒心,政要诸公相料理。——钱时《袁尚右座中王屯田出与可竹甚奇归成古调》
岁寒简介
《梅花》一文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便是这样的人。
qiáng jiǎo shù zhī méi
墙 角 数 枝 梅 ,
líng hán dú zì kāi
凌 寒 独 自 开 。
yáo zhí bù shì xuǎ
遥 知 不 是 雪 ,
wèi yǒu àn xiāng lái
为 有 暗 香 来 。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王安石变法的新主张被推翻,两次辞相两次再任,放弃了改革。这首是王安石罢相之后退居钟山后所作。
拓展阅读
王安石的点评
从诗体说来,王安石的古体诗虽然多用典故,好发议论,但像《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律诗则用字工稳,对偶贴切,但有时亦不免失于过分雕琢。五绝和七绝尤负盛誉,“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寒厅诗国话》),“荆公绝句妙天下”(《艇斋诗话》)。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严羽《沧浪诗话》)。
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东坡见之,叹曰:“此老乃野狐精也!”作:“登临送目,正故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其中,不少是在变法途中写的,来激励自己。
梅的简介
梅(学名:Armeniaca mume Sieb.):小乔木,稀灌木,高4-10米;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2.5厘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果实*球形,直径2-3厘米,*或绿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与核粘贴;核椭圆形,两侧微扁。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2n=16,24。
梅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果实可食、盐渍或千制,或熏制成乌梅人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岁寒三友的全部古诗
岁寒三友的古诗大全竹
关于岁寒三友的古诗大全
岁寒三友的诗句
赞岁寒三友的古诗
带岁寒三友的古诗
岁寒三友松的古诗
岁寒三友图的古诗
岁寒三友诗句
岁寒三友的古诗8句
关于岁寒三友的古诗
描写岁寒三友的古诗大全
提到岁寒三友的古诗
写了岁寒三友的古诗
岁寒三友都写的古诗
描写岁寒三友的诗
写岁寒三友的古诗咏竹
描写岁寒三友的古诗
岁寒三友的古诗关于松
包括岁寒三友的古诗
岁寒三友的古诗寓意
青松的古诗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的古诗梅花
古诗岁寒三友的意象
包含岁寒三友的古诗
赞美岁寒三友的古诗
岁寒三友的古诗王维
岁寒三友引用古诗的作用
关于岁寒三友的诗句
赞颂岁寒三友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