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古诗的作者意思和感受

关于一首古诗的作者意思和感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一首古诗的作者意思和感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一首古诗的作者意思和感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一首古诗的作者意思和感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79) 说说(186) 名言(40) 诗词(3k+) 祝福(2) 心语(359)

  • 长歌行古诗作者是谁?

  • 长歌行古诗作者是谁?

      《长歌行》选自宋代郭茂倩收编的《乐府歌词》汉代民间诗歌,那么长歌行古诗作者是谁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歌行古诗作者是谁?,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长歌行古诗作者是谁?

      【作者】:无名氏(汉乐府)

      原文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简析

      《长歌行》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在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

      其实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岂不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吗?岂不就像青青葵叶,一语秋风就枯黄凋谢了吗?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岂不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

      也正是应为这样,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

      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

      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读这首诗的时候,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段关于人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已逝的年华时,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而奋斗。”引导读者少壮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光阴,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长歌行》它不同于汉代其他的文人诗哀叹人生的短促、鼓吹及时行乐,它是一首唱反调的诗,是一首难能可贵的佳作。

    [阅读全文]...

2022-06-01 21:03:42
  • 春晓古诗作者是谁148句

  • 经典
  • 春晓古诗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春晓便是他的佳作之一。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⑴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⑵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⑶“夜来”句:一作“欲知昨夜风”。

      ⑷“花落”句:一作“花落无多少”。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这首诗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语言明白晓畅、音调琅琅上口之外,还在于它贴*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隽永。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自适。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在长安时,与张九龄、王维、王昌龄交谊甚笃。有诗名。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而亡。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孟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总的来说,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现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但窜有别人作品。新、旧《唐书》有传。与王维并称“王孟”。李白诗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芳。

    [阅读全文]...

2021-11-30 12:42:49
  • 长歌行 古诗作者是谁

  • 优美,诗歌
  • 导语:长歌行 古诗作者是谁?《长歌行》是北宋文人郭茂倩(1041-1099)编纂的《乐府诗集》中的一首五言古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读这首诗,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段关于人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已逝的年华时,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而奋斗。”引导读者少壮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光阴,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长歌行 古诗作者是谁

    长 歌 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阅读全文]...

2022-07-26 13:53:12
  • 梅花古诗的意思解释(作者崔道融的梅花诗文赏析)

  • 梅花,解释
  • 《梅花》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古诗今译:

    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白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入画,都会担心难画的传神。

    花香中别有韵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

    心中愁苦之人不愿听那哀怨的笛声,病躯倚着梅枝独看这风景。

    北风如果理解我怜悔之意,就请不要轻易的摧残它。

    注释解说:

    (1)萼(è):花萼,萼片的总称。由若干萼片组成,一般呈绿色,保护花芽。雪:指白色梅花。(2)孤标:独立的标识,形容清峻突出,不同一般。(3)“香中”两句:梅花的郁香中别有风韵,清高至极不畏寒冷。(4)“朔(shuò)风”句:寒冷的北风如能理解梅花的高洁情韵。朔,北方。(5)“容易”句:意思是说(北风)轻易不要摧残(梅花)

    品鉴鉴赏:

    崔道融《梅花》此诗,“冷”、“清”、“愁”、“苦”四字,可作概括。所有情愫,皆出寂寞。人无伴,心亦无寄。诗人偶见之“数萼”梅花,恋恋不已,却无“大地春回”的欢乐,只因心间的孤寒不因人间的“寒暑”而迁移。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此句写“冷”。只是“数萼”,方显冷清。诗人家中必无高朋满座。无朋无友,遗我一人,隐隐花开,淡淡看来。在诗坛众多的咏梅诗中,林逋《山园小梅》云:“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齐己《早梅》云:“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此二者皆是“暖”景,何等的热闹,独不似崔道融咏梅诗的“冷清”“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先写花形,复写花香。关于这一点齐己的《早梅》诗和林逋的《山园小梅》诗也与之如出一辙。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此句写“清”。香为“清”香,以“清”替“寒”。齐己在他诗中吟道:“风递幽香出,禽窃素艳来。”林逋在他诗中也吟道:“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三者意境则各不相同。齐己的诗虽有一“幽”字,其境不觉其“幽”,唯觉流畅而已。林逋诗着重一个“趣”字,所谓文人雅事此般趣“味”则是。

    至此,此四句描写了几枝梅花初绽乍放,洁白如雪虽有孤高绝俗的神韵,但却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于画中。它素雅高洁,不畏寒霜,淡淡的香气中蕴含着铮铮气韵。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此句写“愁”。于花香之后,写花事。李益《军北征》云:“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律然《落梅》云:“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横笛”是特指,故“和愁听”齐己诗无此写人之句。林逋诗云:“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不离其雅趣。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此句写“苦”。“苦”苦哀求之意。唯此相慰,不忍见其凋残。此写花“愿”齐己诗云:“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就花写花,不似崔诗化人入花,其情深切。

    林逋诗至上句已毕。此后四句重在抒情。笛声是最易引起人之愁思的。古人所谓“愁人不愿听,自到枕边来”何况笛声中更有《梅花落》之曲,因而这横玉声中很容易引起人借花惆怅之情。诗人病躯独倚,在一片寒香混着笛声的景象中,诗人隐隐动了徘之心:北风如果理解我怜悔之意,千万不要轻易予以摧残,让它多开些时间吧。

    创作背景:

    崔道融在乾宁二年(895)前后,做过县令之类的小官,后避战乱入闽,空有才情与抱负未展。此诗为诗人咏梅之作,既赞梅花之孤高芳郁,亦向世人暗寓自己的高洁情操。

    作者简介:

    崔道融(?—907),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博陵(今河北安*)。黄巢起义时,避地东浮,隐居温州仙岩山,自号东瓯散人。征为永嘉令。*闽,依王审知,征为右补阙,未行,病卒。道融工诗,与方干、司空图唱和,又与黄滔友善。

    [阅读全文]...

2021-12-08 03:38:06
  • 古诗红豆的作者是谁(红豆作者简介及诗意鉴赏)

  • 诗意
  • 王维的诗词一直以来都被人们所推崇,因为他的诗词别具一格,“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这样美丽的意境是很多人都无法做到的,所以,他的诗词也大家所推崇。即使在《红楼梦》中,黛玉推荐香菱学诗的时候,最先让香菱去学的也是王维的《王摩诘全集》。黛玉对诗词很有心得,她都认为王维的诗词好,拿他的诗词是真的好。

    王维有一首家喻户晓的诗词《红豆》,这一首诗词很多人都认为是一首关于爱情的诗词,并且常常以此来表白,可是大家这是误解了这首诗词的真正意思。这首诗是王维送给他兄弟的诗词,这并不是指代爱情的。

    《红豆》是一首很短的五言绝句,粗粗读来就让人感受到其中的美好。不解内情的人,第一次读这首诗词一定会认为这是关于爱情的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因为“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而成为指代爱情的事物,所以古来人们想要表达爱情和相思,都会特意送红豆给喜欢的人。或许是因为这种长久以来的固定思维,所以大家才认为王维的《红豆》关于爱情。

    红豆生在南方,春天长出了几枝新芽。因为你的地方没有红豆,所以请你多摘一些,红豆代表着我对你的相思。如果不知道这首诗词相关的人物是王维和他兄弟的话,这首诗词指代爱情完全可以。可是偏偏这首诗不是王维送给爱人的,只是送给兄弟的。

    王维《红豆》中的主人公就是李龟年,这是王维在遇见他的时候写下的诗词纪念他们的相遇。

    李龟年是何许人物呢?他是唐代著名的音乐家,他作的音乐受到唐玄宗的赏识,因为他的音乐非常的出色,很多诗人都和喜欢他。和他相遇的时候都写了诗词来表达对他的喜欢,杜甫也曾经写下了“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李龟年时常出现在人们的诗词中,他是很多人的好友。

    王维的《红豆》不是送给情人的诗词,这是送给兄弟的。王维和李龟年相逢的时候,因为初初相遇又要分别,可是因为舍不得,所以王维借着“红豆”来表达对李龟年的舍不得。

    总的来看,《红豆》就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它明明不是爱情,却成为了关于爱情的千古绝唱,不过这么误会的背后也能够明白,兄弟情也可以深情炽热。男子之间的友情不需要多余的言语,可是只要一声召唤,那就是可以“上刀山,下火海”都在所不惜。

    一声“兄弟”就是一辈子的事情,王维借着“红豆”寄托了对好友李龟年的相思和挽留之意,简简单单的四句话,点出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阅读全文]...

2022-04-30 16:40:26
  • 描写作者思念家乡的古诗句

  • 思念家乡
  • 描写作者思念家乡的古诗句

      思念故乡的诗句

      掬月西楼袖底凉,孤鸾玉锁鬓如霜。

      似闻廊外吹横笛,漫逐游丝入梦乡。

      附原玉:七绝·梦乡(西楼孤灯)

      问路不知峰顶凉,孤云易展淡如霜。

      悠传悉语田间笑,独见炊烟似故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秋暮西归途中书情

      白居易

      耿耿旅灯下,愁多常少眠。

      思乡贵早发,发在鸡鸣前。

      九月草木落,*芜连远山。

      秋阴和曙色,万木苍苍然。

      去秋偶东游,今秋始西旋。

      马瘦衣裳破,别家来二年。

      忆归复愁归,归无一囊钱。

      心虽非兰膏,安得不自然。

      江外思乡

      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琴歌二首

      司马相如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阅读全文]...

2022-05-30 11:46:53
  • 描写夏天的古诗及作者

  • 夏天,文学
  • 描写夏天的古诗及作者

      夏天最美的是,阳光总在风雨后,天空如洗,彩练当空,蓝天指派白云俯身来触摸青山,白云绕着碧山转,天地之间手牵手,由浅入深的色彩,虚无飘渺的意境,美美钩织着夏天的生机。

      《喜晴》

      宋·范成大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三月晦日偶题》

      宋·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夏日六言》

      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芝劳梦想。

      《始夏南园思旧里》

      唐·韦应物

      夏首云物变,雨余草木繁。

      池荷初帖水,林花已扫园。

    [阅读全文]...

2021-12-03 08:21:03
  • 逢侠者古诗意思(逢侠者古诗译文赏析)

  • 品读唐诗《逢侠者》张继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

    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句意为:燕赵自古多感慨悲歌之士,我与这位侠士相逢在剧孟的家乡。"悲歌",即悲壮的歌唱,或指悲壮的歌。《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刺秦王,临行时,燕太子丹送行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歌声悲慨,闻者"发尽上指冠",*称之为"悲致击筑"或曰"悲歌易水"。"剧孟"西汉洛阳人,史称其好拯人危难。

    "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句意为:与侠士相逢,恨不得将心中所有的不*事向他诉说,可是夕阳西斜,天色将晚,又将告别。诗人心中有不*事,相遇侠义之人,自是执手相告,但不*事太多,难以一一道来,于是着以虚笔。"言不尽"三个字。"日将斜"既写实之景,又是言与侠士倾心相谈时间之长,夕阳西下,即浑然不觉,呼应前面"言不尽"。同时,"日将斜"还表示天色已晚,侠士又要上路,照应"前路"。短短几字,却蕴藏玄机无数,可见诗人之笔力。

    [阅读全文]...

2022-01-09 06:05:49
  • 描写冬天的古诗及作者

  • 冬天
  •   冬天是心灵的年轮。冬天,虽然十分寒冷,但是它有着无可比拟的温馨和希望。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

      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刘十九》

      唐·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风雪中作》

      唐·白居易

      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

      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

      两重褐绮衾,一领花茸毡。

      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稳眠。

      是时心与身,了无闲事牵。

      以此度风雪,闲居来六年。

      忽思远游客,复想早朝士。

      踏冻侵夜行,凌寒未明起。

      心为身君父,身为心臣子。

      不得身自由,皆为心所使。

      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

      方寸语形骸,吾应不负尔。

      《踏莎行》

      南宋·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

      请君问取南楼月。记得去年,探梅时节。

      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梅花》

      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冬日归旧山》

      唐·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

    [阅读全文]...

2022-07-08 13:55:06
一首古诗的作者意思和感受 - 句子
一首古诗的作者意思和感受 - 语录
一首古诗的作者意思和感受 - 说说
一首古诗的作者意思和感受 - 名言
一首古诗的作者意思和感受 - 诗词
一首古诗的作者意思和感受 - 祝福
一首古诗的作者意思和感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