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劝解别人不要有杂念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劝解别人不要有杂念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劝解别人不要有杂念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劝解别人不要有杂念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劝学的古诗词(精选5首)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劝学的古诗词(精选5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劝学文
【宋】王安石
读书不破费,读书利万倍。
窗前读古书,灯下寻书义。
贫者因书富,富者因书贵。
【勤学感悟】:这首诗的意思是读书不用花钱,却可以使自己学识渊博;读书还要刻苦钻研;贫穷的人读书后就以知识而富足,富有的人读书后就以书而高贵。
2、少年行赠袁养直
【元】戴表元
我昔如君初冠时,见君垂角儿童嬉。
君今长大一如我,但少头上斑斑丝。
诵书如流日千纸,更出清言洗纨绮。
明珠在侧真自失,挟册茫洋吾老矣!
人言四十当著书,春风半负黄公垆。
童奴哂笑妻子骂,一字不给饥寒躯。
儒学无成农已惰,履穷始悔知无奈。
人生少年还易过,请君努力无如我。
【勤学感悟】:黄公垆:亦作“黄公?”。“黄公酒垆”的略称。魏晋时王戎与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会饮之处。后诗文常下“黄公酒垆”指朋友聚饮之所,抒发物是人非的感叹。黄公:泛指卖酒者。
3、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勤学感悟】:这首诗的意思是劝人要从小努力、刻苦学*,如果年轻时不知道趁早勤奋学*,年纪大了学业无成,就会后悔读书太晚。
4、书院
【宋】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勤学感悟】:这首诗的意思是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勤劳懒惰自己知道;如果多读书有了知识,就等于在农业上有了大丰收。也体现了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5、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勤学感悟】:这首诗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已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这是《已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国。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依靠。
4.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
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擞: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解说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 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小升初考试中考察的大体内容,在准备小升初考试时,可以做复*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类题。
[已亥杂诗古诗词考点解析]
杂诗古诗词
古诗原文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译文翻译
高台上常常吹着悲风,早晨的太阳照着北林。
我怀念的人在万里外,大江大湖很远很深。
这舟船哪能顺利到达?实难安置我怀念的心。
掠过庭院南飞的孤雁,长声哀吖真使人伤神。
抬头望着孤雁,我在想——托你带个信给远地的人。
孤雁不理睬地飞过去了,飞动的影子更使我伤心。
注释解释
北林:泛指树林。《诗经·秦·晨风》有“郁彼北林”句,作为怀念君子的起兴。
之子:那个人,指所怀念的人。
方舟:两船并在一起。极,至,到达。难任,难以承担。这四句是说我所怀念的那个人远在万里之外,中间隔着大江大湖,连远航的方舟也难以到达,离别的愁苦真是使人难于承受。
翘(qiáo):思仰头而思,形容思念之切。这句是说:很想托南飞的孤雁给他带个音信。
景:通影。形景指孤雁的形影。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远别亲友的诗。虽然作者和这一亲友的远别,或许是有统治者内部矛盾这一特殊原因,但在汉末魏初那个动乱流离的年代,远别而不能团聚,甚至不能相见,实是普通现象。所以这首诗很容易引起共鸣,富有典型性与现实性。
这首诗开头“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实属景语,并无影射比喻之意。而“高台多悲风”亦属秋景。登高是因为要眺望远处,所以是思念远方的人;而时值秋令,亭台越高那么风自然就会越凄厉,登亭台的人于是就因为风急而越感受到心情的沉重悲哀。这一句简括凝炼,开*无数法门。直是把此一句衍化为五十六字的长诗。所以曹植这五字能成为名句的原因,正因为这虽然作为景语,其实是寓意深情。
接下来的第二句“朝日照北林”,本来也是属于景语,但是却化用《诗·秦风·晨风》之首章。故作者《种葛篇》写思妇有“徘徊步北林”之句,而这篇以“朝日照北林”起兴。古人以夫妇与兄弟关系相互为喻,都是起始于《诗三百篇》,在曹植诗集中也屡见不鲜。
由于上句点出北林,正隐含《诗》中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之意,所以作者紧接着写到“之子在万里”了。意思是自己所思念的人是远在万里之外,而下面“江湖迥且深”一句更是寓意深远,情韵不匮。因为江湖阻隔彼此的消息是一层;而“之子”却经过这样遥远而艰难的路程走向万里之外,其身心所受的摧伤折磨可想而知,又是一层;况且其身既然在远方,以后回来不是件容易事,为对方设身处地着想,自然更深了一层。
下面的“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二句又紧承“江湖”句而言。把“离思”写得十分沉重压抑,可见其中有多少愁苦优怨之情。这虽只就自己一面说,实际上也体现出所思之人同样是不胜其愁苦忧怨了。
下句“孤雁飞南游”,表面上是写实,即作者在登高望远之际看到孤雁南飞,实则蕴涵着好几层意思。以前古人用“雁行”比喻兄弟,曹彪封吴,无异流放,和孤雁南游很像;又因为自己也像孤雁一样,故“过庭”而“长哀吟”。“过庭”虽用《论语·季氏篇》“鲤趋而过庭”的字面,实借喻自己的入朝。
最后的四句“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李善注:“翘,悬也。”“翘思”,等于说“悬念”;“慕”,有念念不忘之意。不但见孤雁而思远人,并且把希望寄托于雁,问它是否愿为自己捎个信儿去。但雁飞甚速,形影倏忽间便不见了,这就更使作者黯然神伤了。“翩翩”,形容鸟疾飞之貌。连孤雁都翩然而逝,说明自己怨怀无托,结语似意犹未尽而已令人不忍卒读,是真正写情的高手。
此诗用笔似浅直而意实深曲,前六句以赋体为主,却似比兴;后六句以比兴为主,反而趋*赋体。这说明作者深得《诗三百篇》之三昧,而做出用五言新体裁,所以是从建安以来的诗人作品当中的绝唱。
旧说大都以此诗为作者怀念其弟曹彪之作,较可信。*人古直《曹子建诗笺定本》系于公元223年(魏文帝黄初四年)。这一年曹植自鄄城王徙封雍丘王,曾入朝。古直以为此诗即入朝时所作。而黄节《曹子建诗注》则谓当作于徙封雍丘之前,两家之说先后相去不及一年。当时曹彪封吴王,都广陵(今江苏扬州),古直注云:“魏地东尽广陵。吴当为广陵。广陵,(西汉)吴王濞都也。”广陵是魏王朝当时东南边界,隔江与东吴相对,距魏都最远,故诗中有“之子在万里”之句。
这首诗开头两句实属景语,并无影射比喻之意。自李善《文选注》引《新语》:“高台喻京师,悲风言教令。朝日喻君之明,照北林言狭,比喻小人。”下文又云:“江湖喻小人隔蔽。”*乃多从其说。这就把两句摹绘秋日景色的名句给牵强比附得全无诗意。此诗下文既有“孤雁飞南游”之句,自当作于秋天,则首句“高台多悲风”亦属秋景。登高所以望远,所以思远人也;而时值秋令,台愈高则风自然愈凄厉,登台之人乃因风急而愈感心情之沉重悲哀。说风悲正写人之忧伤无尽。这一句简括凝炼,开*无数法门。如大谢句云:“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是化一句为两句;又如老杜之《登高》七律(“风急天高猿啸哀”一首),直是把此一句衍化为五十六字的长诗。故曹植此五字之所以为名句,正以其虽作景语,实寓深情也。次句“朝日照北林”,固亦属景语,却化用《诗·秦风·晨风》之首章。《诗》云:“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北林者,乃女子思其夫之地。故作者《种葛篇》写思妇有“徘徊步北林”之句,而此篇亦以“朝日照北林”起兴。古人以夫妇与兄弟关系相互为喻,盖始于《诗三百篇》,即曹植诗集中也屡见不鲜。此处点出北林,正隐含《诗》中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之意,所以作者紧接着写到“之子在万里”了。夫自己所思之人既远在万里之外,而下面“江湖迥且深”一句更是寓意深远,情韵不匮。盖江湖阻隔彼此之消息是一层;而“之子”却经过这样遥远而艰难的路程走向万里之外,其身心所受之摧伤折磨可想而知,又是一层;况其身既远,他日归来更非易事,为对方设身处地着想,自然更深了一层。只写道路隔阔,已诉不尽离愁别恨,则不必节外生枝,再添上一个局外的“小人”。故李善注文不确。“方舟”二句又紧承“江湖”句而言。“方舟”,二舟相并,古时为大夫所乘用;“极”,至。江湖深迥,舟不能及,故“离思难任”,“任”者,负荷也。把“离思”写得十分沉重压抑,可见其中有多少愁苦优怨之情。这虽只就自己一面说,实际上也体现出所思之人同样是不胜其愁苦忧怨了。
以上六句为第一段;自“孤雁”句以下六句为第二段。“孤雁飞南游”,表面上是写实,即作者在登高望远之际看到孤雁南飞,实则蕴涵着好几层意思。盖古人以“雁行”喻兄弟,曹彪封吴,无异流放,已似孤雁南游;今自己亦如孤雁,故“过庭”而“长哀吟”。“过庭”虽用《论语·季氏篇》“鲤趋而过庭”的字面,实借喻自己的入朝。但诗句仍作实写,故见孤雁哀鸣而自己“翘思慕远人。李善注:“翘,悬也。”“翘思”,等于说“悬念”;“慕”,有念念不忘之意。不但见孤雁而思远人,并且把希望寄托于雁,问它是否愿为自己捎个信儿去。但雁飞甚速,形影倏忽间便不见了,这就更使作者黯然神伤了。“翩翩”,形容鸟疾飞之貌。连孤雁都翩然而逝,说明自己怨怀无托,结语似意犹未尽而已令人不忍卒读,是真正写情的高手。
此诗用笔似浅直而意实深曲,前六句以赋体为主,却似比兴(也难怪前人用比附之意去勉强解释);后六句以比兴为主,反*于赋体。这说明作者深得《诗三百篇》之三昧,而出以五言新体,故为建安以来诗人中之绝唱。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jiàng)人才。
注释
1.九州:中国。
2.风雷: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
3.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4.恃(shì):依靠。
5.喑(yīn):没有声音。
6.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7.究:终究、毕竟。
8.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9.重:重新。
10.抖擞:振作精神。
11.拘:拘泥、束缚。
12.降:降生。
译文
劝诫古诗词(精选90句)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劝诫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咏鹦鹉
僧定渚
罩向金笼好羽仪,分明喉舌似君稀。
不须一向随人语,须信人心有是非。
3、明日歌
钱福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4、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5、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6、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7、四时读书乐春
翁森
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8、白鹿洞二首·其一
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9、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0、移居二首·其一
陶渊明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杜秋娘《金缕衣》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 偶成》
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韦庄《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赵秉文《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自有颜如玉。——赵恒《劝学诗》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增广贤文·上集》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劝学》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荀子·劝学》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玉楼春·春景》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李贺《苦昼短》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赵恒《劝学诗》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白居易《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赵恒《劝学诗》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辛弃疾《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
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劝而遂。——《资治通鉴·汉纪二十》
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了凡四训·积善之方》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浮生六记·坎坷记愁》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罗隐《鹦鹉》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荀子·劝学》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苏轼《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晏几道《玉楼春·雕鞍好为莺花住》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劝学》
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论衡·卷二十·佚文篇》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韦庄《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荀子·劝学》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荀子·劝学》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
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传*录·卷下·门人陈九川录》
《秦州杂诗》古诗词鉴赏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秦州杂诗》古诗词鉴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
赏析: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抛弃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开始了“因人作远游”的艰苦历程。他从长安出发,首先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在秦州期间,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写了二十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本篇是第七首。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首*处落墨,概写秦州险要的地理形势。秦州城座落在陇东山地的渭河上游河谷中,北面和东面,是高峻绵延的六盘山和它的支脉陇山,南面和西面,有嶓冢山和鸟鼠山,四周山岭重迭,群峰环绕,是当时边防上的重镇。“莽莽”二字,写出了山岭的绵延长大和雄奇莽苍的气势,“万重”则描绘出它的复沓和深广。在“莽莽万重山”的狭窄山谷间矗立着的一座“孤城”,由于四周环境的衬托,越发显出了它那独扼咽喉要道的险要地位。同是写高山孤城,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雄浑阔大中带有闲远的意态,而“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则隐约透露出一种严峻紧张的气氛。沈德潜说:“起手壁立万仞”(《唐诗别裁》),这个评语不仅道出了这首诗发端雄峻的特点,也表达了这两句诗所给予人的感受。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首联托出雄浑莽苍的全景,次联缩小范围,专从“孤城”着笔。云动必因风,这是常识;但有时地面无风,高空则风动云移,从地面上的人看来,就有云无风而动的感觉。不夜,就是未入夜。上弦月升起得很早,天还没有黑就高悬天上,所以有不夜而月已照临的直接感受。云无风而动,月不夜而临,一属于错觉,一属于特定时间的景象,孤立地写它们,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但一旦将它们和“关”、“塞”联结在一起,便立即构成奇警的艺术境界,表达出特有的时代感和诗人的独特感受。在唐代全盛时期,秦州虽处交通要道,却不属边防前线。安史乱起,吐蕃乘机夺取陇右、河西之地,地处陇东的秦州才成为边防军事重镇。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战争烽火气息的边城中,即使是本来*常的景物,也往往敏感到其中仿佛蕴含着不*常的气息。在系心边防形势的诗人感觉中,孤城的云,似乎离边塞特别*,即使无风,也转瞬间就飘出了边境;孤城的月,也好象特别关注防关戍守,还未入夜就早早照临着险要的雄关。两句赋中有兴,景中含情,不但警切地表现了边城特有的紧张警戒气氛,而且表达了诗人对边防形势的深切关注,正如浦起龙《读杜心解》所评的那样:“三、四警绝。一片忧边心事,随风飘去,随月照着矣。”
三、四两句在景物描写中已经寓含边愁,因而五六两句便自然引出对边事的直接描写:“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水还。”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归国后,任典属国。第五句的“属国”即“典属国”之省,指唐朝使节。大约这时唐朝有出使吐蕃的使臣迟留未归,故说“属国归何晚”。第六句反用傅介子斩楼兰王首还阙事,说吐蕃侵扰的威胁未能解除。两句用典,用赋一事,而用语错综,故不觉复沓,反增感怆。苏武归国、傅介子斩楼兰,都发生在汉王朝强盛的时代,他们后面有强大的国家实力作后盾,故能取得外交与军事上的胜利。而现在的唐王朝,已经从繁荣昌盛的顶峰上跌落下来,急剧趋于衰落,象苏武、傅介子那样的故事已经不可能重演了。同样是用这两个典故,在盛唐时代,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王维《使至塞上》)的高唱,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的豪语,而现在,却只能是“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的深沉慨叹了。对比之下,不难体味出这一联中所寓含的今昔盛衰之感和诗人对于国家衰弱局势的深切忧虑。
“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遥望关塞以外,仿佛到处战尘弥漫,烽烟滚滚,整个西北边地的局势,正十分令人忧虑。目接衰飒的边地景象,联想起唐王朝的衰飒趋势,不禁使自己疾首蹙额,怅恨不已。“烟尘”、“衰飒”均从五、六生出。“一”、“正”两字,开合相应,显示出这种衰飒的局势正在继续发展,而自己为国事忧伤的心情也正未有尽期。全诗地雄奇阔大的境界中寓含着时代的悲凉,表现为一种悲壮的艺术美。
秦州杂诗①·其五
西使宜天马,由来万匹强。
浮云②连阵没,秋草遍山长。
闻说真龙种,仍残③老驌驦。
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一、白话释译:
①陇右之地,自然环境适宜广养良马。这里养马风盛,养得烈骏万匹,已是由来已久的事。/南使,唐置于陇右养马之官名,这里以官名代辖地陇右;天马,良马,意谓神马,汉代对得之于西域良马的称名。
②如今逢战乱,马群如浮云般连阵战殁,只留得秋草遍山闲长。/连阵,阵战连着阵战,言战事频多;没,即殁,战死;因马多战死,故山草徒长。
③战死的尽管不少,但听说这种真正的良种龙马,仍然留有病残老弱的良骏。骕骦(sūshuang)古代良马名。
④虽是残老之马,却不失骕骦神勇之气,依旧哀鸣着想投入征战,立于遥远的.天际里面朝苍天。/迥,音jiong,远,遥远。诗里为马的立姿壮气氛。
二、赏读简语:
这是一首关于陇右良马的悲壮之歌。诗人借马赋感抒怀,取材角度小,立意掘进深,具有新耳目、憾心魄的艺术功效。
首联交待此地由来已久的养马历史背景和地理优势,丰茂的水草,养得万匹的强骏,为劲健之马的赴战,铺就壮色。次联写战马的壮烈赴难的神勇和万死不辞的献身精神,投射出的是诗人含而不露的杀敌献身的壮怀,抒发出对马死山空草徒长的悲切之痛。第三联深进一层,以“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十个字,从马身上艺术地再现了属于中华民族的可贵品质和英雄气概。它让我们想到了《百岁挂帅》里的佘太君,她虽为国献出了七个儿子,但要使杨门帅旗不倒,即使率孀媳幼眷,也要为国再建功劳的英雄气慨;也想到了《石壕吏》里的普通农家老妪,她不计牺牲的一句“请从吏夜归”,道出的是虽妇流也知为国生死以赴的深明大义。这就是诗人笔下“真龙种”和“老骕骦”丰富的精神内涵。末联的哀鸣而思战斗,迥立而向苍苍,是对这种马所体现的人类精神的阐发,并为全诗画上了意味悠长,昭示壮烈以图强的主题。
所以,写出一种浓郁厚积的悲剧气氛,也是这首诗独具魅力的一大特色。
三、读杜集粹:
①《杜诗详注》释首字“西”曰:张远作西,旧作南(《读杜心解》、《杜诗镜铨》均作“南使”)。而评五章曰:“借天马以喻意。良马阵没,秋草徒长,伤邺城军溃。今者龙种在军,而骕骦空老,其哀鸣向天者,何不用之以收后效耶。”。
②《读杜心解》释“南使”曰:犹言汉使,张骞通西南夷,可言西,亦可言南。
③《杜诗镜铨》释“南使”曰:南使犹汉使。《汉书》:张骞使西域还。得乌孙天马。
这首诗借咏马以抒怀。诗中前四句写自从汉朝使节张骞从西域引入“天马”以来,就不断有良马被带到中原,至今已是数以万计了。但这些神马并没有发挥它们的作用。宜:得到。浮云:良马名,这里代指一切良马。据史*载,公元759年3月,九节度使惨败邺城,战马万匹,仅剩三千。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很可能就是为此而发的。“浮云连阵没”,用正面描写法,“秋草遍山长”,用侧面烘托法,前句是因,后句是果。
表达思念的古诗词(精选120句)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达思念的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1、念去来、岁月如流,徘徊久、叹息愁思盈。——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2、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刘辰翁《西江月·新秋写兴》
3、隔年昨夜青灯在,无限妆楼尽醉哗。——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4、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谭嗣同《狱中题壁》
5、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王绩《石竹咏》
6、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7、心事孤山春梦在,到思量、犹断诗魂。——吴文英《极相思·题陈藏一水月梅扇》
8、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9、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10、相思休问定何如。——晁冲之《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11、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杜甫《又呈吴郎》
12、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13、君思颍水绿,忽复归嵩岑。——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14、窗外芭蕉窗里灯。——万俟咏《长相思·雨》
15、十点五点残萤,千声万声秋雨。——子兰《秋日思旧山》
16、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辛弃疾《念奴娇·梅》
17、人扶醉,月依墙,是当初、谁敢疏狂!把闲言语,花房夜久,各自思量。——史达祖《夜合花·柳锁莺魂》
18、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19、初发黄梅插稻时。——蔡伸《长相思·村姑儿》
20、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杜牧《旅宿》
21、香灭绣帷人寂寂,倚槛无言愁思远。——顾敻《玉楼春·柳映玉楼春日晚》
22、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23、锦屏寂寞思无穷,还是不知消息。——顾敻《酒泉子·杨柳舞风》
24、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王安国《清*乐·春晚》
25、情高转抑,思往难回,凄咽不成清变。——况周颐《苏武慢·寒夜闻角》
26、马上离魂衣上泪。——程垓《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
27、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28、萋萋芳草小楼西,云压雁声低。——刘基《眼儿媚·秋思》
29、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李白《秋思》
30、怀春情不断,犹带相思旧子。——吴文英《丁香结·夷则商秋日海棠》
31、相思记取,愁绝西窗夜雨。——韩元吉《薄幸·送安伯弟》
32、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韦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33、离恨又迎春,相思难重陈。——和凝《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
34、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鱼玄机《闺怨》
35、傥寄相思字,愁人定解颜。——钱起《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36、何日向,江村躲。——郑燮《满江红·思家》
37、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38、古兴州,古灵州,白草黄云都是愁,劝君休倚楼。——朱栴《长相思·秋眺》
39、屏却相思,*来知道都无益。——王国维《点绛唇·屏却相思》
40、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辛弃疾《木兰花慢·*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41、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元好问《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42、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43、李陵没胡沙,苏武还汉家。——李白《千里思》
44、蜂须轻惹百花心,蕙风兰思寄清琴。——薛昭蕴《浣溪沙·握手河桥柳似金》
45、相思重上小红楼。——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46、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47、醉后莫思家,借取师师宿。——晏几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48、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张孝祥《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49、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李商隐《凉思》
自古无长生劝姚合酒(一本作劝杨勉酒)
刘叉〔唐代〕
奉子一杯酒,为子照颜色。但愿腮上红,莫管颏下白。
自古无长生,生者何戚戚。登山勿厌高,四望都无极。
丘陇逐日多,天地为我窄。只见李耳书,对之空脉脉。
何曾见天上,著得刘安宅。若问长生人,昭昭孔丘籍。
安溪劝农诗·劝孝养
陈宓〔宋代〕
父母辛勤养汝身,直须五鼎奉双亲。有田若不勤耕稼,菽水犹亏岂是人。
安溪劝农诗·劝耘苗
陈宓〔宋代〕
力勤瘠地亦良田,丰歉由人莫问天,曝背耘苗能着力,天公毕竟也相怜。
安溪劝农诗·劝种植
陈宓〔宋代〕
是处荒山欲接天,土膏如面草如毡。及时便种松杉子,远计收功只十年。
安溪劝农诗·劝耕荒田
陈宓〔宋代〕
七闽寸土直钱多,况是泉山价倍高。怪尔小民无别业,如何荒亩长蓬蒿。
安溪劝农诗·劝贫富相资
陈宓〔宋代〕
举债当知济汝穷,取钱须念利难供。富人心要怜贫者,贫者身全仰富翁。
安溪劝农诗·劝息讼
陈宓〔宋代〕
田无所入最为艰,终岁辛勤不得闲。劝尔小争须隐忍,破家只在片时间。
傅推官劝农七绝句拟和其五 劝农回
郑刚中〔宋代〕
五马萧萧不醉归,祗从阡陌捲旌旗。今朝故为劝农出,未与诸君泛酒池。
安溪劝农诗 劝息讼
陈宓〔宋代〕
田夫所入最为艰,终岁辛勤不得闲。劝尔小争须隐忍,破家只在片时间。
赵子礼劝农回有诗和者盈轴然皆颂德诗非劝农
郑刚中〔宋代〕
山乡穷甿不知春,齿莽这种那复耘。劝使一日临郊坰,曰尔父老尔勿宁。勅书劝论因人情,要使秋稼如云*。馈匀饮食烦厨兵,尔醉且饱其力耕。麻麦荏菽非一名,农有农事毋虚称。齿革羽毛上勿登,贳租但议颁殊恩。知今无问阴雨晴,扎扎听尔耰锄鸣。
有关思念的古诗词
古人有许多优美的`诗词,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想要表达思念之情时,那么都有哪些相关的古诗词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有关思念的古诗词,欢迎阅读。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3、《思乡作》
唐·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4、《冬日山居思乡》
唐·*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5、《云梦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6、《乡思》
唐·薛涛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7、《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8、《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9、《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10、《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11、《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母别子古诗词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母别子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原文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译文翻译
母别子,子别母,白天的阳光似乎都因为悲伤而失去了光彩,哭声中无限凄苦。
一家人住在关西长安,丈夫身居大将军的高位,去年立了战功,又被加封了爵土。
还得到了赏赐的金钱二百万,于是便在洛阳娶了如花似玉的新妇。
新妇来了不满足,就要丈夫抛旧妇;她是他掌上的莲花,我却是他们眼中的'钉子。
喜新厌旧是俗世的常情,这本来也不足为悲,我就要收拾行装,无奈地离开。但悲伤的是,留在丈夫家的,还有两个亲生的小孩。
一个才刚刚会扶着床沿走路,一个才刚刚能够坐起来。坐着的孩子啼哭,会走路的孩子牵着我的衣服。
你们夫妇新欢燕尔,却让我们母子生离死别,从此不得相见。
此时此刻,我的心有诉不出的悲苦,人的薄情啊,还不如林中的乌鹊,母鸟不离开小雏,雄鸟总在它们身旁呵护。
此情此景,倒象是后园的桃树,曾经遮蔽着花房的花瓣已经随风落去,幼小的果实还将挂在梢头经历霜雪雨露。
新人新人你听我说,洛阳有无数的红楼美女。
但愿将军将来又立了什么功勋,再娶一个比你更娇艳的新妇吧。
注释解释
①乌与鹊:林中自由自在的鸟儿。
②雏:小鸟。
劝解别人不要有杂念的古诗词
劝解别人的古诗词
劝解别人不要生气的古诗词
劝解不要骄傲的古诗词
劝解别人反省自己的古诗词
劝解人进取的古诗词
心有杂念的诗词
做到心无杂念的古诗词
劝解孩子学*的古诗词
劝解人别烦恼的句子
劝解夫妻的古诗
劝解别人好好读书的古诗
劝解对前程迷茫的朋友的古诗词
古诗中劝解不盲从的句子
劝解别人的话名言警句
劝解心情不好的人诗句
摒弃杂念的诗句
摒弃杂念的古诗文
放下杂念的句子
劝解消气的句子
心无杂念的诗句
劝解人心情不好的句子
放下杂念的诗句
抛开杂念的句子
排除杂念的句子
心无杂念说说
劝解罪犯的句子
劝解戒掉坏毛病的古诗
放下心中杂念的古诗
心无杂念的句子